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普洱到大渡岗

找到约40条结果 (用时 0.011 秒)

景洪市:大渡岗的茶史文化

大渡岗乡属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位于景洪市北部,距市政府驻地65公里,东接勐旺乡、南连勐养镇、西邻景讷乡、北与普文镇接壤,国道“213”、“昆曼”高速公路和泛亚铁路从境内穿过。

全乡国土总面积787.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797.3米,最低海拔668米;辖大干坝、大荒坝、大荒田、关坪4个行政村,有59个村民小组、4578户、1.42万人;有傣、汉、彝、布朗、基诺、哈尼等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69%;辖区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3.31%;年平均气温17.5℃,年降雨量1600~1900毫米,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大渡岗乡2013年被评为“中国美丽田园·十大最美茶园景观”,获得“2016森林中国·森林文化小镇入围奖”,2019年大渡岗以6.5万亩的连片茶园,被世界纪录认证机构——英国世界纪录认证公司认定为“世界最大连片茶园”。

中国西南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以马帮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以茶叶为主要载体,从而形成纵横交错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

茶马古道主要分滇藏线、川藏线(也称陕康藏)、进京官马大道等。从古普洱府出发的茶马古道连接滇藏等地,延伸到不丹、尼泊尔等南亚、西亚的国家和地区。从普洱等地出发到北京为终点的茶马古道,成为明清及民国时期中央政府统治云南疆土的交通枢纽,因此才在普洱、版纳等茶区有了皇家茶园和贡茶。

从广义概念上讲,茶马古道包含着刊木古道,但从狭义概念上,刊木古道是一条具有特殊意义而曾经独立存在的古道。

在唐代独立存在的南诏国修建刊木古道,以大理太和村为起点—永建—巍山—南涧县庙山—乐秋街—碧溪—公郎—沙乐—景东县安召后……连接普洱市、版纳州等古代银生节度的一条贯穿南诏国、大理国时期的国道。当时的刊木古道主要作用是运输粮草、兵马、食盐等物资。刊木古道兴盛于唐宋时的独立王国南诏国和大理国;元朝灭了大理国,收复大理国疆土后,云南的经济、文化中心转移到了昆明,从此刊木古道走向了衰落,从“国道”变成普通民间商道,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它的名字也淹没在历史的记忆中。但它毕竟存在了四百余年的时间,我们只能穿越千年历史,去挖掘发现与之相关的历史细节,还原历史的原貌,从刊木道到茶马盐道再到茶马古道的演变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政治中心的转移、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在2021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周末,在牧童蝉茶园公司董事长杨恩富的盛情邀约下,我来到大渡岗。我原来对大渡岗的认知定位仅仅是令人震撼的现代茶园,与厚重的历史文化联系不上,但此行让我原来的认知有了极大改变。大渡岗乡文化站的孙成昆和牧童蝉茶园公司总经理白廷文对大渡岗乡界内部分地段的茶马古道进行了调查,沿途走访,采访了一些上年纪的老人,对茶马古道的走向,所经过的地名作了详细的记录,为我完成此文提供了大量素材。

刊木古道最早从大理—景谷—宁洱—思茅—大渡岗到达景洪、勐海等地,沿途地势起伏,森林茂密,野兽出没,河流众多。版纳在唐宋时期,属银生节度管辖。大渡岗作为古代交通之咽喉,马帮历史文化悠久,从思茅—麻栗坪—普藤坝(今普文)—版纳塘—野麻地—关铺山(今大渡岗结基林)—官坪(今大渡岗关坪)—三岔河—马鞍山—小勐养—攸乐(今景洪市基诺乡)—车里(今景洪市)—小勐仑—易武等。从普洱市思茅到版纳的普文有42公里,普文到大渡岗的距离41公里,古代人行走2天,马帮需3—4天的时间。


孙成昆和白廷文已调查过的大渡岗乡内的部分古道全长近60公里,线路为:关辅山(驿站)—武庙—九队—大板桥—拜佛井—牧童蝉驿站—鱼塘—茶地梁子—老厂地梁子—昌泰茶业老房子—大旧路梁子—铁塔—水香菜林—县联社一队—大庙梁子—象鼻子山—二台坡—关坪。

