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木制茶盘

找到约79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会佳作天成,展妙色偶得,2019厦门国际秋季茶博会茶器大赏



2019厦门国际(秋季)茶博会将带您领略一场古今茶器文化与匠心交融的美学盛宴:无论是河南钧窑、汝窑、哥窑、河北定窑、磁州窑、景德镇陶瓷、龙泉青瓷、德化陶瓷、潮州陶瓷、醴陵瓷器;还是广西坭兴陶、宜兴紫砂、云南建水紫陶;抑或漆器、金属、玻璃茶器,或是潮州电陶炉、茶壶配套电器、茶盘及茶空间配套产品;另有日本、韩国优质茶器,台湾莺歌陶瓷、柴烧等,您都能找到青睐之作。厦门国际(秋季)茶博会与您携手,共筑全球茶器贸易桥梁。



茶之所处,器之所在

泥与火的淬炼

成就了从泥土到茶器的蜕变

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

往来之间,杯盏交错

共同谱写茶器之美



Tea Fair

10-14 Oct. 2019

长按扫码预登记



在上次的茶器之旅中,官微已带各位茶友们领略了万千茶器的风采,各位茶友是否还意犹未尽呢? 今日继续为您呈现茶盘、电器及茶配套等系列产品,带您一同探索每一件精美茶器背后的故事。



01茶盘



茶盘又称茶船,是盛放茶壶、茶杯、茶道组、茶宠乃至茶食的浅底器皿,款式多样,取材广泛,金、石、木、竹、陶皆可。


石头茶盘


大器

展位号:A4T010


画石茗

展位号:A8T015


产品采用纯天然国画石手工打磨制作而成。画乃天成,器乃孤品。以简驭繁,清雅极致。赏石品茗,幽人首务。




无墨有画

展位号:A7T005


“无墨” 遵循“法自然,慎取舍”, 通过设计巧思、精致工艺呈现国画石材料的山水清气和天地大观。



一恒茶文化

展位号:B2T007


秉承千年徽文化的精髓,经传统徽州能工巧匠手工处理,精心研发生产徽州砖雕空间器具,古色古香,散发出独特的文化气息。 



龙尾山房

展位号:A4T016



师古堂

展位号:B1T032



三味砚斋

展位号:B1T002


三味砚斋以博大精深的徽学、源远流长的歙砚文化以及原产地优质的砚石资源为依托,作品选材精良、构思巧妙、品味高雅,融诗书画印砚与一炉,具有自然古朴、文气凝重、刀法简练的特点。



上承辰韵

展位号:A7T028



木制茶盘


畅宏

展位号:B1T018


将松溪版画艺术和青瓷烧制技艺与茶盘相结合,融入现代文创理念,制造出松溪特色产品。




创惠

展位号:B1T029




古早木语

展位号:A5T010


作品皆由手工打造,沿袭了中国古老的匠人手法,以匠人之心融入创作者的人格魅力,让老木承载着设计重生,用另一种姿态面对世界,赋予了它继续存在的意义,在设计上融合了传统文化思想和现代设计理念,赋予了作品新的内涵和更充盈的生命力。



竹制茶盘


善竹

展位号:B1T048


[善竹工坊]的竹器,将竹的线条、颜色、形态、质感和谐为艺术化的美感,崇存自然之韵、造化其姿、塑练其形,使竹器从传统的沉淀中推陈出有设计感的新意,在满足现实功能的同时成全日常审美品味。



小篾匠

展位号:A8056



金属茶盘


海通

展位号:B1007



汇盈.铜木缘

展位号:A7T017



02电器


一壶好茶,烹煮之器必不可少,本届展会汇聚了全国各大品牌电陶炉、茶壶配套电器,等您来邂逅!



鸣盏

展位号:B1T043


鸣盏养生煮茶器是一款家用电器产品,由国内茶创品牌鸣盏推出。鸣盏养生茶煮茶器能满足日常煮茶和熬制甜汤的需求,百搭客厅、工作时、茶馆多种场所,符合现代人的饮茶习性



新功

展位号:B1T042


主要生产电热炉、电磁炉、木茶盘、智能型组合茶盘、电茶壶、快速壶等系列产品,凭借造型新颖,质量稳定的优势,获得了广大客户的信任和认可。





金灶

展位号:A4T025




越一

展位号:A7T018



尚明

展位号:B1T007



梅歌

展位号:A3T118


茶密利用梅歌传媒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创意设计、生产制造、品牌运营等多个领域同时领先的持续创新能力,通过工具化、标准化、数字化、国际化,茶密品牌最终将成为人和茶叶、智能硬件和软件、饮茶大数据和茶文化内容连接在一起的生态系统,让中国茶重返世界巅峰,让精致饮茶成为全世界中产阶级的时尚生活标志之一。



泓雁

展位号:B1T049



安铂尔

展位号:B1T050


茶享

展位号:B1T012


金具电器

展位号:A8048



荣事金

展位号:B2025




莺歌烧

展位号:A5T001-2





信轩堂

展位号:A5T011


器美于形,技臻于心!制造温度,传递温暖!



