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云南大理下关茶厂

找到约226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揭秘下关茶厂的9个曾用名!一篇文章带你走进下关沱茶

下关茶厂位于景色秀丽的云南大理,选用云南各产区大叶种晒菁毛茶,经过现代化的工序精制加工,成为主要供出口的特种茶(普洱茶)和袋泡茶。

经过多年的发展,下关茶厂已成为拥有4大类产品、80多个品种、年精制茶生产力达一万吨的知名制茶企业。

揭秘下关茶厂的9个曾用名!一篇文章带你走进下关沱茶

下关茶厂 

今天,旗舰店“藏品普洱”掌柜,就来讲讲《下关茶厂的百年历史》。

藏品普洱,藏品牌好普洱,每天一篇专业原创文章,150多款明星老茶介绍,分享普洱茶品牌、老茶,以及买茶、存茶、泡茶、品茶的专业干货知识,尽在公众号“藏品普洱”,欢迎交流!

一、几经波折 独特的工艺立根基

下关自古以来便被誉为滇西的“咽喉要道”。然而,下关茶厂的发展之路却也并非一直都顺遂无碍,曾经数度易名甚至停产。

1941年春天,蒙藏委员会派格桑泽仁与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 公司(省茶司)议定,双方共同合资三十万,于大理下关地区等办康藏茶厂,也就是下关茶厂的前身—“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康藏茶厂”。

揭秘下关茶厂的9个曾用名!一篇文章带你走进下关沱茶

康藏茶厂

当时茶厂还是用全手工操作的加工作坊,主要生产专销西藏的“宝焰牌”心脏型紧茶。

在1944年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退股后,省茶司先是将茶厂改名为“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康藏茶厂”;后来因为业务不振的缘故,蒙藏委员会也跟着在1945年宣布退出。

于是下关茶厂遂变为由省茶司独资经营,再于1948年4月改名为“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新康藏茶厂”;最后,终于在1949年停止了生产。

到了1950年4月,事情开始有了转变,由于政府开始注重边销茶的生产,因此把下关茶厂列为定点生产边销茶的16个加工厂之一,云南省公司更指定下关茶厂为全省唯一生产“心脏”型紧茶的加工厂。

揭秘下关茶厂的9个曾用名!一篇文章带你走进下关沱茶

紧茶 

直至目前为止,紧茶与沱茶仍然是下关茶厂主要的特色产品。

人民政府接手后的下关茶厂几经易名,最后1959年12月更名为“云南省下关茶厂”,并且吸纳了当时有着精湛制茶技艺的部分茶叶商号工人们,也使得茶厂自建厂之初就继承了下关独特的茶叶加工技艺。

二、松鹤、南诏开先声商标确立

1953年,中国茶叶总公司宣告所属系统内的茶叶加工厂统一使用“中茶牌”商标,从此各省各地的国营茶厂开始使用“中茶牌”商标。

当时下关茶厂所加工的茶饼,一开始使用的是“红印中茶牌”包装,也就是八中茶商标里的“茶”和“中”字是红色的。

揭秘下关茶厂的9个曾用名!一篇文章带你走进下关沱茶

红印沱茶简介

到了50年代末期,“茶”字更改为绿色、而其他仍保持红色;一直到文化大革命末期,全省将原用在饼茶上的“中茶牌圆茶”式样设计统一改为“云南七子饼茶”。

至1990年,由中国茶叶北京总公司通知全国各地的加工厂实施有偿使用“中茶牌”商标政策后,由各地加工厂因应自家需要,自行决定付费继续使用与否。

此时,下关茶厂决定开发自厂的品牌,于是在1991年同时注册了“松鹤牌”和“南诏牌”商标,并在1992年3月10日正式启用“松鹤牌”,主要用于沱茶产品上。

2004年后,也开始将其作为七子饼茶的商标。同时启用的还有“南诏牌”,初期作为散茶和四喜方砖的商标,在2004年也开始用作沱茶的商标。

三、下关沱茶 远近驰名逾百年

然而提到下关茶厂,当然不能不提及下关沱茶的百年历史。早在清末民初,随着滇藏、滇川地区的贸易往来与日俱增,位于古代茶马之古道要冲的下关也逐渐成为了西南茶叶交易的要地。

