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紫砂壶龙茶

找到约282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静养茶宠

每每品茗,总会被茶台上的小小物件所吸引,小象、小猪、小狗、金蟾、貔貅、长寿龟……不一而足,或蹲着、或趴着、或憨态、或俏皮,其状万千,其情万趣,这就是业内人士称之为的“茶宠”。

所谓“茶宠”,就是茶人在品茗、闲聊过程中,用茶水精心滋养、把玩的紫砂陶质小工艺品,故又被昵称为“小养活”。时下,我国南方一些城市的茶庄茶馆里,或是嗜茶者基本上都养着一些“茶宠”。这些茶宠,或有吉祥寓意,或有文化气息,或是搞笑逗乐,或是趣味童真,全看主人的喜好。

茶宠,主要用紫砂泥、清水泥、澄泥、段泥、天青泥或黑泥烧制而成,以紫砂泥烧制的茶宠最为常见和好养,因紫砂铁质成份较高,成明显双气孔结构,透气性好。也有一种用树脂制成的变色茶宠,淋上热茶水后会立即变得五颜六色,冷却后恢复到原来的颜色。宜兴丁蜀镇中袁村有一家专门制作紫砂“茶宠”的企业,名叫“吟龙艺陶”。“茶宠” 品种有200多个,小巧精致,神态可掬,真是掌中雅玩、品茗宠物。

一只精美茶宠,是茶人花费大量时间和心思慢慢“静养”成的。知己好友相聚,常会泡上一壶普洱或铁观音。此时,将头开的茶水冲浇在“茶宠”上,或用茶帚蘸着茶汤涂抹、用茶布擦拭,年长日久,岁月中灰尘、汗水、把玩者的手泽便层层积淀于茶宠表面,使茶宠越发温润可人,茶香四溢。

紫砂茶宠同紫砂壶一样,起源于宋代。宋时饮茶风极盛,对泡茶器皿有很多讲究,并开发出大量与茶相关的紫砂用具,紫砂茶宠就是其中一种。古往今来,多少茶人用尽一生的时光,揉进茶水的温顺,精心“饲养茶宠”,也就成为岁月流转下的精神寄托。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吴騫著《阳羡名陶录》中曾经记载了一位制作紫砂雕塑诸玩的高手,那就是明朝万历年间的陈仲美。这些雕塑诸玩也许就包含着“茶宠”。陈仲美是江西婺源人,原来在景德镇制瓷,后来到了宜兴,从事紫砂陶制作。他“好配壶土,意造诸玩,如香盒、花杯、狻猊炉、辟邪、镇纸,重镂叠刻,细极鬼工。壶像花果,缀以草虫,或龙 戏海涛,伸爪出目。庄严慈悯,神采欲生。”紫砂前辈们从明代开始就制作陶塑工艺品,作为几案清供,有的成了“茶宠”先驱。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就珍藏着不少供帝王赏玩的紫砂文玩,有清乾隆时的“三连核桃”、“梅花鹿”和“小异兽”等。色泽、形态、质感和造型无不惟妙惟肖。

茶宠形状不一、大小各异,中华传统文化习俗、审美习惯都在茶宠上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从茶宠的分类来看,常见的有寓意茶宠、禅意茶宠、趣味茶宠、生肖茶宠、谐音吉祥茶宠等。

寓意茶宠。譬如貔貅、金蟾、祥狮、螈蜥、寿星、麒麟、朱雀、奔马、天禄、长寿龟等,因其在传说中都有各自的神通,或辟邪、或镇宅、或旺财、或赐福,或化解五黄三煞,人们在把玩茶宠的时候,无形中也会有一些美好的心理暗示。尤其貔貅,传说是龙的第九子,俗称“只进不出”,有招财镇宅的作用,视为家中的守护神,于是,成为茶人的最爱;此外,壁虎寓意“辟邪”;蜘蛛爬在一只脚上的造型,寓意知足常乐。

禅意茶宠。茶禅,将禅修融于茶道之中,形成“茶禅一味”的理念,发展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茶道”文化习俗。在禅意茶宠的造型中,以大肚佛、达摩、济公、散财童子、小僧侣形象居多,有卧姿的、坐姿的,也有立姿的,在茶禅交融中,品味物我合一的意境。

