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岩茶茶叶知识

找到约681条结果 (用时 0.017 秒)

绝对干货:茶叶知识科普集锦

一、白茶中贡眉和寿眉的历史称谓科普:

寿眉的原料一般都为一芽三四叶。以前地方官府会向朝廷进贡茶叶,福建在寿眉中挑出一些精品进贡,俗称贡眉。

后来演变成民间只要是在寿眉原料里面精选出来的白茶都可以称之为贡眉,而且不论什么品种。特别是白茶饼型茶出现后,出现了很多贡眉饼。

但自2018年5.1日新的白茶国家标准开始生效后,贡眉和寿眉就按照茶树品种进行了清晰的切割和划分。从此后用大白茶和大毫茶这两个良种的一芽三四叶原料做的白茶不能称之为贡眉,贡眉只能是群体种专属,也就是福建人说的菜茶、土茶、小白茶的一芽三四叶原料做的白茶才能称为贡眉。

同时大白茶、大白毫根据原料等级分为银针、牡丹、寿眉三个级别,这三个级别名称也成为了大白茶、大白毫品种的专属名称。也就是说那怕是用一芽二叶的群体种原料做的白茶也只能成为贡眉,而不能叫白牡丹。

从此大白茶和大白毫做的寿眉再漂亮也不能叫贡眉,只能分等级。而对于2018年之前已经压制的贡眉饼(不分品种,只要是高等级原料做的寿眉)依旧可以称贡眉。

如果哪天你遇到了2018年之前的高级寿眉饼,那很有可能是做旧的,因为2018年之前的寿眉好原料基本上都会打“贡眉”二字,打了价格高啊谁会不打是吧,但有些作假的人不了解这段历史,就会在寿眉饼的年份和叫法上出现纰漏,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点细节上去判断它是否作假。

二、春茶、明前茶的正确区分

所谓明前茶,历史以来泛指江南茶区出产茶的时间节点,就是指清明前后采摘制作的茶。因为江南历来人文鼎盛、经济发达,千百年来经过很多茶学专家以及文人墨客的描述与定义下形成的一种不成文标准。

而现在只要是茶叶经过冬季休眠后的第一次采摘都以头采春茶自居也是不对的。比如半个月前的贵州新义州(黔西南地区)的晴隆、普安县说春茶开始采摘,而半个月前还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还属于冬天,按时令算还是深冬,所以不能称之为春茶,严格意义上来说属于冬茶。差不多时间采摘的还有海南,按二十四节气来算的话海南当下采摘制作的茶也不能称之为春茶。

四川川南地区的泸州纳溪区和宜宾地区的筠连等特早茶产区每年一般在元宵节前后开采,也就是雨水后惊蛰前就开始采摘制作,这些地方的茶可以称为春茶,但称明前茶明显不是很科学不是很名副其实,因为离清明还有个把月时间。

广西六堡茶产区有个社前茶,当地将立春之后,第五个戊日称为社日,祭祀土神。社日一般在立春后的41-50天之间,约春分时节,比清明节早半个月左右。所以六堡产区的叫法比较科学。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四季的概念差异性较大,就采茶季节来说难免会有一些不十分科学的界定。但按照传统来说还是以江南茶区为准。

三、决定和影响茶叶香气的因素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品种,比如龙井43、平阳特早要比乌牛早、浙农117要香;乌龙品种要比其他品种要香。

二是种植环境,包括海拔高度,海报高的比海拔低的要香;生长在沙壤土的要比黄壤土的香;有植被覆盖且较茂盛的要比没有其他植被覆盖的要香。

三是人工干预(包括修剪、砍伐、清理等)程度,不干预的要比干预的香,不用农药的要比用农药的香;用有机肥的要比用化肥的香。茶园用不用肥要看茶园土壤是否需要,并非不施肥的一定就好。

四是采摘制作时的天气,晴天的比阴天的香,阴天的比雨天的香,连续晴天,香气最好,连续雨天香气就差。如果天气不好,再好的原料再好的师傅都做不出好茶。

五是制作工艺,根据不同茶类,萎凋是不是正确、到位,杀青是不是正确、到位,发酵是不是正确、到位,干度是不是正确到位,仓储是不是正确、到位等,一环扣一环,前面的环节没做正确和到位就会影响后面的环节,如果原料好,就要靠制作工艺来锁定香气。

