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岩茶黄玫瑰价位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初学者只能喝轻火岩茶?这里面可能存在误会!

 

一朋友问:“什么时候再出岩茶十二金钗?”

 

果然是爆款,至今仍有茶友挂怀。

 

能一次性喝到十二款岩茶,这样的组合谁不爱?

 

请给李麻花批发一扎!

 

除了十二金钗,还有一款名为雀舌的武夷名丛让人念念不忘。

 

“雀舌还有货吗?”

 

“没有。”

 

“还有像雀舌这么香的茶吗?”

 

“有,但要等明年才能喝到。”

 

“why?”

 

“火功加高,就不是这个香了呗。”

 

得不到的总是在骚动,售罄了才会让人格外怀念。比如慧苑老丛水仙,也是这个状态。

 

总结了一番雀舌和十二金钗的成功之路,意外地发现一个特点:这些茶,火功都不太高。

 

再剖析,又有一个了不起的发现:这些火功不太高的岩茶,简直就是新茶友杀手!来一个,俘获一个;来两个,斩获一双;来一百个,照单全收。

 

有多少人是从轻火岩茶开始入坑的?请后台默默留言。

 

 

岩茶初学者,

为什么要从轻火茶开始?

 

一个字:香!

 

毫无意外地,轻火岩茶能一举攻破茶友的味蕾,靠的就是一个香字。

 

雀舌,是迄今为止麻花喝过最香的茶,没有之一,将拥有透天香的黄观音都比下去!

 

大写的服气。

 

不,是大写的脂粉气。

 

细数雀舌的香气,几乎涵盖了岩茶会出现的花香。请准备好香气攻击,它的香气有:夜来花香、桂花香、兰花香、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只恨自己闻香太少。

 

又比如十二金钗的成员,基本以香气取胜。金牡丹、金观音、黄观音、奇兰、白瑞香……都是香气的代言人。

 

说来也怪,美食能吸引我们,多数都是通过气味。

 

一些闻着香的食物,总能比一些气味怪异的东西更能摄人心魄。

 

高香的岩茶,总能在第一时间勾走我们的注意力。

 

这也是为什么清代学者梁章矩对岩茶品质的判断,先从“香”字开始。···至茶品之四等,一曰香,花香、小种之类皆有之,今之品茶者,以此为无上妙谛矣……

 

说白了,我们还是摆脱不了吃货属性!

 

 

岩茶初学者,

是不是只能喝轻火茶?

 

非也!

 

轻火茶,是适合大部分初学者的茶,但不是唯一。

 

喝岩茶若是只注重香气,未免太肤浅。

 

你看那成功案例——雀舌,不仅香,水也稠!

 

不好意思,雀舌再次入镜,堪称范本的它,不仅有令人爱慕的花香,还有稠得不像话的汤水。这个价位下,简直挑不出毛病。

 

如果茶友只是停留在轻火茶阶段,未免有些固步自封,还容易影响进阶培养计划,高手养成记里,可不是这么写的!

 

喝茶,就是要敢于挑战,你不迈出第一步,永远不知道轻火以外的茶,是什么滋味。

 

 

岩茶初学者,

还能喝什么茶?

 

除了香气高扬的茶之外,大家还能选择一些口感好的正岩茶。

 

这些茶,香与水并驾齐驱,属于美貌与智慧共存型。

 

品质好的正岩茶,对于新茶友而言,像是解锁了新大陆,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口感组合。

 

一朋友,第一次喝岩茶,正好遇上我们喝牛栏坑肉桂,还是足火版。想说她有口福?

 

不,从她的喝茶体验来看,牛栏坑肉桂活该这么贵,就连第一次喝茶的新人都不嫌弃它。(当时,她并不知道我们喝的是牛肉。)

 

朋友原话形容:觉得口感新奇。焦糖香+花香还有一种辣味(后来才知道这其实是桂皮香)竟然能组合在一起,并不觉得怪异,汤水也比较柔和,比较稠、滑。就像是第一次吃水果蛋糕,水果和奶油组合,也是奇妙的体验。

 

瞧,入门姿势正确,足火茶也可也亮瞎眼!

