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土壤与茶树关系

找到约652条结果 (用时 0.016 秒)

“十四五”专题5,茶树栽培研究“十三五”进展及“十四五”发展方向

茶树栽培是以研究茶树的生长发育规律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有关的调节控制技术及其原理为主要任务的一门综合性的技术科学。它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三五”期间茶树栽培研究进展

“十三五”期间,茶树栽培方向主要围绕茶树营养与养分管理、茶园土壤、非生物逆境(干旱、冻害)响应、全球气候变化和茶树生长,以及环境信息感知技术与装备等展开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1. 茶树营养生物学与养分管理技术

(1)茶树养分吸收利用生物学机制

“十三五”期间,对茶树养分吸收利用的生物学机制展开了深入研究。介导养分吸收的转运蛋白在相关离子跨膜运输及养分稳态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克隆鉴定了多种转运蛋白,分析比较了不同钾效率品种根系和基因表达对低钾的响应。研究明确了CsTSI茶氨酸合成酶基因,主要在茶树根系中表达。对茶树不同形态氮素吸收利用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深入解析了茶树对铵的偏好利用特性及其分子机理。研究解析了春茶期间储藏氮素再利用的分子机制,分析了蛋白质降解自噬基因、氨基酸转运和代谢等基因表达及其与成熟叶氮素运出和新梢氮积累之间的关系。茶树开花消耗大量的养分,主要来源于当季根系吸收和成熟叶转运。有关研究解析了开花过程中成熟叶氮素向花的转运及相关基因表达情况。此外,还对养分供应水平影响茶叶品质成分代谢的分子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

(2)茶树养分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总结提出了茶园养分综合管理 5个方面的技术策略,即精准养分用量、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调整肥料结构、改进施肥方法和配套土壤改良。研究揭示了茶树品质成分代谢对氮素用量的响应 ,明确了氮肥用量对土壤酸化、生物性状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建立了不同茶类和生产方式的茶园氮素总量定额。研究比较了不同有机肥替代比例对茶叶产量、品质、土壤生物性质的影响,提出了有机肥替代化肥的适宜比例为30%左右(按氮计)。研究揭示了冬季-早春期间根系氮素吸收动态,明确了氮素吸收与土壤活动积温的关系,据此提出优化追肥时期。在肥料创制方面,研制了茶树专用肥基础配方,研究比较了不同氮素形态吸收、代谢特征和土壤氮素转化(硝化)特性,筛选硝化抑制剂,有望应用于稳铵缓释功能性肥料,提升施肥效果。

在高效施肥技术方面,提出了滴灌施肥水肥一体化技术参数和叶面施肥技术,茶树养分吸收量明显增加,养分淋溶损失显著减少。化肥减施增效是一项综合技术,需要多方面的技术集成,为此,各地提出了多项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在实际生产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马立锋等提出的6套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与平均施肥模式(或当地习惯施肥模式)相比,茶园化肥减量23%~88%,增产3.3%~19.5%,新梢养分利用率明显增加,同时每公顷节本增效1.17万~2.25万元。伊晓云等报道茶树专用肥及其施用技术相较农民习惯施肥明显增产和增收。

中国茶科所专家讲授茶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要领

2. 茶园土壤生物特性

“十三五”期间,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开展了大量研究。有研究比较了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森林、其他农田生态系统之间的差异,明确了茶园土壤微生物组成和空间分布(如根际与非根际)特性、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pH、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海拔、植茶年份等深刻影响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组成和库量。

茶园土壤微生物在茶园土壤元素转化和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十三五”期间,对茶园土壤氮循环的微生物机制特别是土壤硝化与反硝化作用开展了众多研究。研究表明,茶园土壤中氨氧化古菌(AOA)amoA基因丰度与硝化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且在不施氮肥的情况下,AOA主导酸性茶园土壤的硝化过程,但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氨氧化细菌(AOB)逐渐取代AOA,主导土壤的硝化过程。氮肥施用量增加引起的自养硝化和异养硝化作用进一步促进 N2O 的排放,嗜酸反硝化细菌和对酸性耐受性较强的真菌在高酸性茶园土壤N2O排放中起重要作用,茶园土壤pH在茶园N2O 排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3. 茶树对全球气候变化和逆境的响应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下,茶树生长、鲜叶产量和品质受到很大的环境挑战。近年来,由于干旱和冻害等极端气候的发生,导致了茶叶产量的大量损失和茶叶品质的大幅下降。“十三五”期间,利用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等组学技术,从信号感知、信号转导、基因表达、代谢调控等方面研究了茶树对 CO2浓度、气温升高、逆境(干旱、冻害)响应及其生物学机制。

