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木制茶具托盘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29 秒)

泡茶时的茶道礼仪有哪些讲究

  汉族人习惯以茶待客,并形成了相应的饮茶礼仪。比如,请客人喝茶,要将茶杯放在托盘上端出,并用双手奉上。茶杯应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在边谈边饮时,要及时给客人添水。客人则需善“品”,小口啜饮,满口生香,而不是作牛饮。除去繁琐的茶艺流程,以茶待客也蕴含许多“待客之礼”,基本礼节不可废。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做到喝茶明礼,更能营造愉悦的喝茶氛围。

  1、茶席布置

  茶席、茶壶、茶杯,以及花器等装饰品,应风格相合相融。简单无需奢华,不使用的器具尽量在桌面以外。花器等装饰品,应符合主题,颜色、材质应细细选择,茶具组合可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到兼顾艺术性,简单无需奢华,避免喧宾夺主。茶具组合及摆放是茶席布置的核心。古代茶具组合一般都本着“茶为君、器为臣、火为帅”的原则配置,即一切茶具组合都是为茶服务的。

  2、茶具清洁

  茶具洁净,是一个基本的感官体验。所有茶具从外观上看必须是干净的,杯子里没有茶垢、杂质、指纹等之类的异物附着。许多人喜欢使用老物品,因为上面残留着岁月的痕迹,这当然是可以的。但是不包括残留的令人不悦的水渍或茶渣。

  3、避免接触

  分茶后,如递送给客人,应该一只手托住杯底的一个点,另一只手则扶住茶杯的1/2以下部分,手指切莫触及杯口,如果有条件,在奉茶时尽量使用茶托。

  4、请客选茶、赏茶

  主人在泡茶前,应先拿出一些名优茶放在茶盘中,供客人挑选,以表达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同时让客人仔细欣赏茶的外形、色泽和干香。

  5、取茶

  将茶筒中的茶叶放入壶或杯中,应使用竹或木制的茶匙取茶,不要用手抓。若没有茶匙,可将茶筒倾斜对准壶或杯轻轻抖动,使适量的茶叶落入壶或杯中。

  6、逆时针的讲究

  在进行回转注水、温杯、烫壶等动作时用双手回旋。一般使用右手,按逆时针方向,类似于招呼手势,寓意“来、来、来”表示欢迎。反之则变成暗示挥斥“去,去、去”了,若为左手则为顺时针。

  7、顺时针的讲究

  一般茶主人都以右手持壶或公道为宾客倒茶,应自左到右顺时针倒茶,这样壶口或公道口是倒退着为宾客分茶。因为如自右到左逆时针则口向前冲着为宾客倒茶,壶嘴不断行向前如一把利刃,变成一种含侵略性的动作。当然,如习惯左手持壶,则可逆时针。

  8、分茶

  分茶时要求的就是要注意不得溅出茶水,做到每位客人茶水水量一致,以示茶道公正平等,无厚此薄彼之义。分茶时,茶杯多放于客人右手的前方。

  9、茶满欺客

  斟茶时只斟七分即可,暗寓“七分茶三分情”之意。俗话说:“茶满欺客”,茶满不便于握杯啜饮。

  10、最后为自己添茶

  习惯上,最右方的茶是尾席,斟茶适量,每一泡茶,都应由茶主人进行扫尾。茶主人应随时关切每一道茶汤的变化,以便随时调整泡茶要素,以更好的发挥茶汤的品质。

  11、续茶

  客人喝完杯中茶,并且到了尾头,应尽快续杯。如果发现客人的杯子有茶渣,应该替客人重新洗杯,或者换杯。主人应熟悉茶品状况,若茶汤已现水味,应及时换茶。晚上品茶不宜太晚,适当注意观察,在喝的尽兴时候,也应该掌握茶局结束的时间。

  12、茶点

  正规场合,品鉴好茶时不宜食用茶点,否则视为对茶的不尊重。茶到深夜,当备茶点。食用的茶点,并不推荐重口味的蜜饯、奶糖类茶食,坚果类的零食比较适宜。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关于茶文化:茶桌上的礼仪,学会终生受用!