六是冲泡,分三块:一是水质,水不好,会糟蹋茶叶的香气,一般来说山泉水为上、纯净水次之、蒸馏水再次之、自来水最次。同样的山泉水活水比存放时间长(比如超市买的)的更好。再则是器皿,瓷器类如盖碗最能不偏不倚的真实反应茶叶香气,陶器类(如紫砂器)则需要单类茶单泡,不然易串香。最后是水温,如泡绿茶水温过高香气会流失,乌龙水温过低则香不扬,应该根据各种茶的特性来冲泡才能显露最真实的茶香。

 

四、爱茶人士怎么提高嗅觉能力

嗅觉来自于自身天赋和后天培养,本期我给大家讲一些切身经验。

由于生长环境,我从小就喜欢闻各种气味(当然也是后来才意识到),桃花、梨花、兰花、油菜花、紫云英花、栀子花、野菊花、蔷薇花、丝瓜花、南瓜花、洋芋花……松针、檫树叶、枫树叶、杉木叶、晒干的杂草气味……各种炒货的气味,还特别喜欢草木灰的气味……现在每每遇到各种盛杜鹃花香、水蜜桃香、成熟枫叶香、奶香开的鲜花我定会去闻一下,野外遇到未知的香气我一定会寻找到源头看个究竟,不认识的就用“形色识花”软件解密并作记录。

正是在很多年间不断的积累,在大脑里形成了香气数据库,到后来开始学茶时派上了用场。

比如我做过的一款赛过初恋红茶(首批),就闻出了里面有水蜜桃香、苦杏仁香、野花蜜香、花粉香、成熟的枫叶香等,但如果我们的大脑里没有这么多香气数据,大多数人只能闻出水蜜桃和蜜香,其他有感觉但无法描述。

比如大家都喝过的龙井,有说豆花香,有说炒豆香,炒豆很多人都吃过有记忆,但豆花很少有人闻到过无法理解,其实这两种香气是工艺形成的,茶叶做嫩一点就会散发豆花香,带点宜人的青味,做老一点就是炒豆香(夹点火香)。大多数人根据不同龙井茶最多还能描述出嫩香、兰花香(极少),其实绝大多数龙井还是有杉木叶香,茶汤中带点“辛”味的那股气味就是杉木叶的气息。

比如我喝过的一款恩施玉露野茶,里面含有浓郁的龙涎香,茶主人和他的茶客们喝了几年都无法描述,只是说有特殊的香气,很香很香,却谁都说不出什么香。我给他们点破后他们才恍然大悟,哦,原来这个叫龙涎香,至于龙涎香是个什么味?我相信用过古龙香水的朋友都会有认知,2020夏天团购过一款台湾阿里山的龙涎香乌龙,是经过小绿叶蝉叮咬过产生的。

比如我去安徽休宁,他们说他们松萝茶有兰花香,我喝了一下跟他们说是小叶女贞的花香,什么是小叶女贞?于是我带他们到茶山找到一丛开满花的小叶女贞,让他们闻一下,他们茶叶的香气就一下子对上号了,很多绿茶产区对于自己茶中叫不来的花香统称兰花香。

又比如上好的铁观音,大家都普遍以为是兰花香,但很多时候却是栀子花香占上风,桂花香作陪衬,兰花香微乎其微。

比如凤凰单从的鸭屎香,很多人说是银花香(金银花香),现实中却是栀子花香占大部分,金银花香只有点影子。

比如说岩茶,很多人会问这个岩韵怎么感受,我叫他们在野外闻裸露的大岩石上的苔藓,被太阳晒过的味道,那个气味就是岩茶里的岩韵。

再比如团购过的一款祁门荒野红茶,品鉴中喝出来杜鹃花香、水蜜桃香、成熟枫叶香、玫瑰花香、奶香,但很多人只会说很香,好喝。

喝茶能喝出很多香气并非是为了去炫耀,而是让自己在茶叶品鉴的能力上更精进,在这个圈子或这个行业里有过人的能力和独树一帜的见解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五、冬天白茶应该怎么煮

煮白茶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煮干茶,一种是煮冲泡后的叶底。若是直接煮干茶,300-400毫升的水,只需要投茶2-2.5克即可。

由于在煮茶的过程中,茶与水在高温下长时间的接触,因此投茶量不宜过多。不用害怕出现茶汤滋味寡淡的现象,宁可少不可多。

如果冲泡品质优越的老白茶,光靠短短几次的冲泡,是很难将其中丰厚的内质彻底释放完全。

先泡后煮,利用高温煮茶的方式,将叶底内剩余的养分逼出,依然能煮出浓郁的滋味。

还有一个问题,究竟是加冷水还是热水?要从冷水开始煮,还是水沸了再投茶?