他们在考察中,发现在关辅山还有武庙遗址,这里海拔1248米,这座古庙曾经是古道上的一座地标,据说在解放初期被撤毁,其石头被运去修建大干坝大队村公所。另外,在牧童蝉茶园附近的古井今尚存,其形如砂锅,一股清泉泻出石涧,充溢而出,位于古道边上,据说,由于水井的位置相对较低,在过去马夫行人都要跪着俯下身之后才能饮到井水,这眼井水可解疲劳、治瘴气,有特殊功效,就形成饮水必跪,故名“拜佛井”。古道从牧童蝉茶园穿过,不远处有大板桥、大庙山等千年前的历史烙印。古道上的关辅山驿站和关坪驿站,在古时候既是官府的关卡又是驿站。

童牧蝉茶园内现在保存着几百亩的湿地,这里曾经是个官府的养马厂,附近也是刊木古道上的古驿站,如今还保留有古井、古道等遗迹,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是大渡岗农场第一批开发人员进驻之后所建的养马场;相距不远的地方有个叫大板桥,在上世纪90年代,当地人在水沟里挖鱼塘,挖出两块用一棵树劈开两半的桥木板,长5米多、宽近1米,浸泡在淤泥里,千年不腐,已变成阴沉木,后来被人高价买走。

如今在大渡岗乡保留的古茶树、大茶树已经不多,他们在考察中了解到,在乡内的江西村、石屏村、景东村等地方过去都有很多大茶树,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连片规模化的现代茶园时被毁了。

在刊木古道兴盛时期,从大理到巍山古城,再从巍山走20余公里就是庙山,是一个古驿站、哨关和古代屯兵养马的地方,被命名为“刊木古道上的第一关”。大渡岗也有一个地方叫大庙山,因古代建有一座大庙而得名,两个都应该是南诏国时建的庙,都叫庙山,使用功能上相同,二者有一定的历史关联度。在古代马帮行人走这条古道有四五百公里的路程,一个来回需要近一个月时间,沿途有疾病的困扰,有野兽的袭击,有贼人的惦记,有路途的疲劳,有家人的思念,到庙里去祈求神灵的保佑,是当时人们最大的心灵安慰。

在考察的过程中,在大庙山还发现一些瓦砾和庙址基脚石等遗迹,大庙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00度55分56秒,北纬22度19分23秒,海拔1232米。大庙山地理位置特殊,位于梁子的垭口上,位置较高,周围群山环绕,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站在高山遗址上回望千年历史,由于社会的发展,交通工具的迭代,曾经的古道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只能去想象当时南来北往的官兵商贾、马夫行人,在途经这里时利用放哨和休息的时间,去祈求保佑一路平安的那份虔诚。

图文来源:包忠华,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节选自:《普洱茶苦旅—刊木古道》

99易昌号:牵动四方各诸侯,引动普洱大时代

20世纪90年代初期,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传统滇红出口遇冷,再加上南方谈话,国家放开经济发展,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传统国营茶厂经营大多出现问题。

到了1996年,情况则更加严峻,一批高品质出口级滇红被欧洲海关发现农残超标,以往曾大量出口的普洱熟茶,也因为食品安全卫生问题无法出口。

覆巢之下无完卵,次年,整个云南省的茶叶外销市场都进入冰河期,几家国营茶厂甚至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此时,求变就成了各家茶厂的当务之急。

大渡岗茶厂与深圳富华公司

1999年,国营大渡岗茶厂派出厂长李正行,和供销科副科长陈世怀,带着绿茶和红茶样板,到香港农展会参展,希望能拓展一些出口业务。

但当时的香港是普洱茶的天下,绿茶和红茶的市场很小,两人带去的茶样自然是无人问津,最后一个订单都没有拿下,甚至连白送的茶样也剩下大半。

人可以走,但这些茶样真没必要带回去了,两个人就通过介绍,去到香港的新星茶庄推销茶叶,茶庄主人杨慧章热心地接待了他们,并介绍了香港茶叶的情况。

在介绍中,二人了解到什么是普洱茶,香港人为什么喝普洱茶,杨慧章对两人的一无所知也感到惊讶,但实际上在当时,绝大多数云南人都不知普洱茶为何物。

听完后,思路活跃的陈世怀想着大渡岗茶厂是否也能试制普洱茶,便询问普洱茶是怎么做的,杨慧章对生产不甚清楚,就介绍他们去认识自己的供货商深圳富华茶苑发展公司。

说到深圳富华,这其实是上个世纪80年代,省茶司(即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为利用特区政策优势,在深圳罗湖口岸设立的“外贸出口示范点”。

