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中国武夷600亩

找到约97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南平武夷山:又闻茶香满武夷

又闻茶香满武夷

——武夷山“寻茶之旅”热度不断攀升

初夏时节,行走在武夷山的绿水青山间,位于武夷山的生态茶园无疑是一道最美的风景。此时,茶园里处处弥漫着幽幽清香,翠绿的茶垄随着高低起伏的山势绵延开来,好似一幅浓墨淡彩的山水画,美不胜收。

燕子窠生态茶园 (叶国宝 摄)

武夷山市现有茶园面积近15万亩,年产毛茶产量2万余吨,占南平四分之一、全省二十分之一。武夷山全市涉茶人员12万,注册涉茶企业8858家。近年来,武夷山在传统茶业基础上走出以茶兴旅、以旅促茶的“茶文旅融合”新路子,逐渐成为撬动当地乡村振兴的新“支点”。

茶旅产品丰富 让游客尽兴而归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国家公园”“红茶与乌龙茶的发源地”……武夷山的城市“名片”有很多,这为其发展茶文旅融合提供了基础。

基于这些客观条件,近年来,武夷山市以“旅游+”的方式加强产业联动,促进生态旅游与文化产业、茶产业融合发展,吸引游客到武夷山品茶购茶、体验茶文化。

如今正值制茶季,在旅游市场上,武夷山的“茶旅体验游”持续走俏,全市每个角落都充满了茶的元素,与茶相关的旅游路线使得游客的脚步慢下来,也带动了当地餐饮、文创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五一”期间,在燕子窠生态茶园,游客三五成群沿着观光漫游道游览拍照。他们或俯身闻闻茶香,或忙着用手机记录下采茶工人忙碌的身影。有些游客按捺不住好奇心,钻入茶树丛中,体验一把茶叶采摘的乐趣。

“五一”期间,游客在燕子窠生态茶园游览拍照。(徐园园 林李冰 摄)

燕子窠生态茶园是武夷山推行茶旅融合的一个缩影。2016年以来,燕子窠生态茶园套种大豆、油菜花,实行无化肥、无农药的管理模式,不仅提高茶叶的品质,也让“颜值”提高的茶园化身为一处人气颇高的景点。2021年,燕子窠生态茶园进一步完善了茶园及周边停车场、公厕、指示牌等基础设施建设,开通了旅游公交专线,实现茶旅深度融合。如今,燕子窠生态茶园已成为武夷山的热门“打卡地”,放假期间游客络绎不绝。

在武夷山,茶叶不仅可以品尝,更可以“玩”出花样。在武夷山风景度假区崇溪漫步道上,“福茶飘香”观景台以其独特的造型“出圈”。它以“茶文化”为主题,总体建筑以传统制茶工具——茶叶焙笼和摇青匾为造型,与周边植物形成良好借景,内里则是玻璃茶室,游客在观景的同时还可一品武夷茶。“福茶飘香”景观台建成后,吸引了众多游客及摄影爱好者游览参观、驻足拍照,成为武夷山又一处热门“网红”景点。

位于武夷山风景度假区崇溪漫步道上的“福茶飘香”观景台。(徐园园 林李冰 摄)

2021年12月,集吃、游、购、娱等为一体的武夷茶世界开街,这里汇聚了八马、华祥苑、香江茗苑、武夷星、正山堂等全国知名茶企。武夷茶世界建设面积约3万平方米,规划有品牌茶企、茶周边产品、茶研学基地、茶道体验馆等旅游区域和互动街区,进一步丰富了茶旅路线上的旅游产品。

除了武夷茶世界,去年以来,武夷山还有一批茶旅项目相继开业:“印象建州”项目投入运营,游客不仅可以品尝武夷山大红袍,还可以品尝闽北美食,这里的大众茶馆可以供近百名游客品茗;武夷山首个温泉度假村项目“茶汤温泉”开业,将茶文化与温泉文化相结合,让游客体验“赏印象、品岩茶、泡温泉”的度假旅游新模式;推出嘉叶山舍、茶汤温泉、皇龙袍茶庄园等一批茶主题精品酒店、民宿,积极引导酒店、民宿营造“住有茶香”氛围,优化旅游供给,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

今年,武夷山市还将建设中国武夷茶博物馆等多个茶文旅融合重点项目,鼓励茶叶龙头企业建设休闲茶庄园,推出一批“三茶”融合主题茶庄园,进一步丰富茶文旅融合新业态。

茶旅智慧化 一部手机游景区

随着智慧旅游在全国各地的发展,今年春茶季到来之前,南平市推出了“南平茶旅智慧地图”,为省内外游客提供一份智慧化的茶旅游玩指南。“跟着总书记打卡”金牌路线、世界茶乡体验之旅、武夷世遗探秘之旅、岩骨花香漫游之旅、茶文化研学之旅这五条茶旅路线串联了武夷山众多热门旅游景点。

南平茶旅智慧地图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为基础,将电子地图和卡通版手绘地图这两个独立地图进行叠加组合,集图文赏析、语音讲解、自动寻路、路线推荐、VR全景、紧急呼救等功能于一体,整合汇集了南平市茶旅相关的经典旅游线路,地图上能找到网红景点、美食餐厅、主题酒店、主题民宿,以及茶文化、茶研学体验点等茶旅产品信息。

