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小品种”茶纷纷“出圈”

阳春三月,广东主要茶产区的茶园、茶山里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茶采摘季。说起广东茶,英德红茶和凤凰单枞最为人们熟知,但近年来广东茶的“英雄谱”上“新面孔”不断,它们中不少是多年“长在深闺人未识”,如今也陆续走出深山,走入大众视野。

茶味各异区域特色鲜明

趁着天气晴好,韶关市仁化县红山镇白毛茶进入采摘加工忙碌时节。据了解,仁化白毛茶是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被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近年来,当地做强做精茶产业文章,着力打响“丹霞白茶”高端品牌。白毛茶作为红山镇的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达到1.39万亩,每年产茶约600吨,产值约为5500万元。

作为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茶叶专业镇,目前河㙟镇拥有规模化茶叶种植经营户30多家。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二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上,出自该镇白岭仔的神仙茶吸引了众多客商的目光。

神仙茶种植基地(来源:受访者供图)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以及“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等政策扶持,南粤大地的山水茶乡纷纷打造出各具特色的茶叶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2022年,全省茶叶产业园持续建设,生产规模同步增长,年末种植面积预计147万亩,同比增长10%。

茶香万里产业链逐渐延长

2023年2月,惠州柏塘镇一二三产融合茶叶产业园项目动工,加紧强化山茶产业优势;河源紫金是“中国蝉茶之乡”,通过“扩规模、提品质、强品牌、增效益”,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优质茶罐子;江门开平市大沙镇茶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超亿元,通过开展欢茶谷等休闲农业产业项目,吸引大湾区游客打卡游玩……近年来,广东多地加快茶产业发展步伐,带动特色“茶产品”香飘万里。

通过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近年来广东省一批茶叶专业镇浮出水面。专业镇通过引进推广茶叶新品种、改植换种、引导扶持茶叶企业增加投入等手段提升品质,同时推进标准化种植示范推广应用,搭建质量追溯体系,把好食品安全关。依托企业项目示范基地,一批新型技术农民涌现,茶叶种植标准化、设施化、专业化水平得到了提升。“小品种”茶叶产业化发展凝聚力不断增强,以往村庄小茶农“单打独斗”的格局发生转变,茶叶种植、加工、流通、消费的产业链逐渐延长。

茶旅融合文化品牌开拓市场

“红山白毛茶在明朝嘉靖年间就已成为‘朝中贡品’。”红山镇富农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浅星介绍。除了生产优质茶产品,省内茶乡也纷纷打起文化品牌展示这张牌。

与此同时,各地纷纷强化市场化经营,打开电商交易市场,并积极参加各项产品展销会,主动带领茶叶“出圈”。据省农业农村厅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规模化基地干茶销售渠道电商规模扩大,销量同比增长7%。

在如今的旅游市场上,“茶文化+旅游”将茶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成为一种新兴旅游形式。以茶为主题的乡村游、农家乐、创意园等项目层出不穷,让小茶山变身热门“打卡地”。2022年,广东共5条线路入选“春季踏青到茶园”“夏季避暑到茶乡”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涵盖清远英德市、河源紫金县、江门鹤山市双合镇、梅州市梅江区。

阳江河㙟镇:“神仙茶”从小作坊到飘香省农博会

阳春三月,茶香弥漫,近日,位于阳春市河㙟镇中和村白岭仔神仙岭一带的神仙茶迎来春茶采摘上市。这几年,白岭仔神仙茶频频出现在各大展会,走出了河㙟,走出了阳江,渐渐为人们熟知。

在第十二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上,白岭仔神仙茶吸引了众多客商的目光,清香回甘的茶香吸引着他们来到河㙟,采购神仙茶。

3月12日上午,记者到阳春市河㙟镇白岭仔茶场走访。阳春市河㙟白岭仔茶叶有限公司经营管理的神仙茶是河㙟镇的名优产品,目前共有种植面积500亩。茶厂负责人蔡志川介绍,他们的神仙茶可一年实现三产,包括春茶和夏秋茶,春茶最受欢迎。2023年春茶采摘已经开始,预计清明后4月初采摘完毕。由于年后至今没下过雨,产量较往年会降低,预计2023年春茶能产干茶3000余斤,目前,春茶已基本被预订完毕。