香港是全国茶叶的重要集散地,富华公司就主要负责对接香港,前期的主要业务是为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服务,接收来自双江、凤庆和昌宁等地生产的滇红。

广东国有拼配厂,会将这些滇红和其他省的红茶二次调配,并将这些管制物资出口到前苏联、波兰乃至国际茶叶巨头立顿,换取宝贵外汇。

90年代,由于苏联解体,滇红出口受阻,又因为省茶司部门改制,香港最大头盘商南天贸易公司式微,富华公司的普洱茶业务占比越来越大。

到后来,富华公司名气越来越大,连金元行、东荣,永生祥等当时的广东茶叶头盘商都找上门来寻求合作,富华公司逐渐成为了云南普洱茶的批发点和货源地。

通过茶庄老板的介绍,两人很幸运地遇见了时任富华公司总经理的魏雪峰,和精明能干的业务员太俊林,大渡岗茶厂与深圳富华公司产生了联系。

魏雪峰说当时的香港人认为易武料是最好的,建议大渡岗茶厂派人去易武收些原料制作普洱茶,并表示只要茶品质量过关,富华公司会提供销售上的帮助。

回到云南后,李正行请位于易武的版纳外贸公司帮忙收料,并开始研制普洱茶,不过最先做出的样品都不算成功,于是魏雪峰派了太俊林到大渡岗协助生产。

到后来,李正行成功在大渡岗茶厂做出了一批品质优秀的普洱生茶,即我们现在所说的“99大渡岗”,陈世怀则直接到易武大街上收料做茶。两人为什么会分道扬镳呢?


有货分享

昌泰茶厂的创立

原来自那日的香港之行后,太俊林和陈世怀就成了朋友,当时又正值“国企下岗潮”,两人都有自立门户,自主创业的打算,于是一拍即合,成为了生意伙伴。

下定决定后,两人便去到了易武大街,在这里租了间老屋,后来还注册了“昌泰茶行”的公司名,陈世怀还从大渡岗茶厂找来了几名同样想出来单干的技术员。  

1999年秋,“易昌号”准备开始生产,这个名字,取了“易武”之“易”,和“昌泰”之“昌”,立意高远,不过在生产时遇到了不少困难。

最初生产时,昌泰茶行的“厂房”里只有一套二手压茶机,用来蒸软茶青的是两口农村常用的大铁锅,大家也没有生产普洱茶的经验,都是一边做,一边学。

最麻烦的是压茶用的布袋,市面上连二手的都找不到,只好让家里的女眷踩着缝纫机连夜制作,做出的布袋品质也不好,导致压出的茶饼有松有紧,大小不一,沱茶的窝心也是歪的。

不过,瑕不掩瑜。世人都知99易昌号以易武野生纯料闻名,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其实不是两位创始人的先见之明,而是迫于无奈下的唯一选择。