许多产自西双版纳、思茅、保山、临沧…等等茶区的大叶种青毛茶通过山间马道,源源不断地运往下关进行加工销售。

当时,茶叶运输主要依靠马帮驮运,长途跋涉中茶叶容易受潮和破碎,常使茶商蒙受损失。

揭秘下关茶厂的9个曾用名!一篇文章带你走进下关沱茶

马帮驮运

于是在1902年,下关某些茶商在一种被称之为“姑娘团茶”(姑娘团茶:为一种由少女采制、老秤4两重的团茶)的基础上改进、创制而成碗臼型的“砣茶”(砣茶:云南人习惯将圆形的块状物称为“砣”)。

如此一来,不仅解决了茶叶在运输途中受损的问题,而且在经过特殊工艺加工后,使砣茶具有一种特殊的内质。

砣茶经昆明、昭通销往四川、泸州、宜宾、重庆等地区,因宜宾地处沱江、长江汇合处,茶商为了推销这种茶,大肆宣传“沱江水,下关茶,香高味醇品质佳”,从而下关“砣茶”也就逐渐称之为“沱茶”了。

2005年起,下关茶厂逐渐形成了“不找市长找市场,面向市场求生存”的经营理念,从单一销往川藏地区,扩展至现今主销中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更远销欧美、日本、港澳台以及东南亚等地区,一直都享有良好的声誉。

自2002年,公司取得产品自营出口权以来,对出口市场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已销售到 东欧、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韩国等国家,在消费市场中有稳定成长的趋势。

云南下关茶厂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年中改制,经公开形式投标后,由公司员工合资承办,基本上由原班人马接手,公司内并无特别的改动。

作为大理市唯一的精制加工企业,历年继承了下关地区的传统制茶工艺,并在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期望为下关茶业再添辉煌一笔。

附:历年来“下关茶厂”在各时期曾多次易名,分别如下:

1950 年复产后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公司下关茶厂

1952 年01月一1953 年 11月 中国茶叶公司下关茶厂

1953 年 11月一1956 年 01月 云南省茶叶公司下关茶厂

1956 年 01月一1957 年 06月 云南省下关茶厂

1957 年 06月一1958 年 12月 云南省公销合作社下关茶厂

1958 年 12月一 1959 年 12月 大理茶厂

1959 年 12月一1998 年 12月 云南省下关茶厂

1999 年 云南下关茶厂沱茶(集团)公司

2002 年 云南下关茶厂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八十华章:关茶陈香,下关茶厂的八十华章(一)

关茶陈香

下关茶厂的八十华章

云南省下关茶厂的前身是创建于1941年春的云南中国茶业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康藏茶厂;1948年改为新康藏茶厂,1950年新中国接收后改名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下关茶厂;1958年至1959年短暂改名为大理茶厂;在云南省1994年股份制试点中发起成立“云南下关沱茶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民营化改制,重组为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41年下关茶厂的前身——康藏茶厂成立至今走过了80年陈香岁月,今天茶界人士常常把沱茶与下关茶厂之间相互替代。其实,康藏茶厂成立之初,沱茶并不是下关茶厂的“主业”。从传统的团茶、姑娘团茶到饼型团茶演变而来的沱茶,定型于20世纪初,是由大理著名的商号永昌祥等茶商创制而来的,在康藏茶厂成立的1941年以前,便已在云南茶界和川渝地区家喻户晓。20世纪50年代初的公私合营,下关地区数十家制茶商号中,还在持续经营的永昌祥下关茶厂、西南茶厂、德兴昌茶庄等,先后通过购买等方式,合并到了国营的下关茶厂。70多年间,边销茶、沱茶、小包装散茶、七子饼茶等四大类产品成为下关茶厂的主导产品。下关茶厂(改制为下关沱茶集团公司)的产品、历史和文化,成为滇西茶事乃至云南茶业的核心组成部分。

(50年代未下关茶厂厂大门)


从“散收、无采造法”到“全川人士,

盛赞下关沱茶”

