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小景谷

找到约419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小景谷新茶开秤——“李”字当头春意浓

”  天  同  饮  |  “”  目  一  新

春江水暖采茶时,今年“李记谷庄”第十五届3·15春茶开秤节如期而至。普洱市景谷县景谷镇茶香路,正是满路茶香。十里八乡的茶农汇集于此,手携新制的春茶,上千人聚集在李记谷庄品茶比茶,以博头采。谷庄第四代传人李明投资近千万把此处打造为一座具有明清文化风情、现代管理模式的谷庄茶厂,这里也是倡导数字普洱的云南农业大学周红杰名师工作室所在地。


小景谷新茶采摘开秤,定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寄望予企业和茶农,制茶要以诚信为本。在今年1月,为规范茶业自律行为,利用“互联网+”思维,多渠道整合,宣传景谷镇茶叶品牌,“景谷县景谷镇茶叶协会”正式成立。茶叶是景谷镇的主要产业,覆盖全镇9个村,当前精制茶加工实体已逾100家,茶叶协会相关负责人在场表示,协会将在维护行业合法权益、制订行业规划、反映行业诉求、提出政策建议、组织人员培训、提供市场信息、开拓茶叶市场、发展茶叶经济等方面开展工作。



景谷县内野生茶树资源较多,目前,全镇有茶园3.5万亩,其中古树茶1.7万亩,茶叶年交易约3000吨,年产值约3亿。海拔2000米以上的小黑江上游,景谷河东山及威远江下游的高山地带,连片野生茶树混生于深山密林,自成群落。小景谷为景谷县下辖乡镇,位于无量山西南侧,尤以苦竹山闻名。小景谷茶区的茶树基本呈乔木自然生长,几乎未经过矮化,其大规模的种茶史当可追溯到清光绪年间纪襄廷时代。



李记谷庄的百年风雨,浓缩了中国西南角的世纪沧桑。



景谷镇普洱茶文化历史悠久,是普洱团茶的发源地,据《景谷县志》记载,清光绪二十六(1900)年,景谷街人李文相创办制茶作坊,用优质晒青老树茶作原料,以土法蒸压成月饼型团茶,又名谷茶、谷庄茶、团茶,史上行销内地,远至蒙西域,外销南洋西洋,并形成团、饼、砖、瓜诸多规格,以至于后来的下关沱茶亦是以此为雏形,景谷成为云南沱茶的原产地。



李记谷庄普洱茶采用云南无量山系,海拔1800米以上的云南大叶种老树晒青毛茶为原料,芽长肥壮,白毫较多,叶片大而质软,叶片内所含的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茶氨酸和水浸出物等含量较高。至今,李记谷庄已开发出了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等不同等级的普洱茶产品,此外,为满足快消领域的需求,推出了谷庄小袋袋泡茶产品。为保护百年老茶树资源,确保谷庄茶的品质,企业还制定了每年限量生产120吨普洱茶的计划。


目前,李记谷庄已在国内各省市自治区以及韩国、日本、美国等地设立了办事处和专营店,在广州、深圳地区销量势头稳居三甲,谷庄茶优良稳定的品质甚至博得韩国等国外消费者的认可,成为了一个享誉世界的普洱茶品牌。李记谷庄在2009年获云南省商务厅批准认可为老字号品牌,2018年李记谷庄团茶获得省文化厅批准的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年景谷春茶价格一斤多少钱

  景谷被称为“茶祖之乡”,这里所产的茶品质独特,茶品条索不长、叶质厚,口感刺激性强而集中,舌面与上腭中后段偏苦为其特色,时有轻发酵香甜味,是很有特色的普洱茶。2021年春节过后,意味着今年的普洱春茶就快临近上市了,那么2021年景谷春茶价格一斤多少钱?

  2021年景谷春茶价格一斤多少钱

  纵观普洱茶的各大产区,名山头的茶叶价格一直以来居高不下,而局部产区的普洱茶价格却是被低估的。近年来,勐海产区和临沧产区的价格,整体呈直线上升趋向,局部山头的价格以至翻倍,而众多小众山头的春茶价格其实每年的变化不大,多数是与去年持平,涨幅较小。

  2019年,景谷春茶古树茶平均价格在500-1200元/公斤左右,2020年景谷古树茶400-600元/公斤,紫芽茶200-380元/公斤,白芽茶1000-2000元/公斤。相比其它山头的古树茶而言,价格不算高。那么今年景谷春茶的价格会如何呢?编者认为2021年景谷春茶古树茶价格与去年持平,其中白芽茶的价格可能会小有涨幅。不过具体价格得根据采摘情况,市场反应来看。

