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有机茶叶采摘标准

找到约2,009条结果 (用时 0.017 秒)

制定河源茶叶团体标准,打造广东特色蝉茶品牌

制定河源茶叶团体标准,打造广东特色蝉茶品牌

“每年每个茶叶产品,无论是低、中、高端产品的品质都有相应的严格标准,这得益于我们企业对产品生产各个环节的高标准、高要求,还得益于紫金县 ‘紫金蝉茶’团体标准的制定。” 走进河源市紫金县斗记茶业(下称“紫金斗记”)展销店,该司负责人何东波指着琳琅满目的茶叶产品对笔者说。


目前,紫金斗记已建立从种植、生产、制作、包装、销售全程标准化的茶叶产销体系。2019年该司生产的红茶、绿茶均上榜当年“广东十大好春茶”。2020年紫金斗记系列茶品产销量达4370斤,产品畅销河源、广州、惠州、深圳、长沙、郑州、西安等市。紫金斗记强劲的发展势头是紫金茶产业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

 

政策护航茶产业发展

近年来,紫金县充分借助当地区位优势、气候资源和茶产业基础,推动茶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逐步成为本地特色优势产业之一。早在2018年11月,紫金县就通过了《关于紫金县茶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提出要通过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等,推动紫金茶叶产业大发展。

紫金县把政策引导作为推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为此,紫金县设立茶产业发展办公室主抓产业发展,制定《紫金县加快茶产业发展促进精准脱贫工作实施方案(2016-2018年)》《紫金县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奖励办法》等政策文件,推动茶企学优、争优、创优、超优,引导茶产业良性发展。在标准化管理方面,在品种选择、种植规划、加工包装、商标品牌等方面创立“紫金标准”,致力打造质量好、销售好、评价好的茶叶产业。

2020年1月,由紫金县茶叶协会发起,紫金县金丰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紫金县考雅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紫金县金山茶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10多家茶企共同起草的“紫金蝉茶”标准正式实施,成为河源茶叶团体标准。该标准制定了紫金蝉茶的生产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各项规则,同时适用于紫金县境内生产加工的具有特定品质的紫金蝉茶产品。“这让紫金茶企在茶叶的种植、生产、加工等方面都有规章可循,将大大有利于紫金蝉茶产业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我们还深入实施茶叶产业标准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设备升级改造等工程,大力建设若干个省级标准化加工厂。”紫金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伟东说。


 

做大做强区域公共品牌

紫金蝉茶,是指用小绿叶蝉咬过茶青特制而成的茶叶。上世纪90年代紫金县引种金萱树种后,紫金茶农把小绿叶蝉叮咬茶树的程度拿捏得炉火纯青,加之紫金高山云雾的良好生态环境造就了紫金蝉茶的特殊品质。

近年来,紫金县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参与”的原则,做大做强“紫金蝉茶”区域公共品牌,打造具有广东特色的蝉茶产品。“紫金蝉茶”标准的出台,赢得紫金茶企、茶农的一致推崇。

紫金斗记以“引蝉入室”开启0农残有机种植模式,手工采摘一芽二叶标准的鲜叶制作紫金蝉茶。同时加强“紫金蝉茶”推广力度,在产品包装上融入“紫金蝉茶 蜜香万家”等元素。

广东且珍壹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则不断强化“紫金蝉茶”品牌建设,从茶园基地、产品包装、宣传口号都以立体化、系统化的方式展现“蝉”的元素,获得市场关注和认可。在紫金,像这样的茶企不胜枚举。

通过系列政策的出台和“紫金蝉茶”标准的实施,紫金茶产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该县茶叶质量和区域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茶产业综合实力和质量效益大幅提高。

2019年,由广东省南方名牌农产品推进中心发布的“粤字号”2019年县域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结果显示,紫金茶区域品牌价值达34.8亿元。

在2020中国(深圳)秋季国际茶业博览会上,紫金县有18家茶企抱团参展,斩获“中茶杯”第十届国际鼎承茶王赛特别金奖3个、金奖4个,“紫金蝉茶”荣获大湾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茶叶区域公共品牌。“紫金蝉茶”这一区域品牌得到专业权威人士以及广大消费者的肯定。

如今,“紫金蝉茶 蜜香万家”品牌形象传播得越来越宽广,越来越深入人心。

来源:南方+紫金县委办

T三有机茶园入选广东省清远8大旅游线路目的地

  近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出《关于首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名单的公示》拟认定全省10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其中清远共有8条精品线路入围。

  英德市(英西峰林乡村休闲线路)洞天仙境—九龙峰林小镇—英西峰林走廊—彭家祠—德高信T三有机茶园—老虎谷漂流—九重天。

  德高信T三有机茶园成为清远唯一一个以茶园为旅游目的地的茶园。

  德高信T三有茶园位于广东省英德市黄花镇,地处“南天第一峰林风光”之称的英西峰林核心景区内。德高信茶园处在原生态环境中,群山环抱,无污染,自然生态环境优越。3000余亩的全有机种植模式,茶园气候条件独特,其空气、水质、土壤均达到有机种植的高要求。

  广东十大最美茶园

  英西峰林核心景区之一

  10年倾力打造

  全园3000亩有机茶园

  4证30国有机认证

  拥有世界上唯一茶品种:可可茶

  首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目的地——德高信T三有机茶园茶文化体验详解

  玩法1:茶园观景

  从山脚花15分钟徒步到万峰岭,一睹英西峰林的盛景,1300多座的山峰、山峰形状丰富多彩,茶园前方的峰群从左至右延伸约21公里,看不见的开头、也望不到尾的尽头,山峰重岩叠嶂。到达山顶的拍照标准必定离不开,左侧:背靠茶壶山(长寿),右手托笔架山(福气),左右承金蟾山(财富),一副极具寓意的“福禄寿”全景照跃然而现。右侧:背靠群山、湛蓝的天空下隐逸着仙境般的山野。