华仑科技

展位号:B2T006



宋艺轩

展位号:A8T036



正稻科技

展位号:A3146,A3147



戈米电器

展位号:A8001




春秋茶语

展位号:A7043



德茗堂

展位号:B1T025


品陶堂

展位号:A8T033



古舍

展位号:B1T036



京映电器

展位号:B2021,B2022



03
茶配套产品



蜗牛

展位号:A7027


生产各类大马士革钢茶匙、茶剑,普通不锈钢茶匙、茶剑,纯铜茶匙、茶夹等茶具。以时尚的款式,精湛的工艺,高雅的品味赢得了外商客户的青睐。



小马智泡

展位号:B2069


小马智泡,致力于轻简茶生活方式探索,为新青年打造一款全自动原叶胶囊茶饮机,可实现一键式操作,30秒出茶。免去繁杂工序,轻松便捷得到具有正味口感的茶饮。其硬件部分包括小马智泡茶饮机与多品类茶泡弹,茶泡弹品类分别为——暖暖红茶、浓郁大红袍、甘润铁观音、淡雅茉莉茶。原叶茶即时冲泡,新鲜茶,健康饮。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兼顾泡茶的简易性,一键操作的智能性,及健康生活的便利性。



茶秘书

展位号:B1006



源心造物

展位号:A8042


手作原创银器主要制作茶勺茶针盖置香插杯托等茶周边器物,利用茶与珠宝相结合的理念,制作个性茶周边器物。



红顶屋

展位号:A3013,A7037


斗贤布艺以新颖别致的设计、尽善尽美的做工、真情完善的服务赢得客户的信赖和好评。将富含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布艺与茶文化相结合。




工妙堂

展位号:B1019


从茶器的选用,到摆放茶席,无论简约潇洒,或是隆重华丽,茶席的高雅情调丰富了现代人味觉飨宴之外的精神情趣。



台隆金

展位号:A4T050



铁博士

展位号:A7026



健祥

展位号:A8051


主营茶灯,以传承华夏文化精髓的理念,以弘扬传统工艺美术为己任;传承、创新传统文化工艺,将美术与功能、观赏与实用完美融合。

茶盘上的它们,演绎了别样芳华

花中有四君子“梅、兰、竹、菊”,茶中有六君子“茶匙、茶针、茶漏、茶夹、茶则、茶筒”。

茶道六君子是传统茶艺表演中必不可少的茶道组合,简称茶道组。它既是实用工具又是艺术的体现,起到点缀之美,让众多茶友爱不释手。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茶道六君子。

01茶匙

一头扁平的叫做茶匙,也叫茶拨、茶刮。

它的作用一是可以将茶荷或茶则中的干茶拨入壶中,二是可以将茶壶中的湿茶渣掏出来,又名渣匙,但最好不要干湿混用。

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紧紧塞满茶壶,加上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叶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故皆使用茶匙。

02茶针

一头尖的叫做茶针,又叫茶通。

很多人以为茶针可以拿来撬茶饼,六君子里的茶针,与撬茶用的茶针还真是同名同姓没区别。但是六君子里的茶针多为竹、木制成,不像撬茶用的茶针一般是金属材质。

茶针有疏通壶嘴的作用,避免壶嘴被茶叶堵住,也可用来在放入茶叶后将茶叶拨匀,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03茶漏

“茶漏”又被称为茶斗,它是一个浅浅的漏斗形,放在较小的壶口上,可以起到导入的作用

很多人误认为茶漏与茶滤是一回事,其实茶漏是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不带滤网。而茶滤则带有滤网,一般是架在公道杯上,用来滤去茶渣,分离茶与茶汤。

04茶夹

“茶夹”又称茶筷,也被叫做茶镊,主要用于清洗和传递杯子,一来避免茶碗烫手,二来干净卫生。此外也能夹茶叶、掏茶渣,但出于礼仪规范,正式场合不可混用。

茶夹在夹取干茶时可能因操作不便破坏茶叶条索,因此取茶时建议茶友们还是用茶则比较好。

05茶则

茶则:又称茶勺,为盛茶入壶之用,衡量茶叶用量,确保投茶适量,所以说茶则是一种量器。

茶则就像一个长而深的勺子,伸进茶叶罐或茶叶袋,轻轻抖动罐子并转动茶则,把茶叶舀起,避免了用手直接抓取,也避免了手上的水汽、污渍等使茶叶受潮污染,使得取茶过程更加清洁。

