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木制茶杯垫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普秀茶小课021,盖碗茶艺都有哪些茶具?分别有什么功能?

  在普洱茶艺中,最常用的冲泡方法便是盖碗泡茶艺了,详细了解盖碗茶艺中所包含的茶具有助于我们泡好茶。

  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汉族茶具。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

  滤网:放置于公道杯上,用于过滤茶叶。

  杯垫:茶艺六要素中提到一个“境”,杯垫除了有防止品茗杯滑落作用外,还具有装饰营造意境之用。

  茶针:用于撬茶和拨茶。
  茶针

  茶道六君子(茶艺六用)指的是茶筒、茶匙、茶漏、茶则、茶夹、茶针。
  茶道六君子

  茶筒:盛放茶艺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茶则:又称「茶勺」为盛茶入壶之用,衡量茶叶用量,确保投茶适量。

  茶漏:茶漏则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茶匙:又称茶拨、茶扒。一种细长的小把子,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过的茶,壶内茶叶。也可将茶叶由茶荷(茶则)拨入壶中,故名茶拨。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紧紧塞满茶壶,加上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叶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故皆使用茶匙。又名渣匙,因为可以用来去除茶渣而得名。

  茶夹:又称「茶筷」茶夹功用与茶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茶针(茶通):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当壶嘴被茶叶堵住时用来疏浚,或放入茶叶后把茶叶拨匀,碎茶在底,整茶在上。茶针有时和茶匙一体,即一端为茶针,另一端为渣匙,用竹、木制成。

茶礼仪最基本的三大要素

  茶礼仪最基本的三大要素为语言、行为表情、服饰器物,即在泡茶的过程之中,语言要得当,用词准确,多使用敬语,其次行为表情不能浮夸,保持和蔼、端庄之仪态,不可抽烟,中途离场等,最后服饰器物需要保持简约、清雅,勿装饰过多物品,同时不能过分浓妆。 

  茶艺中需要注意的礼仪
  1、清洗茶具
  虽然每一次喝完茶之后,我们都要清洗茶具,但是在泡茶之前,当着客人的面清洁一遍茶具。这样,既讲究卫生,又能表示尊重。温杯之后的茶水口感更佳,让客人拥有更好的品茗体验。
  2、咨询客人喜好
  出于对客人的尊敬,作为主人一般不会直接挑选一款茶来泡。而是会先询问客人喜欢什么茶,并推荐几款对应的茶,让客人选择。
  选择完后可以先介绍茶叶的名称和特点,让客人对准备喝的茶有基本的了解。成功制造了聊天话题,相处时,氛围自然会更加融洽。
  3、忌徒手抓茶叶
  徒手抓“手汗”会使茶叶受潮。而且手上带有的一些气味,也容易沾染到茶叶上,不仅会影响到茶的品质,也会给人不卫生的感觉。
  取茶时应使用竹或木制的茶匙,若没有茶匙,可将茶筒倾斜对准壶或杯轻轻抖动,使适量的茶叶落入壶或杯中。

  4、“嘴”不对人
  在摆放茶具时,煮水壶、茶壶的壶嘴,公道杯的“鹰嘴”,以及茶匙尖的一头,都不应对着客人。
  因为,正对他人则表示请人赶快离开,是非常不礼貌的。而且茶壶煮沸时喷出的蒸汽也容易伤人。因此,每次用完以后,养成恰当的摆放习惯很重要。
  5、倒茶有序
  倒茶时茶水不宜过满,七分为佳,避免溢出,最后端茶要双手拿起杯垫奉茶,不可碰触茶杯杯口,同时茶水一旦饮用,就需要及时添加茶水。
  倒茶讲究尊卑有序,有长辈在场时,应先给长辈倒上,再按照座位顺序。大部分人习惯右手拿公道杯,所以我们在为客人分倒茶汤的时候,应自左到右顺时针倒茶。
  公道杯口与倒茶方向是相反的,如习惯左手持壶,则可逆时针。
  6、分茶需均匀
  倒茶汤的时候切勿倒满,有个说法“茶满欺客”。因为我们喝茶都是趁热,茶倒满容易烫手,不便于客人握杯品饮,有种赶人走的意思。所以倒七分满即可,暗寓“七分茶三分情”。
  在倒茶汤的时候要均匀,而且自己也要留一杯。这样可以根据茶叶滋味变化调整泡茶要素。

  7、使用杯托
  他人的杯子,都应该一只手托住杯底的一个点,另一只手则扶住茶杯的1/2以下部分,手指切莫触及杯口,影响客人观感。如果有条件,在奉茶时尽量使用茶托。
  8、奉茶顺序
  有区隔时奉茶:
  先为主宾奉茶,后为次宾奉茶;
  先为女士奉茶,后为男士奉茶;
  先为长辈奉茶,后为晚辈奉茶。
  无区隔时上茶:
  以上茶者为起点,由近而远依次上茶;
  以进入客厅之门为起点,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上茶;
  在上茶时以客人的先来后到为先后顺序;
  9、勤续茶
  客人茶杯里的茶喝完,尽量及时续上,最好不要让其“空杯”太久。莫等所有客人的茶杯都空了才一起续茶,这种做法的寓意是:“茶水不尽,慢慢饮来,慢慢叙。”