其实,这个问题也与茶叶的状态有关,也就是煮干茶和煮叶底的区别。如果是直接煮干茶,建议茶友们等待茶壶中的水沸腾之后,再投茶。待水再次沸腾后,茶汤颜色接近赤金色,及时关火。

而如果是煮叶底,则需要冷水投茶。冷水煮茶的速度较慢,叶底在水中长时间的浸泡下,物质析出多,有利于充分逼出深处的内质物。同样也是水沸之后,观察汤色接近赤金色时,即可关火。在煮茶的过程中,茶友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比如茶汤颜色变化,以及个人口味喜好来适当调整煮茶时间。

六、茶叶储存中该注意的问题

茶叶储存最要注意的三点就是防潮、控温、防异味。

1、如同任何炒货怕受潮一样,任何茶叶都怕受潮,受潮会让茶叶中的含水量增加而发生质变,往差的方向发生质变。受潮的茶叶会让茶叶原有的香气和滋味淡化直至霉变。一般绿茶、黄茶、红茶、乌龙茶的含水量需控制在百分之四左右才适宜保存。黑茶类(包括生普)的含水量则在百分之八以内才可以长期保存。

放置可以转化的茶叶空间湿度控制在百分之八十以内为适宜(有抽湿器的可以控制的更低些),高了容易变质,低了不易转化。所以建议茶叶不要放在湿度较大的地下室,南方雨季的地下室湿度实在是太大。

2、绿茶未经过发酵,而是在加工过程中由高温阻断了茶叶中的酶促反应(即其他茶叶所谓的转化),追求的是干茶的本质香气、甘甜鲜爽度,所以需要冷藏,开袋后常温下存放也要尽快饮用(原则上不要超过一个星期,但也要根据当时的气温而论),如果买了大包装也最好分装成小包装拿出来饮用。若是塑料制品袋则需要用夹子夹紧以免受潮,最好用密封性较好的瓷器存放。轻发酵的乌龙茶如清香铁观音、清香型的漳平水仙、凤凰单丛雪片、轻发酵的台湾乌龙需要冷藏,那怕是真空包装的也最好也冷藏保存,因为这些茶叶对空间温度还是敏感的,冷藏可以延缓茶叶氧化,氧化会导致茶叶香气和滋味的衰减。

其他茶类可以常温下存放,但温度也最好不要超过30度,过高会让茶叶转化加速。所以建议茶叶最好不要放在顶层的阁楼,夏天阁楼的气温可能会达到四十多左右。

控温的同时还要避光,光线会使人的皮肤老化(其实就是氧化),也会让茶加速氧化,尤其是绿茶类那怕装袋也要用不透光的袋,否则短时间内茶叶会变黄变味。其他可以转化的茶类也最好不要放在光线充足处,尤其是靠近窗台前。

3、茶叶是最容易吸收异味的食品,跟香皂放在一起会吸收香皂味、离苹果太近会吸收苹果味。我遇到几位将绿茶放在冰箱里而吸收了咸菜和海鲜的味道、将普洱放在衣柜而吸收了樟脑的味道,这样只会糟蹋茶叶。所以冷藏的茶叶空间最好独立,塑料袋储存的最好外面再套一个保鲜袋,已经开封过的最好再次封口,封口前尽量将袋中空气排尽或放置脱氧剂。

一些不同茶类的茶气味不同,特别是六堡茶、熟普这类气味较重的要有独立空间存放,以免影响到别的茶叶,以免串味。茶饼、茶砖类打开饮用时可以将茶撬成小块用瓷罐或紫砂罐储存,这样可以起到醒茶的作用,而醒茶可以美化茶汤口感。

4、储存散茶的器皿最好是用密封性能好的铁罐、瓷罐、紫砂罐(紫砂罐只要盖子密封没有问题)或锡罐,绝不要用玻璃瓶(这是经验,放绿茶老化太快,放黑茶不会转化,所以只能当样品罐陈列)。收藏的茶饼可以用纸箱打包,不用担心转化不了,纸箱也是有透气性的。量少可以买储物柜,一个抽屉放一种茶类。袋泡包装的定期喝一下,口感没有明显衰减的没有问题,如果衰减过快可能是茶叶干度不够而受潮变质或包装袋密封性不好,但如岩茶的返青现象属于正常反应。

