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日月潭小叶红茶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84 秒)

世界红茶报告|工夫红茶盛极华夏(二)


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编辑部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 Editorial Department

功夫茶盛极华夏(二)


01

(五)云南大叶“滇红”工夫

“滇红”工夫红茶,曾名“云红”,后改今名。于1939年由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派冯绍裘、范和钧等,到顺宁(今凤庆)、佛湾(今勐海)茶区试制成功。其主产区在今凤庆、勐海、临沧、双江、云县、昌宁等县,他们位于滇西南澜沧江以西,怒江以东的高山峡谷区。“滇红”是云南大叶种和优越的生态环境为先天条件制成的,产品外形金色黄毫,汤色红浓明亮,香气鲜浓持久,滋味浓厚,具收敛性,曾以“型美、色艳、香高、味浓”享誉英国伦敦市场。“滇红”曾销香港,1942年后生产缩减,从1939年至1949年总共生产量84吨。1952年中国茶叶总公司在云南恢复推广红茶生产,通过上海口岸主销前苏联和东欧。1961年后,出口量减少,改调广州口岸公司出口,拼配出口号码茶。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恢复对原苏联、民主德国和捷克的出口。从50年代中期开始,滇红工夫历年出口一万担至数万担。近十多年前凤庆茶厂主要生产“凤牌”工夫红茶,主要商品有:滇红外事礼茶、F101红茶、F501红茶,还有思茅市的“滇红金毫”、腾冲县的“腾冲红茶”、昌宁的“云宁牌工夫红茶”。20世纪末,滇红工夫仍主销俄罗斯及东欧。滇红适合调饮,尤以掺和牛奶、糖的奶茶风味独特,调以柠檬片、糖的柠檬红茶,很受欢迎和喜爱。




(六)水运重镇传播“河红”

在1757年至1843年前后,“闽红三大工夫”红茶曾运至崇安县(武夷山)或从崇安肩挑过分水关入江西河口镇(路程140公里)从江西铅山县河口装船,有二条线路,一是顺信江下鄱阳湖北上经九江,沿水路或陆路输出俄罗斯等国,另一路经赣江沿水路向南到广州口输往欧美和东南亚一带。由于河口水路输出的便捷,这里茶叶生产也迅速发展。当时,福建的茶农成批进入铅山垦荒种茶,故而工夫红茶制法也传到铅山、上饶、广丰等地,产生了“河红工夫”。有人曾误导:“河红是中国红茶的鼻祖”,这是有悖史实。河口,是茶叶历史贸易集散地,而非原产地。

“河红”问世后,又传播到江西修水、武宁、铜鼓及湖南平江等地,出现了“宁红工夫”红茶。




(七)色乌略红“宁红”工夫

“宁红工夫”主产于江西省的修水县(古称为宁州),故有“宁红”之称,其产地为修水、武宁、锣鼓三县。“宁红”约于19世纪中叶开始生产,据李烈国等载:修水产茶始于唐而盛于清。《修水县志》记载,清光绪十七年(1892年)红茶产量已达到20万担(1万吨),成为我国当时红茶生产的主要产区和红茶出口的重要基地。因为宁红品质优异,所以它不仅是我国出口红茶中的知名品牌,而且也是我国拼配红茶中的原料主体,美国茶叶专家威廉·乌克斯在《茶叶全书》专著中评述“宁红外形美丽、紧结、色黑,水色红艳引人,在拼合茶中极有价值。”


(八)双获金奖“湘红”工夫

19世纪中期前后,工夫红茶产地还传播至湖南、湖北、台湾、浙江等地。

“湘红” 又称为“湖红”,即湖南工夫红茶,产于1850年以前,最早是属“宁红”产区的湘东北和属“宜红”的湘西北。清咸丰四年(1854年),广东商人到安化设厂,来造工夫红茶。清光绪年间是兴盛时期,主产于湖南安化、新化、涟源、平江、浏阳、桃源等地。清同治(1862-1874年)《平江县志》载:“道光末(1850年前后),红茶大盛。”浏阳和长沙红茶始于同治年间,逐步形成浏、平产区。“湖红工夫”以安化工夫为代表,曾享有“无安化字号不买”的声誉。1915年,由湖南浏阳分商会、湖南安化县昆记梁徽辑选送的二号“红茶”双双获得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金牌奖章。


