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叶数据

找到约8,051条结果 (用时 0.019 秒)

2018茶叶产业大数据:茶园面积4588万亩、市场销售将突破2400亿元…释放了哪些信号?

2018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中,包括《2018茶叶产业大数据报告》、《2018中国茶叶行业发展报告》等一些茶叶大数据,也逐渐披露出来,兴茶君将为大家呈现其中一些有分量的大数据,我们与各位一样,更想从这些数据中去洞察一些茶叶消费趋势与趋势展望。


任何行业,都是有喜有忧,我们茶行业喜的是什么,忧的是什么,我们消费者期望的是什么,这些值得我们每一位茶人茶商茶企思考......或许,您能够从这些大数据中获得些许信号。


01

全球茶叶大数据


亚洲占比高达86.7%
全球茶叶产量小幅增长


2017年全球茶叶产量568.6万吨,全球茶叶产量小幅增长,增幅2.2%。



亚洲依然是世界茶叶主产区,2017年茶叶产量493万吨,占比高达86.7%,非洲茶叶产量64.5万吨,占比11.4%。


巴基斯坦是最大进口国
全球茶叶进口总量小幅下降


2017年,全球茶叶进口总量169.3万吨,同比下降2.2%。


其中巴基斯坦2017年进口17.5万吨茶叶,是最大的茶叶进口国;排在第二位的是俄罗斯,进口16.0万吨;美国位居第三,进口12.6万吨。



其它主要进口市场依次分别为:英国、其它独联体国家、埃及、摩洛哥、伊朗、迪拜、伊拉克。


巴基斯坦主要茶叶供应国为肯尼亚,其次是印度和卢旺达,进口量超万吨。美国主要茶叶供应国是阿根廷,从印度进口量超万吨。中国是美国最大的绿茶供应国。而英国主要供应国是肯尼亚,从印度进口量超过万吨。


中国出口同比上升8.1%
全球茶叶出口总量基本持平


从数据来看,2017年全球茶叶出口总量177.8万吨,比2016年下降1.1%。肯尼亚仍然是世界上最大茶叶出口国,2017年出口了41.6万吨,不过,同比下降13.4%。



中国出口35.5万吨,同比上升8.1%,稳居世界第二大茶叶出口国;


斯里兰卡出口27.8万吨,位居第三;


其它重要出口国依次分别是:印度、越南、阿根廷、印度尼西亚、乌干达、马拉维、坦桑尼亚。


02

中国茶叶数据

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茶叶产量为260.9万吨,国内茶叶年消费量达到190万吨;市场销售规模达到2353亿元。国内市场依然是拉动中国茶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来看看大家比较关心的茶园面积,截止至2017年底,全国茶园面积总面积达4588万余亩,开采茶园面积3778万亩。



全国茶园面积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别为贵州、云南、四川。采摘面积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云南、湖北、四川。全国茶叶产量前十排名依次为:福建、云南、湖北、四川、湖南、浙江、贵州、安徽、广东和河南。



茶叶出口量额持续攀升,报告显示:2017年出口总量35.5万吨,出口额达16.1亿美元,出口均价4.54美元/公斤;中国茶叶出口至12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超过万吨的国家和地区为12个,占全年出口总量64.8%。



绿茶虽然保持住了半壁江山的强势地位,但在占比上略有萎缩;黑茶是近几年茶叶消费市场的黑马,市场扩张迅猛,已跃居成为市场第二大茶类;红茶在经过短暂降温后,又重新在消费市场上获得较高的关注度,市场份额继续扩增;而另一热点茶类——白茶,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茶叶供给测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一系列稳消费、调结构的政策措施持续发挥作用,预计2018年全国茶叶总产量约在280万吨;国内消费总量将接近200万吨,销售突破2400亿元。


03

大数据背后的洞察 


茶行业仍需教育市场
现有格局仍有颠覆的可能


目前来看,茶行业品牌格局似乎大势已定,众多中小品牌似乎难以突破瓶颈,建立品牌优势。


然而,这几年,新式茶饮营销红遍全国,短短3年时间,就直逼千亿级体量,用年轻品牌、创新产品虏获众多年轻消费者,喜茶、奈雪的茶成功崛起同样受人瞩目,跨界进来的小罐茶,业绩上也足够耀眼。



