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铁观音安溪清香型

找到约445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一日一茶:清香型铁观音

清香型铁观音属于流行性的轻发酵茶叶,“清汤绿水”就是清香型铁观音最具的代表性了也是适合市场口感的茶叶。清香型茶叶强调的是清汤、鲜度和市场上现在流行的“歪酸”、“青酸”是就是这一清香型茶叶的代表。

叶子的成色好,叶子翠绿,这样子叶子就极具欣赏性,香气一拿就可以拿香了看上去跟刚采摘下来时一样,冲泡出来清汤绿水,无枝无沫,香高味纯,很适合欣赏的。


清香型铁观音




适合喜欢清淡口感,欣赏茶色的朋友品尝的。清香型的茶叶使用轻发醇要求的火候较轻的,茶叶中的水份保持也较多一点,口感属于轻淡型的,适合日常冲泡和欣赏的,茶叶一般可台冲泡5-12次左右,主要是由茶叶的质量来决定。还得提到的一点,需要冷藏,这样子的保鲜度更好。


铁观音的初制制作工艺流程为:采摘->晒青>凉青>摇青>杀青>揉捻>包揉>烘干>毛茶(带梗),现在我们一般喝的铁观音茶叶基本是毛精茶(也就是毛茶去梗去杂物以后的半成品茶,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清香型铁观音)。

 

清香型铁观音具有明显的“三绿”特点:即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其外形为球形或半球形(俗称“绿豆形”),冲泡后在杯中显现花蕾造型,香气清香持久,茶汤明亮见底,嫩香回甘,叶底柔软。如冻顶乌龙茶,外形呈半球形,条索紧结,干茶色泽为墨绿带油光,香气清香扑鼻,滋味浓厚新鲜,入口生津,落喉甘滑,韵味强,而汤色蜜黄澄清明亮。 


清香型铁观音的品质特征:其条索肥壮,重实圆结,干茶外形色泽翠绿润,砂绿明显,颗粒匀整洁净, 开汤高香持久,滋味鲜醇高爽,观音韵明显,汤色金黄清澈明亮,叶底肥厚,软亮匀整,有余香。 



国家标准

铁观音国家标准是GB19598——2004,按这个标准,安溪铁观音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浓香型铁观音,一类是清香型铁观音。


标准里面明确定义了它们的区别,浓香型铁观音颜色黑褐色,香气口感较熟香,也称“熟茶”。因为原来是用炭烘焙的,有炭香味,所以有的也称“炭香型”,现在大都用电烘焙了,和炭焙一样具有“炭香味”,也习惯上称“炭焙型”铁观音。清香型是用轻火烘焙干燥的铁观音,保留了砂绿或墨绿的颜色和鲜香的口感,俗称“青茶”。


按铁观音标准,所有的铁观音只有清香型和浓香型这两种区分。并且把浓香型分为 “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把清香型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


展示


包装


茶叶


茶汤

保存:如果您近期(20天之内)就会喝完的,可以放置在阴凉处,避光保存。如果您想达到保存的最佳效果和最长时限的话,建议在冷冻箱里零下5度保鲜,这 样可达到最佳效果。最多不要超多一年,以半年内喝完为佳! 

冲泡方法:每次5-10克放进茶杯(盖瓯),用沸水冲泡,首汤10-20秒即可倒出茶 水,以后依次延长,但不可久浸,可连续冲泡6-7次 

温馨提示:宜用山泉水,矿泉水或纯净水冲泡,泡饮效果最佳。

热烈祝贺"翁山茶业"成为"2018秋季安溪铁观音清香型斗茶赛"协办单位

 

继续弘扬“安溪铁观音好喝一身轻”新时代健康茶饮理念,以激励安溪铁观音高端营销为吸引力,以提升安溪铁观音品质为发力点,以安溪铁观音秋茶上市茶商集聚为契机,安溪民间斗茶交流协会通过举办“斗茶”茶事活动,大力推广民间斗茶文化,掀起民间斗茶热潮,“金银铜”茶品,已成为安溪铁观音方向标式的高端茶品牌,为进一步将民间斗茶文化推广至全国,定于2018年11月1--3日,举办秋季安溪铁观音(清香型)斗茶赛活动。
 

一、活动地点: 安溪民间斗茶厅

二、活动时间:111--3

三、茶样要求:

1、秋茶:清香型安溪铁观音(产于安溪行政区域)

2、重量:每个茶样净重3斤

3、茶样管理:由组委会人员收集、登记、取样、封存管理

送样时间1112日  

五、送样地址: (儒家总部门店)

联系人:高童谦:13959734901 、许金石13959803903

郑方行18965680566

六、赛事时间:113日(初、决赛)

七、评比办法:

1、评委组成:邀请安溪县茶叶专家评委组成。

2、评审办法:采用密码审评,内外质综合审评,经过初选、初赛、总决赛等流程。

八、奖项设定和奖励办法:

本次赛事设:金奖1名,银奖5名,铜奖10名。参赛茶样如有获奖,茶样概不退回。没有获奖的茶样,将退还2斤(审评1斤)。

奖项

类别

金  奖

 

银  奖

 

铜  奖

 

清香型

3万元

 6仟元

3仟元

 选送茶样:

为树立安溪铁观音好茶的方向标和参照物,吸引安溪铁观音的高端客户,让从业者了解顶级安溪铁观音(茶王)的标准,参赛资格确定为全国安溪铁观音经营从业者,需与组委会签订赛事承诺书,承诺选茶样产地为安溪行政区域内,参赛资格由2018秋季安溪铁观音(清香型)斗茶赛组委会负责审查把关。

十、2018秋季金银铜产品预定接龙名单:

       2018秋季安溪铁观音(清香型)斗茶赛,11月1日-2日收样,3日进行初赛决赛并颁奖,赛事奖金由金银铜俱乐部支付,届时出品金银铜茶品168份,为更好的宣传本次赛事,即日起订购1份本次赛事金银铜产品1份,成为本次赛事的支持单位;3份起为本次赛事协办单位,5份成为承办单位,在现场背景、文案等宣传上体现。(联系电话:0595-26021000、18965680566)本次订购份数有限订完即止,现接受预定接龙:

1、儒家茶业20份

2;  万达欣茶业2份

3、中德名茶1份

4、闽斟茶业10份

5、福建省双美大自然茶业有限公司5份

6、泉州金雅茶业有限公司3份

7、金秋缘茶业2份

8、翁山茶业3份

9、皇润茶业1份

10、结缘茶业1份

11、晋江锦辉茶业1份

12、安溪壹柒贰伍茶业有限公司5份

13、万齐事业5份

14、长祥茶业1份

15、安溪县致源茶叶合作社3份

金银铜预订汇款帐号:6214 8559 5393 2809    户名:张顺儒   招商银行安溪支行;微信转帐号码:18960311279(财务专用手机及微信同号)

铁观音“清香型”VS“浓香型”

乌龙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有“中国特种茶”之称。历史上,乌龙茶消费地区主要集中在闽北、闽南,广东潮洲、汕头和我国台湾地区。与之相应适销的乌龙茶花色品种有: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凤凰单纵、冻顶乌龙。自从台资茶叶企业进入内地以来,市场上出现了以内地乌龙茶品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利用我国台湾茶机和初制技术生产的乌龙茶,其香气较传统乌龙茶清香,业界称之为“清香型”乌龙茶。相应地,运用传统的初制技术生产的乌龙茶,则称为“浓香型”乌龙茶,大陆“清香型”乌龙茶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争议就一直不断,不少茶人、茶商、茶叶专家都视之为“另类”、“舶来品”,甚至抛出论断“不出三五年,就退出市场院,自生自灭”,更有甚者从“血统理论”上进行排斥、贬损。“清香型”乌龙茶与“浓香型”乌龙茶,究竟孰优孰劣,“清香型”乌龙茶要不要发展?这个话题,一度在海峡两岸三地茶业界盛传不衰。本文试图就“清香型”乌龙茶与“浓香型”乌龙茶作些比较,以求教方家。

1

“清香型”乌龙茶的由来

“清香型”乌龙茶,又称“台式”乌龙茶。在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1990年在安溪诞生了福建省第一家经营茶叶的台资企业。截至2004年底,安溪境内共有台资茶叶企业25家。目前,福建省内台商投资的自产自销型、自产兼收购型、纯收购型以及茶叶产销与茶机结合经营的茶叶企业,共有50家。这些台资茶叶企业凡涉及茶叶生产加工领域的,无一不以“清香型”乌龙茶作为当家品种。

2

“清香型”乌龙茶与传统乌龙茶的品质差异

“清香型”乌龙茶产制技术自成一格,其外形及香气与传统乌龙茶截然不同,比起福建传统“绿叶红镶边”的安溪乌龙茶,“清香型”乌龙茶具有明显的“三绿”特点:即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其外形为球形或半球形(俗称“绿豆形”),冲泡后在杯中显现花蕾造型,香气清香持久,茶汤明亮见底,嫩香回甘,叶底柔软。如冻顶乌龙茶,外形呈半球形,条索紧结,干茶色泽为墨绿带油光,香气清香扑鼻,滋味浓厚新鲜,入口生津,落喉甘滑,韵味强,而汤色蜜黄澄清明亮。


以传统工艺生产的“浓香型”乌龙茶,包括传统工艺的铁观音、武夷岩茶等。


3

“清香型”乌龙茶和“浓香型”乌龙茶的消费群体比较

据茶叶市场调查人员透露,“清香型“乌龙茶消费人群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以青年为主,21~35岁这个年龄层的比较大,而且女性又比男性多;二是知识分子居多;三是消费者爱在专卖店买茶,这主要是因为专卖店茶叶价格适宜,质量可靠,服务周到。


4

乌龙茶“清香型”与“浓香型”的技术界定

采用不同的茶叶加工方法所所制的成品具有不同的香气特征。乌龙茶的加工方法综合了红茶与绿茶加工方法的优点,兼有半发酵与炒制的过程,成茶带有花香、果香,一般称之为“制造香”。影响乌龙茶“制造香”的主要因素为:做青、包揉和烘焙。


 做 青 

“清香型”乌龙茶与“浓香型”乌龙茶都要求太阳晒青。因“清香型”乌龙茶做青程度较轻,如不经太阳晒青,则清香难显。相对传统安溪乌龙茶,“清香型”乌龙茶晒青程度属中度偏轻,失水率以8%~12%为宜。一般下机前经晾青翻拌3次,下机做青2次,室温20-22℃,相对湿度70%。


 包 揉 


在“清香型”乌龙茶包揉造型工艺中,总围绕着保鲜保绿,快速成形这条主线,所形成的绿豆状外形,比起传统安溪乌龙茶蜻蜒头和武夷岩茶的粗壮条索形,具有较好的商品外观和较高的鉴赏价值。


 烘 焙 


烘焙是乌龙茶的最后一道工序。传统安溪乌龙茶也有补火工艺,但补火是为了干燥。“清香型”乌龙茶文火慢焙是为了使成品香气敛藏,增进茶香,弥补做青较轻、甜香不显之缺点,所以又叫“烘焙提香工艺”。 


来源:安溪铁观音茶文化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40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