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南江大叶茶价格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四川巴中:南江春茶3月中下旬全面开采

春节过后,随着气温回升,全国各地的春茶也已争相开采上市。3月2日上午,记者在南江县云顶茶乡内的茶场看到,工人们正手持机器为茶树修枝,为今年第一批春茶采摘做最后的准备。

“这段时间的确是春茶采摘的时候,但我们这里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相比其他茶园来说,采摘时间有所延后。”南江县云顶茶厂副厂长蒲勇告诉记者,该茶园正式开采春茶预计在3月底,目前工人们都主要以修枝、施肥、松土等采摘前的准备工作为主。

据南江县茶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岳涛介绍,该县春茶从2月22号开始陆续开采,但该县茶叶主要以高山茶为主,如金杯、云顶、光雾山、贵民等高海拔地区都未开始采摘,全县预计3月中下旬才能全面开采。

“霜冻将茶树顶端的叶子都打死了,必须赶在茶树长芽前将这些枯枝坏叶剪掉,茶树才能长出更好的嫩芽。”茶农林家明告诉记者,包含他在内的30多名工人每天6点过便到茶园干活,“得赶在3月10号前完成修剪,免得影响后期采摘。”林家明说。

春茶贵如金,价格自然是备受关注的话题,而之前巴中出现了连续的寒潮天气,茶场产值是否会受影响?

"霜冻、雨水偏少都会使产量减少。 "蒲勇还告诉记者,受冬季冻害影响,今年茶叶产量相较于去年,预计会减少15%左右,但值得高兴的是,最近降了几场雨,今年的出芽率应该不错,并且目前市场上单价较去年又略有提高。“今年单芽的收购价在90-100元/斤,去年只有70—80元/斤,预计总产值较比往年没有太大变化。”

据南江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茶叶作为巴中“四大特色农业”之一,为了保障老百姓种茶增收,他们对全县16个乡镇分别派驻农技员指导茶农户科学管理。同时,为推动茶叶产业化发展,南江县引入专业公司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园区功能、提升发展空间,并催生了茶叶加工企业,促进了茶叶销售。

同时,南江县还加强了与中茶所、省茶研所、省茶文化协会、川农大、南京农大等科研院所的合作,以技术为依托,制定并颁布了南江大叶茶地方标准,推广了短穗扦插快速繁育技术、标准化栽植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先进实用技术,引进了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研制开发了富硒红茶、乌龙茶、茶微粉、茶酥饼等茶叶系列产品等产品,解决了夏秋茶的综合利用,增加了茶园的综合效益,让南江大叶茶产业不断壮大。

据了解,截至目前,南江县种植大叶茶达15万亩,大小加工厂、合作社达70余家,每年可生产成品茶230余万斤,当地茶农户年均增收1万元以上。预计到2025年,南江县茶叶基地规模可达20万亩,投产茶园15万亩以上,将带动就业人数1.5万人以上。(记者 钟帆 摄影报道)

注:内容来源四川在线,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优势大品种之茶叶四:茶旅融合,打造全国知名红色茶乡精品旅游基地

盛夏,烈日炎炎。在南江县云顶镇,一垄垄郁郁葱葱的茶树如绿浪,上万亩茶园让人感到无比清凉。这里不仅是国家AAAA级景区和“四川省十大最美茶乡”,更是避暑胜地。

为提高传统优势产业茶产业的链条延伸,近年来全市不断推进“一三产业融合”,通过茶产业带动旅游发展,以茶兴旅、以旅促茶,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茶叶)3个、“四川省十大最美茶乡”2个,探索出一条茶旅互动助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进而形成“茶旅融合”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正朝着打造“全国知名红色茶乡精品旅游基地”目标阔步前行。

南江县云顶镇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茶叶基地

提升颜值助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12个住宿房间,最近每天都是订满了的,部分房间已被预订到月底了。”入夏以来,南江云顶镇元顶山庄民宿老板翁英就十分忙碌,不断接待来自各地的游客。坐在民宿的阁楼上眺望,100米外就是云顶茶乡的景区大门。

元顶子茶场刚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和“四川省十大最美茶乡”——云顶茶乡的核心区域时,翁英便看到了商机,不断升级原来的民宿,适应游客的不同需求。“房间的价格一般在120元至300多元,常住的话有优惠。”翁英粗略估算了一下,包含平时游客的餐饮,民宿在7月份的收入达到四五万元应该不成问题。

