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云南马古牌普洱茶

找到约141条结果 (用时 0.011 秒)

买茶留给子孙喝?崔永元谈普洱茶存一百年之骗局

云南人喝普洱茶是在2000年之后的事,在那之前所有的普洱茶都是出口港销或者边销,云南人大都在喝大叶种毛茶(绿茶)。云南本地二十多年是少有存普洱茶的习惯,所以老茶都基本出自港台大师商人的故事里,我们讲当代普洱茶历史是云南普洱茶二十年左右的发展历史,再往前都是清代史料上和改革开放之前的记载,这一点崔永元先生可能对普洱茶当代史的发展不是非常了解。

崔永元先生谈到的云南茶山也不止五个茶山,其中西双版纳的古六大茶山最有名,还有勐海的新六大茶山,还有临沧的茶山、普洱(思茅)茶山、德宏茶山、保山茶山、大理茶山等等。

至于崔永元谈到大可堂张奇明先生,还有何作如先生,这个这些都是“鉴赏大家”,但是得打一个问号。湿仓味就是六六粉的味道,通过蒸馏干燥的方式来实现这么一个老茶的味道,喝这个茶你得有喝湿仓茶的抗体,这一点崔先生说的比我直截了当,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去体验这个味道。

我昨天加编者按转载了《老茶文摘》的文章《崔永元谈百年老茶骗局:他们贩卖的是发霉的思想,仓味的思想,老鼠洞味的思想!》,我收到了一位我非常尊重的江西朋友的微信语音,他说董乐这个人如何如何糟糕,读者也有留言这么说,可我只是转载这个文章,转这个文章也一下子拉不低我的档次,但是一个人的观点或者对真理的认知才是最重要的。

知识之教导,真理之指引,会从根本上催发人的勇气。学习是求真、认真的过程,有了这样的追求之心,才可能不顾一切,为真理一搏。

非常感谢杨凯先生转来这段原始的录音,我整理成文,以飨读者。我对于造假老茶、金融茶炒作、平台价格的虚假、普洱茶行业的乱象多有批评,出于我对普洱茶的痴迷而已,喝生态、健康、干净的普洱茶就这么简单。


(崔永元谈普洱茶录音完整版详见石一龙公众号)


以下是崔永元先生的录音原文


就看这样的东西特别多。为什么?比如说我们每天在这说叼盘,都说不尽,因为确实就是个跳梁小丑。但是我觉得想跟他一起叼盘,或者想跟他学叼盘,或者认为他叼盘无比正确的人,应该是大量的。

你比如说这位作者,这位作者我觉得这盘叼的就挺妙的。因为这洪水不好叼。真的。好像huxijin也没叼这个盘子,你看他叼盘出重现于华夏大地,向中华民族展现中华5000年文明的现实地位,我真服了。还有一个,它这个是个动图,老板(注:安徽黄山的)就是说他库房积压了3000吨茶叶,当然是绿茶红茶什么的。然后他特别伤心,因为他今年还特意从茶农那多收了点。

现在被水淹了,后来很快第二天就有了这个,说是武警部队去那了,帮他抢运,把库房里的那些茶叶的赶紧的给他倒腾一下,倒腾出来,有的还可以加工,实在不行的就扔了,这个人哭得很伤心,他大概损失了说9000万元,我记得好像是这么个数。但是出了什么问题呢?现在底下这个叫什么老班章熟茶,什么这个茶那个茶全都拿动图说事,都说他茶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连千元的老班章普洱茶现在被迫一折出售。

当然这些人我觉得可能不是些糊涂人,咱们上次谈逆淘汰,就是那些操盘手,他们知道没有多少个人记住这个场面,就是这个老板因为他的绿茶被淹了,绿茶和毛茶被淹了,然后他留下了辛酸的泪水。

他觉得没有多少人能记住场面,也对不上号,你看我现在也对不上号了,我只记得是安徽的,所以他们家别管有什么茶,都拿这个“老板哭”这个图来散布悲情,打悲情牌,卖自己的茶,你可以说他卑鄙,但是他不怕你说他卑鄙,因为他愿意卑鄙,他知道能挣到钱就行。全都借逆淘汰,你信了,你就傻了。

