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生姜红枣

找到约109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陈皮去湿气好不好 新会陈皮祛湿搭配喝法

陈皮可以去湿气。陈皮的功效主要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在临床中,可以用陈皮和茯苓等搭配,祛除体内的湿气,比如肺部原因引起的咳嗽、痰多,这些都可以用陈皮化痰祛湿,使肺部的炎症尽快的好转。


​​

陈皮也可以健脾,助消化,如果脾胃能够得到调养,对于湿气的祛除也有很大的好处。陈皮可以治疗肚子胀,还有消化不良、胃炎等引起的疾病,效果也不错,还可以治疗寒性的疾病,但是对于上火的患者不适合应用,因为陈皮是一种温性的中药,吃完之后容易上火。

那么,陈皮配什么喝去湿气效果更好呢?

1、陈皮+生姜+甘草:

陈皮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干姜能温中散寒、燥湿消痰,甘草能调和诸药,改善口感。三者搭配泡水喝,不仅祛湿功效强,而且加入甘草之后也不会很难喝。

材料:陈皮3克,干姜3克,甘草3克,水500毫升。

做法:(1)将陈皮、干姜和甘草洗净,放入茶壶中。(2)加水500毫升,盖上盖子,煮至沸腾。(3)关火滤渣,即可倒入杯中饮用。

2、陈皮+茯苓:

陈皮性温,味辛、苦,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效;茯苓性平,味甘、淡,有利水渗湿、健脾的功效,二者搭配泡水,能够增强祛湿功能。

材料:陈皮3克,茯苓10克,水500毫升。

做法:(1)将陈皮和茯苓洗净,放入茶壶中。(2)加水500毫升,盖上盖子,煮至沸腾。(3)关火,闷5分钟,即可倒出,放温后代茶饮用。

3、陈皮+生姜+红枣:

陈皮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干姜能温中散寒、燥湿消痰,红枣能补脾益胃。三者搭配泡水喝,能够增强脾胃运化水湿功能,帮助体内湿气排出,而且红枣味道香甜,能够改善口感。

材料:陈皮3克,生姜2片,红枣5粒,水500毫升。

做法:(1)将陈皮、生姜和红枣洗净,放入茶壶中。(2)加水500毫升,盖上盖子,煮至沸腾。(3)关火,待其稍冷却后即可代茶频饮。每日泡一次,期间可续水,建议一日内饮完。

4、陈皮+党参+白术:

陈皮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党参能健脾益气,白术能补脾益胃、燥湿和中,三者搭配泡水喝,能够增强脾胃运化水湿功能,帮助身体湿气排出。

材料:陈皮3克,党参6克,白术6克,水500毫升。

做法:(1)将陈皮、党参和白术洗净,放入茶壶中。(2)加水500毫升,盖上盖子,煮至沸腾。(3)关火,滤渣饮用。


百富茯茶:每天喝“姜枣茯茶”,扫光体内一年的病气!

  夏天到了,估计很多人都知道要喝绿豆汤了,其实,从现在到三伏前,是喝姜枣茯茶最好的时候,喝它不仅健胃、排湿,还能养血、补气……把体内病气都扫光光!

  从现在到三伏天,该喝姜枣茯茶了!

  从立夏到三伏前一天的这阶段,是喝姜枣茯茶最好的时候!为什么呢?

  因为人经过一个冬天、一个春天,体内积聚的病气会比较多。夏天炎热,人体腠理是开放的,体内阳气空虚。此时喝一杯姜枣茯茶,既能补体内阳气之虚以温中,又能助阳气发散以排寒。恰好符合《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的宗旨。

  这道茶从立夏开始一直喝到三伏的头一天,基本上就能把体内的病气驱光了,这样整个夏天就会好过很多,而且,天热以后脾胃比较虚寒,提前用姜枣补补脾胃,夏天会过得舒服一些。

  所以,从现在开始,一直到三伏天,每天早上一杯姜枣茯茶,祛病除湿就靠它!

