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瓶装绿茶历史

找到约53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中国7万家茶企能从伊藤园学些什么:10个世界第一,年营收超300亿

最近,日本即饮茶品牌伊藤园发起了一个名为“ ITO EN MATCHA PROJECT(伊藤园抹茶)”的项目。

伊藤园 ITO EN MATCHA PROJECT

图片来源:伊藤园官网

这个项目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人生100年项目”。为什么叫人生100年?其实,这个名字寄予了伊藤园对中老年人健康的愿景。伊藤园表示,由于抹茶中所含的茶氨酸等成分具有一定的保护神经作用,因此希望可以通过抹茶产品帮助改善中老年人的某些认知功能。

这个看起来有着伟大理想的品牌,其实从1981年生产出世界上第一个罐装乌龙茶开始,就对日本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改变了茶行业。

其实不止于日本,伊藤园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不小的影响力。今年4月,伊藤园的绿茶单品凭借20亿美元(按2019年平均汇率约为人民币137.9亿元)的全球总销售额,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全球年间销售额第一的天然健康RTD绿茶饮料。

再来看中国,虽然茶行业市场巨大,堪称有7万多家茶企,但做品牌、做即饮茶的企业还乏善可陈。截至2019年4月财报数据,国内16家上市茶企中年营收过亿的不过区区7家[1]。而伊藤园2019财年的营收达4833.6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04.85亿元)

我们不禁好奇,伊藤园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全球畅销的即饮茶品牌的?它能给中国茶企带来哪些经验?有哪些创新之处值得学习?

01

54年,从茶叶铺到单品全世界销量第一,日本即饮茶饮料巨头伊藤园是怎么炼成的?

伊藤园并不是从成立之初就是做即饮茶的,但确是日本第一家做即饮茶的企业,而且创造了多个“历史第一”。

茶最早出现在日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空海和最澄等留学僧从中国把茶叶种子带回日本。从此,茶文化在日本生根发芽。

和中国一样,当时人们的饮茶方式还是冲泡茶叶。而且只有在数量有限的茶叶专门店,消费者才可以购买到散装茶叶。

购买渠道少,散装茶叶存储不佳易影响品质,这些都阻碍了茶叶被更多消费者接受和喜爱。

伊藤园的创始人本庄正则看到了商机。

1966年,伊藤园的前身フロンティア製茶株式会社成立。1969年,本庄正则用真空包装技术开创了日本第一个包装茶叶。这种小包装的茶叶,使在超市和杂货店出售茶成为可能,且相比散装茶叶更易保存。

伊藤园第一款包装茶

图片来源:伊藤园官网

同年,公司改名为伊藤园。1972年,伊藤园又创造性地在真空包装的外面加了一层纸盒包装,实现茶叶的双层包装,一方面加固了茶叶的包装,在运输和陈列上更安全便捷;另一方面,给包装设计、品牌宣传带来了更大的发挥空间。茶叶的商品化属性越来越显著了。

伊藤园的第一款双层包装茶

图片来源:伊藤园官网

双层包装的茶叶让伊藤园在日本“名声大噪”。1981年,伊藤园又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罐装乌龙茶。这是世界上第一款罐装即饮茶,还拉开了无糖即饮茶的序幕。

伊藤园推出世界上第一个罐装乌龙茶

图片来源:伊藤园官网

随后1984年,伊藤园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罐装绿茶,并于1985年正式发售。这个当时名为“煎茶”的关注即饮绿茶,就是伊藤园当家产品お~いお茶(Oi Ocha)绿茶的前身。

伊藤园推出世界上第一个罐装绿茶

图片来源:伊藤园官网

1989年,煎茶改名为“お~いお茶(Oi Ocha)”。1990年,伊藤园推出了PET瓶的お~いお茶(Oi Ocha),这是世界上第一个PET瓶装绿茶。

伊藤园推出世界上第一个PET瓶即饮绿茶

图片来源:伊藤园官网

2003年,お~いお茶(Oi Ocha)成为日本销量第一的茶饮料品牌。2019年,お~いお茶(Oi Ocha)的绿茶首次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全世界年销量第一的天然健康RTD绿茶饮料。

伊藤园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

图片来源:伊藤园官网

半个世纪以来,伊藤园从一家茶叶铺成长为为日本即饮茶饮料巨头。

02

创造多个“世界第一”背后,伊藤园凭什么能持久创新?