“一部手机就可以搞定一趟旅程,实在太方便了。”来自福州的游客王女士表示,“智慧茶旅”迅速拉近了她和武夷山这座城市的距离。“不用花心思做攻略,想去哪个景点,基本可以说走就走。”王女士对“智慧化”的寻茶之旅很满意。

近两年来,短视频平台在传播效果上的出色表现,也让武夷山市政府抓住了这一传播“利器”。其中,“这里是武夷山”视频号成为微信朋友圈里大家争相转发的热门账号,被当地人认为是目前武夷山市唯一“出圈”的旅游类政务号。

“这里是武夷山”不仅记录了玉女峰、九曲溪、燕子窠生态茶园等著名景点的四季变换,还记录了武夷山旅游行业的重大变化,比如从海南三亚至武夷山航线的开通、武夷山首条有轨观光电车开通等。

“在武夷山,蹭茶永远比蹭饭容易,这样的生活谁不喜欢呢?”这是“这里是武夷山”的一句文案,最近,该账号最新几期关于武夷茶季的短视频获赞数达2万多。“待疫情过去,一起去武夷山可好”“多年前去过一次茶山,看采茶看得入神,不舍下山”……在账号的评论区,网友们纷纷留言,线下弥漫的武夷茶香仿佛也让不少线上网友“醉”在青翠的茶园间。

武夷山当地茶企开启直播模式,带领游客”云“制茶(徐园园 摄)

而直播、拍摄短视频也成为当地茶人们记录茶乡生活的最佳方式。茶山上,主播跟着茶农一起去采茶;茶厂内,主播带着网友观看茶叶制作的过程;茶室内,主播泡着茶叶,缓缓道来茶文化……武夷茶,在短视频时代变得愈发生动。

茶文旅融合 茶乡“变身”旅游景点

武夷茶全国闻名,武夷山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让武夷茶的“表现形式”有了更多可能。如今,当地茶农销售的产品不断变化,不仅卖茶,还“卖”生态、“卖”风景、“卖”茶文化。一亩亩茶园不仅仅是茶叶产地,还成了一个天然大景区、大体验区。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建考察时,来到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察看春茶长势,了解茶产业发展情况。燕子窠以其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目光。借此契机,武夷山市加大茶园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将茶园纳入茶旅精品线路,安排专门的导游、配备数字化导览,燕子窠也由一片茶园变成一个旅游景点。

“春天油菜花、樱花盛开,一批批游客前来参观,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作为生活在这里的茶农,我们感觉很幸福。”燕子窠生态茶园负责人之一的杨文春笑着说。

眼看着燕子窠实现华丽“变身”,星村镇茶农茶企更坚定了建设生态茶园的决心,叶茂超就是其中一位。他所在的前兰村几乎家家都做茶,但过去多是粗加工的批发买卖,茶叶附加值不高。“改造生态茶园成本确实更高,但精耕细作后,茶叶亩均产量增加了,茶叶销售更紧俏,而且茶园更漂亮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兼得,让叶茂超坚定了改造茶园的脚步。

2021年4月,前兰村开始筹划筑梦前兰茶叶专业合作社,6月份合作社成立,69家社员代表平均年龄不到30岁。这些年轻茶人一边改造升级生态茶园,一边学习电商营销技能。他们在网上推介生态茶,带顾客“云”游生态茶园,了解武夷山茶文化,半年时间就在社交平台收获了4万多粉丝的关注,在他们的带动下,2021年前兰村茶叶销量增长超过300%。

同样,在星村镇黄村村,当地茶企茶农用自有资金投建打造了特色茶文旅融合群落——“横凤特色茶部落”,在这里,游客不仅能参观生态茶园,吃农家宴,了解做茶器具和工序,还能参与做茶,观看斗茶,体验一场“沉浸式”茶文化之旅。

“横凤特色茶部落”运营三年多来,每年“寻茶”而来的游客就超过两万人,当地许多村民也有了多元化收入。

初夏时节,茶旅正当时。在这个满眼青翠的季节,不妨放下生活中的忧虑,来到武夷山,开启一场“寻茶之旅”吧。

来源:学习强国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武夷岩茶看“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系统性保护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上月底,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相关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清单中,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赫然排在第一位。此前,武夷山已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此次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成功,也让武夷山成为我国首个“三世遗地”。


武夷山茶农上山采青。邱华 摄


摇青  邱华 摄


武夷山茶园景观 肖文凤 摄


喊山祭茶 彭林华 摄

武夷山是世界红茶和乌龙茶的发源地、“万里茶道”的起点城市,素有“一座武夷山,半部茶叶史”之说。让我们一起走进武夷山,窥探“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传承创新发展之路。

将优势转化为胜势

“申遗成功了!”11月29日的寒夜,各个工作群组的欢庆消息接踵而来,互致喜讯的电话一个又一个。

这一夜欢庆的掌声和热泪,这一路付出的精力和汗水,都让武夷岩茶申遗专班主要负责人、武夷山市文化馆馆长杨义东难以忘怀。

“申遗成功代表世界对中国茶文化的认可,这也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肯定。”杨义东介绍道,当时,福建省参与申遗的武夷山、安溪、福鼎等6个地方联合成立了申遗专项工作微信群,取名为“草木人专项群”,因为“人在草木间即为茶”。

前年12月,武夷山市接到通知,要求在2021年3月30日前提交材料。“申遗要求十分严苛,不允许返工,材料不合格的项目将直接从申报文本中被拿掉。”杨义东说。

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武夷山即刻成立申报专班,杨义东成为主要负责人,组织汇编武夷岩茶制作技艺有关材料并统筹协调申报视频的拍摄。

