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铁观音秒出一说

找到约190条结果 (用时 0.02 秒)

有没有这么一句诗,会让你秒懂一款茶?

咏茶诗

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

诗,以其高度艺术化的语言

折射出了一个时代人们的现实生活、

内心世界及精神风貌

咏茶诗

则为我们呈现了诗人对好茶的定义

且蕴含审美趣尚与精神底色。

其实,茶所带来的美妙体验

古今中外都是共通的

从感官到心灵

有没有这么一句诗,会让你秒懂一款茶?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明·文徵明《品茶图》(局部)

宜兴阳羡茶

天子须尝阳羡茶,

百草不敢先开花。

阳羡茶

宜兴

阳羡茶,产于江苏宜兴,是唐代大名鼎鼎的贡茶。

“茶圣”陆羽曾在阳羡考察,这里的茶为他著述《茶经》提供了许多现实的依据。比如,论及好茶的原料标准:“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

许多文人雅士也都深情吟哦过阳羡茶。其中,最有名的一句为:“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这句诗出自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也就是著名的“七碗茶歌”。

沉浸在山光水色里的茶园(园园摄于宜兴竹父镇)

明代周高起在《洞山岕茶系》写道:“淡黄不绿,叶茎淡白而厚,制成梗极少,入汤色柔白如玉露,味甘,芳香藏味中,空深永,啜之愈出,致在有无之外。”

西湖龙井茶

欲把西湖比西子,

从来佳茗似佳人。

龙井茶

杭州

歌咏西湖龙井最著名的诗句当属“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尽管这两句皆出自大文豪苏轼,但并非同一首诗,而是后人二者辑为一联,陈列于茶馆中,遂成千古名对。

龙井村春茶季(潘宪勤 摄)

若说最具代表性的西湖龙井咏茶诗,非明代屠隆《龙井茶歌》莫属。全诗共220字,首次明确提出了“龙井茶”这一名称,沿用至今。

限于篇幅,以下仅摘录部分:

龙井茶歌

明·屠隆

香胜旃檀华庄界,味同沆瀣上清家。

雀舌龙团亦浪说,顾渚阳羡竞须择。

摘来片片通灵窍,啜处泠泠馨齿牙。

玉川何妨尽七碗,赵州借此演三车。

采取龙井茶,还烹龙井水。

……

一杯入口宿酲解,耳畔飒飒来松风。

即此便是清凉国,谁同饮者陇西公。

不过,论品鉴高手,恐怕还得让位于陆次之。他可谓西湖龙井的千古第一知己。他说:“龙井茶,真者甘香而不洌,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之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洞庭碧螺春

碧螺飞翠太湖美,

新雨吟香云水闲。

碧螺春

苏州

“碧螺飞翠太湖美,新雨吟香云水闲。”

碧螺春,原产于苏州吴县太湖洞庭山。其形卷曲如螺,清香优雅,浓郁甘醇,回味绵长。

苏州洞庭山茶园(草香居 摄)

清·王草堂《随见录》云:“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细,味甚甘香,俗呼为‘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但,“碧螺春”之名的由来,人们还是喜欢蹭名人的流量,传为康熙帝赐名。

碧螺春

清·陈康祺

从来隽物有嘉名,物以名传愈自珍。

梅盛每称香雪海,茶尖争说碧螺春。

已知焙制传三地,喜得揄扬到上京。

吓煞人香原夸语,还须早摘趁春分。

安溪铁观音

舌根未得天真味,

鼻观先通圣妙香。

铁观音

安溪

铁观音,原产于福建安溪,是闽南乌龙茶的代表。

其颗粒圆结重实,砂绿油润,有人形象地形容为“蜻蜓头,青蛙腿,蛎干形,茶油色”。

冲泡后,清香扑鼻,馥郁持久。汤色金黄清澈,醇厚鲜爽,入口生香,喉底回甘,有独特的“观音韵”,七泡仍有余香。

安溪铁观音“王说”发源地(刘洁智 摄)