  玩法2:茶园徒步

  茶园徒步是最能将观赏风景和锻炼身体结合的运动之一,茶园内有2000多米的环山大道,从山脚到山之巅,从山之巅到山脚,在路上或许会偶遇山鸡妈妈带着小山鸡穿过路道、或许色彩斑斓的雄性山鸡会从你身旁飞身而起;茶园里鸟类丰富,四处传来鸟鸣,让你置身于一处世外桃源。

  玩法3:茶园体验

  T三有机茶拥有35个品种的品种园,有专人讲解茶叶采摘标准,什么叫有机茶?有机茶是怎么种植的等,在茶园里体验有趣的有机茶种植科普讲解、采茶、手工制作提香茶、擂茶、寻找茶苗、茶艺表演、品茶等,做一天惬意的茶农,将采摘的新鲜茶叶带回家,做最天然的有机面膜。T三有机茶一直坚持有机种植,形成原生态的完整生态链,更多的乐趣等您去发现。

  1.茶叶知识讲解

  我们有专人讲解科普有机茶:种植、土地图样改良、茶园虫害物理防治、标准生产下的茶叶采摘要求等等,更多的硬货分享等你来袭。

  2.体验采茶

  采茶也是一门技术,在茶园讲解员教导下,学习采茶手势并分辨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的采摘标准,在T三有机茶园里的茶叶是可以直接采来吃的。

  3.师傅示范炒绿茶

  学习手工制作绿茶的具体步骤和技术,把亲手制作的绿茶带回家给家人或者朋友分享。

  4.体验炒茶

  5.体验擂茶

  把亲手采摘的茶青擂成茶末,可以直接冲水喝,可以带回家做美食、做面膜。

  6.寻找茶苗

  茶行之间有些自然脱落的茶果,偷偷地发了芽,找到它种起来,可爱的小茶树充满希望,看着它慢慢长大。

  7.茶艺表演

  一首诗词《欲醉茶园赋诗书》在音乐与茶园风光交映之下,一边欣赏茶艺表演,一边观赏茶园风光。

  茶园摄影

  在眼下这个时间段成为很多摄影人追逐的热门。手持“长枪短炮”、操作无人机的影友们各显神通,多样的茶园照片大量涌现。既然是人人都拍,如何才能获得“人无我有”的照片?T三有机茶园内既能捕捉到朝霞下劳作的茶农,也能捕捉到山与晚霞相互映衬的镜头,深秋时节更能观赏到“日月同辉”的现象······

  品有机茶·与亲友共享

  茶园山脚下有T三有机茶接待中心,室内全冷暖器覆盖,可容纳300人,室外有广场,这里空气清新,让人心旷神怡,欣赏茶艺表演,品一杯香茗,觅一处休闲。

T三有机茶接待中心
容纳80人会议室
瘦西湖
T三有机茶产品展示区
T三有机茶产品
茶室品茶
茶室品茶  

  T三殊获

  高新技术企业(2018年国家级)

  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单位

  全国光彩事业重点项目

  广东省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

  多所高校教学实习基地

  清远市重点推荐旅游景区

  精准扶贫“百企扶百村爱心企业”

  广东省生态与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英西峰林,位于广东英德市西南60公里的九龙镇、黄花镇(明迳+岩背),是群山环抱的一片谷地,喀斯特地貌,自然景观似桂林,故有“英西小桂林”之称,这里密集分布着上千座石灰岩山峰,溪涧、岩洞,古建筑点缀其间,是广东省最长、最密集的峰林景区。

溪村峰林航拍/黑豹    

  英西峰林周边景点

  周边美食

鹤峰中营:有机茶叶正本清源 多方联合产销两旺

“我镇现有茶园面积37500亩,主要分布在二高山和低山的18个行政村;拥有较大的茶叶生产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8家。截至2023年底,这8家企业、专业合作社认领有机茶转换面积9224.03亩。”中营镇人大主席团副主席刘芳霞介绍道。


据了解,茶产业是鹤峰县的支柱产业,目前拥有茶园近40万亩,有机茶基地认证面积达10.9万亩。鹤峰县结合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多年来紧抓田间管理和鲜叶生产,用出口茶、名优茶、荒野茶“三支茶”,持续打造“鹤峰茶世界品”的好品质、好口碑,实现产销两旺。

5月13日,在中营镇便民服务中心三楼会议室里,20余人在中营镇有机茶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热烈讨论。近年来,中营镇多家茶企专注于茶叶基地建设,全镇绿色食品认证基地和有机茶园转换基地逐年增加。“我镇有机茶认证面积9224.03亩,其中达到有机标准的有7865.85亩,达到欧盟标准的有506亩,有机合格比例达90.76%。”


“从2023年县茶叶局抽检结果看,全县各乡镇要达到100%有机茶管理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部分茶农的田间管理粗放,无人采摘,造成茶叶品质下降。目前,还存在个别茶农使用除草剂、生长素的现象。”与会成员在座谈会上提出有机茶培育存在的问题,并围绕如何促进有机茶高质量发展、实现茶农可持续增收等问题建言献策。

中营镇将从有机茶叶基地建设有机化、主体培育多元化、生产加工标准化、品牌打造高端化等方面发力,坚持以茶叶、烟叶、菜叶、箬叶“四叶”为引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向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方向迈进,守护好绿水青山,共绘生态文明新画卷。

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洪小冬),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994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