茶则与茶荷一样,都可用来欣赏干茶外形。茶荷的造型多为有引口的半球形,用来赏干茶、引茶入壶都很合适,但是要取茶就不及茶则方便了。

06茶筒

茶筒又叫茶器筒,一般为圆筒状,也有很多筒身造型各异的精美茶筒,如曲线形、葫芦形,是专门收纳以上几种器具的,不是用来盛放茶叶的哦。

存茶用的器具通常是带盖的,有一定的密封性,如下图。

文中讲到了茶道六君子的多种用途,但在正规场合,各个茶具的功能必须区分开来,比较规范的使用方法是这样的:茶夹夹杯子、茶则取茶叶、茶匙拨茶叶、茶针通壶嘴、茶漏导入茶叶。

“六君子”使用完之后,要擦拭干净,或者洗净晾干,避免这次使用时沾染到的茶渣茶汤,影响之后的使用,同时也是为了避免滋生细菌。在装进茶筒时,不要沾水,这样可以延长使用寿命。

图文 | 部分来自网络 仅作分享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具准备的讲究有多少,您知道吗?



茶具的摆放要布局合理,实用、美观,注重层次感,有线条的变化。摆放茶具的过程要有序,左右要平衡,尽量不要有遮挡。如果有遮挡,则要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摆放,将低矮的茶具放在客人视线的最前方。


为了表达对客人的尊重,壶嘴不能对着客人,而茶具上的图案要正向客人,摆放整齐。


(一)主茶具


  

1、茶壶


用以泡茶的器具。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和圈足四部分组成。壶盖有孔、钮、座等细部。壶身有口、延(唇墙)、嘴、流、腹、肩、把(柄、板)等细部。由于壶的把、盖、底、形的细微部分的不同,壶的基本形态就有近200种。


2、茶船


放茶壶的垫底茶具。既可增加美观,又可防止茶壶烫伤桌面。


①盘状:船沿矮小,整体如盘状,侧平视茶壶形态完全展现出来。


②碗状:船沿高耸,侧平视只见茶壶上半部。


③夹层状:茶船制成双层,上层有许多排水小孔,使冲泡溢出之水流入下层,并有出水口,使夹层中的积聚之水容易倒出。


茶船除防止茶壶烫伤桌面、冲泡水溅到桌面外,有时还作为“温壶”、“淋壶”时蓄水用,观看叶底用,盛放茶渣和涮壶水用,并可以增加美观。选择时应注意:


(1)形状


碗状优于盘状,而有夹层者更优于碗状。这是因为盘状茶船无法蓄盛废水,碗状可蓄,但壶的下半部浸于水中,日久天长会令茶壶上下部分色泽有异,有夹层的茶船既可以下层蓄废水,又可以上层实现茶船的各个功效,十分利于操作与日常养壶。


(2)大小


茶船围沿要大于壶体的最宽处,若是碗状、有夹层的茶船,因要用来蓄水,所以其容水量至少是茶壶容水量的2倍,但也不可过大,应与茶壶比例协调。


(3)造型与色彩


茶船应与茶壶的造型、色泽、风格一致,起到和谐的效果。



3、公道杯(茶盅、茶海)


亦称茶盅、茶海,用于均匀茶汤浓度。


①壶形盅:以茶壶代替用之。


②无把盅:将壶把省略,为区别于无把壶,常将壶口向外延拉成一翻边,以代替把手提着倒水


③简式盅:无盖,从盅身拉出一个简单的倒水口,有把或无把。


茶盅除具均匀茶汤浓度功能外,最好还具滤渣功能。


4、茶杯


盛放泡好的茶汤并饮用的器具。


1、翻口杯:杯口向外翻出似喇叭状。


2、敞口杯:杯口大于杯底,也称盏形杯。


3、直口杯:杯口与杯底同大,也称桶形杯。


4、收口杯:杯口小于杯底,也称鼓形杯。


5、把杯:附加把手的茶杯。


6、盖杯:附加盖子的茶杯,有把或无把。


茶杯的功能是用于饮茶,要求持拿不烫手,啜饮又方便。杯的造型丰富多样,其料用感觉亦不尽相同。



5、闻香杯


茶汤倒入品茗杯后,闻嗅留在杯里的香气之器具。


6、杯托


茶杯的垫底器具。


杯托是承载茶杯的器具,虽是小小一物,却也有一段佳话:唐建中年间,蜀相崔宁之女饮茶时怕茶杯烫着手指,遂命丫鬟以小碟托杯,碟心用蜡捏成刚好嵌住杯底的小环,端拿时杯子不会晃动倾倒,又免于挨烫,后又请人依样做成漆器。崔宁见了,十分高兴,名之曰“托”,从此便流传开来,延用至今。因此,杯托的要求必须是易取、稳妥和不与杯粘合。