关于这个茶就是,大概10年前差不多,大陆兴起了喝普洱茶热潮。我记得我还是比较早知道的,因为我在云南有朋友。我记得最早我喝到普洱茶是在广东,你到一个饭馆,你还没有点菜,他就先把茶给你倒上,就都是普洱茶。

喝不惯,喝的就像刷锅水特别难喝。后来大概10年前,在云南那边开始流行普洱茶了。普洱茶是大叶茶,它的命名是用这个地名命名的,它那个地方就叫普洱。整个云南境内现在号称有五大茶山,都生产普洱茶。

过去那个地方山高林密,交通不便,所以它运到藏区的茶,马驮着疼。那一走可能得走半年,甚至更长时间,风吹日晒,那个茶,一会儿潮了一会儿太阳又晒干了,一会又给淋了一会太阳又晒干了,等拉到西藏以后它就发酵了,黑乎乎的,结果藏人一煮茶,再加点牦牛奶什么的,特别好喝,非常好喝这个茶。

后来川藏公路就建成了,建成了以后开着大卡车,几天就送上去了。那个茶为什么要成一饼一饼的?他是为了运输方便,没有别的原因。

要么你散茶,你想想你才能装多少,你这都压成一饼一饼的,那一饼都是一一斤两斤,甚至更多,他就是为了运输方便方便,才压成饼的。

川藏公路修好了以后,它几天就运上去,茶还是绿的呢。所以莫名一喝这味就不对了,这怎么办呢?这周总理就说让云南的这些茶厂研究人工发酵的茶,就不是马拉着它出去走半年的,不是这样。结果就出来了一个叫“渥堆发酵”这么一个工序。渥堆就是一个……我不好意思说,怕人家打我,像粪堆似的就那意思,我就弄成一个大堆,然后喷上水,用温度表观察着它的温度,让它发酵,基本上十几天,15天左右就行了(注:说的不太准确,有点知识缺失)。

就像马拉着半年风吹日晒的效果一样了。所以最早的这批就叫文革砖。因为它就是文革时候才有的,在这之前就都是生茶,没发酵的茶。而拉到西藏已经发酵了,刚才我已经讲了,不是人工的原因,那就是风吹日晒的原因。现在,从文革砖开始有了人工制作的熟茶,就是这个意思。

然后大概七八年前就开始做吆子了,就是说首先是有人发现了一批文革砖,就开始讲故事了,这个圈里都叫讲故事,想卖那个东西,你不想买,我把它讲成是慈禧太后的迷信,你不光想买,你还想出高价,这个茶叶圈里就开始讲故事了。讲故事说文革砖,一个是留下来的。当时生产多了没卖出去,留出来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牧民不是特别喜欢,他还是喜欢原始的那种,所以销的不是那么好。还有一种说法是大量的销到了港台、马来西亚、东南亚地区,在那个地方就保留了很多,然后这个东西就开始回流了,因为大家爱喝了,所以就值钱了。

那一块卖的,一块茶砖这么大,这么大一块茶砖比这还小,卖个几万块钱小意思,再接着更作妖了,就开始出现了100年前的茶,80年前的茶,60年前的茶,都出现了。那个故事就更多了是吧?恨不得一坨茶得有一个故事,比较有名的有宋聘号,陈云号。我有一个朋友叫张奇明,上海的,他收藏了好多,还有一个号叫永元号,就是我这个名字叫永元号,这都是过去的。

茶叶的商铺,上百年的那种商铺,他们当时卖的品牌茶。有没有?我相信有。他总会有各种各样原因遗留下来的是吧?有没有我们在市面上见的那么多?我告诉你没有,后来就乱套了,太多了。

反正中国人造假能力一流,包茶叶的纸,好造,能给你造的一模一样,这个茶叶他们尝一尝喝一喝,看是什么味,然后就开始造假。

那时候我有好朋友,张奇明,老何(注:何作如先生)什么的,经常找到好茶叶,就给我打电话说这样晚上来喝茶来我们就去喝茶,喝到过什么,喝到过那种酸的,那一看就是有问题,不对。然后多冲两次,然后喝,我说这不是受罪吗?咱别喝这个了。这个茶叶它要不对劲,比如它动了手脚,喝完了只能对自己不好。