中国人的待客之道中,茶是必不可少的媒介。客来奉茶,是最为基本的礼仪。在奉茶与饮茶之中,有着一些讲究与礼仪,是主客双方的必修课。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了解茶桌上的细节,才能营造祥和的品饮氛围。


【茶主人】




1、茶席简单布置

无需奢华,但需洁净,不使用的器具尽量不出现在桌面上。如为干泡,必须出现在桌面的渣方(水盂),应尽量放置在顺手但不抢眼的地方;杯子及用具、花器等装饰,应符合主题;盖置一类的小件装饰,颜色、材质应细细选择,尽量与茶席融为一体或与主泡器具呼应,避免喧宾夺主。

2、安排座位

为了配合长幼有序的礼节,尽量安排长辈或首席客人坐在泡茶人的最左方。原因是,这样斟茶将会按照顺序,自左向右,最后到自己,如果将主宾安排的位置不对,则斟茶过程中如先给主客斟茶,顺序将被打乱,从而变的无序。

3、茶具清洁

虽然茶具都是事先清洁过,但再在客人面前清洁一次,是尊重的体现。而且用开水温杯烫壶,可除去茶具异味,提高茶具温度,对于茶汤的表现也会更好,给客人更好的品饮体验。

4、放置茶壶

壶嘴对向他人,表示请人快速离开,是非常不礼貌的。其实不仅是壶嘴,一切尖锐、危险的物品都是不能对着他人的。烧水壶如果对着人,喷出的蒸汽容易烫伤,壶嘴、茶针之类尖锐的东西对着人,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就像我们在递剪刀的时候,都会把尖的一边对着自己,也是礼貌和素质的体现。

5、请客选茶赏茶

出于对客人的尊重,主人最好事前询问客人喜欢喝什么茶,有什么茶忌口或不太喜欢喝的。当选择确定好茶之后,应将干茶放在茶则中,让客人更直观地欣赏茶的外形、色泽和干香,并介绍茶叶的名称和特点,让客人对准备喝的茶有个基本的了解。

6、取茶、置茶

从茶仓中取茶时,尽量使用竹制或木制的茶匙,不宜用手抓。若没有茶匙,可将茶仓倾斜并轻轻转动,使适量的茶叶落入壶或杯中。

7、逆时针的讲究

在回转注水、温杯、烫壶等动作时。一般使用右手,按逆时针方向,类似于招呼手势,寓意“来、来、来”表示欢迎;反之则变成暗示挥斥“去,去、去”;若为左手则为顺时针。

8、顺时针的讲究

一般,茶主人都以右手持壶或公道为宾客倒茶,应自左到右顺时针倒茶,这样壶口或公道杯口是倒退着为宾客分茶,若自右到左逆时针,壶口向前冲着为宾客倒茶,壶嘴不断向前行如一把利刃,变成一种含侵略性的动作,会让人坐立不安。当然,如习惯左手持壶,则可自逆时针。

9、分茶的讲究


分茶时,茶杯多放于客人右手的前方。讲究“高冲水,低斟茶”是避免让茶汤溅出,并且使每位客人的茶汤量一致,以示茶道公正平等,无厚此薄彼之义。

10、递茶的讲究

这个也是卫生的问题。有的人给客人递茶杯时,没有留意拿杯子的手势,直接就随手拿起,手往往容易触碰杯沿,让客人看了心里不舒服,但又不方便说出来。因此,请客喝茶一定要备杯垫或者托盘。如果没有,往往会拿杯子下面的位置,但茶汤温度高而烫手,这时候是很尴尬的。所以在选取杯子时,太矮太浅的杯子就不太适合,有一定高度的茶杯比较方便拿取。

