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天得茶业的文章

找到约391条结果 (用时 0.019 秒)

扒一扒普洱茶“被黑”的历史…

普洱茶自21世纪初回归大众视野之后,从一个偏居边地的小茶种,一步一步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成为全民之茶。几乎有人喝茶的地方就会有普洱茶的身影,似乎不懂喝普洱茶,都不敢说自己爱喝茶、会喝茶了。

虽然经历各种波折,今日之普洱茶,发展势头依旧强劲。但中国有句老话叫“枪打出头鸟”,伴随着普洱茶的复兴历史,还有普洱茶一路“被黑”的历史。几乎每当普洱茶迎来一个小高峰的时候,就会有个别组织和个人爆出一些关于普洱茶的负面消息来,给市场掀起或大或小的波澜来。

但不管怎么“黑”,普洱茶一路跌跌撞撞走来,却越走越稳健,不断圈粉,有别于一些风光一时却又昙花一现的茶,比如“信阳红”“熊猫茶”之类的。我们不妨先来扒一扒普洱茶“被黑”的历史。

01《2005年,“猪圈发酵普洱茶”事件》

事件回顾:2005年7月28日,广东省的一家报纸《信息时报》刊登了一篇《猪圈里发酵速造“旧普洱茶”》的报道,从某报料人获取到的信息:四会市市郊的一个茶叶加工厂,曾经的猪圈现正发酵普洱茶,地面满是蛆虫,旁边是个臭水沟。

并且还配上了报料人提供的图片。文中还爆出了在高温高湿环境中通过洒水-晒干速成制作“普洱老茶”的现象。

这条消息爆出,在当时着实是把广大普洱茶友们恶心了一把。让很多还不了解普洱茶的消费者对普洱茶产生了很不好的印象,认为普洱茶就是发霉的茶,总是有一股霉味。

2005年,还是普洱茶兴起之初,市场还完全没有规范,甚至连国家标准都还没有出台。当时,从珠三角肇始,以普洱老茶的品饮、收藏、投资作为行业热点,市场上存量不多但流通最快的是普洱老茶(陈化二三十年以上的茶)。市场供不应求的时候,自然冒出各路“李鬼”。

这篇报道后来被官方证实是虚假新闻,普洱茶这次被黑,虽然情节恶劣,但是当时的消费群体还不算太大,讯息的传播速度也远不如当前,所以很快就淡出了公众视野。

但是却没有完全结束,而是由此不断发生连锁效应,先是牵出了各种老茶造假事件,比如防空洞普洱,高锰酸钾普洱等等,接着市场也出现了“湿仓茶”与“干仓茶”的争论,双方争得不可开交。

但是真理越辩越明,在争论中,让大家逐渐认识到所谓“湿仓茶”是与人工过度高温高湿速成的造假老茶完全不一样的,很大一部分是香港地区有一定入仓、退仓技术条件的传统老茶仓存出来的普洱,具有一定的口感和风格,其拥趸者不少。而在长期的对比品饮后,相对较少人工干预的自然仓储,即“干仓茶”也逐渐被更多的茶友接受和认可。

02《2007年,普洱茶崩盘》

事件回顾:2007年年中,普洱茶的价格出现断崖式的跳水,整个市场陷入了崩盘的绝境。所谓墙倒众人推,这个时候媒体、舆论几乎是群起而攻之。

把普洱茶塑造成一个横空出世的异类,并很快被贴上了“疯狂”“炒作”之类的标签,其影响至今余波犹在。

2007年,普洱茶迎来了复兴之后的第一次小高峰,市场发现了普洱茶的金融投资属性,不仅老茶,就连新茶,尤其是明星产品,也能够在不断转手交易中获取可观的差价,所以价格在不断推高的过程中终于超出了市场的承接能力,导致了价格跳水,这是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还是复兴之初的普洱茶市场还处于极度混乱的状态,就连什么是普洱茶很多人都没有搞清楚,只要是把茶叶压成饼用棉纸包起来,就可以当成普洱茶来卖,没有标准,缺乏规范,劣质甚至假冒产品充斥市场。

这次崩盘,对普洱茶的影响还是非常深远的,很多茶商受到重创,茶叶市场不少门店倒闭,茶城不复从前的车水马龙,普洱茶一时间也变得声名狼藉。但是,这次重创却让整个行业痛定思痛,市场也完成了一场自身的清洗运动。

2008年,普洱茶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国家标准”——《GB/T 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为普洱茶各个方面进行了科学的界定,尤其是限定了普洱茶的原料为云南特定产区的云南大叶种茶树,按特定加工工艺生产。“国标”的出台,可谓是给整个普洱茶行业以及消费者们重新建构了普洱茶的认知体系,尽管其中个别内容还有争议,但是出台至今十余年,已经基本形成了行业共识。

