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普洱茶测试

找到约339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8款普洱茶对比测评:小罐茶与百元茶无异!大益、益普香更实惠


——文章转载自消费者报道(ID:consumerreport)


按:

走高端精品路线的小罐茶,真的品质上乘吗?一起来看看测试结果!


“小罐茶大师会不会累坏了?”


近日,网络上一份“逻辑工整”的段子让小罐茶“价高质低”的传言甚嚣尘上。



当然,小罐茶也及时作出回应:



但小罐茶真的如宣传所言“大师出品,必属精品”呢?


马上就要过年了,手信也在紧张筹备当中,我们钱包里的钱可不想轻易成为别人家的“智商税”!


怎么办?测评走起来!《消费者报道》进行了8款普洱茶的对比测评。

 

测试品牌

 

庆沣祥普洱紧压茶(熟茶,2017年)

新益号龙柱普洱茶熟茶(2017年)

天福茗茶陈年普洱茶(2017年)

角亭南红普洱茶(熟茶)紧压茶(2016年)

大益醇品普洱茶(熟茶,2016年)

小罐茶普洱茶(熟散茶,2017年)

中茶茗香三年陈普洱茶(熟茶,2016年)

益普香吾茶(古树熟茶,2016年)



-品质指标-

水浸出物:茶汤够不够醇厚,要看它够不够多。含量越高,口感越浓厚。

咖啡碱:“课堂钓鱼党”的救星,提神醒脑最佳,有了它再也不用担心上课打瞌睡了。含量越高使人越亢奋,当然你也会“失眠”。

茶多酚:号称可以防癌、抗老化、消脂、防蛀牙的“养生小能手”。

游离氨基酸总量:给你带来一种怡人的清新感。


-口感指标-

消道长这次召集了15名志愿者“专业”品尝了8款普洱熟茶,有国家一级评茶师、专业茶友及业余茶友等。主观评价指标是:外形和内质。


外形审评

色泽:以纯正血统的“猪肝色”为佳。

条索:看茶叶有没有卖力地卷成了圆鼓鼓的一团,松松散散又轻飘飘的再见不送吧。

整碎:最怕虎头蛇尾,因此上、中、下三段茶都要拼配适当。

净度:茶叶梗越少且越嫩的越好。


内质审评

香气:能否口留余香,全凭一口陈香馥郁。

滋味:入口顺滑、醇浓、回甘、生津,与各种不良滋味不沾边。

汤色:汤色要红浓明亮有光泽,不能深暗到浑浊。

叶底:舒展到叶子的最初状态,它应该是柔软、肥嫩、红褐、有光泽、均匀。



CCR推荐(懒人版抢先看)



小罐茶并不好喝,益普香口感更佳!



消道长邀请到资深茶叶专家、爱茶人士等15名志愿者主观盲评8款普洱茶(熟茶),从外形、内质等8方面来对比其口感差异。

 

普洱茶盲评现场

 

主观品评结果显示,价格高昂的小罐茶仅外形好看,而其香气、滋味、汤色均不足,排名中等;益普表现让人眼前一亮,其在香气、滋味方面领先,仅汤色方面稍显不足,但仍旧被多数志愿者推荐;而天福茗茶在滋味及叶底方面被大家诟病最多,成为“最难喝”的普洱茶。(如图1)

 

 

 在外形审评方面,志愿者普遍反映新益号虽看起来硬且紧实,但实际上茶叶间的缝隙较大,不够紧密。而其余5款紧压茶的棱角较分明、厚薄一致,松紧程度相当。


小罐茶和天福茗茶2款散茶在嫩度、匀整度上可圈可点,表现优秀,难分伯仲。但细细观察、触摸之下会发现小罐茶的条索更为紧结。

 

左为天福茗茶陈年普洱茶细节图,右为小罐茶普洱茶(熟散茶)细节图

  

在内质审评方面,志愿者普遍认为新益号、大益、益普香滋味较为醇厚,香气浓郁,相反地,庆沣祥、中茶则茶味较淡。天福、中茶带轻微酸涩味,或是发酵程度欠缺的缘故。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志愿者认为八角亭“有股淡淡的药香味”,益普香“回甘明显”,成为了一道独特的味觉记忆。

 