研究发现,CO2浓度升高显著影响茶树光合作用和产物代谢。CO2浓度升高,增加Rubisco活性,促进茶树生长;较高的 CO2浓度抑制光呼吸,增加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降低了茶叶中天冬氨酸、丝氨酸等游离氨基酸含量。有研究表明,CO2升高显著诱导茶氨酸合成酶基因 CsTSI 和 CsAAPs 的表达,增加茶氨酸浓度。

“十三五”期间还有少量全球气候变化对茶叶产量影响的预测研究。对我国茶叶产量波动回溯研究发现,极端寒冷影响了中国一半以上的茶叶产量,年产量最多减少 56.3%。在假设全球升温1.5 ºC和2.0 ºC条件下,极端寒冷的负面影响降低到14%,长江流域(北纬30º附近)和南方(北纬25º以南)茶区极端高温带来的减产率达 14%~26%,预测气候变化对所有研究区域的茶叶产量产生积极的净影响。根据 2008—2016 年肯尼亚茶叶产量对水和热胁迫的反应,研究预测2040—2070年间,如单纯考虑温度上升影响,产量将下降10%(以1990—2020年为基准),但如考虑降水和土壤含水量增加,总体气候变暖后产量仅下降5%左右。

4. 茶树生长和环境信息感知技术与装备

“十三五”期间,茶树生长和环境信息感知技术与装备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茶园智能化装备平台主要包括卫星、无人机、便携式装备、固定式基站以及信息集成系统等。目前可以实时获取茶园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水肥以及大气等信息,有关装备已经产业化生产,通过安装于固定式基站在茶园中广泛应用。利用近红外光谱设备快速测量茶园土壤有机质和总氮含量,判别准确率达到84.5%。无人机作为平台搭载成像仪或光谱反射仪,对茶树品种进行分类,最高识别精度达到 95%;对茶树叶片叶绿素和氮含量进行反演可以实现对茶树养分的智能化监测。利用图像识别区分茶树嫩芽,为开发采茶机器人奠定了基础。总体来看,方便、有效、快捷、准确获取茶树生长状况的技术和装备还处于研发阶段,离产业化应用尚有一段距离。

二、茶树栽培研究“十四五”发展方向

整体而言,“十三五”期间茶树栽培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随着研究的细化和深入,各个研究方向学科交叉更加紧密,产业的发展也对栽培技术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在“十四五”期间加强研究,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

1. 肥水资源高效利用生物学潜力的挖掘利用

茶树不同品种或种质资源对养分和水分等的利用效率存在巨大差异,如何进一步解析养分水分高效吸收利用的生物学机制,挖掘并利用高效基因资源,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茶园健康土壤理论与定向培育技术

土壤是茶树生长的介质,健康优质的土壤是维持茶园生产能力和提供优质茶叶的重要基础,为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健康土壤理论和指标,研发茶园健康土壤的定向培育技术。

3. 茶树绿色肥料(有机肥、化肥、菌肥)创制与高效应用

传统化肥养分易损失、持续供肥能力差,普通有机肥肥效低,微生物(菌肥)发展迟缓,需要加强适合茶树养分需求特征、茶园土壤特点和生产要求的绿色高效肥料创制,实现对肥料—土壤—茶树—品质—环境综合调控,为推动我国茶园减施增效提供产品支撑。

4. 茶树抗逆(抗冻、抗旱、抗高温)减灾栽培技术

近年来,干旱和冻害等极端气候频繁发生,导致了茶叶产量的大量损失和茶叶品质的大幅下降。对茶树抗逆(抗冻、抗旱、抗高温)减灾栽培技术研究还存在较大不足,对便捷高效的抗逆栽培技术需求十分迫切。

5. 生态茶园理论、技术与系统碳汇管理

运用生态学原理,促进茶园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效率,降低茶叶生产的碳排放,同时充分发挥茶园碳汇功能,让茶叶产业助力我国实现碳中和。

6. 茶园智慧型精准化管理技术与装备

茶树生长和环境快速感知、智能决策和实施是实现茶园智慧型精准化管理的重要前提,目前在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的茶树生长状况感知技术、精准变量施肥、智能采摘技术和装备等方面存在较大短板,需要在“十四五”期间加大研发力度并力争取得突破。

本文有删节,具体内容详见《中国茶叶》2021年第9期,P58-65,《茶树栽培研究“十三五”进展及“十四五”发展方向》,作者:阮建云,季凌飞,申瑞寒,杨豪宇,程俊杰,马立锋。

来源:中国茶叶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三坑两涧的岩茶,真的那么好吗?