  2021年景谷春茶价格(申请报价微信号:zhencha100)


  如果您是茶农、茶商、茶厂或者是品牌方掌握2021年普洱春茶的最新价格,可以通过关注【中国普洱茶网:puercn88】微信公众号或者添加个人微信号(zhencha100)联系我们,我们会根据大家提供的价格信息及时更新,让大家第一时间了解今年的普洱古树春茶价格情况!如果您是关心普洱茶价格行情的朋友,也可以通过以上方式及时跟进了解今年普洱春茶价格。

  景谷普洱茶介绍

  景谷县位于横断山脉无量山西南段,是云南乔木老茶树分布较多的县之一,也是云南茶树最古老的生长区之一(1078年在景谷芒线发现了我国唯一的宽叶木兰化石,距今3540年,是公认的现代茶树始祖)。

  全县有古茶树(园)面积98490亩,其中:栽培百年以上古茶园30042亩,50—100年的老茶园6226亩,野生茶群落面积62220亩,主要分布在正兴镇黄草坝、通达,益智乡曼竜、苏家山,凤山乡顺南光山,景谷乡文山、文东等地,其中又以景谷乡(小景谷)古茶园面积为最多,品质也列于前茅。

  景谷茶区的普洱茶特色

  大叶种野生野放茶特色:条索不长、叶质厚,口感刺激性强而集中,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偏苦为其特色,时有轻发酵香甜味。

  景谷茶区乔木茶的共性特征

  芽头较肥壮,条索长,有茸毛,茶汤苦涩中带甜,苦显于涩,杯底留香,山野气韵较好,回甘较好,汤质尚饱满。

沱茶,走过景谷到下关

沱茶从诞生到当下,有百年。对大多数人来说,百年已经超过他的一生;对于历史,百年仍然保留着适度的鲜活。

沱茶是不是横空出世的。

沱茶的诞生有人说是1902年,有人说是1916年。即使是1916年,也有百年。一百年前,那个窝头形状,中间有个背窝的沱茶不是横空出世的,他有兄弟,也有前辈,他的前辈是五子圆茶,他的兄弟是藏销紧茶,两种茶似乎都可以叫姑娘茶。到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香港人仍然管蘑菇头紧茶叫作姑娘茶。

沱茶的传说是这样开始的。1902年,有个景谷人叫李文相的,在景谷开设制茶作坊,仿制姑娘茶开始揉制景谷半圆形紧压茶。

什么是姑娘茶?姑娘茶应该是女儿茶的另一种称谓,是一种由少女采制的老秤四两重的团茶。早期,它可能是球状,1793年来中国的英国史团副使史但顿勋爵在《出使中国记》说,皇帝赏给他的女儿茶是球型的圆茶。

到李文相时代,这种球型茶变成了馒头型的茶。云南话里称一小堆一小堆的东西为“一坨”,同时,云南的月饼也是这种形状,重量相似,称为“四两坨”。也许,就因为这个“四两坨”的“坨”字,这种新出现的形状就在小范围内被称为了“坨茶”。这种如馒头形状的普洱茶,“形色味皆盛,所出无多,价亦数倍,多为外人购去。即在滇省,殊不易得。”

大约在1908年前后,云南大理的汪姓茶商和陈姓茶商到景谷学习“坨茶”制法,随后在大理的下关开设制茶作坊,用景谷料、勐库料制作“坨茶”。

当时,在滇西和康定地区已经经营得风生水起的永昌祥商号就雇佣他们代工,生产销往四川的茶。1916年他们将这种馒头型茶的中间揉出一个后窝,更利于通风保存。

因为永昌祥的这种茶主要销往四川,而四川又有个沱江,他们就将“坨”字改为“沱”,很快,沱茶之名顺长江漂流,成了全国的知名产品。沱茶的创制就是在汪姓茶商手上完成的。随后,大约在30年代,汪姓茶商退出,永昌祥建立自己的制茶厂,聘请陈姓茶商为总技师,继续生产制作沱茶。

球型的姑娘茶最早被改制成心脏形有把的藏销紧茶,它的用料很粗老,七个一筒。这种茶早期在景谷、勐海制作,随后,下关也大量生产。

姑娘茶改型成为沱茶,则出现两种型制,一种是景谷生产的沱茶,叫“谷庄沱茶”,每个重3公两左右,每筒四个。一种叫“关庄沱茶”(亦名“本牌沱茶”),也是每个3公两左右(各茶号重量不同,永昌祥的就重一些),每筒则与谷庄茶不同,装5个。

