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汉族茶俗

找到约55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茶世界】我国不同少数民族的茶俗

编者按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树起源于中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利用茶叶的国家。现在茶已经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扎根,茶叶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在“一带一路”的时事背景之下,茶业界正在实现产业升级,再度复兴中国茶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福建是国家倡议“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山海侨优势凸显,大有可为。在【茶世界】里读懂茶,从茶里看世界。



导 语

茶俗是我国民间风俗的一种,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也是人们心态的折射。有较明显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它以茶事活动为中心贯穿于人们的生活中,并且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演变,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它内容丰富,各呈风采。不同的地区有着自身独特的茶俗文化,不同的民族也有着五彩缤纷的饮茶习俗。




我 国 不 同 少 数 民 族 的 茶 俗


01

白族茶俗


白族自古就有饮茶的习俗。一般家庭都备有茶具,家里来了客人,先敬茶,用完茶后才吃饭。


雷响茶 雷响茶是白族农村中最常见的饮茶方式。把陶罐放在火塘上烤热,然后放上一把茶叶,边烤边抖,让茶叶受热均匀,等到茶叶散发出香味后,冲入一些开水,这时罐内会发出雷鸣似的响声,雷响茶由此得名。白族人认为这是吉祥的象征,客人见此也会特别开心。冲入开水茶汤便会涌起丰富的泡沫,泡沫下沉之后,再加一些开水对入茶中,这样雷响茶就做好了。雷响茶茶汁苦涩,但回味无穷。



三道茶 白族著名的“三道茶”是在传统烤茶的基础上创新和规范的一种礼茶。“三道茶”不仅仅是一种饮茶方式,还与白族歌舞、曲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独特的表演形式。第一道茶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业,先要吃苦”;第二道茶为“甜茶”;第三道茶为“回味茶”,告诫人们凡事要多“回味”,切记“先苦后甜”的哲理。



02

佤族茶俗


烧茶 烧茶是佤族流传久远的一种饮茶风俗,烧茶冲泡的方法很别致。通常先用茶壶将水煮开,与此同时,另选一块清洁的薄铁板,上放适量茶叶,移到烧水的火塘边烘烤。为使茶叶受热均匀,还得轻轻抖动铁板,待茶叶发出清香,叶色转黄时,随即将茶叶倾入开水壶中进行煮茶约3分钟后,即可将茶置人茶碗中饮用。



苦茶 佤族也喜欢喝苦茶。有的苦茶熬得很浓,几乎成了茶膏。苦茶虽然味苦,但喝后有清凉之感。对于处在气候炎热地区的佤族,具有很好的解渴作用。



03

基诺族茶俗


凉拌茶 基诺山是基诺族的发祥地和主要聚居地,也是六大茶山之一。基诺族栽利用茶树的历史已有千年,至今还保留有古朴、原始的茶俗。如在基诺山的一些基诺族子里还保留着吃凉拌茶的习俗。他们将刚采收来的鲜嫩茶叶揉软搓细,放在大碗中加上清泉水,再按个人的口味放入黄果叶、酸笋、酸蚂蚁、大蒜、辣椒、盐等配料拌匀,静置几分钟,凉拌茶就做成了。当地人将这种凉拌茶称为“拉拨批皮”。



在民俗茶艺表演中,基诺族的凉拌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改进,通常是先用土锅烧一锅开水,再将茶树一芽二叶鲜叶放入开水中稍烫片刻,随后将茶叶捞入小盆中,放入食盐、辣椒、味精等作料,拌匀后即可用小碟子盛茶请客人品尝。


04

布朗族茶俗


布朗族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其茶文化广泛浸融和发展到他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各个层面。茶叶是布朗族重要的经济作物。茶园集中在寨子周围,生长的茶树分属各个个体农户所有,并且茶树可以世代继承,也可以给女儿作为陪嫁,或在村赛范围内赠送或出卖给其他人。竹筒茶、酸茶和锅帽茶都是布朗族所特有的饮茶习俗。


