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中国宜兴紫砂茶具

找到约449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紫砂篇 第十五届云南茶博会优选展商

紫砂壶与茶文化密不可分。中国的茶文化讲究以茶会友、以茶陶冶情操。紫砂壶作为茶具之一,承载了茶文化的传统和精髓,提升了品茶的仪式感和审美享受。


"

紫金波涛显奇峰,

砂壶茶汤香气浓。

2023年10月13日-16日,第十五届云南茶博会将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本届茶博会汇聚全球知名茶器品牌,涵盖各类茶器艺术品,品类丰富,风格多元,造型各异,满足不同专业客商群体需求,同时也为品牌与采购商提供专业洽谈平台,为行业搭建商贸合作桥梁,有效助力企业拓展全球茶器贸易。

T5022

海派紫砂

二十世纪初,紫砂艺术与海派诗、书、画、印各类文化艺术形式的交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初现雏形商业运作,加快了紫砂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也使一大批紫砂艺人在这里得到文化的浸润滋养,得到锻炼和提高,当代著名书画家江圣行、刘蟾、唐逸览、程多多、韩敏等,其中包括后来蜚声中外的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许四海、谈曙君、蒋国兴、葛军等紫砂艺人,从而开创了海派紫砂艺术的先河,数十年传承磨砺,海派紫砂艺术终于融合百家、自成一脉,汇入海派文化的洪流。海派三心斋/上海君陶居创始人谈曙君是鲜明代表人物。


5239

陈正初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正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1958生于陶都宜兴,1991年进紫砂厂培训中心,师从王福君;2002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造型设计进修班,擅长设计制作素器,先后自己设计、创作各类紫砂新品,在多次展评中获奖。201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紫砂艺术高级研修班。诸多精品分别收集在《紫砂新韵》、《壶魂》、《紫砂中青年英才集》等许多刊物上,部分作品被明星和博物馆收藏。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正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一九六三年生于陶都宜兴陶艺世家,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沈遽华夫妇,祖上有制壶名家周邵氏(太婆)为宜兴紫砂界“水平壶”制作大师,其父杨伯荫为中国宜兴紫砂博物馆首任馆长,2001年与丈夫钱钢创办宜兴易人陶瓷有限公司及“易人怡陶”紫砂艺术工作室,历年来多次与紫砂艺术大师及书画名家合作,其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省、市大奖。

T5022

郑求标

高级工艺美术师,艺名牛田。1954年1月生,江苏宜兴人。1974年开始从事工艺绘画和国画艺术创作,现为宜兴集品轩陶艺创作室主任兼艺术总监,系宣城地区美术协会会员。曾受李昌鸿、徐安碧、顾绍培、倪顺生、王国祥等诸们老师指点,集百家之长,在紫砂陶艺术创新上有独到的建树,培养了几十个优秀人才,为弘扬陶都紫砂灿烂文化作出杰出贡献。

5188

唐科

高级工艺美术师。出生于1972年10月,于1989年从事紫砂陶的造型设计、雕塑及装饰设计,制作至今。作品以中国意象艺术为主旨;以体现和、静、逸、气为纲领;以紫砂陶土来创作自己的作品,诠释自己对中国文化和紫砂艺术的理解。作品荣获多项奖项,受到国内外收藏家的喜爱。

5186

王余平

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乡村振兴技师。1979年出生于江苏宜兴,紫砂世家,王氏一脉。从艺二十余年年,自创《福缘淘》紫砂艺术工作室。其风格即秉承传统文化,又善于开拓创新,作品造型充分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之长,结合诗书画印多种元素,揉合自己的审美观及思维成一体,取传统技艺技法,满足现代人的审美意识,把紫砂和中国传统书画结合,形成自己艺术语言,借物抒情的重新权释。


5217

姜建荣

工艺美术师。1968年生于陶艺世家,1986年从业于紫砂行业,师承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范洪泉。在紫砂壶艺的创作过程中,以传统为根基进行了提升再创作。所制茶具集品饮功能、造型、绘画、诗词、书法、金石融为一体,脱俗朴雅、仪态纷呈,且十分注重泥色的选配,逐渐形成了自己秀气古雅的制壶风格。作品曾在全国陶瓷设计展评中多次获得重大奖项,并深受广大紫砂爱好者及收藏行家的好评与收藏。