伴随着“国标”的出台,是一场有关普洱茶基础理论的大范围普及和探索。比如:晒青&烘青;自然发酵&人工渥堆发酵;生茶&熟茶;古树茶&台地茶;云南大叶种&中小叶种;茶多酚&茶褐素……从此,什么是普洱茶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市场从混沌走向澄明,迈出了一大步。也为普洱茶几年后走出低谷,再次迎来高峰期奠定了基础。

03《2008~2009年,喝茶导致钙流失。》

事件回顾:在普洱茶还没有走出低潮期的时候,又传来了“喝茶导致钙流失”的消息,源头已经无从考证了,消息在各种媒体中反复转载。

专业性最高的当属2009年中南大学一篇名为《女性习惯性饮茶对骨密度、骨质疏松、低骨量及骨折风险影响的初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里,通过问卷调查的研究形式,明确指出在2248女性被调查者中,有饮茶习惯的女性患骨质疏松的概率增大。

虽然这次“被黑”并没有直指普洱茶,但是作为茶叶家族中的重要一员,普洱茶必然不会被忽略,况且还是在普洱茶的“冰河时期”,这个消息可谓雪上加霜。人们最关注的问题莫过于身体健康,茶作为可替代性的饮品,如果被证实对身体有害,一定会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

当时,也有不少专家出来解释,但也多限于口头上的讲解,缺乏有力的实验数据来证实。而普洱茶则更是缺少实证科学的支撑。虽说早在1979年就有了销法沱的健康实验报告,但是那在遥远的法国,墙内开花墙外香,当时国人对此知之者甚少。

就是在这次风波的时间节点上,绝非偶然,在普洱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开启了“科学普洱行动计划”,建立了“没有围墙的研究院”,集结了国内外的各类专家学者,重点进行普洱茶的功效研究,从消费者最关心的健康问题入手。

其中的领军人物,盛军博士,时任普洱市副市长,现任云南农业大学校长。盛军教授的团队后来对喝普洱茶与骨密度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喝茶不仅不会导致钙流失,反而还会增强骨密度。

其实验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药物学杂志《药物学前沿(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上,在本刊上也曾发表过《喝茶有利于防止老年骨质疏松》一文(2011年1月刊)。

04《2012年,普洱茶致癌说。》

事件回顾:2012年3月9日,一个自称“人体工程学教授”,名叫“李建军”的人,发出了这样一条微博——“幽门杆菌会造成胃癌,茶让幽门杆菌无法黏在胃壁上,且茶里面的苯丙胺酸会让人心情好,喝普洱茶是得癌症最快的方法,因为放了太久,里面有大量的黄曲霉素是致癌物!”

比起喝茶导致骨质疏松,“致癌”的杀伤力显然更大,而且这次“被黑”是直指普洱茶。食品安全问题本已是国人之心病,加之科学常识的普及常常不到位,故该微博一出,瞬时引发了一场“微地震”,转发者无数,在业界造成了不良影响。

当时,CCTV新闻频道率先站出来辟谣,在《东方时空·真相调查》中以12分钟的采访报道证实“普洱茶致癌”不成立。本刊也组织了一大批专家学者,针对该事件进行了科学的论证和辟谣。主要观点为:普洱茶在自身发酵过程中绝不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如果普洱茶中检出黄曲霉毒素,极有可能是源于仓储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因为有众多专家学者的辟谣,该事件很快平息了。但是由此引起了业界对普洱茶仓储环境的关注。仓储过程也是普洱茶走向越陈越香核心价值的必由之路,只有仓储环境杜绝了二次污染的机会,普洱茶才有可能与黄曲霉毒素隔绝。

也是从2012年以后,“莞藏普洱”的概念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东莞几家有实力的茶企频频向公众展示自己清洁、卫生、专业且体量庞大的茶仓,如天得茶业、双陈普洱、七彩云南酝化中心等。而在普洱茶的原产地云南云南,一些本土企业也在研究原产地仓储,如云南茶马司的景谷仓、昌泰普洱的景洪仓、澜沧古茶的普洱时光仓、柏联普洱的景迈山茶窖等等。

05

《2013年,天价古树普洱茶。》

事件回顾:2013年春天,普洱茶已经彻底走出低潮期,迎来了新的高峰,这一波热潮由古树茶引领的。

这一年老班章村的个别古树茶价首次破万(单株)。这一现象被各大媒体不遗余力地热炒。CCTV财经频道连续播出《聚焦普洱茶暴涨》《爆炒老班章》之类的专题报道,其他媒体也群起而效仿之,把普洱茶再次推向了风口浪尖。

虽然这次事件算不上“被黑”,但是媒体一边倒的报道,又总是以老班章这一产量极度有限的茶区作为案例,来说普洱茶的价格“暴涨”,明显是以偏概全,给普洱茶贴上了“天价”的标签,让不明就里的消费者对普洱茶望而却步。