竹筒茶 将夏天采集的茶叶炒熟后,置入竹筒内,然后用芭蕉叶封口保存。饮用时再将竹筒放在火上烘烤,直到把竹筒烤至焦黄后剖开竹筒,再用开水冲泡。这样的茶汤在浓烈的茶香中还有种竹子的清香味。



酸茶 将鲜茶炒熟,置放到潮湿处,待发酵后放入竹筒,封口埋入土中,1个月后取出饮用。许多妇女还把酸茶放入口中细嚼,可以助消化和生津解渴。村民还常把酸茶做馈赠亲友的礼品。



锅帽茶 人们在铁锅中投入茶叶和几块燃着的木炭,然后上下抖动铁锅,让茶叶和木炭不停地均匀翻滚。等到有烟冒出,可以闻到浓郁的茶香味时,再把茶叶和木炭一起倒出。用筷子快速地把木炭拣出去,再把茶叶倒回锅里,加水煮几分钟即可。这是一种比较独特的做法。



05

德昂族茶俗


德昂族是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州。茶是德昂人的命脉,德昂族把茶当作他们的图腾,称自己是茶的子孙。德昂族一般居住于山区或半山区,村村寨寨无一例外地都种茶,随处都可看到一片片郁郁葱葱的茶林。有的村寨周围,至今还能看到几百年树龄的老茶树,它们被称为“茶王”,备受人们的珍视和保护,寨中人以能拥有“茶王”而感到自豪。


水茶 水茶是德昂族传统的菜肴,他们将鲜嫩茶叶经日晒萎凋后,拌上盐装入小竹篓中再一层层压紧,大约1周后水茶就做成了。这种茶清香可口,带有咸味,能解渴消乏。当地人多将其直接放在嘴里嚼着吃。



06

拉祜族茶俗


拉祜族居住的地区盛产茶叶,拉祜人擅长种茶,也喜欢饮茶。“不得茶喝头会疼”是拉祜族人常说的一句话。


烤茶 拉祜人的饮茶方法也很独特:把茶叶放入陶制小茶罐中,用文火焙烤,等到有焦香味儿出来的时候,注入滚烫的开水,茶在罐中沸腾翻滚,再煨煮几分钟后倒出饮用,这种茶被称为“烤茶”。如果家里来了客人,拉枯人必会用烤茶来招待。按习惯,头道茶一般不给客人,而是主人自己喝,以示茶中无毒,请客人放心饮用;第二道茶清香四溢,茶味正浓,给客人品饮。



07

傣族茶俗


竹筒茶 傣族喝的竹筒茶和其他民族的竹筒茶不太一样,他们将毛茶放在竹筒中,分层压实,再将竹筒放在火塘边烘烤。在烘烤的时侯,不停翻滚竹筒,使筒内茶叶受热均匀,等到竹筒色泽由绿转黄时,可停止烘烤。用刀劈开竹筒,就可以看到形似长筒的竹筒香茶。饮用的时候取适量竹筒茶,置于碗中,用刚沸腾的开水冲泡,静置几分钟后可饮用。



08

哈尼族茶俗


哈尼族主要分布在滇南地区。哈尼族人居住的南糯山,是饮誉中外的普洱茶主产地之一。茶在哈尼族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土锅茶 土锅茶是哈尼族的特色饮料之一。土锅茶的制作简便,用土锅将水烧开,在沸水中加入适量鲜茶叶,待锅中茶水再次煮沸3~5分钟后,将茶水倾入用竹制的茶盅内,就可以饮用了。土锅茶汤色绿黄、清香润喉、回味无穷,哈尼族人常用其招待客人。平日,哈尼族一家人也聚在火塘旁,边喝茶边叙家常,以享天伦之乐。



竹筒茶 哈尼族也喝竹筒茶,制作方式和傣族的竹筒茶有所不同。他们将泉水放入竹筒中煮,等到水沸腾时,将新鲜的茶叶塞入竹筒内,再用芭蕉叶把竹筒封口,煮10分钟左右,把竹筒拨出火塘,竹筒茶就做好了。这种竹筒茶,味道比较清淡,茶汤颜色清翠赏心悦目。



