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修水茶叶品种

找到约59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红茶指的是哪些茶叶品种

  红茶指的是小种红茶、工夫茶、红碎茶,如滇红、祁红、正山小种等。小种红茶:正山小种、烟小种。工夫茶:祁门工夫茶、滇红工夫茶、政和工夫茶、九曲红梅、英红工夫等。红碎茶:叶茶、碎茶、片茶、末茶。

  红茶指的是哪些茶叶品种

  1、九曲红梅

  九曲红梅,又称“九曲乌龙”,简称“九曲红”,是西湖区另一大传统拳头产品,是红茶中的珍品。九曲红梅茶产于西湖区双浦镇的湖埠、双灵、张余、冯家、灵山、社井、仁桥、上阳、下阳一带,尤以湖埠大坞山所产品质最佳。

  2、正山小种

  正山小种红茶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红茶,属于小种红茶。最初的原产是在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故又称“桐木关小种”,小种指其稀少而珍贵。

  3、祁门工夫

  祁门工夫红茶,是我国传统工夫茶的珍品,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主产安徽省祁门县,常年产量5万担左右,祁门工夫以外形苗秀,色有"宝光"和青气浓郁而著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4、宁红工夫

  修水古称宁州,所产红茶取名宁红工夫茶。远在唐代时,修水县就已盛产茶叶,生产红茶则始于清朝道光年间,到十九世纪中叶,宁州工夫红茶已成为当时著名红茶之一。宁红主产地修水县(占宁红总产量80%)。

  5、川红工夫

  川红工夫,产于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高县等地,是上世纪50年代产生的工夫红茶。50多年来,川红红贵人、醒世黄金白露、叙府金芽、早白尖贵妃红等川红工夫茶品牌享誉省内外。

  6、闽红工夫

  闽红工夫茶系政和工夫、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的统称,均系福建特产。三种工夫茶产地不同、品种不同、品质风格不同,但各自拥有自己的消费爱好者,盛兴百年而不衰。

  7、越红工夫

  越红工夫茶系浙江省出产的工夫红茶,产于绍兴,诸暨嵊县等县。越红工夫以条索紧结挺直,得实匀齐,锋、苗、显,净度高的优美外形称著。

  8、湖红功夫

  湖红工夫茶,主产湖南省安化、桃源、涟源、邵阳、平江、浏阳、长沙等县市,湘西石门、慈利、桑植、大庸等县市所产的工夫茶谓之“湘红”,归入“宜红工夫”范畴

  9、宜红功夫

  宜红工夫茶是一道饮品,制作原料有宜红茶条等。宜红茶条索紧细有毫,色泽乌润,香气甜纯,汤色红艳,滋味鲜醇,叶底红亮。高档茶的茶汤还会出现“冷后浑”现象。

  10、小种红茶

  小种红茶,分为正山小种跟外山小种。正山小种外形条索肥实,色泽乌润,泡水后汤色橙黄透亮,香气自然,类花果香,滋味醇厚;烟熏小种带松烟香,桂圆汤味。加入牛奶,茶香味不减,形成糖浆状奶茶,液色更为绚丽。

  11、滇红工夫

  滇红工夫茶和滇红红碎茶主销俄罗斯、波兰等东欧各国和西欧、北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内销全国各大城市。滇红的品饮多以加糖加奶调和饮用为主,加奶后的香气滋味依然浓烈。冲泡后的滇红茶汤红艳明亮,高档滇红,茶汤与茶杯接触处常显金圈,冷却后立即出现乳凝状的冷后浑现象,冷后浑早出现者是质优的表现。

  红茶类包括的品种有日照红茶、昭平红茶、坦洋工夫茶、湖红工夫茶、川红工夫茶、越红工夫茶、汉中红茶、祁门红茶、信阳红茶、英德红茶、滇红工夫茶、金骏眉、正山小种、野生红茶等,红茶品种众多,属性温和,发酵完全,十分适宜日常饮用。


江西修水:30名制茶能手上演一片茶叶的“功夫竞技”