﹏﹏﹏﹏


(八)双获金奖“湘红”工夫

19世纪中期前后,工夫红茶产地还传播至湖南、湖北、台湾、浙江等地。

“湘红” 又称为“湖红”,即湖南工夫红茶,产于1850年以前,最早是属“宁红”产区的湘东北和属“宜红”的湘西北。清咸丰四年(1854年),广东商人到安化设厂,来造工夫红茶。清光绪年间是兴盛时期,主产于湖南安化、新化、涟源、平江、浏阳、桃源等地。清同治(1862-1874年)《平江县志》载:“道光末(1850年前后),红茶大盛。”浏阳和长沙红茶始于同治年间,逐步形成浏、平产区。“湖红工夫”以安化工夫为代表,曾享有“无安化字号不买”的声誉。1915年,由湖南浏阳分商会、湖南安化县昆记梁徽辑选送的二号“红茶”双双获得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金牌奖章。


(九)鄂西高品著称“宜红”

“宜红”为湖北工夫红茶,主产于湖北省的宜昌市、恩施自治州;湖南省的常德市。宜红诞生在十九世纪中期,之前宜红茶区的宜昌、恩施主要生产绿茶,最为著名的是“乐天溪的溪茶”,相传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曾在宜昌(古为夷陵县,现为宜昌市夷陵区)任县令,著有《夷陵县至茴堂记》:“夷陵风俗朴野,少盗争,而今之日食有稻与鱼,又有桔柚茶笋四时之味,江山秀美,而邑居缮完,无不可爱”。并写下“春秋楚国西偏境,陆羽茶经第一州”的著名诗句。后由广东茶商到鹤峰、五峰一带改制红茶,促进了鄂西茶叶宜红茶的发展。宜红条细有金毫,外形乌润,香气甜纯高长,滋味醇厚鲜爽,汤色红亮,具有“冷后浑”的品质特征,故著称于世,“洋人称为高品”。


(十)效仿闽红制法“台红”

“台红”即台湾红茶,它于清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年),由福建传入,它是以小种为原料,用工夫红茶制法制成的红茶。先产于台湾茶业改良场,后又在南投日月潭的鱼池、埔星。台湾光复后又发展到花莲鹤岗一带。阮逸明于2011年载曰“台湾在满清同光年间,即由福建传入工夫红茶加工技术,以小叶种产制红茶,但品质不甚突出缺乏国际竞争力。俟刘铭传任台湾巡抚,极欲提升台湾红茶的品质,打开国际市场,于1888年透过厦门英商招聘印度Assam红茶产制技师,来台指导印度红茶加工技术,但业者仍偏爱中国式的工夫红茶而未能传袭印锡红茶制法。

1895年,台湾割让给日本,日本统治者亦鉴于红茶在国际茶叶市场的重要性,积极发展台湾红茶产业。1903年即设立制茶试验场(台湾茶叶改良场的前身),研究改良小叶种红茶机械化制造技术,1905年,为打开苏联、土耳其市场,采用中国汉口式红茶制造法,并于1908年自汉口延聘红茶技师,着力于汉口式红茶之生产并成功打开台湾红茶的国际市场。台湾北部小叶种红茶的产制逐渐蓬勃发展并打开“日东红茶”的知名度。


(十一)源自武夷“九曲红梅”

浙江杭州市西湖区周浦乡的湖埠、上堡、冯家、社井、上阳、下阳、仁桥等地产制有“九曲红梅”,即“九曲红”。品质最佳的是产于湖坞大坞的九曲红。它源于武夷山的九曲,为工夫红茶一种。太平天国时(1850-1853年),当地几经兵火,居民减半,当时福建和浙南的农民北迁至此,先有13户贫民于此辟山种粮栽茶,良好的生态和制茶技艺,使其所制红茶品质优异,在沪杭一带卖得好价,致使湖埠、社井一带农村相继发展,不断创新,九曲红梅得以闻名于市。




(十二)创制竹海金茗“苏红”

