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中外茶文化

找到约1,097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茶之路:中国茶的源头与中外茶文化交流(三)

丝绸之路、陶瓷之路和茶之路,代表着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三个时期。作为一种完备的文化形态,中国茶传到欧洲比较晚,据中外研究者考证,大约要晚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中国茶才在欧洲受到重视。

今天与您分享的是余悦所主编的《茶理玄思·茶论新说揽要》(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中论文摘要的内容。


作为一种完备的文化形态,中国茶传到欧洲比较晚,据中外研究者考证,大约要晚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中国茶才在欧洲受到重视。最早记述中国茶的一位意大利人,在他的《航海记集成》中,是把茶当做一种药物提到的,他说:“空腹时喝上一两杯这样的茶水,能治疗热病、头痛、胃病、关节痛。”也偶而有西方人说到茶是一种饮料,葡萄牙传教士库尔斯说:“在中国,高贵人家有客人来访时,都饮茶这种饮料。”以后大约半个世纪,在欧洲发生了“茶之利弊”的没完没了的长期唇枪舌战的辩论,有说茶可以使人长寿,也有认为茶有毒,饮之有害,直到17世纪初,茶叶才为欧洲各国所普遍接受。这说明西方人对茶有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17世纪中叶,许多诗人对茶唱起了赞歌,法国诗人皮埃尔·休埃有一首题为《茶的赞歌》的拉丁语长诗,剧作家拉辛晚,年养成了每天清晨喝茶的良好习惯。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还上演了《当了茶的俘虏的夫人们》的轻喜剧,描写一群休闲的贵夫人,在高雅的茶会上的生动情景:每天下午,贵妇人都聚会在一起饮茶,拿出昂贵的中国瓷制小茶壶,在精巧的茶碗中斟各种各样的名茶,然后在茶碟中抿茶,并发出响声表示称赞。很明显,这时的法国和荷兰,茶已经形成文化。英国也在17世纪中叶形成茶文化,据说1663年英国诗人埃德蒙·沃尔特献给查理二世的《饮茶王后》,是第一首英文茶诗,诗中有“花神宠秋色,嫦娥矜月桂。月桂与秋色,美难与茶比”,给中国茶很高的评价。久而久之,喝茶成为英国的“国饮”,18世纪末,仅伦敦就有茶馆两千个。直到现在,英国饮茶之风仍很盛行,超过了饮咖啡和可可的人。随着英国在北美殖民地的建立,中国茶也开始在美国大出风头。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上层人物就把喝茶当成“须臾不可分离的饮料”,仅宾夕法尼亚一州就年销茶叶四万磅。1784年,美国的“中国皇后号”海轮,从中国的广州运走红茶2460担,绿茶562担,共约40万磅茶叶,占当时全船货物的92%以上。历史学家认为,这是“中美关系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的开端”。这就是说,中美经济文化交流,是以茶叶掀开第一页的。至于俄国,中国茶叶的进入比英美都要早,据考,首先将茶叶带进俄罗斯的,是两位哥萨克人,是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开始的。明朝末年,有一位中国驻俄大使,第一次将名茶赠送沙皇作为礼品,使俄国宫廷饮茶之风渐盛。

相关阅读

茶之路:中国茶的源头与中外茶文化交流(二)

来源:世界茶文化图书馆,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之路:中国茶的源头与中外茶文化交流(二)

丝绸之路、陶瓷之路和茶之路,代表着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三个时期。中国的茶同丝绸、陶瓷一样,给世界带去的也不仅仅是一种饮料,而是内容极为丰富的新的生活方式。

今天与您分享的是余悦所主编的《茶理玄思·茶论新说揽要》(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中论文摘要的内容。


