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中国写茶诗最多的人

找到约410条结果 (用时 0.213 秒)

透过历史棱镜,细数十大茶叶之最

“茶之为引,发乎神农氏。”茶起源之早,历经千载岁月沧桑,在中华大地这边沃土上,生长繁衍出了昌盛而有独特的茶文化,深刻的影响着国人的生活习俗。茶史千年,必然也有其突出显著之处,借此我们就来细数那些关乎茶之最!

1、最古老的茶叶

1998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陕西汉阳陵发掘出土了疑似茶叶的碳化物残留,被鉴定为古代茶叶,而这些茶叶为顶级品质,完全由茶树上尚未展开的嫩叶制成。经最终确认,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于汉阳陵挖掘的茶叶距今约2100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茶叶。

2、最大的野生茶树

勐海茶树王,位于中国云南省景洪西部勐海县西南60公里的大黑山,树龄约1700年,高32.11米,冠幅8米,胸径1.03米,主径3米,成熟叶长14厘米,宽6厘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茶树。

3、最早的种茶人

吴理真,西汉严道人,号甘露道人,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有明确文字记载的种茶人,人称“植茶始祖”。淳熙十三年(1186年),宋孝宗封吴理真为“甘露普惠妙济大师”,并把他手植七株仙茶的地方封为“皇茶园”。

4、最早记录茶的文献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辞典,上面记载:“槚,苦荼”。据晋代郭璞《尔雅注》释曰:“树小如桅子,冬生(常绿之意),叶可煮作羹饮。”可以看出,“槚”“苦荼”是指茶。

5、最早的茶事活动

在周武王伐商灭纣时,参加征战的巴蜀等南方小国部落就把茶作为贡品敬献给周武王。晋常璩著的《华阳国志》中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

武王伐纣的时间约在公元前1066年,由此可见,中国有明确记录的茶事活动距今至少已有3000年的历史了。

6、最早的茶话会

史载,三国时吴国末代皇帝孙皓是个大酒鬼,他不光自己喝,还要求陪客每个人得喝够7升酒。大臣韦曜酒量小,但他是孙皓之爹——孙和的老师,孙皓尊师重道,就悄悄地用茶代酒。而后孙皓就以茶大宴群臣,开创了宫廷茶宴的先河。这就是我国最早的“茶话会”。

7、茶作为商品的最早记载

茶叶作为商品的最早记录,出现在西汉时期一篇名为《僮约》的文章中。《僮约》中有两处提到茶:“脍鱼炰鳖,烹茶尽具,已而盖藏”和“牵犬贩鹅,武阳买茶”。其中“武阳买茶”,说明在西汉茶叶已经作为商品销售流通了。

8、最早的咏茶诗

最早提到茶的诗是西晋左思的《娇女》,其中有句“止为荼荈据,吹嘘对鼎立”,写的是两位女孩着急喝茶,可水还没开,俩人就对着烧水的“鼎”吹气。是不是憨态可掬,极具画面感?同代还有张载《登成都楼》,“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

9、写茶诗最多的诗人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也是一位嗜茶诗人。他生于茶乡,对茶有极深厚的感情,所写与茶有关的诗有300多首,是古来写茶诗最多的人,著名的有《兰亭花坞茶》《夜汲井水煎茶》《安国院试茶》等,其中“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尤其脍炙人口。

10、最擅长茶事的皇帝

宋徽宗本职工作做得一塌糊涂,本职外的事却很擅长,点茶也是一把好手,亲自为臣子点茶不过是常规操作,他还写茶书。他的《茶论》记录了宋代团茶的采制工艺、点茶方法、点茶器具、斗茶风俗,是了解宋代点茶的必看文献。

茶,源远流长,作为极具东方特色的饮品,其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沉淀、发酵,已和流淌着华夏血脉的我们融为一体。饮茶知礼,品这一席清幽,悟得几味人生,将这闲情雅致皆寄托于这一缕幽香上!