本刊也及时刊登了一篇评论文章《央视又说茶,普洱再发笑》,指出了媒体报道中的误导性信息,强调老班章的茶价只是个别现象,绝大部分的普洱茶原料还是非常平价的,普洱茶绝非高不可攀的“奢侈品”。

这一次被黑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普洱古树茶”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虽然这并非市场的主流,但却是普洱茶独一无二的价值所在。这份独特的生态价值足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踏入普洱之门。

市场自有一双无形之手在调控,这几年下来,古树茶市场也逐渐趋于理性和平稳,顶级原料小产区的价格依旧居高不下,这是稀缺性和高品质被市场认可所带来的价值,但体量较大的茶山,近几年来价格相对平稳。而市场导向也不再一味追逐山头名寨,有技术含量的拼配茶成为主流。

差不多也就是从这个时间点开始,普洱茶市场越来越走向了细分化和精致化。有小而美的企业,专门针对高端群体;也有规模化生产的企业面对大众消费;还有专做快消型普洱茶产品的企业;

针对电商市场的企业;还有只做熟茶的企业;甚至还有专为茶企、茶商、仓储服务的企业……行业不断细分,每一个环节可以做得更加精深,表现在普洱产品上,呈现出越来越精致化的工艺、产品形态、包装和宣传推广方式。

06

《2017年,方舟子事件。》

事件回顾:2017年8月1日,“打假斗士”方舟子在其个人公众平台发表了一篇名为《喝茶能防癌还是致癌?》的文章,提出:“普洱茶中容易污染黄曲霉素、伏马毒素、呕吐毒素等各种真菌毒素。这些毒素中最著名的是黄曲霉素,它是最强烈的致癌物之一。那么长期喝普洱茶,是不是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呢?”

普洱茶最近这次“被黑”是2012年那次“普洱茶致癌说”的升级版,由一个名气更大的“大神”公开发表文章,再加上又在移动互联终端和自媒体技术极其发达的时代,这次“黑天鹅事件”一时间在网络上盛传,比起5年前影响力和波及面更广,对行业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很多专家学者都积极响应此事,包括陈宗懋、陈君石院士都纷纷发文表达喝普洱茶绝不会致癌。

本刊再次组织了一批专家学者进行论证,但这一次的探讨更加的客观和理性。正视了普洱茶与黄曲霉毒素的关系——不只普洱茶,所有食品都有面临黄曲霉素污染的风险,如果有风险担心“普洱茶致癌”我们大概只能绝食了,目前很多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对黄曲霉毒素的法规限量标准中,茶叶还没有被列入,完善标准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

另外,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出,普洱茶检出黄曲霉毒素,很多情况下是检测方法的问题,“酶联免疫吸附法”因为简单快捷又低成本,被作为常用的检测方法,但是该方法很容易出现“假阳性”,令普洱茶无辜蒙冤。检测机构将检出黄曲霉毒素的10份样品普洱茶采用更高级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均未检出黄曲霉毒素。

如今,茶友们的认知水平在不断进阶中,任凭外界如何说,一杯好的普洱茶带来的品饮愉悦感、身体的健康享受,是任何流言蜚语都无法消减的。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普洱茶本身的优势和健康价值、生态价值必然是经得起各种考验

就像盛军博士说的:“任何质疑,只要不是恶意的,都在提醒我们做好研究。”普洱茶一次次“被黑”,却也一步步推动产业、市场、科研不断进步,让普洱茶成为一片越来越透明的树叶,带给消费者一杯安全、健康、生态、美好的普洱茶。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编辑丨越山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从福安茶业的“四大发明”说起:坦洋工夫

  近来,茶者出于撰写福安茶叶历史相关文章的需要,比较系统阅读了一些福安的茶史资料,发现福安茶人有史以来就有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抛开在茶叶经营,品种研发等方面的创新不说,仅在茶产品上比较重大的创新就有四次,也可以称之为福安茶业的“四大发明”。

  首先是1851年前后的“坦洋工夫”,坦洋人从建宁学回红茶的制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发明了坦洋工夫,以香高味醇,工夫极致而闻名于世,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后香飘环宇,成为世界名茶,为国家的建设换来外汇,为民生带来实惠。茶者1990年前后在日本留学时,还有看到日本市场上在销售坦洋工夫,且以克为计量单位,虽然,茶者不知道这坦洋工夫来自何方?可见坦洋工夫在世界红茶市场的影响之大,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坦洋工夫品牌价值三十几亿人民币,成为福安人民的一张名片,一笔精神财务,其价值不言而喻。