那么,伊藤园这54年除了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它究竟是如何做大做强的呢?

可从产品观察一二。

从真空包装茶到罐装即饮茶,再到PET瓶装即饮茶,看似伊藤园只是改变了包装,改变了饮茶方式,增加商超渠道等。但深入分析会发现,技术是伊藤园创新的最大驱动力。

把茶叶做成即饮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保证口味口感。

众所周知,刚泡好的绿茶具有很好的香气和味道。但是放一段时间,茶汤就会变成褐色、变浑浊,有沉淀物,口味上也会变涩,茶香消逝。这是绿茶的氧化反应。所以如果直接把泡好的茶灌装,就会产生以上问题,既不好看也不好喝。此外,罐装饮料所需要的加热灭菌环节,可能还会产生不良气味。

泡好的茶放一段时间的变化

图片来源:伊藤园官网

为了解决变色、变味的两大问题,伊藤园花了10年的时间,在进行了1000项试验之后,开发出了“T-N Blow”工艺。该工艺就是在绿茶灌装封盖前,用冲射氮气的方法将瓶内的氧气除去,从而解决了绿茶氧化变色的问题。

对于加热灭菌带来的变味问题,伊藤园从茶叶入手,将不同种类、产地、采茶期的茶叶混合,再以精确到1°C、1秒的温度和时间去提取茶汤,解决了变味、香气逸失的问题。值得注意是,这种罐装即饮茶没有添加任何防腐剂。

而PET瓶由于是透明的,对即饮茶的“颜值”要求更高。绿茶提取后的两到三天内会出现大量沉淀物,尽管对身体无害,但在透明的塑料瓶中看起来不舒服,并且可能会导致味道损失。

自然透亮的绿色,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伊藤园瓶装绿茶的颜色,这来源于伊藤园的Natural Clear工艺。通过使用天然微过滤器过滤茶叶,伊藤园保留了绿茶的原始香气和风味,同时又呈现出清晰的绿色。1996年,Natural Clear工艺获得了专利。

也是技术,让伊藤园逐渐找到了市场定位——新鲜。

在伊藤园的官网上,我们看到伊藤园为了的6步“新鲜大法”。采摘新鲜茶叶后,用微波将茶叶芯的水分彻底干燥去除,再将原料存储在有着合适温度、适度的库房,按所需数量运送到灌装厂。在制茶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口味接近茶壶冲泡出来的味道,伊藤园发明了模仿茶壶的茶汤提取机,会结合当天的气温等环境条件调节提取茶汤的时间、温度、角度等。接下来就是灌装,使用了T-N Blow和Natural Clear工艺。

用微波将茶叶芯的水分去除以保持新鲜

图片来源:伊藤园官网

模仿茶壶式茶汤提取机

图片来源:伊藤园官网

最后一步,是采用特殊设计的“保鲜瓶”。这个瓶子有着伊藤园缜密的心思。仔细观察,可以看到瓶子的肩部不是光滑的面,这是为了防止标签包裹不到的肩部受日光的影响,设计了70个切口将光散射出去。

伊藤园保鲜瓶的肩部有70个切口

图片来源:伊藤园官网

此外,瓶盖上还有一个小切口。这是为了防止在灌装结束以后,瓶口的液体留在螺纹上,引起瓶盖难以打开并发生霉变等质量问题。而这个小缝可以通过虹吸作用,使得洗净水可以把螺纹部分清洗干净,而不进入瓶子中。

瓶盖上的小切口

图片来源:微博@伊藤园SHANGHAI官方微博

不难看出,技术是伊藤园一直以来的护城河,这和伊藤园的内部管理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伊藤园,无论是研发还是销售,都有“茶学十级学者”。这些“茶学十级学者”是指获得伊藤园“Itoen Tea Taster”资格认证系统的员工。

