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宁井铭

找到约78条结果 (用时 0.0 秒)

倾力做好“茶文章”——访安徽省政协委员宁井铭

1月12日,临近省两会,省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产业研究所所长宁井铭正紧锣密鼓地准备提案。今年,他准备的两份提案都与茶叶有关。“一直研究茶叶,很关注茶叶发展,所以重点在相关领域准备了提案。”宁井铭说。

祁门安茶历史悠久、口感上佳,由于采摘期短、亩产效益低、无规模化生产经营企业等问题,导致知名度始终不温不火。为此,宁井铭建议,应加大对祁门安茶的开发力度,让更多人知道、爱上这种茶,提高其产量、打开其销路。

宁井铭的另一份提案聚焦六安大黄茶。大黄茶作为后起之秀,市场前景较好,然而,采摘期短,产量偏低。“形成一个茶叶品牌不容易,应该通过技术等手段,延长大黄茶采摘时间,扩大其品牌知名度,这样不仅能增加茶农收入,也能进一步提高安徽茶知名度和美誉度。”宁井铭表示。

过去的一年,宁井铭积极参加省政协农业农村委员会组织的座谈会及调研活动。在与其他政协委员交流中,产生了普及和推动茶文化知识的想法。在大家的努力下,去年,合肥一中肥东分校与安徽农业大学共建全省首个徽茶文化课程实践基地。宁井铭与农大师生来到中学校园,手把手教孩子们制茶,传播茶科技,宣传传统茶文化。“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中学生了解茶文化,从而陶冶情操、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有意义。”宁井铭说。

“研究这么多年茶叶,对这一领域深有感情。”宁井铭说,安徽茶叶品种多、基础好,作为省政协委员,应发挥专长,帮助安徽茶叶进一步提档升级,努力让茶产业做大做强。


来源:安徽日报 记者 殷骁,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安徽省政协委员宁井铭: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鼓与呼

安徽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全省新闻联播》2024年1月15号播出:

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产业化研究所所长宁井铭多年来聚焦茶产业,他创新履职,务实建言,为安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以实干与担当彰显新时代政协委员履职为民的新风采、新作为。

记者见到宁井铭时,他刚从六安市金寨县回来,今年他准备在当地开办高级研修班,专门培训茶企技术骨干和广大茶农。一年有两百多天奔波在外,宁井铭一心帮助偏远山区发展茶产业,作为一位“泥腿子”专家,他见证了片片茶叶铺就的脱贫致富路。祁门县某茶业公司总经理彭学权:【出录音】每年茶季,宁教授都会多次到我们祁门祁红加工现场,研究工艺改进,指导加工生产。他为我们祁门安茶产业的复兴提供科技支撑,对我们企业快速发展的帮助很大。

结合平时的调研,聚焦茶产业发展,宁井铭准备在今年省两会上,向大会提交关于“加大皖西黄大茶的品牌推进力度”“加大安茶的开发力度”的两个提案,为延伸茶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鼓与呼。宁井铭:【出录音】春天做名优茶,5、6、7月份的鲜叶原料给它利用起来,无论是做安茶还是黄大茶,它的最终目的是延长茶鲜叶的采摘期,延长它的产业链,增加亩产效益,增加茶农的收入。

安徽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也是农产品加工大省。宁井铭认为,在脱贫道路上,茶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也将成为振兴乡村的重要载体。他表示,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立足本职工作,以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履行好政协委员的职责。宁井铭:【出录音】作为省政协委员,我要始终坚持在大局中思考问题,谋划工作,深入调查研究,为安徽茶产业的飞速发展建言献策,希望能够推动安徽茶产业立法工作。

来源/安徽广播电视台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安徽农业大学宁井铭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黄茶控温控湿闷黄的新方法

自2012年以来,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宛晓春、宁井铭教授团队对黄茶的传统工艺进行了系统性优化,建立了“三闷三烘”技术体系。该方法加工的黄茶产品具有“黄汤黄叶,滋味甜醇”的品质特点。但不足之处是该方法仍采用室内自然闷黄,闷黄周期长,生产效率低,且产品品质不稳定。

近日,实验室宁井铭教授团队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基于响应面法优化了闷黄过程中的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时间,提出了一组最佳闷黄环境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当闷黄环境温度达到(34 ± 1)℃,相对湿度(67 ± 3)%时,闷黄时间由传统自然闷黄的2—3天缩短至16小时左右,有效缩短了闷黄时间,提高了闷黄效率。并发现,在相对高温高湿的条件下闷黄有助于茶叶中酯型儿茶素、黄酮糖苷和酚酸苷类受湿热作用发生非酶促水解反应,促使酯型儿茶素的C-3酯键和糖苷类的糖苷键发生断裂,有助于没食子酸和可溶性糖的积累,使黄茶的滋味更加甜醇;并且在相对高温高湿的条件下闷黄有助于茶叶中儿茶素B环上的酚羟基受湿热作用发生自动氧化聚合反应,并在进一步氧化、脱羧、异构化、亲核加成、分子内重排等化学变化后,最终形成含有许多共轭双键的黄色聚合物,这些聚合物的积累使黄茶颜色更加黄亮。

以上研究结果发表在食品科学权威期刊Food Chemistry(IF 8.8),团队博士研究生卫聿铭为论文第一作者,宁井铭教授为该论文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1601102)的支持。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3.136785.

参考文献:

Wei, Y., Yin, X., Zhao, M., Zhang, J., Li, T., Zhang, Y., Wang, Y., Ning, J. Metabolomics analysis reveals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improvement in the color and taste of yellow tea after optimized yellowing. (2023). Food Chemistry, 136785.

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3.136785.

来源/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78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