江苏省宜兴市于清朝末年(1910年前后)开始产制红茶,但都没有啥名茶,直到1996年由宜兴县岭下茶场以福鼎大毫茶为原料制成的“竹海金茗”创制成功,引导了江苏茶区仿制。

江苏是新开辟红茶区,20世纪50年代,国家曾鼓励并引导生产工夫红茶,产品为条形的红毛茶,定名为“苏红”,1962年起,苏红毛茶产量曾超过300吨。70年代始,产量逐步增加,1991年超过1000吨,1997年达1400吨,但其后产量急降,少到有的年份不足百吨。


(十三)广东条形果汁红茶

1、广东洋装红茶

    它属于红条工夫茶,旧称洋装红茶。创制于1931年,主要产地是广东鹤山、阳江、英德、广州、从化等地。它是用大叶型品种鲜叶加工的,其外形比滇红、祁红稍大,滋味醇浓,汤色鲜艳,香气清高。

20世纪90年代后,广东湛江湖光农场以云南大叶种产制有“湛江金毫”红茶。罗定连州镇有以福云六号品种制成“连州特级红茶”。

2、广东荔枝红茶

它为条形荔枝香味型的红茶,是20世纪50年代由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创制的新产品。它是选用优良品种的荔枝果汁和广东上等红条茶,采取科学方法和特殊工艺,使优质红茶条吸收荔枝果汁液的香味而制成。外形紧结细直,内质香气芬芳,滋味鲜爽香甜,汤色红浓明亮,最大特色在于茶香荔枝香相融。曾销于港、澳、粤,后出口东南亚、西欧、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1995年产量近1000吨,(内销800吨,出口200吨)。目前世界各地盛行水果型茶类,就是源于广东荔枝红茶。


(十四)绿茶改制“越红”工夫

浙江省绍兴地区,原产绿茶,1950年中国茶叶公司在此大规模改制工夫红茶,由于绍兴古代曾是越国的首都,故而将绍兴地区产制的工夫红茶称为“越红”。它主产于绍兴、诸暨、嵊县等地。其产品于1951年从上海口岸输出2600吨,占当年中国红茶出口总量的37.85%。1955年,仅绍兴和诸暨两县红茶产量达2045吨,占浙江省红茶总产量的60%以上。1978年浙江省红茶产量达10549.1吨,但到1980年降至5342.95吨,“越红”生产走向下坡。越红品质主要特征是条索坚结肥实,汤色红亮较浅,滋味醇浓尚甘。


(十五)品赛祁红“川红”工夫

“川红”工夫红茶最早始于20世纪50年代。据蒋同介绍,“川红工夫”刚在国际市场面市后便享有“赛祁红”的美誉,还获得多项国际奖项,其品质一直受到国际、国内的好评,可以说一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1985年,宜宾茶厂(金叶茶业前身)“早白尖工夫红茶”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举办的第24届优质食品评选会上获得了金质奖章,这是“川红”发展的巅峰时刻和国际礼赞。“川红”原产于四川宜宾,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生态和生产技术优势,故茶香清鲜持久,并有桔糖香。自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主销苏联与东欧国际市场。70年代后,市场受重挫,“川红”也见不到身影。直至2006年四川林湖茶业有限公司又恢复生产“川红工夫红茶”,开发了六大系列30多个新产品,研制有红茶、工夫红茶和细碎茶、早白尖工夫红茶等,近几年出口俄、法、英及东欧诸国。

会稽红:泡沫红茶的现况与发展。


泡沫红茶,在近十余年来,红透半天边。它具有「传统品味,现代追求」的空间布置,它满足现代社会年轻人追求新潮的需求。它有干净的吧台,快速而多元的产品,它小至路边摊泡沫红茶,大至大型精致庭园泡沫红茶坊。它发展十余年,形成独特的特色,它在台中发源,拓展到台湾各地,连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大陆及加拿大地区的华人都广为接受。它是如此引人入胜,并以另类的茶文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占有重要地位,它也经由许多经营者的投入与努力,巧妙地加上各式新奇变化,在今日被发扬光大,让现代人在都市生活中又多了一项选择。现在,就让我们去看看泡沫红茶的盛况吧。 



  