11、茶满欺客

斟茶时只斟七分即可,暗寓“七分茶三分情”之意。俗话说:“茶满欺客”,并且茶满不便于握杯啜饮。

12、最后一杯留给自己

习惯上,最右方的茶原是尾席,斟茶适量,每一泡茶,都应将最后一杯留给自己。茶主人应随时关切每一道茶汤的变化,以便随时调整泡茶要素,更好的发挥出茶汤品质。

13、为客续茶

当客人即将或已喝完杯中茶时,应尽快“续杯”。若发现客人的杯内有茶渣,应替客人重新烫杯,或者换杯。主人应熟悉茶品状况,若茶汤已现水味,应及时换茶。在品茶尽兴的时候,应当掌握茶局结束的时间,不宜太晚。

14、烧水壶蓄水

如遇宾客较多时,应打开壶盖向茶侣示意加水,避免高声要水,才不会使宾客感到尴尬。


15、茶壶擦拭

有的茶主人,十分爱惜自己的茶壶,在冲泡中,难免淋壶擦拭,把玩摩挲,甚至多壶齐养,但不知道在自己的举手投足间,这些多余的动作,已经影响到了客人品茶的注意力。同样道理,品茶期间,整理茶台、擦拭桌椅,也会让人以为主人要送客了。

16、茶食点心

正规场合,正式品茶时不宜食用茶点,否则视为对茶的不尊重。一般情况下,可因个人喜好、体质而有所取舍。以甜的茶食配绿茶;酸甘类的茶食配红茶;咸碱类的茶食配乌龙茶,这是一个大原则。所谓“甜配绿,酸配红,瓜子配乌龙”。

【茶客人】

1、注意穿着

茶的本性是恬淡平和的,因此,品茗礼仪要求着装整洁大方,女性切忌浓妆艳抹,大胆暴露;男性也应避免乖张怪诞,如留长发、穿乞丐装等。除了仪表整洁外,还要求举止庄重得体,落落大方。

2、知客位尊卑

如今很少有人知道“客位”的尊卑问题,虽然茶道里面讲究的是“主随客便”一说,不过喝茶的人多了,自然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面对主人,主人的左手边的是“尊位”。顺时针旋转,由尊到卑,直到主人的右手边,不论茶桌的形式如何,这个是不变的铁律。尊位的第一顺序为:老年人、中年人,比自己年纪大的人。其中师者、长者为尊,如果年龄相差不大,女士优先做尊位。

3、忌一口闷


喝茶忌十分忌讳“一口闷”或者“亮杯底”。毕竟喝茶和喝酒还是有区别的。按照礼节,至少要分三口再喝完。喝茶可以发出声音,让茶汤与口腔融合更好,声音也是对茶的一种赞赏。不过和喝酒一样,主人给客人倒的茶最好也要喝完,不能浪费了好茶,辜负了主人的一片好意。如果实在喝不下了,就留下半杯茶汤在杯里,主人就知道你的意思了。

4、关于吸烟

喝茶的环境是需要很干净的,烟味会影响品茶的体验,何况有些不吸烟的人,被动吸二手烟也会很气恼。喝茶时,在未经主人或在场客人允许之前,是不能抽烟的。如果实在想抽,要征询一下旁人的意见,得到同意后,方可抽。另外,才坐下就发烟、递烟的行为,也视为失礼,这一点需要谨记!

学会终生受益的茶桌礼仪(主人篇)




中国人的待客之道中

茶是必不可少的媒介

客来奉茶

是最为基本的礼仪

在奉茶的时候

有着一些讲究与礼仪

是作为主人的必修课

只有了解茶桌上的细节

才能营造祥和的品饮氛围



茶席简单布置



无需奢华,但需洁净,不使用的器具尽量不出现在桌面上。如为干泡,必须出现在桌面的渣方(水盂),应尽量放置在顺手但不抢眼的地方;


杯子及用具、花器等装饰,应符合主题;盖置一类的小件装饰,颜色、材质应细细选择,尽量与茶席融为一体或与主泡器具呼应,避免喧宾夺主。


   