小罐茶与百元茶无异


一般来说,水浸出物越高,茶的品质越好(表现为嫩度高,茶汤浓)。在国家标准GB/T 22111-2008《普洱茶》中规定,普洱茶(熟茶)水浸出物含量≥28%。


测试结果显示,售价最低的新益号其水浸出物检出最低,在意料之中。但售价最高的小罐茶只排名第四,并不突出;而价格适中的大益力拔头筹,摘得第一。(如图2)

 

 

另外,消道长注意到一个细节,储藏了近两年的普洱茶(2016年)与储藏了数个月的普洱茶(2017年)在水浸出物方面几无差别。


再来讲一下游离氨基酸,游离氨基酸是茶叶水浸出物中呈游离状态的有机酸。它一般占茶叶干重2%一4%,其含量与茶叶品质密切相关,是构成茶汤鲜爽味的主要成分。


一般认为,游离氨基酸的总量越高,茶叶的感官品质越好,茶汤也更鲜爽。 


测试结果显示,8款普洱茶游离氨基酸总量几无分别,最高的大益和小罐茶仅比中茶高出0.2%。尽管含量一致,但价格方面着实差距明显,仅以大益和小罐茶为例,两者售价却相差近40倍。(如图3)

 

品质高低有别,咖啡碱含量谁胜一筹?


测试结果显示,无论是高端茶还是普通茶,咖啡碱含量与其价格并无关联。


8款普洱茶保健作用与品质差异明显。其中,天福茗茶、益普香、小罐茶表现较好,八角亭较差。(如图4)


在此,消道长建议消费者,日常应避免空腹喝茶,一天的喝茶量不宜太多。除此之外,尿酸偏高的病人也不宜摄入咖啡碱。

 

  

如果有人问你,茶叶有什么有益成分?第一个被你提到的,可能就是茶多酚了。茶多酚是茶叶中的功能性物质,对人体大有裨益。茶多酚的含量亦会影响茶的口感,太多会“涩”,太少则“寡淡”。


测试结果显示,8款普洱熟茶的茶多酚含量并不高,平均含量为10.7%。仅新益号的含量不足10%,剩余7款均差别不大。(如图5)

 

小罐茶仅在综合评价中并列第四,是否值得高价购买?




综合主观和客观共超过10个分项的得分,被寄予“厚望”的小罐茶并未脱颖而出;相反,大益醇品普洱茶(熟茶2016年)和益普香吾茶(古树熟茶2016年)这两款相对实惠的普洱茶分列一二。


所以,站在性价比这一层面来看,《消费者报道》认为小罐茶并没有优势。

 

买&藏普洱茶tips


1.保证空气流通。普洱茶也要“呼吸”的,不要将其储存在密封的柜子中,要保证空气流通,但不意味着将茶放于通风口,因为这样会使普洱茶的香味散失。


2.温度适中,最好是长年保持在20~30℃之间。


3.避免太阳直射,放置在阴凉处为好。


4. 避免串味。茶叶是一种多孔疏松体,不能将普洱茶和其他有异味的东西放在一起。


 

“小学背背佳,中学好记星,初出茅庐E人E本,富有阶段8848,退休小罐茶”,网络上一句让人无奈的调侃折射出一个真实的社会现象:到底何时,我们从消费产品走向了消费价格?


——文章转载自消费者报道(ID:consumerreport)


关于科维乐


    科维乐通过多方探索实践,推出了“智能云茶追溯系统”,依托于微软云平台,从茶叶生产的上游、中游、下游和行业标准及规范入手,全面溯源,实现茶叶从茶园到茶杯的全过程追溯。同时,针对茶农、茶企、茶商、消费者和藏家,分类设计溯源线路,量身定做符合实际的追溯方式,为打造透明安全的云茶市场服务,助推“千亿云茶”产业朝着规范化、体系化发展。

来源:亚和说茶

普韵茶庄PVTEA:家庭存放普洱茶

   这里说的存放地点是指普洱茶存放的房室。对于存放地,又把它分两类:大型的专用仓库和私人少量存放。在这里就不对大型专用仓库谈论什么了,毕竟这个对一般的藏友没什么意义。以下主要说说对一些普韵茶庄见过的存放环境的差别。



住 宅

 

  住宅这里指的是自己的家。对于普洱茶的家庭存放,无论何时,茶叶都受到茶友的呵护,应该问题不大。但有些朋友还会问放在阳台好不好?放厨房可不可以?对这类环境变化大或有异味的地方,我觉得不是理想的存放地点。在家放普洱还有一些被忽略的地方,例如你的宠物大小便会令房间有异味。另外一个就是家里如果有老人同住,祛风油、跌打油、风湿膏等是老人的必备之物。这就需要注意使用这些有强烈气味的物品时茶叶容易吸附这些气味。