这似乎又向茶行业传达出消费市场新信号,即便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历史,茶品牌在新时代仍存再造爆款的突围机会,新模式下的茶品牌也随时可能颠覆现有格局。


此外,从一些数据来看,茶叶消费人群仍在不断增长,我国茶叶消费群体在2016年已达4.78亿人,2017年已突破4.8亿,2018年预计超过5亿,在茶叶这块,商务消费也取代了不少政务消费的份额,消费升级带动茶叶市场重启增长态势。



如果说前两年茶企是力求生存,如今则是乘东风攻城略地,加大营销投入与品牌建设已是争先恐后的必然选择。因为,确实有不少破局者或者新加入的竞争,让他们看到了品牌的力量,创新的力量,颠覆的力量.....


从价格到品牌
市场竞争上升至品牌竞争


随着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茶叶消费逐渐由价格导向转为品牌导向,这一点,相信不少茶企跟兴茶君有同样的感受。不管你卖的是9块9,还是9千9,先要打量下品牌,反过来说,接下来茶行业最核心的竞争力还是要依托在产品和服务上。



我们看到像双陈普洱、云南白药天颐茶品、佳兆业茶业集团、侨宝、澜沧古茶、福海茶厂等企业愈加重视品牌塑造和产业链的深耕,也会特别考虑到品牌的美誉和传承,市场竞争从品类进化为品牌之争,这也充分体现出茶行业发展已上升至一个新阶段,接下来市场竞争上升至品牌竞争,且更显白热化。


不过,茶企仍需要思考一个现实问题,在第一批00后都已成年的今天,品牌是随老顾客变老,还是吸引新的年轻消费者


产品聚焦“极简”风
也是为了消费者更好的体验


从一些报告数据预测来看,未来几年,黑、白两类茶将保持当前的市场热度;代表性名茶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显现,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福鼎白茶、云南的普洱山头茶等传统标杆名优茶,凭借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可度与产量少的特点,加之较高的媒体曝光度,在售价方面也会继续走高。



另外,茶叶消费市场的新模式不约而同的聚焦“极简、时尚”主义,运用现代化的营销理念对传统名茶的产品特性、文化、消费属性进行简化和重构,使之更符合消费者的认知,降低消费者的体验门槛。



例如,“小罐茶”和“平仄茶叶”等茶业新力量,在同一大类产品,甚至跨茶类中使用同样的定价,网易严选也尽量将产品售价简化至几个价格区间,借此降低消费者对于名茶选择的成本,而并通过产品的消费者场景的打造,来引导消费者的需求,激发市场新活力,本质上,它还是产品力的表现。


新时代、新生活赋予茶更多的使命与内涵,扶贫产业,乡村振兴、大健康国家战略....这些站在产业高度的多方发展驱动因素,让茶产业、茶文化遇上了大发展的最好时期,这也是非常令人鼓舞的行业大愿景。


但同时,我国的茶叶消费量这几年已进入个位数增长,出口量增长也有限,虽然表面上看发展平稳,但行业内这几年仍然面临着产能过剩,同质化仍然很明显,人工成本也在不断攀升,这些因素仍在不断形成新的冲击。所以,创新,仍然是接下来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未来智能机器也能炒出好茶叶

最近,一帮浙大的学生每天都到龙井山头的一家茶企准时“打卡上班”,他们拿着专业的设备,穿着统一的工作服,严谨细致地工作着。

原来,学生们正在试验最新的科研课题——“龙井茶加工过程中理化特性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和装备研发”。通过这项最新的技术,以后龙井茶品质检测或许将更加智能和便捷。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参与西湖龙井茶产业相关的技术与产品研发,学生们的活力与热情,让茶科技、茶文化更有想象力,也为中国茶文化事业发展增添了更多可能。

春茶季检测近千次记录各种茶样精准数据

“接下来检测的是牛背脊茶园的茶叶,大家准备一下。”张玉莹是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以下简称“浙大生工食品学院”)的学生,也是此次科研项目的小组长。