哎,完了!这个行当就开始不断发展壮大。有一次我们去喝茶,也是他们请我们去喝茶,一喝我就觉得它坏了,茶存储有问题,发霉了,一喝就能喝出来。结果碰到一个香港的还是台湾的人告诉我说,这个叫仓味。我说哪个仓?他说就是仓库的仓。仓位,就是说它经过仓储,所以它有这么一种特殊的味道叫仓味。

我说这不就是发霉了吗?然后他们所有人都笑,就是说你太实话实说了,不给人面子。(注:这就是湿仓茶,是不能喝的,是真发霉了的。)

他们就把这种发霉的茶,发明了一个词叫仓味,就掩盖过去了。然后以后半懂不懂的那些人一喝说这茶不错,就是有点仓味,我从来不喝有仓味的茶,那就是发霉了。

那就是服毒,那茶卖得很邪乎。那种茶通常能卖到100万一饼,60万一饼。50万一饼,40万一饼,非常多。

我们说如果有不知道因为什么流传下来的老茶,物以稀为贵,可能可以。但是他们又出来个新的骗局,新的骗局就是说你现在就买了些新茶,五大茶山的新茶,你是买给后代的财富。也就是说你40年以后50年以后你不在了,你的孩子拿出来,每一饼都是宋聘。

当时很多人就到银行贷款,就把房子抵押了,上当受骗买他们这个茶。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实话实说》的时候,我就做了一期节目,请的全是红茶的专家、绿茶的专家,什么龙井的专家、普洱茶的专家,就摆到桌面上说,是怎么回事。结果我们就把这个事说清楚了。当时那个茶叶价格大跳水,好多人因此完蛋了、崩盘了。(注:讲的是2007年普洱茶大崩盘的事)

在中国就是这种讲故事、蒙人、讲故事、卖东西,这才是传统的,比那个大水淹了传统不晚,你哪怕去到潘家园,北京潘家园你逛地摊,他有一个人卖你一个掏耳勺,他这掏耳勺都有故事,张嘴就来,那故事都特别多。

现在我觉得网络上的像胡叼盘,什么jinzhengwei,这些讲故事的人,他们贩卖的可能不是商品,他们贩卖的是他们发霉的思想,有仓味的思想,有老鼠洞味的思想。

一本书,重新认识古茶园

  2019年10月26日,《造物记:云南古茶园的秘密》新书发布会在美丽的西双版纳勐宋雨林庄园举行。发布会汇集文化、传媒、茶业等各界知名人士,150多名嘉宾、读者共同见证了这本古茶园里程碑式作品的诞生,本次发布会由雨林古茶坊、茶业复兴、中华书局联袂出品。



嘉宾签到合影 

  中国著名作家马原先生、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刘明达先生、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何强博士、普洱茶专家杨凯先生、茶马古道研究专家杨海潮先生、人文茶道创始人王迎新女士、中华书局林玉萍女士、勐海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应枚女士、云南茶科所所长何青元先生、勐海县政协副主席,勐宋乡党委书记李海荣先生、著名茶叶专家王平盛先生、著名茶人张俊先生、雨林古茶坊董事长樊露先生、雨林古茶坊副总经理江学明先生等嘉宾出席了本次发布会。

  发布会在一曲悠扬的布朗四弦弹唱中展开,带领大家进入西双版纳这个神奇、充满故事的古老世界。

发布会由《茶业复兴》主编杨静茜主持

  《造物记:云南古茶园的秘密》一书由中华书局出版,系主创周重林继畅销书《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之后的又一部重量级作品,也是茶业复兴核心团队全力以赴共同创作的又一部重磅作品,以原创书写原汁原味的古树茶韵味,以用心寻找西双版纳古茶园最初的茶境与情怀。

  中国著名作家马原、勐海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应枚女士首先进行致辞,对《造物记》这本书的发布表达了极高的期待。

中国著名作家马原致辞

勐海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应枚女士致辞 

  今日头条云南区域主笔温星表示:这本书在混乱的普洱茶江湖中提出了古茶园系统的九种分类,这套分类系统能够成为当下古茶树研究的思考方向。无论是《茶叶战争》还是《民国茶范》到今天的《造物记》,都充满了周重林及其团队的思考。

今日头条云南区域主笔温星致辞  

  随后,本书主创周重林、雨林古茶坊庄园客服总监张敏、中华书局林玉萍女士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周重林围绕古茶园的九种分类做了说明:

《造物记》主创周重林分享

  谈茶山,太宽泛;谈茶树,太逼仄,只有茶园才如此饱满。云南的古茶园、古老的种茶技术、采茶技术、管理技术以及饮茶风俗真正影响到了今天。我们每行走于一村一寨、一山一园,皆倾听当地茶农的声音,倾听自然的声音,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客观的角度记录每一个小产区的茶叶价格、制作工艺的变化,记录他们在岁月中总结的古树茶鉴别方法、饮茶方式的变化、茶树养护模式的变迁。

  同时,我们也以人文的情怀了解他们的生活与民族习俗、村寨的变化与经济作物历年来的选择、经济收入的来源与支出方向……这种种角度与细节,透着他们对茶叶的情感、对美好生活的希望,甚至,还透着西双版纳普洱茶的未来。以古树茶为代表的云南茶是未来茶业复兴的希望。

  作为一名深耕古茶山的茶叶从业人员,张敏表示他接待过超过50000人来到茶山了解古茶树,被问过无数次关于古茶树的问题,这一次,《造物记:云南古茶树的秘密》能够给对古茶树的感兴趣的茶友做一个满意的答案。

雨林古茶坊庄园客服总监张敏先生分享

  中华书局的林玉萍女士跟大家分享出版此书的初衷:中华书局以整理出版中国经典文献为主,最近十多年来,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中华书局希望成为推动传统文化传播的第一品牌,所以我们开始关注高雅生活文化板块。和茶业复兴合作是因为这本书的原创性和丰富性,我们用了两句话来概括这本书:有山有人有记忆,有人有物有生活。希望以后能和茶业复兴有更多合作。

中华书局林玉萍女士分享 

  《造物记:云南古茶园秘密》全书关注古茶山、古茶园与古茶树,第一次成体系的介绍西双版纳古茶树,又以勐海茶区为重点,不惜笔墨的详解勐宋、布朗山、南糯山、贺开、帕沙以及章郎、小勐宋、曼糯等勐海县重点产区。



  未来,值得西双版纳之内与之外的所有普洱茶客期许;但这份期许、未来所有的可能,都取决于今天与普洱茶相关的人士的选择与努力,没有数百年前布朗族、拉祜族、哈尼族等古老茶农的付出与后人的养护,就没有今天我们看到的规模壮观的古茶园,同样,我们选择今天系统详解云南古茶山、古茶园、古茶树,即是服务于可期的未来。

  新书发布会专门设置了向茶农赠书环节,既是对茶农的感谢,也希望他们能继续守护古茶园,以供后人瞻仰。


  茶树是静默的主角,茶农是鲜活的主角,在这里,我们特别感谢每到一处皆提供帮助的茶农,哪怕是三言两语的解答,哪怕是一段通往古茶园的山路引领,我们都不会忘记。而连接茶树、茶农的,则是雨林古茶坊的诸位向导,在此一并谢过。

  《造物记:云南古茶园秘密》一书的创作是一个成全的过程,而我想说的是,这是茶山、茶农以及雨林古茶坊成全我们梦想之路的过程,当然,探秘云南古茶园秘密的路才刚刚开始;而这一次创作所带给我们的,不止是收获,还有欢愉,千金不换!

签售环节,现场签售图书三千余册


一本书,重新认识古茶园

  

       2019年10月26日,《造物记:云南古茶园的秘密》新书发布会在美丽的西双版纳勐宋雨林庄园举行。发布会汇集文化、传媒、茶业等各界知名人士,150多名嘉宾、读者共同见证了这本古茶园里程碑式作品的诞生,本次发布会由雨林古茶坊、茶业复兴、中华书局联袂出品。

  嘉宾签到合影

  中国着名作家马原先生、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刘明达先生、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何强博士、普洱茶专家杨凯先生、茶马古道研究专家杨海潮先生、人文茶道创始人王迎新女士、中华书局林玉萍女士、勐海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应枚女士、云南茶科所所长何青元先生、勐海县政协副主席,勐宋乡党委书记李海荣先生、着名茶叶专家王平盛先生、着名茶人张俊先生、雨林古茶坊董事长樊露先生、雨林古茶坊副总经理江学明先生等嘉宾出席了本次发布会。