“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独树一帜,兼备红茶与绿茶的制作精华,在所有茶类中工序最多、工艺最复杂,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程度非常明显。”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刘宝顺如是概括武夷岩茶的制作特色。

据悉,武夷山人在唐宋时期即开始做蒸青团饼,明朝中后期开始做炒青绿茶,明末清初开始做乌龙茶。流传至今的武夷岩茶制作技艺,是历代茶人的智慧结晶,包括晒青、做青、初炒、初揉、复炒、复揉、毛火、晾索、拣剔、足火、吃火、团包、坑火等工序,环环相扣,不可或缺。

“历时一天一夜,将叶转变为茶的过程复杂精妙,加上我们拥有地球上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生态系统,这才孕育出‘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的武夷岩茶。”刘宝顺说。

虽然有优势,但将优势转化为胜势并不简单。

申报工作不仅需要武夷岩茶制作工艺流程的材料,还需要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传承人情况等材料。“申报工作就像织网,要把庞杂的项目梳理清楚,将方方面面整合起来,‘织’成一份有理有据且打动人心的申报材料。”杨义东说。

为此,申报专班工作人员走访了部门、行业组织和企业共20余个,点对点对接武夷岩茶制作技艺各级传承人18位。

同时,申报专班还聘请武夷山市乡土文化专家赵建平参与——2006年,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发布,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作为唯一的茶类榜上有名,赵建平就是当年申遗的骨干成员之一。

在武夷山市文化馆二楼一间满是书香和茶香的办公室里,46岁的杨义东与年近七旬的赵建平反复讨论、修改,时常工作到深夜而不自知……

“我们逐渐梳理出申报材料清单,共包含15个大类、上百个小类,光是材料的目录就有5000多字。”杨义东说。

“非遗传承,人是最关键的因素。”赵建平说,“武夷岩茶这些年活态传承效果显著,传承工作更加全面、系统、专业,非遗研培班、非遗进社区、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等活动丰富多彩,茶人的主动性和保护意识大幅提升。”

直到申遗成功的消息传来,武夷山“草木人”才松了一口气。

“申遗成功是对武夷山茶产业发展的一种肯定。”杨义东兴奋地说,“不到10分钟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视频,有近1分钟的画面在展示武夷岩茶的制作技艺,这让我十分自豪。”

“申遗成功是瓜熟蒂落的事,因为中国茶在世界的影响力有目共睹。”赵建平说,“很少有人知道,我们在2008年就已尝试叩响人类非遗的大门。虽然有过遗憾,但我们从未失去信心。此次成功经历了10多年的沉淀,而武夷岩茶的生命力也已愈发蓬勃。”

“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申遗视频中,以武夷岩茶为代表的“乌龙茶制作技艺”展示是在武夷山市瑞泉岩茶博物馆拍摄的。

走进该博物馆,茶窑存放着从清代光绪年间至当代的“瑞泉”茶样,琳琅满目。茶窑隔壁的茶叶书库,典雅幽静,收录着1万余本历代茶叶方面的典藏书籍,系统地介绍了中国茶文化。推开一侧古朴厚重的木门,全景还原的武夷岩茶制作技艺在眼前展开。炒青锅、揉茶桌、焙笼、炭火堆……一个个制茶老物件,在静谧中传播着先辈们的智慧。

“茶叶是我们世代为生的根本,传承茶文化是每个茶人的使命。”武夷山瑞泉茶业有限公司高管、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黄圣亮介绍,“我们通过全家之力,建设这么一个博物馆,就是希望向世人展现武夷岩茶的辉煌历史。”

“瑞泉”是武夷岩茶中一个颇具代表性的老字号,经历了武夷岩茶初创、发展、鼎盛、式微、复兴的全过程。早在1644年,黄氏先祖彦捷公便在武夷山水帘洞“瑞泉岩”下制作武夷岩茶。300多年来,黄氏家族一脉相承,发展茶业,黄圣亮已是“瑞泉”的第十二代传人。

黄圣亮告诉记者,早年间,父亲黄贤义用扁担挑着茶叶,坐上火车去福州卖茶。靠着优异的品质,瑞泉茶叶很快在福州市场吸引了一批铁杆粉丝。随后,武夷山旅游兴起,游客迅速增多,父亲又在武夷山做起凉茶生意。

挖到第一桶金后,父亲开始投资开荒种茶。随着茶产量不断增长,他成立了瑞泉茶业公司,并由黄家三个孩子执掌经营。如今,公司已拥有数百亩茶园,产品通达全国,甚至远销东南亚、欧洲等。

“长期以来,制茶是一项苦营生。小时候,我们家所处的核心茶区出行不便,我跟着父亲沿着小溪边走上半天,才能到镇里。‘出山’是件很奢侈的事,每年只能‘出山’五六次。”黄圣亮说,“而今,制茶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但传统技艺仍是大红袍的核心所在。”

近年来,前来拜师学茶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让黄圣亮对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的传承充满信心。

同样充满信心的,还有武夷岩茶制作技艺首位国家级传承人、高级评茶师叶启桐。

“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精妙复杂,很多环节需依靠制茶师的感官来判断,如低温久烘、复式萎凋等,全凭人工实践积累经验,机器难以代替,保护和传承这项非遗十分重要。”他说。