  第二大发明为“明前毛峰”。上世纪八十年代,福安茶人应用特早芽型的福云品系优良品种,创造出“明前毛峰”,在清明前甚至是惊蛰左右上市,比当时市场上的绿茶提早一,二个节气,成为我国亚热带地区出产最早的名优绿茶,一时洛阳纸贵,当时元宵刚过,主产区社口一带便众商云集,求茶若渴,“明前毛峰”绿遍大江南北,在此前后,福安茶人创造出一批绿茶名品,如富春银毫,莲岳翠芽,六杯香和省茶科所开发的方山玉叶,白兰春,雪峰琼花等,成为全国名优绿茶的一个中心。福特茶叶公司还以“六杯香”作为字号,在上海豫园等中心区域开设专卖店,“六杯香”作为福安茶的代表,在上海名声远扬。应该说,这是福安茶人在坦洋工夫红茶之后,在绿茶领域搅起的一阵“福安旋风”。

  第三大发明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创造出“工艺花茶”这个新品种,工艺花茶是福安茶人智慧的象征,是茶行业的一朵奇葩!茉莉雪莲、富贵并蒂莲、丹桂飘香、仙女散花、添福添寿、爱之心等等,仅听这名字就令人浮想联翩,充满美的享受,你再看照片或实物,晶莹剔透的高脚杯中,一粒粒元宝般的茶团徐徐盛开,如礼花般绽放,如春天般艳丽,确实美不胜收。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在北京老舍茶馆品鉴到福安的工艺花茶后,极为赞赏,挥笔题辞:振兴茶文化,祥和两岸情。传为一时佳话。笔者在北京工作期间,曾用工艺花茶接待大使夫人,在宴会开始之前,每人一杯盛开的工艺花茶,能观赏又能品饮,等于正式宴会前的开胃茶。实在高端上档次,大使夫人们阵阵惊呼,赞叹不己!2000年,福安市政府在上海城隍庙开展销会,当时的工艺花茶是按粒销售,我记得是每粒五十元,有许多外国人购买踊跃。有一次,我接待了一个日本客户,购买了一批工艺花茶,他们是准备拿回去和化妆品配套,购买一盒化妆品赠送一,二粒工艺花茶。品味之高,在茶行业无以伦比。

  国家也对此极为重视,主产工艺花茶的福安工夫茶叶公司的经营者荣誉等身,央视数次专题报道,好像还获得全国巾帼英雄十佳之类。福安茶人无人敢望其项背。

  第四大发明是目前正风行的新工艺红茶。这是进入新世纪后,大约在2010前后,由当时福建坦洋工夫集团(品牌为茗红)的技术人员应用高香品种并结合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创造出的一个红茶新品类,当时叫“一泡红”或“两岸红”,一问世,就以浓郁的香气征服了市场,同样一时洛阳纸贵,毎斤数千上万不等,在福州市场甚至一泡难求,“一泡红”红遍八闽大地,茶者有位朋友在福州从事工程,每到茶者家品茗,必定要喝当时的一泡红,可惜存货不多,很难满足他的要求。因为这泡茶,还有衍生出两家茶业公司。一家就叫“一泡红”,另外一家名为“一泡工夫”,可见这款茶的影响之大。在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新工艺红茶(正式命名闽科红或福安红)逐渐成为福安红茶加工茶企的主打产品,每年的坦洋工夫斗茶赛也花开二枝,分传统工艺和创新工艺,新工艺红茶在各大茶赛上,摘金夺银,风光无限。在市场上同样风头正健,社口镇数十家茶叶加工厂拔地而起,都是以生产新工艺红茶为主,武夷山茶商纷纷上门求购,产品有供不应求之感。有些专家还断言,福安红茶的出路在新工艺红茶。

  确实,福安茶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世人皆知,福安茶行业人才辈出也是行业内公认的事实。但是,目前福安茶产业的发展却不尽人意,没有一个具有真正市场意义的品牌,有点规模的茶企都在替其它品牌代工,仰人鼻息,更不用说众多的小型加工厂或茶作坊,还挣扎在生存的边缘。百年品牌仍在梦中。这不是握有一手好牌的福安茶产业应有的状态。

  原因何在,茶者认为,关键还是质量的把握。虽然这是老生常谈,但确实也是茶行业的重中之重,民以食为天,茶叶当然也是食品,人的味蕾都是敏感的,上帝造人,一视同仁,任何人,只要健康,对味觉都有一种天然的辫别能力,这和你是否学过茶叶,是否是茶叶专家并无太大的关系,正如人们对美景与美女有天然的辫别能力一样,有谁说,看美女的能力需要培训。所以,茶行业中的人需要明白,别以为你略懂点茶就可以忽悠天下,茶叶是“黑面贼”不假,有一定的表面性,但喝到口中,真假,高下不言而喻。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所以,茶品质量是茶品牌能否持久的核心所在,为什么国外的茶品牌如“川宁”等能够长久,能传几百年,归根结底就买老实茶,真材实料,买的放心,卖的放心,口口相传,持之以恒,必成气候,而反思福安茶产业的发展史,某些人辛辛苦苦进行创新,开辟一条新路,稍成气候,但总有个别人投机取巧,弄虚作假,一粒老鼠屎坏的一锅汤就是这个道理,明前毛峰,工艺花茶等产品的由盛到衰不就是这样的吗?茶者认识一个省级国企的负责人,就是本地人,有一定采购权,本来出于家乡情结,他是应该推荐家乡茶的,但他就是不喝本地茶,理由是他的某种疾病就是喝某种茶引起的,我们好一通说明,才打消他的顾虑。