家中可以多备几个茶叶罐、不透明的自封袋、长夹子,以便平时茶叶周转饮用时使用。也可以买一个小电焙笼,一次可以烘一斤左右的规格,这样那怕发现有受潮变味的茶叶也可以随时处理。

关于央视财经“天价武夷岩茶调查”事件的思考

(写在2018年武夷山市第14届春茶评比暨第二届“互联网+武夷斗茶”活动之际)

今年7月,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315在行动”的特别报道,播出了一档名为“天价武夷岩茶”的调查节目。节目借用某茶友会编排的“顶级武夷岩茶采购目录”,展开了针对“天价茶”,以及“牛栏坑肉桂”的调查播报。

笔者认为,节目内容部分属实,报道对武夷岩茶市场规范起到了良好的督促作用。但是,该调查人员对武夷岩茶的部分专业知识尚缺乏正确理解部分报道内容缺少客观、理性态度其错误理解、错误观点对整个武夷岩茶消费市场的影响较大。

我们要理性看待这起事件,接受、纠正报导内容中提出的确实存在的问题,发觉自身的不足之处,依法做好每个茶人该做的事,以一种崭新的面貌继续展示武夷岩茶的魅力。

早在节目播出之前,武夷山市委办公室和市政府办公室就已经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产销管理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针对武夷岩茶市场中一些扰乱市场发展的现象已经出台了具体的措施和打击、处理制度。并且实施了依法打击茶叶市场的假冒、伪劣、侵权、过度炒作、包装标识不清,偷逃税收等行为。

武夷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物价局、税务局、茶业局等部门联合对茶叶市场进行整治。对茶叶经营市场标签使用不规范、乱标注金奖茶、牛栏坑、马头岩等著名坑涧山场茶的问题商户,执法人员现场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并发放《茶叶产品标签、广告、商标知识指导告知书》等宣传材料,指导经营者规范使用标签标识。

笔者认为,某茶友会编排的“顶级武夷岩茶采购目录”,其中的部分产品可定位为“高价位茶”,而不应该被定位为“天价”产品。

企业产品营销策略中,有一个“单品营销”策略,它是指通过对某个单品或单品系列的重点包装和营销推广,迅速的提升该单品的销售转化率,同时促进其它产品的销售和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增加网站人气,促进网站品牌知名度,最终提升整体销售额。

某茶友会编排的“顶级武夷岩茶采购目录”正是企业营销的“大单品”。“大单品”也叫拳头产品、王牌产品。国际、国内许多大牌企业还聘请明星代言、打造“大单品”,这种单品又称为“明星单品”。

比如汽车行业,章子怡为梅赛德斯奔驰做代言,莫文蔚为凯迪拉克SRX代言,林丹为雪铁龙“新世嘉”做形象大使。

也有茶行业聘请明星代言的先例,比如八马茶业聘许晴代言“赛珍珠”,华祥苑聘李冰冰代言“金凤凰”,林志玲代言都匀毛尖“贵天下”等。

事实证明,明星代言,对茶业品牌的建设和推广还是有一定作用的,首先是品牌的知名度得到提升,随之带来该茶品牌的美誉度、忠诚度,以及消费者对该品牌产生的联想不同程度的提升,进而带动该企业茶产品销量的提升。

武夷岩茶没有请明星代言产品的,也无需聘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技艺在武夷山一直传承得很好。大师们理论实践功夫扎实,对岩茶理解已经十分透彻,他(她)们坚信只要在产品加工制作技艺上精益求精,严格把控各个环节的技术关,将产品质量尽可能的提升,用品质说话。在武夷岩茶领域,这些大师就是明星。

众所周知,茶行业是个市场准入门槛较,但生产技术含量较高、企业运作成本且成本资金特别分散的行业。茶叶品质上不但受技术水平的影响,更受地域、土壤、茶树品种,以及整年的气候因素影响。

武夷山每年的春茶采制期间,恰逢春末夏初,此时的气候反复无常,时晴时雨,鲜叶品质等级高低不一,若是逢一整天下雨采制的茶叶品质就很一般,若是一天中时晴时雨采制的茶叶品质大多也不理想。就算是晴天采制的茶叶,如果气候温度过高、湿度过大,哪怕鲜叶在茶山中有接受光合作用,采下后进行过日光萎凋,由于受大环境影响,就算是经验丰富的茶师出手,所制茶叶品质至多也只能达到特级品质。