这些年,武夷岩茶出现了一种现象。

如果有人问你:喝的什么岩茶?

你答:肉桂。

对方势必继续追问:哪里的肉桂?

言下之意,是“牛肉”?“马肉”?还是“猪肉”?

哦,对了!我先解释一下:

牛肉,是牛栏坑地区,所产肉桂茶的简称。

马肉,是马头岩地区,所产肉桂茶的简称。

至于猪肉,其实是竹窠地区,所产肉桂茶的戏称了。

取“竹”与“猪”,谐音而命名。

总而言之,光说出“水仙”、“肉桂”的品种名称还远远不够。

而一定,要说出具体的小山头,好像才算是“资深茶人”。

我们不禁要问:

虽然都是岩茶,只有三坑两涧的才好吗?

虽然都是肉桂,但牛肉和马肉真的风格迥异吗?

带着以上问题,我们不妨来探讨一番。

品质与土壤

归根结底,强调马肉或是牛肉,其实就是在强调土壤与茶树品质之间的关系。

那我们就不妨先来看一下,古代茶学家和现代科学家对于“品质与土壤”问题的看法。

1.《茶经》内容

“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小结论

上中下是指茶叶的品质。

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茶叶品质和土壤类型之间的关系。

2.科学解释:

茶树是喜欢酸性土壤的植物。因此种植茶树的土壤一定要保持PH值5以上的酸碱度。

此外,土壤还要有一定的透气性、透水性、保肥、保水。

同时还要求土壤中的矿物质元素对茶叶的品质也造成一定的影响。

岩茶与洲茶

上一部分,我们讲到了土壤类型与茶叶品质的关系。

现如今,我们按照茶树生长环境的差异,将岩茶分为了“正岩”、“半岩”和“洲茶”三大类。

首先,这种分类法并不是今人的发明。

其次,这种分类法也具有科学的依旧。

我是文献学出身,那么不妨还是从古代茶学经典入手吧。

1.《续茶经.八之出》内容


《随见录》:“山上者为岩茶,水边者为洲茶,岩茶为上,洲茶次之。” 

