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昔归茶产地在哪里

找到约39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昔归茶产地在哪里

  昔归茶产于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境内的昔归村忙麓山一带,具有外观不显毫、条索紧致、柳叶小、绿叶薄的特点,冲泡后汤感油润粘稠、水路细腻顺滑、香气馥郁绽放、滋味醇厚甘甜、回甘韵味悠长、甜韵明显。

  昔归茶产地在哪里

  昔归产于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绑东乡境内的昔归村忙麓山,忙麓山是临沧大雪山向东延伸靠近澜沧江的一部分,背靠昔归山,向东延伸至澜沧江,山脚便是归西渡口(原嘎里古渡)。

  昔归茶,忙麓茶,一个简单的茶,现在被搞得很复杂,大滇,只想简单用数字来说明。

  第一,树龄最老的,250年就一棵,正常的,通常的,200年。清末民初《缅宁县志》记载:“种茶人户全县约六、七千户,邦东乡则蛮鹿、锡规尤特著,蛮鹿茶色味之佳,超过其他产茶区”。这里说的蛮鹿,现称为忙麓,锡规现称为昔归。这个是仅仅见于史料最早关于昔归茶的描述。

  第二,根本特性这个是大滇飞扬自己的总结,也是昔归茶特点的来源,没有修剪,只采春秋两季。大滇飞扬见过许多许多古树,口感不如意的原因,往往是两条:第一,修剪,第二,过渡采摘;根本原因是为了提高产量,方便采摘。易武的茶树,就其历史而言,显然比昔归早几百年,但是,稍一长高,超过2米,即把主干砍断,只许向四周发芽生长,不许往高处长。在茶区周游的过程中,大滇发现,即便某些地区的茶树,树龄不够易武老,但往往有出色表现,其中一个原因是:没有修剪。易武高山寨的茶,我认为比麻黑出色,就在于,年份虽短了几百年,但是,没有修剪,滋味更饱满。

  忙麓山的茶还有一个特点,是自然生长的。有的树高三、四米,有的五、六米,有几棵茶树主干只剩下一截枯树桩,但又从底部重新长出了锄把粗的新树叉。大茶树基围在80~90厘米左右,茶园属传统采摘自然生长,树枝盘曲向上,经百年的人工无意造作,形成的造型嶙峋古怪,似卧龙、似飞禽展翅,既易攀援采摘又有观赏性,是典型的人工栽培古茶园。

  昔归普洱茶的特点

  开汤,汤色淡黄清亮,入口即香,无杂味,味甘;三泡后回甘更明显,香气高锐,两颊与舌底生津,舌面感觉微涩,化得很快;四~六泡,香气如兰,冰糖香渐显,水质较粘稠,重手泡后苦现,较轻,易化;七泡后汤色几乎未变,淳厚,更佳,尚微涩,喉韵深,回味悠长;十泡后水渐淡,甜味稍减,回甘好,冰糖香尚存。

  有人说“昔归”是“临沧班章”,过去喝得少,认识不多,我也这么认为,可能是指“价格”吧,发现昔归与班章,完全是两种风格,各有千秋,老班章过于刚烈,昔归就幽雅多了,前面数泡,滋味很饱满、强劲,较适合男性品饮,后面数泡,兰韵,冰糖香,女性品饮就很舒服了。


昔归茶产地在哪里

  昔归茶产于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境内的昔归村忙麓山一带,具有外观不显毫、条索紧致、柳叶小、绿叶薄的特点,冲泡后汤感油润粘稠、水路细腻顺滑、香气馥郁绽放、滋味醇厚甘甜、回甘韵味悠长、甜韵明显。  

  昔归茶产地在哪里

  昔归隶属于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邦东行政村。清末民初《缅宁县志》记载:“种茶人户全县约六、七千户,邦东乡则蛮鹿、锡规尤特著,蛮鹿茶色味之佳,超过其他产茶区”。这里说的蛮鹿,现称为忙麓,锡规现称为昔归。

  忙麓山是临沧大雪山向东延伸靠近澜沧江的一部分,背靠昔归山,向东延伸至澜沧江,山脚便是归西渡口。昔归普洱茶便产于此处。

  云南大多知名茶山,海拔都较高,而昔归是属于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昔归古茶园隶属临沧邦东茶区,海拔在750米上下,年平均气温21℃,年降水量1200毫米,是云南成规模的古茶园中最低海拔的。