 

而后,又给朋友泡了梅占,中足火版本。

 

喝完后,依旧觉得茶的味道很惊艳,汤水醇厚,甘甜,顺滑,也没有大家所形容的中药味。

 

岩茶入门初体验,不算差。

 

 

于大部分新茶友而言,听到“足火”二字,会望而却步,总觉得味道浓酽,烟味重,一派茶不好喝的模样。

 

那是您没遇到真正好茶,又或者是冲泡方式错误。

 

遇到好茶,才是入门的正确打开方式。这一点,前辈袁枚算是一个范本。

 

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然丙午秋,余游武夷到曼亭峰、天游寺(位于正岩产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瀹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

 

袁枚一开始也不喜欢武夷茶,原因和大多数人一样:嫌茶味道浓,像喝中药。

 

直到在天游寺中喝到了僧人做的岩茶,才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喝茶也不敢马上咽下去,而是要慢慢咀嚼,去感受茶香的变化。而后觉得武夷岩茶是一等一的好茶,连龙井、阳羡都不及它。

 

为何有如此大的变化?

 

当然是因为袁枚找对了入门茶,邂逅了一款能代表武夷岩茶真实水平的好茶!

 

 

轻火茶,它是为了广大新茶友而存在。

 

它的香气,张扬、明艳、恣意、洒脱,通常以花香的姿态出现在新茶友眼前。

 

它的汤水,清香、鲜爽、香气落水,口感小清新不刺激。

 

作为入门茶,它很合格。的确是许多新茶友的不二之选。

 

但,轻火岩茶却不是入门的唯一选择。

 

我们也要适时地突破自己,尝试喝一喝火功高一点儿的茶。

 

好茶,总是在前方等着我们!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茶叶有多少种?在饮茶的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茶叶有八大类,除了红茶、绿茶以外,还有乌龙茶,还有白茶、黑茶、黄茶。

这几种茶之间有交叉吗?乌龙茶和青茶是一种茶吗?黑茶和普洱是一种茶吗?

黄茶和白茶感觉很相似,区分的标准在哪里?

在饮茶的方式上有什么分别?

营养价值上呢?


绿茶


(上图是安吉白茶,叫做安吉白茶其实是绿茶,同理还有天目湖白茶)


绿茶未经发酵。根据杀青时候的工艺分成
1.炒青绿茶(根据不同形状又分成长炒青,扁炒青,圆炒青等)这种工艺的绿茶一般被人为是最好的,所以我们知道的名茶大多属于炒青绿茶。龙井,庐山云雾茶,碧螺春等
2.烘青绿茶(常见于安徽) 六(lu四声)安瓜片 太平猴魁
3.晒青绿茶    这个搞不好快失传了。。。
4.蒸青绿茶   事实上这种工艺在日本还是在流传的。比如玉露茶。
其实好的绿茶是很嫩的,我试过用泡完的绿茶煎荷包蛋是可以吃哒~比小葱香哦


黄茶


(图蒙顶黄芽,除了黄一些还是很像绿茶)


黄茶是绿茶工序加多一道闷黄实现一点点的发酵
按照叶片大小嫩度分成黄芽,黄小茶和黄大茶
比较有名的就是蒙顶黄芽  君山银针了


白茶



(这是寿眉,完全不一样了吧,一般白茶有白色的毫毛)


传统白茶只产于福建。跟绿茶工艺就差很多了,有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叫做萎凋。通常来说发酵程度会大于黄茶。所以我感觉会酸酸的。
(其实白茶和黄茶区别很容易分。黄茶特别是黄芽茶是嫩嫩黄黄的很像绿茶,白茶就不一样了)
比较常见的白茶有三类吧?
1.白毫银针 身披白毫,模样似针
2.白牡丹
3.寿眉 也就是贡眉了  长得非常粗犷,像落叶一样。据说70年代香港茶楼里都是这个。


青茶

    

(上图是条索明显的凤凰单丛)

(上图是团成小球的铁观音)


青茶就是乌龙茶了。半发酵,发酵程度高于前三者,低于红茶。乌龙茶是以香气著称的。青茶多按照产地划分:

闽北乌龙     著名的岩茶就是闽北乌龙了,大红袍是岩茶的其中一种,由于是按照树种分类,所以岩茶有非常多非常多的种类呢。说到大红袍,其实几千上万块的都是假的,知道贡品是什么么?