今年5月15日,第二届传承者·武夷岩茶传统技艺制茶大会闭幕。由包括叶启桐在内的16位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传承人组成导师团,经过严格的筛选、考核,从111位报名者中遴选出48位“传承者”。这些“传承者”分别跟随16位导师,进行为期3年的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系统学习。

今年79岁的叶启桐,祖籍福建省周宁县,上世纪60年代初遵循父亲叶先顺的足迹,来到武夷山学习种茶、制茶。坐落在武夷大道旁的武夷山凤凰茶业有限公司,是由原来的武夷山茶业总厂改制而来的。它凝聚着叶先顺、叶启桐两代人对武夷岩茶的深情。

叶启桐介绍,茶界泰斗张天福、近代茶圣吴觉农都曾在武夷山茶业总厂任厂长。父亲则从茶工、车间主任,一步步当到副厂长。也正是在这里,叶启桐从工人到技术员、从车间主任到业务厂长,经过经年累月的实践,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武夷岩茶制作技艺。

“要熟练掌握制茶技艺,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叶启桐表示,“申遗成功,意味着老祖宗留下的手艺获得了世界的认可,我们深感荣幸。今后,要培养更多年轻人研究茶文化,吸引更多人来发展茶产业,提升茶叶附加值。”

见茶见人见生活

在武夷山大街小巷,茶馆茶楼随处可见,茶已成了这个城市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见茶,见人,见生活”,得益于当地长期以来对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的活态传承。

走进位于武夷山市区的“不知春斋”茶馆,古意盎然的新式茶空间映入眼帘。屋内一角,一壶大红袍热气氤氲,炉火上的烤柿子香甜软糯,烤橘子的清香杂糅着烤花生的烟火气,三五年轻人围坐在一起,看栗子在小炭炉上噼啪作响……这成为今冬武夷山人“围炉煮茶”现象的一个缩影。

“过去,泡茶喝茶一直被认为是中老年人生活的标配;而今,随着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接触茶文化,茶叶消费群体正朝着年轻化发展。”“不知春斋”负责人邱月微说,“为了适应这种消费转型,我们在装修中融入更多的现代元素,并向有需求的客户提供茶文化讲解。”

在当地,人与茶的情感渊源深厚。

宋代大儒朱熹自称“茶仙”,曾隐居武夷精舍,以茶清心,著书立说。《朱子语类·杂说》中曾记载,朱熹在向学生讲学时说,“茶本味苦,吃过却甘”,茶是苦与甜的辩证统一体。朱熹认为,理学之道与茶性是相通的,饮茶与修身励志的切合点就在茶的本性上。茶,体现了中和之理,融合了儒家理学文化思想的精髓。

“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千百年前,朱熹对武夷茶的动人描绘仍在碧水丹山间回响……

一代又一代的武夷山人,守望着家园,守望着茶山,形成独有的茶民俗。其中,喊山祭茶最为壮观。

“夜闻击鼓满山谷,千人助叫声喊呀”,欧阳修的诗句记录下北宋时期武夷山喊山祭茶的盛典。这一民俗沿袭至今,每逢惊蛰时节,武夷山人开始采茶、造茶,民间仍可见喊山祭茶活动。鸣金击鼓、顶礼膜拜之后,众茶农高喊“茶发芽”,祝茶叶丰收、茶事顺利。

这一民俗还融入武夷山旅游头部产品、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之中。截至目前,《印象大红袍》已表演5201场次,为世界各地的朋友展现了秀美茶山间的神奇故事。

活跃于秀美茶山间的何世安,对茶山有着特殊的情感:“山场是大自然的馈赠。”

身为福莲(武夷山)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制茶师的他,始终坚持“不打药、不施肥”的生态种茶方式。

2015年,他在茶山上遇见福建农林大学植物营养学教授廖红——彼时,廖红正围绕新研究方向“改良茶叶种植技术”开展调研。两人在生态种茶的理念上一拍即合。

次年,福莲公司在武夷山市星村镇的600亩茶园成了廖红团队开展“优质安全高效生态茶园”系列试验的第一块茶园。试验中,廖红团队通过大豆根瘤固氮,并以大豆作为绿肥就地掩埋等方法改良土壤;秋末冬初播撒油菜种子,来年春天,茶山上便是另一种金黄和翠绿,油菜开花后就地回田补给土壤磷和钾。

“通过现代生态化管理,当年茶叶产量及茶汤的纯净度和甘甜度方面均有明显提升。”何世安开心地说。

这为武夷山茶产业吹来科技创新的春风。

2018年,在武夷山市政府的支持下,生态茶园相关研究成果被引入星村镇燕子窠大面积推广。

去年3月,正在福建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燕子窠生态茶园,察看春茶长势,了解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他叮嘱,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

星村镇茶农范德兴,有幸在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生态茶园的建设,让茶山、茶人都焕然一新;现在,又有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加持,大家保护生态的积极性更高了。”范德兴告诉记者,近年来,不少茶园种上樱花、银杏,不仅改善了生态状况,也让茶园景观更丰富。每当茶园内的树木开花时,许多游客会慕名而来。

福莲公司在星村镇打造了一个茶庄园。庄园内汇聚了山舍民宿、茶山漫游道、岩茶生产车间、制茶体验中心、吴觉农纪念馆,游客在此可全方位感受种茶、采茶、加工、储存和品茶的沉浸式茶文化体验。前几天,该茶庄园被中国旅游研究院评为2022中国旅游创业创新精选案例、城市旅游优秀案例。