元代刘秉忠的“舌根未得天真味,鼻观先通圣妙香”虽非咏铁观音,却常被用来形容铁观音的香气与滋味,堪称经典。

尝云芝茶

元·刘秉忠

铁色皴皮带老霜,含英咀美入诗肠。

舌根未得天真味,鼻观先通圣妙香。

海上精华难品第,江南草木属寻常。

待将肤凑浸微汗,毛骨生风六月凉。

武夷大红袍

就中武夷品最佳,

气味清和兼骨鲠。

大红袍

武夷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唐·徐夤《尚书惠蜡面茶》)

“双世遗”武夷山,是乌龙茶、红茶的发源地。碧水丹山塑造了武夷岩茶(大红袍)独树一帜的“岩骨花香”之“岩韵”,令历代爱茶人赞叹不已。清人梁章钜曾将“岩韵”归结为:香、清、甘、活。

武夷山九龙窠大红袍母树

乾隆有诗云:“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清香至味本天然,咀嚼回甘趣逾永”(《冬夜煎茶》)。

“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则如是品武夷茶:“初尝香味烈,再啜有余清。烦热胸中遣,凉芳舌上生”(《武夷三味》)。

曾不看好武夷茶的袁枚也现身说法:“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瀹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随园食单·茶酒单》)。

武夷山独特的“盆栽式”茶园

他还作有一首《试茶》,里面有一句把“岩韵”写得很形象:“杯中已竭香未消,舌上徐停甘果至。”

“采之有时焙有诀,烹之有方饮有节。”独特的采制、烹饮方式,成就了武夷大红袍的“岩韵”。

福鼎白茶

太姥声高绿雪芽,

洞天新泛海天槎。

白茶

福鼎

“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宋·赵佶《大观茶论》)

宋徽宗所推崇的“白茶”,实际上是一种白化茶,并非现代意义上的白茶。

白茶,不炒不揉,日光萎凋

至明代,才渐渐有了现代白茶的雏形:“芽茶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明·田艺蘅《煮泉小品》)“田子蓻以生晒不炒不揉者为佳”(明·闻龙《茶笺》)

福鼎太姥山绿雪芽母树

因此,目前较为公认咏(现代)白茶的诗当为明末清初周亮工《闽茶曲》中的第八首:

闽茶曲(之八)

清·周亮工

太姥声高绿雪芽,洞天新泛海天槎。

茗禅过岭全平等,义酒应教伴义茶。

绿雪芽,即福鼎白茶的前身。清乾隆年间邱古园《太姥指掌》云:“磨石坑三里许至平冈,居民十余家,结茅为居,种园为业,园多茶,最上者‘太姥白’,即《三山志》绿雪芽茶是也。”

云南普洱茶

独有普洱号刚坚,

清标未足夸雀舌。

普洱茶

云南

今年9月17日,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申遗,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这是中国的荣耀,也是普洱茶的荣耀。普洱茶,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生茶(晒青绿茶)和普洱熟茶(黑茶)两类。

云南景迈山古茶林景观(图源:新华网)

普洱茶的产制历史逾千年,最早见诸文字记载是在唐朝的樊绰《蛮书》卷七:“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云南少数民族姑娘采摘古茶树的鲜叶

明万历年间谢肇淛在其著《滇略》中,提到“普茶”一词:“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

“蒸而成团”,普洱茶保留了唐宋团饼茶的遗风,延续至今。

至清代,普洱茶因其独特的消食解腻之功效,成为宫廷中逢年过节不可或缺的茶品。“懂茶风雅帝”乾隆有诗为证:

烹雪用前韵

清·乾隆

独有普洱号刚坚,清标未足夸雀舌。

点成一椀金茎露,品泉陆羽应惭拙。

寒香沃心俗虑蠲,蜀笺端砚几间设。

兴来走笔一哦诗,韵叶冰霜倍清绝。

酷似红酒的普洱熟茶茶汤

福州茉莉花茶

他年我若修花史,

列作人间第一香。

茉莉花茶

福州

茉莉花

宋·江奎

灵种传闻出越裳,何人提挈上蛮航。

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

茉莉,这种来自外域的香花,传入中国后,就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让花香也可被品尝,有滋有味。

宋·马麟(传)《茉莉舒芳图》(团扇 ,设色绢本)