  要确保质量。茶者觉得,首先要明确政府的职能定位。目前的政府职能还是延续计划经济时期的思维惯性,处处参与到市场经济的具体经营之中,所谓扶上马,送一程,千辛万苦,殚精竭虑,可效果未必能好,还形成一种错误的议论氛围,茶产业做不好,就是政府的原因。

  其实,政府不是市场经济的保姆,企业家也不是长不大的婴儿,市场经济自有其内在的运行规律,这也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中所谓“看不见的手”,这是政府永远取代不了的。政府的职能就是制订合理的规则,并进行执法监督,说白了,政府是裁判员而不是运动员,也不是教练。对于茶行业来说,就是要进行严格的打假,是要对茶叶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严罚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行为。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说到这里,茶者想到“商鞅立木建信”的典故,说是战国时期。当时商鞅推出新法令,怕民众不信任,放了一根木头在城墙南门,贴出告示说: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谁都不信。直到将赏金提升至五十金时,才有人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如约赏给了他五十金。此举取得了民众对商鞅的信任。也就是说,如果政府能抓住一个事件进行严肃处理,形成热点效应,才能建立市场对茶行业的信任。正如当年政府处理牛奶行业的“三聚氰胺”事件一样。

  要确保质量,还必须有恒心意识,这也是老生常谈了,但也是目前茶行业比较缺乏的一种意识,茶者在日本留学生活时,常常觉得日本人太笨了,连我等常常被斥为“白面书生”的人在日本也能平空生出一些事端,论智商,一般日本人真不是一般中国人的对手,更不是福安人的对手,但日本为什么能拥有数十万的百年企业,国人一边高喊抗日,一边以购买日本货为乐事,除了踏实做事,就是日本人太有恒心了,抓住一件事,就认真往前走,做精做细,精益求精,无论是做拉面还是洗马桶。而我们总是想一步到位,总想成为一匹黑马,所谓的弯道超车等等。在前一轮的经济浪潮中,许多老牌的茶企为什么纷纷中枪,不就是认为茶行业来钱不快,融资之后,去做房地产,去做钢贸吗?其实那有什么一夜暴富的事情,除了那些彩票行业的官员,自己给自己中奖,什么行业赚的不是辛苦钱,我觉得,既使是贪官赚的也是辛苦钱。当年,号称台湾茶王的李瑞河,不也是头脑发热,去做股票行业,一夜亏了三十亿台币,差点从高楼一跃而下。俗话说,辛苦钱,万万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讲循序渐进,道家讲以一贯之,民间故事的“铁杵磨成针”和“愚公移山”都说的也是要有恒心的道理,怎么这些道理让一个岛国的野蛮人学了真谛,自己却这些精华抛之脑后,所以,我们茶行业一定要倡导一种恒心意识,防止急功近利,“立顿”能够凭一盒黄牌红茶打遍天下,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试试呢?

  茶者这两天看了一篇安小曼写的网络推文:这个世界一直在奖励用心做事的人。“今曰头条”在转载时加了一个玄乎的标题:《姜子牙》背后,那个把华谊兄弟拉下马的隐形大佬。说的是王长田旗下的光线传媒市值从2014年的239亿涨到了2020年的480亿,并超越万达电影、中国电影、华谊兄弟、北京文化等,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影公司。而当年的老大华谊兄弟市值却反而从当时的400多亿跌到了现在的140亿。业内外都认为王长田的光线传媒是影视界的一匹黑马,而王长田始终认为自己不是黑马,而是“骆驼”——持久缓慢地积蓄着体力,迈出最稳健的每一步。我觉得,王长田说的太好,中国的发展需要这种骆驼精神,而中国的茶产业同样需要这种骆驼精神。旷日持久的炒作,莫名其妙的概念植入已将中国的茶产业搞得乌烟瘴气,归根结底,就是国人急功近利或者说是穷怕的心态在茶产业上一种折射。茶者觉得,还是安小曼的题目起的好:这个世界一直在奖励用心做事的人,王长田的成功如此,所有人成功的秘诀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作为一个福安茶人,茶者强烈呼吁:福安茶产业不仅需要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不仅需要如“四大发明”一样的创新,创造和发明,更需要潜心做事,耐的住寂寞的恒心,也就是慢慢的积蓄力量,稳健的踏出每一步的骆驼精神。

  前几天,茶者到厦门参加农工党省委组织的一次活动,乘的是D3205次动车,这是“品品香,福鼎白茶”号动车,每当动车上响起“品品香福鼎白茶”的播音时,茶者总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更有一种莫名的惆怅,还不时涌起一些些的心酸。细细想来,应该是为中国茶产业目前有这样的昌盛而兴奋,为福安茶产业的不尽人意而感到惆怅,为某些茶人的急功近利而感到心酸吧。

  动车以稳健的高速在向前奔驰,舒适,安静,听不到一点机械运行的噪音,这是“品品香,福鼎白茶”号动车在向前奔驰。这应该也是福安茶产业应有的一种运行状态,加油吧,拥有“四大发明”的福安茶产业。加油吧,人杰地灵的福安茶产业。加油吧!明天一定辉煌的福安茶产业!

