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香气变化

找到约7,911条结果 (用时 0.029 秒)

工夫红茶储存研究:高温加速陈化贮藏模型中工夫红茶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规律

  红茶是世界消费量最大的茶类。工夫红茶作为我国的传统红茶,香气是其重要的品质评价指标。目前红茶中已知香气成分超过400种,香型有薯香、花香、果香、甜香等多种类型。和其他茶类一样,红茶在贮藏过程中,其内含成分和感官风味受外界因素(温度、湿度、氧气、光照、时间等)影响而改变,若贮藏不当会加速降低红茶品质,造成汤色浑浊,香气和滋味寡淡。茶叶中的风味化学物质多是热敏物质,在贮藏过程中温度的影响尤为显著。

  生产中多通过人工审评对茶叶香气进行定性分析,但存在主观性大、容易受外部因素干扰等问题。通过定量分析借助统计模型能够对茶叶香气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和评价。

  目前与绿茶、白茶、黑茶相比,对红茶品质劣变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对其挥发性成分贮藏变化规律的研究更为缺乏。研究以(1)祁红和滇红两种典型工夫红茶为研究对象,(2)采用高温加速陈化贮藏模型,研究工夫红茶贮藏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3)利用多元变量分析寻找关键香气化合物,以期为了解红茶香气品质在贮藏中的变化规律提供依据。

  ▲祁红毛峰

  01、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

  祁门红茶,购自祁门县双辉源茶厂,祁门槠叶种,手工采摘,茶叶等级一级,生产日期为2018年4月19日;云南大叶种红茶,购自云南凤庆茶厂,茶叶等级一级,生产日期为2018年7月2日。

  2、试验方法

  (1)样品贮藏

  将祁红、滇红两种不同茶样无包装散放,分别置于40℃、50℃恒温恒湿培养箱中(±0.1℃),避光贮存,培养箱相对湿度为30%~35%,分别于1、2、4、6、8、10周取样检测。对照为室温条件下无包装散放的两种茶样,避光贮存。

  (2)香气检测

  茶样从恒温培养箱中取出后立即处理检测。将2g未经研磨茶样,以茶水比1∶3向萃取瓶中注入沸水,密闭后放入60℃水浴中平衡5min,插入已老化的萃取头,在60℃水浴中顶空吸附60min,之后立即进行GC-MS分析。

  3、统计分析

  数据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的方式表示,采用SPSS26.0进行方差分析,SIMCA-P14.1软件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partialleastsquaresdiscriminantanalysisOPLS-DA),Originpro2017制作折线图和热点图。

  02、结果与分析

  1、祁红和滇红在高温加速陈化贮藏模型中香气物质种类的变化

  茶叶香气表现是各种挥发性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是衡量茶叶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红茶具有独特香型特征,香气组分种类较多,包括碳氢化合物、醇类、酮类、酸类、醛类、酯类、酚酸类、过氧化物类、含硫化合物类、吡啶类、吡嗪类等,其中醇类、醛类、酯类构成了祁红主要的香气物质来源。醇类化合物主要有脂肪族醇、芳香族醇和萜烯醇3大类,具有花果香的萜烯醇是红茶香气中的重要成分。醛类化合物主要呈现花香或清香,而红茶清香的形成主要与发酵程度有关。酯类化合物在红茶中含量也相对较高,多呈花香。祁红和滇红贮藏10周后,醇类、醛类、酯类相对含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且在50℃时下降速率大于40℃,表明相对高温下贮藏不利于香气的保持见表1。

  2、OPLS-DA模型分析不同贮藏条件下与初始茶样香气的差异

  为探究具体香气成分在工夫红茶贮藏过程中的变化,采用OPLS-DA模型分别研究祁红和滇红在不同贮藏条件下与初始茶样香气的差异。用VIP值评价香气成分对模型的贡献度,VIP值越大说明贡献越大,以VIP大于1为筛选阈值。