喝泡沫红茶先认识红茶

泡沫红茶发展到现在,已随处可见,可说是继槟榔摊后,轰动全台的全民饮料。在认识泡沫红茶之前,什么是红茶?红茶属全发酵茶,在制茶过程中,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而成,一般红茶工厂所制成的,可分为条型红茶、切菁红茶及碎型红茶三大类,其功用是解毒、生津、止渴、提神、醒酒,也可治腹胀、痢疾、痧气腹痛、肝胆浮热、肺胃虚火等。

 

 

在红茶的栽培上,台湾早在一百年前即用小叶种来制造红茶,但品质滋味不够香醇。日据时期为改善红茶品质,民国十四年自印度引进大叶种阿萨姆茶,并在南投县鱼池、水里推广种植。大叶种制成的红茶,水色艳红清澈,香气醇和甘润,滋味浓厚,而且埔里一带,非常适合阿萨姆茶生长,所以此地区所产红茶可媲美大叶种阿萨姆原产地印度及斯里兰卡的红茶。民国六十六年南投县政府为加强促销此地红茶,命名为日月潭红茶。目前产制红茶的茶园仅剩四百公顷,尚有农林公司出品的日月红茶,及东邦红茶公司将红茶转型加工成罐装冰红茶、泡沫红茶等产品,在国内市场颇受欢迎。

 


  

泡沫红茶的发源

泡沫红茶的发源地在台中,其茶店数量之多,勇冠全省,而且口味丰富多变化。在制法上,珍珠奶茶是利用鸡尾酒用的摇茶器,将传统的红茶、绿茶,或是乌龙茶,拌上各式果汁、香料后,左摇摇,右摇摇,而变化出各式口味的泡沫系列。

  

 

现在在台中的大街小巷,几乎都可找到贩卖泡沫红茶的店面,至于它的崛起是在四维街。泡沫红茶早期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也并没有像现在这般的蓬勃发展,整条四维街,早先就只有一家阳羡茶行在惨淡经营,然而珍珠奶茶(珍珠这名词的命名,由于新颖别致,因此代替了粉圆的刻板印象。)就是这一家老字号茶店的伟大发明。后来,声名打开之后,陆陆续续聚集了许多同行加入,结果,赫然形成了今天整条街都是以泡沫红茶、珍珠奶茶为号召的商家。

  

 

这里店面的特色,一切讲究创新,随时开发新创意,从整条茶街的变化始末,便可嗅出味道。在创意上可见破墙而出的巴士车头,也随处可见后现代主义、超现实主义的各式装潢,色彩缤纷的妆点着整条街,所以不断想出新点子,展现自我的创意,就成了经营者的重要功课。

 

 

泡沫红茶海外的发展

泡沫红茶走红台湾,也走红世界其它国家。据统计,自一九九三年第一家泡沫红茶在上海创立之后,如今估计至少已有五百多家,这期间的发展也仅仅数年而已,却显现了泡沫红茶的一枝独秀。以上海黑珍珠实业有限公司为例,在原料上,无论是泡沫红茶所需的各种材料,或是吧台需要的器材、杯具等,已经能一应俱全。产品由黑珍珠粉圆单一品种,增加到目前的五百多个品种;最初依靠进口,到现在八成以上产品均自行生产,除了占据上海百分之七十的市场,在大陆十几个省市地区均设有经销商,甚至还出口到美、日等国,市场并不断在扩大当中,可窥见泡沫红茶在大陆市场的潜力。

 


 

另外,泡沫红茶也走红到西方,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的温哥华,不但年轻华裔学生放学后,会上泡沫红茶店啜饮珍珠奶茶,白人也越来越接受这种新饮料,甚至比华人还更爱喝。而美国纽约中国城的圣徒高山茶坊,可喝到用台湾进口的珍珠圆子调制成的泡沫红茶,每杯三、四块美金,有红茶、绿茶、加味的奶茶、椰汁茶、杏仁茶等多样口味,更可见泡沫红茶已经成为东西方同时流行的饮料了。泡沫红茶可调制出各式口味的泡沫系列,每一种口味各有其风味,可依个人的嗜好选择。在制法上,泡沫红茶是利用鸡尾酒用的摇茶器,将传统的红茶、绿茶,或是乌龙茶,拌上各式果汁、香料后,左摇摇,右摇摇,调制而成。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