来源:茶情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文化|古代名人和茶的那些事儿

  NO.1茶圣·陆羽

  “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

图1|来源网络

  陆羽,唐代著名茶学家,精于茶道,嗜茶如名,被世人称之为“茶圣”。他一生遍历山水间,采茶觅泉,闻香品茗,或与茶农交流经验,写下所见所闻,并根据长年考察的记录,终于,著作出世界第一部关于茶叶的专著——《茶经》,从此,这部著作开启了一个中国茶时代,影响深远。

  NO.2茶仙·卢仝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图2|来源网络

  卢仝(tóng),唐代诗人,精于诗文,却也好茶成癖,有《茶谱》流传于后世,与陆羽的《茶经》齐名,被世人称之为“茶仙”。最为人所传颂的“七碗茶诗”道出了卢仝对茶的痴迷,“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七碗茶诗》后来传到日本,日本茶道深得其意境精髓。

  NO.3别茶人·白居易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图3|来源网络

  唐代写茶诗最多的人非白居易莫属了,他的一生,终日与茶相伴,一生中写了不少于65首与茶有关的诗。他痴爱喝茶,喜欢和爱茶人一起品茗,而且还善于辨别茶的好坏,自称“别茶人”。有次他收到好友寄来的忠州新茶,便迫不及待地先要品茗一番,随后将此事记述在《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一诗中,并说道“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NO.4茶器师·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

图4|来源网络

  皮日休,晚唐杰出文学家,在诗和茶方面造诣非常高。皮日休对饮茶器具很有研究,本身也会自制精美的“袭美茶具”。其创作的《茶中杂咏》十组咏茶诗歌,再现了古人饮茶的生活礼仪,并细列出茶坞、茶笋、茶籝、茶鼎、茶瓯等茶器种类,让人不得不感叹古人在饮茶用器方面之精细和情趣水平之高。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唐代茶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NO.5以茶助学·李清照

  “每饭罢,坐归来堂,煮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分胜负,为饮茶先后”

图5|来源网络

  宋代著名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和她丈夫有一段与茶有关的趣事:在旅居青州时,两夫妇常以茶打赌猜书,约定,由一人讲典故,让另一人说出在某书某卷某页某行,获胜一方可优先喝茶。有一次,赵明诚说错了,正喝着茶的李清照“噗嗤”一笑,不仅茶没喝到,还弄湿了自己一身。这对佳人才子,一边饮茶一边考记忆,为我们留下了“饮茶助学”的美谈。

  NO.6自创江南第一名茶·张岱

  自称“茶淫枯虐”

图6|来源网络

  在宋代,有一种名叫“日铸雪芽”的茶,曾被选为贡品,但到了明代,“日铸雪芽”的地位就没落了。茶痴张岱怎甘心“日铸雪芽”的没落,幸好他善于茶事,精于鉴水和制茶,于是便招募技艺先进的人与他一起改革日铸雪芽的制法,用松罗茶的制法提升雪芽品质,再加入茉莉进行炒制,结果制出的茶一时间名声大噪。“日铸雪芽”经过张岱改造后被称为“雪兰茶”,并成功打败松罗茶在当时的地位。难怪乎张岱会戏谑地称自己为“茶淫枯虐”。

  NO.7君不可一日无茶·乾隆

  “龙井新芽龙井泉,一家风味称烹煎”

图7|来源网络

  清朝的乾隆皇帝也是一位十足的茶痴。在六下江南,微服私访期间,不忘饮遍江南的茗茶。龙井茶之所以能够声名远扬,成为名茶之首,还得拜乾隆御赐。六下江南五次为西湖龙井作诗,有这么强大的代言人代言想不红也难了。而且乾隆一生嗜茶如命,到了万年更甚。85岁的乾隆想隐退让位,朝中大臣有所顾虑便进谏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便回道:“君不可一日无茶!”可见晚年的乾隆,痴茶已经到了病茶的地步。

  NO.8用茶来换聊斋故事·蒲松龄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图8|来源网络

  《聊斋志异》里的故事很多来自民间传说,而这些民间故事,是蒲松龄用茶换来的。久居乡下的蒲松龄,利用自己渊博的知识,自制了一款具有补肾、抗衰老功效的菊桑茶。这茶可不是给自己饮用的,他在乡下建了一个茅亭,为过往的行人提供这些桑菊花茶,饮茶的人不需要付茶费,只需口传分享自己听过的故事和传说。这些用茶换来的故事,后来成为了《聊斋志异》多篇小说的素材来源。