09

苗族茶俗


万花茶 在湖南西部苗寨流行着一种万花茶。制作万花茶的工序很复杂,要将橘子皮、冬瓜皮等切成或雕成各种形状,并反复晾晒。每次饮用时,只取几片放进杯子里,再用沸水冲泡,各种形状的“干皮”在水中漂浮沉落,十分好看。喝到口里顿时会觉得清醇爽口,芳香甜美,颇具开胃生津的作用。



油茶 苗族的油茶是颇具特色的,当地人有“一日不喝油茶汤,满桌酒菜都不香”的说法。苗家油茶的做法与侗族油茶不同。他们将油、食盐、生姜和茶叶倒入锅内一起炒,再加入清水煮沸。饮用的时候,把茶水倒入放有玉米、黄豆、花生、米花、糯米饭的碗里,再放一些葱花、蒜叶、胡椒粉和山胡椒为作料。夏、秋两季,可用豆角,冬季可用红薯丁等泡油茶。喝茶的时候主人会给客人一根筷子,如果不再喝了,就把筷子架在茶碗上。否则,主人会一直陪你喝下去。



10

藏族茶俗


藏族地区干燥、寒冷、缺氧,食物以牛、羊肉和糌粑等油腻物品为主,缺少蔬菜。茶中富含茶碱、单宁酸、维生素,具有清热、润燥、解毒、利尿等功能,正好弥补藏族饮食中的不足,可防治消化不良等病症,起到健身防病的作用。


酥油茶 是每个藏族人必不可少的食品。人们常说,没有喝过酥油茶,就不算到过西藏高原。制作酥油茶时,先将茶叶或砖茶加水熬成浓汁,把茶水倒入木桶,再放入酥油和食盐,用力上下来回抽搅几十下,搅得油茶交融,再倒进锅里加热便成喷香可口的酥油茶了。



藏族人常用酥油茶待客,他们喝酥油茶还有一套规矩。主人会热情地给客人倒上满满一碗酥油茶,可刚倒下的酥油,客人一般不能马上喝,要先和主人聊天。等主人再次提酥油茶壶站到客人跟前时,人便可以端起碗来,先在酥油碗里轻轻地吹一圈,将浮在茶上的油花吹开,然后呷上一口,并赞美道:“这酥油茶打得真好,油和茶分都分不开。”客人把碗放回桌上,主人再给添满。就这样,边喝边添,不能一口喝完,热情的主人,总是要将客人的茶碗添满。假如你不想再喝,就不要动它:假如喝了一半,不想再喝了,主人把碗添满,就摆着。客人准备告辞时,可以连着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里要留点漂油花的茶底。这样,才符合藏族的习惯和礼貌。



奶茶 奶茶也是藏民喜爱的一种饮料。清茶熬好后,将适量的鲜奶倒入茶锅内,搅拌均匀,就制成了奶茶,有些还加上盐、核桃、花椒、曲拉(干奶酪)等。这种茶奶香浓郁,口味独特。



11

维吾尔族茶俗


维吾尔族喜欢喝砖茶,在饮茶习惯上又因所处的地域不同而有差别。奶茶天山以北(北疆)的维吾尔族多喝奶茶。维吾尔族奶茶的做法是将茶叶放入壶里,等壶里的开水煮沸后,放入鲜牛奶或已经熬好的带奶皮的牛奶,再加入适量的盐。


香茶 天山以南的维吾尔族平常爱喝香茶。他们认为,香茶有养胃提神的作用,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饮料。南疆维吾尔族煮香茶时,使用的是铜制的长颈茶壶,而喝茶用的是小茶碗,这与北疆维吾尔族煮奶茶使用的茶具是不一样的。南疆维吾尔族老乡喝香茶,习惯于一日三次,与早、中、晚三餐同时进行,通常是一边吃馕,一边喝茶。



