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四川雅安有什么茶

找到约234条结果 (用时 0.057 秒)

《膳夫经手录·茶》释义

唐代巢县县令杨晔撰写的《膳夫经手录》,成书于大中十年(856年),原书四卷,今仅存一卷。《宋史·艺文志》所登四卷,与王尧臣崇文总目四卷手录本基本相同。两个版本可能都是收集转录而成的。其中只有“茶”的内容很详细,分产地、销区、品质优劣等内容,与《茶经》、《茶录》等有同样的考证和研究价值。

现存《膳夫经手录》全文近1500字,分豆类、蔬菜、禽、羊、鱼、肉类及水果、茶等,无目次,无标点。其中茶的文字最多,是全书重点。

所载全文源于《续修四库全书》,文中有个别缺字,以“”代表,为了保证全文的真实性,先录原文,加注标点符号,再作释译。《膳夫经手录·茶》原文如下:

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採其叶煮,是为茗粥。至开元、天宝之间,稍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以后盛矣。茗丝盐铁,管榷存焉。今江夏已东,淮海之南,皆有之。今略举其尤处,别为二品总焉。

新安茶,今蜀茶也,与蒙顶不远,但多而不精,地亦不下。故析而言之,猶可以首冠诸茶。春时,所在吃之皆好。及将至他处,水土不同,或滋味殊于出处。惟蜀茶南走百越,北临五湖,皆自固其芳香,滋味不变,由此尤可重之。自谷雨已后,岁取数百万斤,散落东下,其为功德也如此。

饶州浮梁茶,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猶得,不得一日无茶也。其於济人,百倍於蜀茶,然味不长於蜀茶。

蕲州茶、鄂州茶、至德茶,以上三处出处者,并方斤厚片,自陈、蔡已北,幽、并已南,人皆尚之。其济生、收藏、榷税,又倍於浮梁矣。

衡州衡山,团饼而巨串,岁取十万。自潇湘达於五岭,皆仰给焉。其先春好者,在湘东皆味好,及至湖北,滋味悉变。然虽远自交趾之人,亦常食之,功亦不细。

潭州茶,阳团茶(粗、恶),渠江薄片茶(有油、苦硬)、江陵南木茶(凡下),施州方茶(苦、硬),己上四处,悉皆味短而韵卑。惟江陵、襄阳皆数十里食之,其他不足记也。

建州大团,状类紫笋,又若今日大膠片。每一轴十片余,将取之,必以刀刮,然后能破,味极苦,唯广陵、山阳两地,人好尚之,不知其所以然也,或曰疗头痛,未详(以上以多为贵)。

蒙顶(自此以降,言少而精者)。始,蜀茶得名蒙顶也,于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顶。是以蒙顶前后之人,竞栽茶以规厚利。不数十年间,遂斯安草市,岁出千万斤。虽非蒙顶,亦希颜之徒。今真蒙顶有鹰嘴、牙白茶,供堂亦未尝得其上者,其难得也如此。又尝见书品,论展陆笔工,以为无等,可居第一。蒙顶之列茶间,展陆之论,又不足论也。

湖(州)顾渚,湖南紫笋茶,自蒙顶之外,无出其右者。

峡州茱萸簝,得名近自长庆,稍稍重之,亦顾渚之流也。自是碧涧茶、明月茶、峡中香山茶,皆出其下。夷陵又近有小江源茶,虽所出至少,又胜于茱萸簝矣。

舒州天柱茶,虽不峻拔遒劲,亦甚甘香芳美,可重也。

岳州浥湖所出亦少,其好者,可企於茱萸簝。此种茶性有异,唯宜江水煎得,井水即赤色而无味。

蕲州、蕲水团黄、团薄饼,每斤(捆)至百余斤,率不甚麄弱。其有露消者,片尤小,而味甚美。

寿州霍山小团,其绝好者,上于汉美。所阙者,馨花颖脱。

睦州鸠坑茶,味薄,研膏绝胜霍山者。

福州正黄茶,不知在彼,味峭上下,及至岭北,与香山、明月为上下也。

崇州宜兴茶,多而不精,与鄂州团黄为列。

宣州鹤山茶,亦天柱之亚也。

东川昌明茶,与新安含膏,争其上下。

歙州、婺州、祁门、婺源方茶,制置精好,不杂木叶,自梁、宋、幽并间,人皆尚之。赋税所入,商贾所赍,数千里不绝于道路。其先春含膏亦在顾渚茶品之亚列,祁门所出方茶,川源制度略同,差小耳。

