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名品白茶

找到约230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云南白茶溯源

诗意而浪漫的月光白

女孩的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底,就对女孩说:“你每天采一片茶叶吧,等采的茶叶做成一饼茶时,他就回来了。”

于是女孩在每天做完农活了,都会蹋着皎洁的月光去茶地里采一片茶叶回来。然而一片茶叶根本无法加工啊,她只好把茶叶放在闺房窗口的簸箕上。经过一个又一个的白天和黑夜后,簸箕里被慢慢晾干的茶叶越来越多。在她把这些“夜夜思君不见君”的茶叶压成一饼茶的那天傍晚,村口传来了她熟悉而期待已久的铃铛声……

这是一个流传在景迈山上的关于月光白来历的传说。故事不知始于何时,正如我们难以推测景迈山上的月光白始于何时一样。但故事本身,无疑为“月光白”这一颇具诗意的名词,增添了几分优美的浪漫。

月光白也称月光白茶,是普洱茶中一款特殊的茶品。它有着漂亮而独特的外观,一般是一片叶子两种颜色,叶面呈青黑色,叶背呈银白色。在黑白相间中,叶芽显毫白亮得如同一轮弯弯的月亮,一芽二叶看起来犹如皎洁的月光照在茶芽上,故而得名月光白。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月光白”应归类于白茶。也因此,有人认为月光白的工艺来自福建。我们暂且不否认这种可能性,但白茶作为一种相对原始简单的制茶工艺,在茶树的发源地云南产生也有可能。实际上,景迈山上加工制作月光白的历史并不短,只是正如布朗族的酸茶一样并不是主要工艺而已。而在临沧与普洱之间的澜沧江两岸,民间也一直用“摊浪”工艺制作“浪青”,这两个带有浓郁地方口语的词语,“翻译”过来就是“摊晾”和“晾青”,从中你是否看到了白茶工艺的影子?

应当说,云南白茶并不是这几年才冒出来的概念。不过,近年来随着白茶热度的上升,以及古树白茶的兴起,云南白茶的概念开始隐然呈现。无论是在各大茶博会上,还是在各大城市的茶叶市场,都可以看到来自云南的白茶产品。

皇帝也喝过的“白龙须茶”

说云南白茶,绕不开景谷的“白龙须茶”。

“道光年间,景谷大白茶制作的白龙须茶,曾经作为贡茶进贡给皇帝。”采访中,不止一次听到类似的话语。在查阅相关资料时,类似的文字也几乎无处不在。

历史上,用特产于秧塔村的大白茶,将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揉制成圆直的条形,选择长短一致的茶条,用红丝线束扎成单手一把可握的茶簇,即成昔日集市上销售的“把把茶”。“把茶”不仅外形美观,茶味也格外甘醇爽口。红色的丝线与质朴的茶叶互为衬托,给“把茶”增添了别样的魅力。

传说中曾进贡给光绪皇帝喝的白龙须茶,则是用大白茶肥硕的单芽芽头特制的“把茶”。因显毫而呈温润银白色的肥硕芽头,比较像龙的胡须,故而被称作为“白龙须茶”。

不过白龙须茶的这段历史,在成书于光绪年间的《普洱府志》上并无记载。根据现有信史可以确认的是,从雍正年间开始,普洱茶被列为贡茶每年进贡清宫。

据《普洱府志》记载,每年进贡清宫的普洱茶分团茶(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重团茶、一两五钱重团茶)、瓶盛芽茶、蕊茶、匣盛茶膏共四种八个花色。但从中我们无法找到关于白龙须茶的文献记载。

那么,白龙须茶是否作为贡茶真的上贡给清宫,被道光皇帝喝过呢?对此,茶文化学者黄桂枢认为,白龙须茶的贡茶史是真实而且存在的。

黄桂枢表示,明清时期,现在的民乐镇、景谷镇(小景谷)这一带属于景东,1958年行政区划时才划归景谷县管辖。所以秧塔所在的民乐镇,在清朝时属于景东陶氏土司管辖的范围。世袭的傣族陶氏土司,在明清时期统治景东一带达500余年之久,到清代更是云南三大土司之一。因此,虽然秧塔从整体上来说归普洱府管辖,但在管辖权的直属上属于景东陶氏土司,而当时土司是由朝廷直接管的。