花茶,是中国人一项浪漫的发明,其历史可追溯到宋代,蔡襄《茶录》中所说的 “杂珍果香草”便是其雏形。

到了南宋,花茶从制法到工具,都已基本完备,明清时,更是臻于完熟。

茶引花香,花益茶味,相得益彰。窨(xūn)制,古时称为“熏香茶法”,是塑造花香茶味的最核心工序,是将花与茶拼和,花吐香,茶吸香,一吐一吸,配合默契。

茶引花香,花益茶味,相得益彰

福州是茉莉花茶的原产地,“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真正的茉莉花茶,只闻花香却不见花,花魂入骨,鲜灵隽永。花与茶,聚散离合,成全了杯盏间的暗香流动。

福州帝封江茉莉花种植基地 (林武旺 摄)

中国红茶

月桂与秋色,

美难与茶比。

红茶

中国

“我觉得我心儿变得那么富于同情, 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的红茶;真可惜酒却是那么的有害……”

——英国诗人拜伦《唐璜》

“茶是可人儿,万灵丹。寒冷若你,茶将为之温暖……”

——英国前首相格莱斯顿

这种有着迷人琥珀色、“松烟香,桂圆味”且富神秘感的东方饮料,正是产自中国福建武夷山桐木关的正山小种红茶。

云蒸霞蔚的武夷山桐木茶园

正山小种最早在欧洲被称为“Bohea”,即“武夷”的谐音,并一度成为中国茶的代名词,也是英国皇室的奢侈品。

云蒸霞蔚的武夷山桐木茶园

正山小种最早在欧洲被称为“Bohea”,即“武夷”的谐音,并一度成为中国茶的代名词,也是英国皇室的奢侈品。

油画中的维多利亚下午茶场景

饮茶皇后歌

[英]埃德蒙•沃尔特

花神宠秋月,嫦娥矜月桂。

月桂与秋色,美难与茶比。

一为后中英,一为群芳最。

物阜称东土,携来感勇士。

助我清明思,湛然祛烦累。

欣逢后诞辰,祝寿介比此。

“饮茶皇后”凯瑟琳

武夷茶还通过“万里茶道”运往俄罗斯的莫斯科、圣彼得堡,流淌在茶炊里,温暖着每一个寒冷的日子。

“天色转黑,晚茶的茶炊闪闪发亮,在桌上咝咝响,它烫着瓷壶里的茶水,薄薄的水雾在四周荡漾。”19世纪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诗意地写道。

俄国佩洛夫《莫斯科郊外饮茶》(1862年)

当喝中国武夷茶成为欧洲大陆的流行风尚时,财富与征服,奴役与反抗,战争与和平,也在全球轮番上演,深刻地改变了历史,改变了世界。

除了这些,还有哪些茶香四溢的诗句令你印象深刻?让你瞬间就能想起一款茶?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哦!

来源:茶道CN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星球测评 | 如何挑选一款最正味的铁观音?



大家好,欢迎来到茶叶星球测评空间站,新的一年,先干一杯吧,老铁!

不用我多说,你一定猜出来本期测评的茶叶,没错!就是铁观音!

若说茶叶中谁的知名度最高?

铁观音一定排在前三,另两位当然是龙井小弟和普洱大哥了。

铁观音曾经一枝独秀,红遍了中国大江南北,1996年茶王争霸赛上,第一名竟然拍价16万元1斤,我那时才6岁呀,一块钱对我来说都是大钞了!大约2000年后,学习台湾工艺制作的清香型铁观音逐渐受到人们的追捧。

而清香型铁观音特有的兰花香,这无疑给北方人打开了另一扇大门,他们甚至以为铁观音是绿茶,还曾一度把它叫做“高香绿茶”,其实它是乌龙茶,隶属六大茶类里面的青茶。由于传统工艺铁观音汤色是金黄色,为了适应北方市场,在发酵、焙火环节做了调整,便出现了北方人喜欢的“清香型”,汤色和茉莉绿茶相似,都是青绿色。