注释:

茶,在古代没有听说有饮食(茶)的事情。到晋、宋(南朝)[1]以后,吴人[2]采其叶煮食,称为茗粥。到唐代的开元(713-741)、天宝(742-756)之间,才稍稍有了饮茶之事。至德(756-758)、大历(766-779)的时候渐渐多了,建中(780-783)以后,就繁盛起来了。茶、丝、盐、铁,都实行管榷[3]即专卖制度。今江夏(今湖北武昌)以东,淮海(今秦淮河)以南,都产茶。现在简单列举重点如下,并不是茶的全部。

新安茶[4],现在的蜀茶,离蒙顶不远,但多而不精,产地生态好,从总体分析来说,还是可以说高于其他的茶。春茶季节,在产地吃时很好,但运到其他地方,因水和环境不同,其滋味与产地有区别。唯有蜀茶能销往各地,南边走到百越(今华东诸地),北边到达五湖(指地域宽阔),皆能保持固有的芳香,滋味不变,所以特别珍贵。自谷雨以后,每年有数百万斤,分别运往东边各地,这是为大家做的好事。

饶州浮梁茶(今江西饶州浮梁县),今关西(潼关以西)至山东(太行山以东),闾阎(乡里)村落皆吃之。可以多日不吃粮食,但不能一日不喝茶。当地人对这种茶的依赖性高于蜀茶,但是茶的滋味比不上蜀茶。

蕲州茶(指湖北蕲州蕲春蕲水所产团黄、饼茶)、鄂州茶(指湖北蒲圻、崇阳所产团黄)、至德茶(指安徽池州至德县所产饼茶),以上三处出产的茶,是方形的厚片饼茶。销售到陈(河南东至安徽一带)、蔡(河南上蔡地区)以北,幽(京津等地)、并(山西太原)以南。人人都喜欢,引为时尚。其济生(对身体的作用)、收藏、纳税,都成倍超过浮梁茶。

衡州衡山(指湖南衡阳、衡山等地)茶,团饼成巨串,年产十万斤。自潇湘(潇水、湘水地区)到五岭(泛指湘、赣、粤、桂等省区边境)都希望得到这些茶。其中有先春好茶,在湘东味道很好,到湖北就变味了,该茶虽然远销交趾(今越南),当地人都经常吃,但茶叶做工不是很精细。

潭州茶,阳团茶(今长沙、湘潭、益阳、株洲等地),茶粗质劣。渠江薄片茶(湖南新化县),有油、含苦梗。江陵南木茶(今湖北江陵县),品质偏下。施州方茶(今湖北恩施县),味苦、饼硬。以上四个地方的茶,都是味短,韵味不高。只有江陵、襄阳附近数十里范围才食用,其余可以不记载了。

建州大团茶(福建建州今建瓯),形状类似紫笋,又近似当时的大胶片,每一轴有十余片。要取食时,先用刀刮(削),然后才能弄碎。茶味极苦,只有广陵(今江苏扬州)、山阳(今淮安)两地比较喜欢。不知什么原因,有的说该茶能治头痛,详情不知。

蒙顶茶[5]当时的产量减少,但做得精致。最初,蜀茶出名也是因为蒙顶茶。元和年(806-820)以前,一束锦帛﹙捆起来的五匹帛﹚还交换不到一斤早春蒙顶茶(价格很高)。所以蒙顶附近的人都争先恐后地种茶,来获得丰厚的利益。没有数十年的时间,使当地农村市场上,每年出现千万斤(形容数量多)的销售。还有虽然不是真正的蒙顶茶,也还有人冒充蒙顶茶去销售。真正的蒙顶茶有鹰嘴、芽白茶(不研膏茶露芽饼茶),供堂[7],就是提供给当地官府,也不一定是最好的,其难得的情况就是这样。又经常见到书上评议、讨论陆羽的观点,认为不可比拟,没有可以与蒙顶茶同时并列第一的。蒙顶茶和其他茶排列起来比较,再看陆羽的观点,是不足以论的。

湖(州)顾渚、湖南紫笋茶,除了蒙顶茶之外,没有比它们更好的了。

峡州(今宜昌)茱萸簝茶,出名的时间较近,在长庆年间,即唐穆宗执政时(821-824),稍稍受到重视,属于顾渚茶一类。从此碧涧茶(湖北宜昌产)、明月茶(湖北宜昌明月峡产),峡中香山茶(四川夔州云安郡奉节产),名气都在茱萸簝之下。

