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品香识普洱

找到约241条结果 (用时 0.021 秒)

益木堂茶仓:带你身临其境,寻香识木(游学记)

  以下文章来源于57號茶学堂,作者李文娟

  正值小雪时节,西北运营中心“和运茶业”组织了一场云南普洱茶山游学。北方已经初降大雪,万物枯槁,而云南却晴空万里,山花烂漫,此时此刻即将开启“身临其境,寻香识木”的益木堂普洱茶山之旅,踏上一片阳光明媚、绿意盎然的寻茶之路......

  2020年11月25日午时,抵达西双版纳嘎洒机场。一下飞机,一股热浪迎面扑来,我们加快步伐,一头扎入早已等候多时的益木堂车队里,回到酒店就迫不及待的脱下棉衣,换上清爽的夏装。

  嘎洒机场

  休息片刻,下午4点准时来到益木堂告庄店,西北销售总监黄堂主带我们一起品饮易武产区几款代表性茶品,有曼秀、刮风寨、高山寨,以及易武区的贵族茶薄荷塘。黄堂主讲解了每一款茶的特性,以及当地的气候和土壤,尤其是最后一款薄荷塘,浓郁的花果香与蜜香充斥着每一个人的嗅觉,茶汤饱满绵滑,透着清凉的薄荷感,让我们余韵悠长,回味无穷。

  晚上堂主在告庄用当地最具民族风情的哈尼族特色美食为游学团举行了接风仪式。

  哈尼族特色美食

  餐后穿梭在人潮拥挤、绚丽繁华且展示民族特色的告庄夜市,所有人心情舒畅,期待满满奔赴明日茶山的开启。

  告庄夜市


  第一天

  26日早上九点,游学的车队出发易武茶区。盘山公路蜿蜒幽长,一路上蓝天白云,阳光明媚,路边的树木茂密繁盛,高耸入云,处处遍布着竞相开放的野花,一派生机勃勃、万物峥嵘的景象。第一站是易武乡居高山顶峰的高山寨。穿越3公里密林,寻觅没有被矮化的古树茶园。此处的古茶园是易武茶区保存最完整的一个,这里共生着各种百年以上的古茶树,生态环境完好,茶树长势喜人。在古茶园,此次同行聘请专家韩老师(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普洱茶深加工、茶叶生化等研究工作;助理研究员、国家评茶师、高级茶艺师)为大家讲解当地茶树品种、采茶标准以及高山寨气候差异等。

  高山寨古茶林

  领略完古茶园境况,黄堂主带大家去了寨子里的初制所体验制茶。掌柜提前采摘了茶树鲜叶,让大家体验杀青、揉捻、摊晾等初制毛茶工艺。杀青采用直径一米的大铁锅,烟囱和灶火放在室外,以避免烟灰,保证茶叶的洁净度。整个过程韩老师和制茶师傅教我们如何翻炒,如何高抛,在翻炒中避免烫手,避免茶叶杀青过度,或者爆点等工艺缺陷,大家乐不思蜀,沉浸其中。

  学员体验制茶

  下午在农户家品鉴了两款高山寨古树茶,一款今年的新茶和一款陈放了六年的老茶。新茶条索紧结较长,色泽乌黑绿润,冲泡后汤色明黄透亮,香气优雅持久,让人心旷神怡,而它的滋味更是鲜爽甘醇,绵密顺滑。而老茶却香气纯正,蜜香裹挟着果香,滋味醇厚饱满,有咀嚼感,茶气渐入。最后在半山腰体验了全生态农家宴,餐布是一整片芭蕉叶,餐碟和水杯都用当地的竹子制作加工而成,而食材全部来自大森林的野菜,以及房前屋后的有机菜园、自留鱼塘鲜鱼和自家养的土鸡和鸭子,可谓舌尖上的饕餮盛宴!