趣味茶宠。此类茶宠多造型逼真,表现出自然的趣味,品茗时,欣赏把玩这些玲珑剔透的茶宠,平添了几分情趣。如荷叶青蛙、水牛、小猪、小狗、童男童女、莲蓬、公鸡、大象、花生、核桃、茨菇、菱角等。其中大象茶宠颇受茶人喜爱,水为财,大象善吸水,大财小财全吸纳,此外大象秉性温顺,象征吉祥如意,将一头精致的象放在茶台上,让它沐浴茶水,吸收茶香,其趣无穷;小小的水牛茶宠也有不一样的效果,它卧于茶盘一角,只露出背部,仿佛牛身下半截嵌入台面,随着茶水的流动,像是在田间游动劳作,霎时把你我带入了南方水田的耕作忙碌之中。

生肖茶宠。十二生肖茶宠也颇受茶人欢迎,人们买上几件自己生肖的茶宠,或是精选一件生肖茶宠作为生日礼物送人,都是别有乐趣,也很雅致。

谐音吉祥茶宠。此类茶宠凸显了汉字的文化与魅力。比如 “金蟾”茶宠,“金蟾”是“金钱”的谐音,这蟾蜍并非普通蟾蜍,它只有三只脚。传说它本是妖精,后被刘海仙人收服,改邪归正,吐钱帮穷人,所以后来被人们当作旺财瑞兽敬奉。做工精美的金蟾,嘴巴里衔的铜钱是可以转动的,用手去转钱,谐音就是“赚钱”。 金蟾,可谓茶宠中的上品,大凡在商场上打拼的饮茶人,都爱“请”一只金蟾与自己的饮茶岁月相依相伴。通常情况下,家里只能放一个金蟾,而且放置金蟾时需注意,空口不含钱的金蟾为吸财,嘴巴应向室外,含着钱币的嘴巴不能对着家门,否则就是把家中的钱财往外送了。

总之,无论哪种造型的茶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只有嘴,没有五谷轮回之所。这决定了它吃东西只能进不能出,人们以这种方式来表达中华传统“财源广进,滴水不漏”的生财发家理念。

林林总总的茶宠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茶宠的出现,主要还是人们为了在喝茶时陶冶性情,增添乐趣。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个人品位和生活情趣,茶宠也迅速发展起来。茶宠的趣味性和观赏性直接,其内涵直白,价格也大众化,不用计较是否出自名家之手,更不用为鉴别真伪而苦恼,即便远行也便于携带和滋养,所以很容易被众多茶庄、茶人、收藏人士青睐和收藏。

养茶宠是颇有讲究的,俗称“三分选七分养”, 心急不得,需静养。刚买来的茶宠会是很新的紫砂色,或红或紫或偏白,表面微微起砂,感觉到的是一种未开化的稚嫩气息。将茶宠养在茶台上,每天喝茶时也给它“喝”一口,用茶帚醮着茶水轻轻抚刷,或用茶水浇濯,在把玩中摩挲涂抹,长久的滋润呵护,它的色泽就会慢慢释放出来,表面便呈现出一种含蓄柔和的亚光色,像紫砂壶一样葆光可鉴、珠玉润泽,这就是“包浆”,被视作紫砂茶宠养成的标志。砂点不平渐渐被磨去,手感也越发温润顺滑,越发心宜。茶宠最好用大红袍或普洱茶来养,因为大红袍、普洱茶的茶质容易出效果。

挑选茶宠,一是要看他的神态;二是要看是否真正符合茶宠本身的原型特点;三是选择形状适中的茶宠,不要太大,因为要考虑让它身体的大部分起到蓄水存水的功能。

滋养茶宠,其趣无穷。有些茶宠利用中空结构,淋上茶水后会产生“吐泡”、“喷水”景象,给品茗休闲增添了情趣。其实,养茶宠的乐趣在于自身的参与,就像养花一样,浇水、施肥、修枝事无巨细,等到开花的那一刻,将会得到所有的满足。在每天对茶宠的滋养中,充满着内心的期盼和心愿,直到有一天,忽然发现“小养活”宛如有了生命一般的灵气时,心中是何等的兴奋和欣喜!

一方茶海,一杯清茶,在人与茶的世界里,有“小养活”们静静的陪伴,不离不弃,分享你的喜,你的忧,你的孤单,你的寥落。压下心中的那份焦灼、那份躁动,慢品茶香,静养茶宠。

【摘自2016年第6期《吃茶去》杂志;作者:潘春华(江苏镇江)】

从泥料分类看,紫砂壶和茶到底应该怎么搭配?