  发布会在一曲悠扬的布朗四弦弹唱中展开,带领大家进入西双版纳这个神奇、充满故事的古老世界。

  发布会由《茶业复兴》主编杨静茜主持

  《造物记:云南古茶园的秘密》一书由中华书局出版,系主创周重林继畅销书《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之后的又一部重量级作品,也是茶业复兴核心团队全力以赴共同创作的又一部重磅作品,以原创书写原汁原味的古树茶韵味,以用心寻找西双版纳古茶园最初的茶境与情怀。

  中国着名作家马原、勐海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应枚女士首先进行致辞,对《造物记》这本书的发布表达了极高的期待。

  中国着名作家马原致辞

  勐海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应枚女士致辞

  今日头条云南区域主笔温星表示:这本书在混乱的普洱茶江湖中提出了古茶园系统的九种分类,这套分类系统能够成为当下古茶树研究的思考方向。无论是《茶叶战争》还是《民国茶范》到今天的《造物记》,都充满了周重林及其团队的思考。

  今日头条云南区域主笔温星致辞

  随后,本书主创周重林、雨林古茶坊庄园客服总监张敏、中华书局林玉萍女士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周重林围绕古茶园的九种分类做了说明:

  《造物记》主创周重林分享

  谈茶山,太宽泛;谈茶树,太逼仄,只有茶园才如此饱满。云南的古茶园、古老的种茶技术、采茶技术、管理技术以及饮茶风俗真正影响到了今天。我们每行走于一村一寨、一山一园,皆倾听当地茶农的声音,倾听自然的声音,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客观的角度记录每一个小产区的茶叶价格、制作工艺的变化,记录他们在岁月中总结的古树茶鉴别方法、饮茶方式的变化、茶树养护模式的变迁。

  同时,我们也以人文的情怀了解他们的生活与民族习俗、村寨的变化与经济作物历年来的选择、经济收入的来源与支出方向……这种种角度与细节,透着他们对茶叶的情感、对美好生活的希望,甚至,还透着西双版纳普洱茶的未来。以古树茶为代表的云南茶是未来茶业复兴的希望。

  作为一名深耕古茶山的茶叶从业人员,张敏表示他接待过超过50000人来到茶山了解古茶树,被问过无数次关于古茶树的问题,这一次,《造物记:云南古茶树的秘密》能够给对古茶树的感兴趣的茶友做一个满意的答案。

  雨林古茶坊庄园客服总监张敏先生分享

  中华书局的林玉萍女士跟大家分享出版此书的初衷:中华书局以整理出版中国经典文献为主,最近十多年来,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中华书局希望成为推动传统文化传播的第一品牌,所以我们开始关注高雅生活文化板块。和茶业复兴合作是因为这本书的原创性和丰富性,我们用了两句话来概括这本书:有山有人有记忆,有人有物有生活。希望以后能和茶业复兴有更多合作。

  中华书局林玉萍女士分享

  《造物记:云南古茶园秘密》全书关注古茶山、古茶园与古茶树,第一次成体系的介绍西双版纳古茶树,又以勐海茶区为重点,不惜笔墨的详解勐宋、布朗山、南糯山、贺开、帕沙以及章郎、小勐宋、曼糯等勐海县重点产区。

  未来,值得西双版纳之内与之外的所有普洱茶客期许;但这份期许、未来所有的可能,都取决于今天与普洱茶相关的人士的选择与努力,没有数百年前布朗族、拉祜族、哈尼族等古老茶农的付出与后人的养护,就没有今天我们看到的规模壮观的古茶园,同样,我们选择今天系统详解云南古茶山、古茶园、古茶树,即是服务于可期的未来。

  新书发布会专门设置了向茶农赠书环节,既是对茶农的感谢,也希望他们能继续守护古茶园,以供后人瞻仰。

  茶树是静默的主角,茶农是鲜活的主角,在这里,我们特别感谢每到一处皆提供帮助的茶农,哪怕是三言两语的解答,哪怕是一段通往古茶园的山路引领,我们都不会忘记。而连接茶树、茶农的,则是雨林古茶坊的诸位向导,在此一并谢过。

  《造物记:云南古茶园秘密》一书的创作是一个成全的过程,而我想说的是,这是茶山、茶农以及雨林古茶坊成全我们梦想之路的过程,当然,探秘云南古茶园秘密的路才刚刚开始;而这一次创作所带给我们的,不止是收获,还有欢愉,千金不换!

  签售环节,现场签售图书三千余册

找到约138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