12

回族茶俗


三炮台 盖碗茶,流行于许多民族,但回族的盖碗茶却与众不同,它不只是茶,茶中还有其他饮品。在回族家中做客,以茶礼为重,主人请客人上炕入座,接着敬上一碗盖碗茶,因其包括茶盖、茶碗、茶托三部分,故在回族地区又被称为三炮台、三炮台碗子。茶碗内除放茶叶外,还要放入冰糖、桂圆、大枣等,味道甘甜,香气四溢。客人一边饮茶,主人一边斟茶,别有情趣。这种盖碗茶,除在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回族中盛行外,在当地的汉族、东乡族、保安族等民族中也很盛行,成为待客的重要茶俗。



罐罐茶 住在宁夏南部和甘肃东部六盘山一带的回族,除了与汉族相同的盖碗茶、八宝茶习俗以外,还与回族杂居的苗族、彝族、羌族一样有喝罐罐茶的习俗。清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熬罐罐荼。喝罐罐茶以喝清茶为主,少数也有用油炒或在茶中加人花椒、核桃仁、食盐之类。喝罐罐茶还是当地迎宾接客不可缺少的礼俗。倘若亲朋进门,他们就会一同围坐在火塘边,一边熬煮罐罐茶,一边烘烤马铃薯、麦饼之类,如此边喝茶、边嚼香食,趣味横生。



13

畲族茶俗


畲族自称“山哈”,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散居在我国东南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省境内,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茶是畲族人民必备的饮料,用茶敬老待客是畲家的传统习俗。


春节茶 每年逢清明采茶时节,畲家的媳妇必亲自采制几斤绝对上等的名茶,并加以密封贮藏,每到大年初一娌妯们就争先邀请爹姆及亲戚叔嫂到自家敬品一杯“春节茶”,她们不仅在采制名茶时就十分考究,在沏泡时也十分注重技巧,煮茶的用水必取村中最为净洁的山泉,煮沸的开水必稍搁片刻再行沏泡,茶具必选用半透明镂空细花的薄胎瓷碗,冲泡时必先以少量开水润湿茶叶,然后泡至七分满浅,观沏在杯中的名茶,汤色亦浓亦淡,如酽如醇;看盏中的叶芽,若眉若花,栩栩如生;赏手中茶杯,见香雾缭缭、云气袅袅;啜杯中茶味,回味悠长,清香扑鼻,令长辈尝后心旷神怡。据当地老人讲叙,畲家媳妇用茶敬孝上辈、邻里和睦是传统风俗,只是发展到今天,使娌妯茶俗更增添了温馨的家庭气氛。畲家客人进门不分生熟,必给敬茶。客人喝茶要让主人一冲一泡,当地称喝二道茶,不饮二道就走视为失礼。如果客人确实不喜饮茶,也要事先声明,第三道主人就随客意不再冲泡了。但在惠明寺附近一带,这里由于长年云雾缭绕,使得惠明茶不仅香高味甘,且数冲不淡,因此客人若冲三杯、五杯,主人更为高兴,已显示自己的茶叶品质优佳。总之,作客畲家,主人必以茶敬待,让你喝个够,喝出“一杯淡,二杯鲜,三杯甘又醇,四杯五杯味犹存”的惠明茶韵。



宝塔茶 畲族“宝塔茶”是福建福安畲族同胞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婚嫁习俗。“宝塔茶”文化说的是,男方送来的礼品要一一摆在桌上展示。女方会取猪肉、禽蛋等过秤,男方一语双关地问道:“亲家嫂,有称(有亲)无?”亲家嫂连声答道:“有称(有亲)!有称(有亲)!”接着,女方用樟木红漆八角茶盘捧出5碗热茶,这5碗热茶像叠罗汉式叠成3层:一碗垫底,中间3碗,围成梅花状,顶上再压一碗,呈宝塔形,恭恭敬敬地献给代表男方的“亲家伯”品饮。亲家伯品饮时用牙齿咬住宝塔顶上的那碗茶,以双手挟住中间那3碗茶,连同底层的那碗茶,分别递给4位轿夫,他自己则一口饮干咬着的那碗热茶。这简直是高难度的杂技表演!要是把茶水溅了或倒了,不但大伙无茶喝,还会遭到“亲家嫂”的奚落。在献茶时,通常还有一段对歌习俗。