  (1)祁红不同温度贮藏10周后的香气成分分析

  采用OPLS-DA模型对初始、无包装自然存放10周后、40℃贮藏10周后、50℃贮藏10周后祁红茶样香气进行分析,得分图如下图所示。

  贮藏后,①自然存放和初始茶样的散点距离最近,代表其相较于初始茶样香气变化最小。②40℃和50℃贮藏后的散点距离初始距离都较远,说明高温加速陈化会使香气成分发生较大的改变,且50℃散点距离初始的距离更远一些,说明贮藏温度高对香气成分改变更大。③40℃和50℃散点分布在坐标轴的不同象限,表明它们的香气成分种类区别较大,不同温度下贮藏会产生不同的香气物质。

  如上图所示,该OPLS-DA模型中VIP大于1的共有64种成分,其中香叶醇、β-紫罗兰酮、苯甲醛、正己醛、芳樟醇及其氧化物、苯乙醇等均属于祁红特征性香气。

  进而单独比较了在40℃和50℃下贮藏10周后,祁红相对于初始茶样的香气化合物变化,如下表2。

  ①40℃贮藏10周后有37种香气化合物VIP值大于1,27种VIP值小于-1;50℃贮藏10周后有43种化合物VIP值大于1,38种VIP值小于-1。②芳樟醇、香叶醇、雪松醇、苯甲醇、苯乙醛、水杨酸甲酯、紫罗兰酮、二氢猕猴桃内酯等香气特征物质相对含量降低,烷烃类物质相对含量增加,但后者对香气感官的贡献度较低。

  据报道,祁红中相对含量较高(相对百分含量大于3%)的香气成分主要是香叶醇(阈值为3.2ng/g)、苯乙醛(香气阈值为4μg/kg)、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香气阈值为6ng/g)、苯甲醇(香气阈值为0.62mg/kg)和水杨酸甲酯。香叶醇具有温和、甜的玫瑰花气息,是甜香的主要物质基础;氧化芳樟醇具有清甜的玫瑰花气息;芳樟醇既有紫丁香、铃兰与玫瑰的花香,又有木香、果香气息,是玫瑰香、果香的主要物质基础。苯乙醛具有浓郁的玉兰花香气,是构成祁红清鲜、果香的特质基础,也是祁红的特征香气成分。水杨酸甲酯具有特殊的冬青叶味和薄荷味,是促进茶叶形成果香气味的重要物质。橙花醇是香叶醇的异构体,具有令人愉快的玫瑰和橙花的香气,较平和、微带柠檬样的果香,橙花醇香气比香叶醇柔和优美。

  研究通过OPLS-DA模型筛选,进一步重点分析了变化显著的祁红典型香气成分在整个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包括苯甲醛、2-己烯醛、苯乙醛、橙花叔醇、苯乙醇、苯甲醇、水杨酸甲酯、香叶醇、芳樟醇等9种特征性香气物质。

  通过以上热点图记录贮藏1、2、4、6、8、10周上述香气含量可直观发现,苯甲醛、苯乙醛、苯甲醇、芳樟醇在不同贮藏温度下均出现了先升高后降低的情况,这可能也是贮藏初期感官品质上升的部分原因。

  (2)滇红不同温度贮藏10周后的香气成分分析

  采用OPLS-DA模型对初始、无包装自然存放10周后、40℃贮藏10周后、50℃贮藏10周后滇红茶样香气进行分析,得分图如下图所示。

  以上OPLS-DA模型得分图显示,和祁红的实验结果大致一致,①自然存放的香气变化最小。②40℃和50℃贮藏下香气成分变化较大,其中50℃贮藏变化更大。40℃和50℃贮藏产生的香气成分差异较大。③从得分图散点的分布区域来看,祁红和滇红在高温贮藏后产生变化的香气成分种类较一致。

  如上图,在滇红OPLS-DA模型的香气模型中,VIP大于1的共有70种成分,其中香叶醇、水杨酸甲酯、苯乙腈、苯甲醛、柠檬醛、芳樟醇及其氧化物、α-紫罗兰酮、苯乙醇等均属于滇红特征性香气成分,对滇红品质具有较大贡献。

