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道美学

找到约1,099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一盏香茶洗俗尘——谈当代茶道美学

当代中华茶道是甚么?

我认为“茶道”有三个特征:一是糅合传统文化艺术与哲理的、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种修身活动;二是以茶为媒介而进行的一种行为艺术;三是借助茶事通向彻悟人生的一种途径。无论我国或日本、韩国的都离不开这三个内容。凡出自我国,具有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特征的精致行茶方式的就应叫中华茶道。所谓“精致行茶方式”,是包括已精进了的泡茶技艺与具逻辑、富美感的动作设计。茶道应以“茶”为中心、“无心”为要求、“敬”为宗旨,通过色、声、香、味、触、法达致眼、耳、鼻、舌、身、意的最佳感受,从物质享受达致精神享受的提升乃至顿悟。中华茶道是融合了儒(人格至善)、释(指禅宗的觉悟与无我)、道(天人合一)为一体的生活艺术。

“当代茶道”并非日本茶道的翻版!日本茶道则是因为崇拜唐、宋文化而引进的其中一种汉文化。简单地说,日本茶道是“尚古”,而中华当代茶道是“崇新”。日本茶道通常在象征隔绝世俗的茶庵内进行,而中华茶道却喜欢融入大自然。参与日本茶道的人其一举一动都要求格式化,按照一定的规则紧张地进行活动。而中华茶道则是多样化、个性化的,主张和悦舒畅、脱俗清神。日本茶道是从寺院开始的,与宗教密不可分,而中华当代茶道却是跨越宗教的信仰。日本茶道的主要内容是“点茶”或“煎茶”,而我国的是茶品丰富、茶法多样。重要的是,日本茶道没有“茶席设计”的内容。

当代茶道也不是古代茶技或历史片断的重现,当代茶道是中华民族经过40年茶艺复兴,国民人文素质提高之后而产生追求更美满生活的其中一种文化现象。

茶道艺术跟其他艺术一样,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意念,传达美感,使人觉得和悦舒畅。茶道是包罗了视觉艺术、行为艺术甚至音乐艺术于一身的综合艺术。茶道包含思想性和艺术性,但主要是通过艺术去表达思想,利用茶道这生活艺术去享受艺术的生活。通过艺术创作去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它的秩序和法则,必先充分了解,准确掌握。

茶道的视觉艺术

为了全面品出茶叶的色、香、味,于是就出现了能配合其茶品的泡饮方法以及相应的茶具。也正是因为要方便泡出一杯好茶,所以所有茶具的设置都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定位。所谓“合理定位”,是要因应所泡茶品及品茗人数而设定茶具的种类、质材、容量、数量以及应在位置等等,将必须的茶具合理地设置在一个便于操作的平台上,这个特定的茶具组合形式就叫做“茶席”。

当你热爱茶艺,就必然会收集各式各样的茶具,更会刻意去组合一些精美的茶具以个性化的形象作为品茗会友之用这就是茶席设计的动机。将茶席艺术化以传情达意,那便是茶席设计了。

要进行茶道就需要有一个茶席,而茶席主要是由茶具组成的。利用茶具去表达意念、传递讯息的艺术手段就叫做“茶席设计”。我们可以将每件茶具看作为一个“点”,若干茶具可连结成“线”,也可以组成“面”。利用茶具本身的质材与色彩再辅以其他的素材去为茶席进行“形”与“色”的设计,通过对视觉的刺激去影响观众的心理,这就是茶道的视觉艺术。

茶席设计

茶席设计是以方便泡饮为原则,在色彩、造型、空间等渗入美学元素,使之升华为充满美感的艺术作品。在学习茶席设计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主次分明,也即艺术的层次感。譬如说,泡茶器具是行茶中最重要的用具,应该放在最注目的中央位置,其他茶具就不能占用。茶花只起点缀或点题作用,不应占太多面积,也不可过分夺目。目前不少的茶席设计只侧重于“悦目”的关节上,茶具的布局不合理,有的甚至无法泡茶,违背了茶席设计以茶事为中心的原旨。严格来说,这不是茶席设计。

当刻意选择具个性化的茶具,创作一个茶席以寄托思想、传达意趣并与受众产生共鸣的时候,以茶为主角的当代茶道艺术就诞生了。“茶席设计”的流行,象征当代茶文化步进了“艺术”的阶段。