  10、换茶洗盏
  主人还应该关注茶汤的滋味走势,当茶汤明显淡了下来,这个时候需要及时更换茶叶,并优先询问客人想再喝什么茶。如果席间有新客人的到来也需要及时换茶,以示欢迎。
  在换茶时,别忘了给客人的品茗杯都冲洗一遍,避免上一泡茶影响下一泡茶的口感。还需要注意一点,拿品茗杯时用茶夹,不要直接用手,给人感觉不卫生,这也体现了泡茶者的专业素养。


学会终生受益的茶桌礼仪(主人篇)




中国人的待客之道中

茶是必不可少的媒介

客来奉茶

是最为基本的礼仪

在奉茶的时候

有着一些讲究与礼仪

是作为主人的必修课

只有了解茶桌上的细节

才能营造祥和的品饮氛围



茶席简单布置



无需奢华,但需洁净,不使用的器具尽量不出现在桌面上。如为干泡,必须出现在桌面的渣方(水盂),应尽量放置在顺手但不抢眼的地方;


杯子及用具、花器等装饰,应符合主题;盖置一类的小件装饰,颜色、材质应细细选择,尽量与茶席融为一体或与主泡器具呼应,避免喧宾夺主。


   

安排座位


为了配合长幼有序的礼节,尽量安排长辈或首席客人坐在泡茶人的最左方。原因是,这样斟茶将会按照顺序,自左向右,最后到自己,如果将主宾安排的位置不对,则斟茶过程中如先给主客斟茶,顺序将被打乱,从而变的无序。


茶具清洁



虽然茶具都是事先清洁过,但再在客人面前清洁一次,是尊重的体现。而且用开水温杯烫壶,可除去茶具异味,提高茶具温度,对于茶汤的表现也会更好,给客人更好的品饮体验。


放置茶壶


壶嘴对向他人,表示请人快速离开,是非常不礼貌的。其实不仅是壶嘴,一切尖锐、危险的物品都是不能对着他人的。


烧水壶如果对着人,喷出的蒸汽容易烫伤,壶嘴、茶针之类尖锐的东西对着人,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就像我们在递剪刀的时候,都会把尖的一边对着自己,也是礼貌和素质的体现。



请客选茶赏茶


出于对客人的尊重,主人最好事前询问客人喜欢喝什么茶,有什么茶忌口或不太喜欢喝的。


当选择确定好茶之后,应将干茶放在茶则中,让客人更直观地欣赏茶的外形、色泽和干香,并介绍茶叶的名称和特点,让客人对准备喝的茶有个基本的了解。



取茶、置茶


从茶仓中取茶时,尽量使用竹制或木制的茶匙,不宜用手抓。若没有茶匙,可将茶仓倾斜并轻轻转动,使适量的茶叶落入壶或杯中。



分茶的讲究


分茶时,茶杯多放于客人右手的前方。讲究“高冲水,低斟茶”是避免让茶汤溅出,并且使每位客人的茶汤量一致,以示茶道公正平等,无厚此薄彼之义。


递茶的讲究


这个也是卫生的问题。有的人给客人递茶杯时,没有留意拿杯子的手势,直接就随手拿起,手往往容易触碰杯沿,让客人看了心里不舒服,但又不方便说出来。



因此,请客喝茶一定要备杯垫或者托盘。如果没有,往往会拿杯子下面的位置,但茶汤温度高而烫手,这时候是很尴尬的。所以在选取杯子时,太矮太浅的杯子就不太适合,有一定高度的茶杯比较方便拿取。


茶满欺客



斟茶时只斟七分即可,暗寓“七分茶三分情”之意。俗话说:“茶满欺客”,并且茶满不便于握杯啜饮。



最后一杯留给自己




习惯上,最右方的茶原是尾席,斟茶适量,每一泡茶,都应将最后一杯留给自己。茶主人应随时关切每一道茶汤的变化,以便随时调整泡茶要素,更好的发挥出茶汤品质。


为客续杯




当客人即将或已喝完杯中茶时,应尽快“续杯”。若发现客人的杯内有茶渣,应替客人重新烫杯,或者换杯。主人应熟悉茶品状况,若茶汤已现水味,应及时换茶。在品茶尽兴的时候,应当掌握茶局结束的时间,不宜太晚。


烧水壶蓄水


如遇宾客较多时,应打开壶盖向茶侣示意加水,避免高声要水,才不会使宾客感到尴尬。



茶壶擦拭


有的茶主人,十分爱惜自己的茶壶,在冲泡中,难免淋壶擦拭,把玩摩挲,甚至多壶齐养,但不知道在自己的举手投足间,这些多余的动作,已经影响到了客人品茶的注意力。


同样道理,品茶期间,整理茶台、擦拭桌椅,也会让人误以为主人要送客了。


茶食点心



正规场合,正式品茶时不宜食用茶点,否则视为对茶的不尊重。一般情况下,可因个人喜好、体质而有所取舍。


以甜的茶食配绿茶;酸甘类的茶食配红茶;咸碱类的茶食配乌龙茶,这是一个大原则。所谓“甜配绿,酸配红,瓜子配乌龙”。



茶人,美在举手投足之间

主人,贵在待客知礼

无论初识,还是重逢

愿我们都能让人如沐春风

不辜负这一场缘分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