“因为景东陶氏土司每年都要到北京朝贡,所以白龙须茶并不是由普洱府进贡,而是来景东陶氏土司上贡的。”黄桂枢解释说。白龙须茶由当地头人上贡给土司后,再由土司向朝廷上贡。土司向朝廷进贡,进贡的基本上都是地方上的名特产品。对于景东土司来说,最具地方特色的用景谷大白茶制成的白龙须茶就是首选,被上贡到了清宫。

黄桂枢强调说,白龙须茶之所以受到皇帝的喜爱,是因为秧塔大白茶的外形比较特殊,制作工艺上比较独特,而且芽头粗壮,内含物质丰富,香气持久,回甘相当鲜爽。《景谷县志》也记载说:“白茶与其他茶不同,外形特白,卖样好。于是当地土官责令精心采制成‘白龙须贡茶’,向朝廷纳贡,成为稀有珍品。”

云南白茶的两个概念

秧塔是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民乐镇的一个彝族村寨,历史上用来制作白龙须贡茶的原料,就采自寨子旁坡地上的景谷大白茶古茶园中。

景谷大白茶又被称为秧塔大白茶,原产于海拔1750米的秧塔村。这一景谷特有的地方珍贵茶树品种,是1982年全省做茶树品种资源普查时被发现的,当时仅存活有107棵古茶树。现在,经过20来年无性繁育后的种植推广,景谷大白茶已在包括普洱、临沧、西双版纳等在内的云南茶产区种植了10多万亩,并被福建的白茶企业引到当地试种。

从外形上看,景谷大白茶的茶树与普通茶树并无多大区别,但当茶树春天发芽时,芽头有成人食指的两节长,而且茸毛特别多。制成干毛茶后,以芽头肥硕、茸毛密披、白毫显露、气味清香、茶汤清亮、滋味醇和回甜、鲜爽耐泡而闻名,而且内含物质丰富,是制作白茶、绿茶、普洱茶、红茶的上好原料。

采访云南景谷白龙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正勇时,他特意提醒我说,在景谷说大白茶,一定要分清楚两个概念。首先大白茶是个茶树品种。现在许多人说的景谷大白茶,包括做普洱茶的厂家说原料是景谷大白茶,实际上讲的就是茶树的品种问题。景谷一些茶企做的大金芽,是用大白茶的芽头做的红茶。作为一个优良的茶树品种,景谷大白茶用来做白茶、普洱茶、红茶、绿茶都可以。

第二个概念才是六大茶类中的白茶这个类别本身。在景谷说白茶,特殊的地方在于是用景谷大白茶这个茶树品种,采用白茶加工工艺做出来的白茶。张正勇表示,现在云南做白茶的地方比较多,临沧、西双版纳都在做,有的用台地茶有的用古树。不过在景谷,做白茶主要还是用景谷大白茶这个品种来做的,虽然也有少部分是用古树茶、雪芽100等来做,但并不具有代表性。

张正勇认为,用景谷大白茶来做白茶是最有优势的,因为在国家的白茶标准中,要求白茶的品质特征要鲜爽,这是白茶与其他5大茶类的主要区别。鲜爽主要来自氨基酸的含量,而氨基酸的含量主要来自茶叶的毫毛,一片叶子里氨基酸含量最多的部分就是毫毛。景谷大白茶恰恰毫毛比较多、比较长,所以氨基酸的含量比较高。不只是芽头,即便是老叶片的背面,毫毛都多得摸上去有种丝滑的感觉,所以比较适合白茶类的加工。

白龙茶业曾用包括古树在内的各茶树品种来做白茶,不过对比下来发现还是用景谷大白茶做白茶效果最好。所以张正勇认为,景谷大白茶制作白茶是最好的,比做成红茶、普洱茶、绿茶要更好。

采访中张正勇也坦承,景谷大白茶是特大叶种,叶片比大叶种还要大,而福鼎大白茶和大毫茶是中小叶种,中小叶种的氨基酸含量要更高,所以鲜爽度要比大叶种更好些,这是大叶种、特大叶种难以比拟的。不过从茶叶里面有效的内含物质丰富程度来看,中小叶种肯定比不过大叶种茶。