夷陵(今湖北宜昌西北)最近还有小江源茶,虽然产量很少,名气又胜于茱萸簝茶。

舒州天柱茶(今安徽岳西县潜山),外形虽不峻拔好看,味道也甘香芳美,得到很大的信任。

岳州浥湖茶(今湖南岳阳)所产也少,其中好的可以与茱萸簝相比。这种茶比较特别,只适宜江水煎煮。用井水煎煮茶汤泛红,而且没有味。

蕲州、蕲水团黄、团薄饼(产于湖北蕲州蕲春,今稀水。《唐国史补》常鲁公使西蕃...赞普曰我此亦有...此蕲门者,即此茶)。每捆(原文“斤”有误)至百余斤,茶叶粗薄,只有畅销品,片特别小,而味很美。

寿山霍山小团(安徽寿州、霍山产,此茶同舒州、顾渚、蕲门、昌明、浥湖远运西蕃),其中最好的茶,上贡给朝廷。所缺者如奇异馨香脱颖。

睦州鸠坑茶(浙江睦州淳安县产),味薄,只有研膏类胜似霍山茶。

福州正黄茶,滋味厚薄有优劣之分,销至岭北即今蒙古、俄罗斯西北利亚及我国内蒙、黑龙江一带,与香山(四川奉节)、明月(湖北宜昌)茶相似。

崇州宜兴茶(宜兴属江苏常州府,此处称“崇州”有误),多而不精,与鄂州团黄(湖北鄂州蒲圻、崇阳产)并列。宜兴是地名,汉代称阳羡县,隋改称义兴,唐代同。宋代太平兴国初,因避太宗赵匡义之讳,改称宜兴。《膳夫经手录》是唐书,不应该出现宜兴地名,明显此条目为后人改加,有嫌贬低该茶之疑,而后又称与鄂州团黄(《茶述》列为第一流贡茶)并列,不好解释。

宣州鹤山茶(又称鸭山茶,安徽宣州宣城丫山产),位置次于天柱茶。

东川昌明茶(四川绵州昌明县,今江油县北兽目山产。白居易《春尽日》诗“渴尝一碗绿昌明”指此),品质可与新安含膏[8] 茶比上下。

歙州(今安徽歙县,新安江流域)、婺州(今浙江武义江、金华江流域诸县)、祁门(安徽)、婺源(江西)等地方产的茶,制作精细,不含杂质树叶,自梁(四川)、宋(江都南京)、幽(京兆长安)等地,人们都崇尚、喜欢。税赋收入、商人所赍[9] ,数千里道路上都可以看见。前边说的先春含膏茶,位置排在顾渚茶品的后边。祁门产的茶,和四川茶的渊源基本相同,差别不大。

体 会:

唐代是我国茶叶生产和茶文化发展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茶叶品名多,《茶经》也说:“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列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饮茶、品茶遍及全国,佛茶、禅茶、贡茶、礼茶也达到空前高度。茶书、诗歌、艺文不断涌现,琳琅满目。在学术上最有价值的文献首推《茶经》,但也有一定局限性。

《膳夫经手录》成于晚唐,有关茶叶的记载,从时间、空间而论,可以概括全唐面貌,内容丰富,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历史资料。

《膳夫经手录》对各地茶叶名品评价,总体上比较客观,特别对蒙顶茶少而精,情有独钟,评价甚高,超过了当时的官贡顾渚茶。综合其他文献,应该也不过份。反而陆羽《茶经》对四川茶的评价有些偏颇。

陆羽没有到过四川,他写《茶经》时蒙顶茶仅以“雅州芦山郡”之名上贡,尚未成名。“蒙顶茶号第一”时,陆羽已经逝世。《膳夫经手录》成于公元856年,在《茶经》(758年)成书约一百年以后,后世与前代的情况变化很大,作者应当是在《茶经》的基础上写成的。但文章开始说:“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此说不可苟同。

全书评价茶名时,特别强调本地与异地环境变化、人群差别,滋味不同,如衡州衡山茶……等,再有茱萸簝茶只能用江水,不能用井水,可见决定茶叶品质、口感,还有其他环境因素的重要性。