而当地人喜欢的更多是“浓香型”,当然,还有我最爱的陈年铁观音,市面上叫它“陈香型”,您也可以叫"老铁"。


新年新气象,这一期我们和boss一起“盲评”清香型铁观音。因为她对清香型铁观音情有独钟,20年前也正是铁观音让只知道红绿茶的她,从此走进了广袤的茶叶世界,开启了快乐的茶道生活。


本次测评的五款茶都是2020年的铁观音春茶,分别是:

魏荫品牌铁观音(据说这魏荫可是300年前发现并制作出铁观音的第一人哦);

光照人品牌有机铁观音(传统工艺);

依绿品牌有机铁观音、桂花香铁观音、祥华铁观音。


事不宜迟,“开审”。本次审评我们采用国家审评法


器具:柱形杯或盖碗,我们选取的是110ml盖碗;

茶叶:5g;茶水比例1:22;时间:2min+3min+ 5min。




子曰:“质胜文则武,文胜质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是指人的本性,可以理解为内在;“文”是指后天学得的文采、修养等,也可以理解为外在气质。“文质彬彬”,我们观察一个人总是先看外在,看起来顺眼,才愿意进一步接触、了解。如果看起来不修边幅、素质不高我们甚至会避而远之,虽然这会让我们误会子桑伯子这类的人。但毕竟这样的人也是很少的,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喝茶也是这样的,有时候我们单看一些茶的外表,如果它很碎、颜色花杂、有异物、闻起来不舒服,就不太想喝它了。



第一步:我们认识一下什么是铁观音的"蜻蜓头" 


所以,茶叶审评的第一步,看外形。看什么嘞?

观察干茶:形状、色泽、整碎、净度

铁观音是颗粒状的,这与它“包揉”的工艺有关,简单的说就是把初揉过的茶叶放在一块白布上,像包包子一样包起来,一边包一边揉,变成一个球,多次反复,叶片就变成了颗粒状了,是不是很神奇?而且还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名字“蜻蜓头”。




学霸重点看这里:

铁观音的揉捻是多次反复进行的。初揉约3―4分钟,解块后即行初焙。焙至五、六成干,不粘手时下焙,趁热包揉,运用揉、压、搓、抓、缩等手法,经三揉三焙后,再用50―60℃的文火慢烤,使成品香气敛藏,滋味醇厚,外表色泽油亮,茶条表面凝集有―层白霜。

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这是优质铁观音的重要特征之一。


安溪铁观音的制作工艺:晒青、凉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焙、初包揉、复焙、复包揉、文火慢烤、拣簸(把梗、不成型的老叶筛走)。



这五款茶,净度都比较好,①号较松,②③④⑤号紧结,其中②③⑤呈砂绿色、④号呈褐绿色(应该与焙火有关,初判断是传统工艺制作。)



铁色皱皮带志霜,

含英咀美入诗肠。

舌根未得天真味,

鼻观先闻圣妙香。

——刘秉忠(清)



兰花香+观音韵:铁观音的两大风味要素 

看完干茶接下来就是冲泡啦!按耐不住,先闻个干香(国家审评没有闻干香这项哈)。

①号有非常明显的兰花香,而且味道很正,老板说它是“正兰香”;

②号有些青气;

③号中规中矩,没啥形容词;

④号有非常丰富的花香、果香,看好你呦!

⑤号有些熟米香,带微弱兰香。


第一泡,闷泡2分钟

1min后揭盖嗅盖香,评茶叶香气;

2min时出汤,评汤色和滋味。


第二泡,闷泡3分钟

1min-2min后揭盖嗅盖香,评茶叶香气;

3min时出汤,评汤色和滋味。

第三泡,闷泡5分钟

2min-3min后评茶叶香气;

5min时出汤,评汤色和滋味。


铁观音的“音韵”,和“岩韵”一样,是一种细微复杂的综合感受,它受制于当地的自然环境等,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比如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安溪县平均海拔700米以上,茶园海报均在1000米左右(1984年成立的安溪茶厂,3000多亩茶园平均海拔1368米。)。




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铁观音也不例外。安溪整体的地形地貌有很大差异,由西北向东倾斜,西部海拔地貌环境略胜东部,安溪有24个乡镇,茶种植环境不同,被当地人划分成“内安溪