茶道的造型艺术

茶具本身就是一种造型艺术,茶花设计是造型艺术,茶道装置也是造型艺术。

茶道的行为艺术

茶是中国的国饮,不论民族基本上人人饮茶,本来就如吃饭一样是无需向人表演的。但出于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宣示中国的茶文化,于是出现了可表演的茶文化艺术了。

行为艺术不一定是前卫的、惊骇的、哗众的。茶道的行为艺术是指在特定的地点、时间,借助茶事以肢体语言与观众互动交流,传达普世的价值观与高尚的人生观。茶道是一种艺术创作,但不是表演艺术的一种,它没有故事情节,也不是要反映一种现象,更不是要表演一些高难度动作。茶道的行为艺术是以优雅、自然、简练的行茶动作,引领观众进入中国传统文人思想境界之中。

行茶前,具列中的茶具应如何放置才合理、才富美感?茶具展开时其先后次序应如何?如何使行茶过程动作不重复而又便利、优雅?泡饮时,如何传递司茶者的意念?整理时,如何能以引人入胜?其手、眼、身、步、气、意如何配合?——这些都是过去遗缺的茶道行为艺术。

茶道中只有茶才是主角,其他一切都只是为茶而设。司茶者要排除一切杂念进入忘我境界,超脱自然的享受泡茶之乐。当你完全享受时,观众就如你一样舒畅无比了这就是茶道的魅力所在。

初习茶道者,最好尝试在宁静的户外进行。多留意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的美态,使对万物生情。当你感到无忧无虑、全情投入的一刻,就是茶道最美的时候了!“茶艺”是学来的,而“茶道”是要“悟”出来的。

茶道美学

谈艺术,先要谈美学;谈美学,先要了解“美”是甚么?

“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美学之父”鲍姆嘉登 1714-1762 德国)

“美”是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海德格尔 1889-1976 德国)

“美”是用生动感人的形象去打动人的感情。(伕名)

“美”并非抽象得模稜两可、高深莫测,是可以用简明的文字或语言清楚表达的。茶道美学是研究茶道过程中的美,即研究茶道艺术的科学。

人的耳朵和眼睛是主要的审美感官,因而产生了文学(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舞蹈、戏剧、电影,称为八大艺术。茶道艺术则包罗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及心灵感觉,是圆满的艺术。茶道是要借助茶去展现人性的真(知识的真)、善(伦理的善)、美(诗意的美),使授受者都得到心灵的满足,和谐圆满。故此,和谐的“美”是审度茶道艺术优劣的主要标准,而另一标准是具有完整而简练的行茶过程。完整的行茶过程是包括展开、泡饮、整理三部份。概括而言,美学原理可分为统一、调和、平衡、律动四方面。

统一,是美学的最终要求。茶道中的茶具超过20件,大小各异、质材相别、形状不同,都不统一。我们茶道过程中不统一的因子,透过美学理论使其达到风格统一、结构统一、动向统一。统一,达致和谐。统一绝非是单纯的,统一必须服从主题,主次分明是茶道要理。我们可以通过构图、空间、强调、聚焦、导引五种技巧使之统一。

当遇上不统一的因子,采用“调和”手段使之和谐。调和的技巧有:分离、分隔、加置、调色四种。但是,绝对或接近绝对的调和以及多次的重复都会使人觉得沉闷,此时应采取“破调”手法将两种造型、色块、行为的差距拉阔去冲击人的视觉,影响其心理,造成意外的结果。

视觉上的平衡会达致心理上的平衡,使人觉得和悦舒畅。平衡是包括量、质、形、色、方向、高矮等,虚与实、动与静的并存也是平衡。平衡的方式有两种: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对称平衡使人有稳定的感觉,但嫌呆板。不对称平衡有轻快活泼之感,茶道多取此法。美学中的“比率”是人类在实践中获得视觉平衡的一种宝贵经验。1:0.618的“黄金比”最符合视觉心理。我就是运用人体工学的原理制定茶道用席巾的大小的。这样大小的席巾不但易于操作,而且使人看得十分舒服,这就是因为视觉心理的作用。

又如茶匙,其长度为手背中指指尖到第三关节距离的两倍则最为美。手执茶匙时,尾端外露部份是前端的两倍,过多或不足都不好看。

线条、形态、造型、对应的色块以及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的变化都会产生跳动的感觉,使没有声音的艺术也具节奏感。茶道过程中的律动,是要根据行茶时的动作配合恰当的停顿,就如诗歌、音乐一样,表现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节奏感。