   普韵茶庄PVTEA建议:存放客厅里面,保留原有的包装,并且密封存封比较好,不要放靠近厨房和卫生间。



私人仓库

 

  多数指没人住的旧房子。跟家里差不多,只是没人住了,通风和防水就得多用心机了。常回看看,回看看……还有一个比较多的人用来存放普洱茶的地点就是车库。无论是有放车的还是没放车的,得注意的问题比较多。首先,现在的车库要么很密封(水泥城堡,空气不对流的)、要么很不密封(铁皮集中营,挨家挨户)潮湿不说,单是废气已经够受。我见过很多这样的炼狱,作为普洱茶的爱好者,你希望你的茶在这样的环境中陈化吗?


   普韵茶庄PVTEA建议:不要存放车库、雨水和受潮原因。




办公室

 

  办公室也是很多朋友喜欢存放茶叶的地方。因为无论上班族和老板,都会有很长的时间呆在办公地点,这样会方便随时监视自己的爱茶。但办公室也存在很多不良因素,如通风问题,乌烟瘴气的办公室并不少见。还有的就是不可控的温差,很多公司白天的空调开到像冷库一样,到下班时间空调关了,温差特别大。还有一个就是你身边的人,茶友爱惜茶叶,但毕竟是个公众地方,没办法要求别人跟自己一样爱惜呀。



普韵茶庄PVTEA建议:可以存放在柜子里面,并且保留普洱茶原有包装会更好。




人工抽湿(建议慎用)

 

  说到防潮,应该是很多朋友都会感兴趣的话题。在此我就将多年的实战经验简单说说。首先,我会将各种人工抽湿划分为两类:强制抽湿和动态抽湿。

 

  强制抽湿其实就是对空间的水分和茶叶的水分进行强制吸除。要进行强制抽湿,需要一个现代化的工具:抽湿机。抽湿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热风将空气以及物体加温,以达到使物体本身水分的蒸发,然后回收到机内把水分冷凝。抽湿机能强效地把水分控制在一个比较低的范围值内,如果不间断地开抽湿机,能把一个较密闭的房间湿度降到5%。抽湿机对于茶叶的影响一般在于抽湿过程中的加热作用,使用时的处理要十分注意,我个人不建议使用抽湿机进行强制抽湿。所以在此不对抽湿机处理的细节细说。

 

  动态抽湿可以细分为空调抽湿、吸湿剂抽湿。动态抽湿对茶叶本身的湿度(水分)作用不大,主要还是降低空间环境的湿度。



普韵茶庄PVTEA建议:可以慎用。




空调抽湿

 

  空调抽湿是利用空调对空间进行降温,从而令空间的水分冷凝,使湿度降低。空调抽湿是不能达到抽湿机那么低的湿度的,而且对物体本身没有太大的除湿效果。空调基本上每个家庭都有,但我也是不建议使用。首先对于空调的温差处理要十分仔细。第二就是空调是改变储存空间湿度,所以需要长期使用,耗能非常大。我试过24小时恒温房间温度4个月(横跨整个梅雨季节)测试茶叶变化,相对自然存放变化较慢。而且对于关空调后的缓冲处理要十分注意。

 



吸湿剂抽湿

 

  一般我们能找到的吸湿剂有活性炭、石灰、吸湿硅胶等。

 

  活性炭是一种天然的吸湿材料,可降低小空间内的湿度。活性炭经济相对贵一点,并且请相应人员看守,每个月上下换位,保证通风,每个月从中拿出一饼普洱茶来品茗,香气。普韵茶庄PVTEA 打造中国中期普洱茶领导品牌而奋斗终身!




你知道普洱茶耐泡,那你知道哪一类普洱茶比较耐泡?


我们先来探讨一个问题:

普洱茶比其它茶耐泡?


我们知道,普洱茶有一个优越于其它茶类的特点,就是它的耐泡性


原因很好理解,云南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造就出独一无二的云南大叶种茶树,其内含物质成分远超其它茶类,自然比其它茶类耐泡。

有茶友对此有质疑:“我同样用大杯泡普洱茶和绿茶,为什么,普洱茶三杯就没味了,绿茶却可以泡四、五杯?”