和“外安溪”。安溪铁观音主产区就在西部的“内安溪”,西坪、祥华、感德这三个产区的铁观音最负盛名,内安溪群山环抱,常年云雾缭绕,形成独特的小气候,非常适宜茶树生长。相比东部的“外安溪”因地势平缓,海拔较低等因素,品质相对次之,所以,买茶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



有点可惜,很可爱的"绿叶红镶边"现在已不常见了

最后,就是看叶底啦~

"绿叶红镶边",这是形容乌龙茶特有的标志,可为什么在铁观音中难寻踪迹?搞得小伙伴还以为这是绿茶还闹出了不少笑话~这主要是因为包揉:揉着揉着边边就被揉掉了,再加上焙火,边边最薄,最容易失去水分,焙干了、碎了、掉了、就没了......“三揉三焙”自然是很难看见了~




这五款茶叶底都比较完整,其中③号的手感太舒服了,丝滑般的感觉,好像绸缎,嗯,终于扳回一局!

最终①号获得头牌,俘获了一票人的心,⑤号第二名,其他三款相形之下没有太多特色,快来看看他们的价格,是否“名副其实”~




根据国家标准,我们的评定也出来啦




结合价格来看,性价比第一名:⑤号

①号虽然好喝,价格也偏高,如果按喝茶次数来算,每泡8g,一斤茶可以喝62次,每次才9.4元,也不贵啦~

每款茶都有其自己的风格,而铁观音的最为丰富!铁观音的品类:按照香型的不同,铁观音可分为三类:清香型、浓香型、陈香型。

老板很固执的说,清香型铁观音最适合小白入门,香香甜甜清清爽爽。




清香型铁观音:汤绿色翠,带兰花香,滋味清新、醇正;

受台湾乌龙茶制法的影响,在传统工艺上创新制法,达到轻发酵,低温烘焙干燥,茶口感鲜爽淡雅且花香丰富,让铁观音红遍全国的就是这种香型。

清香型铁观音中,根据工艺的不同,又分为正味、消青、拖酸。一般认为品质最佳的是正味铁观音,消青和拖酸的存在主要为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

正味铁观音 | 香气清雅,韵味十足,茶性温,以传统工艺制作的清香型。

消青铁观音 | 香气浓郁,略带青气,茶性寒

拖酸铁观音 | 香气高扬,酸味明显,茶性寒

值得一提的是,清香型铁观音建议冰箱密封存储,味道会更好,这也确实容易让人诟病嫌麻烦。但是你可乐都放冰箱咯,对铁观音也可以好点嘛。一定要密封好哦!否则,你会得到一款“杂味”铁观音。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胃不好的请喝正味铁观音

胃不好的请喝正味铁观音

胃不好的请喝正味铁观音


浓香型铁观音:汤色金黄,带花香、炒米香,滋味醇厚、爽滑;

④号就是这类,至于为何翻车是等级不高的原因。

传统铁观音制法工艺,发酵程度较清香型高,高温焙火成为熟茶,茶性温润不伤胃,初入口略感苦味,但回甘很快,齿颊留香。传统浓香型铁观音与岩茶的感觉更为类似。


陈香型铁观音:又称老铁,储存时间在5年以上,汤色偏橙色,陈香明显,滋味醇和、甘甜,据说有一定药用价值,至于收藏,见仁见智。


来自专业测评机构"盖得"的铁观音测评报告





我们当然有,迁就懒人的购买指路


全网最平靓正

……


复制淘口令去囤

性价比最高的5号魏荫108铁观音

v7pzcHZsjVe₴


虽然不是1号同款,但也是依绿出品

d3jscHZHXnd₰

2020盖得测评最佳性价比


茶叶星球の秒懂百科


①铁观音名称,有哪些典故来源?