鸣谢:本文来源于由中国茶叶博物馆编著的《话说中国茶》,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分享,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在此表示感谢

茶书:贵州民族民间茶文化探寻,深入基层走进茶区茶园


编号:GDZPS8050
书名:《贵州民族民间茶文化探寻》
版别: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张达伟主编
书号:ISBN 9787109258426
定价:280.00
出版日期:201908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基层,走进茶区茶园,走进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仡佬族等民族村寨,发掘和捕捉那些深藏在民族民间的优秀传统茶艺、茶道和茶文化,例如彝族的乌撒烤茶、侗族的打油茶、仡佬族的三幺台等各种类型的饮茶方式。
    本书溯本追源,探寻了贵州悠久的茶历史,广引博征,搜集发掘了丰富多彩、灿烂多姿的贵州世居民族的民间茶文化,史料翔实、图文并茂。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贵州民族茶俗源流
  第一节  古黔濮苗最早发现并利用茶
  第二节  唐宋饮茶之风推动了贵州民族制茶工艺改革,提高茶叶品质
  第三节  明清贵州建省推动了种茶、制茶技艺的提高,贡茶日益增多
  第四节  贵州茶产业发展促进了饮茶风尚进入崭新层面
  第五节  贵州民族茶俗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第二章  贵州苗族茶俗
  第一节  苗族的五次大迁移和农耕文化的传播
  第二节  苗族吃茶与婚配的习俗
  第三节  苗族用茶祭祀祖先的习俗
  第四节  凯里地区苗族饮茶习俗
  第五节  贵州海葩苗人的民间茶礼和习俗
  第六节  贵定苗家人食疗习俗和茶菜佳肴
  第七节  梵净山下苗族人茶俗
  第八节  贵州各地虫茶
第三章  贵州布依族茶俗
  第一节  布依族的族源及演变
  第二节  布依族村寨饮茶习俗的形成和礼仪
  第三节  布依族煮茶和先烤后沏的饮茶习俗
  第四节  布依族擂茶的制作特色和饮用习俗
  第五节  布依族的姑娘茶
  第六节  布依族地区名茶——都匀毛尖
  第七节  布依族的其他饮茶习俗
第四章  贵州侗族茶俗
  第一节  贵州侗族族源及演变
  第二节  侗族村寨的饮茶礼仪
  第三节  侗族吃油茶的习俗
  第四节  侗族吃罐罐油茶和煎粑油茶等习俗
  第五节  侗族吃油茶在婚俗中的体现
  第六节  侗族豆茶和煮糊米茶的习俗
  第七节  侗族的婆婆茶和侗果茶
第五章  贵州彝族茶俗
  第一节  贵州彝族族源及演变
  第二节  彝族地区产茶条件与产茶历史
  第三节  彝族地区饮茶礼仪与汉族茶俗的影响
  第四节  彝族饮茶与婚俗
  第五节  彝族祭祀活动与茶俗
  第六节  彝族罐罐茶的特征与习俗的形成
  第七节  彝族烤茶的文化内蕴
第六章  贵州仡佬族茶俗
  第一节  仡佬族族源及史事
  第二节  仡佬族生活习俗与茶俗
  第三节  仡佬族文化在务川的发展与野生大茶树
  第四节  仡佬族的三幺台茶俗
  第五节  仡佬族油茶醉人心田
  第六节  仡佬族讨茶的饮用
  第七节  仡佬族偏爱饮用的几种代用茶
第七章  贵州其他民族茶俗
  第一节  贵州汉族的饮茶礼仪和风尚
  第二节  贵州土家族的饮茶习俗
  第三节  贵州水族的饮茶习俗
  第四节  贵州回族的饮茶习俗
  第五节  贵州白族的饮茶习俗
  第六节  贵州壮族的饮茶习俗
  第七节  贵州毛南族的饮茶习俗
  第八节  贵州瑶族的饮茶习俗
  第九节  贵州蒙古族的饮茶习俗
  第十节  贵州满族的饮茶习俗