闽南乌龙      铁观音 其中按照工艺又分成清香,酸香,浓香。但如果你问我广东茶楼里那种是什么型,我只能呵呵了。大概是酱香吧~笑~

广东乌龙      凤凰单丛 这种茶又是乌龙茶里最香的,所以它的分类也以香味命名。比如说芝兰香,姜花香,还有姜花香里出名的通天香。

台湾乌龙      冻顶乌龙 东方美人(就是香槟乌龙了)我是很喜欢东方美人的,因为发酵程度大很像红茶。对的那我还不如喝红茶好了。


红茶


(写了高级两字就真的会变高级,我是相信的)


红茶是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以上所有茶叶。按照制作工艺分成功夫红茶和小种红茶。此外还能加一个红碎茶。

1.小种红茶     小种又分成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区别就是是否产在武夷山桐木关。正山小种是非常古老的茶,传说中所有红茶的都源自它,包括现在很火的金骏眉。
2.工夫红茶     除了小种都是工夫红茶了。包括云南的滇红,安徽的祁红,广东的英红等。
3.红碎茶         很多红茶传到国外,就成为切碎了放在茶包里那种了。比如著名的立顿啊车仔。


黑茶


(在公道杯里可以看到普洱的颜色是酒红的哦,生茶时间久了是会这样)


黑茶,所谓后发酵茶,是制作完放在那儿待他自己发酵。所以这个发酵程度很难讲了,取决于你存放多久不是吗。黑茶也是按照产地划分的,藏茶,云南黑茶(普洱),广西黑茶(六堡)等。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普洱了。这个也分成两种

生茶       这是传统工艺了,普洱进行杀青之后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储存,是干仓生茶了,放个20年,就能成为老生茶,这个时候茶叶已经发酵差不多了,是很贵的。如果不幸受潮,就会成为湿仓货,价值就会大打打折扣。一般说投资就是指生茶了。

熟茶        由于生茶发酵需要很长时间,现代人就发明了熟茶。就是一般生茶做好了,多了一道工序渥堆。原理就跟沼气池差不多吧。放在一起温度升高发酵。熟茶发酵程度大于新的生茶,口感柔和。但由于这是一门时间的艺术,所以很多人会推崇生茶。


花茶

    

(碧潭飘雪)


花茶即香片,这个的分类法则就和以上完全不一样了。很多人觉得花茶就是菊花茶啊玫瑰花茶。其实不是的。真正的花茶是选取茶胚,然后用花朵的气息去沾染茶叶,最后去花留叶。好的花茶不太会让你看到花朵的。