作为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茶叶专业镇,目前河㙟镇拥有规模化茶叶种植经营户30多家,主要分布在中和村委会和罗阳村委会,主要种植品种为台湾金萱、云南大叶,英红9号,2022年,全镇总种植面积2026亩,总产值约2781万元。

茂名信宜:6500亩“大山茶”进入采茶期

新芽逢春立枝头,茶韵飘香迎丰收。在茂名信宜大成镇大雾岭上,茶园春意盎然,茶农们开始采摘2023年的首批春茶。3月21日,记者走访大成镇获悉,茶叶产业年产量超100吨,产值超亿元。2023年,大成镇推进茶旅融合发展,打造茶产业农业样本。

粤西第一高峰大雾岭毗邻云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备天然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山茶是大雾岭的特有茶树。近年来,大成镇充分利用大雾岭的优势自然资源,将农户经济林改造为高山有机茶园,目前已发展了30多个茶园,并孵化了多家茶叶产业合作社和农场农庄,品牌有“大雾腾云”“雾峰茶”“大山茶”等。同时,大成镇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标准”模式,吸引分散种植农户约500多户。经不断扩种,大成镇共种植了8500多亩大雾岭大山茶,其中6500亩已进入采茶期。

大成镇党委书记朱均权说,大成镇携手阿里巴巴,开展直播拍卖、云逛茶园直播等系列活动,对茶园生态、数字农业落地成果、现代化制茶技艺等进行全方位的介绍与展示,擦亮了大成镇茶叶产业品牌,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2023年,大成镇将打造工业产品、农产品示范展示区,提升农产品知名度,同时推进茶旅融合发展。

梅州梅江:借助“非遗”推广清凉山茶

早春三月,万物生长,新茶吐芽。日前,梅州市梅江区非遗赋能乡村振兴——“西阳清凉山茶制作技艺”宣传推广系列活动在西阳镇清凉村举行。

客家山歌与清凉山茶碰撞出火花。(摄影:赖嘉华)

在活动中,梅州客家菜烹饪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粤菜师傅工程五星名厨陈泽换用茶叶嫩芽代替传统枸杞叶制作“鲜茶叶版‘三及第’”;用茶叶嫩芽点缀,制作鲜茶叶山茶油花胶蒸鸡。

“结合春茶开采契机,我们将非遗传承人汇聚在一起进行交流碰撞,这是非遗赋能乡村振兴的有益探索,将助力西阳清凉山约一千户茶农更好地推广清凉山茶,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廖君表示,接下来将重点开展非遗传承的市场引流工作,助推梅州非遗更好地传承发展。

据了解,下一步,梅江区将深入有效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属性,推动非遗赋能乡村振兴显特色见成效,写好“清凉山绿茶”特色文化和茶产业、茶科技等文章,扎实推进梅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专家观点】

要提升文化内涵特色不宜盲目扩大规模

在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谭砚文看来,广东目前品类丰富的茶叶市场是各地多年来推行“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化产业发展的结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更具地方特性的“小品种”茶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使消费者对茶叶有了更多的选择。

谭砚文认为,发展小品种茶产品,下一步各地应更多地考虑如何在质量上下功夫,结合地方特色,力争做成独具地域特征的品牌茶叶。“思考如何提质、如何提升小品种茶的文化内涵和产品特色,是小品种茶应该走的道路。”

关于小品种茶未来的发展,谭砚文提出了两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强化质量,注重做强而不是做大,不宜盲目扩大规模。二是在价格上,应走大众化的中档路线,追求产品的高性价比,避免与名牌茶叶争市场。

作者:朱嘉乐 戴灵敏 全良波 杨辉南 毛军玲 赖嘉华

来源:羊城晚报、学习强国、北京茶世界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