这个茶品鉴师的资格认证共有三个等级,员工需要从三级逐步考到一级。该考试于每年的十月举行,考试的内容包括书面笔试、茶的检测和面试。

目前,伊藤园有5403名员工,其中,截至今年5月,累积的资格持有者为1年级17名,2年级363名,3年级1909名,总计2289人。今年伊藤园研发部长表示,希望3级以上资格持有者可达公司一半。

伊藤园茶品鉴师考试

图片来源:雅虎新闻

大概是对茶足够专业,足够热爱,才让伊藤园这么多年来钻研创新技术,以创新技术在行业内占据优势。

03

年营收超300亿元,伊藤园的“卖货”秘诀是?

虽然“专业”“钻研技术”是伊藤园的特色,但这并不意味着伊藤园就好像一位在实验室“闭门造车”的科研教授。伊藤园能把绿茶单品卖出世界第一的销量,能在2019财年营收额达4833.6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04.85亿元),它有哪些“卖货”秘诀?

伊藤园的企业经营理念是“客户第一”。

所以伊藤园从“货”本身到如何“卖货”,都从消费者出发。也就是说,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罐装茶、瓶装茶都不是伊藤园“拍脑袋”想出来的。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快餐店和便利店的出现带来了饮料的迅速多样化、便捷化和西式化,尤其是罐装咖啡开始流行。所以伊藤园希望满足人们随时随地喝茶的需求。

然而,虽然基于消费者需求研发出了罐装绿茶,但伊藤园在早年间也吃过“闭门羹”。

因为当时的日本,茶水在餐饮或者街边小店都是免费提供的,让人们购买即饮茶就成为难题。消费者一是觉得没有必要花钱喝茶,二是会认为即饮茶不如现泡的茶好喝。

于是伊藤园就和便当店、便利店合作,让罐装即饮茶产品与便当一起售卖,从而让消费者逐渐接受了即饮茶。

而瓶装即饮茶,则可以让人们可以不用担心一次喝不完而变质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2000年,伊藤园研发了可以放微波炉加热的PET瓶,戳中人们冬天喝热茶的诉求。

可放微波炉加热的PET瓶即饮茶

图片来源:伊藤园官网

如今,伊藤园已经是一家综合的饮料公司,拥有多个茶饮料子品牌和上百个SKU。

健康矿物质大麦茶、主打新感觉茶的TEA's TEA、具有保健功效的特保黄金乌龙茶、2倍儿茶素绿茶、RELAX 茉莉花茶、0卡0咖啡因的ROOISBOS TEA,这些子品牌以不同的产品,去满足人们越来越细分的需求,如保健、放松、补充矿物质等。

伊藤园拥有19个子品牌

图片来源:伊藤园官网

除了主打即饮茶,伊藤园还有茶包、茶叶、茶粉等多种形态的产品,适应消费者多种饮用场景。

无糖饮料的热度在近年来逐渐上涨,而伊藤园从其第一款罐装乌龙茶开始就使用了无糖配方,因此伊藤园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稳固的无糖饮料的形象。

同时,无糖即饮茶也帮助伊藤园拓展全球版图。就无糖即饮茶在伊藤园所卖的所有茶饮料的比例来看,在北美5年中增长了10%以上(2014年为46.6%,2018年为57.6%),中国则增长了近40%(2014年为49.4%,2018年为87.9%)。

04

结语

在伊藤园身上,我们看到了它对茶的热爱,也看到了其对创新的理解——以消费者为核心,用技术解决人们未被满足的需求。

之前业内流传“中国七万家茶企抵不过立顿”,但或许这七万家茶企的出路,不只有立顿这样由卖茶叶到卖茶包这一条路,即饮茶也可以是茶企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目前中国做即饮茶的企业,还是以综合饮料企业为主,如果茶企来做即饮茶,或许可以建立独特的优势。

2016年,伊藤园被《财富》杂志评选为“改变世界的50家公司”之一,位列第18位,是该排行中两家日本公司中排名最高的公司。虽然没能看到中国茶企的身影,但可见起源于中国的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这说明中国茶企在世界舞台同样拥有无限的机会。