色彩是艺术的魔术师,懂得基础的色彩学是学习茶道的重要条件。当代茶道如能配合适当的音乐一起进行,其感染力是相当可观的。

随着茶艺的复兴,茶的物质已不能满足人们心灵上的需要。在精进了泡茶技艺以后,开始探索茶道美学以及茶道精神。当解决了“如何活下去”之后,人类就会思考“如何活得更好”——这就是生活哲学。现今世界除了以金钱与权力来衡量社会地位之外,更多的是以洒脱、闲逸、精致与怡乐来比较生活品味的层次,以及能否在生活中享受到更多美感的满足。

“美应该是一种生命的从容,美应该是生命中的一种悠闲,美应该是生命的一种豁达。”——艺术家蒋勋先生视“美”为生活的赞歌。能够感受美、欣赏美、享受美是莫大的福气,“当代茶道”要培养的正是“尚美人格”。

当你对美好生活有所追求,就会讲求穿出个人风格一点、吃得精致健康一点、住得舒服雅致一点、环境清新优美一点、出行悠闲舒适一点。——这就是“当代茶道”贡献社会的“尚美人格”功能。

生活美学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虽然选择的内容和展现的方式不尽相同,但都是一种与财富、权力无关的价值观。而美学的形式在于秩序,在于和谐,在于规律,在于张力。生活美学是一种生活享受,人活着的意义在于享受生活,如活得很没趣,活得没质量,便失去了生命的意义了。“当代茶道”是在寻找生活品味的潮流下出现的一种新的品茗方式,是通过严格的行茶过程去达至高雅涵养的修身活动,是通过茶席的物象转为意象再化为心象的过程。“当代茶道”藉着个性的茶席,创造一个能给自已静下来反省自我感受的空间。

“生活美学也许就是未来的主流美学。实际上,艺术回到生活母体本身,反而是向更广阔的生活世界的回归,以此可以来为中西文化和美学架设桥梁。”茶文化,因为注入了时尚的内容而不断活化。“当代茶道”,包涵了儒雅的中华文化修养与独有个性的现代美,崇尚道德而不说教、时尚却不媚俗、精致但不奢侈,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了茶道。(本文略有删减)

【摘自2018年第2期《吃茶去》杂志;作者:罗庆江(澳门),系澳门中华茶道会会长、《吃茶去》杂志顾问】

《读懂中国茶》 茶道美学的优雅漫步

饮茶一道,向来“知易行难”。看看茶书、混混茶会,也能说出几句“禅茶一味”“微苦回甘”之类的粗浅概念。但要真的将茶叶的品类、口味、品质以及种茶、制茶、泡茶和品茶的全过程了然于胸,则绝非易事。马哲峰老师的《读懂中国茶》一书,以通俗浅近的流畅文笔,向读者展示了一位茶道研习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理应秉持的正确心态。

书中,马哲峰从茶树讲起,对茶叶的采摘、初制、精制、收藏与品评进行了游览式的漫谈,最终以“茶的美学”一章将全书内容作了文化美学层面上的归纳与延伸。在这一趟关于茶道美学的阅读旅程中,作者不仅融入了大量他亲自到各大茶山、产地和制茶作坊的游历体验,字里行间也渗透着作者本人数十年研习茶道的真知灼见。

茶树成为本书开始讲述的起点,而整本书也正似一棵茶树自然生长、开枝散叶,从云南古茶山、雅安蒙顶山、福建武夷山一路品饮至信阳毛尖、安吉白茶和凤凰单丛,作者的步伐引领着读者在不同的品类间畅游。

每到一处,他都以精妙的文笔简练点染,不仅写出茶叶产地的风土人情,也通过文化历史的名人或遗址,从细微处以点带面展示出产地赋予叶片的底蕴内涵。而在采茶和制茶的篇章中,我们则能感受到除了自然天地外,人类的劳动为茶叶倾注的生动灵气。

无论是茶山上辛勤采摘的农妇或少女,还是炒锅内手工杀青的非遗传承人们,他们都将人类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与追寻美好的坚韧劳作融合一体,让被自然孕育出来的细小叶片,承载起更为深沉厚重的文化积淀。那些在盎然蓬勃的枝干中生发出来的叶片,经历了风霜寒露的洗礼,由粗粝质朴的勤劳双手摘下,再经过结合了古老传承与现代科技的技法进行加工制作。

茶叶以及茶道由此获得了远高于渴饮层面的丰富内涵,而我们也经由作者的书写,在自然风情和精妙匠心之间清雅漫游,在收获茶学知识的同时,也早已体验到了古典雅致和质朴力量的悄然浸染。