紫砂壶所用的紫砂泥料,实际上是一种含铁粘土质粉砂岩的统称,也被称为五色土,可分为紫泥、红泥、绿泥、段泥四大类,每一大类中又各有细分,色泽、泥性各有不同。泥料不同,矿物质额结构也不同,所搭配的茶也不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怎样搭配,才能泡出最佳效果。

紫泥

紫泥呈紫棕色,为较常见之典型紫砂泥,为江苏宜兴黄龙山矿脉所开挖出来的紫砂原矿提练而成。紫泥是甲泥矿层(一种以紫色为主的杂色粉砂质粘土)的一个夹层,主要成份包含水云母、不等量的高岭土、石英、云母屑、铁质等。因其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气孔对流较好;日久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变化甚大为制壶上乘原料之一,利于泡茶时保持水的温度和茶的色香味。

冲泡建议:乌龙茶是最适宜的,普洱熟茶、铁观音、红茶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底槽青

底槽青产于紫泥最底层,泥料之佳,为历代陶人推崇之首,亦为数百年来经典名器。底槽清是紫泥中的优质矿料,是一种紫泥与段泥的共生矿。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原 矿石带有若干白色的斑点或者斑块。这些白色的东西是石英等矿物质聚团显现,俗称“鸡眼”。成型时略酥,制作时带有一定砂性,烧成温度范围较宽。出窑后有明显的特征,会在紫砂壶表面隐现一些白色星点。泥质细腻纯正,烧成后质坚细腻光润,呈棕色或猪肝色。泡养后温润如玉,色泽古朴。

冲泡建议:普洱茶的各种系列、乌龙茶的生茶(轻焙火系列),以及龙井茶、花茶、碧螺春茶、红茶、绿茶等。

清水泥

清水泥是紫泥的一个品类,也称作“清水砂”,是赤铁、云母含量较高的一种纯紫泥矿。烧成后泥色醇和,泥质细腻,透气性强,杂质较其他泥料少。

冲泡建议:普洱茶各种系列、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 、铁观音、红茶、绿茶、白茶。

红泥

红泥属泥质粉砂岩,其矿物组成为高岭石、氧化铁、石英和白云母。矿料外观呈多种红、黄色调,质地均匀,烧成后光洁明亮,红中略带一点橙色。因含铁量多寡不等,红泥矿烧成后的色泽或红中略带黄,或黄中略带红,或红中略带紫,可呈朱砂、朱砂紫或海棠红等基色,朱红中透着橘黄,色艳而不妖。

冲泡建议:茶汤顺和平,泡茶香气十足,最适合乌龙、铁观音、岩茶、普洱等。

朱泥

朱泥实际上是红泥的一种,但又不同于红泥,其属黏土质泥岩,质地坚硬,产于陶土嫩泥层底部,矿料多呈浅白、浅黄、金黄色,烧成后则色似朱砂,故名朱泥。

冲泡建议:用朱泥壶冲泡台湾高山茶、铁观音、龙井,黑茶等轻发酵重香气之茗茶,扬香力特高、轻快而俐落,茶汤紧结柔滑,回韵悠长。

红皮龙

红皮龙一般分布在黄石层的下面,泥色红褐色,烧成后为红色。红皮龙相对石英含量较高,云母杂质也比较多,透气性能好,泡茶易上手,亲和力佳,温度简单易掌握,使用愈久愈发红润,为雅俗共赏之泡茶利器。

冲泡建议:普洱生茶最宜,熟茶、乌龙茶、红茶等茶类亦能轻松驾驭。

降坡泥

降坡泥属共生矿,矿体含有段泥、红泥及少许紫泥等,使其成品紫砂壶颗粒感十分丰富,砂意明显、老味十足。降坡泥采自浅表层,泥性较硬,砂与粉的比例大约在7:3,这使得用它制壶成型较难,但也使它拥有得天独厚的透气性。它天生油性足,制出来紫砂壶光、润,经过泡养后更是油润可鉴,令人爱不释手。

冲泡建议: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铁观音、普洱茶三款是绝佳搭配。

本山绿泥

本山绿泥就是黄龙山出产的绿泥矿料。该泥料属砂质泥岩,呈块状结构,含矿量比较少,颗粒含量较大,位于紫泥泥层之间,以泥中泥的形式产出,开采难度较高,出产量稀少,珍贵非常。其矿物组成为水云母,高岭石,石英及少量的铁氧化物。烧成后胎质相对来说比较疏松。