原来,当年在易武还有一家享有原料优先收购权的龙马茶厂,其只做烘青绿茶,也只要高等级的台地茶料,昌泰茶行这个初创茶企,只能选被挑剩下的大树茶。

而当时的大树料不过两三块一斤,比台地茶还便宜,到了2001年勐海茶厂也来易武收料,大树茶的价格才被抬了起来。

也正是因为这种价格倒挂,昌泰茶行才能用少量资金收来了54吨毛料,成就了99易昌号上最有名的一个标签——首批大规模量产的名山纯料古树茶。

这五十多吨原料,设备简陋的昌泰茶行足足压制了大半年,包含饼,砖,沱等十多个品种,压好后分成四车,先运往深圳富华的仓库。

然而这批茶最初的销路,却不如众人想象的那样顺利。

香港四叔慧眼识珠

一开始,太俊林就请来香港协和茶行的老板黄锦枝试茶,希望他能拿下大货,但黄老试过后认为口感甜柔,担心后期转化不好,就没有要这批茶。

而后,富华公司在香港推销99易昌号时,都吃了不少闭门羹,原来当时的香港人都喝惯了滋味浓烈的勐海茶,这批易武茶滋味清淡,没人看好它的后期转化。

除了用料口感,99易昌号价格太高在当时也饱受诟病,毕竟火遍香港的7542当时也不过几元钱一片,而99易昌号出厂价一片就要几十元。


一些看此事不顺眼的香港头盘商,还找到省茶司总经理邹家驹抱怨,认为富华公司在香港扰乱市场,不过当时各部门都是自负盈亏的,省茶司就没有多管。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告状的事传开后,99易昌号反而得到了更多宣传,人称“四叔”的香港茗香茶行老板陈德,由此了解到了99易昌号,喝后他说到:

“这批茶是我从事普洱茶叶经营这么多年来,所接触过原料最优质的普洱茶,从来没有一片普洱茶像99易昌号一样,在我喝下第一口时就带来这么大的惊喜。”

这位香港老茶人在给予99易昌号极高评价后,直接买下了大货,分出一些入仓陈化后,将剩下的这些全部卖到了台湾,99易昌号才来到了更合适的舞台。

早在1994年,台湾茶人就到过易武,回来后广泛宣传,让易武茶在台湾和东南亚茶人圈都有了一定的认可度,而其香扬水柔、口感温和的特点,也和台湾爆火的乌龙茶有相似之处。

2004年左右,大陆迎来一波普洱茶热,火热的市场下,很多芳村茶商都上云南茶山收料定制,之前卖到港台地区的老茶也有很多回流到了大陆。

在一众八中茶标茶品中,版面独特,用料极好的99易昌号,很快就被市场发掘,价格也水涨船高,还出现在了台湾的《普洱壶艺》杂志上。

99易昌号的品种特点

由于版面,规格,品种众多,当时很多人都搞不清99易昌号家族众多成员的具体区别和价值,后来才慢慢理清,还有了小歪,小宋精等人为区分来的品种。

想要区分99易昌号的种类,可以从制茶背景入手,当年收来毛料后,昌泰只根据料子粗细程度做了下匀堆,分出了正品、精品、极品三种级别。

受绿茶等级思维影响,被命名为“极品”的原料等级最高,数量也最少,精品用料级别稍低,正品用料相对更粗老,目前存量也最多。  

最常见的6款九九易昌号分为宋体和篆体两个大类,每种字体又有极品、精品、正品之分,不过据昌泰透露,篆体和宋体版本在相同品级下区别并不大。

这主要是因为当年生产条件简陋,压茶包饼时可以说是有什么绵纸就用什么,比较随意,当时也没有在意字体上的区别,只是后来才被市场挖掘出辨识点。

由于物以稀为贵,目前宋体极品的价格相对较高,但等级最高,不代表品质最好,普洱茶的陈化本就需要一定的“粗枝大叶”,8582就是最好的例子。

除了这6款的常规品种外,99易昌号家族还有很多存量很小的罕见品种,比如之后才被市场发现的绿色“茶”字版面,以及不同规格的饼,沱,福禄寿喜砖等多达十几种品类。

也正是因为总体产量较大,99易昌号并没有使用同时期常见的石磨手工压制,而是采用了压茶机,用手卡住茶窝,如果发现一个相互垂直的边角,也能证明其为机械模具压制。

说到重量,标准版99易昌号的规格当时被定为400克,但因为条件有限,这批茶便采用自然阴干干燥,成品的水分蒸发后,出厂时重量只有330克~380克了。

再加上20多年的转化,如今纯干仓99易昌号的重量大约在320克~360克,在老茶中属于正常现象。


也正是因为采取自然阴干,当年有批宋体精品,在晾放时遇到了连绵阴雨,在没有完全干燥时就包装出厂,结果香港客户收到后发现茶饼有黄斑,以为是发霉就全部打了回来。

无奈之下,昌泰只好把这批茶放在厂房里继续陈化,没想到后来拿出来品鉴时口感却异常到位,这批茶压制紧实,绵纸色调偏红,又称“小宋精”,算是原产地仓储中的一个早期案例。