据了解,云顶镇累计发展茶叶产业2.6万余亩,投产茶园1.7万余亩,茶农占比达90%以上,辖区内山清水秀、佳景如画,有千年古松、奇险天门、魅力羊洞等景点。加之距离巴城较近的地理优势,以茶促旅已成为云顶镇围绕茶产业发展努力的方向之一。为推动茶旅一体化发展,今年起云顶镇对辖区茶场进行升级改造,将精品农业与休闲旅游有机结合,融入茶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创新茶美食,推出了茶酥饼、茶馒头等特色美食。

值得一提的是,云顶茶旅融合发展片区规划正式启动,将对正直镇、下两镇、和平镇、云顶镇、双流镇、元潭镇共6个镇进行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开发边界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总面积约450平方公里。届时,整个融合发展片区茶叶产值将超过3亿元,20万居民生活品质将大幅提高。南江县文广旅局局长弋京毓表示,南江县正以“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乡村振兴示范区”三区共建为抓手,按照“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茶产业园区变度假区”的发展理念,赋予南江大叶茶文化内涵,讲好大叶茶故事,进一步把生态核心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平昌县三十二梁景区

距离云顶镇约100公里外的平昌县三十二梁镇龙尾社区更是全市推进“茶旅融合”的样板。7月8日,记者来到龙尾社区。刚到三十二梁景区大门,就看到巨型的茶壶景观设计,一股水从茶嘴源源不断流出,为夏日增添了几分凉意。

景区内,茶园刚刚经过夏茶采摘,几名工人正在除草,对园区进行管护。扩大到整个三十二梁镇,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已形成1万余亩(含周边)的连片茶叶产业带。以茶旅文化为特色的乡村旅游蓬勃兴起,2016年,三十二梁成功打造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

平昌县茶果局负责人杨友德介绍,近年来,平昌坚持以乡村旅游为抓手做活茶文章,建成镇龙肖家坡茶场、邱家石龙山茶场、得胜大梁山茶场3个茶叶主题公园,三十二梁、皇家山2个以茶旅融合为主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构建了以采茶体验、品茗休闲、观光度假、新型工业为依托的茶文化旅游产业链。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我市目前已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茶叶)3个(三十二梁、云顶茶乡、西兴皇家山)、“四川省十大最美茶乡”2个(云顶茶乡和三十二梁),平昌县“佛头山-板庙-三十二梁茶乡旅游线路”入选全国100条红色茶乡精品旅游线路,茶旅融合不断助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南江县元顶子茶场

丰富业态不断增加茶旅融合内涵

这几天,元顶子茶场副场长张伯海特别忙碌,作为参赛选手的他正加紧为即将到来的2022年川渝地区茶叶产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做准备。为期5天的技能大赛,川渝两地共计31支队伍将齐聚南江,以茶会友、以茶论道、以茶扬文。大赛的举办,也将全面展示川渝茶产业发展成就,为川渝茶产业共谋发展,共同打造川渝茶主题经济圈。

元顶子茶场副场长张伯海(右二)等正在参加茶艺培训

“大家都很看重这次比赛。大赛立足川渝两地茶产业特色和优势,充分发掘茶文化内涵和传统品质,进一步唱响川渝茶文化影响力。”张伯海说,这样的比赛正是积极探索以茶兴旅、以旅促茶的“茶旅融合”新路子的举措之一,真正将云顶镇的茶山变成“金山银山”。

蔡家大院位于平昌县三十二梁景区内,几年前建起的巴中市首家“巴山农耕文化陈列馆”,收藏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用的犁耙、雨天用的棕衫、照明用的马灯、手拉石磨及碾子等各种器具、生活用品。近3000余件农耕文化及茶饮器具集中展现了农村传统生产生活风貌和智慧,让游客既能体验乡愁,又能唤起儿时的记忆,颇受欢迎。

蔡方儒是平昌县秦巴云顶茶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在三十二梁景区游客接待中心,蔡方儒总会和游客一起品茗论茶,还给参加体验采摘活动的游客赠送一小盒茶叶。“购买茶叶的回头客很多。”蔡方儒说,他还直播带货,开了淘宝网店,每年网上销售额超百万元。

三十二梁镇龙尾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小云告诉记者,龙尾社区的茶叶科技示范园还坚持智能化、产业化、自动化、标准化、多元化发展,建起“贸易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茶叶种植大户”的产销对接体系,集多方力量做大做活产业链。