武夷山中,制茶季的气候,风和日丽、气温适中、湿度适中,并且在一天中长久保持着的日子总是屈指可数。因为只有在这种特殊的日子,经验丰富的茶师才能做出堪称精品的武夷岩茶。这些精品比例很少,就数量上,打个比方说,他就是金字塔塔尖上的一块小三角,高贵又小而美的那块。

由于茶行业的门槛低,再加上近几年武夷岩茶在国内市场逐渐红火,诸多茶企与茶商不断进入武夷岩茶市场,企业间的相互竞争激烈,形成群雄逐鹿的局面。大师们不得不打出“单品销售”的杀手锏,以“单品”营销举措拓展茶行业渠道。

既然是“单品”就要做得小而美,小不仅体现在稀缺的原料上,体现在包装的精巧上,更体现在大师们细腻的用于把控产品品质的匠心上。

好产品自然要有好价格,数量稀少的金字塔顶端的产品就必须物有所值,才配得上它高贵的身价。

说起消费者的需求,喝茶即要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还要愉悦身心,从而获得更高层面精神上的享受,获得社交上的尊重等等。中国不乏商业精英,他们的身份特殊,经济实力很强,他们对大品牌、高质量、价值高的茶叶有着特殊需求

精品茶的原料本身就是昂贵的,举例说,武夷山天心岩茶村民间斗茶赛上的获奖茶,其价格就很不一般。单就获茶王的肉桂来说,主办方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就付给奖金15万元,收取参赛样品23斤,其中用于审评等消耗三斤茶叶,主办方付15万元,相当于是每斤散茶价格要付7500元。

再来说列表中那些小而美的高端茶,它们都是按小份量加精致包装按泡卖的,可以买少量尝尝鲜。

又据业内人士透露,中国人的人情世故特别的多,因为这些高端茶品质高,名气大,所以去厂里直接或间接讨要的人还真是不少,结果呢,该产品送的很多,卖的很少,就单品本身来说是没赚到钱的,赚到的是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进而带动企业整体产品的销售。

武夷山的著名岩茶产区主要在方圆约70平方公里的景区范围内,景区内有著名的一溪、九涧、十八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武夷岩茶最著名的核心产地在三坑两涧。

据“调查”节目披露:“武夷山核心茶区里的牛栏坑面积,最多也只有二十几亩左右,年产肉桂最多也就一千多斤。”

其实不然。

据台湾著名茶学专家,民国时期福建示范茶厂茶师林馥泉《武夷岩茶生产制造及运销》所述:“武夷重要产地在山坑岩壑之间,产茶最盛而品质较佳者有三坑,号武夷产茶三大坑,即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是也,所产之茶称为大岩茶。为品茶家所重视,慧苑坑所属岩厂自坑口计起有桂林岩、青云岩、岭脚岩、曼陀上下厂、霞宾上下厂、水帘洞内中外三厂、慧苑岩东西厂、竹窠岩、景云岩、三仰峰等、倒水坑之天井厂亦系此坑之支流。牛栏坑,坑宽而短,兰谷岩、宝国岩等属之。大坑口主要岩厂有神通岩、宝珠岩、天心岩之九龙窠等。”

又云:“兹就三十年(民国)各岩量为根据以估茶山分布情况如下:属三大坑者占48%,三涧坑占18%,九曲溪占14%,其他占12%洲茶占8%.”

据文中所述可知,大家关注的“牛栏坑”并不是仅仅限于大家争先恐后去插牌的那个小坑,它的位置还涵盖了兰谷岩、宝国岩等山地。

又据乌龙茶专家陈郁榕“牛栏坑这个地方,从地理条件来讲,它是属于幽谷坑涧的地貌类型,土壤风化得很好,而且四周都是岩壁还有树木,自然生态环境很好,它这个地方具备了产出好品质的茶叶产品的地貌特点。”

据我多年在景区各个角落户外运动时所见及考察得知,陈老师所描述的产出好品质的地貌在核心产区中还有不少。正如林馥泉所说,岩骨较硬的三大坑山场在整个景区占了48%

对于茶叶具体是出自哪个山头,哪块地的说法,目前还真没人敢承诺能辨认准确,笔者认为能喝出茶叶是来自山头上的还是坑涧内的就已经很不错了。

从“牛栏坑肉桂”事件可知,大多数消费者是在盲目跟风情况下认茶的。

大文豪鲁迅有句名言:“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有好茶喝首先要求供货商、销售商能够提供好茶;会喝好茶,不但要具备相关的茶叶专业知识,更要掌握岩茶的品鉴方法。大多数消费者对茶认知度不够,需要专业引导,理性消费。