一片“金叶子”,连着一二三产。武夷岩茶穿越历史而来,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融合”的新探索中,不断散发出时代的新芳香……(见习记者姚雨欣通讯员李茜)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福建项目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

主要流布于武夷山一带。武夷岩茶(大红袍)系乌龙茶类,其制作技艺源于明末,形成于清初,是由绿茶、红茶的制作技艺演变而成,已有300多年历史。

武夷岩茶(大红袍)具有“岩骨花香”的品质。做青与双炒双揉技术是其特有的工序。做青须“看天做青,看青做青”,持续时间约8~10小时,最后一次做青时可看到叶面凸起呈龟背形;双炒双揉则是茶叶形成“三节色”“蛙皮状”的过程。

铁观音制作技艺

主要流布于安溪县。相传清代雍正年间,西坪镇的茶农魏荫信奉观音菩萨,因观音托梦,发现了一株奇异的茶树。魏荫遂将茶树移植到家中一口铁鼎中,经数年培植,制成的茶叶品质特异,香韵非凡,取名“铁观音”。

制茶师灵活掌握各道工序中的关键环节,经过晒青、晾青、摇青,使茶叶形成奇特的“绿叶红镶边”现象和独特的色、香、味内质,再进行高温杀青,制止酶的活性,最后通过揉捻和反复包揉、烘焙,形成天然的“兰花香”和特殊的“观音韵”。

福鼎白茶制作技艺

主要流布于福鼎市。明代田艺蘅《煮泉小品》载:“芽者,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生晒茶沦于瓯中,则旗枪舒畅,清翠鲜明,万为可爱。”其中的日晒干燥法和鲜叶采摘标准,被认为是白茶制作的雏形。

福鼎白茶因成品芽头肥壮,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该茶在制作时不炒不揉,其初制技艺主要是晾青、萎凋、轻揉捻(新工艺白茶特有)、并筛、烘焙;精制工艺流程为拣剔、拼配、烘焙、装箱。

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

主要流布于福州市,源于宋,成于明,盛于清。北宋时福州为茉莉之都,开始生产茉莉花茶,至明代时加工技术走向成熟稳定。清道光年间,福州作为通商口岸,成为中国三大茶市之一;清咸丰年间,福州茉莉花茶作为皇家贡茶,开始进行大规模商品化生产,并畅销欧美和南洋地区。

窨花是制作福州茉莉花茶的重点工序,根据每年茉莉花的品质和茶坯质量,最高可做到八到十窨。

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

发源于福安市白云山麓的坦洋村。相传,清咸丰年间,坦洋村茶人以“坦洋菜茶”为原料,成功创制“坦洋工夫”红茶。从清光绪六年到民国二十五年,平均每年出口的坦洋工夫多达1万多担,成为当时欧洲皇室贵族所青睐的下午茶。

初制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4道工序,制成红毛茶;毛茶再经过初抖、平筛、撩筛、捞筛、复抖、紧门、毛选、复选、清风,以及风选、拣剔、复火、拼配匀堆等精制工序,最终形成成品茶。

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

主要流布于漳平市,其紧压茶技艺填补了我国乌龙茶紧压茶的空白。漳平茶农在闽北乌龙茶“重发酵”和闽南乌龙茶“轻发酵”的基础上,结合漳平茶实际,创制出便于携带的四方茶饼,该制饼工艺成为漳平水仙茶的独特技艺。

模压造型是漳平水仙茶的标志性工艺。该技艺使用木制模具。将包装纸铺开,上置木模,加入约14克揉捻叶,再用木槌加压造型,成型后将纸包扎紧,用米浆黏封。

(记者郭斌整理)

来源:福建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从茶产业里看乡村振兴 贵浙闽皖滇五省代表委员共话一片神奇的叶子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茶产业,正是一项促农增收、改善生态的特色农业产业。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茶文化发祥地,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产茶国。在我国,茶产业一头连着千万茶农,一头连着亿万消费者,是一项为茶农谋利、为饮者造福的产业。

从“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的经典论述,到“万里茶道”“茶酒论”“茶之友谊”等“茶叙外交”,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和茶文化交流,在多次出访中介绍中国茶文化,为“中国茶”的共享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全国两会期间,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联合福建日报、浙江日报、安徽日报、云南日报,邀请黔、闽、浙、皖、滇等5省市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共话茶叶这片神奇的叶子,为写好“茶产业”文章、助力增收、脱贫建言献策——

贵州代表周绍军:本土良种+有机茶园 贵州茶叶质量为先

3月8日,结束一天的会议后,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龙塘镇大屯村党支部书记周绍军赶在天黑前拨通了村委委员熊兴强的电话。

“茶叶能采了吗?不能采?明天还要降温啊?”连续两个问句让周绍军眉头紧皱,“那你时刻关注温度,提前组织好采茶的村民。”简短寒暄几句,周绍军挂断了电话。

大屯村,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种茶。从“知青茶场”到“私营茶场”,大屯村的茶园面积忽高忽低。到上世纪90年代,村中闲置的茶园还有600余亩。村民不管也不采,甚至有些挖掉茶树,种上了庄稼。