还有一款“99易昌厂长版”的情况也类似,是昌泰元老邹寿元03年离职单干时自藏的几件易昌号,仅用白绵纸包装,一直放在易武转化,如今也转化的相当不错。

而在芳村市场上,则流传着“小歪”的故事,小指100克的99易昌号沱茶,歪则是因为技术生疏和布袋不好用,导致做出的沱茶一边厚一边薄,当年被列为次品,后来却因优秀品质被市场发掘。

说了这么多,相信茶友们也能感受到99易昌号最大的一个特点:影响力。由于产量够大,用料够好,这批茶不仅让初出茅庐的昌泰茶行一战成名,更带火了当时还不甚出名的易武。

它的成功,离不开易武的滋养,离不开昌泰的努力,离不开富华的搭桥牵线,离不开香港四叔的慧眼识珠,离不开台湾茶人的朝圣情怀。

99易昌号,一茶牵动四地各诸侯,一茶引动普洱大时代。

来源: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从贡茶到号级茶:国内国际双循环带来的产业崛起

  普洱茶火了,许多不懂历史与时代背景的人,就以为普洱茶的祖上有多荣光,在做一个天大的产业。其实历史不可细读,普洱茶虽然贵为贡茶,但长期产业化水平极低,其政治地位与产业经济地位极不相称。这是由于普洱茶原产地——滇西南地处边疆,清朝长期以维稳为主,云南参与国内、国际贸易双循环程度低,没有大市场的支撑,带不来包括普洱茶在内的云南茶产业大发展。

  云南茶真正纳入国内国际贸易双循环是杜文秀起义被镇压以后,普洱茶由贡茶进入了号级茶唱主角的时代。这标志着云南茶产业的真正崛起。我们也要看到,云南茶虽然纳入了东南亚——大西南——华南贸易大循环,但喝普洱茶的人口有限,导致清末民国普洱茶的产销量不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出口热,普洱茶虽然销往香港、日本、法国、德国、比利时、台湾、韩国与马来西亚等众多海外国家与地区,但消费普洱茶的人并不多,导致普洱茶的年生产量才几千吨。

  因此,我们要知道普洱作为历史名茶,其带来的辉煌长期仅是政治与文化意义的,比如作为边销茶稳定藏区民族团结,作为满清皇家贡茶,作为民国政府抗战的战略物资,作为建国后出口创汇的特种茶,但改变不了普洱茶在2003年之前市场容量与产销量低的事实。普洱茶真正大产业化发展还是2003年以后的事,国内大市场的激活推动着普洱茶产业的狂飙突进,在某种程度上实践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思路。

  从产销量来讲,80年代是属于滇红的,90年代是属于滇绿的,普洱茶在产销量方面只是配角。为什么云南人在2000年不认识普洱茶,是因为云南人喝滇青的传统,在80年代被大渡岗绿茶、90年代被临沧蒸酶茶所改变,老一辈喝滇青三春茶的记忆,已经被70后、80后只喝绿茶所改变。这就是“云南人不喝普洱茶”说法之由来!

  在云南绿茶的黄金时代(1993——2002),我们不会正眼看一下勐海茶与勐海茶厂,当年勐海茶拉到思茅五一停车场交易是低端茶的代名词。这世界变化快!

  2003年之前,普洱茶的产量少得可怜,从来没突破一万吨。八十年代,一年能出口两三千吨就觉得自己很牛了,而且这是1985年才实现的。99年销量因台湾与德国市场引爆而剧增,许多人98年99年2000年淘到普洱茶第一桶金,然后成为什么普洱茶教父……

  一个几千吨的小市场小产业,被过度包装成大经典大神话,浪费了多少祖国宝贵的纸张。

  然后说民国、清朝有多牛,这么火,为什么茶叶种植面积、产量、运销量这么低!为什么低?因为种多了卖不掉!说老字号有多牛,我跑到易武见那些老字号的老宅,很小家子气,证明当年不会做太大生意。商人、文人为名利喜欢拔高历史,但我们要尊重历史……