比如茉莉花茶,取烘青绿茶,用好多层茉莉花去芯,层层垒起来窨(xun四声)制,绝对不是混在一起那么简单。


——————————————————————————————————

至于泡制方法。


现在中国所谓的茶艺我看到大多是功夫茶的方法。就是美丽的大姐姐着穿旗袍用修长的手指为你服务的那种。

总的来说~比较嫩的茶叶,像绿茶黄茶,要用低一点的水温,80来度就好了。可以选择中投上投法(叶片沉的话)放在玻璃杯里冲就行了。

发酵大一点的茶叶呢,乌龙红茶一类的,就需要用热一点的水在盖碗或者紫砂壶里冲泡出汤了。

至于普洱一类很粗犷的茶叶,甚至还可以用小壶在炉子上慢慢煮。冬天很有意思的。



品茶方式     这个我想讲多两句了


就是拿小杯子喝啊。喝高香型的乌龙茶会用闻香杯。
我觉得这个心态很是要端正的。
一般的同学呢,能喝出来个正山小种的松烟香已经很厉害了。但有时候会听到有人喝了一口茶就说,嗯,这个茶树龄大概多少,放了多久多久。我会有点无语,也许个别茶叶比如普洱生茶是可以喝出来储存时间,那也是极其厉害的人才能做到。何况每棵树,每批茶叶,每种储存方法都不一样,怎么可能做到一品就能说出来呢。
遇到这种人我心里是会呵呵的。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好多人都喜欢贵的不得了的茶叶。其实无论是大红袍,金骏眉,还是狮峰龙井。真正产量就只有一点点的一点点,哪里够全国的土豪消费。你真的以为那些就这个名字漫天要价,上万块一斤的就是真的了吗?
一两千一斤的价位,金骏眉是绝对买不到真的,但运气好的话却可以买到不错的正山小种,滇红你快能买到极品了。你会选哪个呢?
还有,真的时间越久越好吗?熟茶low了吗,超市就没有春天了吗。我觉得都不一定的,我曾经喝完自带的各种茶叶,然后在国外超市买7刀一大盒的荔枝红茶。对的就是所有人都不齿的超市罐装茶。但是居然煮出来一屋子荔枝的香甜味道,还是很振奋人心的。
跟钱没有关系,找到自己喜欢的最重要吧。

说高深一点还有茶道。
茶经里有写的,点茶煮个开水还分腾云驾雾啊鱼珠蟹目之类的。这个我觉得太悬了有点装神弄鬼不喜欢。
不过比较有兴趣的书里描写古人的斗茶,用茶在纸上写东西。
至于禅茶一味。
这个更厉害了,我觉得在这个年龄还是别想这个了吧,好好学习以后突然想明白再说。对于僧人,茶道还会和香道结合在一起。对香道虽说很有兴趣,但因为完全没有接触只是听喝茶时候人家聊起,东南亚地名一大堆根本记不住,一块木头也好多说法。对于不清楚的东西,我通常会默认水很深,然后作远观仰视状。希望有一天也可以泛泛地接触。
我听一个长辈说在日本,茶道有时会焚极品的香,那个香灰之后是要喝掉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生物或者化学都学过的啊,碳化的东西怎么会有益健康呢?总觉得大家很喜欢把一个东西追求到极致,但你到底是追求这个东西呢,还是追求这种极致带来的快感呢?
就像你喝很贵很贵的茶,或者弄很高端的茶道,累都累死了,真的会有享受吗?
貌似跑题了。这只是我自己的想法了。


比较实际一点的话,如果你自己喜欢做小茶点,中式的西式的其实完全不用讲究搭配。无论是烤饼干还是蒸点心,比追求狂拽酷霸屌要有趣多了。


营养价值


理论上来说,发酵程度越轻,那营养保留越好。
但我想说这个茶叶放在杯子里就那么一点点,你就算全部吃到肚子里也不会大补吧,何况是冲出来水喝呢?
如果想要补充氨基酸,你可以喝饮料多吃蔬菜
想补充维生素C,你可以吃维生素片或者大橙子大菠萝
如果像补充矿物质  喝矿泉水都是可以的。

哪种方式都比喝茶效率高。

原作者:王诺诺

百年徽商 故纸茶香 ——解读《德泰隆》茶号广告

民国时期,是中国现代广告的肇始期,同时也是现代广告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其时,科技的发展进步、西方文化的传入以及海外市场的需求,均在不同的领域推动了民国广告的发展和变化,茶叶广告亦然。

民国时期的中国茶叶已走出国门并形成了常态的出口贸易,此时,华茶不仅在花色品种、质量以及包装上发生了变化,茶品的内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再加上印刷术的进步,文学艺术演变的影响等,使茶叶广告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其时,中国茶叶的报刊广告、品牌广告和装潢广告等日益增多,花样翻新且内容丰富,茶店、茶商在生产、销售等环节,开始大量使用有鲜明地域印记的茶帮号牌以及广告招贴,并且将它们与经营理念、茶品特色和信誉质量联系起来。茶叶经营者在他们自家茶叶的外包装,广告招贴甚至是说明书、包装纸上,都印上独特的字号标识,这无疑是一种广告思想的体现,同时也是现代营销的一种手段。

本文将对民国时期徽州茶商《德泰隆》茶号的广告进行解读,以期了解民国茶广告的特色并对当下茶广告设计应用有所启示!