丰富资源带来云南白茶的多样性

经过早期众多中小茶企的试水后,一些具有一定规模和品牌影响力的云南茶企,已开始开始涉足白茶产品。暂且不说已生产白茶产品多年的茶马司景谷茶厂、白龙茶业、秧塔大白茶公司等众多来自景谷的茶企,云南白药红瑞徕、柏联普洱、津乔普洱、吉普号等品牌企业,也纷纷推出了自家的白茶产品,来完善和丰富自己的产品线。北京天月集团、广东天合茶盟等省外企业,甚至联手在云南成立公司,推出“白凤凰”古树白茶专业品牌……

被誉为“台地茶之父”,曾培育出云抗10号、雪芽100等优良品种的肖时英就认为,用云南大叶种白茶创制云南特色白茶名品大有可为。

肖时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白茶原产于福建,我们要在虚心学习的同时,也要发挥云南大叶茶的良种优势,创制云南特色白茶名品,超越传统的白茶,这就是我们的追求和目的,也是我们开发白茶的指导思想。他认为,云南大叶种具有芽头大、耐泡、香气足、内含物质丰富、春茶发芽早等特点,发展白茶产业时优势明显。一个云南大叶种芽头等同于3个小叶种芽头,而且初春时节许多茶区还是冰雪覆盖,云南的大叶种春茶已采摘上市了。

当然大叶种也有不足之处。肖时英举例说,比如雪芽100的抗寒性差,气温冷凉地区不适宜种植大叶种。不过,这是缺点也是优势,因为有的地区想要发展云南大叶种茶种植时也会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所以云南发展大叶种白茶可谓独占鳌头。

近年来,市场对白茶的需求日益增长,肖时英认为这是云南发展大叶种白茶的良好机遇,有利于促进云南茶产业的转型升级。

与肖时英所倡导的一样,可以明显看到的是,不少云南白茶的先行者已经走在路上,在原料、工艺、产品等方面不断地探索精进,一款款颇具云南风味的白茶产品已经上市,并在市场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欢迎,引起业内人士和白茶爱好者的关注。

从景谷大白茶到生态茶园到古树,云南优良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以及云南大叶种丰富的种质资源,为云南白茶产品的开发创造了多样的选择,给云南白茶的兴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云南白茶以一股与生俱来的摄人魄力,刚几声啼响,就让人不得不对这个新茶类产生出极大的亲和力。

云南白茶未来可期

云南白茶的发轫,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改写着中国白茶市场的格局。

而这,得益于云南的大山大水。云南秀美的山川,为万物的生长提供了无限可能,并缔造了茶这一改变世界的中国植物。

作为世界茶树的起源地,云南拥有极其丰富的茶树资源。虽然他们都被统称为云南大叶种,但不要天真地以为云南只有一个茶树品种。实际上在云南茶区,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茶山村寨,茶园里生长的茶树都有好几个品种。

丰富的种质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迥异的气候条件、面积广阔的茶产区是云南茶的基础,使得云南可以生产出各种优质的茶类,为云茶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在云南,六大茶类中除黄茶尚未听说外,包括普洱茶(黑茶)、红茶、绿茶、乌龙茶(青茶)、白茶都有生产,而且品质都不错。云南独特的大叶种,无论是内含物质、酶活性还是水浸出物,往往要比中小叶种多而丰富,成为云南白茶在口感、香气、韵味、耐泡度等方面的天然加分项,也让人们对云南白茶生出更多期待。

也应当看到的是,尽管有着十多年的探索,云南白茶从原料选择、制作工艺到出产成品,至今仍缺乏相应的标准。不要说地方标准,甚至连企业标准都还没有。此外,作为白茶产业的后来者,云南白茶在市场推广过程中的认同感上,也还面临着一定的阻碍。

云南白茶在香甜度和细软的口感上都比较出色,而且涩味较低,在各方面都可以做到比较平衡。也正是这个原因,吉普号创始人张宇在做产品规划时,对云南白茶产品给予了较大的期望,在短短两三年时间里推出了留白、吉白等多款云南白茶产品。尽管销量还不错,但实际的市场效果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