  姜枣茯茶制作配方

  姜枣茯茶的做法很简单:把生姜、红枣、枸杞,茯茶适量一起煮成茶喝即可。

  姜枣茯茶(2杯的量)

  原料:

  红枣6颗、枸杞一把、花椒十几颗、生姜4片,茯茶适量(生姜不要去皮,姜的分量不要少,煮出来的茶水喝起来要有点辣辣的),另外红枣要去核。

  做法:

  加适量水,煮成红色即可。体寒怕冷,所以多加了几粒花椒,煮成花椒姜枣茯茶,祛寒湿的效果更强。

  以上是2杯的量,也可以分量提高,多泡一些,煮完后的姜枣茯茶,冷却后,装入干净的瓶子内,放冰箱冷藏。什么时候喝水的时候舀上两勺,用开水一冲泡就可以喝了。

  制作姜枣茯茶温馨提示

  1.选好大枣

  制作姜枣茯茶,选枣也是个关键,只有用大枣才能起到暖身驱寒的作用,而且大枣要切碎,用水煮才可以把里面的营养煮出来,才能更好的发挥药效。

  2.姜和枣要冷水下锅

  煮的时候姜和枣要冷水下锅,这样才可以把姜的味道挥发出去,喝的时候喝不出姜的味道,即使不喜欢吃姜的人,也可以喝姜枣茯茶的。

  姜枣茯茶的功效

  大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主要用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食少便溏、血虚萎黄、妇女脏躁等证的治疗。不过,因大枣含糖量高,糖尿病人应少吃。

  生姜: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生姜祛病保健的方法由来已久,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带走,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

  枸杞:《本草纲目》中说“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具有延缓衰老、抗脂肪肝、调节血脂和血糖、促进造血功能等方面的作用。

  姜枣茯茶具有温中散寒、止呕、回阳通脉、补血正气、燥湿消炎的功效。饮用后能促使血管扩张,全身有温热感,具有强心作用。

  促进消化,增加肠蠕动,保护胃粘膜,对胃溃疡有明显抑制作用。

  姜枣利胆、镇痛、解热、抗炎、抗菌、抗流感及上呼吸道感染。对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也有较强的效果。

  很适合下焦寒湿重的人喝,女性宫寒(白带多而清稀、痛经)、男性肾寒,还有肠胃虚寒、慢性腹泻的人,可以常喝。

  由于姜枣茯茶能够祛除寒湿、调和营卫,特别适合在空调房间办公的人。

  喝茶前须知

  1.特别适合寒凉体质的人

  什么是寒凉体质呢?

  最大特点就是一年四季都怕冷,手和脚摸上去是凉的,身上有些地方会容易痛,比如腿或者肚子会痛,而且是冷痛,觉得冰凉冰凉的那种。每年从立夏那一天开始,每天早上喝生姜红枣茯茶,一直喝到三伏的前一天。

  2.不体寒的人,这个季节也能喝

  如果不是虚寒的人,最好不要一年四季天天喝姜枣茯茶,特别是秋冬季容易上火。但在这个时节,不体寒的人也能喝。

  3.姜枣茯茶什么时候喝好?

  姜枣茯茶从立夏一直喝到三伏的前一天是比较好的。

  每一日的饮用方法,最好是上午把它喝完,不要超过中午,因为姜适合在早上吃,下午和晚上不适合喝姜茶,下午3点后喝会影响睡眠。很多人怕喝完姜枣茯茶容易上火,其实只要上午喝是不会的。

  4.姜枣茯茶什么人不能喝?

