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遵义红茶怎样

找到约15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来,在湄江河边泡一壶“相遇太美”,抵御秋寒!

初冬,已有了些寒意,湄江河畔的茶园开始了休眠,这个时节,正是茶山“封园”的日子,万物凋零,只有低调的茶树花静静绽放,抚慰着山林的寂寞。茶农们会在修剪茶树的时候,顺便把花也剪了。

九月开的茶树花原本要到次年三、四月才会凋零。如今茶似红叶,花若云烟。声声慢,倾泻的是那婉约的呢喃。

荡漾心田的思念与渴望,在咔咔的剪刀声中,化作比泪还浓的牵念,花和叶未能再续前缘。

茶采三季,每一片嫩叶的采摘,都把花语幻化成风中的惦念,茶树的花与叶总是未能泡在一起。

暗香浮动,只有清茶一杯,这或许是自然的谜语。

湄江河边长大的女子蒙永红解开了谜底。

▲ 湄潭象山生态茶园 (周访华 摄)

用杯中的花映照着杯底的叶,让茶树花与茶叶在杯中相遇,成全未解的前缘。

蒙永红是闻着茶香长大的,尝遍了绿茶的清,近几年迷上红茶的醇。已是高级品茶师的蒙永红努力赢得了中欧国际红茶师的证书。

湄潭的茶树,如今相当一部分做成了红茶,这里温度、湿度、土壤、空气适合中、大叶茶树的生长,为制作红茶提供了适合的环境,这是红茶的温床,吸引了海内外的客商。

1940年,刚刚试制出来的“湄红”曾得到中国品茶大师冯绍裘这样的评价:“品质似不若祁红之优异,制造得法可胜于祁红” 。

为了“得法”,遵义红茶走了近八十年。不断改进,不断实验,不断调整,如今的“遵义红”红遍了大江南北。

这种被人们称为“工夫红茶”的遵义红,是在秉承了传统红茶优良品质的同时,以湄潭原生态茶种为基础,采用先进的制茶工艺,让大自然的精华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口感醇厚、汤色亮丽的遵义红茶,配上原土生长、天生丽质的茶树花,无须雕琢,便成就了一场美丽的邂逅,这样的遇见被取名“相遇太美”。

▲ 湄潭县湄江街道金花村七彩部落美丽茶园 (瞿欣含 摄)

茶树花抗氧化能力较强,入水,有股淡雅的香甜,颇受女士们的喜爱。

其实挺奇怪,无论是凌寒料峭的腊梅,还是深谷孤傲的幽兰,都曾得到文人墨客们的青睐,相比之下,同样不畏严寒的茶树花却从未获得过任何殊荣,这恐怕是茶叶的功绩盖过了茶树花的低调,所以才一直被人们遗忘。

如今,红茶与花相遇,初春、夏至、秋分,那些早早被采摘的树叶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之后,又会以新的姿态与茶树花相逢。

叶落花开,本是人生冷暖,陪你红尘起伏,又该是怎样一种温情和豪迈?初冬寒凉时泡上一壶“相遇太美”,呡上一口便是温暖。

生命的轮回,大自然的慷慨,给予这世间无限的可能。

(来源:微美湄潭)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品味遵义·静读时光|寻梦中国茶工业博物馆

这是一处安静的角落,被岁月蒸煮,析出一缕若有若无的幽香。你须得集中心力,缓缓吸嗅,慢慢吐纳,这缕幽香像极轻的风,极柔的手,如果你不具备足够的观感,什么也体会不到。

这是一处与世无争的角落,近在咫尺的红尘烟雨像一盘色香味俱全的大菜,然而暧昧的颜色和气味被清清湄江阻断,无法抵达。它目不斜视,面对空濛的青山,像一头勤耕多年的老牛,慢慢反刍积藏若许年的内容。

这是一处结着家园般况味的角落,许多年迈的茶人,总要来走走看看,了却平生之愿。落叶归根,在他们看来,自己的根就在这里。

湄潭城南,杨柳湖畔,中国茶工业博物馆。我这就去探望这位经过疗养,逐渐恢复阳气的老人。

中国茶工业博物馆位于杨柳湖南岸,原湄潭茶场制茶工厂旧址内。不得不佩服选址之人的眼光,这里交通方便,就算从城中步行,也不过二三十分钟即可到达。但它又偏安一隅,现代化的声色似乎被隔绝在千里之外。一路途经的茶科所、紫薇茶社、小桥流水,先就给人来了一场预热,人也就准备好了心情。何况还有不算高峻的桐子坡,在漫长的岁月里画完了妆,扯来一件翠绿的衣衫披着,一披就是几十年,它还将继续披着,风雪袭来,或者烈日劈头盖脸,永远也不会花了妆。