理想的方案是由政府相关部门出面,搭建一个大的平台,不断推行从茶区辐射向全国乃至世界的正能量的茶事活动。活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产区树立安全至上、品质至上的理念,销区通过活动中专家的专业引导,学习武夷岩茶相关知识以及品鉴方法,继而懂得辨别茶叶品质优劣,理性消费。

2018年7月30日至8月9日,武夷山市第14届春茶评比暨第二届“互联网+武夷斗茶”如期举行。这是一场规模盛大的官方斗茶赛事活动。由于去年“互联网+武夷斗茶”的创新模式给茶农、茶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不但肯定了获奖茶的品质,坚定了他们的信心,对茶叶生产人员技艺提升、茶叶产品价格定位有着积极指导作用。茶业局还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将之展示,进而为大家拓展了销售渠道,因而今年大家更加热情高涨。

据统计,赛前共收到数百家茶农、茶企选送的参赛样品达3000多款,比上一届将近翻了一番。为此,赛事组委会增加了审评专家,共邀请26位业内权威专家组开展了赛事的审评工作。经过为期11天的专业审评、评分,通过初赛、复赛选拔出800余款茶样进入决赛审评,最终按参赛者选送样品的25%比例决出特等奖、一等奖、优质奖奖项。

早在之前,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举办的多期茶叶生产加工、审评课程培训学习,茶农对茶叶的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的增长。又通过在各界茶王赛大众评委席上的审评交流,以及官方举办赛事颁发的奖项,大家对自己的茶叶品质有了更客观的认识。

为了能够在赛事中获奖,茶师们早在春茶期间就将产地好、品级高的鲜叶原料安排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采制,并将山场特殊、品种好的原料按最传统工艺方法进行全手工制作。

这届“互联网+武夷斗茶”的获奖名额达到25%的概率,是专家对参赛者的作品进行考核打分,让参赛者正确认知自己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茶叶制作与审评综合水平。

参赛结果出来后,武夷山大宗茶资源交易有限公司与全国百余家分赛点建立合作,于8月13日-9月16间在全国各地开展“互联网+武夷斗茶”全民共享盛况。 在福建龙岩、河南郑州、山东烟台、上海等四城五站设立专业赛点。主办方组织领导专家团队至专业赛点现场指导、开启武夷茶文化推广传播之行。同时在广东广州、深圳、福建福州、天津、郑州金水区、山东临沂等地区将开展大型斗茶赛区。

各个专业赛点现场吸引了众多茶友前来参与,茶叶专家们讲解武夷岩茶的生长环境以及茶叶采制工艺等理论知识。随后,专家们开始讲解武夷岩茶的感官审评技术,并演示了“五项因子审评法”,然后对参赛茶叶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点评。

“互联网+武夷斗茶”活动发起人,武夷山市茶业局局长邓崇慧坦言:“用这样一场高质量、高品位的斗茶活动,让社会各界的茶友能接受到专家最正统、最规范的茶叶知识培训,也是我们所期望的。”

理性,来自对茶叶专业知识的更多了解,对精品茶叶制作过程,以及著名品牌建设需要巨大付出的理解,来自于一颗平和的能够平衡的心。

用我们的学识打开我们的慧眼,透视那些假冒伪劣吧。我们换位思考,如果精益求精的产品卖不到好价钱,生产者又何必那么卖力,那么又何来精品茶。理解万岁!

注:摘自福建省茶叶学会《茶缘》杂志2018年秋季刊。

我是武夷山人,我从小喝武夷岩茶长大,难道我还不懂武夷岩茶

《1》

文章发出去的时候,有人来留言:

我是武夷山人,我从小喝武夷岩茶长大,难道我还不懂武夷岩茶吗?

一看这语言表达的逻辑,村姑陈就不愿意再接话了。

这种不跟你在具体的论点上摆事实讲道理,只用砖头砸人的辩论风格,像极了中国家庭里的家长式作风。

列位看官小时候是不是经常遇到这种情况?

比如,老师用科学研究数据教会了你,隔夜菜容易滋生细菌,还容易生成大量亚硝酸盐,危害健康,尽量不要吃。

然而,当你牢记老师教给你的科学知识,回家拒吃隔夜菜的时候,老爹的巴掌劈头盖脸拍上来:虾扯什么蛋?老子从小吃隔夜菜长大,你看老子生病了吗?!!