  【作者简介】李彦晨,现为“金红茶(福建)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83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历代事茶,祖辈为坦洋工夫创始人,父辈为出国援外茶叶专家,家族传承已历七代,现为宁德市级和福安市级坦洋工夫传统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来源:坦洋工夫北方联合会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这个产值千亿,模式成熟的“前辈”,值得普洱茶行业深入学习

2000年,一瓶6升装的1992年份啸鹰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在纳帕谷葡萄酒拍卖会上,以折合300万人民币的天价售出。

2018年,一筒七片的蓝票宋聘号普洱茶,在东京中央香港拍卖会拍出1332.8万港币,相当于三辆法拉利488Pista超跑;

1985年,一瓶750ml装1787年份的拉菲古堡干红葡萄酒,以156,450美元售出,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昂贵的商用标准瓶葡萄酒。

2019年,一筒1920年的紫票福元昌号,最终以26,320,000港币成交,再次刷新世界记录,成为了有史以来最贵的普洱茶。


虽然在顶尖藏品价格上,普洱茶对葡萄酒呈碾压之势,但从总产值和行业成熟度来看,普洱茶产业却远远比不上葡萄酒产业。

发酵转化、自然气候、原料品种、品饮感受,在众多方面神似的两种产品,为什么很多信息,法国红酒就能坦然告之,而普洱茶却含糊不清?

落后就要挨打,不足就要反思、今天,陆离就来聊聊和竞争对手葡萄酒行业相比,普洱茶行业的相似与不足之处。

发酵转化

第一,葡萄酒和普洱茶都是发酵类食品,其中葡萄酒是液态发酵需要先将液体酒灌装在玻璃瓶或者橡木桶内,使容器内的液体与窖内保持相对独立,

而普洱茶则是固态发酵的形式,为了达到更好的陈放效果,茶饼与空气之间,往往只隔着绵纸,竹篾和纸箱,但两者都需要在合适的温湿度下才能良好发酵。

后期转化,是葡萄酒和普洱茶品质形成的关键步骤,其中葡萄酒讲究窖藏出好酒,而普洱茶则有着越陈越香的特质,两者都能在岁月沉淀下提升品饮价值。

自然气候

葡萄酒和普洱茶品质的优劣,都会受到当年自然气候的不同程度影响。究其本质,葡萄酒和普洱茶其实都是农产品,原料、工艺、仓储是其品质形成的三要素。

其中仓储是转化保障,工艺是品质核心,原料则是物质基础,葡萄酒行业对此总结为七分原料,三分工艺,而普洱茶行业同样也有七分天养,三分人为的说法。

此外,自然气候对品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年温差和降雨量上,这也是葡萄酒行业分大年和小年,普洱茶行业分丰年和荒年的原因之一。

原料品种

葡萄酒和普洱茶,都有丰富多样的原料品种,其中葡萄酒选用的是酿酒型葡萄,最知名的品种有赤霞珠、雷司令、长相思、黑皮诺、歌海娜、品丽珠和梅洛等等。

而普洱茶的茶青虽然统称为云南大叶种,但根据不同地域和物种的分支演化,可以分为勐库大叶种,勐海大叶种,凤庆大叶种等不同种类。

普洱茶的产地大致可以分为产区、茶山、名寨三级(这个观点在后期系列文章会着重阐述),不同产地的普洱茶品质差异很大,可以说是一山一味,百寨百味。


比起葡萄酒行业,普洱茶品种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优势,那就是普洱茶树要比葡萄树更为复杂,历史也更为悠久。这首先体现在一种活化石级古茶树上。