你对中国茶企的未来和伊藤园怎么看?欢迎在留言中分享。

参考来源:

[1]《中国七万家茶企,为什么做不出一个立顿?》,2020年8月4日,空手

转载自 FBIF食品饮料创新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探究国外茶叶品牌的现代化之路

在全球语境中,“茶”是一个很东方的词汇。在我国,可考证的茶饮制作历史在三千年以上。早在先秦时期,茶叶已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作为东方文明中一个醒目的符号,几千年来,我国的茶文化都是世界各国竞相仿效的对象。

然而,从当前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国内的茶品牌大多局限于文化茶、礼品茶的定位,使得消费群体圈层小众、市场规模瓶颈凸显。与此同时,国外的一些茶品牌却突破了茶叶千篇一律的传统样貌,走出了姿态各异的品牌发展道路,使古老的茶叶焕发出了全新的时尚活力。


本文将通过盘点国外茶企的品牌发展道路,从产品、策略、理念、运营四个角度发掘其品牌现代化的启示。



 产品:精益求精的产品追求——以Whittard of Chelsea为例


Whittard of Chelsea(下面简称Whittard)创建于1886年,是英国百年的国民茶品牌。最初,Whittard从亚洲进口高质量的茶叶,精心挑选后再调配出最佳的味道。因茶叶原材料讲究,口味新奇独特,Whittard很快风靡了整个英伦,并迅速向外扩张。Whittard主要面向中高档消费者,目前在英国拥有55家店铺、线上电子商务和特许经营权,并且在全世界30个市场中都有批发业务,2011年的年销售额已达6亿英镑。


可以说,Whittard的茶叶是汇聚了世界各地名品中的名品。有一群专业的品茶师(Tea Buyers)为Whittard工作,他们每年穿梭于全世界各主要茶产区寻找、采购不同品种的优质茶叶,挖掘茶叶背后的故事、营养价值。Whittard茶更新的频率很快,更新前公司会引进一批从世界各地采购的茶叶原料,既会有各种单独的茶叶品种,也会有各种拼配的新口味。品茶师要评审很多不同的茶,来决定这款茶是否适应消费者的口味等。


目前,Whittard公司拥有独特口味的30多种家居茶、80多种特色茶、40多种无咖啡因水果茶,并且还从世界各地持续引进各种异国情调的茶,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家可以提供六百款不同口感的产品的茶叶制作公司。


 策略:以消费者为本的品牌策略—— 以立顿为例


立顿是中国茶叶消费者较为熟悉的一个国际茶品牌。放眼全球市场,立顿之所以能在100多年的时间里,把自己打造成仅次于可口可乐的全球第二大软饮料品牌,与其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品牌策略密不可分。


以中国市场为例,1992年,立顿进入中国。短短5年之后,立顿就在中国百家商城系列调查中获得茶包销售额第一、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成绩。这样优秀的成绩背后是立顿有的放矢的营销策略的功劳。

立顿着眼于现代都市年轻人群,突破传统的茶产品营销手法。抓住这一人群由于繁忙而缺少朋友之间的联系的特点,立顿先后开展了2008年的送茶活动、2009年10月的“玩味下午茶”活动、2009年的“连连抱”网络活动。立顿的这些活动先后和微博、人人网等合作,抓住了目标人群的网络习惯,把情感营销玩得风生水起。同时,立顿采用的代言人均是拥有健康、积极向上形象的受到白领们喜爱的年轻明星,譬如徐静蕾、彭于晏、阮经天、金城武、林依晨等。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于美好形体和健康的需求,立顿全球研发中心和立顿茶叶研究所经过4年研发,推出了富含儿茶素、能够健康减肥的立顿“立雅茶”。此外,立顿“丽颜茶”、“纤扬茶”等等,均是根植于中国消费者推出的产品。



