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紫金茶叶价格

找到约24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紫金茶叶罗新亮:用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

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湖南紫金茶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新亮。刘丹艳 制图

赴东南亚三国主动寻求海外市场拓展机会;到上海成立运营子公司;赴珠海参加合作签约;获评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刚刚过去的7月,对于罗新亮来说,忙碌而充实,更是收获满满。

罗新亮,湖南紫金茶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一位从公务员队伍辞职投身茶产业的中年汉子。不到十年时间,他将公司打造成一家集茶叶种植、生产、销售、文旅休闲、生态观光、避暑养生一体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创造了“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的传奇故事。

罗新亮和他的生态有机茶园。

罗新亮的茶旅融合庄园。

脱下警服当茶人

“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其色如铁,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据毛文锡《茶谱》的记载,新化产茶历史悠久,有史可考的产茶史可追溯到唐朝。

《新化怀古》里记载“茶长家家客,溪流处处通”。从前,茶是新化人生活的依靠。每家每户都有人种茶,每个村子里都有茶园,每个乡镇都有制茶厂,这里的人们大多都是以种茶为主。

这一点,曾经在渠江流经的奉家镇工作的罗新亮感触很深。不是本镇人的罗新亮1996年就来到了奉家镇派出所担任民警。那时候,因为境内渠江源茶叶泡出来的茶香气很特别,亲戚朋友经常托他带茶叶回去。

在以前的奉家镇,大多是老百姓的家庭作坊,一间木房子,几十平方米,没有形成规模。后来,罗新亮的姐夫在镇上办起了一家茶叶厂,流转了百姓的土地种茶,也收购百姓的茶叶,但由于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人力成本等一系列问题,做了几年之后,茶厂难以为继。

2018年,本就看好茶叶市场的罗新亮,脱下警服,接手了姐夫的茶厂。

怎样使茶厂起死回生?罗新亮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投入本就很大的基础上,他又建了一栋4000多平方米的加工厂,用现代化的机器来加工茶叶,让茶叶的品质标准化、生产自动化、环境清洁化,大大提高了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帮助公司实现向现代茶企的跨越转变。

喝茶容易、做茶难、做好茶难上加难。为摸索萎凋技巧,罗新亮每隔半小时称量下鲜叶的重量;为了研究发酵,他每十五分钟就冲泡一次,以此来精确判断每个环节的变化。

独特的地理环境、苛严的采摘标准、精纯的制作工艺、极致的品质追求,使得罗新亮的茶叶品牌在新化迅速崛起。

紫金茶叶现代化的加工厂。

罗新亮和公司生产负责人查看茶叶萎凋程度。

携千户手 种万亩茶

新化有着“千年茶乡”之称,茶叶是这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在渠江源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茶叶,没有种茶的农民还可以在我的加工厂打工,我给茶园培管工人开出了120元每天的工资。”罗新亮的紫金茶业公司拥有6000多亩原生态复合茶园,村民土地流转赚租金,上班打工有薪金。春茶期间,有近300位采茶工人帮忙上山采茶,公司仅每年的工资支出就达到300多万元。

不仅如此,罗新亮适时而动,在渠江之源建了一座紫金庄园。茶客可以过来欣赏云海或日出,参观茶园,体验茶叶的采摘与制作。

随着渠江茶旅深度融合,当地村民不但吃上了“茶叶饭”,也吃上了“旅游饭”,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腊肉、百合、玉兰片、金银花、小籽花生、红薯片等村民自家制作的农特产品成了游客抢手的香饽饽。

如今,渠江源村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全国一村一品茶叶示范村、湖南省绿色食品示范基地和全省农产品安全示范基地,是湖南省第一个以茶为主题的文化公园,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旅游网红打卡点。

2018年,罗新亮荣获湖南省“百名最美扶贫人物”称号;2020年,被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2023年,获评“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

游客在紫金茶叶公司无二冲贡茶园体验采茶。

游客在紫金庄园体验制茶。

借茶“出海” 让新化走向世界

2021年12月,新化红茶通过专家论证会被确定为湖红之源,渠江源村被确定为湖红之源的核心产区。为了寻找《茶谱》中记载的贡茶老树,更好地守护“湖红之源”,罗新亮整整三个月都待在深山之中,每天行程10多公里。看着100多株贡茶老树以一种令人惊艳的姿态呈现在他面前时,罗新亮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罗新亮说:“我希望有朝一日,带着自己制作的红茶,沿着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着‘一带一路’,走遍世界,让广大的爱茶人士都爱上新化红茶,喝上新化红茶。”

罗新亮所说的“走出去”很快成为现实。今年7月中旬,新化县委书记李铁雄带队,罗新亮等新化农特产品企业负责人重走海上丝绸之路,通过当地商会平台,在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拓展市场。

“东南亚之行,让我开阔了眼界,树立了信心,打通了渠道。”罗新亮介绍,作为茶马古道的一个重要接口,这次的东南亚之行让他对世界茶产业有了新的认识。但同时也让罗新亮意识到,要想真正把新化红茶推出去,不仅品牌要响,更重要的是品质得过硬,基本功要扎实。