皇家山茶叶园

位于平昌县西兴镇的皇家山景区幅员12.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70.6%,景区内山峦起伏、松林密布,库、塘、河交错其中,素有“九弯十八沟”之称。清晨,袅袅云雾弥漫山间,形成稀有的低海拔云雾景观——皇山云海。

皇家山自明清以来就盛行种茶,20世纪70年代后大力发展茶叶种植,6000余亩茶树依山就势绵延起伏,似跳跃的琴键,在大自然间演绎着茶韵天籁。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中国合作经济学学会旅游合作专业委员会还授予皇家雀舌有机茶叶园区“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称号。

西兴镇宣传和政法委员杜亮堂告诉记者,西兴镇近年来坚持“茶区变景区,茶园即景点”理念,有机整合旅游文化和茶文化,主打茶旅融合,皇家山景区已成为集翻山铰子文化体验、茶旅康养于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

近年来,我市聚力打造千亿川茶产业重要战略基地、全省最大高山绿茶生产基地、全国著名茶文化生态旅游基地,积极推进“茶区、园区、景区”三区共建,加快茶旅融合发展,打造一批集红色文化、巴人文化、农耕文化、茶园康养、茶事体验于一体的精品茶旅路线。《巴中茶叶产业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也明确提出,我市将融合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光雾山—诺水河等特色旅游,差异化建设茶旅特色小镇、精品园区,串联打造全国知名的红色茶乡精品旅游线路,到2026年,建成全国知名的红色茶乡精品旅游基地。

平昌县邱家镇石龙村茶园

以茶促旅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这里环境优美、满眼皆绿,扑鼻而来的都是茶香,让人神清气爽。”7月8日,夕阳下的西兴镇皇家山茶园内,来自巴城的游客王俊坐在民宿露天阳台上,一边品茗,一边欣赏美景,赞不绝口。

这边茶园里茶香四溢,那边茶厂内机声隆隆。在平昌县皇家山茶业科技有限公司,制茶工人正有条不紊地赶制今年首批夏茶,摊凉、杀青、理条(揉捻)、烘焙、提香等各个制茶工序有序进行,一派忙碌的生产景象。核心景区的1500亩茶园,预计今年产值将超过200万元。

位于通江县兴隆镇的翰林村以“三李故居”而被人熟知。“三李”是指清代进士李蕃及其子李钟壁、李钟峨,三人著作合编成《雪鸿堂文集》,被纪晓岚收入《四库全书》,并称赞其“人盖有古良吏之风,文堪与‘三苏’媲美”。2021年,原渔池村、玛瑙村、紫荆村合并为翰林村,全村共13个村民小组近5000人。近年来,千年古村焕新颜,先后荣获“国家级古村落”“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最美古村落”和市级“四好村”等称号。

翰林村种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优良、风味独特,滋味浓醇鲜爽。但由于村民没有成熟的茶叶加工技术,小作坊式的加工模式没有品牌效应和销售渠道,茶农们只能把刚摘的鲜叶以低廉的价格卖给外来商贩,面临着“坐拥茶山却难以致富”的局面。

2021年,翰林村为了保障茶农收益和茶叶质量,当地干部经过走访座谈和外出考察,确定以茶叶产业为发展重点。通过招引通江县四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入驻该村,与企业共同建设茶叶加工厂,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体系。同时,翰林村还提升打造“李蕃梅园”、新建“三李文化”长廊、打造“巴蜀民歌风情园”等,实现茶旅、文旅融合发展向纵深推进。

翰林村党总支书记杨永东介绍,翰林村共有茶园5000亩,由于过去没有企业入驻也没有茶叶加工厂,导致老百姓销售无门,得不到经济实惠,这一局面目前已被彻底改变。“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今年至少25万元。”杨永东信心满满,在他看来,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的收入不断增加,这是翰林村坚持茶旅融合、依托乡村旅游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结果。

南江县下两镇东垭村村民赵子贤一年四季基本都会到家门口的四川金枝玉叶茶叶产业园采茶。“过去采了春茶就没活干了,现在有了企业带动发展,可采春茶、夏茶、秋茶,活儿不断,人也不闲,收入还有保障。”赵子贤一年在家门口至少挣上5万元。

据了解,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与茶园及茶区周边下两、云顶、元潭等乡镇的2200多户种茶农户签订了长期收购春、夏、秋三季鲜叶的协议,按市场保底价全额收购,让种茶农户吃上了“有茶不愁卖的定心丸”。并由公司派出技术人员对种茶农户从种植到施肥、管理、采摘进行全程无偿技术指导,茶农在原来的基础上平均每亩茶年增收3000元以上,茶区周边农户自发新植南江大叶茶2万余亩。