  品茗、体验农家宴

  伴着温和的晚风,以及落日余晖,这一天以入住易武民宿而告终。

  易武落日余晖


  第二天

  27日早晨,踏上探秘南糯茶王树之行,途遇仙境般的美丽云海。

  午时到达南糯山半坡老寨,因剩下的路途狭窄崎岖,只能下车步行。相比两年前崎岖狭窄的羊肠小道,现在已经铺上整洁平坦的石砖,道路也加宽了很多。穿梭在南糯山的林荫小道,两旁错落着高大挺拔的古树,沟壑间流淌着清凉的泉水,繁盛壮硕的古茶树便生长在林木之间,接受着优异的漫射阳光,吸收着林间潮湿的水份。韩老师寻了一些嫩芽,从外形和高山寨的茶叶对比,并咀嚼其香与味。南糯山迄今保存有许多珍贵的古茶树资源,是自然的馈赠,也是历史的传承。我们在见证历史的同时又可以品尝它香甜饱满的滋味,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半坡老寨古茶园

  天然的生态环境

  穿越3公里原始森林,终于看到了800年茶王树。相比其它茶树,它的树身和枝干都很粗壮高大,枝繁叶茂,树身周边被围上了栏杆,旁边写上了茶王树简介标语,安静的矗立在那里,尽显威严!

  茶王树

  参拜完茶王树,已是下午,堂主带我们回到勐海参观益木堂茶厂。茶厂被命名为勐海县鸿福茶厂,位于勐海县工业园区,是勐海县第一批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之一。工厂占地面积大约12亩,董事长和黄堂主带大家参观了压制车间、包装车间、静电筛分车间、发酵车间、原料库、成品库、拣剔车间等,边参观,边听董事长介绍制作和加工工艺,以及设备的用途。茶厂设备完善,技术雄厚,为益木堂产品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直观目睹了一款茶从毛茶到成品茶的过程,体验了放心、安全、健康的一杯茶汤!

  参观鸿福茶厂

  参观完工厂,由堂主主泡,选了2005年到2020年9款班章进行审评品鉴。韩老师带领大家从干茶鉴赏,到香气、汤色、滋味和叶底进行全方面审评。我们学习了普洱茶专业的审评方法,审评术语,以及一款好的生普的标准。班章的香气是直接而蔓延的,就像它的滋味,侵略式的环绕,从新茶的鲜爽霸气,到老茶的醇厚顺滑,每一年都有微妙的变化,而2014年却是一个明显的分水岭,瞬间就感受到了老茶的沉香和它久远的历史感,却又保留着一份鲜活…整个审评的过程大家都认真学习记录,每一位游学的伙伴不只是品鉴了难得而珍贵的好茶,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普洱的方法,相信在日后的生活中,今天的学习一定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年份班章品鉴及合影留念

  晚上,董事长又带我们去当地有名的茶王地毯夜市吃烧烤。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了美好的一天…

  网红打卡地(茶王地摊夜市)


  第三天

  28日一早,我们出发班章村,历时90分钟到达班章村口,在标识着“老班章中国普洱第一乡”的牌坊下,我们留下了合影。

  老班章平均海拔1700米,茶树粗大古老,因茶树与森林伴生,生态环境好,茶质好、茶气足、山野气韵强,故被普洱爱好者所追捧。同行的韩老师同样让我们采摘茶树嫩芽咀嚼,苦味重,回甘快,清香明显浓郁。老班章是标准的大叶种茶,茶芽肥大且绒毛多。我们采了几片茶叶,竟然有半张脸大。

  去往茶王树需要穿过一段郁郁葱葱的山路,道路两边分布着高低不同的古茶树。来到班章茶王树旁,看到了被竹篱笆围绕着的茶王树和茶王后努力生长着,虽没有往日茂密风采,但依旧威严庄重。它们相隔十米左右对立而生,相辅相成。茶王树周边的茶树都有五百年以上树龄,壮硕茂密,茶树上遍布着苔藓和各种蕨类生物,更有其他参天古树共同生长,千百年来如一日,守护着这片古老的茶山。