《膳夫经手录》从唐至今已经一千二百多年,有些茶品继承下来了,有些没有了,外形品质变化更大,历史上的评价有当时条件,不能作为现代茶叶品质标准。

茶叶古代史料考证困难很多,虽然有些茶的基本知识,而古汉语水平有限,误读、误解难免,仅供参考,恭候赐教。

注释:

1.晋宋:晋代-南北朝宋,即公元265-420年间。

2.吴人:俗称江苏曰吴,吴人即江苏之人。

3.管搉:搉与榷通假,管搉即专利。

4.新安茶:唐时雅州芦山有新安乡,邻近蒙顶。古代蒙山范围很大,邛崃天台山、芦山罗纯山包括雅安上、中、下里,雅安飞仙官帽山(又名漏阁山)、七盘山和名山蒙山都在其中。新安茶:属于大蒙山境内产品。

5.蒙顶:为了有别于其他蒙山,蒙顶仅指蒙山主峰周围,即今蒙顶山。“降”即以下,蒙顶茶少而精,与大蒙山新安茶有别。

6.希颜之徒:颜回字子渊,孔子弟子,天资聪睿,仁慈,德高望重,后世尊称“复圣”。“希颜之徒”指希望学习颜回之人,此处指学习仿造蒙顶制茶之人。

7.供堂:官府治事之地曰堂,“供堂”指上级官员。

8.新安含膏:唐代饼茶制造有研膏(压膏),即捣后榨去部分茶汁和不研膏(含膏)不榨去茶汁之分。新安含膏仿造蒙顶不压膏露芽茶制法,故名。

9.赍:音zi,通资钱财。

(发表在2012年第6期《吃茶去》杂志;作者:李家光)

一条古道,推动了汉藏经济文化交流 一场比赛,力促雅安文体旅融合发展

“北有丝绸之路,南有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一条与丝绸之路一样在中华民族的孕育发展中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的通道,已随现代文明的涤荡而逐渐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中,但它的历史与价值却始终熠熠生辉。荥经县原宣传部副部长、现政协干部、文化学者周安勇在接受川体在线专访时,将茶马古道上关于雅安的故事娓娓道来。

与此同时,11月11日,在茶马古道川藏道的起点——四川雅安,有244名自行车大咖将沿着这条历史璀璨的古道,用车轮丈量她在历史长河中渐次消逝的繁荣和辉煌。这场“骑遍四川·2020年环茶马古道雅安(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也将通过发挥自行车运动的魅力,来让更多的人认识茶马古道,爱上这条古道的起点——雅安。

茶马古道概述图。

茶马古道概述图。

川藏茶马交易互补,“茶马互市”应运而生

茶马古道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是我国历史上内地和边疆地区进行茶马贸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线,分川藏、滇藏两路。她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因康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

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这样,藏区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一个有着特定含义的历史概念,具体说来,茶马古道主要分南、北两条道,即滇藏道和川藏道,川藏道则以今四川雅安一带产茶区为起点。除主干线外,茶马古道涉及雅安的支线则包括由雅安通向松潘乃至连通甘南的支线。2013年3月5日,茶马古道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川藏茶马古道,东起雅州边茶产地雅安

川藏茶马古道是陕康藏茶马古道的一部分,东起雅州边茶产地雅安,茶马古道便是以雅安为起点。周安勇介绍,《茶叶通史》记载“产茶遍及各州郡,雅州最为著名,产量大,质量优,行销塞外藏、彝地区。”唐玄宗开元四十五年(758),雅州共辖荥经、芦山、名山、百丈、严道五县。五县之茶是蕃茶的供应基地。建炎时期,“茶引”制建立,茶叶贸易得到了发展,税收大增。而所需马匹仍由茶马司负责统购,用茶农交的茶课(实物税)和从茶商处购得茶叶易马。在四川,继宣和三年(1121)先设置的黎(汉源)、叙(宜宾)、南平(松潘)、长宁四处,在绍兴二十四年(1154)又增设了雅州(雅安)、碉门(天全)、灵关(宝兴)三处,同时,还在飞越岭故城(汉源宜东)设置了贸易机构“博易所”。

康熙四十一年(1702)在打箭炉设立茶关,四十六年(1707)建泸定桥,开辟直达打箭炉的“瓦斯沟路”。雍正七年(1729),置“打箭炉直隶厅”,茶政松动,边茶不断运送至康藏之地,年最高达108000引。边茶市场由雅安深入到藏区,打箭炉成为雅安南路边茶总汇,其地从清初的四家锅庄,发展到清代中的48家,初具城市雏形。雍正十三年(1735),历经七百余年的茶马制度全面结束,茶叶主要用于安抚边民及茶土贸易,官方双方收税,汉藏共利。此时,雅安、天全、荥经、名山专门经营边茶的茶号发展到100至200家,有“二百茶号聚州”、“边茶九成是川茶”的说法,这是雅安边茶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时间。