7、盖置


放置壶盖、盅盖、杯盖的器物,保持盖子清洁。


盖置的功用是保持壶盖的清洁,并防止盖上的水滴在桌上,所以盖置要有集水功能。支撑式盖置是简状物,只能支撑住盖子的中心部位,因此盖子也要设计成有集水功能的,使盖上的水集到中心再滴到简内蓄积,高度以略高于杯为宜,亦可用直筒杯代之;托垫式盖置可用各种盘子或用各式茶托。



8、茶碗


泡茶器具,或盛放茶汤作饮用工具。


①圆底:碗底呈圆形。


②尖底:碗底呈圆锥形,常称为茶盏。


9、大茶杯


泡饮合用器具。多为长桶形,有把或无把,有盖或无盖。


10、同心杯


大茶杯中有一只滤胆,将茶渣分离出来。


11、冲泡盅


用以冲泡茶叶的杯状物,盅口留一缺口为出水口,或杯盖连接一滤网,中轴可以上下提压如活塞状,既可使冲泡的茶汤均匀,又可以使渣与茶汤分开。




(二)辅助用品


泡茶、饮茶时所需的各种器具,以增加美感,方便操作。


1、桌布:铺在桌面并向四周下垂的饰物,可用各种纤维织物制成。


2、泡茶巾:铺于个人泡茶席上的织物或覆盖于洁具、干燥后的壶杯等茶具上。常用棉、丝织物制成。


3、茶盘:摆置茶具,用以泡茶的基座。用竹、木、金属、陶瓷、石等制成,有规则形、自然形、排水形等多种。


4、茶巾:用以擦洗、抹拭茶具的棉织物;或用作抹干泡茶、分茶时溅出的水滴;托垫壶底;吸干壶底、杯底之残水。


5、茶巾盘:放置茶巾的用具。竹、木、金属、搪瓷等均可制作。


6、奉茶盘:以之盛放茶杯、茶碗、茶具、茶食等,恭敬端送给品茶者,显得洁净而高雅。


7、茶匙:从贮茶器中取干茶之工具,或在饮用添加茶叶时作搅拌用,常与茶荷搭配使用。


8、茶荷:古时称茶则,是控制置茶量的器皿,用竹、木、陶、瓷、锡等制成。同时可作观看干茶样和置茶分样用。


9、茶针:由壶嘴伸入流中防止茶叶阻塞,使出水流畅的工具,以竹、木制成。


10、茶箸:泡头一道茶时,刮去壶口泡沫之具,形同筷子,也用于夹出茶渣,在配合泡茶时亦可用于搅拌茶汤。


11、渣匙:从泡茶器具中取出茶渣的用具,常与茶针相连,即一端为茶针,另一端为渣匙,用竹、木制成。


12、箸匙筒:插放箸、匙、茶针等用的有底筒状物。


13、茶拂:用以刷除茶荷上所沾茶末之具。


14、计时器:用以计算泡茶时间的工具,有定时钟和电子秒表,可以计秒的为佳。


15、茶食盘:置放茶食的用具,用瓷、竹、金属等制成。


16、茶叉:取食茶食用具,金属、竹、木制。


17、餐巾纸:垫取茶具、擦手、拭杯沿用。


18、消毒柜:用以烘干茶具和消毒灭菌。



(三)备水器


1、净水器


安装在取水管道口用于纯净水质,应按泡茶用水量和水质要求选择相应的净水器,可配备一至数只。


2、贮水缸


利用天然水源或无净水设备时,贮放泡茶用水,起澄清和挥发氯气作用,应特别注意保持清洁。


3、煮水器


由烧水壶和热源两部分组成,热源可用电炉、酒精炉、炭炉等。


4、保温瓶


贮放开水用。一般用居家使用的热水瓶即可,如去野外郊游或举行无我茶会时,需配备施行热水瓶,以不锈钢双层胆者为佳。


5、水方


置于泡茶席上贮放清洁的包茶用水的器皿。


6、水注


将水注入煮水器内加热,或将开水注入壶(杯)中温器、调节冲泡水温的用具。形状近似壶,口较一般壶小,而流特别细长。


7、水盂


盛放弃水、茶渣等物的器皿,亦称“滓盂”。



(四)备茶器


1、茶样罐


泡茶时用于盛放茶样的容器,体积较小,装干茶30-50克即可。


2、贮茶罐(瓶)


贮藏茶叶用,可贮茶250-500克。为密封起见,应用双层盖或防潮盖,金属或瓷质均可。

找到约79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