  一般来说,只有体质非常热的人是不能够喝姜枣茯茶的。像唇红、口干、五心烦热这些属阴虚火旺体质者忌用,脾胃热性的也不能喝,会造成湿热的。

  其它姜枣茯茶制作配方

  1.简易姜枣茯茶

  做法:生姜一般8-10片;大枣8-9个(掰开),锅内煮上20分钟,加红糖,茯茶适量再煮十分钟,即可,一次不要喝太多,先把姜吃掉,再吃红枣,然后把姜枣茯茶喝了。

  切记:一定是早上起来空腹喝,且忌食生冷油腻,晚上不要吃姜,有害无益。

  功效:方中生姜辛温散寒,炒后增强温胃涩肠之功。大枣甘温,补脾益胃,适合寒凉体质,长年大便不成型者。

  2.一杯姜枣茯茶冬天手不凉

  原料:5粒大红枣、5颗桂圆、半块生姜、一小撮枸杞,适量茯茶,还有适量的红糖。

  做法:把大枣洗净,去核以后切成小粒,把生姜切成小细丝,桂圆也去壳留下果肉。

  其次把除红糖以外的所有材料都放在壶里,加入多半壶的水在火上煮一刻钟。然后把自己的杯子里加入红糖,再倒上姜枣茯茶,就可以饮用了。

  功效:大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生姜具有温中止呕、散寒的作用,二者合用,可共同促进气血的流通,全身的血液循环也就得到了相应的改善,手脚当然也就随之温暖起来。

  3.老年姜枣茯茶

  用料:生姜150克(去皮洗净),红枣加水500Ml,茯茶适量,煎煮10~15min,取汁(每剂可煎3次),白糖适量,一日内服完,。连服半个月为1疗程。

  功效及适应症:防治老年人尿频,多因肾气不固、身体虚弱所致。一般2~3个疗程症状可明显改善或消失,往往可获得满意效果。

  4.补水姜枣茯茶

  原料:生姜2克,食盐4.5克,茯茶6克。

  功用:清肠和胃,生津止渴。

  主治:小儿腹泻属食滞或湿热(暑湿)证,如腹泻稀溏或水样,有酸臭气或臭秽气,尿少,烦躁,口渴多饮,苔黄腻,舌质干红等症。  夏天到了,估计很多人都知道要喝绿豆汤了,其实,从现在到三伏前,是喝姜枣茯茶最好的时候,喝它不仅健胃、排湿,还能养血、补气……把体内病气都扫光光!

  版权声明:源于网络,贵在分享,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留言,我们将删除处理!

伤胃,毁茶?老茶人“嫌弃”的冷泡茶还能喝吗?

冷泡茶就是最配夏天的,

用冷泡茶单挑夏天,有人反对吗?

“喝茶不烫嘴不如喝凉水”,

冷泡茶伤胃,毁茶?

喝冷泡茶算对传统茶的“背叛”吗?

冷泡茶目前在我们国内还属于“非主流”,但既然存在就是有些道理的,有人说一到夏天就推广冷泡茶,一为卖茶,二为跟风,三为博流量,还有是单纯的觉得好喝。

那么,

冷泡茶有什么优劣?

如何把握泡茶时间?

想喝冷泡茶又想养生怎么做?

冷泡茶的

前世今生

冷泡法似乎是在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流行起来,事实上,在我国的湘西、云南等地很早就有凉水泡茶的传统。

“冷水泡茶慢慢浓”,这句民谚既道出了冷泡茶的精髓,也充满着生活的哲理。

唐朝 |

最早的记载的是唐朝人喝的饮子,其实很像我们现在经常喝的凉茶,纯植物熬制,解暑降温。

考“饮子”一名,或简称“饮”,最多见于唐代孙思邈《千金方》,用果品、香料、药材熬制的“饮子”饮品,品类繁多。

宋朝 |

千年前的大宋朝,盛夏可以品尝到冷饮,丰富程度不输当今网红奶茶店的菜单。

有一种“熟水”最吸引人,是宋人把水烧开,倒进瓶子里,然后把用来泡制熟水的紫苏、豆蔻、丁香、桂花等香料投进瓶中,把瓶口密封好,放置几个小时或几天就可以喝了,听起来像不像最近流行的冷泡茶?

其实当时的朝廷有专门成立“冰井务”研制降温解暑的冷食品。“冰茶”就是宋代的一种夏季饮品,专家推测冰茶可能有两种制作方式:一种是用散茶和冰混合而制;另一种是将散茶研磨成茶粉,再加冰融合,泡制成“冰茶”。

元朝 |

进入元朝,市面上出现了一款叫做“渴水”的饮品,那时,蒙古人西征,来到了中亚,喝到一款酸酸甜甜的水果饮品,他们觉得非常解渴非常好喝,于是把这款饮品和里木树都带回了中原。

明清 |

到了明清时代,藏冰业已经很发达了,冰块也很便宜了。

果汁,是从明代开始的,他们把果蔬型饮料叫做“渴水”,在《本草纲目》、《农政全书》等明代著作中,“渴水”即为饮料名称,相当于今天的稀释类果蔬饮料——橙汁、椰奶等。

饮子发展到今天,依然流行,其“化身”之一就是当今的新茶饮和冷泡茶。

泡什么?