关于铁观音的名称由来,有两个典故:

乾隆版本:乾隆看干茶形沉似铁,叶底美如观音脸,而赐名铁观音;

佛教版本:笃信佛教的茶农,受观音托梦寻得了一株好茶,后移栽于铁鼎中,因而取名铁观音。


②铁观音的兴衰史:可惜可叹可期

90年代之前的铁观音以传统工艺为主,重摇青,重发酵,并带有烘焙工艺,做青做透,焙火焙透,真正意义上乌龙茶的“绿叶红镶边”,工序繁琐且讲究。90年代之后的铁观音,从台湾引进新工艺,轻发酵,清香型铁观音由此而来。

早年的茶叶流通是依托茶叶收购站进行“统购统销”,到了1985年流通体制改革,国家取消统购统销,放开茶叶市场让茶叶作为商品,许多香港、东南亚等地的茶商主动上门收茶,茶农的位置开始转变了,有的还因早前的资本积累办起来茶厂。自那开始,茶农的收入也随着铁观音市场价格不断上涨。

走出口贸易,铁观音价格其实不算很高,为了增加收入,于是茶农们把眼光放在了国内市场,他们首先想举办茶王赛。

茶王赛请来茶界专家和各地客商前来参加,评选后的茶王进行拍卖,93年的茶王被拍出500克1万元的价格,95年茶王拍卖价500克5.8万元、96年茶王500拍卖价16万元。先在安溪、后在泉州,接着又在广州、北京、上海等地举办各式各样茶王赛,茶王拍卖的价格也一直在刷新纪录。

有了茶王赛的造势和不断刷新的拍卖价,铁观音的被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常常占据海内外报纸的重要版面,这对整个安溪铁观音带来了非常好的推广效果。国内外前来安溪收茶的茶商越来越多,从事铁观音销售的人也越来越多,不论是茶农还是茶商还是之后进入行业的,都想在此分得一杯羹。

大概自2000年以来,这种清香青绿的铁观音逐渐受到人们的追捧,那时候的铁观音价格依然持续走高,茶农也开始改变原有的传统工艺,纷纷改制新工艺,如消青、拖酸等等,以及为了产量开山种茶,甚至安溪周边的永春、大田、漳州地区都有种植,紧接着,铁观音茶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众多省市蔓延,最高峰时全国共有82个县种植铁观音茶树。

07、08年是铁观音行情大好的颠峰,行业大好,各种乱象也开始出现,尤其是农残问题比较突出,(茶叶作为农产品,安全是第一要务,我们喝茶是为了身体健康,如果茶叶中含有农残还不如喝白开水,所以选茶一定要看资质,是否符合国标、符合欧标。“安全第一、拒绝农残”!)、重金属超标、香精色素、品质以次充好等问题被曝光出来,消费者开始理性看待铁观音,价格也趋于理性,这一理性发生在2009年。然而电商的兴起,又给铁观音带来一波发展,也富了一批人,竞争比线下市场更为激烈,淘宝9.9包邮、电话、短信轰炸营销、早期的QQ加好友营销到现在微信爷爷卖的茶,这一系列也让铁观音的“形象”一而再受损,甚至让人反感。

从2010、2011年之后开始,内安溪铁观音价格开始回落,批发价从跌破100元,到跌破80元,再到跌破60元,再再到跌破40元……直到跌破10元,宣告清香型新工艺创造的铁观音最火时期告一段落,清香型铁观音帝国梦碎,许多铁观音从业者要么改行兼售其它茶叶,要么放弃铁观音进城打工谋生。

那么,铁观音帝国是不是就此殒落了呢?铁观音还有机会再火一把吗?

下回请我们一直迷恋铁观音的boss希从产业经济与品牌传播的角度说道说道。


️此部分知识转自“半叶观音”,谢谢您为茶友们提供的宝贵见解。


③铁观音还有哪些家族成员?

喝铁观音,最低限度,总要喝到本尊吧,如果喝的似是而非,那就忒没劲了。

在安溪,铁观音、毛蟹、本山、黄金桂、梅占、大叶乌龙等都是主要的茶树品种,但更多的还是铁观音,因为它的价格是其他品种的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铁观音作为茶树品种,又名「红芽歪尾桃」,也叫「红心观音」「红样观音」,再见这几个名字不要觉得奇怪,果断出手,这就是“纯种铁观音”。纯种铁观音当然也有不少亲戚,多为变异或嫁接的品种,如红英观音、白心尾观音、白样观音、薄叶观音,但都不是纯种铁观音。