  本文将首次从国内国际贸易大循环的角度讲云南茶的历史……

  解释一下,为什么普洱茶贵为贡茶,在有清一代种植面积、产量与运销量又那么小?这种产业化规模小,是与福建茶区、两湖茶区、安徽茶区与江浙茶区相比较的,云南边地茶与内地主产区的产业化程度不可同日而语。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历史上宁洱不产茶(困鹿山原属景谷,不能证明宁洱产茶),其实道理很简单,茶叶种多了卖给谁?没有大市场支撑,宁洱人种茶动力不足。以普洱茶为代表的云南茶产业,在清道光年间以前形成商品化的产茶区很少,以思茅厅古六山最为出名。道光以后,尤其是杜文秀起义被镇压以后,商品化茶叶种植基地才开始遍及澜沧江中下游两岸,与之对应的是民间私商茶叶经济的兴起,普洱茶由贡茶时代进入了号级茶时代,才真正使云南茶在清未民国进入了规模产业化时期。翻历史资料,云南许多产茶县,大面积种茶都在光绪年间到民国,赫赫有名的老字号,大都成立于1870年之后。

  云南茶产业不发达,首先是远离销区,云南多山,产业效率极其低下的马帮运输极大阻碍了云南茶的产业化进程。内地的福建茶、两湖茶、皖茶、江浙茶,不但处于内销腹地,而且纳入了国际贸易大循环,而且可以利用江河湖海搞低成本的内河与海洋运输,在运输效率与大市场接轨方面,是云南茶不可想象的。

  茶马古道,其实是云南古代近代的商路,茶叶运输量其实很小。比如,滇缅贸易量最大的商品——棉花,许多搞茶文化的都不知道……

  云南的茶文化就是,当代普洱茶荣光,祖上就一定无限荣光。云南的茶走山路,靠马帮,运输成本高,影响了大规模商品化。看看两湖江浙安徽福建茶区,全部是江河湖海运河运输,水运比马帮运输成本低多了,茶叶商品化远超云南,而且福建、两湖、安徽、江浙茶区纳入了国际贸易,而云南……

  看下古代近代中国茶叶主产区发达的通航水系。以武夷茶为例,到广州,到福州,到上海,除走一小段陆路外,全是水路……

  在中国东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全部被支流与运河连通,成为一条河。所以,中国有古代世界最发达的农业与繁荣的工商业。一条被黄河夺道消灭的古济水,从北到南,将黄河与淮河连在一起,加上吴国开邗沟,连通江淮,这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江淮黄河已沟通成一水。

  四川雅安茶虽然也是人背马驮,但其离藏区比滇西南、滇西产茶区近得多,故以雅安茶为代表的川茶输藏量远超云南茶,以至于今天雅安茶被称为“藏茶”。

  云南周边长期没有茶叶销售的腹地,要超远距离拉到藏区卖,这是清朝严控边疆产业与贸易政策造成的。

  宋元以降,明清两朝不以贸易立国,相反对海疆与边疆的对外贸易极为警惕,比如东部沿海走私集团带来了倭寇,出身海盗的郑成功父子长期盘踞台湾,所以朝廷要海禁,生意只能到广州十三行去做。清朝的中缅关系决定了朝廷对滇西南的开发极为保守,以稳定为主,不出乱子就好,发不发展关系不大。

  明代,前有“三征麓川”,后有缅甸东吁王朝的崛起。乾隆年间,爆发了中缅战争,虽最终和平解决,但中国吃了大亏。云南的西部与西南部边疆战乱不断,经常出现危及国运的大事件。中缅边境有明遗民问题——桂家、敏家集团,朝廷担心,内地汉人跑到边境土司地开矿垦殖,会形成数万人聚集的大银厂,这些武装银厂再跟缅甸、边境土司与明遗民勾结起来造反或武装割据,成为大清国的边患,故只主张在边地实行有限度的拓植。桂家首领宫里雁在缅甸木邦开发波龙银厂,石屏人吴尚贤在葫芦王地开发茂隆银厂,成为聚众上万,与缅甸及边境土司的关系盘根错节,有雄厚财力支撑的政商军事集团,为朝廷所忌,最终想方设法除去,以消弭边境心腹之患。