  NO.9扬州八怪·汪士慎

  “啖茶日日写梅花,要将胸中清苦味,吐作纸上冰霜桠”

图9|来源网络

  汪士慎,清画家,“扬州八怪”之一,自称有“茶癖”。他一生品茶无数,视茶为友,对各种茶叶的形状和味道如数家珍。他喝茶从来不喝泡茶,他用来煮茶的水也只取三种,分别是山泉、雪花和花须水,必须有专用的茶具煎茶,可谓真“茶癖茶仙”了。

  NO.10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

  “和、敬、清、寂”

图10|来源网络

  千休利是日本茶道集大成者,他吸收前人的禅茶思想,提出日本茶道的四大内涵——“和、敬、清、寂”,创造一种简索清寂为本体的日本茶道文化,并结合当时日本的各种茶文化,将其进一步的完善,最后才使得日本茶道最终成型。

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历代茶人(四)—— 那些爱茶的帝王将相

前几期茶馆网刊登了于观亭(于老)觀亭茶道中关于茶祖神农氏、茶圣陆羽和吴理真以及唐代茶人皎然、卢仝、赵州和尚等知名茶人的介绍,但由于当时中国民众对茶的认识和茶文化的发展还处在萌芽阶段,这些茶人还都是普通的僧俗,影响力有限。

宋朝是我国茶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普通民众,都将饮茶融入了日常生活,并带动了此后一千多年茶在中国的风行。

今天继续介绍蔡襄、苏轼、朱元璋、张源、许次纾、乾隆等6位宋朝、明朝和清朝的知名茶人,他们有的是帝王将相,有的是文坛魁首,有的是知名隐士,这些当时统治阶层的代表,他们对茶的热爱和理解,极大的推动了当时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蔡 / 襄

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历代茶人

蔡裹(1012-1067年),北宋书法家、贡茶监制使。字君谟,兴化仙游(今福建)人。

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先后任大理寺评事、福建路转运使,知福州、泉州。官至端明学士。书法与苏轼、黄庭坚、米芾齐名,并称“宋代四大书法家”。

蔡襄爱茶、懂茶,直到老年还“烹茶自乐,茶不离手”。任福建转运使时监造北苑贡茶,并创造出龙团凤饼贡茶,深受仁宗皇帝珍爱。

"因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丁谓《茶图》独论采制之本”,都未提及烹试,于是在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蔡襄写成《茶录》两篇。《茶录》上篇讲茶的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熵盏、点茶十条,下篇讲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茶瓶等茶器,是一部研究宋代“点茶”的好茶书。

蔡襄还写有茶诗20多首,如《北苑十咏》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好茶诗。蔡襄“以茶立世”深得皇帝宠爱,对福建的茶业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民国时期出版的《茶录》

苏 / 轼

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历代茶人

苏轼(1037-1101年),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人,苏洵之子。

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曾任祠部员外郎,又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因作诗讥讽王安石变法,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哲宗时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出知杭州、豫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复贬谪惠州、儋州。后卒于常州,谥文忠。

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书法为“四大家之一”。

苏轼精于品茶、斗茶。在南岭还曾种过茶,写过《漱茶说》《书黄道辅〈品茶要录〉后》《叶嘉传》等专论。

苏轼写茶诗77首,茶词多首。留下不少如“独携天上小圆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等脍炙人口的茶诗。如《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

仙山灵草温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明刻本中的《叶嘉传》

朱 / 元 / 璋

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历代茶人

朱元璋(13281398年),明朝开国皇帝,称明太祖。幼名重八,又名兴宗,后改名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

少时在皇觉寺为僧。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参加郭子兴部红巾军,后自立为一军。1368年称帝,国号明,年号洪武,庙号太祖,以应天(今南京)为都,后迁都北京。