安排座位


为了配合长幼有序的礼节,尽量安排长辈或首席客人坐在泡茶人的最左方。原因是,这样斟茶将会按照顺序,自左向右,最后到自己,如果将主宾安排的位置不对,则斟茶过程中如先给主客斟茶,顺序将被打乱,从而变的无序。


茶具清洁



虽然茶具都是事先清洁过,但再在客人面前清洁一次,是尊重的体现。而且用开水温杯烫壶,可除去茶具异味,提高茶具温度,对于茶汤的表现也会更好,给客人更好的品饮体验。


放置茶壶


壶嘴对向他人,表示请人快速离开,是非常不礼貌的。其实不仅是壶嘴,一切尖锐、危险的物品都是不能对着他人的。


烧水壶如果对着人,喷出的蒸汽容易烫伤,壶嘴、茶针之类尖锐的东西对着人,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就像我们在递剪刀的时候,都会把尖的一边对着自己,也是礼貌和素质的体现。



请客选茶赏茶


出于对客人的尊重,主人最好事前询问客人喜欢喝什么茶,有什么茶忌口或不太喜欢喝的。


当选择确定好茶之后,应将干茶放在茶则中,让客人更直观地欣赏茶的外形、色泽和干香,并介绍茶叶的名称和特点,让客人对准备喝的茶有个基本的了解。



取茶、置茶


从茶仓中取茶时,尽量使用竹制或木制的茶匙,不宜用手抓。若没有茶匙,可将茶仓倾斜并轻轻转动,使适量的茶叶落入壶或杯中。



分茶的讲究


分茶时,茶杯多放于客人右手的前方。讲究“高冲水,低斟茶”是避免让茶汤溅出,并且使每位客人的茶汤量一致,以示茶道公正平等,无厚此薄彼之义。


递茶的讲究


这个也是卫生的问题。有的人给客人递茶杯时,没有留意拿杯子的手势,直接就随手拿起,手往往容易触碰杯沿,让客人看了心里不舒服,但又不方便说出来。



因此,请客喝茶一定要备杯垫或者托盘。如果没有,往往会拿杯子下面的位置,但茶汤温度高而烫手,这时候是很尴尬的。所以在选取杯子时,太矮太浅的杯子就不太适合,有一定高度的茶杯比较方便拿取。


茶满欺客



斟茶时只斟七分即可,暗寓“七分茶三分情”之意。俗话说:“茶满欺客”,并且茶满不便于握杯啜饮。



最后一杯留给自己




习惯上,最右方的茶原是尾席,斟茶适量,每一泡茶,都应将最后一杯留给自己。茶主人应随时关切每一道茶汤的变化,以便随时调整泡茶要素,更好的发挥出茶汤品质。


为客续杯




当客人即将或已喝完杯中茶时,应尽快“续杯”。若发现客人的杯内有茶渣,应替客人重新烫杯,或者换杯。主人应熟悉茶品状况,若茶汤已现水味,应及时换茶。在品茶尽兴的时候,应当掌握茶局结束的时间,不宜太晚。


烧水壶蓄水


如遇宾客较多时,应打开壶盖向茶侣示意加水,避免高声要水,才不会使宾客感到尴尬。



茶壶擦拭


有的茶主人,十分爱惜自己的茶壶,在冲泡中,难免淋壶擦拭,把玩摩挲,甚至多壶齐养,但不知道在自己的举手投足间,这些多余的动作,已经影响到了客人品茶的注意力。


同样道理,品茶期间,整理茶台、擦拭桌椅,也会让人误以为主人要送客了。


茶食点心



正规场合,正式品茶时不宜食用茶点,否则视为对茶的不尊重。一般情况下,可因个人喜好、体质而有所取舍。


以甜的茶食配绿茶;酸甘类的茶食配红茶;咸碱类的茶食配乌龙茶,这是一个大原则。所谓“甜配绿,酸配红,瓜子配乌龙”。



茶人,美在举手投足之间

主人,贵在待客知礼

无论初识,还是重逢

愿我们都能让人如沐春风

不辜负这一场缘分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