在发展茶产业的同时,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与茶区及周边的110户原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了《茶叶产业帮扶协议》,让这110户利用茶园和土地流转到公司入股分红,安排农户到公司茶园务工,帮助农户增收。公司已累计向110户户均分红1.2万元,户均在园区务工增收1.5万元/年以上。

一片茶园,不仅成就了绿色产业发展,也成为游客钟爱的休闲旅游之地。深耕茶产业,推动茶旅融合发展,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带茶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巴中茶旅融合发展正在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南江县元顶子茶场

手记:茶旅融合发展让茶路越走越宽

进入盛夏,自驾前往云顶茶乡、皇家山景区等地的游客络绎不绝。茶场不再仅是茶场,更是景区。一边感受习习凉风,一边泡上一杯好茶,赏自然风光,好不惬意,这正是茶旅融合发展的生动样本。

巴中种茶历史悠久,特别是近年来将茶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抓,茶产业加速发展,一大批高质量茶园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目前,全市茶叶种植面积57.27万亩,产值达60亿元,无论是种植规模,还是经济效益,都在川茶中占有一席之地。

春风十里,不如茶香一缕。如何让茶路越走越宽,茶旅融合无疑是重要途径之一。茶旅融合,不仅是唇齿间留下的那缕淡淡茗香,还因其绿色健康的良好形象,在旅游市场中蓬勃发展。到茶园旅游、体验茶农生活、学习茶艺知识等成为新时代的新风尚。

通江县兴隆镇茶旅融合现代农业园区实施以茶促旅、以文兴茶战略,整体推进当地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融合发展,目前已入驻企业9家,带动1.5万户脱贫户年均增收1万元以上;平昌县以乡村旅游为抓手做活茶文章,建成镇龙肖家坡茶场、邱家石龙山茶场、得胜大梁山茶场3个茶叶主题公园以及三十二梁、皇家山2个以茶旅融合为主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构建了以采茶体验、品茗休闲、观光度假、新型工业为依托的茶文化旅游产业链;南江县云顶茶旅融合发展片区规划已启动,茶旅融合发展片区包含正直镇、下两镇、和平镇、云顶镇、双流镇、元潭镇6个镇,将根据自然资源禀赋、现有产业基础和片区功能定位,推进关联度较高的产业连线成片、规模发展,同步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个又一个乡镇和村子,正因茶而改变,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巴中茶叶产业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提出,全市将融合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光雾山—诺水河等特色旅游,差异化建设茶旅特色小镇、精品园区,串联打造全国知名的红色茶乡精品旅游线路,这也为我市茶旅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

不少业内人士建议,在茶旅融合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围绕“特色”做文章,突出特色差异化,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人文历史、区位特点、人群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等要素,突出产业特色,优化功能布局。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培育一批强有力的运营主体,团结带动以茶农为主的各方参与,推动形成集种植、加工、休闲观光、特色产品销售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互动”的一体化发展局面,打造巴中茶旅融合特色名片,这也将积极助力我市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

来源:巴中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巴中市33.3万亩春茶迎来采摘季

人勤春来早,春茶采摘忙。当前,我市各地的春茶迎来采摘季,一垄垄茶树在阳光下生机盎然,广大茶农趁着晴好天气纷纷采收头茬春茶,收获新一年里的首桶“茶叶经济”。  

在平昌县邱家镇石龙村生态有机茶园,村民正在采摘春茶

采摘忙

春茶抢鲜采茶农增收乐

春茶采制时间有严格要求,以“明前茶”为最佳,此时的茶叶最为鲜嫩,价格也最高,事关老百姓增收。三月以来,气温持续回升,茶叶长势较快,春茶一日一价,我市各地正抢抓晴好天气及时采摘。

3月25日,在平昌县邱家镇嘶峰村,漫山的茶树郁郁葱葱、绿意盎然,为大地披上绿装,一芽芽茶尖嫩绿微黄、生机勃勃。

据了解,邱家镇通过农户自管、企业代管、村集体托管机制,由政府提供技术指导服务,企业回收鲜叶,解决茶农种销顾虑,真正实现茶农增收、企业增效,让茶叶成为带动百姓增收的“致富叶”。目前,该镇已在嘶峰、回龙、凉风社区等10个村(社区)发展茶叶1.6万余亩。