难能可贵的是,除了宽泛的文化解读,马哲峰先生在叙述中还融入了自身在传统文化的不凡功力,论及泡茶饮茶中的味道和美感,并没有用过于繁复的形容或强烈的意象。语气总是一以贯之地轻灵悠扬,浅近而流畅,仿若一曲古琴悠然鸣响,曲调及指法皆是寻常朴实,多有空余留白处。

虽作者自述并未深谙书画一道,但如此疏朗有致的笔法却像极了中国画。这些留白也绝非作者无心讲解,而是在浅淡叙述和归纳之中,留给读者足够的空间做出自己的思考与解读。

篇幅不大的一本小书,清雅文字配以丰富图片,跟随着作者游历于采茶山头和制茶空间,读来唇齿余香,仿佛已从书页间闻到了冲泡茗茶的沁香。这份感怀在阅读最后一章时尤甚。

马哲峰从形态、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五个方面细致陈述了泡茶饮茶的美学感受。这也仿佛是一份鉴茶指南,即便初入此道的人,也可以凭借着这张倾注了作者数十年研习心得的品鉴指南,逐步感受一泡好茶从观感到味道的细致美感,由此开启对中国茶的感受、理解和品味之道。

来源:普洱杂志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美学冰岛”策展人高明磊:推广冰岛茶需要“世界语”

“我北影毕业,从拍电影的北漂演员,跨界来做茶。我没想到会在茶里呆这么长时间。北漂才六年,做茶已九年。”

专做冰岛茶的世昌兴品牌主理人高明磊,人称“冰岛王子”。现在,他有了一个最新身份:“美学冰岛”艺术策展人。

“为什么要做艺术策展人?”我好奇地问。

“艺术无国界,推广冰岛茶需要世界都能听懂的声音……”

为在源头搞懂与做好真冰岛,2010年起,他在冰岛老寨蹲点五年,从曾经的北漂演员变成地道的“茶农”。2014年他结束“茶农”生涯,扎根昆明,并全国到处跑,不遗余力推广冰岛茶。

推广过程中,他发现茶道美学的重要性,于是拜知名茶人李曙韵为师,学习茶道心法,成为了一名“茶人”。

“我从2014年起做世昌兴品牌,到昆明开形象店。之前五年在山上,跟茶农在一起,没意识到审美的重要。缘起是因为遇到我的老师李曙韵,才发现自己在茶道美学方面非常欠缺。以前看茶道表演,只是觉得很美,没有想到其会深入影响世道人心。这是我做茶的一个心路历程。”

在他看来,茶道美学层次很高,但也有传播的局限性,专业圈子里的“茶言茶语”,外人未必懂得。而将茶道美学融进艺术策展,创造“美学冰岛”艺术策展这一新型的表现与传播形式,无疑让冰岛茶的传播,由“茶言茶语”走向了“世界语”之更广阔的舞台……

“冰岛王子”高明磊,笑谈自己在不断进化:由“茶农”到“茶人”,再到“艺术策展人”。

在高明磊等一批有新思维的“冰岛达人”的努力下,冰岛茶也在不断进化,在“美学冰岛”这张最新核心名片的滋养下,走上了“由土变雅”的路途……

“美学冰岛”改变土豪打法,是冰岛茶传播的“世界语”

其实,世昌兴正在做一件有“野心”的事:打造中国茶文化地标——美学冰岛。

目前,云南的著名茶文化地标有贡茶易武、生态景迈,在世昌兴的牵头下,将来也许会形成“美学冰岛”之文化地标共识。

冰岛茶是古纯与名山茶的一个神话,也是云茶产业的一个宝贵财富。其作为行业金字塔尖般的存在,冰岛未来之路如何走?无疑对云茶整个产业发展具有示范作用。过去十年,是冰岛茶物质文明建设的十年,冰岛这片神奇的叶子聚拢了惊人的财富,冰岛村也成了全国闻名的“土豪村”。

过去穷得土气,如今富得俗气。被财富幸运砸中的冰岛村,未曾改变土俗的本来面目,精神文明建设远远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富得流油的冰岛亟待“由土变雅”,由山中“土豪”变成真正受世界尊重的“贵族”。

“茶道美学,就是培养“贵族精神”的一种很好的方式。这就是世昌兴倡导与践行“美学冰岛”之原因。而艺术策展,则是“美学冰岛”与世界沟通的最佳媒介,让更多的人通过展览读懂冰岛,进而爱上冰岛,最终由爱生怜惜之心,加入保护冰岛和有序建设冰岛的行列中来。”高明磊说。