当然,还有他们的杂交配方,称为景关沱茶,它是下关茶商们的副牌产品,由他们在昆明的分厂生产。关庄不是茶庄的名字,同样,谷庄也不是茶庄的名字。

由于这两种沱茶个头都比较大,是女儿茶的两倍,上世纪30年代,腾冲人经营的茂恒商号,开始生产重量接近老秤四两的四分之一沱茶。这种沱茶就是解放后的150克沱茶原型,后又改小为100克。

谷庄茶和关庄茶的区别除了每筒包装的个数有别外,选料与发酵程度也不同。首先,谷庄茶选料基本是景谷、景东原料。而下关则由于大理地区并不产茶,它的原料来源就比较多样,他们最终选定的是本牌沱茶(关庄沱茶)用凤庆茶撒面,凤庆茶、勐库茶做二盖茶和芯茶;

副牌沱茶(景关沱茶)在昆明生产,也是用凤庆茶撒面,用景谷茶和勐库茶做二盖和里茶。当时,凤庆茶种植年代不长,芽叶的条索、形状、白毫漂亮,做出沱茶来外形上就比谷庄沱茶讨巧。

谷庄沱茶和关庄沱茶除了每筒的个数、原料产地、拼配比例不同外,两种茶的发酵程度也是不同的。上图是1948年昆明市茶商业同业公会的文件,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上等下关沱茶是绿汤,其他几个等级的下关沱茶和谷庄沱茶均是或深或浅的红汤。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首先,下关沱茶中的上等下关沱茶是绿汤,可以推测出它的用料与现在的沱茶基本相似,以云南晒青春茶为主,原料要求较严格,茶青不发酵,同时,也没有在制作过程中的后发酵。

而中等下关茶、下等下关沱茶和谷庄沱茶,从汤色带红这一点看,肯定是有发酵的。但这种发酵发生在哪个工艺过程中进行的却不好推测:是像藏销紧茶一样发生在蒸揉成团之前还是像当时的七子饼茶那样发生在压饼之后的干燥阶段,还需要继续探寻。

当年沱茶的产地和主要茶庄。

谷庄沱茶和关庄沱茶除了每筒的个数、原料产地、拼配比例不同外,两种茶的发酵程度也是不同的。上等下关沱茶是绿汤,其他几个等级的下关沱茶和谷庄沱茶均是或深或浅的红汤。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首先,下关沱茶中的上等下关沱茶是绿汤,可以推测出它的用料与现在的沱茶基本相似,以云南晒青春茶为主,原料要求较严格,茶青不发酵,同时,也没有在制作过程中的后发酵。

而中等下关茶、下等下关沱茶和谷庄沱茶,从汤色带红这一点看,肯定是有发酵的。但这种发酵发生在哪个工艺过程中进行的却不好推测:是像藏销紧茶一样发生在蒸揉成团之前还是像当时的七子饼茶那样发生在压饼之后的干燥阶段,还需要继续探寻。

从前文我们知道,沱茶生产分为原料出产地和产品加工地两个不同的概念,同时,各地沱茶均是不同等级、不同季节或不同产地原料拼配的结果。从原料产地看,解放前,版纳地区的茶叶是不做沱茶的。

沱茶原料来自三个地方,分别是:凤庆(当时叫顺宁)、勐库(当时叫猛库)、景谷(包括景东)。而沱茶制造则主要集中在小景谷、下关、昆明。

小景谷最有名的茶庄是纪襄廷、纪人寿开设的恒丰源号;昆明则主要是中国茶叶公司复兴茶厂,汪汝义、汪汝清的宝龙茶庄等;

下关则以沱茶发明人、喜洲商帮的永昌祥为领头羊,随后加入的有:沱茶工艺的发明人、下关人汪仲侯的鸿兴祥,四川帮的宝元通、协心美,腾冲帮的茂恒,顺宁的复协和,西南矿业银行的西南茶厂,以及喜洲商帮的复春和、成昌、元春茂等,其中,喜洲商帮从事沱茶行业的商家众多,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协作,互相竞争,是沱茶行业的主力军,是介绍沱茶行业时不应该被回避的主角。

本文节选自《百年沱茶:从景谷到下关》

来源:普洱杂志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09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