我这样解释:一个茶的耐泡性不是这样测试的,在水温不变、茶具不变、茶水比不变的前提之下,用固定茶叶浸泡时间来测试茶叶的冲泡道次,这看似科学,却不合理。这是因为同样时间内不同茶类的内含物质在热水中的析出速度不一样,茶汤的浓度也不一样,过浓过淡都不适口,请问:不适口的茶,再耐泡又有何意义?


例如某一道次的茶同样时间内绿茶可能刚好适口,普洱茶却过浓了,这样测试出的耐泡性毫无意义!相对合理的做法是:两种茶叶的浸泡时间由冲泡者掌控,看茶泡茶达到每泡茶适饮即可,这样测试下来,看看哪款茶的冲泡道次多,哪款茶就耐泡。若不管所泡茶的种类、形状(散的、紧压或针型、片型、碧螺春类、铁观音类)如何,直接以每泡茶的适口性为标准,则普洱茶的冲泡道次明显胜出。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普洱散茶外形看上去粗枝大叶,尤其是散茶,没有经验的冲泡者如果只用手抓,看上去很少的投茶量,也许实际上内含物质足够多,这样大杯泡出的茶短时间内浓强度过高,不仅喝起来苦涩重,而且显得“不耐泡”。


反过来凭手感抓看上去数量多身骨却轻的绿茶,实际内含物质却不多,大杯泡出的茶当然淡薄,而且不耐泡。陆羽在《茶经·五之煮》写到:“茶性俭,不宜广,广则其味黯澹。意思是茶的性质“俭”(营养物质没那么丰富),水不宜多放,水多茶少,它的味道就淡薄啦,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现在我们接着讨论另一个问题:

哪些普洱茶比较耐泡?


普洱茶有生茶和熟茶之分,又有新茶和老茶之分,还有茶区之分,山头之分,原料树种之分,选料级别之分,大树小树之分…那么,这些形形色色不同类型的普洱茶的耐泡性又会怎么样呢?

不管什么类型的普洱茶,比较其耐泡性 主要依据便是内含物质成分,而茶汤中的内含物是以其水浸出物的含量衡量的,但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水浸出物含量高的茶叶耐泡性就强。在实际泡茶过程中,茶叶水浸出物中最先也是最快溶入水的是芳香类物质和氨基酸,而测试茶叶耐泡性主要基于冲泡的后面道次,也就说这两类物质对茶汤耐泡性的影响不大,水浸出物中,对耐泡性影响最大的是茶多酚和咖啡碱,故,茶叶的耐泡性可以用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含量来大致推断,对于熟茶,由于茶多酚转化为茶黄素,酚/氨比值越大,形成茶黄素的潜力就越大,以茶黄素代替茶多酚,上述推断一样实用。

熟茶和生茶相比,茶多酚和咖啡碱总体含量均有所损耗,故生茶的耐泡性要优于熟茶;

老茶和新茶相比,老茶的茶多酚和咖啡碱总体含量在存放过程中有所损耗,故新茶的耐泡性要优于老茶;

依次类推,那么我们就有了如下结论:

生茶>熟茶;新茶>老茶;持嫩度高的原料>持嫩度底的原料;高级别原料>低级别原料;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老树茶>台地茶


这就可以解释福鼎大白茶的水浸出物高达46.8%(云南大叶种为45.3),却不如普洱茶耐泡,原因在于:云南大叶种的茶多酚(38.74%)和咖啡碱(4.44)含量远超福鼎白茶。(茶多酚和咖啡碱分别为:21.62、3.74)


在老树茶和台地茶的平均含量比较中,虽然台地茶的灰分和水浸出物占优,老树茶的茶多酚却高出,这便是老树茶较台地茶更显耐泡的原因。


至于新茶和老茶的比较,一般认为老茶更加耐泡,其实这是表象,老茶内含物质浸出较慢,如果不用时间作考量,耐泡性不如新茶,过多的时间用于醒茶和后面道次多使用留根法便是明证。



熟茶方面:发酵度重的熟茶<发酵度轻的熟茶,有年份的熟茶<新出堆的熟茶,持嫩度低的熟茶<持嫩度高的熟茶


宫廷熟普和黄片之类,因单芽或单叶原料的,属于个例,均不耐泡,黄片看似耐泡实质是水浸出物析出较慢,泡的时间长,冲泡道次却不多。


本文原创 作者:刀哥

文中观点仅作者一家之言,有不同意见,欢迎讨论


找到约317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