  进而单独比较了在40℃和50℃贮藏10周后相对于初始滇红茶样的香气化合物变化,见下表3。

  ①40℃贮藏10周后有30种香气化合物VIP值大于1,24种VIP值小于-1;50℃贮藏10周后有31种化合物VIP值大于1,28种VIP小于-1。②香叶醇、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水杨酸甲酯、α-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苯乙醇、橙花醇这些特征性香气物质相对含量明显减少,与香气品质负相关的1-甲基萘、烷烃类物质相对含量增加。

  云南工夫红茶主要香气物质的组成包括醛类、芳香族醇类、酯类、内酯类,这些香气化合物是构成云南红茶香气特征的主要物质基础。凤庆红茶产于云南凤庆县,其芳樟醇含量较高。通过OPLS-DA模型筛选,进一步分析变化显著的滇红典型香气成分在整个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包括水杨酸甲酯、β-紫罗兰酮、香叶醇、α-松油醇、芳樟醇、苯乙醇、苯甲醇、苯甲醛、正己醛9种特征性香气物质。

  通过热点图记录贮藏1、2、4、6、8、10周。

  上述香气含量发现除β-紫罗兰酮外,其他8种香气成分在不同贮藏温度下均出现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表明这些化合物可能都对滇红贮藏前期感官品质的提高有一定贡献。

  03、结论

  香气作为工夫红茶品质特征的重要评价指标,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祁红和滇红作为工夫红茶的代表研究对象,通过高温加速陈化模型,研究40℃和50℃高温贮藏条件下香气的变化。结果表明:①在贮藏过程中工夫红茶香气成分发生显著变化,贮藏10周后醇类、醛类、酯类相对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②但在贮藏过程中,苯甲醛、苯乙醛、苯甲醇、苯乙醇、芳樟醇、水杨酸甲酯、香叶醇、α-松油醇、正己醛等和品质正相关的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都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可能可以部分解释工夫红茶的香气品质在贮藏初期有所上升,之后又下降的现象。

  研究为今后探讨工夫红茶在不同贮藏条件下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提供参考。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茶叶加工,作者刘亚文,李博等

只占茶叶重量万分之一的风味物质,是如何决定普洱茶香气的?

种类繁多,变幻万千的茶香,是很多新茶友入门的动力,也是很多老茶客品茶的乐趣所在,比如绿茶有“熟板栗香”“炒豆香",红茶则偏向“甜果香"“花蜜香"。

而普洱茶的香型则更加丰富,生茶有荷香、兰香、花果香。梅子香,熟茶有糯米香,红枣香,木香等等,很多香气还会交叉呈现。

这么多香气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很多香型都只是接近,但无法与描述的指代物完全吻合?今天这篇文章,陆离就来带茶友们认识下不同层次的茶香,以及普洱茶的香型从何而来。


普洱茶香气的来源

古早时期,台湾茶人邓时海总结出四类的普洱茶香:樟香、荷香、兰香、青香。后来行业有陆续总结出普洱茶香气变化的规律,补充更多符合直觉的香气描述词,促进了普洱茶香体系的发展。

通常来说,刚出厂的普洱茶,往往尚存有一丝“青草气”,有的拼配茶香气不融合,可能还有些杂,而在适当陈化一定时间后,这些气息会慢慢转化为清香。

在后续转化中,不同原料,仓储各异的普洱茶可谓是香型万千,普洱茶生茶的香气变化脉络大概可以总结为:清香→花香等→蜜香等→药香等>陈香。

而普洱熟茶的香气主要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渥堆发酵完成后就已经有明显陈香,但通常也带有较重的发酵气息(如堆味),以及少量的中前期香气,因此熟茶的香气变化,大致可以概括为陈香越来越纯,单一香型逐渐融合的过程。