(一)

2020年6月,在黄山(汤口)首届黄山毛峰茶文化节期间,黄山市“莫问”徽茶文化博物馆展出了一组民国时期的徽茶广告和商标。一枚载有数种茶叶名称的招贴,以其精美的彩色印刷,丰富的广告内容,详细的茶号信息引起了茶人的兴趣,尤其是这枚招贴上刊载的黄山毛峰茶名称等,以首次出现、民间稀有、茶界罕见、资料珍贵而令人大开眼界!值得注意的是,这枚徽州茶号印制的广告招贴,不仅展示了民国时期徽州茶商字号和茶叶牌号,也是黄山毛峰茶自问世后第一次出现在茶叶广告上,可谓是徽州名茶,广而告之,美滋美味,美名远扬!

徽州茶商《德泰隆》茶号印发的广告招贴,高约9公分,宽约25公分,彩色印刷,图文并茂,画面清新,内容丰富,茶号信息清晰,整张招贴分为四帧画面从右向左,排列有序。第一幅画面是装饰花纹和《德泰隆》茶号的英文说明。第二幅画面是《德泰隆》茶号及商标名称以及经营的茶叶品种类等文字,画面上印有“徽州府”“德泰隆茶号”以及“和合商标”字样,同时还印有“和合”二仙的图像及商标拼音。这幅商标图案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半部分则是刊印了德泰隆茶号“本主人识”的内容;文字曰:“本号採办各省名茶,黄山毛峰,极品莲芯,白毫顶谷,旗枪毛峰,双窨珠兰玳玳,家园松萝,建山武夷,六安香品;加工监制兼备精致箱瓶送礼,洵属雅观;凡蒙赐顾,请认本号和合商标为记,庶不致误。本主人识。”这段广告文字的后面还附有一方“集记”的印章,可见茶号主人的广告宣传意识。第三幅画面是“德泰隆”茶号地址以及英文说明,其文字清晰地载明:茶号地址为徽州府(按:歙县)大北街坐西朝东门面。由此可知“德泰隆”茶号主人应该是徽州歙县商人。而广告上“黄山毛峰,极品莲芯,白毫顶谷,旗枪毛峰,双窨珠兰玳玳”等茶品的产地,包括今天的徽州区和黄山风景区等,都属于当时的歙县治辖。因此,可知当时的歙县茶区也是茶品众多,名品亦多。

“德泰隆”广告招贴的第四幅画面是窗明几净的室内,一位时髦的女性正在品茗:只见她左手托腮,右手握着一杯冒着袅袅热气的香茶,神情似是若有所思……画面清晰地展现出室内有书柜,柜中有书,柜顶有石膏塑像。时髦的三角圆桌上有精美的茶壶,茶叶筒。圆桌上还有花瓶,瓶内有插花、瓶边有茶点。室内家具陈设、柜中藏书及墙上字画等裝饰,都表明这是一户富裕的大户人家。这也清楚地说明,《德泰隆》茶号的销售目标是明确的,其营销策略亦是不言而喻的。需要解读的是,广告招贴上两面旗帜所传递的信息是清晰的,即可以了解或推算“德泰隆”茶号招贴的面世时间……

(二)

“德泰隆”茶号招贴上左面的旗帜是十八星旗,代表十八行省。(注:图案印刷有误,大星小星各少一枚),右面的是五色旗,代表汉、满、蒙、回、藏族,也有五行、五德等寓意。这两面旗帜的出现是1912年1月1日,被彻底取代是民国十四年(1925)。因此,“德泰隆”茶号招贴的面世时间,应该在民国元年(1912)至民国十四年(1925)之间。当然,这枚彩色印刷的“德泰隆”招贴的出现,对于研究民国时期的徽茶历史,也可谓是别有意趣!

民国时期,刊载有黄山毛峰茶信息的广告,在各地茶市层见迭出,当然,主要是缘于徽州各类茶品的问世和进入市场。因此,徽茶品类名称屡屡出现在各地的茶商广告招贴、包装物品甚至是宣传册上。如北京“吴鼎裕”茶庄的价目表上,亦有较为详细的黄山毛峰茶以及其它徽州名茶的价目。“吴鼎裕”是徽州吴氏家族于晚清时期开设在北京的一家老字号,茶庄设在北京崇文门外大街路西,电话为南分局一七八四号。“吴鼎裕”茶庄在宣传册上称:“向在各省设庄采办各种红绿花茶,务求香浓色绿。”

“吴鼎裕”诚信经营多年,至民国时期已是声名远扬,获利颇丰。而在“吴鼎裕”茶庄价目表上,徽州的黄山云雾、黄山毛峰,老竹大方,家园珠兰,祁门红茶等名茶历历在目,茶品等级及价位在当时的市场交易中有所偏高,想来,老字号茶叶名店,茶品价格自然不菲!