  古六山允许发展茶叶经济,是因为江内改土归流,江外宜土不宜流,古六山属江内(澜沧江以北),在雍正朝改土归流,朝廷有统治基础,可以大力发展茶产业,而不担心汉人来多了,与境外势力勾结生乱。不过总量还是要控制的,可以发展,但不能太过于发展,以至于尾大不掉。中缅关系紧张,加上边境土司与明遗民问题复杂,清朝将滇西南视为严格控制开发的地区,云南与东南亚没有形成繁荣贸易的条件,云南茶除了本省消化以外,只能远距离卖藏区。交通不便,没有深入参与国内市场大循环,更没怎么参与国际贸易大循环,导致云南茶发展缺乏大市场驱动,长期产业化水平低。

  接下来,讲讲清朝中叶的人口大爆发、杜文秀起义与中缅棉花贸易圈对云南茶规模产业化的决定性影响。

  我们知道,康雍乾盛世也是中国人口爆炸性增长的一百多年,到了乾隆晚年中国内地已经人满为患,越生越穷,过剩的人口就向人口少的边地移民,甚至移民东南亚与美州。清廷在人口压力下,也只好松驰边地严控移民的政策,对大规模的自发移民睁只眼睛闭只眼睛,只要不太过份,保持容忍态度。于是,从18世纪晚期起,出现了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而云南内地也“穷走夷方急走厂”,出现了石屏人大规模向滇西南移民拓殖——走西头。古六山的茶叶经济,就是石屏人拓植的一个重镇,通过小本经营完成原始积累后,纷纷开茶庄办商号搞多种经营,从而将普洱茶从贡茶时代推向号级茶时代。

  乾隆晚年兴起的边地大移民过程中,汉民不敢过多深入持敌意的边境土司地,但杜文秀起义造成的战乱将边地土司政权摧毁,汉民随汉军与流官政府深入边地——夷方,在汉文化的推动下,澜沧江中下游两岸纷纷种茶,云南茶产业在光绪年间进入了产业化大开发时期。杜文秀起义军多回民,回民善贾,起义失败后杜部回民大量逃往边境与缅甸、老挝、泰国,这些会做生意的人牵扯了一张东南亚与云南乃至大西南的庞大贸易网,其中茶叶是重要商品。这样一来,云南茶除藏销与瑞贡京城外拥有了东南亚——云贵川藏统一大市场,这对云南茶在1870年以后的崛起功不可没。

  1885年,英国攻占上缅甸,吞并了整个缅甸,缅甸以殖民地经济的形式纳入了全球产业分工与贸易。缅甸掸邦高原产棉花,但缺生丝,云南产茶,四川产丝,但缺棉花,于是以中缅棉花贸易为主的“缅甸——中国西南贸易网”形成,云南的大商号,比如永昌祥、茂恒等,到缅甸进棉花卖给四川,将四川生丝卖给缅甸,再顺手将云南茶卖到云南内地、四川、贵州、西藏、广东、香港与东南亚。这样一来,云南茶就纳入了国际国内贸易双循环。

  滇西南第一次淘金热,是盐银,带动了澜沧江下游古六山的兴起。这是石屏帮的贡献。第二次是中缅棉花贸易的淘金热,云南的腾越帮、鹤庆帮、喜州帮、玉溪通海帮,乃至四川商帮参与,以棉花纺织业构建了西南三省之商业贸易版图。

  这些商帮除了经营棉花、棉布、丝绸之外,也做茶叶、玉石、毛皮、大烟、日用品、土特产、五金生产生活工具等赚钱生意。为什么西南三省喝不发酵的沱茶、方砖、散茶,就是这些商帮的功劳。从缅甸进口棉花,川销滇茶,缅销川丝,是当时一些大商帮的经营重点。

  下关沱茶的创始人为大理喜洲“四大商帮”之首的严子珍(镇圭),他于1902年与江西商人彭永昌、北城商人杨鸿春合资创立了“永昌祥”商号。在国内主要做滇藏、滇川贸易,在国外主要做滇缅、滇印贸易。其经营方针是:滇茶销川藏、川丝销缅、缅棉销滇、滇藏药销川。主要靠长途贩运,调剂余缺获利。

找到约39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