冲茗特性:泡茶温顺滑腻,味香凝聚,冲泡时间易掌控,能以轻松心情泡杯好茶,乃品茗之最佳帮手。

段泥

段泥原矿称之“老团泥”,是以绿泥和紫泥的融合共生矿,有少部分以绿泥和红泥融合共生,其并非是一种单一矿料,主要成分为水云母,高岭土,石英,叶腊石及云母碎屑和铁质等。烧制颜色也较多,多为暗黄色,明黄色。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空气对流顺畅;日久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变化甚大为养壶之最佳器材。质感坚硬而温润,呈近田黄色调,因含铁量只达到6%左右,致成陶之后呈“金田黄色”。

冲泡建议: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和绿茶是绝配、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等。

来源:紫砂壶鉴赏与收藏秘籍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紫砂壶不同泥料真能泡出不同的口感吗

  紫砂壶作为泡茶利器,要发挥其性能,就要知壶懂茶,所谓一壶侍一茶,壶不同,所搭配的茶也不同。以下以六款泥料为例,看壶和茶如何搭配,才能泡出最佳效果。今天我们就从泥料属性的角度,为大家讲解紫砂壶和茶应该如何正确搭配,口感更佳!

  【本山段泥】

  本山段泥,矿土呈淡绿色层片状,烧成陶后现米黄色,产于黄龙山岩层与紫泥共生矿层中,仅数厘米厚,位紫泥上层与岩板间,称“骨多肉少”。

  冲泡建议: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和绿茶是绝配、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等。

  【底槽青】

  紫泥原矿可分为头槽、中槽青、底槽青等三类,底槽青产于紫泥最底层,泥料之佳,为历代陶人推崇之首,亦为数百年来经典名器。由于产于紫砂最底层,质地特纯,泥质细腻、成色稳重,呈棕色,在近代制壶名家中广泛使用。

  冲泡建议:普洱系列、乌龙茶、龙井、花茶、碧螺春、红茶、绿茶等。

  【原矿紫泥】

  原矿紫泥为江苏宜兴黄龙山,矿脉所开挖出来的紫砂原矿提练而成,当时因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所出产的茶壶会产生火疵、小熔点,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松散器身显著成双气孔结构,特殊双重气孔结构,赋予宜兴紫砂茶壶,传温快、保温强,利于泡茶时保持水的温度和茶的色香味。

  冲泡建议:乌龙茶是最适宜的,普洱熟茶、铁观音、红茶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朱泥】

  朱泥是属于紫砂红泥中的一种泥,是红泥中之精品。目前朱泥矿是明显减少了。但有一原则不变,只要有红泥,朱泥则不灭。养成的效果主要是看“出浆”的速度以及“润”度。

  烧成后颜色温润橙红,热水冲淋立现娇嫩鲜红特色,神秘迷人。如荷花池间玉立、若冬梅雪中含苞,卓尔不群,风韵令爱壶人神醉。泡养日久,温润而富深度、层次变化,美不胜收。泡茶水色好,泡养速度立竿见影。一般两三泡茶后就能感觉到水色的明显变化,最终养成玉一般的质感。

  冲泡建议:铁观音、台湾高山茶、普洱生茶、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等皆可。

  【红皮龙】

  红皮龙是一种紫砂泥料名称。一般分布在黄石层的下面,泥色红褐色,烧成后为红色。红皮龙相对石英含量较高,云母杂质也比较多,透气性能好,泡茶易上手,亲和力佳,温度简单易掌握,使用愈久愈发红润,为雅俗共赏之泡茶利器。

  冲泡建议:铁观音、台湾高山茶、普洱茶、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龙井、红茶等。

  【降坡泥】

  原矿因含段泥、红泥、紫泥等诸多共生矿,陶之后,于深沉之“橙红色”底上,满布五彩斑斓的粗细、深浅之红、黄星斑点。制作中因易生氧化铁融点、跳砂、及花泥而难度加大,故而成品稀少,砂土气重,日久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后变化甚大,温润庄重。

  冲泡建议: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铁观音、普洱茶三款是绝佳搭配。

  壶道几何,茶道万千,不同泥料的壶需要搭配不同种类的茶,只有紫砂泥和茶叶相辅相成,互相成就,泡出的茶才会更香。

  来源于:紫砂壶百科全书,作者:陈老师

找到约278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