5168

冯洪君

高级工艺美术师。1989年从艺,凭着对中华文化和紫砂艺术的独特理解,在多位工艺美术大师的亲手指导下,独创出自己的流派,作品造型古朴、高雅、俊秀、精工华丽,多位美术工艺大师与其合作并为其铭刻作品。其制作的紫砂壶不管容量大小,都能保证有14个出水孔,且出水力度均匀,展示了其高超的制壶技艺,在紫砂业界有“出水王”之称。

5167

许建华

工艺美术师。生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自幼受其爷爷的熏陶和影响,耳濡目染。根据作品的特点进行泥料配比,工艺上追求原始工艺,以全手工制作为主,重传统,精益求精,即使同等作品,也因制作的时间和制作细节等方面的诸多不同,追求独一无二,保证了作品的稀缺性,杜绝了复制和重复,提高了藏家和壶友的切身利益。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博览会上获奖,深得壶友的喜爱。



5276

董梅萍

工艺美术师。1997年开始从艺,师承正高级工艺师吴亚平,紫砂一代宗师顾景舟一脉传承者之一,二十多年来,经师傅的悉心指导,从传统全手工技法入手,刻苦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制作功底,作品造型别致,选料考究,制作精细,仆雅大方,形神兼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作品深受国内,港台地区及国外、华侨人士的珍爱。1997年在宜兴市创办豪胜紫砂收藏馆,2010年在丁蜀创办梅萍紫砂艺术馆,2021年被聘为中国宜兴陶雅紫砂艺术文化园高级工艺美术师。


5223

江晓燕

工艺美术师。七十年代末出生于江苏宜兴,自幼爱好陶艺制作,师从徐门。从九十年代末学艺至今,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大胆创新,逐渐形成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期间得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外公)徐汉棠,徐秀棠先生悉心指导。2013年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紫砂高级研修班”进修深造,于紫砂艺海潜心研习,不断努力,其所创作品古朴而不乏新意,简洁而耐人寻味,精工灵秀,富于变化,多次在全国性陶艺展评中获金奖,并被海南、安徽、无锡等多家省、市级博物馆永久收藏。


5187

范伟益

工艺美术师。1971年出生,自幼受紫砂文化影响,1990年开始从事紫砂技艺学习,经二十年之余刻苦锤炼,在此期间得到范伟群大师的教诲与指点,对紫砂有极高的悟性和天赋,其作品风格立显古朴淳厚,形神兼备、线条流畅、气韵贯通、能够将型体、日用功能及文人雅趣与中国悠久的紫砂传统文化有机的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其作品《雪华壶》2012年获得河南郑州"我最爱的紫砂艺人暨作品"评选活动金奖;同时被"河南博物馆"永久收藏。


5172

李艳如

工艺美术师,高级技师。宜兴“穆如清风”紫砂文创创始人。1988年9月生,南京林业大学学士学位,从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后,开始专业从事紫砂壶的制作工艺。后又进入南京师范大学艺术设计专业进修学习。擅长制作光素器及筋纹器,传承于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华雪琴、周品鑫老师传统全手工制壶技法,多个作品获得奖项。


来源:茶悦世界,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走进艺人 | 紫砂艺术须在传承中创新 —— 许英

 

说起紫砂,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国江苏宜兴,宜兴的紫砂艺术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宋代,宋代是宜兴紫砂艺术的起源时期,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趋于成熟,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紫砂陶艺术日臻丰富完美,也涌现出了无数一生为紫砂而活的优秀紫砂艺术家。这些优秀的艺术家们为宜兴乃至整个中国的紫砂艺术界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文化沉淀做了完美的积累。中国著名民间工艺美术师许英作为年轻的陶艺家,其作品曾多次获奖,并深受收藏人士的喜爱。

 著名紫砂艺术家许英

  紫砂艺术家许英是中国著名民间工艺美术师,青年陶艺家,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宜兴紫砂行业协会会员,民间紫砂实力派,曾获得首届中国国际工艺美术精品古玩收藏展览会“紫砂金鸡奖”,第三届中国茶业博览会一等奖,第七届中国广州艺术品精品展金奖,许英在陶艺方面颇有天赋,对紫砂艺术有着独特的热爱,她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在恩师的教导和带领下,优秀作品层出不穷。