史籍对云南茶叶的描述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是唐代樊绰《蛮书》所述“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这一时期六诏已经统一成了南诏国,洱海周边逐渐成为云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以饮茶习俗为主体的茶文化逐渐形成,加之“妙香佛国”的茶禅生态使大理地区同时成了茶文化交流的中心。元代,在永宁(今丽江地区的宁蒗县)又开设茶马市场, 明代《滇行纪略》、《茶苑》、《滇略》、《嘉靖·大理府志》等均认同大理点苍山感通寺所产之茶的性状和滋味都比肩全国名茶。清代,从北胜州(今永胜县)、永平县到丽江的茶马交易,不断确立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茶马古道地位。

(茶马古道)

地处盐马古道,茶马古道和南山南方丝绸之路交汇点的大理下关,自古以来就是滇西的交通枢纽,也是滇西滇南的茶叶通往内地和康藏地区的重要集散地。

明代谢肇淛《滇略》卷三中记载:“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这是关于云南茶叶对散茶通过蒸压加工后形状演变的历史记载。综合《永昌祥简史》、《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志》、《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的描述,2002年4月,中共大理州委外宣办、大理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下关沱茶创制一百周年新闻发布会”,正式确认“现代形状的云南沱茶创制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云南迤西的鹤庆商帮、腾冲商帮、喜洲商帮通过“川销滇茶,滇(缅)销川丝”,联通了内地与南洋的商路。作为抗战时期滇缅公路和驼峰航线必经之地的大理创造了商业奇迹。到20世纪的30年代,下关相继有复义和、天德昌、元春茂、茂恒、复春和、洪盛祥、宝元通、成昌等数十家商号建立茶叶精制厂。原产于西双版纳、普洱和临沧三个主要产区的茶叶,被穿梭于崇山峻岭中的马帮源源不断地运往大理的下关进行再加工,又将加工好的茶叶运到丽江、昆明等销区。鳞次栉比的堆店,都是堆放茶叶和骡马寄宿的营地。一家接一家的茶叶工坊,数以千计的茶叶拣选与揉制工人云集下关。由于茶叶产业的发展,各厂家为树立自已的品牌,都设计有独立的商标、内票、包装,也带动了印刷业的发展。传统的竹篮笋叶茶叶外包装,蒸揉时需要木器业、竹器业和缝纫业,又带动其他一批产业的发展。

下关各茶号批量生产沱茶,销往四川,由于加工沱茶选料等级最高,选料考究,制作精细,产品享有盛誉。陈邦贤《自勉斋随笔》记有民国时期下关沱茶:“在四川一带,茶风很盛……以沱茶为最多,沱茶又以下关的沱茶为最上品。茶味颇浓,颜色呈金黄色,且可以耐泡”。《云南通史长编》载:“全川人士,盛称永昌祥的下关沱茶,村镇茶肆,亦以其名称榜。” 


康藏茶厂、新康藏茶厂与下关制茶业

1940年年末,蒙藏委员会委员格桑泽仁与云南中茶公司(不同时期名称多变,本文统一简称为“中茶云南公司”)经理郑鹤春多次会晤,协商恢复云南的茶叶通过原有传统的渠道和办法销往西藏事宜。为采购到便宜的原料,仿制大山紧茶推销康藏,康藏茶厂筹建之初,拟设厂于缅宁(今临沧临翔区),后经改议改设于下关。1941年3月,云南中茶公司与蒙藏委员会代表人格桑泽仁签署合约,双方各投资国币拾万元,一次缴足,创设康藏茶厂,专制紧茶、砖茶销往康藏各地,商标使用“宝焰牌”图案,云南境内产制运输由云南中茶公司负责,康藏境内运销,由康藏贸易公司推进。康藏茶厂在下关创建后,随即开始了紧茶的揉制加工,期初由私人承揽包制。1941年8月,租用荷花村文昌宫等为厂地,9月在大理的聚星石印号印刷了内票、外票等“宝焰牌”商标标识, “宝焰牌”广告画,开始在下关荷花村制作紧茶,为下关精制茶正式使用“宝焰牌”商标的开端。

(1941年的“宝焰牌”商标)