冷静思考后,张宇认为消费者除了品饮价值、口腔愉悦之外,还有一层是观念价值。在他看来,云南白茶现在的最大劣势,是外界对云南白茶的认知问题。

云南的标签只要一讲茶,排第一的一定是普洱茶,然后是滇红茶。现在云南白茶之所以没有更大范围地普及开来,不是因为品质、口感不好,而是因为消费者观念的问题。一提起白茶,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福鼎白茶、政和白茶,然后是安吉白茶——尽管安吉白茶在茶类上不算白茶,很少有人会想到云南白茶。这种观念上的认知,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需要时间的积淀和云南茶界人士的共同推广,共同努力。

抛开久远的历史不说,从复兴以来普洱茶也走了20来年,滇红茶从创制至今也有80来年。对于刚兴起不久的云南白茶来说,过去的两三年间虽然发展势头不错,但离规模化、产业化还有一定的距离,要被更多的人认知还需要时间。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2019年11月刊

作者|段兆顺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红楼梦》里的“老君眉”白茶来了

 

相传太上老君游历东海之滨时,路过仙境之地太姥山。正当口渴难耐时,闻到山中传来丝丝清幽的茶香,便去讨要一杯茶喝。太上老君喝过当地白茶后,顿感中气舒畅,口舌生津。于是太上老君大喜,大饮三碗后,欣然离去。飞升前留下一小撮眉毛,掉落到茶树上,结合于一体,形成今天的茗优茶叶——老君眉

 

名称:老君眉

年份:2018

工艺:白茶

原料:七年陈福鼎高山老寿眉

规格:300克/片;28片/件

特色:甘甜蜜韵,浓醇益香

售价:285元/片

 

精选福鼎高山大白茶

茶叶粗壮肥厚

宛如老人花白的眉毛

因此得名

 

 

茶饼结实

散发出淡淡清香

细细把闻

还能嗅出一缕药香

 

 

撬茶开汤

茶汤呈通透金黄色

香气浓厚

馥郁高香

 

 

入口绵绸顺滑

甘甜醇厚

初饮如蜂蜜甘饴

中段药香浮现

余味悠扬持久

 

 

老君眉品质优异

是体验福鼎白茶的典型代表

无论是品鉴收藏

都是极好

 

 

老君眉由来探寻

△红楼梦剧照

 

说老君眉,还得先从古典名著《红楼梦》谈起。《红楼梦》第41回,有段妙玉烹茶请贾母品尝的对话:“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道:‘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

 

△红楼梦剧照

 

本来一个吃茶的普通小说场景,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红楼梦》的名气实在太大,不仅如此,这种名气因为作者特殊身份和离奇的身世,又带来了许多神秘感,以至于历代以来,就有不少人去研究、考证,于是,即使小说中提到的一个茶名,也成了关注的焦点。

 

小说中所提到的“老君眉”到底是种什么茶?与现在的老君眉有什么关系呢?

 

 

茶学专家庄晚芳在他的《茶史散论》中,说《红楼梦》的老君眉茶指的就是君山银针。与庄晚芳的看法相同的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他们认为:“老君眉即湖南洞庭湖君山所产的银针茶。”一边是茶学专家的看法,一边是红学研究权威机构的论断,老君眉的真面目似乎很清晰了。

 

但是《红楼梦大辞典》则解为“今安徽万安银针即老君眉。”这是根据成茶满布毫毛或银毫,形长似眉或针长似眉而得。这两类说法各有道理,但是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所以也就留给了人们很大的想象空间。于是查询史志便成了最好的办法。

 

△君山银针图

 

湖南的君山银针和安徽的万安银针,历史悠久,但在明清两代都没有把它们称作“老君眉”一说,而这个茶名并不是曹雪芹一时兴起起的意象之名,那么真正的老君眉在哪呢?

