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木制茶壶制作

找到约26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欧洲早期茶壶的模样

18世纪初期,伴随着中国茶叶在荷兰、德国和英国等欧洲国家的兴起,独具中国特色的茶具也开始在欧洲流行了起来,受到了欧洲人民的喜爱和关注。

当时中国的茶具造型优美,广受欧洲人青睐,欧洲人便开始纷纷效仿复制中国茶具。其中,因极力仿造中国宜兴的茶壶而在当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小有名气,宜兴紫砂壶也成为了欧洲最初茶壶的样板。后来,伴随着对中国茶文化的深入了解,18世纪后期欧洲的制陶名匠和银匠们开始在陶器上纷纷加以改造,开始采用艺术化的图案和装饰,使茶壶在西方达到了神化的程度。


欧洲最早的茶壶是1670年英国人所制作的一种灯笼式的银制茶壶,现存于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中。虽然今天再看当初模仿中国茶壶制作的改良版精致茶壶,它的工艺水平确实不如现在,但是也充分代表了那个时期的创新与融合,可以明显的看出技术的进步。

不过,欧洲开始真正脱离仿造中国茶壶的影子,开始自行设计茶壶的标志,还是要以1690年制作的一种锥形或梨形的银制小茶壶为代表。这种壶有一壶嘴塞,用索链系于壶盖顶上,壶高为4.75英寸。

这种锥形壶的流行在英国的安妮女王时代曾达到了鼎盛时期,至今依旧非常受欢迎。以往茶壶的茶嘴形如鸭颈,现在这种锥形壶改变成为优美的天鹅颈形状;梨形的壶身,则成倒置形状,大的一端在上方,小的一端在下方,安放在一个高起的底座上。


与锥形茶壶同时存在的还有球形银茶壶。壶身为球形,安放在高座上;壶的手柄和流嘴则有多种不同的安装样式。偶有几种圆形茶壶的流嘴形如鸭颈,直而尖削;壶柄多为木制的,也有银制的,接合处嵌入象牙垫板,用以隔热。

再有就是法国路易十五式的高底座、花瓶形的茶壶,用花卉、彩带和浮雕花纹装饰的壶身,优美的天鹅颈形的流嘴,银制的嵌入象牙垫板的壶柄。这种壶可以称得上是在欧洲茶壶演变历程中,唯一具有酒壶形状的茶壶。

可以看出,欧洲茶壶的演进,从单一的朴素风格慢慢丰富变化为多种彰显欧式风格的高贵、浪漫,优雅气质造型,带有着自身民族特色下对茶文化审视的独有角度和审美表达。

声明:

内容所用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图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引文所涉及言论仅为传播所用,不代表赞同或反对等任何立场,请勿片面引用!

来源:莫老师说茶,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古树红茶的制作工艺和冲泡方法

古树红茶属于发酵茶,制作系采用优良的云南大叶种野生乔木古茶树鲜叶,先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制成。将从古茶树上采下的新鲜细嫩的茶叶摆放在通风透气的竹帘上散发水分的过程称为萎凋,当水分散失到一定程度,茶叶变成萎松时再放入有棱骨的揉捻机内揉捻,使茶汁揉出,茶叶成条。


揉好的茶叶放在木制的盘内,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茶叶逐渐变红,并散发出一股独特香味,这时再把茶叶放到烘干机里烘干至可以捏成粉末时,古树红茶就制成了!


具体制茶工艺如下:


(1)采摘
采摘是用食指与姆指挟住叶间幼梗的中部,借两指的弹力将茶叶摘断。


(2)萎凋
采摘下来的古树鲜叶置于日光下摊晒,或利用热风使鲜叶水分适度蒸散以减少细胞水分含量,降低其活性并除去细胞膜之半透性,使叶质柔软,可塑性大,便于造形。


(3) 揉捻
将萎调后的茶叶置入揉捻机内,使其滚动并形成卷曲状,由于受到揉压,因此遂有部分汁液被挤出而粘附于表面,如此在冲泡时便可很容易地溶解于茶汤之中,不同的茶其揉捻程度也不一样。


(4)发酵
决定茶叶色、香、味品质的关键。发酵由揉捻开始,因揉捻的压力作用,叶细胞受损,多酚类霉促氧化受损,聚合加速进行,而开始发酵。


(5)干燥(毛火干燥、足火干燥、):
干燥是利用干燥机以热风烘干揉捻,使其含水量低于百分之四,利于贮藏运销,通常为了能使内外干燥一致;


第一阶段:蒸发水分,制止促霉作用,失水快,含水量60%左右降至47%左右,利于除去异杂气味,提高温度,增加通风量。


第二阶段:整形(揉捻),含水量降至18%左右。


第三阶段:足干,含水量5%左右。


古树红茶的冲泡方法  

材料:古树红茶5克


泡法:1.先倒入热开水将茶壶(容量250毫升)及茶杯温热,再放入古树红茶;


2.待水开始沸腾之后,稍微冷却至水温90~93度左右,再冲泡(水温不宜太高);


3.盖上壶盖,不超过5秒,前1~6泡,无需闷,直接出汤,即可饮用;

4.第7~14泡,泡冲泡时间为10~20秒,以后每次冲泡时间递增(依个人口味浓淡而定)。


5.连续冲泡10道以上,香气依旧芬芳,樟香和果香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令人回味无穷。


(经过多次反复品饮建议,云南古树红茶冲泡要点:1:水温不能太高,90~93度最为适宜;2:冲泡时无需闷,直接出汤即可!)