茶马古道王建城遗址。

茶马古道王建城遗址。

雅安茶业历史,追溯千年之前

雅安产茶历史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周安勇如数家珍。

茶饮开始源于野生茶,为药用。人工植茶,史上有明确记载的是严道人吴理真,于西汉甘露年间(前53至前5),在名山区的蒙顶山上清峰植下七株茶,被后世誉为“植茶始祖”。

荥经有“县植茶树始于西周”一说,臷于《荥经县志》(1998)283页。《荥经县志(1986至2000)》的记载,“荥经栽植茶叶历史悠久,在严道古城出土的秦汉古墓中,就有茶叶殡葬品出现。”学术界认为牦牛夷是藏族的先民,茶作为当时的一特殊商品,应该在汉时就进入了藏区。《雅安藏茶的传承与发展》中说“汉代茶叶输入藏区,仅达青藏高原东部一带(今甘孜州境),还未输达西藏等地区,而且数量不大。”

雅安边茶意义早已超越茶的本身

茶马交易治边制度从隋唐始,至清代止。

千百年来,荥经茶正是在茶马古道上人背畜驮穿越崇山峻岭历尽千辛万苦而运往藏区各地,增进了藏汉民族的融合,推动了汉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为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国家统一,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雅安地区南路边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早已超过了茶的本身,在中国的茶业史上和茶文化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周安勇说,如今,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这段历史文化,已落地相关政策及抢救措施。

一是编制茶马古道荥经段的保护规划方案,并根据规划进行重点建筑和道路复原。二是县文物部门抓住灾后重建机遇,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我们相继开展了清代公兴茶号遗址、清代重修大相岭桥路碑、新添站、刘家大院、靖口站、新文村古道遗址、崔石堡、凰仪堡、周公桥、二台子桥等共计16项目的文物保护修缮和展示工程,县内茶马古道文物古迹得到全面抢救修复。

来源:凤凰网四川综合

藏茶属于什么茶

  藏茶属于黑茶、后发酵茶,藏茶主产于四川雅安,是采用雅安高山小叶种和中叶种为原料,经和茶、顺茶、调茶、团茶、陈茶等五大工序和三十二道工艺,约六个月左右,依古法炮制而成,标准藏茶褐黑有光,具有红、浓、醇、陈四大特色,品种有有毛尖、芽细、康砖、金尖等。

  藏茶属于什么茶

  藏茶是少数民族中近六百万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饮品,又称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从古到今,按历史时期和各地风俗不同又称为大茶、马茶、乌茶、黑茶、粗茶、南路边茶、砖茶、条茶、紧压茶、团茶、边茶等。中国藏茶自唐朝有记录以来,已是千年古茶。

  是采摘于海拔在1000米以上高山,当年生成熟茶叶和红苔,经过特殊工艺精制而成的后发酵茶。藏茶属于最典型的黑茶,它的颜色呈深褐色,又是后发酵茶。

  藏茶的种类

  1、康砖茶

  外形呈圆角长方形,表面平整、紧实,洒面明显,色泽棕褐。内质香气纯正,汤色红褐、尚明,滋味纯尚浓,叶底棕褐较老。

  2、金尖茶

  外形呈圆角长方形,稍紧实,无脱层,色泽棕褐。内质香气纯正,汤色黄红、尚明,滋味醇和,叶底暗褐老。

  3、康尖茶

  外形呈圆角方形,表面平整、紧实,色泽棕褐,内质香气浓郁纯正,汤色红而透亮,滋味醇和甘爽,叶底棕褐稍老。

  藏茶的中心产地从古自今都在四川雅安。雅安原为西康省省会,称雅州,位于四川盆地西南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地理学上称“雨极”)。雅安境内的高山自古出名茶,传说2000多年前,有位叫吴理真的道士在蒙山收集野茶,种下七株仙茶,取甘露井水熬煮,创造了“茶”这个流芳百世的饮品。因此,雅安可以说是全世界“茶”的诞生地,是茶叶的鼻祖。


找到约229条结果 (用时 0.01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