“掌心向下,拇指和食指夹住鱼叶以上的嫩茎,向上轻提,保持芽叶完整、匀净。”来自自贡的帮扶队员李峨向茶农讲解茶叶采摘的注意事项和技术要领。随后,茶农们穿梭在一垄垄青绿之间,指尖翻转舞动,一片片嫩芽被轻轻采摘下,放入小茶篓里。“我每天早上都来采茶,一斤40元,一天可以摘两三斤,大概能挣100元左右。”邱家镇嘶峰村茶农邱映红说。

与此同时,在平昌县三十二梁镇茶园里,茶农们也忙碌起来。“我和老伴每天能采5斤毛尖,交到加工厂能领到250元。”3月24日,三十二梁镇龙尾社区孙家凤老人和老伴在茶园忙着采茶,谈起家门口的茶园,老人满脸笑容,“去年,我们在茶园采茶、搞管理,就有3万多元收入。”


3月25日,南江县云顶镇云顶茶村村民在茶园采摘明前茶

3月26日,在南江县云顶镇云凤村的茶山上,茶农们三五成群,背着竹篓穿梭在茶树间,手指在枝叶间飞舞,一提一掐,抢摘鲜嫩叶芽。“这几天,茶园里每天都有很多茶农采摘,大多都是本村和邻村居民。因为照顾家庭或年龄大无法外出就业,在茶园务工是他们增收的主要渠道。”云凤村党支部书记谭守光介绍。

据了解,云顶镇还充分利用幼龄茶园的立体空间,采用多层级、多样化方式在茶地套作花生、大豆、无花果等作物,形成了“以种促管、以短养长、有机共生”的种植新模式,全镇套作面积1万余亩,带动群众年均增收2000余元。

好山好水育好茶。下两镇位于南江县南部,境内土壤、气温、光照等种茶自然资源优势明显,是南江大叶茶的主产区。3月25日,南江县下两镇东垭村春茶采摘正当其时,三三两两的村民徜徉茶山;毗邻的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的大叶茶基地,漫山叠翠的茶园散发着春茶特有的清香。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茶叶种植面积达57.27万亩,其中可采摘面积33.3万亩,年产量1.5万吨、产值达65亿元,预计春茶产量0.43万吨。在产品形态上,我市各地开采的茶叶主要以芽茶和高档毛峰为主。

不仅要把基地建强、规模做大,更重要的是品质。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广本土茶树品种,研发夏秋茶期品种,制定并颁布了“南江大叶茶”地方标准,大力推广从南江县野生大叶茶树群体品种中选择优良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具有早发芽、高氨基酸等特点的“云顶早”“云顶绿”品种。另外,还制定了《巴中云顶茶栽培技术规程》,新建茶园普遍实行等高栽植、配方施肥、绿色防控、适时修剪、科学套作等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在四川秦巴茗兰茶叶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进行茶叶烘干工序

加工忙

茶企制茶忙车间溢茶香

3月26日上午9时,在位于云顶镇元顶子社区的四川省元顶子茶场有限公司加工厂房内,元顶子茶场副场长、技术负责人张伯海正挽起袖口,将新鲜嫩芽放入机器内杀青,再做形、理条、烘焙。大约下午4点,这些茶叶带着精美包装,就发往陕西、甘肃等地。

记者在加工车间看到,放置茶叶的架子上,摆放了很多不同品种的新鲜茶叶。“这些鲜叶是昨天采的,也是今年春天开采的第一批茶。这些茶叶的鲜叶需要经过放置处理才能进行制茶。”张伯海告诉记者,自3月25日该茶园开采以来,共聘用了100余名工人采茶,预计5月初完成春茶采摘,整个采摘期间用工人次将达到1000人次。最近车间每天能生产1000斤芽茶,最贵的茶叶能卖到8800元/斤。

2022年,我市按照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安排,将欠发达农场巩固提升项目资金208万元主要用于推进南江大叶茶优势大品种产业发展、元顶子茶场的改造提升行动。

“多年来,由于采摘习惯和茶场管理等问题,导致茶场老化,已很难取得突破性发展。现在经过改造,改善了茶场品质,也带动了老百姓增收致富,为南江县茶叶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张伯海说,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将农民组织起来进行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生产,可促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土地产出率,使当地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