物质文明建设,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而精神文明建设又会反过来促进物质文明建设。这是相辅相成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其实就是抓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中国乡村建设离不开美学教育,尤其是冰岛这个“土豪村”更需要美学洗礼,以打造“中国最美茶村”。

回顾从民国到当代的百年“乡建”运动,乡村建设的领袖人物,比如晏阳初、梁漱溟等,都非常注重教育,也就是产业开发与教化要并行。

目前古茶山的产业开发火热,但教化显然没跟上。有志之士可以从基础知识教育、技能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美学教育四个方面,推动教育上山。与此同时,云南古茶的推广也需要告别土豪打法,除了品质之真,百姓日用之善,还要上升到茶道之美的层面,真正融入中华文明的内核,才是善莫大焉的事!

高明磊其实想用“美学冰岛”这个“世界语”,打造一条冰岛茶的传播价值链:喝懂冰岛→读懂冰岛→爱上冰岛→保护冰岛→建设冰岛(中国乡村建设示范村)

用品牌的力量,感召社会的力量。在世昌兴喝懂冰岛,读懂冰岛,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由懂到爱)!

喝懂冰岛,读懂冰岛是基础,只有懂得了“人间若有十分美,十之八九在冰岛”,才会爱上冰岛。只有源于生命的热爱,才会保护冰岛,建设我大冰岛。若不是源于生命的热爱,跟风来蹭冰岛的热点,很可能会伤害冰岛。如同抖音主播之于“流浪大师”沈先生……

最好的结局是,将来您喝的每一片冰岛茶,都有一份冰岛茶保护与建设基金!

做冰岛茶要讲“爱的奉献”:因爱做茶,以茶传爱

我开玩笑说,你们可以成立一家中国乡村建设(冰岛)实验室,用品牌传播推动社会建设力量。

虽是玩笑话,却也是事实!

做品牌要讲初心,世昌兴做冰岛茶的缘起,其实是茶痴的“冰岛之恋”。高明磊的叔叔高世勇先生,是河南老家有名望的企业家,在朋友圈中也是一枚著名“茶痴”。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满世界找好茶,因追寻普洱茶香而来到冰岛,最终“因爱做茶”,创建世昌兴品牌。

既然高世勇创建品牌,是一场“冰岛之恋”。那么其做茶,自然要讲“爱的奉献”。“以茶传爱”,就是世昌兴最好的品牌推广方式。通过改变消费者认知,以品牌力量推动更多社会人士参与“爱的奉献”……

“冰岛有历史价值,但有今天纯属市场行为,其品质为大家公认,加上稀少,价格自然涨得很猛。老百姓一下子富裕了,纷纷买车盖房,搞各种消费,这也是中国人的人之常情。村子里的建筑对古茶树的伤害,大家都看到了,这也是我心里难受的一点。政府也很难去做整体搬迁的事,只能身体力行,尽我们一份力保护茶园。我相信冰岛会形成保护古茶树的村民公约,还古茶树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现在已经有部分老百姓意识到这一点了,在保护茶树的生态。”

高明磊认为,山上的茶农一夜暴富,要说一下子有多高的保护意识不现实,只能靠时间,靠政府与企业引导。

“以前大家都施肥打药,增加产量。后来有茶农不打药,茶叶卖得更贵,大家也就跟着不施肥打药。眼前的一些乱象,大家看着心痛。未来十年冰岛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老祖宗几百年传下来的东西,也不会这么容易毁在这一代人手里。”

传播“美学冰岛”真善美,用茶道美学、艺术策展演绎全新的冰岛茶

一个好东西应该是真善美的。品质之真、日用之善、茶道之美,构成了“美学冰岛”的三个层面。

“我们对待冰岛茶产品,就像对待艺术品一样。我们搞冰岛茶艺术展览,从摆满茶,到茶的部分越来越少,到没有茶,茶已经融进我骨头里了,其传递的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产品。参加茶博会,世昌兴连茶都不摆,同行觉得很疯狂,其实我们想传递的是观念。”

疯狂的高明磊,用不摆一片茶的艺术策展,传递着“美学冰岛”生活方式。他将世昌兴定位为生活美学品牌,倡导过一种“冰岛味”的生活方式。

“世昌兴,走简约风格,将喝茶简单化,由繁到简,是一种轻时尚的美。我们不会追流行,追时髦。我们做不过时的东西,用简单元素包装产品,让人有愉悦感,用对待艺术品的方式对待茶。许多艺术品都是在家里展示出来的,我希望客人买了世昌兴的产品,也自豪地在家里陈列出来。我们赞助许多艺术活动,包括画展,让我们的产品高于商品,做成艺术品。”

