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小厂乡茶园

找到约209条结果 (用时 0.012 秒)

德宏梁河县小厂乡:茶叶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金叶子”

守护好绿水青山,才会有金山银山!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小厂乡依托当地资源着力发展茶叶产业,特别注重茶叶生产的规模、质量和效益,从种植到加工销售探索形成了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同时带动体验参观等周边衍生产业的蓬勃发展,全乡茶叶相关经济产值年均达5000余万元,茶叶也成为了当地群众致富增收的“金叶子”。

茶叶长势喜人

“在我们村,茶叶一直都是家中的主要经济来源。近几年,新引进种植的白茶每公斤生叶可以卖到110元至120元,每个人每天采茶收入可达几百元,这日子是越来越红火了。”家住小厂乡小厂村的茶农尹兴志,对发展茶叶产业充满了希望。

茶农精心管理茶园

据了解,小厂乡以种植回龙茶、白茶、大叶子茶为主的茶叶产业,已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良种化发展、规模化生产”的产业化发展形态,成为山区群众增加经济收入的主要渠道。目前,小厂乡共有茶园面积1.45万亩,可采摘面积1.2万亩,全乡人均1.3亩,年产干茶1015吨,产值达3000余万元,直接受益农户2500余户,其中贫困户450余户1800余人。

小厂乡万亩茶园一角

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全乡现有茶叶企业、专业合作社6家,基本能够满足当地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等一体化发展需求,初步形成了“公司+科技+基地+协会+农户”的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山区茶叶产业参与市场竞争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明显加强。

茶农采摘的新鲜茶叶

同时,小厂乡各家茶叶企业还联合大厂乡、平山乡等规模化种植茶叶的山区乡镇,做大做强做优茶叶品牌,避免了单打独斗的弱势。在市场开拓方面,逐步向省内外茶叶市场进军,在上海、广州、四川等10多个省和地区设有茶叶销售专营窗口21个,其中中高档绿茶产品供不应求,销售市场在逐步扩大中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此外,小厂乡还积极引进白茶种植1200多亩,预计3年内可进入盛采期,届时产值将超2000余万元。还建立脱贫致富白茶产业示范基地2个,筹资20余万元实施“大春分樱花茶山综合体”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照此发展下去,在3年内小厂乡茶叶产值将超过6千余万元,茶叶产业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茶叶将真正成为山区群众致富增收的“金叶子”。

来源:云南网 记者 翟芯冉 通讯员 董诗林

原文标题为:人均1.3亩!茶产业已成为小厂乡群众致富“金叶子”

云南小厂乡:龙头引领绿色产业,茶山变“金山”

小厂乡位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东部,辖5个行政村,最高海拔2365米,最低海拔1303米,海拔高差较大是其地形显著特点。如今,脱贫后的小厂乡结合山区特点坚持定好“山字调”,继续念好“山字经”,续写好“山字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继续写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依托资源夯实产业发展根基,富有山区特色的产业不断焕发蓬勃生机与活力,筑牢群众脱贫致富的小康之路。

龙头引领绿色产业,茶山变“金山”

群众正在采茶

小厂乡境内雨水充沛、土壤肥沃,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促就了茶叶产业的蓬勃发展。全乡境内拥有数十个茶叶粗制加工厂(所)和生态茶园基地,茶园面积占耕地面积达76.36%,家家户户都有面积不等的茶地。

小厂乡种植茶叶历史悠久,独特的气候造就了优质的茶叶品质,但由于长期没有龙头企业的引领,各自为政的情况下所生产的茶叶品牌杂乱,包装和销路单一,茶叶产业形不成规模,粗放型的生产导致群众经济收入不高。

找到制约茶叶产业发展的短板后,小厂乡引进了梁河县志禾茶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并与全乡5个村共同成立新的茶业公司:梁河县丰禾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每个村在新公司持有9%的股份。目前,丰禾公司以现代化农业管理模式在小厂乡示范种植茶叶600多亩,带动5个村1000余名茶农发展现代茶叶种植,带动150余户建档立卡户种植茶叶增加经济收入年均60多万,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年均40余万元,全乡茶叶产业产值因此大幅度提升。

丰禾公司运营采取由梁河县志禾茶叶公司控股,5个村委会作为公司股东的身份参与到公司经营管理的模式,创立了统一标识的茶叶产品品牌。目前,乡政府配套项目资金160多万元,公司筹集100余万元,总投资260余万元的现代化的小厂乡大分清茶厂正在有序建设当中,将来小厂乡茶叶产业将逐步走向规范化种植、管理、釆收、销售的道路,搭上产业发展的快车,茶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梦想成为现实。

记者 杨苑 通讯员 冯祖杨 董诗林 徐何庆

原标题:打好“山字牌”,小厂乡副业变“富业”!

注:内容来源云南网,有删减。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红河县:“小茶叶”助推乡村振兴“大事业”

茶叶是红河县的传统种植产业,在全县大部分乡镇均有种植。近年来,红河县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不断推进茶园改造提升和茶叶精深加工,打造连片茶叶种植示范园和有机茶生产加工基地,着力提升茶叶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红河县洛恩乡地处高寒山区,立体气候明显,为茶叶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在哈龙村委会小依沙村茶园里,村民陈者举夫妇忙着打理自家的茶树,陈者举告诉记者,他家的这一批茶叶树已经种植6年多,但由于管理粗放,加上品种老化,家里40多亩的茶园年收入只有3万元左右,曾深受管理投入大、成本高、收入低等问题的困扰。陈者举说:“茶叶一年可以采5—6次,一次可以采收700至800斤左右干茶,产量有点低。”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为了让“小树叶”变成致富“小金叶”,洛恩乡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以解决茶产业“散小弱”的局面为出发点,从改变传统茶叶种植方式入手,采取“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分别在多脚村委会和茨农村委会选择了40户茶叶种植面积较大、具有一定初加工技能的茶农作为茶叶初制加工示范户进行培育,从而打造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力争从优化产业链、包装链、销售链着手,完成“粗加工”到“精加工”的转变,提升茶叶产业化、市场化水平,实现生态茶园产业深入发展,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的同时,着力打造出“生态本那,美丽洛恩”的幸福图景。


洛恩乡人民政府副乡长张辉介绍说:“洛恩乡将持续坚持党建引领,以长短期农业产业结合的方式,持续拓宽农民群众增收渠道,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得益于今年年初洛恩乡茶叶提质增效的红利,如今,俯瞰陈者举家的茶园,一行行整齐的茶叶树从河边向山腰铺展而去,随着山势如五线谱一样跌宕起伏。陈者举自豪地告诉记者,按计划,明年将流转周边的部分土地继续扩大种植规模。

产业发展得好,全靠产业“链”得牢。近年来,红河县通过实施低产茶园改造、建立茶叶种植示范基地、改良打造古茶园、培育初制茶叶加工农户、茶农科技培训等措施,实现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全县共有茶园面积9.22万亩,可采摘面积达8.5万亩,拥有茶叶深加工厂1个,精制加工企业2家,初制加工厂1个,企业从业人员90余人,茶叶流通环节从业人员1700人,涉及茶农14793户66570人。形成了以种植、采摘、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进一步为乡村振兴装载“助推器”。

来源:彩云红河谷,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06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