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冶中国第一位女茶艺师

李冶字季兰,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中国第一位女茶艺师,唐朝诗坛上享有盛名的女诗人。(也可以说人数历史上第一位女茶艺师)

童年即显诗才,后为女道士。晚年被召入宫中,至公元784年,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

李冶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唐诗纪事》卷七八有云:“刘长卿谓季兰为女中诗豪。”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李季兰集》一卷,今已失传,仅存诗十八首。

李冶容貌俊美,天赋极高,从小就显露诗才,颇有文采。据说,李冶六岁时,父亲带着她在庭院中漫步,她看到蔷薇枝藤柔软,该架时不架,只会倒伏在地,乱爬乱窜。于是就作了一首《咏蔷薇》:“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父亲看到这句诗后,虽然惊叹女儿的文采,却觉得她小小年纪,居然早熟,春心萌动,性情不宁。于是对她的母亲说:“此女聪黠非常,恐为失行妇人。”

李冶十一岁的时候,被送入剡中玉真观中作女道士,改名李季兰。出家为女道士的她依然神情潇洒,专心翰墨,生性浪漫,爱作雅谑,加及她又善弹琴,尤工格律。受唐代思想开放之风的影响,道观中也并非清静之地,许多才貌出众的女冠,虽以修行为名,但在道观中自由交际,成为一种“交际花”似的人物。

李季兰也属于这一类。虽然当时许多地处繁华地区的道观中,常有绯色新闻发生,但李季兰所处的玉真观因地处偏僻,还算是较为清静的地方。李季兰在这里修道五年,十六岁的她,亭亭玉立,肌肤如雪。当时有许多文人雅士来观中游览,文人中不免有风流多情之辈,见到观中风姿绰约又眉目含情的李季兰,总偶尔有大胆之士暗中挑逗。李季兰并不嗔怒,反而流露出“回眸虽欲语,阿母在旁边”的神情,令挑逗者更加心荡神怡。因为这些,故人称李季兰为“风情女子”。

李冶,中国第一位女茶师,而且还是茶圣陆羽的红颜知己。她的身世坎坷离奇,令人感慨万千。

安史之乱后,陆羽离开竟陵,沿长江而下,经过鄂州、黄州、彭泽等地,最后抵达湖州。湖州风景秀丽、人杰地灵,邻近地区的茶、泉都非常好,加上结识了方外之交皎然,陆羽便在湖州定居下来。

经由皎然的引荐,陆羽认识了李冶。由于她长得美丽非凡,写得一手好诗,又能谈禅论道,所以附近的名士都乐于结识她。

初次见面,李冶向陆羽敬了一杯香茶,没想到陆羽只向杯中看了一眼就说:“久闻李道姑以诗才著称,没想到尚未摆脱庸俗之气。”

李冶吃了一惊:“我们尚未开口交谈,陆处士何以断定我未脱庸俗之气?”

陆羽说:“从这杯茶就可以断定了!”

李冶不解。

“你所居的吴兴,啄木岭茶名扬天下,顾渚山的紫笋茶更是历代的贡品,但你泡的茶和俗人一样,辱没了好茶。”

李冶更为惊奇:“茶还有道俗之分吗?”

陆羽说:“茶,乃养生之精,可以解热渴、驱凝闷、缓脑痛、明眼目、息烦恼、舒关节、荡昏寐,长期饮用可以有利悦志、增益思考……这些还在其次,善茶之人必有五美,即味之美、器之美、火之美、饮之美、境之美。茶的境界与诗情道心并无分别,境界高的人才能泡出天人合一的滋味呀!”

李冶听了虽心中大为叹服,但口中依然不服:“你还没有喝这杯茶,怎么说我未脱俗气呢?”

陆羽说:“茶水煮开时,小滚为鱼目,大滚为蟹眼,唯有鱼目与蟹眼,茶叶才能显味。你用尚未开透之水泡茶请我,以致茶叶浮水、茶香未出,显露出你泡茶的时候心不从容、意不平宁、志不专一,这不是和俗人一样吗?”

李冶听了若有所悟,当场拜陆羽为师,学习茶艺。陆羽当晚即留宿观中,住了半个多月,这段时间除了与李冶谈诗论艺,就是传授烹茶品茗之道,李冶很快就领略其中的要诀。后来,陆羽常来与她煮茶论道,使她的茶艺走向了新境界。不久之后,李冶烹茶煮茗的声名也震动八方。

唐建中四年(783年),德宗皇帝闻知李冶的诗名茶名,特地下诏召她上京觐见。唐德宗一见李冶,惊为天人,当时李冶已经四十几岁了,但姿色脱俗,气质更是非凡。唐德宗惊喜之余,把她强留在宫中,并召幸了她。

第二年,大将朱泚发动政变,唐德宗仓皇逃走,后宫佳丽都被弃在宫中。朱泚入宫后找到李冶,被她清雅不凡的风韵所倾倒,把她占为己有。李冶迫于无奈,只好跟随在朱泚身边。

这场叛乱很快被平息了,唐德宗再度回京,恼恨李冶对他不忠,下诏将李冶处死。

中国第一位女茶艺师李冶,诗艺与茶道皆臻至巅峰,然而却不幸在男性无知与霸权的阴影下离世,死在那些心不从容、意不平宁、志不专一的凡夫俗子之手。李冶虽已逝去,但她的茶道艺术却得以流传至今。陆羽曾传授她烹茶之法,吴兴一带的茶艺至今仍沿袭她的风格,甚至湖州一带的著名擂茶也是她所传下的绝技。世间之人或许能在生命中偶得片刻欢愉,若以权势压制他人,最终只会化为历史中的一点尘埃。当年,李冶曾煮茶侍奉皇帝,但她并未如老师陆羽一般,在接到皇帝召见之令时连夜出逃,浪迹天涯。即便是片茶叶,也需要找到知味的人。

来源:庄主说茶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