  茶王树和茶皇后

  探秘完班章村,返回途经贺开古茶园,拜会西双版纳保护四号茶王树,一览贺开万亩古茶园。茶树生长在村民的房前屋后和与山寨相连的树木茂盛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构成了一幅“茶在林中,寨在茶园”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古茶园景观,不愧为世界景观最美的茶山。

  下午三点,我们回到益木堂勐海总店,在那里拜访了益木堂大堂主—王子富老师。王子富老师是一位谦卑的制茶师父,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为我们监收鲜叶,试茶、制茶,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制出一款又一款惊艳的好茶!和大堂主一边品茶,一边听大堂主讲解各个茶山的前世今生,大家把平日里无法解决的普洱问题,都提出来和他学习交流。大堂主性格沉稳内敛,却胸有成竹,对益木堂茶品更是自信满满,就像自己亲手调教的孩子,充满了信心与怜爱!

  第四天

  11月29日是最后一天茶山之旅,今日将要拜访魂牵梦绕的景迈山古茶园。景迈山地处云南西南边陲之地,是西双版纳、普洱与缅甸的交界处。去往景迈山的路途崎岖遥远,颠簸流离,就在我们被颠簸的晕头转向,昏昏欲睡的时候,眼前突然显现出茫茫云海。所有人欢呼雀跃,一下子来了精神,各种惊叹和拍照。

  山下云海茫茫,山上风和日丽,山川锦绣,到处盛开着不知名的美丽鲜花。

  景迈古茶园与山上的原生古树混合生长,这些古树动辄几十米之高,树干足足需要三五个人才能围抱在一起。在通往古茶园的途中,时不时传来阵阵诱人的桂花香,或林中不知名的优雅花香,脚下积满了厚厚的落叶,也许正是这样美妙的生态环境,才造就了景迈茶独特的香型!

  韩老师告诉我们,景迈山是最古老、面积最大的栽培型古茶山,它是以笔直的主干垂直往上生长,分叉处离地面最矮也有50厘米左右。茶树树龄甚高,所以在外形上都显得历尽沧桑、饱含风霜。茶树的枝干上长满了苔藓、藤蔓、野生菌类和许多寄生兰花等附生物,还有一种形状类似螃蟹的寄生物—螃蟹脚。大家对螃蟹脚充满好奇,一心寻找螃蟹脚…

  这天回到景洪,已是下午七点,在美丽的澜沧江边,我们品尝了全菌宴,一览月色斑斓下的景洪夜景,蜿蜒的澜沧江像极了温柔贤良的母亲,孜孜不倦的孕育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全菌宴

  澜沧江夜景

  在即将返程的最后一个夜晚,堂主从十个不同年份的弯弓中选了三款进行对比品鉴。先讲了如何冲泡普洱茶,从撬茶到温杯,从注水手法到冲泡时间,堂主耐心细致的为我们讲解每一个环节需要注意的点。从量变到质变,我们都要遵循本源,把握本质,才能让一款茶更好的呈现。随后堂主便为我们冲泡了2020年弯弓,2015年弯弓,以及2010年弯弓。款款惊艳,款款香甜浓醇,而2010年的弯弓更是引人入胜,它的茶汤厚重浓稠,香气饱满,却不张扬。入口后,厚、滑、甜、香,回甘持久,喉韵悠长,似一种来自高山的呼唤,大自然的回归,可以带着你的身心随之而动的穿梭游离......

  至此,便结束了四天茶山之旅。浅游深学,我们跟随着益木堂厂家了解了西双版纳普洱茶的地理分布,即江内江外(古六大茶山与新六大茶山),茶树品种差异、当地气候土壤、茶山自然生态、制茶工艺,以及各个区域的口感特性,老茶与新茶的差别,人文形态,历史文化......人生的每一段征程都值得铭记,在身临其境、寻香识木的普洱茶山之旅中,我们探究了普洱本源,深深的记住每一个我们曾抵达过的山头和村寨,感受到的人文风情,以及喝过的茶,遇到的人。

  茶路漫漫,每一个行走在茶路上的人都需要上下而求索,让我们期待下一次的浅游深学!