5月6日至8日,第六届九江名茶名泉博览会暨2024“宁红杯”手工红茶制作大赛在江西九江修水县宁红茶文化园开幕。

比赛现场。熊锦阳摄

来自江西、湖南、湖北三个省份的19个代表队,共计30名手工制茶能手齐聚一堂,以“宁红茶”为主题,通过理论知识考试、现场制作手工红茶等项目竞技,倾情演绎工匠风采,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比赛既要“文比”,即通过理论知识考试考查选手的茶叶制作理论水平;又要“武斗”,即通过现场对新鲜茶叶进行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项目竞技,全过程考验选手茶叶加工的实操能力。

手工制茶实操是本次大赛的关键环节,主要考核选手宁红茶加工的技术熟练程度。萎凋、揉捻、发酵……制茶能手们现场对茶叶进行加工,吸引了众多民众围观。随后,评委通过感官评审,从选手加工的宁红茶成品茶得率、含水量和感官品质三方面综合考核,品质越好,得分越高。

制茶能手们正在比赛。熊锦阳摄

“修水种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唐朝,到宋朝时修水茶叶便名声益显,清朝时则达到巅峰。”据修水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九江市修水茶叶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饶健东介绍,修水茶业一直延绵发展,沉淀了深厚的茶文化,其中宁红茶是我国最早的工夫红茶之一,一经问世就成为贡品茶和出口茶的经典名茶,创造了“茶盖中华,价甲天下”“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的传奇。2021年,宁红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据了解,修水地处赣湘鄂三省交界,九岭山脉和幕阜山脉分居南北,土壤以山地红壤居多,土质疏松通气性好,良好的气候为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先天优势。目前,修水有记载的本地茶树资源已达200余种,而修水茶科所茶树品种园已收集保存了本地茶树资源80余种。

修水是“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茶业百强县”“全国红茶重点产区”。近年来,修水县积极推进茶园生态化、生产标准化、产业品牌化,茶产业已成为促进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改善生活品质的民生产业、建设生态文明的绿色产业。截至2023年底,全县共有茶园面积23万亩,年产干毛茶7300吨,年综合产值29.2亿元。(完)

来源:中新网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江西修水:30名制茶能手上演一片茶叶的“功夫竞技”

5月6日至8日,第六届九江名茶名泉博览会暨2024“宁红杯”手工红茶制作大赛在江西九江修水县宁红茶文化园开幕。

比赛现场。熊锦阳摄

来自江西、湖南、湖北三个省份的19个代表队,共计30名手工制茶能手齐聚一堂,以“宁红茶”为主题,通过理论知识考试、现场制作手工红茶等项目竞技,倾情演绎工匠风采,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比赛既要“文比”,即通过理论知识考试考查选手的茶叶制作理论水平;又要“武斗”,即通过现场对新鲜茶叶进行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项目竞技,全过程考验选手茶叶加工的实操能力。

手工制茶实操是本次大赛的关键环节,主要考核选手宁红茶加工的技术熟练程度。萎凋、揉捻、发酵……制茶能手们现场对茶叶进行加工,吸引了众多民众围观。随后,评委通过感官评审,从选手加工的宁红茶成品茶得率、含水量和感官品质三方面综合考核,品质越好,得分越高。

制茶能手们正在比赛。熊锦阳摄'"

“修水种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唐朝,到宋朝时修水茶叶便名声益显,清朝时则达到巅峰。”据修水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九江市修水茶叶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饶健东介绍,修水茶业一直延绵发展,沉淀了深厚的茶文化,其中宁红茶是我国最早的工夫红茶之一,一经问世就成为贡品茶和出口茶的经典名茶,创造了“茶盖中华,价甲天下”“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的传奇。2021年,宁红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据了解,修水地处赣湘鄂三省交界,九岭山脉和幕阜山脉分居南北,土壤以山地红壤居多,土质疏松通气性好,良好的气候为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先天优势。目前,修水有记载的本地茶树资源已达200余种,而修水茶科所茶树品种园已收集保存了本地茶树资源80余种。

修水是“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茶业百强县”“全国红茶重点产区”。近年来,修水县积极推进茶园生态化、生产标准化、产业品牌化,茶产业已成为促进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改善生活品质的民生产业、建设生态文明的绿色产业。截至2023年底,全县共有茶园面积23万亩,年产干毛茶7300吨,年综合产值29.2亿元。(完)

来源:中新网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58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