与此同时,在几公里外的下两镇东垭村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的茶叶加工车间里,机声隆隆,3条生产线正有序运转,制茶师傅们正忙碌地制作今年首批春茶。摊凉、杀青、理条、烘焙、提香等工序有序进行,一股股茶香扑鼻而来。

据了解,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于2016年投资3.6亿元建设金枝玉叶产业园区。目前,已建成茶叶标准园区1万亩,以及茶叶生产车间、茶技茶艺表演馆、茶文化体验园、茶康养中心等3万平方米。

“我们的产品包括红茶、绿茶、黑茶3个品类50多个单品。”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德武介绍,其中产自东垭村小金寨千年古树茶园的古树茶,通过加工,售价达10万元/斤。

巴中茶产业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茶马互市的唐代,宋朝便行销甘陕,明朝时一跃成为四川重要产区,清朝时仅通江当时的细茶产量就占了全省的三分之一。

作为全省精制川茶川东北富硒绿茶加工优势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全国打造万亿国茶产业、四川打造千亿川茶产业的机遇,将茶叶作为全市“2+1”种养业优势大品种之一,建基地、强科技、育主体,茶叶已成为全市脱贫奔康、富民强市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积极扶持中小型茶叶企业新(改扩)建标准化初加工厂,加快设备更新和工艺提升,全市目前共有98家茶叶加工主体。


在四川省元顶子茶场有限公司加工厂房内,工人正在进行制茶第三道工序——做形

收购忙

茶商忙收茶销售迎旺季

3月24日,在南江县下两镇东垭村,不少收购茶叶的散户来到此地,跟当地茶农商谈今年春茶的收购价格。

“春茶鲜叶80元/斤,一亩春茶收益可达3000元,加上夏茶和秋茶,一亩地收入至少6000元。”东垭村党支部书记蒋贵德算了一笔账,当地由于地势影响,若是种植稻谷、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一亩地收入不会超过2000元,还得靠天吃饭,几无利润。

据介绍,当地茶叶种植历史超过200年,规模化种植也有五六十年历史。如今,全村2000多亩土地基本上都种上了茶树。“从3月到10月,都可采茶。每天晚上,金枝玉叶公司都会专门来收鲜茶叶,村民在家门口就把钱赚了。清明节后,剩余劳动力还可以外出务工增加收入。”蒋贵德说。

随着首批春茶开采,引来不少茶商“抢收”。3月26日,几名巴中本地茶叶经销商早早赶到四川省元顶子茶场有限公司,签下8万元春茶订单。面对春茶销售旺季,公司正加班加点生产,争取保质保量完成订单。

连日来,位于通江县烟溪镇钟凤村的罗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也开始大量收购春茶。“我们的春茶生产工作已全面启动,辐射带动了烟溪、永安、铁溪3个乡镇,目前每天可收购单芽600余斤,收购单价在90元左右。”罗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经理杨宇介绍,该公司已经和两家商贸公司、两家销售公司签订了220万元的春茶采购合同,预计3月底前全部交付。

近年来,通江县成功培育13家茶企,打造11个茶叶品牌,其中包括“罗村”“翰林”“金山”等。茶叶产业重点覆盖15个乡镇58个村,已成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之一。

“高山、生态、富硒”造就了巴中茶叶芽肥叶嫩的绝佳内在品质,成为川茶“三大名片”之一;我市还被列为全国富硒绿茶优势产区、千亿川茶产业川东北名优富硒茶核心产区。

名茶还需有名牌,做好茶品牌是产业由大到强的必经之路。四川蜀茶秦巴茗兰茶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浩认为,强化品牌策略,完善品牌体系建设,有利于茶企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构建发展“护城河”,同时加大茶叶品牌推广力度,聚力扶持产业龙头企业,扶持一家做大一家,以点带面,从而带动巴中茶叶产业发展。

据了解,我市已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签订合作协议,在茶事活动举办、产销衔接、品牌宣传等方面深化合作,全面提升巴中茶叶宣传、推介、营销深度和广度。创新举办“巴中云顶”茶文化旅游节,重点围绕销区茶叶交易市场、茶商代表,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持续提高巴中茶叶在西北、华北等目标市场的影响力。深入推进巴中茶叶“五进”活动,全面开拓本地市场和农村潜在消费市场。接下来,我市还将扶持重点茶企在大中城市设立品牌专卖店,建立“巴中云顶”茶网上销售平台,鼓励开展直播带货、线上开采节等新型营销、宣传。

来源:巴中农业农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