  昔归古茶园多分布在忙麓半山腰一带,混生于森林之中,古茶树树龄平均在200年以上,较大的茶树基围在60~110厘米,当地无工业污染,茶树不用化肥和农药。

  昔归茶,属邦东大叶种,因为当地的习惯每年只采春茶和秋茶两季,所以茶树保护得比较好,茶质比其他村寨要好得多。而悦若春不春不采,只选用春季茶,所以更为优质。

  昔归普洱茶的特点

  1、树龄最老。

  昔归古茶园多分布在忙麓半山腰一带,混生于森林之中,古茶树树龄平均在200年以上,较大的茶树基围在60~110厘米。当地无工业污染,茶树不用化肥和农药。

  2、没有修剪,只采春秋两季。

  昔归茶,属邦东大叶种,因为当地的习惯每年只采春茶和秋茶两季,所以茶树保护得比较好,茶质比其他村寨要好得多。

  3、是自然生长的。

  有的树高三、四米,有的五、六米,有几棵茶树主干只剩下一截枯树桩,但又从底部重新长出了锄把粗的新树叉。

  大茶树基围在80~90厘米左右,茶园属传统采摘自然生长,树枝盘曲向上,经百年的人工无意造作,形成的造型嶙峋古怪,似卧龙、似飞禽展翅,既易攀援采摘又有观赏性,是典型的人工栽培古茶园。

  昔归特别之处在于古茶树环境美、干茶外形偏瘦长,滋味独特,香气浓郁,微涩甘甜类似冰糖甜,喉韵沉香鲜爽,汤色明亮清澈,茶气醇厚,回甘生津明显。

  昔归茶开汤,汤色淡黄清亮,入口即香,无杂味,味甘;三泡后回甘更明显,香气高锐,两颊与舌底生津,舌面感觉微涩,化得很快;

  4-6泡,香气如兰,冰糖香渐显,水质较粘稠,重手泡后苦现,较轻,易化;

  7泡后汤色几乎未变,淳厚,更佳,尚微涩,喉韵深,回味悠长;

  10泡后水渐淡,甜味稍减,回甘好,冰糖香尚存。

  有人用十二个字进行了概括:“柳叶形,黑荆条,背无毛,梗难瞧”,颇有几分道理。

  细细打量昔归的叶子,你会发现,就如同易武“好喝难瞧”一样,昔归茶也普遍存在干茶色泽偏深,有红梗、梗长,多马蹄的现象。


昔归为何这么受欢迎?“鲜 香 绵 深 久 快”的感觉是会让您无法拒绝的

这几年,昔归茶在普洱茶圈声名大噪,被誉为邦东三杰之首,临沧四小龙之一,临沧的老班章,普洱茶中的香妃!

都说“高山云雾出好茶”,高海拔地区的茶叶中谷氨酸、天冬氨酸、胱氨酸等含量都要更高。

但昔归古茶园在海拔700-900米的半山上,是一线名山里唯一一个高纬度,低海拔产出知名好茶的特例。

昔归茶,究竟好在哪里?


01、昔归茶产地环境

昔归忙麓山位于临沧市临翔区最东面的邦东村民委员会辖区,距邦东村12公里。

清末民初《缅宁县志》记载:“种茶人户全县约六、七千户,邦东乡则蛮鹿、锡规尤特著,蛮鹿茶色味之佳,超过其他产茶区”。这里说的蛮鹿,现称为忙麓,锡规现称为昔归。

1970年实行集村运动,忙麓山上的村民陆续搬到了昔归村居住。从那时起,昔归村每年精制100公斤昔归茶上交县上。当时茶农们称之为“县委茶”,县里之所以选中昔归茶作为接待礼仪用茶,其原因莫不由此。

昔归茶,属邦东大叶种,因为当地的习惯每年只采春茶和秋茶两季,所以茶树保护得比较好,茶质比其他村寨要好得多。由于得天时地利之美,茶叶品质历来优秀,又因地理纬度、海拔、土壤、气候、水源、生态环境、树龄、培植方式、加工工艺等特殊因素,使其内含生物碱、茶多酚、维生素、氨基酸、芳香类物质等含量丰富。

昔归茶拥有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加上当地茶农的养护等诸多要素,造就了昔归茶独一无二的品质和口感。

昔归茶有今日的繁荣,离不开三个原因:

亚热带雨林

昔归古茶园多分布在半山一带,混生于森林中,古树茶树龄约200年,较大的茶树基围在60~110厘米。

这里风光秀丽,自然景观十分迷人。土壤为澜沧江沿岸典型的赤红壤,富含茶树生长所需的有机矿物质、微量元素和较高的养肝风化土成分,保证了茶树的植株健壮、芽叶肥实。

森林植被为亚热带季雨林,林间常见红椿、香樟、大叶榕、牛肋巴、橄榄、野生芒果等植物。

昔归离澜沧江最近,高温湿度成就好滋味

众所周知,茶区温湿度对普洱茶的香气、汤色、滋味都有很大影响。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昔归茶常年获得江面的水雾滋养,日照强度低,早晚温差大,致使茶叶内含物质丰厚。