  紫砂陶艺术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把诗情画意由雕刻艺人直接刻画在紫砂陶土上,这种艺术表达形式最早见于明代清初,一些文人雅士吟诗作画、题诗记事于壶上,并有留言作为馈赠珍品,那时以陈曼生、子冶为最,她们推动了紫砂陶上陶刻艺术的发展,著有“字随壶传、壶随字贵”之说法。紫砂艺术不仅具有独特的功能效用,更具有欣赏收藏的价值。紫砂壶被称为“世间茶具称为首”的泡茶器皿,它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相对的统一,内容适合、触觉舒服、形体完美、美观大方。紫砂艺术家许英的紫砂壶作品也是传承了这种艺术表达形式,将技术与艺术结合,缔造形态美与内涵美。

 

许英铸造的紫砂壶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不仅追求形态的外在美、材质的古朴美,还要积极表现艺术人文美。许英认为,凡事都需要创新,紫砂艺术的创新,需要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就要求紫砂艺术家对传统艺术有适当的舍取,汲取经典,变革创新,在紫砂壶造型不断得以丰富的同时,另外需要提升的是制壶人的自身修养和自身内涵的丰富,需要不断开阔眼界。现代形式的创新,除了要求造型和制作工艺的创新,还要讲求理念及思维的创新。

  许英的紫砂壶艺术作品成绩斐然,其紫砂艺术作品曾获得首届中国国际工艺美术精品古玩收藏展览会“紫砂金鸡奖”,第三届中国茶业博览会一等奖,第七届中国广州艺术品精品展金奖。同时,许英也是优秀的青年陶艺家,制壶技艺精湛高超,许英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弘扬推广和传承宜兴紫砂文化,让更多热爱中国文化的人都能正确认识到中国宜兴紫砂的魅力。

  

许英的作品得到了师傅的真传,其紫砂艺术作品紫砂壶以实用和柔美为长,近年来佳作不断,细看许英的紫砂艺术作品,其作品具有古朴典雅、工艺精湛、构思细腻、线条顺畅、气韵生动的特点,且独有现代气息。其作品采用的是最纯正的宜兴原矿紫砂泥料为材料,运用最传统的全手工手法,为了体现紫砂最原生态的本质,从作品中可以看出,许英在表现传统的同时又努力将传统文化底蕴巧妙地带入现代感强劲的外形中, 具有充分的文化内涵及艺术品位,同时令人赏心悦目,观赏性高,打造了一件件气韵生动、回味无穷的紫砂艺术品。

  紫砂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独树一帜,是科学和艺术的融汇、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实用与功能的统一。形象美、形态美、古朴美、典雅美、舒适美,都通过造型形式加以反映,通过创作者、使用者、收藏者的心灵契合加以融汇贯通,这就是紫砂艺术的高雅气质。紫砂艺术以其特有的艺术图样和浓郁的文化气息,而为人们称颂和珍视。紫砂陶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代表,更是人类社会的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文化艺术结晶。

 

 

在紫砂壶的世界里,紫砂壶之美可以归纳总结为五类,即造型美、材质美、实用美、工艺美、品位美。许英的紫砂艺术作品,柔美的线条间体现了五美的巧妙结合,在作品中我们也能体味到许英对紫砂的那份情,每一把紫砂壶,都源于许英对生活的热爱对紫砂的执着对紫砂艺术的独到见解,所以每一把紫砂壶,都是优质的,都是用心完成的,是它们铸就了许英完美的人生道路,在未来的路上,走的更高更远。

  紫砂艺术能够让人心静,专注和投入让人忘却压力和束缚,让人感到踏实,所以是紫砂让许英静下来,完成一件件作品,造就了她平和的心境,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放慢脚步,回归理性,静下来思考问题。在紫砂艺术的道路上,许英会继续不断追求艺术的更高境界,似技艺更加精益求精,希望许英能够为紫砂艺术界不断开创新的美好局面,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优秀紫砂艺术作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请别忘了分享到您的朋友圈!!您的举手之劳,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非常感谢!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何独宜兴紫砂名扬中外?