立顿的成功背后有太多的因素,比如有名的“立顿黄”、锁味的透明立体三角茶包、大众化的价格、利用拼配茶实现标准化生产、进入现代零售链的渠道等等,数不胜数。透过立顿,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个对着市场有着无比深刻的认知、无论在产品开发上还是营销推广上都针对目标消费者市场下足了功夫的品牌。立顿的成功,就是抓住了消费者而成功。


 理念:以饮茶改变生活方式 ——以茶叶共和国、Teavana为例


茶叶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Tea)创办于美国加州,一开始,其产品线覆盖红茶、白茶和茶籽油等多种茶制品,价格也覆盖了各个档次。经国际知名策划公司咨询后,茶叶共和国聚焦于高档茶品类,将其品牌定位调整为——全球顶级茶品的领先供应商。


目前,在北美茶叶市场上,“茶叶共和国”茶品销量为第一。而且,“茶叶共和国”的美食级瓶装冰茶与新系列瓶装绿茶被美国白宫、加拿大国府特许为“国会茶”。



这家公司的经营目标是“透过好茶和‘细啜慢饮’(Sip bySip)的体验,丰富人们的生活——一种健康、和谐与幸福的生活”。


为了将“共和国”理念得以贯彻,他们把销售代表称为“大使”,客户称为“公民”,并把零售网点作为“大使馆”。


在“加州茶叶共和国”的创新产品中,该公司除了七种口味的美食级瓶装冰茶,还推出新系列的六种瓶装绿茶,继续重新定义人们对即饮瓶装冰茶的消费和思考方式。


此外,它针对白领们推出的“每天一种茶”的星期茶谱,这既是一种新品种,也是一种别出心裁的销售方法。该公司采用优质绿茶加工成7种不同香味的香味绿茶用不同的铁罐包装(每听50杯),可使消费者每天都喝上一种新口味的茶,一星期不重复。


同时,茶叶共和国试图教导孩子,尤其是小女孩,从小就懂得饮茶礼节。该公司和Build-A-Bear Workshop合作,限量发行搜藏家茶具组,以创意十足的方式包装在色彩鲜艳的纪念礼盒中,含饮茶礼节故事书在内的整组礼盒,对参加茶会的小女孩有寓教于乐的效果。

 

在美国,另一家茶叶零售品牌Teavana通过打造“品质茶生活”的概念达到了十亿美元的品牌估值。品牌名Teavana源自英文词汇Nirvana,表示涅槃、无尽的喜悦。在Teavana看来,生命的最大喜悦就是在茶香中获得无尽的放松和自由,从而达到精神上涅槃。

Logo像一个端茶盘坐的修行人,以扁平化的设计表现“禅”意。


Teavana的目标是以高品质茶叶创造现代茶文化,希望消费者能获得最具创新性的产品和消费体验。正如创始人所言:“我们不想做一个俗不可耐的茶室,或者街头深巷处的一个茶馆。我们想代表全世界所有文化,包括俄罗斯、中国、英国、日本以及中东。”“我们喜欢每一杯茶溢出的纯净、天然的善良。最重要的是我们分享茶的生活和我们的爱。”Teavana重新定义了茶。它不再仅仅是可以饮用的茶品,而是衍生成了一种品质茶生活。它也形成了以“最好的叶最好的茶”“纯净传统的茶”“享乐混合茶”“茶生活”“分享茶”这五个基本品牌概念。

Teavana本身不拥有或者运营任何茶园以及生产设施。公司建立了一个专业采购团队,负责从全球范围内的茶园和茶商进行采购茶叶,同时注重对多种茶叶的混合型配制,在混合茶叶的外观、气味和口味上进行不断改善,以保证Teavana出售的每一种茶叶在外观、气味、口味、咖啡因含量以及益于健康的特质等方面做到独一无二。


Teavana的茶品不止于茶,与茶有关的一切,甚至能影响消费者茶生活的一切,它都涉及,包括茶壶、茶杯、茶具、茶饰品、茶食品,这些商品产品大多以Teavana为品牌,并融合了东南亚(包括中国、日本、印度等国)的茶文化,让人们在品茶的同时也能享受茶文化的魅力。