为更好地让新化红茶走出去,罗新亮远赴上海成立一家运营公司,打算依托遍布天下的新化文印商会,创新销售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我有基地、有产品、有茶园、有股权、有品牌,但缺团队、缺渠道、缺资金。”罗新亮相信,好东西在外面永远是好东西,只要坚持品质,价格有空间,就会赢得市场。

谈及未来的发展,罗新亮信心满满。他说,前不久“民营经济31条”的出台,更加坚定了自己“走出去”的信心。公司短期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产值1个亿,中长期目标则是利用遍布全球的新化文印产业这个巨大的流量池,以茶产业为核心,集茶叶+旅游+康养+文印+农特产品销售等于一体的模式,把新化的茶叶、黄精、魔芋、水酒、腊肉等农特产品,以亲民的价格,优质的服务销往全世界。

来源:红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创新“茶叶+” 小叶子成大产业

河源市茶叶种植历史悠久。

经发酵制作后的荔枝蝉茶。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焕阳 通讯员蓝天明、黄从高、叶战祥

近年来,广东茶叶产业取得飞速发展。茶叶产业已成为省内很多地方具有农村区域经济特色的优势产业。其中,河源作为广东省的主要茶叶产区,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省排名均靠前。2022年,河源全市茶叶种植面积超过15万亩、总产值达22亿元,茶产业如今已成为河源市特色优势产业和联农带农的致富产业。连日来,记者走访河源多家茶企发现,当地茶产业在茶品创新上连出新招,茶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

创新茶品 “茶叶+水果”身价倍增

“荔枝经过嫁接后能提高产量和品质,将高产荔枝与本地高山茶叶结合是一个市场的创新产品。”河源市江东新区古竹镇满山红荔枝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叶浓青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去年冬季,其合作社与相邻的紫金县义容镇南坑村石牙坡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洽谈,决定今年春季将古竹荔枝与紫金蝉茶进行“联姻”,试产“荔枝蝉茶”新茶品种,以提升当地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当地茶农和荔农的经济收入,实现双方合作“共赢”。

“将紫金蝉茶与古竹荔枝进行秘制发酵,让新茶品身价倍增。”紫金县义容镇南坑村石牙坡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蓝钢先告诉记者,其茶园基地有机种植的500多亩茶园,可年产红茶和绿茶2万多斤,为了进一步提升茶叶的农产品附加值,其合作社近期与古竹镇满山红荔枝加工企业进行“联姻”,将古竹荔枝干与紫金蝉茶试行秘制,上周已成功生产出首批“荔枝蝉茶”新茶品。

“紫金蝉茶是指特定品种在特定环境下,被小绿叶蝉叮咬过的茶叶,在手工采摘一芽二叶后,经特殊工艺精心制成的茶叶。”蓝钢先称,紫金蝉茶有天然蜜香,其茶汤蜜香浓郁,润喉回甘,广受爱茶人士的喜欢,其茶企近期将紫金蝉茶与古竹荔枝干经过堆叠发酵后,试产出来的“荔枝蝉茶”,其茶叶蜜味、荔香味更加浓郁可口,茶黄素与茶红素含量提升,原有每斤200元左右的紫金蝉茶,经过与荔枝干发酵秘制后,其茶叶价格已升值翻倍,可以卖到每斤数百元甚至千元不等,首批试产的“荔枝蝉茶”还未投放市场就被当地消费者抢购一空。

蓝钢先称,其合作社今后将继续做好紫金蝉茶与古竹荔枝的试制,计划依据季节的变化,将不同的荔枝品种、鲜摘荔枝与烘干的荔枝干进行反复试制比对,最终确认出最佳的新茶产品方案,并有计划逐级申报河源“荔枝蝉茶”深加工产品的系列创新项目。此外,还将继续创新茶产品,试行将河源不同季节盛产的百香果、葡萄、紫金春甜桔、东源板栗、连平鹰嘴蜜桃、龙川脐橙、和平猕猴桃等水果与紫金蝉茶逐一试验,不断创新茶品,为河源茶产业提质升级,助推乡村振兴和全市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创新技术 “茶叶+酒”节约粮食

拥有4.9万亩茶园、有着500多年种茶历史的东源县上莞镇仙湖村, 一茶酒公司负责人刘炳志介绍,为提升仙湖茶的品位和农产品附加值,其公司去年开始,对仙湖茶进行了系列深加工,自主研发并首创“酿”出了富含茶多酚的茶叶酒。此外,该企业还将上莞镇仙湖山各个茶园秋冬季弃置的茶籽收购和捡拾起来,利用创新压榨技术,制成茶叶籽油出售,产品在市场上一度供不应求。刘炳志称,茶叶籽油又称“油黄金”,营养价值丰富,富含茶多酚和不饱和脂肪酸。