从今年春茶季开始,她和同学们就每天在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驻点,进行茶样检测。虽然是高科技的检测流程,但是每一项工作都需要耐心去执行,繁琐而枯燥。狭小的空间里,几个学生挤在一起,分工明确,耐心地完成着自己手头的工作。

记者看到,在同学们的身边摆放了众多西湖龙井茶样,它们分别来自不同的茶地,有群体种也有早熟种“龙井43号”。每检查一个茶样,他们就需要重复一遍相同的流程。整个春茶季,同样的工序他们已经重复了950次。

在检测开始之前,张玉莹先将茶样放在了传送带上,然后利用光谱仪进行数据检测。在光谱仪旁边,另一位学生则实时监测着数据,了解茶叶含水量、茶多酚含量等情况,最后进行数据记录与整理。每一份茶样都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袋”,上面有对应的编号,以便后续研究。

张玉莹说,经检测发现,不同种类、不同茶地、不同炒制手法、不同时间采摘的茶叶数据都有差别。而这细微的差别,却是实验最珍贵的数据样本,也是影响茶叶品质和口味的重要因子。

数字化技术革新智能炒茶将不是梦

这些年来,浙大生工食品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晓丽一直在从事农业信息化、茶园精细化管理和生产加工装备智能化研发。在她的科研项目中,许多都与茶行业相关,如茶叶品质快速检测技术与系统研究、茶叶生产全过程品质安全管控及加工关键技术和设备、名优绿茶生产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成套设备研发等。

“以前的技术只会对成品茶进行检测,但是却无法了解到,通过炒制工艺,为茶叶带来哪些变化。现在尝试对茶叶摊青、一次杀青、二次杀青、辉锅、回潮等加工过程及成品茶理化特性(颜色、水分、化学成分等)进行数据分析,将有助于推进茶叶品质在线快速检测的技术的产业化,我们也可以从中了解到,加工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数据的积累,还将为茶行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基于茶叶加工工艺参数和茶叶品质在线检测信息,开展茶叶加工实时信息感知与检测关键技术研究,有助于智能炒茶机器的研发。有这些数据做基础,通过人工智能构建智能决策系统,将它们作为机器的智能大脑,通过传感器实时传输数据,来调整炒制手法与炒制温度,进一步推进茶叶加工工艺数字化、设备智能化发展。”李晓丽说,通过对数据的精准控制,未来用智能机器炒出好滋味的茶叶将不是梦。

茶企“牵手”高校培养“实战”人才

今年4月4日,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战略合作与捐赠签约仪式在上海湖心亭成功举办。

活动现场,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了707777元。未来,捐赠款项将用于支持浙江大学茶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包括人才的培养与引育、学科的发展与研究、国际交流和基本建设等。

而这个因茶结缘的“牵手”,也为西湖龙井茶产业注入了更新鲜的活力。

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戚英杰告诉记者,作为土生土长的龙井人,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让传统产业与时俱进。“这个产业,太需要年轻人才与先进的技术注入了,新鲜血液的注入,才能让茶科技不断创新。”戚英杰表示,浙大茶学专业1952年成立,至今已有70余年历史,是国内一流学科,有着茶学领域顶尖的科研人才,希望西湖茶村与浙大牵起手来,一起保护好“西湖龙井”这片珍贵的金叶子,让茶行业能够更好地发展下去。

据了解,在未来五年内,浙江大学茶学系将培养70名茶学专业的博士及博士后,把茶学科研和教学推向更高水平。接下来,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也将成为浙大茶学系的教学科研基地,让学生们可以在龙井茶村“实战”研究。

来源:杭州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2018茶叶产业大数据报告,值得每一位茶友看看!