正宗铁观音茶,鲜叶原料采自纯种铁观音茶树,然后用铁观音制作工艺做成的茶,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纯种铁观音茶树“好喝不好栽”,产量有限,加上复杂的制作工艺,正宗铁观音价格其实并不低。可能你之前喝的铁观音都不是正宗的铁观音,不是所有长相蜷曲、泡开大片的乌龙都是铁观音,有可能是毛蟹、本山……

“红芽歪尾桃”是一种茶树品种,它是铁观音茶树中最古老的树种,茶芽为紫红色,叶端略下垂歪斜似桃,叶如其名。红芽歪尾桃是纯种铁观音的特征之一,用它做成的铁观音,特别显“观音韵”,滋味醇,品质纯正,又由于它不易栽培、数量稀少等,比较珍贵。




下期预告



写在后面的话


茶为国饮,什么是国饮?老百姓喝得起,可以天天喝、门槛低、味道好、对身体好的才能称为国饮。但很多人不喝茶,为什么?

水太深、不会选、不会泡......那么多的条条框框,茶叶把年轻人拒之门外。作为不年轻的90后、00后,我们要为茶叶发声!茶,并非玄学!它喝起来真真切切。“一片树叶落入水中,改变了水的味道,从此便有了茶。”至于茶艺、茶道等我们老了,自然有所体会。我们想做的是:让你爱上这杯茶。

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评测同类茶叶,以直观的视频、图片分享每款茶的品质特征,帮小伙伴们挑选适合自己的茶,然后,爱上茶!



延续300年传承!王艺生用一辈子,摇出一杯“兰香铁韵”

提及安溪,人们总是绕不开一个话题——茶。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安溪铁观音”的发源地,这座城市以茶业名扬四海,承载上千年的产茶历史,被誉为“中国茶都”。

金秋十月,正是秋茶采摘丰收的时节。安溪漫山遍野的山头,充斥着茶农忙碌的身影。时值秋茶采摘的最后阶段,王艺生也迎来一年中最繁忙的日子,满目青翠的茶园里,他穿梭其中,只为那一杯地道的安溪铁观音。

有人说,经王艺生做出来的茶,没有加花,却有花香,“清香甘醇、观音韵”的特点在他手里演绎得淋漓尽致。一生事茶,终成一代名家,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这位铁观音泰斗,看他如何用一辈子摇出那杯“兰香铁韵”…

△铁观音第12代传人、中国制茶大师王艺生(八马茶业供图)

一生事茶

书写一部300年的传承史

王艺生与铁观音的缘分,源于身上流淌的家族血液。从他出生那一刻,便与铁观音命脉相连,王氏家族制茶史已逾300年。早在清朝年间,先祖王士让发现安溪好茶,呈乾隆皇帝,因其形沉如铁、美如观音,御赐“铁观音”,由此被列为皇家贡茶。王氏家族世世代代以茶为生,到王艺生已是第十二代传人。

王艺生对茶的兴趣,受其爷爷影响颇深。上个世纪60年代,王艺生尚值十一二岁,常与同兄弟姐妹一齐观摩爷爷制茶。铁观音的制作工序繁多,采摘、晾青、摇青、摊置、炒青、初揉、初烘、复揉、烘干。其中摇青是重中之重,将鲜叶放置在摇青筒中,不停摇晃,使其碰撞、散落、摩擦、转动,促使茶叶的色泽与香气充分显露,仅这一步工序,就要耗费大半日时光。王艺生回忆到,“那个年代没有电灯,煤油灯的光线又太暗,为了实时掌控茶青变化,我就手提着煤油灯凑近了看”。时间与力度就是茶香的生命,挑灯熬夜看茶青变化,反复摇青半点不敢马虎,这也是王艺生对于学茶时,最深刻的记忆。

△王艺生查看茶青变化(“说茶”摄)