“茶酒既是一个技术发明创新项目,更是一种助推乡村振兴的深加工优质农产品。”河源市茶业行业协会秘书长、评茶师曾志灵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茶叶被综合利用后,减少了国内制酒企业今后对五谷杂粮的依赖。各地茶企可以通过机制改革、技术革新和工艺创新以及产品多元化研发等措施,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增强广东茶叶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助推广东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把茶叶这片“小叶子”做成未来老百姓致富增收的“大产业”。

来源:广州日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紫金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伟东:紫金正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茶罐子”

紫金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伟东:紫金正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茶罐子”

近日,紫金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伟东接受记者专访时说:“近年来,紫金大力推动茶产业发展,茶产业逐步成为紫金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不久前,紫金4款绿茶、3款红茶、1款黄茶共8款茶样被评为2020年广东十大好春茶,这是紫金连续三年在全省参评各县区排名第一。2020年,紫金县入围“全国茶业百强县”。紫金蝉茶入选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品名录,成为紫金的绿色生态名片。紫金正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茶罐子”。


 

引领茶企做大做强做优 5年产值翻6倍

紫金县位于广东省东中部、河源市东南部、东江中游东岸,与台湾阿里山、云南普洱市同处茶叶生长黄金纬度,区位优势显著。秋香江贯穿全境,紫金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足、高山连绵。境内污染少,空气、水质常年达到国家I级、II级标准,生态环境优越。

依托区位优势、气候资源和600多年种茶传统,紧抓河源市打造东江上游产业带、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乡村振兴的契机,紫金县于2016年将茶产业定位为扶贫支柱产业,出台了《紫金县加快茶产业发展促进精准脱贫工作实施方案》《紫金县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奖励办法》等引领政策。

黄伟东说“五年来,紫金茶产业整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25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近3亿元,拉动紫金茶产业做强做大,形成了‘一县一业’(茶叶)特色产业布局。”

据了解,紫金茶种植面积由2015年的1.8万亩增加到2020年的5.03万亩,丰产面积3.6万亩。为创建省级生态茶园,紫金正在全县推广高标准有机种茶。目前,紫金有欧盟认证茶企1家、美国FDA认证茶企2家、有机认证茶企27家、无公害认证茶企19家,是广东省内实现有机、无公害生产率较高的产茶县区。

黄伟东介绍,紫金县茶产业产值由2015年的1.5亿元增加到2020年10.06亿元。预计到2025年底,全县茶叶种植面积可达8万亩,总产量达5000吨,综合产值超15亿元。


 

高科技助力紫金茶 区域品牌价值达34.8亿元

“要改变以往粗放型种茶制茶方式,就必须重视科技支撑对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黄伟东向笔者强调。

近年来,紫金茶产业背后的科研力量愈发强大。紫金县与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签订茶叶科技支撑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暨南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生物工程研究所等单位都在为紫金茶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在紫金智慧茶园、产业学院、蝉茶创新、茶营养与健康等方面的全产业链产学研合作正紧锣密鼓进行。

茶叶种植环节,高科技已登场。黄伟东拿出手机,向笔者介绍:“紫金有12家大型茶企用上了‘溯源系统’。该系统连接高清探头,让茶农在手机端就能实时监控茶园土壤水分含量、温度湿度、虫害、气象气候。茶农还能将数据传输给远在千里之外的专家,接受专家线上指导,高效又便捷。”

紫金客茶谷和金丰号分别实现了机械轨道运输和无人机运输,茶青被采摘下来后可立刻送至加工厂,新鲜度得以保证。

紫金目前有3套大型连续化加工设备,一两个工人只需点击触控屏,即可日产千斤茶,大大节省人力成本。全程茶叶不落地、不沾灰,全机械化加工,清洁化程度高。

经过近年来一系列高标准、科技化、品牌化运营,紫金茶得到越来越多奖项认可。截至目前,紫金县有广东十大名茶2个、广东十大好春茶获奖茶样20个、茶叶粤字号农业品牌产品23个,分别占河源市的100%、76.9%、69.69%。

随着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紫金茶在大湾区、北京、山东等地销售紧俏,茶叶销售价格较往年同期增长5%。经专业机构根据规模产值和社会知名度等多方面评定,2019年紫金茶区域品牌价值已达34.8亿元。


 

扩大种茶面积 把“紫金蝉茶”打造成粤字号精品

眼下,紫金茶产业面临两方面发展问题。一是规模和品质仍需提升——目前紫金茶种植面积为5万亩,仅占该县林地面积的1%,规模优势无法体现。整体科技支撑水平不高,种植、加工、销售专业化分工不明显;二是品牌融合度低,融湾力度不够,茶旅融合基础较弱。

黄伟东说,今后,紫金将以茶产业为主导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将集中散落在各地的茶园打造连片茶山,扩大茶叶种植面积。以生产优质蝉茶为重点,与省农科院茶科所联动,摸清小绿叶蝉进食生长繁殖规律,提升蜜香蝉茶产量和质量。增加高标准茶叶加工基地数量,配套发展现代化加工装备,实现自动化、标准化加工。积极整合乡村资源,以茶促旅、以旅兴茶,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生态增值。

来源南方+ 紫金县委办

找到约20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