葡萄行业的”老树葡萄“,树龄也不过一个世纪,而南糯山的茶树王,香竹箐的茶王之母,邦崴的第一棵过渡型古茶树等,树龄动辄百年起步,品质绝对不差。

而葡萄酒的产地也有新世界和旧世界之分,不同产地的葡萄酒,品质和风味上也是各具特色。

品饮感受

葡萄酒和普洱茶,都有着层次万千的品饮体系,其中色、香、味、韵是两者品饮时的共同追求点,葡萄酒的品饮,最看重口感的丰富性。

普洱茶讲究口感的独特性:生普品鲜爽回甘;熟普品醇厚饱满;老茶品陈韵悠远;中期茶品百般转化;古树茶品山野气韵;拼配茶品层次万千等等。


葡萄酒和普洱茶,都能够以陈放提升品饮价值,但也都有其保质期和赏味期,保质期的含义大家都明白,葡萄酒放得过久会变质,普洱茶超过陈放时限会碳化。

而赏味期这一概念,则是引自日本,指得是能保留最佳风味的时间,一旦超过这个时间,虽然还有饮用的价值,但味道会大打折扣。

不过普洱茶的最佳品饮期,在理论上是不设上限的,其中涉及到到茶叶产地、储存方式、生茶熟茶以及个人喜好,在这里陆离就不过多赘述。

种类区别

葡萄酒和普洱茶都有大方向的种类区别,比如葡萄酒可以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以及起泡酒等品类,而普洱茶则是有着生熟之别。

葡萄酒和普洱茶,都有纯料和拼配的工艺区别,不过与前几点不同的是,在普洱茶行业,相对拼配是大众市场主流,而绝对纯料则是极少数茶山玩家们的领域。

普洱茶的拼配技术繁多,相对发达,有级数拼配、年份拼配、季节拼配、地域拼配、茶种拼配,此外熟茶还有发酵度拼配,以及增加美感的撒面手法等等。

而葡萄酒的混酿和单一品种酿造工艺都相对成熟,比如国人熟知的拉菲酒庄,就习惯用梅洛和赤霞珠混酿,而罗曼尼康帝则是只用黑皮诺品种酿造。

文史氛围

葡萄酒和普洱茶的文史氛围都十分浓厚,都有一定的品饮门槛,想要入门就需要掌握大量的行业历史知识和品饮文化体系,很多人穷极一生,都无法完全参悟。

说完了两个行业的相同点,我们再聊聊在极其相似的产品性质下,总体行业发展上的诸多差距,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包装上的信息差距。

不同产区的自然气候,所酝酿出的优质葡萄品种,正是法国红酒的生命之匙,而为什么同样强调千山千味的普洱茶,在很多方面却含糊不清?

红酒酒标VS普洱棉纸

以法国波尔多经典红酒的酒标,和云南勐海出厂的经典普洱茶的棉纸为对比,陆离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从酒标的信息中,我们可以得知以下信息:

红酒产自哪一酒庄,详细名称是什么,生产年份是哪一年;

严格按照法国Appellationd’OrigineControllee(AOC)制度,对这瓶红酒进行法定分级,以及法定产区AOC标示;

这瓶红酒的容量和酒精浓度百分比;

部分酒类会有代表高品质的原酒庄装瓶标注,和制酒师的个人签名;

部分酒类的背面有配料表,里面会详细标注制酒时所用的葡萄品种,以及各个品种的比例标示。

从酒标上,我们不仅能知道这款酒的详细名称,还能根据年份和酒庄名称,大致推断其价值与品质划分,而与红酒相比,普洱新茶的备注信息都有哪些呢?

茶厂名称,以及这款茶的产品名称;

产地名称,产自名山名寨的,会在包装上格外突出这一点;

茶品重量,大多是357g的标准重量,但也有125g的小饼和6斤重的大饼;

茶品分类,生茶或者熟茶,早期会有生熟采用同一包装的设计,需仔细辨别。

图片更详细的内容说明在绵纸背面,需要拆开后方可看到全貌,其中有较为规范的法定产品名称,生产许可证,生产日期,卫生许可证号,以及所用原料等等。

这上面的很多信息,都是在近些年逐渐完善的,比如04年乏前的普洱茶,除下关外绝大多数没有日期,再比如印级茶的板式十分相似,需要靠茶友自发命名。

考虑从台湾兴起普洱热至今,也不过半个甲子,而葡萄酒行业已经发展了数百年,普洱茶信息上的不完备,倒也不是巨大差距,迎头赶上就好了。

但普洱毛茶原料统称为“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实在是太过笼统,以至于失去了其应该承载的信息价值,回顾茶类认定史,我们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葡萄品种vs茶树品种

在葡萄酒行业,酒类品质也是与酿酒葡萄的品质息息相关,每个产区惯用哪些品种和混用比例,甚至所在产地的土壤气候,在葡萄酒界也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比如说波尔多左岸的产地,酿酒时多会用到霸气外露的赤霞珠品种,和滋味浓郁的美洛品种,而勃艮第产地,则惯用珍贵难制的黑皮诺品种。而普洱茶呢?

1985年,中国农作物品委会通过决议,初定审定勐库大叶种、凤庆大叶种、勐海大种叶为国家级“有性系良种”,云抗10号和14号为国家级“无性系良种”。

这些优质品种就是目前被初步认定的云南普洱茶品种,但如此一来就又引出了一个新问题:1985年以前栽培和品饮的是那些品种?动辄百千年树龄的古茶树又是什么品种?