有人说,一个小县城,建个博物馆没啥引人注目的,怎么还能冠以“中国”二字,这不有些托大了吗?就像一些小地方的宾馆,几十间房,设施简陋,牌子却大得很,这确实是一种不好的文化现象,体现出如今一些人急功近利、心情浮躁、求取虚名的心态。但我们有理由说,位于湄潭的“中国茶工业博物馆”却是当得起这个名号的。不信,你百度一下“中国茶工业博物馆”,无一例外都指向湄潭。这也罢了,你还得实地参观一下,已证所言非虚。

我们还是根据资料枯燥地罗列一下。中国茶工业博物馆既有综合陈列室,也有茶工业机具馆,红茶精制、绿茶初制、绿茶精制、机修等子馆和车间展厅,另外还建有品茶室。馆内展陈以场景复原陈列为主,原貌保存了贵州省湄潭茶场制茶工厂原有红、绿茶初制、精制、红茶萎调等车间场景,其中两套木质红茶生产线保存完整,世界唯一。另外,还展陈了来自湄潭茶场永兴分场制茶工厂、羊艾茶场制茶工厂等的茶叶加工机具。

怎么样?它腹中藏着的这些内容,说是国内规模最大、文献资料和实物展陈最全的茶工业博物馆,不算是夸大了吧?

长期以来,湄潭在大力发展茶叶经济、富民强县的同时,始终高度重视茶文化遗产资源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展示工作。2013年,在原湄潭茶场制茶工厂旧址上建立了“贵州茶工业博物馆”。自开馆以来,这座记录和反映了贵州乃至中国近现代茶叶发展历程的博物馆引起了国内外嘉宾及国内茶文化研究者的瞩目。“2018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在湄潭县举办期间,湄潭县荣获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予的“中国茶工业博物馆”称号,至此,原“贵州茶工业博物馆”正式更名为“中国茶工业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一股沧桑的气息扑面而来。为更好地还原历史,这里并没有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另起高楼,占地若干,在规模、气势上来迎合一个“博”字。房屋是遗留下来的几十年前砖混结构的老屋,经过必要的修缮,既节约了资金,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貌。更重要的是,用这样的房屋作为博物馆,人们行走其间,闻到老旧笨重的机具散发出来的陈旧气味,就似乎回到了那个半工业化的年代:一筐又一筐的茶青源源不断地运进来,机器轰鸣,人们穿梭忙碌的身影把茶香撞得到处乱飞,飞过了湖面,越过了湄江,把一个县城都镀上了一层隐隐芳香。

这些机具,用如今的眼光来看,当然已经十分落后。它们身形庞大,操作不易。工人须得沿着梯子爬上高高的架子。机具大多是铁木结构,半机械化。在茶叶制作期间,工人必须得高度关注,温度的高低、时间的长短、茶叶的揉捻,估计要花上较长的时间才能大体掌握。但在那个年代,有了这样的加工机具和技术已属不易。那时湄潭民间还是延续着千百年来的手工制茶方式,成规模的茶叶加工坊更是极少。

那两套保存完整的木质红茶生产线,堪称镇馆之宝。这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同类型设备,木质的结构,能最大化保留茶叶的原始韵味,天然来雕饰,这不就是如今人们念念不忘的原生态理念吗?

人们的追求总是有些奇特。当生产力不足的时候,人们为满山遍野的茶叶而发愁,仅靠双手采摘、加工,何时是个头呢?于是在这种背景下,人们积极研发茶机具代替人手,茶叶产量得以几十倍、上百倍地增加。而到了现代化工艺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却又想着回归,手工制茶得到前所未有的推广和重视,强调对一双手的信赖。就像一个小时候食物不足、吃野菜吃到吐的人,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今天,他又想着吃出健康,吃到纯天然绿色食品,于是又返回去吃现代人视为珍宝的各种野菜。

这其实是不矛盾的,我们现在已经有足够的条件获得更多,从大自然走来,当然也能回到大自然中去。新世纪已来,每年都要举办的手工制茶大赛,正是人们对纯净生活的渴望和追求。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正是古老的茶机具,催生了这样一些事物和现象。