煮饮方法

材料:古树红茶饼5克


泡法:1.先倒入热开水将大茶壶及茶杯温热,加入600毫升水;再放入古树红茶饼;


2.待水开后放入5克红茶饼入煮三分钟,立即出汤,即可饮用;


3. 第二次蓄水500毫升煮饮五分钟出汤可食。

饮品建议 


全天都可以饮用,清饮或者调饮均可。清饮时,静品默赏,细品慢饮,能领略野生古树红茶的独特风味和山野气韵,让人进入一种忘我的精神境界,欢愉、轻快、激动、舒畅之情油然而生。

储存方法

一般可放置在密闭干燥容器内,避光、避高温,用锡箔纸或锡箔罐装茶比较好。若有条件的话,用紫砂罐或锡罐为佳,玻璃罐很难保证不会有太阳光照射到,但是玻璃密封罐最便宜。


总之,古树红茶保存的几个必要条件是:闭光、密封、常温、勿潮。

古树红茶的制作工艺和冲泡方法

古树红茶属于发酵茶,制作系采用优良的云南大叶种野生乔木古茶树鲜叶,先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制成。将从古茶树上采下的新鲜细嫩的茶叶摆放在通风透气的竹帘上散发水分的过程称为萎凋,当水分散失到一定程度,茶叶变成萎松时再放入有棱骨的揉捻机内揉捻,使茶汁揉出,茶叶成条。


揉好的茶叶放在木制的盘内,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茶叶逐渐变红,并散发出一股独特香味,这时再把茶叶放到烘干机里烘干至可以捏成粉末时,古树红茶就制成了!

具体制茶工艺如下:

(1)采摘
采摘是用食指与拇指挟住叶间幼梗的中部,借两指的弹力将茶叶摘断。


(2)萎凋
采摘下来的古树鲜叶置于日光下摊晒,或利用热风使鲜叶水分适度蒸散以减少细胞水分含量,降低其活性并除去细胞膜之半透性,使叶质柔软,可塑性大,便于造形。


(3) 揉捻
将萎调后的茶叶置入揉捻机内,使其滚动并形成卷曲状,由于受到揉压,因此遂有部分汁液被挤出而粘附于表面,如此在冲泡时便可很容易地溶解于茶汤之中,不同的茶其揉捻程度也不一样。


(4)发酵
决定茶叶色、香、味品质的关键。发酵由揉捻开始,因揉捻的压力作用,叶细胞受损,多酚类霉促氧化受损,聚合加速进行,而开始发酵。


(5)干燥(毛火干燥、足火干燥、):
干燥是利用干燥机以热风烘干揉捻,使其含水量低于百分之四,利于贮藏运销,通常为了能使内外干燥一致;


第一阶段:蒸发水分,制止促霉作用,失水快,含水量60%左右降至47%左右,利于除去异杂气味,提高温度,增加通风量。


第二阶段:整形(揉捻),含水量降至18%左右。


第三阶段:足干,含水量5%左右。

古树红茶的冲泡方法  

材料:古树红茶5克


泡法:1.先倒入热开水将茶壶(容量250毫升)及茶杯温热,再放入古树红茶;


2.待水开始沸腾之后,稍微冷却至水温90~93度左右,再冲泡(水温不宜太高);


3.盖上壶盖,不超过5秒,前1~6泡,无需闷,直接出汤,即可饮用;4.第7~14泡,泡冲泡时间为10~20秒,以后每次冲泡时间递增(依个人口味浓淡而定)。


5.连续冲泡10道以上,香气依旧芬芳,樟香和果香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令人回味无穷。


(经过多次反复品饮建议,云南古树红茶冲泡要点:1:水温不能太高,90~93度最为适宜;2:冲泡时无需闷,直接出汤即可!)

煮饮方法

材料:古树红茶饼5克


泡法:1.先倒入热开水将大茶壶及茶杯温热,加入600毫升水;再放入古树红茶饼;


2.待水开后放入5克红茶饼入煮三分钟,立即出汤,即可饮用;


3. 第二次蓄水500毫升煮饮五分钟出汤可食。


饮品建议 


全天都可以饮用,清饮或者调饮均可。清饮时,静品默赏,细品慢饮,能领略野生古树红茶的独特风味和山野气韵,让人进入一种忘我的精神境界,欢愉、轻快、激动、舒畅之情油然而生。

储存方法

一般可放置在密闭干燥容器内,避光、避高温,用锡箔纸或锡箔罐装茶比较好。若有条件的话,用紫砂罐或锡罐为佳,玻璃罐很难保证不会有太阳光照射到,但是玻璃密封罐最便宜。


总之,古树红茶保存的几个必要条件是:闭光、密封、常温、勿潮。

找到约2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