中国的茶同丝绸、陶瓷一样,给世界带去的也不仅仅是一种饮料,而是内容极为丰富的新的生活方式。德国学者利奇温在《十八世纪中国与欧洲文化的接触》一书中,这样形容茶所带给欧洲罗柯柯艺术的清新气息:“罗柯柯时代的沙龙所接受的中国习俗中,有一项便是调和香和茶的香味。”我国的茶最早外传当然是东亚的朝鲜半岛和日本。早在北宋使臣徐竟出使高丽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里就记载说,12世纪时朝鲜官民“唯贵中国腊茶并龙凤赐团”,龙凤茶成为宋朝皇帝赠给高丽国王的特殊礼品。至于日本列岛,有关中日间的茶谊当更早。我国青年访日女学者滕军写的一本《日本茶道文化概论》,详细记述了两国茶文化之间的亲密往来,早在9世纪我国晚唐时候,日本嵯峨天皇就首先在日本弘扬了从中国传去的茶文化,他写了许多关于高雅的茶文化的汉文诗,有两句回味和佛学大师空海其饮香茗的诗说:“香茶酌罢日云暮,稽首伤离望云烟”,可以想象出妆时这一僧一俗一民一贵之间的茶风友谊。这时的茶文化,在日本茶史里,被称为“平安时代贵族茶”,经过了12世纪至14世纪的“寺院茶”和14世纪至16世纪的“书院茶”,到16世纪末,日本的茶文化终于发展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高雅文化——茶道,至今不衰。


来源:世界茶文化图书馆,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茶之路:中国茶的源头与中外茶文化交流(一)

茶之路:中国茶的源头与中外茶文化交流(五)

茶文化的源头在中华,所以现在世界上各个国家中的“茶”字,都是从中国南北各地不同的读音译过去的。茶叶是我国的“国饮”,中华各民族都把茶作为日常生活的必喝饮料。

今天与您分享的是余悦所主编的《茶理玄思·茶论新说揽要》(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中论文摘要的内容。


二、茶文化的中华源头

茶,目前已成为和咖啡、可乐并驾齐驱的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文化被公认为人类的一种高雅文化。茶和茶文化的故乡在中华。“名山出名茶,名茶在中华”。日本学者说:“原产于中国的茶,现在已成为遍及世界的饮料了。”新加坡茶叶专家认为:“茶文化的种子”,从古老的中国“飘洋过海,植根四方”。茶文化的源头在中华,所以现在世界上各国的“茶”字,都是从中国南北各地不同的读音译过去的:日语、印度语、俄语中的茶,都是中国普通国语茶字的音译;而英文称茶为tea,法国叫茶为the,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各称为tee、te,就又出自我国闽南地区对茶的读音。这原因是由于后者茶的外传是从南方海路走出的。


茶叶是我国的“国饮”,中华各民族都把茶作为日常生活的必喝饮料。据说古老的华夏族早在神话传说中的神农氏和周朝开国功臣周公时,就把茶叶和汉赋名家王褒都在自己作品里谈到“茶茗”。到南北朝时,茶树已在南北各地种植。唐朝时饮茶成风。唐朝作家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记载说:当时饮茶习惯“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于中地,流于塞外”。到南宋时,《梦粱录》中更说到:“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叶很快成为中华民族各族共同的日常饮料。早在唐朝时候,饮茶习惯就已传播到西藏;中唐时,吐蕃赞普对内地的名茶已很熟悉,史载那时有一位唐朝大臣出使吐蕃,在客帐中烹茶,吐蕃赞普对他说,茶这东西我们有的是,说着给他列举了内地名茶寿州茶、舒州茶、蕲门茶等等。饮茶之风也早在宋元时期就在北方草原地区普及,跟随成吉思汗征战多年的契丹人耶律楚材曾写过七首《乞茶诗》,有两句说:“啜罢江南一碗茶,枯肠历历走雷车”,意为喝茶助消化,引起人饥肠辘辘。他甚至还笑话晋朝大诗人刘伶不知道茶比酒好:“长笑刘伶不识茶。”如今,我国无论东西南北,各族人民都各有不同的饮茶民风。比如,藏族同胞爱喝酥油茶,蒙古族爱喝奶茶,西南的彝族喜饮一种烤茶,广西瑶族则饮打油茶,土家族有油茶汤,哈尼族有煨酽茶等。我国宝岛台湾的茶叶是从明清时候从内地传入的,现已遍布岛内各地,且有世界名茶——鹿谷冻顶乌龙。

来源:世界茶文化图书馆,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086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