陆离没有质问学术界研究成果的意思,只是想问问科研单位,什么时候才能将现存古茶树品种分类公之于众,将土壤、气候、环境与茶树品种的关系明确归纳?

老茶骨所强调的勐海味也好,山头味也罢,更多的都是在表明其产地原料品质,但若要问到品种,却只能回一句干巴巴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

既然早在上个世纪,业界就有能力组织人手对普洱茶品种进行大筛查,那在科研实力更加强大的今天,一定也可以再接再厉,对各类茶树进行大分类。

知识延伸:新零售时代下,普洱茶分级体系的建设浅析

现代酒窖vs传统茶仓

在葡萄酒行业的顶级产地法国波尔多市,葡萄酒窖产业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温控和湿控设备,人酒两隔的物流与储存通道等,都是酒庄的标准配置。

红酒的酒庄通常都有原窖保存旧年份的好酒,而且是在自己的酒窖。在云南,很多茶厂还没有完善好成品茶仓,和优质常规茶年度库存量的概念。

从波尔多酒庄到酒商的跨运,已经形成标准化的流程秩序,酒类抵达英国后,会被立刻送进自有酒仓,经过编码或资管系统归类后,与原有存酒分别存放。

红酒存放尤其需要仓储稳定,而现代化酒窖可以将仓温保持在12℃左右,并把湿度控制在73%~77%之间,确保红酒品质不会因温湿度变动时受到伤害。

而普洱茶和葡萄酒都是标准的后发酵食品,在仓储要求上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比起高度成熟的葡萄酒窖产业,普洱茶仓建设就略显杂乱,

而业界很早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早在08年东莞的专业仓建设就拉开了序幕,时至今日,双陈普洱,天得茶业、昌兴存茶等都在普洱茶仓储技术方面持续改进。

灵魂制酒师vs无名制茶工

长期以来,葡萄酒行业已经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制酒师需要在自己负责的红酒上签注姓名,这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无形的监督。

因此专业制酒师,在制酒时对每一处细节都会精益求精,所有细节汇成的品质,都会体现在签名红酒上,制酒师是好酒生命之钥,更决定这支酒的价值高低。

由此还衍生出了正牌和副牌的区别,如果当年葡萄产区原料歉收,或者品质没有达到制酒师要求,那在一年酒企宁可只做副牌,也不会做正牌。

在葡萄酒行业,制酒工艺的发展与制酒师息息相关,顶级酒庄还会在瓶标上的显现位置,印上酒庄创始人或制酒师的亲笔签名。

而在普洱茶行业,人们更看重茶青原料。七分原料,三分工艺,是普洱茶原料的地位体现,而消费者对原料的过度关注,也促成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名山名寨原料重要性大于茶厂,茶厂重要性又大于制茶人。有时大厂的古树原料会被质疑不够精纯,那私家名山纯料茶重要性又会超过茶厂,而制茶人似乎完全不重要了。

杀青,选料,拼配,压制,哪一项工艺不需要技术娴熟的师傅?而普洱茶发展至今,名厂有勐海,名企有大益,甚至名仓都有双陈,为什么唯独缺少制茶师的位置?

而普洱茶行业里,离制茶最近的云南产地,勐海、下关、昆明、昌泰茶厂的厂长、配茶车间主任、茶科所的专业研究人员里,公认的大师少之又少。

有人说做茶不需要什么水平,一个茶工就能做出一饼茶,但实际上原料品质固然重要,但制茶工序的重要性也决不能被世人抹杀。

陆离接触过的制茶老师傅中,不乏30年工龄,甚至终生都专注于同一岗位的“扫地僧”,有几位更是参与过渥堆发酵,堆味消解等关键工序改良。

但在论功行赏时,他们的成就被严重淡化,在业界排名时,他们的地位被过分低估,站在大师和泰斗位置上的,反而最缺少这些技术专家。


时至今日,制茶师仍然不是一个让人向往的职业。经验丰富的老一辈制茶师傅已经老去,而科班出身,掌握相关知识的大学生,也不愿到车间当一位制茶工。

陆离也参观过大大小小的普洱茶厂,小厂里的制茶技术,还停留师徒相授的原始阶段,而颇具规模的名厂里,制茶技术更像是千篇一律的流水线茶工。

在文化传承中,人是绝对的主体,物只是相对的工具,而在普洱茶行业,名山纯料的价值却要远大于制茶人,这难倒不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吗?

手握红酒杯,慢品普洱茶。普洱茶行业的发展增速渐缓,暴露出诸多野蛮生长时期留下的顽疾。而想要逐一除疾,向优秀同行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希望陆离这篇文章,会是普洱茶界从名山原料时代的迷梦中睡醒,进入以人为本的制茶技艺时代的先锋号角。

来源:陆离茶寮,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78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