 

当前市场茶叶产能过剩、行业竞争激烈、中美贸易大战,放眼全国乃至全球,……一系列的问题摆在茶人茶企面前,或许您能够从这份最新茶叶数据报告中获得些许信号。

 

9月21日,在中国乡村投资发展大会上,中商产业研究院董事、执行院长杨云就“2018茶叶产业大数据报告与茶旅模式研究”做了主题报告。

杨云指出,当前发展大健康产业是大势所趋,茶产业也是健康产业的一部分,应融入大健康产业,这是一种机遇,也给茶产业赋予更多产业内涵。同时对于产茶村镇,可以整合资源打造一个茶旅结合深度体验服务平台,探索茶旅结合新模式,发展新一代的深度茶旅体验产品、配套大健康度假主题居住功能,实现茶旅小镇产城人融合,产业、旅游、人口互促互融。

鉴于茶旅小镇产城人融合,产业旅游人口互促互融这点,白马非马老师也提出过类似观点:“譬如普洱茶,是大健康产业,以普洱茶为主题的普洱茶小镇,可抓住云南为中国康体养老目的地这一大趋势,布局茶产业、旅游产业、生态农业、康体养老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以茶为媒撬动数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项目。”

且看看最新的茶叶产业大数据报告——

全球茶叶大数据

报告显示,全球茶叶产量小幅增长,2017年全球茶叶产量568.6万吨,增幅2.2%,亚洲依然是世界茶叶主产区,2017年茶叶产量493万吨,占比86.7%,非洲茶叶产量64.5万吨,占比11.4%。

全球茶叶进口总量小幅下降:

2017年,全球茶叶进口总量169.3万吨,同比下降2.2%。其中巴基斯坦是最大的茶叶进口国,2017年进口17.5万吨;俄罗斯位居第二,进口16.0万吨;美国位居第三,进口12.6万吨,其它主要进口市场依次分别为:英国、其它独联体国家、埃及、摩洛哥、伊朗、迪拜、伊拉克。

巴基斯坦主要茶叶供应国为肯尼亚,其次是印度和卢旺达,进口量超万吨。美国主要茶叶供应国是阿根廷,从印度进口量超万吨。中国是美国最大的绿茶供应国。而英国主要供应国是肯尼亚,从印度进口量超过万吨。

从数据来看,全球茶叶出口总量177.8万吨,比2016年下降1.1%。肯尼亚是世界上最大茶叶出口国,2017年出口了41.6万吨,同比下降13.4%。中国出口35.5万吨,同比上升8.1%,稳居世界第二大茶叶出口国,斯里兰卡出口27.8万吨,位居第三。

其它重要出口国依次分别是:印度、越南、阿根廷、印度尼西亚、乌干达、马拉维、坦桑尼亚。

中国茶叶产业大数据

报告数据显示,国内市场依然是拉动中国茶叶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源,截止至2017年底,全国茶叶产量为260.9万吨,国内茶叶年消费量达到190万吨;市场销售规模达到2353亿元。

另一方面,茶叶供给侧结构性调整逐步到位,预计2018年全国茶叶总产量约在280万吨;国内消费总量将接近200万吨,销售突破2400亿元。

截止至2017年底,全国茶园面积总面积达4588万余亩,开采茶园面积3778万亩。茶园结构持续优化。

从分地区来看,全国茶园面积排名前三省市分别为贵州、云南、四川。采摘面积排名前三分别是云南、湖北、四川。全国茶叶产量前十排名分别是福建、云南、湖北、四川、湖南、浙江、贵州、安徽、广东和河南。

茶叶出口量额持续攀升,报告显示:2017年出口总量35.5万吨,出口额达16.1亿美元,出口均价4.54美元/公斤;中国茶叶出口至12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超过万吨的国家和地区为12个,占全年出口总量64.8%。

总结:中国茶叶目前国内消耗依然占很大比重,17年消耗量达190万吨,而出口量才35.5万吨,因此茶叶消耗仍是刚需,做好国内市场,着眼全球市场,或将是一个方向。

而在此大行业数据背景之下,中商产业研究院认为,发展茶产业可提高茶农收入、振兴区域经济,还可以从保护生态、发展旅游,又可以提升地方的文化格调与内涵,分别对位茶产业发展、茶旅一体化与茶乡建设、茶文化普及、茶人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及帮助茶农增收致富。

未来茶产业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带一路带来新机遇;

2、“互联网+”下,茶产业模式更多样;

3、单一、低层次的盈利模式将改变;

4、加快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5、推动茶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图文来源海关总署、国际茶叶委员会数据库、中商产业研究院,如因内容、图片问题,我们会及时更正或作删除处理。

 

找到约7,908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4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