朱元璋是一个平民皇帝,要过饭。因此,取得政权后,重视农业,普查户口,丈量土地,奖励农桑,大力发展茶叶。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三月,“诏天下贡茶,俱以茶户采芽进”。废除团茶为散茶,这是我国茶史上的重大改革,促进了各种名茶的发展。

朱元璋严令茶法,打击走私,洪武三十年(1397年),驸马都尉欧阳伦因贩私茶被赐死。

朱元璋对繁荣茶文化也作出过贡献,他鼓励人写茶书,因此在明代出版各种茶书共68种,是历代之最。所以明代成为我国茶叶“创新采制”、成“千古饮茶之宗”的改革发展时期。

▲浙江博物馆馆藏明太祖画像

张 / 源

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历代茶人

张源(生卒年不详),明代学者。字伯渊,又名樵海山人,江苏吴县人,长期隐居山间,汲水煮茗,博览群书,自娱自乐,对茶叶研究历时30年。

约在1595年著茶书《茶录》一卷,分采荼、造茶、辨茶、藏茶、火候、泡茶、投茶、饮茶、香、色、味、点染失真、茶变不可用泉、井水不宜茶、贮水、茶具、茶盏、拭盏布、分茶盒、茶道等21则。

此书是作者的实践总结,简明扼要,对今天仍有指导意义。

张源在他的《茶录》中提出“投茶有序,毋失其宜。先茶后汤曰下投;汤半下茶,复以汤满,曰中投;先汤后茶曰上投。春、秋中投,夏上投,冬下投。”对今天的泡茶仍有指导意义。

在《茶录》最后的《茶道》一则中提出:“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这是对我国明代茶叶发展的高度总结。

▲古代茶书中的茶壶图

许 / 次 / 纾

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历代茶人

许次纾(1549—1604年),明代学者。字然明,号南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跛而能文,好蓄奇石,嗜茶好客,熟悉茶事。

吴兴姚绍宽,有茶园在顾渚山,自小到老,每逢茶季,许次纾必到姚家汲金沙、玉窦二泉,细啜而品第茶的好坏。

姚绍宽把生平的茶诀都传给了许次纾,使他精通茶理。许次纾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写成了《茶疏》。

全书共有产茶、采茶、收藏、择水、烹点、饮啜等36节。此书深得茗柯至理,与陆羽《茶经》相表里。

许次纾在《茶疏》中对饮茶提出了一分为的看法,书中说:“茶宜常饮,因为常饮则心肺清凉,烦郁顿释。但不宜多饮,多饮则微伤脾肾,或泄或寒。”从实践中认识到科学饮茶的重要性。

▲许次纾《茶疏》

乾 / 隆

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历代茶人

乾隆,即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清代一位好皇帝。

在位60年,风流倜傥,一生嗜茶,六次去江南巡访,四次到茶区,游山品茶评水。到杭州西湖龙井茶区狮子峰下胡公庙前将18棵茶树封为御茶园。

为了评水,特制银斗称量各地泉水水质,以轻者为上,评出了北京玉泉山泉水为天下第一泉。

为品茶曾设计制造了三种组合式茶具,称为“乾隆茶赢”,用紫檀木做成,小巧灵便,易于携带。并用松实、梅英、佛手三种烹茶,称为“三清茶”。

乾隆皇帝一生写了230多首茶诗,是历代作咏茶诗最多的皇帝。

乾隆传位太子后,自称太上皇,一老臣谏曰:“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戏答:“君不可一日无茶。”

▲1927年北洋画报社乾隆帝朝服像

(文章取材于 于观先生所著《觀亭茶道》)

《觀亭茶道》是于观亭(于老)从事茶工作以来,对茶的认识,对茶的说道,有些观点是于老独有,有悖于先人和一些茶界名家。

全书涉及历史、文化、经济、养生、专业、杂谈、人生等七大方面,图文并茂,体系完备,是于老从茶历史到茶人生的一次系统梳理。

在现今浮躁的社会中,有这样一本书,听一位老茶人分享他的茶历史,茶人生和关于他的茶道。在安静中观书,体悟一位茶人的境界,享受一壶茶的时光。

来源:茶馆网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89条结果 (用时 0.02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