  第十一节  贵州羌族的饮茶习俗
  第十二节  贵州畲族的饮茶习俗
第八章  贵州茶诗词
  阮郎归  宋•黄庭坚
  游五山  明•张种
  游中华山  清•黄良佐
  赞开阳南贡茶  清•爱新觉罗弘历
  金顶山云雾茶歌  清•莫友芝
  颂采茶  清•吴宗周
  湄潭茶场春景  吴雪俦
  湄潭茶场  高天才
  都匀毛尖  庄晚芳
  贵定云雾名茶  陈椽
  重访湄潭有感  李联标
  颂夜郎茶  张其生
  张达伟茶诗一组
    咏茶籽化石
    平塘、克度访茶
    咏湄潭茶
    咏湄潭大茶壶
    贵定万人品茶会作诗
    首届黔台茶界高端论坛作诗一首
    访古阳宝山
    题都匀百子桥茶楼
    问茶
    咏黔茶
    春耕抗旱
    普洱情
    《饮茶》
    《一带一路茶飘香》
    咏水城春茶
    咏普安岁岁新
    西江印象
  汪桓武茶诗一组
    赞朵贝茶两首(一)(二)
    古风•湄潭茶吟
    随笔四首(一)(二)(三)(四)
    黔茶赋  刘长焕
    茶国行吟五首  范增平
    品茗寄怀  刘家骐
    永兴即兴  周本湘
    湄江早春  秦家伦
    故乡恋  杨忠献
    杂言咏茶诗  舒玉杰
    云雾茶香  方昌国
  湄江吟社茶诗词
  附:湄江吟社九君子简介
  湄江吟社诗存第一辑湄江吟社设立旨趣及例言
    试新茶得人字  王季梁
    第四次诗课同仁试饮新茶感赋长句得人字  江问渔
    试新茶  江问渔
    五月十六日集湄江饭店
    试新茶得人字(五首)  祝廉先
    试新茶(二首)  胡哲敷
    试新茶  张鸿谟
    试新茶  刘淦芝
    试新茶得人字  钱琢如
    试新茶分人字(三首)  苏步青
    临江仙  苏步青
    南乡子  苏步青
    隔江挹翠(茶场八景之一)  钱琢如
    虹桥夕照(茶场八景之一)  王季梁
    倚桐待月(茶场八景之一)  胡哲敷
    六月十三日集中央茶场赋得柳阴垂钓  祝廉先
    竹坞听泉(茶场八景之一)  江问渔
    紫薇山馆(茶场八景之一)  苏步青
    杉径午阴(茶城八景之一)  刘淦芝
    莲台柳浪二首(茶场八景之一)  张鸿谟
    湄潭茶场八景(八首)  江问渔
    戏题茶场八景(八首)  祝廉先
    茶场杂咏(九首)  刘淦芝
    湄潭茶场八咏(八首)  苏步青
    参观中央茶场  江恒源(1945年清明)
    春日杂感分得时字韵  王季梁
    湄潭茶场夜月  郑晓沧
    夏日遣兴(二首)  刘淦芝
    订茶  刘淦芝
第九章  贵州茶歌
  十二月采茶歌(三都都江布依族)
  十二月采茶歌(岑巩县侗族)
  采茶歌(布依族)
  采茶歌(石阡县)
  采茶歌(布依族)
  采茶花(布依族)
  敬茶歌(贵定县)
  讨茶歌(侗族)
  苦茶歌
  敬客歌(布依族)
  采茶歌(贞丰县)
  敬茶歌(三都县水族)
  油茶树(布依族)
  采茶歌(三都水族)
  敬茶歌(都匀市)
  送茶歌(苗族)
  新采茶(独山花灯布依族)
  倒采茶(独山花灯布依族)
  炒茶调(独山花灯布依族)
  敬茶调(独山花灯布依族)
  接茶歌(独山花灯布依族)
  谢茶歌(独山花灯布依族)
  送茶飞歌(苗族)
  茶事节气歌(镇远县)
  十二月古人采茶(遵义花灯调)
  书情采茶(遵义花灯调)
  十二月采茶(凤冈县)
  采茶歌(铜仁市)
  采茶歌(遵义花灯调)
  茶歌(遵义市)
  贡茶歌谣(石阡县坪山)
  茶农歌谣(贵定云雾山苗族)
  请歌师(黎平县侗族)
  拦路歌(黎平县侗族)两首
  采茶歌(土家族)
  盐茶汤(沿河土家族)
  油茶歌(湄潭县)
  敬茶歌(道真县仡佬族)
  采茶歌(遵义市)两首
  采茶歌(凤冈县)
  采茶歌
  苗族送茶歌
  对歌(三都水族)
  茶歌(壮族)
  茶馆小调(湄潭县)
  采茶花灯(湄潭县)