宜兴紫砂享誉中外,宜兴也凭借“紫砂”这一珍稀独有的泥料而为世人所熟知,尤其是紫砂艺人、壶友,谁人不知宜兴?那么为什么就宜兴得天独厚,享有这一“独荣”呢?这与其地理概况有着莫大的关系。

  宜兴,位于江苏省南端,紧邻浙江省的长兴,安徽省的广德,为三省交界之地。东濒太湖,港渎分歧,河川纵横。南以天目山脉,山峦起伏,竹木茂盛。西北则是大片平原,田畴阡陌,庐舍相望。水源从诸山顺势而下,有的流入河港,有的蓄于东、西两湖泊,池塘星罗棋布,物产丰饶,是江南典型的富饶水乡。

  北宋元丰年间,苏东波到过宜兴,见山水秀丽,遂买田终老此乡的意思,所写《菩萨蛮·阳羡作》里就有:“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来往一虚舟,聊从造物游……”大有乐不思蜀之概。

  宜兴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名字是荆溪,始见于春秋战国时代。荆溪,因境内有苍山清溪而得名。周初属于吴国,春秋末年,越王勾践灭吴,荆溪又改属越国。战国时期,楚威王大败越兵,越国只能臣服于楚国,荆溪也就成为楚地,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荆溪又先后属会稽郡和吴郡。西汉初年,由于荆令尹关常随刘邦平叛有功,被封为“阳羡侯”,所以宜兴又有“阳羡”的称谓。

  三国时代,孙吴在江东建立了政权,阳羡又属于吴,宜兴早在秦汉时就有古城,吴赤乌六年(243)改筑城垣,晋永兴时(304-306)又移置于今南门外。西晋末年改为义兴郡,封给当时江南大族周玘(周处将军的儿子),以奖励他维护西晋王朝所作出的巨大功绩。六朝时,义兴先后属扬州和南徐州。隋唐以后,则统属常州府。唐高祖武德二年至七年,曾别名为鹅州。到了宋代,因宋太宗赵匡义的名字中有个“义”字,为避讳起见,于太平兴国元年(976)改为宜兴。清雍正三(1725),曾将宜兴划分为荆溪、宜兴两县。辛亥革命之后,又合并为宜兴县。

  宜兴全市丘陵面积600多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5.5%,山势一般海拔二三百米,高峰在500米左右。高山多为石英岩构成,低丘多为石灰岩层,因此山中极易形成石灰岩溶洞,其间善卷洞、张公洞以奇绝洞天胜景而著称。横亘在市内西南部的铜官山、父子岭、龙池山、国山等山脉,是天目山的支脉。铜官山又称“君山“、“荆南山”,以香炉峰为主峰,海拔527米,有“铜官叠翠“之美誉。

  明正德九年进士、宜兴人吴仕就有“峰回谷仍转,人语隔疏林。曲涧春流细,微风午坐深“的诗句来形容它。铜官山不但景色秀美,而且蕴藏白泥、甲泥等多种陶土原料。

  龙池山与铜官山逶迤相接,东迄太湖之滨的兰山,还有南山、均山等盛产白泥。丁蜀镇的青龙山、黄龙山附近有着丰富的紫砂陶土矿资源。宜兴的交通便利快捷。目前有宁杭国道、宁杭高速、锡宜高速、新长铁路穿境而过。上海、杭州、南京,走高速公路二三个小时就可抵达。

  宜兴的水运也很方便。东部有74渎之水汇入太湖。西氿(又名西溪)将广德、溧阳、金坛及本市西南诸山之水汇集,经市区入东氿(又名东溪)而流入太湖。市内与陶瓷产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主要河道,有荆溪、蠡河、武宜运河、芜申运河等等,这些都是陶运的通衢。特别是在过去,丁蜀镇的陶瓷外运主要依靠水上交通,所以有着“蠡河弯弯通苏杭”的吟咏。

  承天之灵,再加上宜兴紫砂艺人的一代代传承,终于成就了“宜兴紫砂”这一经典的品牌文化,所以这也是“人杰地灵”所赋予的结果。

找到约438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