以上香气过程中,首先要说明的是陈香,不同茶区的原料,陈放到后期,生成的陈香也是有差异的,只是都可以统称为陈香这个大类。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普洱生茶的香气变化,并不是从清香到花香,再到蜜香的跨越式变化,而是渐进式的,每种香气之间是相互杂糅、缓慢过渡的。

这是因为普洱茶中的各种香型,大多来自于酶促和微生物发酵带来的大量风味物质,这些风味物质本身就含有多样的味道,因此我们能从中感受到某些水果,植物的风味。

实际上,目前已经被鉴定出的茶叶风味物质就有700多种,可分为醇类、酮类、酸类、醛类、酯类、内酯类、酚类、碳氢化合物、过氧化物类、含硫化合物类、吡啶类、吡嗪类、喹啉类、芳胺类及其他这15个大类。

不过,普洱茶的风味物质虽然种类多,但是单体数量少,所有芳香物质加起来,大约也只占到茶叶干物质总量的0.02%,而对香型起决定作用,只是其中的数十种。

这就导致普洱茶的各种香型相对薄弱且飘忽,不太能非常具体地和特定水果或植物的香气完全吻合,这也是酒类和咖啡品鉴都存在的一个现象。

因此,就某一款普洱茶的品鉴话术来说,我们往往不会只单单用一种香型来形容,而是用多种多种相近的香气,乃至带有具体意境的场景来描述,这也是普洱茶品鉴的乐趣所在。下面再简单介绍一些典型香气的理化机制。

青草气、青香→青叶醇

青草气和清香,其实都主要来自于青叶醇,这种芳香物质闻起来就像青草的气味,沸点相对较低,也是鲜叶中最主要的挥发性气味,约占总挥发性物质的的60%。

体验过杀青的茶友都会闻到浓郁的青草气,其实就是青叶醇挥发在了空气中,鲜叶在萎凋,揉捻,尤其是杀青过程中,热与酶促作用会使得大部分青叶醇挥发。

而留存下的那部分青叶醇,则会在后发酵时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反式青叶醇,就形成了清香,嗅之素雅,无扑鼻之香,却自然和谐,让人舒适。常见于普洱新茶和晒青毛茶,意象有深山老林、广表草原之气等等。

花香、果香→芳香醇、氨基酸、类胡萝卜素等

花香,果香,花果香,可谓是普洱茶香型中的“三巨头”,在不同原料的普洱茶中都普遍存在,但又各有差异的原因,就是芳香醇、氨基酸、类胡萝卜素等物质的含量多少与反应变化。

其中芳香醇是一类醇类的统称,种类较多,具有苹果、玫瑰、水仙花等香气。具有在鲜叶和各种茶类中普遍存在、多形成于揉捻和发酵环节,茶叶等级越高,芳香醇含量越多等特点。

而氨基酸、类胡萝卜素等物质也会参与反应,对普洱茶的香型产生深远影响,比如某些氨基酸本就是风味物质,如谷氨酸、丙氨酸和苯丙氨酸等具有花香,苏氨酸具有酒香味等。

此外在制茶过程,一些氨基酸还会与多酚类的氧化物结合,形成花果、香料调性的醛类物质,而类胡萝卜素在氧化降解反应后,会生产很多带有浓郁花香的物质。

兰香、百合香→沉香醇

花香是普洱生茶最常见的香型之一,而且种类异常丰富,其中一些具有鲜爽感的花香,如兰花,铃兰,百合等,往往最受追捧,这些香气的来源就是沉香醇。

  

沉香醇,也叫芳樟醇,属于高沸点的芳香物质,在云南大叶种茶叶中的含量最多,而同一产区内,海拔较高,温度更低,生长更缓慢的茶树,茶叶含有的沉香醇往往更多。

以上这些茶香,在很多茶类上都有一定体现,而在下篇文章,陆离将继续为茶友们介绍几种普洱茶特有的香型,并探寻普洱老茶特有的人参香来源。

来源: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福鼎白茶的香气从何而来

 