从一个展厅进入另一个展厅,墙上张贴着茶史、茶事、茶人的简介,茶界先贤们依然在守护着陪伴他们一生的伙伴,用温和的目光注视着参观者,似乎要把那个年代的信息隔空传来。茶机具们在灯光下泛着幽冷的光。行走其间,脚步声也似乎变得苍老起来。它们静默无言,曾经火热的躯体已经完全冷却,不会再有重新被启用的可能。而那些经历过的惊涛骇浪,那些异香扑鼻的岁月,我们依然可以在它斑驳锈蚀的外壳上找到。

也许是为了和不断沉淀的时间相应和,博物馆内除了十分幽静,还特别阴凉,在大热天进入其中,体感立刻比外面低上好几度。尤其是室内,得益于茶机具们的调和,更是凉爽无比。我有些羡慕在茶博馆上班的人们,身在这样一处幽谧之处,正好验证自己的一颗心,在经过反复淘洗之后,还存在怎样一些顽迹,还需要进行怎样的打理。

研究湄潭茶文化的专家,把办公桌搬到二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铁锈味中工作。一旦文思堵塞,难以为继,那就进入到展厅看看,这些面无表情的伙计,或许就会给他点明下一步该怎么落脚,下一行文字该上浮,还是下沉。

茶博馆每年都要接待无数的参观者,一年一度的茶博会,县内重大文旅活动,这里都是参观旅游的必选地点。其他时间,慕名而来的外地旅游团队、来自全国各地的茶文化专家考察组、 学校学生等源源不断地来叩访。经过无数次讲解,讲解员们早就把一应史实烂熟于胸。她们笑靥如花,衣袂飘飘,用青春活力挤掉过于厚重抑或有些沉重的历史印记,语音像连绵不绝的琴声,在这个静寂的小院里流淌。

“不好看”,这是大多数游客的第一印象。

确实,房子不好看,低矮的身形,似乎应该存在于好几个世纪前。瓦檐上春来缀满落花,秋来铺满黄叶,一天天一年年,永远是一副毫不起眼的模样。

室内不好看。虽然有了防腐措施,一些茶机具还是显出明显的锈迹。尤其在灯光的映照下,它们表情生冷,像才从深海打捞上来的几个世纪以前的沉船,被岁月冲刷的痕迹,怎么也掩饰不了。

院落不好看。既无回廊长亭,也无奇花异草,更无假山秀石。固执的青苔慢慢爬上路面,攀上墙壁,令人想起遥远的乡村那些久无人居的农家小院。只有树木在挥洒浓阴,或者在风雨的挑唆下,或矜持或愤怒地舞上一段。

但是,你需要知道,你来这里寻求的是什么。

如果你喜欢明艳的色调,招摇的山水,花样繁多的现代娱乐设施,以及被食色包装的红男绿女,这里确实没有。它是一个浑身缀满补丁的老人,发色灰白得如同被薄云筛过的月光。每一个补丁,只有特定的人才能获取朴拙的形状,感知粗重的气息。

一种文化的形成,很大程度决定于它的根在何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有挥谈的资本,形成系统理论,建立起巍峨大厦,从而影响一个地方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外表光鲜而内涵苍白的事物已经够多了,就像一本书,包装得十分漂亮,但内文浅薄,甚至存在逻辑错误,语法错误,这样的书只好作为引火的废纸。中国茶工业博物馆则是一本书页有可能破损,封面满布灰尘的书。但一经翻阅,我们会欣喜地发现,一行行文字像退潮后遗留的珍珠,像月落后满天的星光,像秋后仍顽强停留树梢的绿叶,尤其如人意料的是还保存着厚实完备的封底。从这本书里,我们得以窥见一片茶叶从过去飘来的痕迹,一群茶人在风雨里跋涉的足印。茶机具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但它的昭示意义,它的存在价值,已不能仅仅从外表是否好看去定义了。它们收敛起光华,屏蔽了体温,藏着满腹话语,就等有缘人来聆听,来发现,用第六感接通心脉。

倒是门前的杨柳湖,却显出些许秀色来。湖不大,十亩左右,顽强的水草日夜乱爬,把湖面切割成几个区域,使得湖面像一块跌坏的镜子。岸边垂柳成行,扭腰弄姿,不断地向游人抛着媚眼。小路上青草疯长,铺满了路面,把钓鱼人的鞋底擦得一尘不染,迅速把他们来过的痕迹一笔抹掉。而钓者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不在意是否有鱼上钩,倒十分在乎一缕风到来驱退暑热的爽意。他们懒散地对着湖面,偶尔望望不远处那一排毫不引人注目的房屋,又收回眼光,入定一般垂钓。