1943年股东蒙藏委员会退股,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独资经营康藏茶厂。因荷花村地处乡村,远离市区,不利于业务开展,5月迁至下关西大街罗氏住宅。1945年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又增设“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下关转运站”,主要负责滇西方向顺宁茶厂加工的红、绿茶和下关本地收购的茶叶转运到昆明。这一时期,滇南的佛海地区因战事影响,直至1947年尚未恢复,根据资料介绍1947年佛海茶叶产量约为13000驮,各地茶号复业产制紧茶的有七家,其中有就有5000驮运销下关。

(康藏茶厂成立纪念)

1948年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决定康藏茶厂改名为“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新康藏茶厂”。新康藏茶厂租用下关西大街79号“广裕祥”商号18间房子作为新厂址,“茶叶转运站”业务也移交新康藏茶厂。1949年下关一般商号虽已收缩,停工,歇业,但下关“茶叶公会”成员仍多达48家。由此可见当时下关制茶业的兴旺,下关地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云南茶叶集散地和加工中心。

(早期工人潮茶场景)

(早期揉制下关沱茶)

未完待续 敬请期待

撰文︱杜发源  图片︱下关沱茶  编辑︱青子

八十华章:关茶陈香,下关茶厂的八十华章(二)

集紧压茶之大成,擎边销茶的支柱

1949年12月9日

云南和平解放。

1950年

3月昆明军事管制委员会进驻云南中茶公司(不同时期名称多变,本文统一简称为“云南中茶公司”),接着省茶叶公司派李宗桂到下关接管新康藏茶厂的日常工作。

4月起租赁下关西大街111号(原国民党陆军制革厂)、 “大同”堆店、“大有庆”堆店、“永丰”大旅社房屋。组织大量收购私商茶叶,开展加工业务,以供应市场需要。在云南国有制茶企业中,率先恢复茶叶生产加工。

1950年5月

云南中茶公司“造具”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份“业务计划概算书”,开列了1950年度的加工目标是:川销沱茶3000担、藏销紧茶5000担、饼茶500担、补充省销红绿散茶200担。在制造方面特别提出了:“1、沱茶及紧饼茶下关厂制造为主,总公司为副。2红绿散茶,顺宁茶厂与宜良所就地收鲜精制”。

“心脏型”紧茶(1950年) 

新中国刚成立时,下关茶厂的紧茶、饼茶沿用“宝焰牌”,沱茶使用的商标主要是“复兴”牌。

1951年10月23日

云南中茶公司以云茶【51】字第1639号文,第一次发出《抄转关于转发我公司统一商标图式希按规定使用案由》的“中茶”商标通知,该通知当时在云南仅发到“下关”和“顺宁”两厂,可见当时实际开展生产业务的国营茶厂仅此两家。虽然这个时候“中茶”商标还有没有被批准注册,但是已提前通知做好使用的准备了。

到1955年7月25日

云南中茶公司云生【55】字第661号《为检寄中国茶业公司正商标图案由》规范商标使用的通知(附正商标图案一本),已发到“下关”、“凤庆”和“西双版纳”各厂,可见四年后云南国营茶厂业务已基本恢复。

(“复兴牌”下关沱茶标识)

1950到1952年间

下关茶厂加工了云南中茶公司体系精制茶(48000多担)中近50%(的22980担)的产成品,和全国一样,1953年以前处于经济恢复和巩固时期,产品主要是紧茶、沱茶、饼茶和圆茶,每年产量在4000多担。下关茶厂在中央及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开始在下关西郊建设新厂。

从1953年到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加工总量累计为20.6万担(占云南中茶公司体系36.2万担中的57%),其中,紧压茶类占85.5%,绿茶类是18.5%。下关茶厂生产使用的紧茶、饼茶工艺标准,由中央颁布为统一加工标准(即部颁标准)。此前通过公私合营完成了对原有永昌祥下关茶厂、西南茶厂等原有制茶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下关所有茶制茶企业全部纳入下关茶厂。

1958年12月

中共大理市委通知将“下关茶厂”改名为“大理茶厂”。1959年末,大理市人民政府通知,同意大理茶厂改名,恢复为原来的“云南省下关茶厂”。在这期间下关茶厂的技术革新运动中,产房、设备快速增长;红茶、花茶、绿茶、调味茶等新产品试制成果丰硕;苍洱沱茶、玉带春蕊、苍山雪绿、精装紧茶、普洱方茶、小砖茶、焙制香茶、伏砖茶等产品定型,“苍洱沱茶”被确定为国庆10周年礼品用茶。