高明磊说:“包装、茶空间等外在表现形式,可随着我的审美提高而变,但初心不会变,世昌兴要做最好的茶。通过一杯茶改变人的生活方式,目标很宏大,但至少让一部分人改变了生活方式。现在的使命是,让更多人喝到一杯真正的冰岛茶。”

在高明磊看来,“美学冰岛”是一种高品质生活方式。而要传播好这种“冰岛味”生活方式,一方面需要“茶言茶语”——茶道美学,另一方面需要“世界语”——艺术策展。

美是世人认识冰岛的最好方式,茶道美学(茶言茶语)、艺术策展(世界语),就是世昌兴传播“美学冰岛”的两大媒介。

“美学冰岛”策展人,以艺术策展方式,让世界读懂冰岛。时代在进步,传统茶的表现形式与传播方式也要进化……

假如“美学冰岛”双年展在艺术界拥有一定地位,这就表明冰岛茶真正走向世界,由勐库的冰岛茶,云南的冰岛茶,变成中国的冰岛茶,甚至世界的冰岛茶。

“美学冰岛”,不但让人喝懂冰岛茶,还要让世人读懂冰岛。“美学冰岛”艺术策展,打造冰岛茶文化读本,是世人认识真冰岛的最佳媒介……

由茶道美学,进化到艺术策展,这表明茶的传播,由“茶言茶语”,融入到“世界语”体系。“美学冰岛”文化读本,就是茶行业最新锐的世界语体系……

希望冰岛茶是属于整个世界的,而不是少数人拥有!

开办冰岛茶研习社,设立保护与建设冰岛村基金

一个人,一个企业的力量是有限的,高明磊希望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于是,他打算在全国推广“冰岛茶研习社”,让其在一些大中城市落地,成为当地传播冰岛茶文化的根据地。

“冰岛茶研习社定位为整合空间资源。现在全国各地有文化格调的空间越来越多,而冰岛茶的调性与它们很搭,冰岛茶研习社可以通过挂牌合作的形式融进去,将之做成当地传播冰岛茶文化的一个高地。”

高明磊对合作伙伴的考察很严,“不是拿钱来就可以,要筛选。硬件容易达到,主要是人要对。其要认可冰岛茶研习社的理念,真的喜欢茶,喜欢茶生活方式,对生活有要求,有品味,有一定经济基础,而不是把开办研习社当成挣钱的工具与商品。”

由喝懂冰岛,读懂冰岛,进而上升到“美学冰岛”之高度,并推动社会力量保护与建设冰岛村。这一系列行为就是研习冰岛,故创办“冰岛茶研习社”这一推广机构,大力弘扬之。

研习社主推“美学冰岛”体系、保护与建设冰岛村基金会两个版块。

美学冰岛体系包括,品鉴、知识梳理与传播(含培训)、文化读本、艺术策展、空间美学、茶道茶艺等,打造“道器合一”的美学冰岛:

形而下者谓之器:喝懂冰岛,读懂冰岛

形而上者谓之道:茶道美学、艺术策展

用道器合一的美学冰岛改变消费者的认知,由懂到爱,再到发心出力保护与建设冰岛。从而实现取之冰岛,回报冰岛之良性循环。

保护与建设冰岛村基金会则是,组建保护与建设冰岛村基金会,发起保护与建设冰岛村基金,并推广与落地实施。

这其中,冰岛茶的基础知识梳理很重要,这是正确传播冰岛茶的关键。目前,世昌兴正在联手业界专业人士构建冰岛茶知识体系,其包括冲泡体系、品鉴体系、历史文化体系、茶会体系等,围绕让大家“喝懂冰岛”这个主旨构建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还在完善,比如深入研究品种、土壤,找出冰岛茶的口感原理。

我们正在做新的一轮冰岛土壤指标测试,不讲玄学,不讲故事,用数据结合口感来做,比如清凉感、甜的呈味物质分析。”

冰岛茶研习社将围绕“四个真冰岛”去做:

喝到真冰岛——活动、渠道建设,让更多人喝到;

喝懂真冰岛——知识体系构建;

喝美真冰岛——美学,生活方式;

保护真冰岛——喝到,喝懂,最终爱冰岛。心痛,才会保护冰岛,还冰岛绿树蓝天。

文/白马非马 请上帝喝茶工作室出品

找到约1,070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9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