运营:全球化视野的品牌运营——以塔塔全球饮料公司为例


塔塔全球饮料公司(原塔塔茶叶集团)是世界上第二大茶叶品牌供应商,业务涉及品牌茶、散装茶、咖啡和其他饮料,其销售市场遍布全球,在60多个国家有业务往来。


这家发源印度的企业占据印度茶市场的大半江山,旗下主要公司有塔塔茶叶、泰特莱(Tetley)集团和塔塔咖啡。其每年高达7.13亿美元的销售额在世界市场排名第二,这么庞大的销售额来源于塔塔全球化策略,其全球化视野的品牌运营方式十分值得关注。


1.  从茶到饮料一应俱全的产品线


塔塔全球饮料公司目前拥有五个主要品牌:TATA Tea,泰特莱(Tetley)、KananDevan、ChakraGold和Gemini,不同的品牌有不同定位和侧重,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全球不同市场和人群的需要。


塔塔茶叶在印度国内拥有50多个茶叶种植园,并在斯里兰卡持有多个种植园股份,为其品牌提供原料。在印度,塔塔茶叶的销售网络囊括了120多万个零售网点,在全球更是有为数众多的代理商和经销商。


从不同口味、不同品种的茶,到包括了咖啡、苏打水、能量饮料在内的各式各样的饮料,塔塔通过建立全面的产品线,满足世界各地不同饮用偏好和饮用习惯消费者的需求。


2.  收购和合资,从印度走向世界


为了实现塔塔品牌的全球化战略,公司通过不断收购和合资,延伸着自己的触角。


2000年,塔塔斥资4.35亿美元收购了比自身大三倍的英国泰特莱茶叶公司(Tetley Tea),这是印度公司历史上首次大规模跨国并购行为。此次收购使得塔塔能够向茶叶生产链的下游产业渗透,并且更大程度上扩大了塔塔的市场布局。


2007年,塔塔签署了收购波兰Vitax和Flosana商标协议。其中Vitax商标是波兰茶知名品牌,同时也是水果、草药、绿茶的商标。这两个商标将使其市场营业额位居波兰市场第二。


2010年,塔塔和百事可乐成立的Nourish Co Beverages将推出的高端苏打水,将目标锁定迪拜、阿布扎比和东南亚国家。


2012年,塔塔和星巴克成立合资企业,塔塔星巴克公司创新性地将茶和咖啡结合起来,推出了塔塔泰舒茶,并从星巴克借鉴更多零售领域经验并借此走向全球。


2013年,塔塔斥资1600万美元和全球最大绿茶供应商——浙江省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签约开展业务,该公司将生产速溶茶和茶饮料的原料,此举是其在中国及远东地区扩大业务的主要步骤。


2014年,塔塔全资收购了在澳大利亚的MAP公司,布局在澳大利亚包含咖啡在内的业务。



塔塔通过精准的收购、并购和合作,追求多元与极致同时又尊重独立,保持品牌的向心力和市场力,一步步实现着他的全球化战略。


中国有许多老字号品牌茶企,茶企众多,却缺少全球性的大企业。中国茶叶品牌的发展,应当立足于中国市场,但也应当放眼世界,集合外部资源、发挥原有优势,走出一条品牌现代化升级之路。本文希望通过对国外优秀茶叶品牌案例进行盘点,为试图走出国门、布局全球的中国茶企,提供些许借鉴经验。

来源:芒果品牌智库


【免责声明】我们重在分享,所有文字和图片均从网络转载,对文中陈述内容和观点均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把龙井做成瓶装茶有多难?东方树叶酝酿11年首推春季限定

近日,农夫山泉发布2021年财报,其中茶饮料实现收益45.79亿元,较2020年增长48.3%,占2021年总营收的15.4%,成为增长最快的品类之一。显然,这一增长由农夫山泉旗下的东方树叶和茶π共同组成。

3月31日,赶在清明时节之前,东方树叶推出品牌成立十一年来首个春季限定产品——龙井新茶。与其他口味不同,龙井茶的时间特性与制茶难度,让东方树叶只能与时间赛跑,从茶园采茶到完成灌装,新上线的龙井新品只用了5天。这个时间,让东方树叶再次刷新了中国当前即饮茶的生产标准。