苍洱沱茶(1959年)

1962年

开始生产1/4市斤(125克)沱茶。

1963年

开始加工以烘青毛茶为原料的散装滇绿茶,下分1~5级,还有绿碎与绿片茶,共7个产品;边销紧茶内包装改用牛皮纸袋、麻绳捆扎,改变长期以来用糯笋叶包装的办法;经过改装后的砖形紧茶取得共识;1964年下关茶厂开始咖啡豆的加工生产,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初。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

1968年下关茶厂成立革命委员会,企业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产品加工等都发生了比较多的变化:认为 “宝焰牌”商标带有封建主义色彩,“心脏型”紧茶不利于机械加工、包装,成本大,改为“砖片型”;1967年2月,云南中茶公司《关于紧茶改型和改变商标问题的通知》,在征得西藏自治区同意的基础上,把旧商标“宝焰牌”改为新商标,紧茶的形状也从蘑菇型改为砖片型;

1967年

2月,云南中茶公司《关于紧茶改型和改变商标问题的通知》,在征得西藏自治区同意的基础上,把旧商标“宝焰牌”改为新商标,紧茶的形状也从蘑菇型改为砖片型;根据1967年6月云南中茶公司的通知,云南砖茶新设计了“中茶牌”商标和说明书,此后,具有地域特征和文化个性的商标被逐步停止使用,“宝焰牌”商标暂时退出了历史舞台,下关茶厂的产品全体系使用“中茶牌”商标的大一统形象全面形成;由于包装与计量等原因,大多数沱茶每个重量改为100克;

“中茶牌”商标

1972年

恢复出口外销的七子饼茶(圆茶)生产;

1974年

普洱茶发酵实验成功后,批量生产出口型云南沱茶(普洱沱茶),也就是后来行业内俗称的“销法沱”;

1976年

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下关茶厂成立普洱茶车间,批量生产7663沱茶,七子饼茶,76563散茶及7-9级散茶等出口普洱茶。

1976年是云南茶叶最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这一年“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以出口为主要任务的熟茶发酵和精制加工技术,通过几年的实验和总结,逐渐走向成熟。

上世纪70年代,1971年到1976年底,云南精制茶加工生产计划共下达132万多担,其中下关茶厂的计划为45万多担,占全省产业生产计划的34.23%。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的27年间,下关茶厂当之无愧的成为云南茶叶精制加工最重要的生产基地!

此后十年,到1985年茶叶流通体制改革,是下关茶厂快速发展时期,也是下关茶厂把下关沱茶作为核心产品打造的十年,此后下关茶厂与下关沱茶之间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

1986年4月22日

▲荣获世界食品金冠奖的云南(下关)沱茶

云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金人庆在庆祝下关茶厂生产的“云南沱茶”荣获第九届世界食品“汉白玉金冠奖”表彰大会上的祝贺词中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下关茶厂把传统的工艺和现代的加工技术融汇在一起,坚持“质量第一,以质取胜”和“用户至上”的指导思想,狠抓全面质量管理,加强信息反馈,技术上精益求精,质量上不断提高,使“云南沱茶”成为色香味型独具风格的优质产品,多次被评为省优、部优产品,获得了国家银质奖。与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密切配合,——把“云南沱茶”远销到法国、西班牙、荷兰、意大利、英国、日本、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云南沱茶”以其工艺精湛、造型独特、品质优良、功效奇异为世界所认识,成为许多国家消费者的高级保健饮料和馈赠亲友的珍品。

▲云南沱茶首次荣获世界食品金冠奖的奖牌

内销、外销、边销领先的云茶标杆

从茶叶流通体制改革,到2004年企业民营化改制的20年间,下关茶厂秉承“团结,开拓,求实,进取”的企业精神,不断改革创新,将以边销茶为主体的产品加工,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内销、外销和出口齐头并进的云南省茶叶行业标杆。特别是到世纪之交时期,下关茶厂的产量、质量、销售收入、利润等主要指标均处于整个云南茶业的最高水平,很多精制茶厂处于亏损状态,甚至濒临破产边缘,云南茶叶加工企业有的年份的所有利润总和还没有下关茶厂一家企业实现的利润高。