2001年,外出闯荡15年回到家乡的周绍军当选村主任后,把重振茶园建设、发展茶产业提上了日程。

“我把茶叶定位为子孙产业,一是因为茶叶采收期长、用工量大,可以把村民留在家乡;二是茶叶生长期长、全身是宝,是个长效产业。”周绍军说。

2003年,周绍军当选村支部书记,动员全村干部群众种茶兴茶。截止2018年底,大屯村已种植茶叶2230亩,丰产茶园1000亩,茶业产值600余万元。

这样的成绩这还远远不够。对周绍军来说,他的目标是以本土良种和有机茶园强强联合,生产出真正优质的有机茶。

“你看,通过这个大数据可追溯系统,我在手机上就可以看到茶园的所有情况。”周绍军拿出手机,通过二维码识别进入了“茶园可追溯智能监测系统”。

打开视频,一片嫩芽初现的茶园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周绍军说的本土良种,就是这种被当地人称为“苔子茶”的石阡苔茶。

石阡苔茶是石阡当地各族茶农长期栽培选育形成的地方品种,母树属古茶树系列,是中国屈指可数的茶树良种,抗逆性、适应性、产量、品质均高于比外地品种。

该茶栗香持久,滋味醇厚,芳香物质含量丰富,且含锌、硒、钾等有益物质,在当地被称为“金不换”品种。

本土良种是基石,有机茶园建设是保障。2017年,大屯村600亩茶园开始申报有机茶园并进行有机管理。今年8月,有机转换期就将结束,一旦通过认证,这600亩茶园就将成为真正的有机茶园。

为了建设有机茶园,大屯村与贵州科研院所开展了有关合作。周绍军介绍,自2012年起,贵州大学宋宝安院士的科研团队和贵州省农科院生物研究所的团队相继进驻大屯村,开展以草养草、绿色防控等试验,并把相关技术教授给茶农,为有机茶园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现在正是打基础的时候,只有把本土良种茶园建设好、管护好,才能生产出真正高品质的茶叶,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周绍军说,现在,大屯村3256人中,以茶为生的村民占90%以上。2018年,大屯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9000元,大屯村也从贫困村变为了茶叶专业村。(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李中迪)

【数说贵州茶】

近年来,贵州省大力发展茶产业。截至2018年底,全省茶园面积达752万亩,连续六年全国第一,投产面积561万亩,各类茶叶总产量36.2万吨,总产值394亿元;带动贫困人口45.2万人,脱贫人数13.7万人;涉茶人员年人均收入9287.5元,其中涉茶贫困户人均年收入4381.2元,较非涉茶贫困户人均年收入高2109元。


目前,茶产业已成为贵州省支柱产业之一。2018年,贵州全省注册茶叶加工企业及合作社达到4990家,茶叶出口地从中东等地向美国、北欧、东南亚等地转移,茶叶出口产品类型以红茶、绿茶和黑茶为主。


福建委员何一心:以茶为媒 当好“一带一路”友好使者

一片茶叶,犹如一叶扁舟,串起并壮大了“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从武夷山走出,经“万里茶道”“海上丝绸之路”,何一心等一代代福建茶商以茶为媒、以茶探路,当起了“一带一路”沿线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的友好使者。

在京履职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一心牢记初心,积极围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献计献策。“福建是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茶叶贸易、茶文化交流始终是促进核心区建设的重要媒介、重要动力。”何一心说。

中国是世界茶叶主产区,茶叶产量和销量均居世界前列。而我国茶叶出口量占我国全年茶叶生产总产量的13.6%,占全球茶叶出口总量的19.8%。何一心认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茶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之一,将会有越来越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我们的产品标准,与国际标准有些差距,会给中国茶走向世界带来一定的影响。”他建议,要从政府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带动产业向更高标准迈进;行业自身要建立从采制到加工再到销售的严格标准体系,积极对接国际标准。

“走出去”发展,要坚持质量为先、练好内功。何一心介绍,在武夷星茶业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不仅做好企业自身质量管理,同时努力带动茶农参与其中。比如,在茶园管理过程中坚持生态化管理,绝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公司拥有全套检测设备和能力,公司的每一款产品都可以追溯到源头产地。“我们不仅为自身产品安全提供保障,也为茶农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他建议,要坚持生态发展、绿色发展,加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茶园基地建设,以科技为抓手、坚持进行有机茶的种植加工,以环保为先锋、选用可降解循环利用的包装材料,每个环节都认真负责,构建起健康中国茶的理念。

何一心介绍,2018年,福建深入实施产业绿色发展行动,新建150万亩不用化学农药绿色示范茶园,深入开展“闽茶海丝行”活动,支持茶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闽茶文化推广中心,签订茶叶购销合同10.5亿元,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000亿元。

“‘一带一路’建设也给福建茶叶带来了无限商机。”对福建茶的产业现状及“走出去“情况,何一心如数家珍。他说,当前发展总体较好,但在行业标准、农药残留等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所有的茶农茶商一起努力,坚持绿色生态,提升品牌价值,共同推动福建茶更好走向世界。(福建日报记者 严顺龙)

【数说福建茶】

福建是我国江南茶区名茶主要生产省份,全省有66个产茶县(市),盛产乌龙茶、白茶、红茶。数据显示,2017年,福建毛茶产量45.2万吨,毛茶产值235亿元,茶产业综合产值937亿元。


2018年9月,福建省发改委和经信委联合印发《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千亿产业集群推进计划(2018-2020年)》,提出依托闽南乌龙茶区、闽北乌龙茶区、闽东北白(红)茶区,支持壮大八马、日春、华祥苑、天福、武夷星、正山堂、品品香、春伦等企业,重点打造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福鼎白茶等区域公用品牌,争取到2020年实现茶业全产业链产值1200亿元,打造茶产业集群。