喝一口昔归茶,茶汤饱满,滋味醇厚,茶香浓郁高扬,口感独步临沧茶区。

昔归紧邻澜沧江,且位于江上的一个三面环江的小型河套结构中,日迎朝阳,夜沐江露,常年温湿度极高,年平均气温达21℃,年降水量达1200毫米。

特殊的“藤条茶”养护方式

当地茶农使用“顶留叶、侧修枝、隐清除”的“藤条茶采养方式”养护茶树,就是在采摘的时候保留每根枝条尖端发出的两个新芽。

这种采养方式,让茶树充分发挥了顶端优势,使茶树汲取的养分集中输送到藤条顶端的鲜叶,保证了鲜叶的品质和丰富的内含物质。

采摘的时候,4、5至6叶对夹叶,成就浓郁滋味。古树昔归茶的采摘状态都是5叶甚至是6叶的芽叶,芽已经打开,形成了对夹叶。

在这样一个状态下采摘的芽叶,才能呈现一个从嫩到老非常完整的形态,以保留鲜叶中强劲的茶气和完整的内含物质,使茶品浓郁耐泡,茶气高扬,口感饱满纯正。

02、昔归茶的特点

条索:黑长直

黑:昔归茶属于邦东大叶种。不同于勐库大叶种制成干茶后的呈现出的灰白色或是浅灰色,昔归茶制成干茶后,其条索呈现黑色或乌黑色,所以才有了“黑荆条”这一说法。

其次,昔归茶制成干茶后,芽头较少,茶毫不明显,并不像勐库大叶种一样有明显芽头和茶毫。这也就是“背无毛”这一说法的由来。

长:昔归茶从采养方式角度来说,属于藤条茶。由于藤条茶的采摘方式和拣选标准的不同,其干茶条索往往修长纤细。

直:不同于其他干茶条索多有弯曲,昔归茶条索长而笔直。

茶汤:鲜香绵

昔归茶汤色明亮清澈、香高气扬、滋味微涩甘甜,喉韵沉香鲜爽、茶气醇厚、回甘生津的特点。

馥郁的兰花香、细腻的水路,丰富的层次感,再加上从头到尾一以贯之的甜,使整体滋味在保持临沧茶甜蕴特质的同时,水路更加细腻。

昔归茶内质丰富十分耐泡,茶汤浓度高,滋味厚重,香气高锐,茶气强烈却又汤感柔顺,水路细腻并伴随着浓强的回甘与生津,且口腔留香持久。

茶汤,可以总结为鲜香绵三个字。

鲜:即鲜爽度。邦东茶普遍鲜爽度较高,昔归茶,素有“一口一春”之称。

香:其实关于昔归茶的香气,不管是兰花香或是菌子香,昔归茶的香都应该是贯穿始终的,开汤时香气高扬,入口时汤香显著,冷杯香凝实持久。

绵:形容昔归茶茶汤的口感。昔归茶的茶汤入口绵且稠,醇厚却又不乏穿透力,茶水融合度高。昔归茶的茶汤口感极富特色,多喝几次自然了然于胸。

体感:深久快

“深久快”形容的是昔归茶带给品饮者的体感。

深:所谓“深”指的是昔归茶的韵感。所谓“韵”实际上指的就是茶汤咽下后带给身体的感受。

久:昔归茶留韵时间更久,最长者可达数个小时。

快:回甘和生津的速度快。昔归茶的一大特点就是回甘快且生津迅猛。

—03—

昔归好茶怎么喝?

昔归茶,开汤,汤色淡黄清亮,入口即香,无杂味,味甘;三泡后回甘更明显,香气高锐,两颊与舌底生津,舌面感觉微涩,化得很快;

四~六泡,香气如兰,冰糖香渐显,水质较粘稠,重手泡后苦现,较轻,易化;七泡后汤色几乎未变,淳厚,更佳,尚微涩,喉韵深,回味悠长;十泡后水渐淡,甜味稍减,回甘好,冰糖香尚存。

文字再美,也不如自己喝,快来泡了试试!

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和风化岩石后的土壤,共同造就了昔归忙麓山茶香如菌、气如兰,汤香浓郁,滋味柔甜,回甘生津迅速、持久,岩韵十足的迷人滋味。

来源:吃碗茶,国茶小匠人,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8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