这就是标准的中国式家长作风——跟别人辩论时,不是以理服人,不是用科学道理做论据,而是一味地用年龄和资历来压人,好像年龄和资历,就是压倒一切对手的唯一武器。

“老子吃了一辈子隔夜菜都没问题,说明,那些证明隔夜菜有问题的科学依据,都是扯蛋。”

用自己的资历和经历,做为所有辩论的最终论据,这就是中国式家长作风型辩论选手的脑回路。

与此相似的辩论界口头禅还有:

咸菜亚硝酸盐超标?扯~我吃了一辈子腌咸菜都没生病!

米饭吃多了容易发胖?胡说!我吃了一辈子都没胖过!

火锅里的汤不能喝?谁说的?老子喝了一辈子都没事!

每次遇上这样的人,这讨论就没法子继续下去了。

这明明是极端封闭的脑回路,拒绝一切科学的、进步的观点,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对所有的新学说,一律自动说“不”!

像这样闭关锁国、老子天下第一的态度,就没什么好沟通的了。

浪费时间。

《2》

户籍所在地是武夷山的人,就一定懂岩茶吗?

不一定。

如果生在武夷山,长在武夷山,就一定会懂武夷岩茶的话,那么,下面这些理论,都会顺理成章地成立:

比如,生在中国,长在中国,从小吃大米长大的中国人,就一定会懂得种水稻。

比如,生在景德镇,长在景德镇,从小玩泥巴长大的景德镇人,就一定会做瓷器。

比如,生在宜兴,长在宜兴,从小玩紫砂泥长大的宜兴人,就一定会做紫砂壶。

比如,生在三亚,长在三亚,从小在海边长大的人,就一定会捕鱼。

比如,生做医生的儿子,长大就一定懂得拿手术刀。

比如,生做樊哙的儿子,从小吃猪肉长大,就一定会杀猪。

比如,生做刘备的儿子,从小看亲爹如何建立一个国家,就一定懂得怎么当好一个皇帝。

事实上,稍微有点见识的看官,都能看出来,上述观点,是根本不成立的。

这种逻辑,明显是悖论。

把一个人的出生和成长环境里出现的一些事物,当成他长大后必然会拥有的本领,这种生搬硬套,是没有事实根据的胡搅蛮缠。

这只是某些人,想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时,苦于拿不出科学依据,而只能倚仗的杀手锏——我是武夷山人,我就一定会懂岩茶,我从小接触岩茶,接触的时间比你长,我就懂得比你多!

无法在喝茶的技能值和品鉴水平上展示自己的专业性,唯有用自己“是武夷山人”这个身份,用自己“从小喝岩茶长大”这个资历,来压倒对方。

夜郎自大,黔驴技穷。

《3》

生为某个产品的本地人,对这个产品的了解程度,比普通的外地人多一点,这无可厚非。

比如,普洱人,对普洱茶的了解,就一定会比身为客家人的蓝小笛多,不但多,并且不止多一点点。

土生土长的景德镇人,对瓷器的了解,对泥料和釉的了解,肯定比我们外地人要多。

至少,做为游客的村姑陈李麻花,最初去景德镇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去哪里买瓷器,只能向酒店前台打听,然后去商贸城乱逛。

而本地的士司机,就知道去哪个镇,哪个村子,找谁,能买到第一手的,从窑里直接出货的高档瓷器。

从对本地土特产的了解程度上来说,本地人确实比普通外地游客,要来得懂行,来得通透,知道的内幕多很多。

但是,有一类人,即使是外地人,他们对某种土特产的了解程度,丝毫不亚于普通的本地人,甚至还比普通的本地人更懂行,那就是从事这方面业务的商人。

比如,长期从事景德镇磁器销售的外省客商。他们长年累月地来往于景德镇,他们每年花上大量的时间,在景德镇的各个镇子里扎根,找货,找手工作坊,找泥料,找器形,找师傅绘画,找包装,找物流...... 

这些瓷器方面的渠道和资源,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工具,自然要比普通的本地人,比普通的本地司机,导游,公务人员等并非从事长期从事瓷器行业的本地人,要懂得多得多得多。

因为这些本地人,虽然生活在本地,但并不是从事瓷器这个行业,隔行如隔山,对这个行业的了解程度,并不精深,虽然比普通外地人懂得多,但却比专业从事瓷器生意的外地人,了解得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