浙江代表俞学文:乡村振兴靠产业 众人“品茶”茶更香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武义县柳城畲族镇青坑村村委会主任、浙江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武义县金茗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俞学文的众多“头衔”中,有两项直接与茶相关,此行来到北京,他的行李箱中依然少不了产自家乡的有机绿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俞学文的口中也总离不开一个“茶”字。

俞学文是一名来自基层农村的人大代表,在他家乡金华武义这座历史悠久的浙中小城,茶叶在农业产业结构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初春时节踏入武义西南山间,茶叶的芳香弥漫至空气的每一粒分子中。去年,武义全县茶园总面积已达10.6万亩,全年产量1.73万吨,产值10.65亿元,茶叶产值已占当地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连任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12年里,俞学文一直在为“三农”问题鼓与呼。本次两会,他提交了一个议案和16个建议。其中,关于加强产业兴旺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议被放在了首位。

“没有产业兴旺,空谈乡村振兴毫无意义”,入行25年,对于家乡武义茶产业的发展给当地农业经济带来的变化,俞学文代表有着最深切的体会。

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的武义,村庄散落在山间,数量多且规模小,加上许多小村山遥路远,交通不便,村级集体经济普遍比较薄弱。守着好山好水好空气,但是缺乏统一规划,也没有形成品牌,茶农们种出来的茶叶迟迟打不开销路,价格也卖不上去,“靠山却吃不了山”,曾经陷入“绿富两难”的境地。

上世纪九十年代,武义在全国率先提出发展有机茶,将有机茶作为当地“生态立县”的重要抓手,大力扶持有机茶园建设,扶持龙头企业,使有机茶产业发展迅速。目前,武义十余万亩茶园中,经认证的有机茶园面积达1.7万余亩,约占16%。

俞学文代表在调研中发现,武义有机茶园面积虽大,可生产有机茶的企业规模大小不一,品质良莠不齐。“五年前有机产品的新国标出台后,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标识、销售管理体系等都提高了标准,许多小茶企因为生产技术和资金有限,纷纷退出,现在武义县的有机茶大多由大型茶企生产,品质更有保障。”俞学文代表说,门槛高了,对武义有机茶产业来说是一件好事。通过对低小散茶企、茶园上做“减法”,严格把控源头,强化投入品监控,规范合理用药,建立强化产品检测,建设二维码追溯体系等方式,其实是在茶叶质量上做了“加法”。

武义县茶业发展从“绿富两难”到“点绿成金”,奥秘就在俞学文代表向记者展示的这杯有机茶中。颜色翠绿、口感清冽,乍看与其他浙产绿茶并无二致,但却通过中农、欧盟、美国三重有机认证,465项检测“零”农残。俞学文代表说,包括有机茶在内的茶产业目前已成武义县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当地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有机茶之乡”。

如今,武义有6万余人从事茶叶的种植、加工和经营,占全县人口近五分之一,一名具备专业茶叶加工技能的农民年收入可达十余万元。俞学文代表说,为了激发当地茶农的积极性,武义通过打造“市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使茶农与工商资本、村民与村集体形成共建共享的关系,同时采用公司为农民垫资,将政府补助给承包农民,按季节上浮鲜叶收购价格等一系列措施,最大限度保证农民的利益。在这条绿色产业链的拉动下,俞学文代表欣喜地看到武义越来越多的茶农开创了属于自己的“绿色银行”:“去年,仅金茗茶叶专业合作社一家出口到欧美的有机茶,创汇就有3500万余元。”

“实现乡村振兴既要靠产业,也需要激活每个村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大家都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正所谓,众人‘品茶’茶更香。”对于家乡的未来,俞学文代表充满期待。(浙江在线记者 胡昕然 黄云灵)

【数说浙江茶】

浙江是我国主要的名优茶主产区。2018年,茶叶总面积300.5万亩,总产量18.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3%、3.5%。其中,名优茶产量8.9万吨,同比增长1.9%。


2018年,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了《浙江省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启动了以生态茶园为首的“五园创建”工程,计划通过三年努力,建成包括150个生态茶园在内的500个“五园”省级示范基地,力争成为全国种植业高质量发展标杆省份。


安徽代表孙晓宏:走特色之路 打造名茶之都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谈到茶叶、谈到安徽茶产业,全国人大代表、黄山市市长孔晓宏引经据典,如数家珍:黄山市有“三大国礼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黄山绿牡丹,有享誉世界的“红茶皇后”祁门红茶、“绿色金子”屯溪绿茶,有“炒青绿茶鼻祖”松萝茶,有历史名茶顶谷大方……

据了解,2017年,安徽茶产业综合产值334.48亿元,出口量和出口额均位居全国第二。黄山市作为中国重点产茶区之一,先后孕育出7个国家级良种和4个省级良种,分别占到了全国的6%、安徽省的22%;目前全市茶园面积达76.1万亩,其中“三茶”(有机茶、绿色食品茶、无公害茶)认证面积73.2万亩,均居安徽省首位。

“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孔晓宏告诉记者,近年来,黄山市牢固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抢抓“茶为国饮”渐兴机遇,每年市、县两级投入财政专项资金超千万元,大力推进茶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黄山特色的绿色产业发展之路。