在王艺生幼时的记忆里,每年秋季是家里最忙碌的季节,铁观音的工序多,且不能断,用一句话总结——看天做青、看青做青。从采茶、晒青开始,到最后的干毛茶,连续二十几天没日没夜地做,常常是茶不离人、人不离茶。对于家里祖祖辈辈而言,做茶季的时间珍贵到以“秒”为度量单位,“每年做茶季的这几十天是我们家的‘命根子’,家里的生活就是靠这命根子换来的”。所以做茶虽苦,但在王艺生心中,这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树高千丈终有根,水流万里必有源。对于王氏家族的祖祖辈辈,300年的家族传承与使命,让制茶的信念早已融入他们心中。对于王艺生而言,做茶是占据童年最深的记忆,也是认定一生的事业。

60年如一日坚守

成就安溪铁观音传奇

如今的王艺生,在业界大名鼎鼎,是铁观音制作技艺的权威泰斗级人物。回顾这60年的成长历程,也并非波澜不惊。从学茶到制茶再到评茶,如果用三个词来总结他的60年,踏实、敬业与热爱。

少时,在爷爷的影响下耳濡目染,王艺生对制茶工艺有了最基础的认知,此时的他已初步掌握做青、炒、揉、磨、筛、分类等一系列制茶技艺。直到二十几岁,王艺生进入国营的安溪茶厂工作,开始接触原料的审评和拼配。王艺生回忆到,“当时的茶厂,老一辈接连退休,年轻人接续不上。为了改善茶厂青黄不接的局面,县里组织了学习班,我一想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就立刻跑过去报名”。仅仅学习了十几天,他就凭着天分和勤奋一举夺魁,并且连续两年都取得了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

正式进入茶厂后,王艺生便开始接手拼配的工作。“那时安溪26个乡镇,26个茶叶收购站,上百个山头的毛茶都会送到茶厂来,那我就一泡一泡喝,有时候从早喝到晚,一整天下来要喝一两百泡茶,喝完后,再挑选出适合组合在一起的口味进行拼配加工。”

△王艺生进行茶样审评(“说茶”摄)

回忆起这段经历,王艺生言语中透着自豪,“这个就非常考验功力了,有时候两泡原料茶都很好,但是两泡拼起来,它最后的结果不一定很理想,但是有的很普通的原料茶拼配在一起,就会出来一泡好茶。所以这个审评拼配和前面的粗制环节一样,很重要,而且也非常难,更多的要靠经验和悟性。”

茶伴着他,从青丝变成银发,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王艺生,依旧坚守在制茶重要岗位,作为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质量顾问,把控茶的质量,成为他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每当公司春、秋茶有新产品推出,他依旧坚持第一时间品鉴。60年如一日的坚守,铸就了铁观音传奇,一生事茶的王艺生,终成一代名家。

△王艺生查看茶青变化(“说茶”摄)

不忘初心

让百年技艺薪火相传

铁观音,是安溪最闪亮的名片。去年11月,包含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在内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铁观音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茶人的努力与匠心坚守,王艺生作为安溪铁观音的代表性人物,是目前为数不多的手工制茶专家。同时也一直不忘初心,致力于制茶技艺上的一次次突破创新。这些年,从手工传统到机械发展,王艺生从不畏惧改变,在他看来,传统工艺固然要坚守,但技术上不能守旧,“这个观音韵兰花香的香气一定是要有的,以后几千年也是要这样做,因为你如果脱离了传统的工艺,也就变味了,就变成其它茶的味道,就不是铁观音了,所以这个传统工艺一定不能变。但社会在进步,我们也要跟上时代,技术上用智能机械化来替代纯手工,能够提高做茶的效率。”

△王艺生与八马茶业品牌推荐官焦杨交流技艺传承(“说茶”摄)

在这其中,如何顺应市场变化,把传统工艺和不同区域人群的口味做一个更好的结合,如何更好的推广铁观音,让更多人爱上喝茶,是王艺生与八马一同在努力的方向。

对于未来的传承接续,王艺生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在理论方面积累是比较深厚的,但还需要吃苦耐劳通过实践积累经验,和老一辈的经验结合。“学习和做茶都是一辈子的事,老一辈与年轻人扬长避短,互相学习、互相进步,只有这样,‘兰花香观音韵’才能一代一代传下去,才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喝到用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做出来的好茶。”

来源:说茶ShowCha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87条结果 (用时 0.01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