普洱茶有哪些香型?哪种茶香最高级?

茶,既是柴米油盐的烟火气,也是中国人心灵与风物碰撞出的风雅事。茶香,是评判茶叶品质的重要标准之一,目前常见的关于普洱茶香有:兰香、蜜香、花香、荷香、樟香、陈香、枣香、原野香等,这些通过实物类比的形容与想象而来的香型,带着中国文化特有的诗意。

普洱茶在长期存放的过程中,香气物质会不断散失,一片新茶饼略带的青气,能在合理的存放过程中渐渐转为纯正清香,进而转化为花香、果香、蜜糖香、梅子香、木香等香气,而最终同归为纯粹陈香。所以对于一款普洱茶来说,某种香型一般不会单独出现,往往一种茶会具有多重香型特征,这也是普洱茶通过细微品饮,值得反复玩味的特色。

陈化中的普洱七子饼茶

清香

清香,普洱生茶以及晒青毛茶最常用的一个香气描述,以其有清鲜淡然之意,让人嗅来有素雅之感,如深山老林、广袤草原之气,无扑鼻之香,却自然和谐,让人舒适。

西双版纳植被密布的古茶山

毫香

毫香,在普洱茶级别很高的时候会表现出来的香气特色。顾名思义就是“毫”所表现出来的香气,与“粗”相反,这种小芽未展的鲜嫩也独具一种特色之香,让人更觉清新可人。

“毫香”也可以说成“嫩香”,是一种更柔和与活泼的清香。毫香描述的是混合香气的整体表现,因此涉及的香气物质较多,因为原料级别更高,大部分有效香气物质的含量也就相对更高,较高浓。

鲜嫩的古树茶菁

蜜香

蜜香在普洱生茶中较为常见,很多茶区的茶在存放过程中能长期表现出蜜香,这种香气持久耐闻,又易于描述和理解,因此容易被记住。具有蜜香的普洱茶也有较好的品质,有时候喝一泡蜜香纯正的普洱生茶,可以一整天都在口中留有余韵。

兰香

兰香,即普洱茶冲泡后有兰花的香气。部分茶友称之为“普洱生茶最高贵的香气”。兰香作为新茶时期的一个特征,给人一种愉快的感觉。但这个香气一般不能保留到老茶时期,并且会持续衰减。

普洱生茶茶汤

花香

花香在普洱生茶中较为常见,而且表现得多种多样,其中很多具有鲜爽花香特色的茶往往令人印象深刻。这种类型的花香或如铃兰、或如百合。花香是一种纯嗅觉的享受,不似果香蜜香一般嗅来令人垂涎。

晒青毛茶

果香

此种香气在普洱生茶中普遍存在,或如苹果,或如柠檬,或如甜桃,或如西瓜等。如苹果香在青气将散的新茶中常见,西瓜香在存放了较长年份的生茶中时有见到。

晒青中的普洱茶

木香

木香在普洱熟茶中较常见,木香与花香蜜香的高扬不同,给人的感觉低沉温和,是一种令人愉悦的香气。

金毫密布的普洱熟茶干茶

陈香

纯正的陈香是普洱熟茶的代表香型,其他的香型都是在陈香的基础上来谈,没有陈香就不是合格的普洱熟茶。

普洱熟茶茶汤

枣香

这种香气嗅来如干枣,一般是普洱熟茶才具有的特征。这种香型往往在原料比较粗老的普洱茶中容易出现,因为粗老叶的总体糖类含量更高,在发酵过程中也能生成更多的可溶性糖。当糖香达到一定水平,就能与木香等其他香气混合而表现出类似干枣的香气。

药香

药香自然就是中药之气,就像中药铺里所闻到的中药气息,其实就是陈放很久的草木之气,因为茶叶也是草木,在陈放久了以后,自然也会出现类似气息。

在南方气候湿热的地区茶叶陈化更快,因此数年之后就可能感受到药香,而在干燥气候中存放则长时间内难以有药香出现。

参考文献

[1] 赵栩,玛歌.品味普洱茶香[J].普洱,2018(03):90-92;

[2] 大滇飞扬.品香识普洱[J].普洱,2012(06):64-66.