柳丝编织完春天,承接完盛夏的惊雷猛雨,等待秋天高举蘸着凉寒的梳子扑来。不过它毫不在意,早就习惯了四季的温情和冷漠。

深夜的残月,挣脱云层的牵扯,向这毫无声息的院落洒下一帘浑浊的月光。虫蟊在草丛中弹唱,曲调枯燥而单一,但屋内沉静礼貌的听众,还是从中听出了沉落起伏的意味。

墙外的玉兰花树终于站得比院墙还高了,探头探脑,打量一直就想一窥究竟的院墙内,到底安排着怎样的故事情节;院门吱呀一声打开,进出的人脸色平静,像无风的杨柳湖面波澜不惊。

低矮的房屋木讷得如田地间劳作的衰老农夫,就着昏蒙的月光,你能否听见一声浊重的呛咳,惊醒了沉睡的路灯?

来源:遵义发布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茶人物·制茶大师,湄潭刘强:三十余年匠心做茶!

日前,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公布“国茶人物·制茶大师” 第七批推选结果。其中,贵州湄潭兰馨茶业有限公司金循获中国绿茶制茶大师称号、贵州琦福苑茶业有限公司叶文盛获中国红茶制茶大师称号、贵州湄潭百道茶业有限公司刘强获中国白茶制茶大师称号。

刘强,贵州遵义湄潭人,贵州湄潭百道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出生在茶乡大地,成长于茶农家庭,他从小便与茶结缘。凭着对茶的执着和热爱,他已在茶行业深耕30余年,始终坚守着一片初心,用匠心做茶,续写着他与茶的故事。

刘强在家中排行老大,小时候帮父母上山采茶是应有之义。一次采完茶后,他将茶叶卖给加工厂时,便在心里盘算,要是自己也会制茶,那么自家的茶叶、周围邻居的茶叶应该可以获得更多收益。从此,他心里便打定了主意,决定学习制茶技艺。

“我选择做茶叶,一是因为我们湄潭是产茶大县,所以从小就融入了茶文化的氛围里,让我对茶特别感兴趣。二是因为它是一个能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的产业,又能为自身创造很多价值。”刘强说。

1991年,刘强来到原湄潭县核桃坝职业中学任教。因学校办有茶厂,所以他便抓住机会利用空闲时间学习怎样制茶,这也开启了他的制茶生涯。从此,他便不断外出学习制茶技艺,并于1998年创建贵州省湄潭县银龙茶业有限公司(现名为贵州湄潭百道茶业有限公司)。期间,他熟练掌握了绿茶、红茶以及白茶的制作工艺,成功打造了“百道”“百道红”“百道香”“百道雀舌”等一系列产品。近10年来,由于看到了白茶的价值,刘强便钟情于做白茶。

“我在多年的经营过程和研究中发现,白茶能给茶农增加更多的附加值,而且它的采摘标准更加宽松,加工也简单,也便于贮存。所以,近10年来都认真在钻研白茶的制作。眼下我们公司研发的白茶总共有20多款,有古树的、老树的、黔湄系列等产品”刘强说,这几年公司销售额都在大幅增长。

做茶先做人,致富不忘本。为助推湄潭茶产业发展,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刘强不仅为茶农提供工作岗位,还向他们讲解传授茶叶的栽培和管理技术,并手把手向有意愿学习制茶的群众教授手工茶的制作技巧。

“三十多年当中,我断断续续培育的手工茶技师已达100余人,部分人在湄潭茶产业发展中也作出了积极贡献。” 今后,刘强希望培养更多的人才,让他们都学有所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刘强先后荣获遵义市创富大赛企业组二等奖,遵义红茶、湄潭翠芽首届传承人,贵州绿茶,遵义红茶茶王称号等荣誉,制作出的湄潭毛尖曾被评为贵州名茶,制作出的湄潭翠芽还多次荣获国家级金奖。他还带领公司先后被评为县级、市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申请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专利5件,其他外观专利等数十件。今年,他还荣获白茶类“国茶人物·制茶大师”称号。

“此次获得的荣誉让我很激动,但也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刘强说,“作为一名白茶工匠及制茶大师,应该身上有一份担当和责任,要不断充实自己,加强自身基础,把业务掌握得更纯熟,从而带动更多的茶农、更多的加工厂把茶叶做得更好、把销路做得更广、产业做得更大。”(融媒体记者李晨晨 徐冬青)

来源:微美湄潭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