怎么泡?

(附冲泡法则)

如今的冷泡茶,是指用冷水将茶叶浸润,在室温下放置3~4小时后制成的饮品,也可放冰箱冷藏,简单方便。

⚪️绿茶:

茶水比:1:100-1: 150

时间:4-6h

喜欢清香爽口:安吉白,碧螺春,舒城兰花,六安瓜片等

火工香太重的炒青绿茶不推荐。

喜欢鲜醇甘甜:恩施玉露,日本煎茶,日本玉露

⚪️黄茶:

茶水比:1:100-1: 150

时间:4-6h

推荐黄芽茶,黄小茶

⚪️白茶:

茶水比:1:100-1: 150

时间:4-6h

推荐银针高等级牡丹,年份太久的白茶不推荐

⚪️乌龙茶:

茶水比:1:100-1: 150

时间:6-8h

▪️焙火太重的岩茶,冻顶乌⻰不推荐

▪️台湾高山茶,清香型闽南乌⻰茶, 凤凰单丛茶推荐。

▪️东方美人茶,蜜香红乌⻰冷泡,香气非常有特色。

⚪️红茶:

茶水比:1:100-1: 150

时间:6-8h

▪️鲜甜高香的红茶冷泡更好喝

▪️ 大吉岭,锡兰等国外高香红茶,蜜香红茶等非常推荐

⚪️黑茶:

茶水比:1:100-1: 150

时间:6-8h

▪️紧压的茶需热水舒展茶叶,口感大多一般,不推荐

▪️年份比较新的生普刺激性较强,不推荐

⚪️花茶

茶水比:1:100-1: 150

时间:3-6h

⚠️温度统一0℃-5℃,建议直接用冷藏过的水冲泡,拿出冰箱后,最好将茶叶与水分开哦。

花茶冷泡超级香,茉莉花,桂花,栀子花,柚花等窨制的茶都非常推荐。

冷泡茶到底

能不能喝?

(健康顾问:梅之凌/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执业中医师、《伤寒论》讲师)

/影响睡眠吗?

茶叶所含的咖啡因具有一定的提神效果,因此很多人晚上喝了茶都会失眠。而将绿茶在冷水中浸泡4-8小时,对身体有益的儿茶素能被泡出,但是咖啡因只有不到1/2,这样的做法可以降低咖啡因的释放,对睡眠的影响较低。

/冷泡茶看体质?

冷泡茶对于体质不同的人,影响是不一样的。如果是肺胃热盛的体质,喝冷泡茶是没有问题的,甚至还有些益处。但对于脾胃虚寒体质的人来说,冷泡茶就要少喝。

有些人脾胃阳气不足,但又没有到虚寒严重的程度,也是可以适量饮用的。

/怎么判断自己的体感?

主要判断标准还是自己的体感。如果喝了冷泡茶之后,胃痛,拉肚子,那就不要喝了。喝了冷泡茶,没有不舒服,是可以适量饮用的。

/几点适合喝?

一般来说,下午三点以后到晚上九点喝冷泡茶的影响比较小。

/喝冷泡茶不适怎么办?

如果喝了冷泡茶,会吐很多稀稀的口水,可以煮些生姜红枣水喝,生姜多放一些。

说了这么多冷泡茶知识,其实我们喜欢冷泡茶,除了喜欢它的冰凉爽口,也喜欢“凉水泡茶”体现的“慢活主义”。

以“凉水泡茶”蕴含的哲理对待工作和生活,是一种大智慧,更是一种大从容。我们既要有“开水泡茶”的冲劲,也要有“凉水泡茶”的心境。

来源:茶道CN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08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