闻香识茶 普洱茶香型知多少?(下)

  上周,我们给大家介绍了普洱茶的部分香型,今天继续跟各位接着这个话题说一说。

  梅子香

  在良好的储存条件下陈化十年以上的优质普洱生茶,经常会出现梅子香。梅子香嗅来有清凉之感,又略微带青梅特有的酸。

  必须要注意的是,一些普洱生茶因存放不当产生出不良酸气,往往被人牵强附会为梅子香,实际上这二者区别很大。普洱茶的梅子香自然舒适,而不良酸气则显得突兀。鉴别的方法很简单:有梅子香的茶滋味纯正饱满,而有不良酸气的普洱茶,茶汤也是酸的。

  

  蜜香

  蜜香在普洱生茶中较为常见,四大传统茶区的茶在存放过程中均表现出蜜香。普洱茶蜜香持久耐闻,易于描述和理解,因此容易被记住。具有蜜香的普洱茶也有较好的品质,有时候喝一泡蜜香纯正的茶,可以一整天都在口中留有余韵。蜜香与花香的配合,构成了大部分普洱生茶在陈化初期的醒目特征。

  形成蜜香的主要香气成分是苯乙酸苯甲酯,该物质沸点较高,因此散逸缓慢,能较长时间存在。此外苯甲醇也具有微弱的蜜甜,对蜜香也有一定贡献。

  

  陈香

  陈香常见于普洱熟茶和老生茶:没有纯正的陈香,意味着普洱熟茶工艺的失败;没有纯正的陈香,老生茶的品质也会随之降低。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熟茶和老生茶都具有陈香味,但细细闻之品之,两者有一定的差异。

  普洱茶的陈香类似于老木家具散发出来的深沉香气,与其它搁置太久的茶类发出的呆滞甚至略带霉味的陈旧气息不同。陈香是一种复杂的混合香气,是陈味,木香,药香等类型气味的混合表现,涉及的香气物质众多,其中对普洱茶陈香贡献最大的是多种苯类物质,都属于在普洱茶后发酵中生成的物质。

  

  樟香

  樟香出现在良好储存条件下陈化年份较久的生茶中,嗅来如香樟木,有沉静自然舒畅之感。

  我们所讲的普洱茶樟香,与日常所见的樟脑味有本质的不同。樟脑味颇似农药刺鼻,如果普洱茶出现类似味道,只能说明茶叶已经发霉变质。

  

  药香

  药香就是中药之气,如人身处中药铺所闻到的中药气息。中药的香气其实就是陈放很久的草木之气,因为茶叶也是草木,在陈放久了以后,自然也会出现类似气息。

  在气候比较湿热的地区茶叶陈化更快,因此数年之后就可能感受到药香,而在干燥气候中存放则很难有药香出现。药香,老生茶的标志之一。

  

  枣香

  这种香气嗅来如干枣微甜,枣香是普洱熟茶才具有的特征,也是属于非常经典的风格。

  枣香在原料比较粗壮茶菁制成的普洱熟茶中容易出现,因为粗老叶的总体糖类含量更高,在发酵过程中也能生成更多的可溶性糖。当糖香达到一定水平,就能与木香等其它香气混合而表现出类似干枣的香气。

  

  以上就是普洱茶常见香型的种类,茶小白们在喝茶的时候,可以参照本期和上期内容闻香识茶普洱茶香型知多少?(上)对照细品,毕竟“理论+实践出真知”嘛。

  想学习更多普洱茶知识?那就继续关注“兴海茶”微信订阅号和“”茶业”微信服务号,不仅有干货还有品鉴福利可获得哦。

找到约236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