这道理要放到武夷山人身上,也是一样。

普通的武夷山人,从小喝武夷岩茶长大,说他们比普通的外省人,懂武夷岩茶,这是肯定的。

但是,要跟来自外地的、在岩茶行业浸淫多年的、专业的武夷岩茶茶商相比,在行业精深度方面,这些本地人,就会自动败下阵来。

因为你的本业,并不是做武夷岩茶,或者卖武夷岩茶。那么,你的大部分时间,都没有花在研究武夷岩茶的种植,采摘,制作,加工和品鉴上面。

术业有专攻,你没有花大把的时间在研究武夷岩茶上,自然你对武夷岩茶的知识的了解,会流于表面。

只是一些点到为止的、浅表层的了解。

相比之下,是卖武夷岩茶为生的外省茶商,因为吃这碗饭,从事这个行业,要想赚钱,必然要研究得精、深、透。

所以,他们对武夷岩茶的了解,会比这些普通的本地人,懂得更多、更广。

比如,谁家是正岩茶,谁家是外山茶,谁家是半岩和外山掺在一起卖的?

谁家的山场好但工艺普通,谁家的山场偏一点但工艺顶呱呱?谁家的哪一款茶每年走量大,谁家的茶比较贵出货慢?

谁家是靠炒作炒出来的品牌知名度,谁家才是凭真正的制茶实力杀出来的品牌影响力?

不是业内的人,是根本不懂得这些的。

《5》

那么,武夷山做茶和卖茶的人,对正岩的岩茶,懂多少呢?

可以说,仍然是一知半解。

在武夷山做茶的人,有很多。茶叶是当地的旅游产业,有庞大的群体,在从事茶叶生意,借以养家糊口。

在这些从事茶叶生意的群体当中,分工又有细分。

首先,按工种,分为茶叶销售类和茶叶生产类。

销售类的,家里或者有茶山,或者没有茶山。自己在景区和市区开家店,销售自己家里,或者亲戚家里生产的岩茶。

生产类的,分为两种。一种家里有茶山,每年采摘自己家的茶青,耗时半年,加工成精品茶,销售给外省茶商。另一种,家里也有茶山,每年把自己家采下来的茶青,加工成毛茶,销售给本地的大茶叶品牌。

卖毛茶的,利润薄,但简单,每年只要在茶叶上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

卖精茶的,利润高,但复杂,考验技术,如果不是技术精湛的人家,断不敢自己加工精茶。万一没做好,卖不出去,利润还不如卖毛茶来得丰厚。

其次,有茶山的茶农里,按山场分,分为正岩茶农,半岩茶农和外山茶农。

正岩的茶,以三坑两涧(牛栏坑、慧苑坑、倒水坑、流香涧、悟源涧)为主,附带着周边一圈山场。

半岩的茶,在正岩之外,比如小竹林(目前小竹林以河为界,一边是正岩,一边是半岩),黄柏这些岩茶产区。

外山的茶,则很大,包括了武夷山风景区之外的广大地区,像下梅,就属于外山岩茶产区。

不同的茶产区,气候环境不一样,温光水气土完全不同,产出来的茶青自然品质各异,那么,制作出来的岩茶的口感,也是大相径庭的。

销售的不太懂加工的内幕和细节,而外山的则不太懂得正岩茶的加工秘诀。

《6》

从上述分类,可以得知:

在武夷山的茶叶从业者的众多细分种类里,各自都有各自的一块地盘,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玩耍,但谁也别想进入别人的领域里折腾。

没有茶山,只销售茶叶的,只做面向游客的零售生意的茶商,是不会销售正岩茶的,因为进价高、利润薄,游客很容易就找到正岩茶农家里自己买茶,做为中间商,赚不了几个差价。

而有茶山的群体,外山的,也不懂正岩和半岩的人家的茶是怎么做的。因为隔得远,也因为同行相妒。

比如,同是写公号的其它选手,就不太了解村姑陈是怎么写稿的,是歪着,还是趴着,是穿着蕾丝睡衣,还是头上戴着大蝴蝶结。

因为村姑陈就不会让同行进到自己写作的房间里去。

同样,同是做茶的同行,人家就不可能让你去参观人家的茶厂、生产间,为什么?怕偷师学艺啊。

SO,即使同为武夷山的制茶人,外山的,也不一定喝得懂正岩的茶是怎么做的。

《6》

对一项知识的掌握,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

对一门技能的掌握,是需要努力和钻研的。

就算你是当地人,你不是这个行业的,也一样一知半解。

就算你是当地的制茶人,你不是那个重量级的,你不是那个圈子的,你不是那个阶层的,也一样雾里看花,只能略懂。

并不是所有武夷山的人,都懂武夷岩茶。

正如并不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懂种水稻。

找到约667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