老茶蔸说茶之十:茶之俗(中1)邵阳茶俗之城步“打油茶”

邵阳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除汉族外,尚有39个少数民族。其中万人以上的民族有:苗族、 瑶族、 回族、 侗族。人数较少的民族有:土家族、 壮族、 仫佬族、满族、 布依族、 拉祜族、 黎族、 彝族、 白族、佤族、 哈尼族、 傣族、 水族、 高山族、 蒙古族、 藏族、 布朗族、 朝鲜族、 维吾尔族、 傈僳族、毛南族、仡佬族、畲族、普米族、基诺族、景颇族、撒拉族、保安族、哈萨克族、纳西族、锡伯族、阿昌族、怒族、京族、俄罗斯族等。

各民族有各民族的茶俗,邵阳比较有名的茶俗有苗族的“打油茶”、侗族的“万花茶”、瑶族的“熬茶”、花瑶的“三碗茶”。

1、城步苗族的“打油茶”:城步油茶历史源远流长,自后汉孟婆发明“打油茶”始,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清光绪年间曾有文载:苗人“以冻米杂盐豉煮之,谓之油茶”。还有“姜牙蜜饯满盘陈,风味油茶亦可人。绝亿头纲新焙出,二凉亭子雨前春”的诗句,描绘出了油茶的独特风味。在城步油茶既是饭前必食的饮料,又是迎宾待客的食品。

油茶食材丰富。主料有阴米(或硬米)、花生、黄豆、玉米、糍粑、豆角、苦笋、板栗、茶叶(城步峒茶)等。配料则有生姜、胡椒、葱、蒜、姜木子、泡椒等。油茶汤料是用峒茶精制而成的茶叶熬制而成的茶汤。

喝油茶的礼仪有:

敬茶礼仪:敬茶先敬长辈和远客稀客。来客当中,谁辈分最高,年龄最大,谁是第一次来或来得最远,谁是上级领导、专家、学者,那么,第一碗油茶就敬给谁。

吃茶礼仪:一般要连吃四碗,也有六碗八碗的。其意为“四季发财”。若只吃一杯碗,是不吉利的象征,也称“单丝不成线”,意味着交往不长。吃三碗也不行,三碗称为“不三不四,四季不到头”。吃油茶讲究“一碗强盗两碗贼,三碗四碗才是客”。贼人和强盗是打抢偷窃的,担心被人追赶,匆匆喝一碗两碗,立马走人。客人是来做客的,慢慢悠悠,喝个四碗六碗都行。

接送礼仪:在打油茶时,主人不直接用手捧茶,而要用红漆茶盘送到客人面前。客人应立即起身,双手接茶。主人端茶也要按座位依次递送。喝茶时一般主人先动口,客人后喝,一是表示对客人的敬重,二是解除客人的顾虑,让客人放心饮用。茶碗是按顺序固定摆放的,喝油茶的时候,客人不要随意走动,以免打乱摆放茶碗的秩序,客人自始至终只能拿一只茶碗喝茶(中途不洗碗也不换碗),且不用筷子。

喝茶仪式

在一些非常隆重的场合,无论客人是男是女,苗家阿妹总要千方百计将村寨里的年轻人叫来“对歌”,以歌伴茶,与之同乐。

来源:邵阳市茶业协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55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