 2.正岩、半岩和洲茶

正岩区:土壤含砾量高、土层较厚、土壤疏松,通风透气性适中。

而且矿物质和有机物的含量非常丰富。

其中钾的含量最高,这可茶叶香气的合成有提高作用。

半岩区:是粘土和砂砾土的结合,所以透水透气性不如正岩区。

洲茶区:以红壤为主,粘性颗粒也非常多。

透水透气性都比较差,但保肥能力较强。

3.小结论

民国时期,就已经有茶叶工作者前往武夷山进行调查。对其土壤进行深入研究。

而综上所述,这些土壤因素使得正岩区的茶叶鲜叶所含的茶多酚、咖啡因、氨基酸的含量明显高于洲茶区的茶叶鲜叶。

所以正岩产区所制岩茶香高、味浓、鲜醇不涩和所处的土壤条件有密切关系。



思考与讨论

1.正岩问题



具备香高、味浓、鲜醇不涩等特点,


小结论:正岩茶,确实可以有非常优异的品质。


但不可以讲,香高味浓,鲜醇不涩的岩茶,都一定是正岩茶。



2.土壤问题



茶汤的品质是天时(品种问题)、地利(环境问题)、人和(工艺问题)综合造就的产物。


小结论:过分强调“天时”、“地利”、“人和”哪一个因素,都有失偏颇,也都有炒作的嫌疑。





3.坑涧问题



三坑两涧之内的土壤之间差异其实并不大,想喝出差异很难。


小结论:如今大谈“马头岩”、“牛栏坑”等“坑涧”,其实就是一种“山头茶”的炒作思路。似乎要走类似普洱茶山头的路线,


如果真有差异也是因为工艺造成的。山头的炒作将导致整个茶产业受到巨大的影响。


总结


我从未否认过“正岩茶”的优质。


只是想说明,过分强调或单一强调“正岩”,则是欠妥的论调。


以上内容,一定会得罪不少人。  


想必会遭到质疑,亦或者受到指责…  


但我还是认为,既然是学问就应该可以探讨与商榷。  


所以几经思考,我还是愿意将自己对于岩茶的一点思考,讲出来与大家分享。  


愿提一家之言,只算是抛砖引玉。


只是为了让大家更多的关注与思考,当下岩茶火热背后的一些不良现象。



编辑:粒粒

校对:齐航

设计:静平



杨多杰,“多聊茶”创始人,历史文献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历代茶学文献及茶文化教学。“中华茶人联谊会”特约茶文化讲师,多家电视及广播节目撰稿人、顾问及常驻嘉宾

 

出版作品:《北京秘境》、《北京秘境2》、《北京深处-地铁沿线的75个尘封秘境》、《茶经新解》

曾在《世界博览》、《时尚旅游》、《精品购物指南》、《中国国家旅游》、《中华遗产》、《旅行家》、《社区》、《Timeout》等杂志撰写历史文化类专栏文章


微信公号:多聊茶

新浪微博:@杨多杰 @多聊茶

人  人 讲:【杨多杰的多聊茶】直播间

广播电台:北京文艺台FM87.6 《吃喝玩乐大搜索》周二嘉宾

本公众号所有文字、音频、视频及声明过的图片著作权均归作者所有

除已签约的机构和平台外,不接受其他任何形式的转载、改编、引用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自网络

长在烂石上的茶树就比较好吗?这个现象的背后有玄机

  提问:陆羽《茶经》说的烂石、砾壤、黄土,这些对茶树的生长与品质有什么影响?

  烂石真的可以使茶树吸收更多矿物质吗?

  陆羽曾在《茶经》中写道:「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茶经》作为一本唐代的茶叶说明书,陆羽将茶叶品质与土壤的关系作了归类,得出「烂石>砾壤>黄土」的品质关系。

  为什么陆羽会这样写?这样的现象归类有其本质依据吗?这篇文章将探讨这样的问题。

  1、影响茶树品质的因素

  如果单从字面上去分析,往往会从烂石、砾壤、黄土间的土壤成分、排水性、养份含量、利不利于茶树生长等方面切入。

  这种案头工作有一定作用,但由于缺乏实地观察对照,也有局限。

  影响茶树品质形成的关系是什么?本质上是有效营养供应与产出的比例。具体来说,有两个制衡因素,土地肥沃程度与植株的种植密度。

  假设两片相同肥沃程度的土地,一片种100颗茶树,一片种50颗,管理方式相同,哪片茶园产出的品质会比较高?答案是种植稀疏的茶园。  

  密植茶园  

  疏植茶园

  同样的土地,决定茶树品质的是种植密度。密植,品质相应下降;疏植,品质则相应提升。

  两片肥沃程度不同的土地,相同的管理方式和种植密度,土壤肥沃的茶树品质会更好,因为每株茶树吸收到的养分更多。(土地肥沃是指土壤有机质比例高,能够有效供应营养。)

  

  

  种植密度与品质关系示意图

  这种品质关系称作农业规律,更简单的理解是:产量降低,品质提高。

  同时树型大小也会影响品质,也是农业规律起作用。

  茶树长成大树,总体出芽率就会降低,于是品质提高。

  2、烂石、砾壤、黄土的分析

  了解影响茶树品质的因素后,再来看陆羽《茶经》中的烂石、砾壤与黄土,便会有豁然开朗之感。

  烂石地的特点是什么?  

  

  当你去到昔归、马台等茶区,会发现土地中有很多裸露的大石,导致很难密植,因此烂石地上的茶园往往是疏植茶园,品质较高。武夷山的三坑两涧,也符合这个特点。

  邦东的烂石地茶园,图片来自李成萍

  砾壤呢?有机质丰富,透气性好,给植物供应营养的能力更强。在相同的种植密度下,茶树的品质往往较高。  

  黄土则相对贫瘠,同样的种植密度下,就比有机质丰富的土壤要差了。

  至于矿物质元素对品质的影响,目前只是个猜想而已,还没有明确的论证。

  作 者丨茶叶进化论李

  本文来源自茶叶进化论,转载请注明出处!

找到约642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