1986年

2月为适应市场需要和保护传统产品,下关茶厂决定重新恢复心脏形紧茶生产,10月2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视察了每年向藏族地区供应1000多吨边销茶的下关茶厂。

下关茶厂向班禅大师敬赠了用特种原料揉制的“心脏型”紧茶,后人将这批茶叶尊称为“班禅礼茶”。

1988年

下关茶厂生产的云南沱茶(甲级)、云南沱茶(外销)在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双双获得“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

1989年

云南沱茶(内销)被评为全国名茶;中茶牌(外销)云南沱茶荣获轻工业部优秀出口商品银牌奖。“宝焰牌”云南砖茶被云南省经济委员会授予“云南省优质产品”称号。

1990年10月

国务院企业管理指导委员会批准下关茶厂为国家二级企业。

1991年2月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乔石委员长视察下关茶厂,下关茶厂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提出了“八五”期间名优茶翻番的目标。

1992年

下关茶厂列为“1991年度云南省100家最大工业企业”;云南省经济委员会批复同意下关茶厂“八五”期间对毛茶仓库、沱茶干燥、生产机械流水线等12个项目进行技术改造;下关茶厂生产的“苍山雪绿”、“感通茶”双双评为云南省名茶。

1990年11月“宝焰牌”商标在第30类商品中茶叶项下获得第535357号商标注册证,成为改革开放以后下关茶厂的第一份注册商标,享有独家使用权。此后下关茶厂生产的紧茶、饼茶、砖茶、方茶等边销茶系列产品,逐步恢复使用“宝焰牌”商标。

1991年3月“松鹤(图)牌”商标在第30类商品中茶叶项下注册成功,获得第585637号商标注册证,此后,无论是以云南沱茶或是下关沱茶为名的内销沱茶(即青茶型沱茶),即后来新标准中的普洱茶(生茶)的沱茶,都以“松鹤(图)牌”为商标,持续了20多年。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虽然普洱茶(熟茶)类沱茶内销的份额越来越大,但由于下关茶厂和中茶云南公司之间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相互之间互有股权投资,下关沱茶集团公司在七子饼茶、普洱茶(熟茶)类沱茶生产中,使用“中茶牌”商标一直延续到了2004年上半年。

1994年

4月下关茶厂被评为“云南省1993年大中型企业‘争先创优’竞赛先进企业”。因强化企业管理,增强企业改革的创新成果,在云南茶叶企业中唯一一家列入了云南省第一批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在1994年进行了股份制改造,1994年6月28日  云南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批复,同意成立“云南下关沱茶股份有限公司”。

1997年

下关茶厂生产的“松鹤”牌云南下关沱茶被列入云南首批名牌产品。11月获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为云南茶行业的第一个“绿色食品”;下关沱茶公司被认定为中一型企业;

2000年8月

下关茶厂生产的“松鹤牌下关沱茶”、“宝焰牌下关砖茶”双双被云南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认定为“云南名牌产品”;

2002年

下关沱茶集团公司被认定为云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2004年4月30日

经过公开拍卖程序,大理州财政局法定代表人李雄代表出让方与受让方代表罗乃炘签订《产权交易合同》,下关茶厂及其改制后的企业全面完成了民营化改造。

从茶叶流通体制改革到民营化改制的20年间,下关茶厂以“深化改革,完善配套,强化管理,重视安全,确保质量,普沱创优”为治厂方针;“安全、优质、高产、低耗”为生产原则;“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种求发展、以信誉为第一”为经营宗旨。以沱茶为核心的产品数量和质量不断得到提升,沱茶类产品在总产量中的份额从10%逐步提升到50%以上,经过市场竞争下的开拓、创新,下关沱茶公司省部级以上优质产品全面覆盖了内销、边销和出口三大产品体系,为云南茶叶的标杆企业。

文中部分资料来源于云南省档案馆档案

未完待续 敬请期待

撰文︱杜发源  图片︱李其康、下关沱茶  编辑︱柒月
找到约220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