重质量、抢占产品制高点,强龙头、抢占产业制高点,塑品牌、抢占市场制高点,抓创新、抢占竞争制高点,促融合、抢占发展制高点,黄山市2018年茶叶产量3.73万吨,一产产值34.28亿元,综合产值138亿元,茶农人均茶叶收入4898元。黄山市还大力实施茶叶走出去战略,茶产品出口近30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茶叶自营出口4.71万吨,创汇1.95亿美元,出口量和创汇额分别占全省79.6%和78.9%、全国12.9%和11%。

“促进茶文化与茶产业融合发展。”孔晓宏自豪地说,黄山市相继建成开放了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松萝茶等黄山名茶博物馆,公开发行了四大名茶系列茶书,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等传统手工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充分发挥黄山旅游资源优势,促进茶旅游与茶产业融合发展,全市茶休闲、茶家乐得到较快发展,谢裕大、松萝、新安源、祥源、天之红等一批名茶庄园对外开放,全市共建成集茶园观光、茶事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生态茶园基地19处。

“当前,茶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孔晓宏直言不讳地指出,主要表现为茶园自身生态功能退化、品牌推介力度不够、政策支持不足。下一步,黄山市将补齐短板,以生态资源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产业转型升级、茶文旅深度融合为主线,着力做强茶产业、做优茶产品、做大茶企业、做活茶市场、做响茶文化。

“绿色是黄山的本色,茶叶是黄山的家珍。”孔晓宏满怀信心地表示,黄山要秉承资源优势,进一步挖掘茶文化、擦亮茶品牌,加快建设“美丽黄山、名茶之都”。(安徽日报记者 朱胜利)

【数说安徽茶】

茶叶是安徽省传统优势产业。2018年3月,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做优做大做强茶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省茶园面积达300万亩,年干茶产量14万吨,一产产值150亿元,综合产值500亿元,努力在全国争先进位;并将茶产业发展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内容,每个宜茶贫困县打造一批高标准茶园基地和标准化茶产业基地,每个宜茶贫困村培育1个鲜叶交易网点,扶持有条件的村发展茶叶加工企业,每个宜茶贫困户人均至少拥有1亩良种茶园,力争带动宜茶贫困户每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云南代表罗红江:“绿色银行”取出真金白银

“普洱茶为西双版纳州20万山区农民人均增收4187元,成为脱贫攻坚最重要的产业支撑,群众从‘绿色银行’中取出了真金白银,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长罗红江说。

罗红江是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人,从小在茶文化的熏陶中长大,养成了爱喝普洱茶的习惯,对普洱茶的亲近感长在骨子中,流淌在血液里。他介绍说,西双版纳是世界公认的茶树原产地、普洱茶发祥地和茶马古道的源头,植茶、用茶、贸茶的历史悠久,距今已2000多年。千百年来,世居在西双版纳这片神奇美丽土地上的民族同胞,在长期的种茶、饮茶、贸茶活动中,形成了独特而又多姿多彩的民族特色茶文化。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持续开展普洱茶“二次创业、再创辉煌”行动,全州围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绿色”的茶业发展主题,延伸产业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普洱茶产业领航全州绿色发展步入新境界。

罗红江介绍,目前,西双版纳原始森林中纯生态、无污染的古茶园除了给茶农带来丰厚的卖茶收入,还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全州115万亩茶园有90万亩达到生态茶园标准,生态茶叶全面改造提升工程还在持续推进中。西双版纳所有普洱茶加工企业也都通过了CS认证,全州形成以勐海茶厂、七彩云南、陈升茶厂、雨林古茶坊等茶厂为代表的集茶叶种植、加工、营销为一体的茶叶企业群。与此同时,茶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普洱茶食品、保健品、日用品等衍生品不断涌现,市场供应更加丰富多样,综合利用发展势头强劲。

州委、州政府还立足更高站位,提出加快构建茶产业、茶经济、茶生态、茶旅游和茶文化互融共进、协调发展的现代茶产业体系,力争把西双版纳建成中国最优最大的普洱茶生产基地、普洱茶研发中心和普洱茶文化旅游目的地。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澜湄合作的务实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西双版纳“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茶产业发展掀开了新时代的新篇章。

西双版纳贫困的地方主要在山区,大多数是适合发展普洱茶的地区。“为了让普洱茶真正成为山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绿色产业,西双版纳一手抓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绿色产业扶贫行动,贫困人口人均至少扶持1亩优质茶;一头抓龙头企业带动,确保贫困户茶叶种得好、不愁销。”罗红江说。

截至2018年末,西双版纳全州茶叶种植面积115万亩,普洱茶产量4.8万吨,约占云南全省普洱茶产量的三分之一;综合产值170亿元,税收7.1亿元,均占全省一半左右。普洱茶为20万山区农民人均增收4187元,成为脱贫攻坚最重要的产业支撑。(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程三娟)

【数说云南茶】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也是具有两千年历史发展的古老茶区。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中,有15个州市110多个县市区产茶。2018年,全省茶叶总面积630万亩、比上年增1.7%,总产量39.8万吨、同比增2.8%,综合产值达843亿元、同比增13.6%,茶农人均收入达3630元、同比增10.7%。


近3年来,茶农收入年增速10%以上,平均增收300元左右。“普洱茶”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品牌价值最高的茶叶公共区域品牌。云茶产业已成为云南省广大茶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产业。

找到约97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