我们在喝白茶时,最先遇见的是白茶的香气,可白茶香气奇妙无穷,许多茶友热衷去鉴赏,却不能简单的去描述白茶的香气。那么白茶的香气主要有哪些呢?白茶常见香气有6种。

毫香:白毫多且一芽一叶以上的茶叶,经白茶传统工艺制作,干茶多白毫者,冲泡时则为毫香,以白毫银针、白牡丹为代表。

花香:白茶的花香,以白牡丹最甚,寿眉次之。在新茶白牡丹中,常常能闻到的香气有桂花香、兰花香、栀子花香等这些香气深深浅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白牡丹中。

陈醇香:白茶有越存越佳的特点,经过存放后的老白茶,香气也富于变化,逐渐生发与白茶新茶别样的陈醇香。

荷叶香:老白茶的香气随着年份增加,还会产生更多的变化,存放3年以上,荷叶香显露,沁人心脾。

枣香:约在存放年限5年时,老白茶将有枣香扑鼻,作为经久存放后才能产生的香气变化,拥有枣香的老白茶已是十分难得。

药香:白茶传统制作工艺不炒不揉、自然萎凋,如同中医晾晒制药,历经3年存放后,其保健养生之效不仅近乎于药,存放久至15年者,更将带有药香,这已堪称难得的“宝”茶了!

那么白茶香气是如何来的?

茶界名家骆少君曾表明这样一个观点:白茶香气来源主要有三个——树种香、产地香和工艺香。

树种香:不同白茶的茶种,香气口感各方面都会有不同的风格,简单从菜茶和大白毫来说,两者的香气就截然不同。而树种香还分为基本树种、树龄、还有其茶树的管理方式。喝过荒山茶和普通白茶,两者对比下又有不一样的香气和口感,荒山茶、野茶的香气更持久醇厚也更加丰富。

产地香:现在的白茶趋势已经细致到以“山头化”区分,现在福鼎的茶山山头也有分地区,磻溪、点头、管阳等等,说到这些产地对茶香的影响要分为该山头土壤、空气、降水、海拔、雾气等方面。所以不同产地的白茶香气也不一样,就算同一产区不同山头的白茶在香气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工艺香:人们提到白茶就知道白茶不炒不揉,通过萎凋和干燥制作而成,看似简单的操作其实并不简单,白茶萎凋分为室内萎凋和日晒萎凋,日晒萎凋不用多说,看名字就知道茶香里有太阳的味道,香气张扬。而室内萎凋则香气较为清甜幽隐。关于茶香还有很重要的两道工艺就是茶青的准备和堆积,总的来说工艺的成熟与否,茶的每道工艺的时间控制都决定了茶的好坏。

在白茶自然萎凋过程中,如果遇到相对湿度小的天气,茶鲜叶干燥过快,萎凋时间不足,白茶容易产生青气。如果遇到雨天,相对湿度大,茶鲜叶不容易干,有微微发酵,容易产生酵气。萎凋时间过长,易霉变。 白茶烘焙温度过高时间过长,会产生火香。在储藏中,白茶本身干度未能足干,容易产生陈气或霉气。这些都是在白茶制作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

福鼎白茶香气跟其它茶类香气要求一样,首先以纯正为前提,以毫香、花香、陈醇香、荷叶香、枣香、药香为特征,特别是白茶特有毫香较显著。随着时间的增加,陈年白茶的口感变得更加醇厚顺滑,茶香也有所变化,当年新白茶独有“毫香蜜韵”,3年以上呈荷叶香蜜香,5-15年以上更有枣香药香。越陈的白茶,其内含物茶多酚、咖啡碱、可溶性糖含量呈递减趋势,但是内含物黄酮含量呈递增趋势。

所以关于白茶的香气要从很多方面来考虑,茶香如何全靠多喝,每款茶都有独特的香气,茶友们在喝白茶的过程中要多闻多喝,茶的好坏在香气上就会有一定程度的体现,香气是在任何环节都会变化的,工艺、气温、含水量、时间都会成为影响香气的因素。在品鉴中仔细比对,找到那一份独特滋味,也是一种享受。

 

找到约7,764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47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