杭州历来是徽商的集结地之一,众多的徽商中不乏有许多茶商。座落在中山中路509~511号的“永馨”茶号,就是众多徽商茶号中的一家。“永馨”茶号的经营方式是批发零售,其听(厅)茶礼品,一应俱全。主要茶类有黄山毛峰,老竹大方,祁门红茶,珠兰花茶,玳玳玫瑰以及狮峰龙井茶等等。“永馨”茶号经营有方,口碑亦好,可谓是徽州茶商的佼佼者。杭州“同大元”茶号也是徽州商人创办。“同大元”茶号因为生意兴隆,所以开设的茶叶店铺也多,除总号设在杭州西湖延龄路与仁和路口,“同大元”还在南昌中正街百花州设有分号,可见其实力雄厚。“同大元”茶号主要经营徽州茶叶,如黄山毛峰,老竹大方,家园珠兰,祁门红茶以及西湖龙井茶等。民国期间,杭城一地经营徽州各种名茶的茶庄茶店多达七十余家,其中绝大多数为徽州商人开办,经营茶类也多为黄山毛峰、大方、祁门红茶等等。

苏州亦是徽茶的主要销售市场,这里聚集了众多的徽州茶商,也开设了许多茶店茶号。清同治年间,吴景隆于苏州上塘街53号开设了“吴世美”茶庄及“吴世兴”茶分号。其时,吴世美茶庄不仅经营各地名茶,更多的还是经营徽州出产的天都云雾、黄山毛峰和祁门红茶等。

著名的苏州“汪瑞裕”也是众多徽茶老字号之一。“汪瑞裕”茶店总号设在苏州玄妙观对面的观前大街,同时还在大成坊巷口和醋坊桥堍开设有东号、西号茶店,主要经营徽州名茶如松萝茶等。

北方城市天津自“五口通商”后,一直是徽茶的主要销售市场,如天津“正兴德”茶庄就是徽州茶叶的著名销售商家。“正兴德”茶庄自开设以来,不仅销售徽州各地名茶,还在徽州歙县和黄山两地创办了茶叶加工厂。“正兴德”茶庄在自己印制的宣传册上介绍说:“黄山茶产于安徽徽州,歙县黄山,该山峻岩峭壁,为中国新兴名胜之一,其地产茶,驰名遐迩,有毛峰雀舌,珍眉,雪蕊,瑞草,云雾……太平嘉瑞等数种茶,其口味之香艳,叶身之精细,居全国产茶之冠。”“正兴德”还在黄山冈村、歙县街源开办了加工厂:“本庄设厂于黄山,已有数十年,在该地有许多茶山采办专权,并能深悉地理,优劣之分析,每年采办该茶,再转运福州本厂,制成精美之香茶,装以严固之箱筒,推销各地,著名全球。”

“正兴德”茶庄还在其印制的广告宣传册上推荐黄山茶:“此茶性温平,口香味浓,饮之能助消化,解烦闷,悦性怡情,为人生饮食之要素,辅佐卫生之妙品。价目见门市价目表,新牌茶,花蕊牌,第一牌,三星,星月,五星,九星,等均为黄山茶。”另外,在山东束鹿“润德成”茶庄的招贴上,在湖北沙市,东北营口以及北京、上海等地的茶叶市场上,形式各样的茶叶广告、包装和商标招贴上,亦有诸多黄山毛峰、祁门红茶、休宁松萝和黄山云雾茶以及产自徽州的其它茶品内容……可谓是徽州名茶,名扬天下!

参考文献及资料:

[1]陈少峰.黄山指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2]傅宏镇.皖浙新安江流域之茶业[J].国际贸易导报,1934(7).

[3]郑毅.正兴德茶庄资料[J].黄山日报,2019-01-22.

[4]吴觉农,范和钧.中国茶业问题[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5]陈椽.安徽茶经[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文/徽州茶人

来源/《徽茶》2020年12月刊

注: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