与时间赛跑

将特级龙井做成瓶装饮料

东方树叶可能经历了难度最大的一次推新。长期以来,将以新鲜著称的绿茶做成饮料,一直是行业公认的难题,尤其龙井。

这里的问题在于“时间”。龙井茶对采摘和制茶的时间都有很高要求,采摘讲究一早、二嫩、三勤,同时还要保留细嫩的鲜叶。尤以清明前后的龙井最为味醇形美,芽叶鲜嫩。明嘉靖年间就有“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而雨前细芽,取其一旗一枪,尤为珍品”的记载。

东方树叶品牌成立之初,曾考虑过龙井口味。但是龙井茶的鲜嫩特性,决定了它比其他茶叶更考验制茶技术。一位从2011年起就参与研发的东方树叶团队成员回忆,当时的工艺无法把龙井口味做到极致,一度暂时搁置。

此后,东方树叶的“龙井情结”始终没有放下,十年时间里,研发团队一直专注在茶叶萃取和香味保存的技术层面。经过多年的工艺打磨和春茶测试,至2021年,东方树叶团队“感觉终于入了门”,得出恰当的茶水比,也知晓如何控制水温和时间,才能萃取出龙井茶特有的香气、汤色和滋味。2022年,东方树叶有信心上市龙井新品,赶在清明节前做好了首批数量稀缺的季节限定款。

据悉,东方树叶龙井新茶采用的茶叶,全部来自地理标志产区,采用一芽一叶,约30000芽头才能炒制成1斤龙井茶。茶叶采摘在清明前后分两批完成,首批采摘日期是3月27日和28日两天,随后精制,3月31日生产出厂。从茶园到装瓶,整个过程只用了5天。

中国即饮茶历史上,几乎从未有过特级龙井新茶用以现代工业化生产的先例。这一次,东方树叶代表中国无糖即饮茶,完成了对自己的挑战。

制茶十一年拉高行业天花板

引领中国即饮茶走向

如果说茶叶的萃取和香味保存是龙井茶取得突破的转折点,那么东方树叶积累十一年的无菌工艺和抗氧化技术则是一切创新的基础保障,让工业化生产龙井茶变得可能。

2011年,东方树叶首次搭建Log6无菌生产线。Log6是微生物控制的等级标准,也就是生产100万瓶不会出现1瓶被微生物污染的产品。即便在今天,国内大部分饮料生产线都只能达到Log5标准。正是Log6无菌生产线的投入,使得东方树叶做到了“0防腐剂”。加上0糖0卡0脂0香精,东方树叶开创了即饮茶的“五个0时代”,让茶饮料从“甜腻”中解救出来,回归原本的中国茶味道。

保驾护航的还有抗氧化工艺,这也是极易氧化的中性饮料(茶)的难点。行业通常的做法是采用全标签包装,一则阻挡紫外线对茶叶的影响,二则遮盖茶汤变色带来的外观影响。东方树叶希望消费者看到通透的茶汤,保留品茗的仪式感。在几百次试验后,东方树叶在2011年即攻克了这一难题,研发出独有的透明瓶身抗氧化技术。在2011年,这一透明的包装成为饮料中独特的存在。

仔细观察,2022年龙井新茶的外包装延续了东方树叶一贯的美学理念。晶莹剔透的瓶身、极简的包装上呈现着代表春天的柳枝和燕子。早春三月柳枝抽芽时,燕子穿梭于春风之中,“玄鸟至,柳色新”,整个意象与龙井新茶相得益彰。

随着时间的沉淀,东方树叶的五个0纯净配料表、还原中国茶及其美学理念不止影响了消费者的选择,也带动并启发了中国即饮茶行业的发展。根据尼尔森最新数据,过去一年中国无糖茶市场以约68%的增速实现爆发式增长,越来越多新晋品牌的跟进,一同带动了中国茶文化在年轻人中的回归。

来源:中国证券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52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