 

史料显示,清代确有“老君眉”茶名。该茶出产在福建省武夷山一带。据清·郭柏苍《闽产录异·货属·茶》载:“老君眉(光泽乌君山前亦产老君眉原注),叶长味郁,然多伪”。又查清·福建《光泽县志》,也有“茶以老君眉名(乌君山前山后皆有)”。民国《福建通志·物产·茶》中也有此记载。民国《崇安县新志》则把清代“老君眉”茶列为《武夷历代名丛奇种名称一览表》中的名茶之一。历史的记载是现在最为可靠的证据之一,几种史志的记录,让老君眉真相大白。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红楼梦》里提到的老君眉就一定是福建所产的老君眉吗?它是属于绿茶?白茶?还是其它什么茶类?所以还必须找到它们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才能够完全令人信服。

 

又可以看看历史 。福建古属建州,在北宋时就是有名的贡茶之地,《茶疏》说:“江南之茶,唐人首称阳羡,宋人最重建州。”当时全国各地每年要向中央进献贡茶4022斤,而福建的岁贡就有2350斤。占全国贡茶58%。前面有提到,老君眉的叶子修长而味道浓郁,但是有很多假货,可见老君眉也是个稀奇的东西,在当时可能也属于贡茶。

 

 

为什么可能是贡茶呢?因为不一定有假冒的就一定是好茶,而不一定是好茶就要送给皇帝喝,即使皇帝喝了,也不一定能满意。当时福建产的茶确实太多了,老君眉只是其一而已。

 

于是还得继续翻书。首先要确认老君眉是属于什么茶类,生长在贡茶之乡的它有什么特殊之处,皇帝知道它吗?喝过它吗?

 

还好,书中又有记载。《建茶志》援引古籍中说:“白茶类有白毫银针、老君眉、寿眉、贡眉等名目。”而在一本名叫《武夷历代名丛奇种花名簿》的书中则把老君眉记录在了名丛奇种的名录之下,也就是说老君眉是种植物,不过该书毁于文革,只有已故的福建茶学专家姚月明先生见过。但这里基本上已经可以确认,老君眉属于白茶,它采摘于一种老君眉茶树之上。

 

 

老君眉是白茶,宋朝的一位爱茶的皇帝就在书中提到过白茶。宋徽宗赵佶在他的茶叶名著《大观茶论》中云: “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洁。”把白茶很是赞誉。皇帝是在哪里见到白茶呢?肯定以地方进贡的白茶为主,而进贡之地则又以福建为主。福建的白茶书中虽提到了有很多种,但是老君眉却是经常有人仿冒,可见这种茶比较珍贵。所以,老君眉虽不一定是唯一进贡给皇帝的白茶,但至少也是其中之一。

 

不过这种说法还是以推断为主,要进一步印证就要回到《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了。

 

 

曹雪芹生于清朝,老君眉既然在历史上已经存在,所以《红楼梦》里的老君眉肯定不是杜撰,而是作者在现实生活当中听过、见过、喝过,不然他也不能写得那么形象。那么曹雪芹能从什么途径知道这种茶呢?一是从宫廷,二是自家。从宫廷得到并不太难,因为曹家与皇帝关系亲密,但是从宫廷得到的茶一定是贡茶,也就是说如果从宫廷得到老君眉,那么老君眉就是贡茶无疑。如果是自家得到,也有可能,因为曹家为江南织造,得到珍奇的东西并不太难,但即使如此,能在曹家出现的东西,肯定是上品,所以,曹雪芹所说的老君眉即便不是贡茶,肯定也是茶中名品。而这种名品历史上记载就是在福建出现的。

 

 

物换星移,悠悠万事都付与一杯清茶。老君眉因《红楼梦》而被人关注,虽然现代人继承了“老君眉”这个茶名,不过已经改变了模样。如今经过八方茶园品牌复古研制的老君眉,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更加融合了现代工艺技术,历史的“老君眉”在新时代焕发出了更加夺目的光彩。偶饮一杯既有刘姥姥感觉那种“好是好”的清新,更有茶人拒绝不了的香醇。

 

 

 

 

名品荟萃,历代帝王的心头好茶,你喝过哪种?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

喝茶在中国有多受欢迎呢?连历代帝王对喝茶都情有独钟,并衍生出贡茶(皇帝钦定将茶叶品质极好的、产茶地区最为优质的茶叶进贡给皇宫,成为皇室独享的御用茶品。)这一产物。

贡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产茶地区茶叶生产的发展,促进了茶叶的精细制作和技术改进,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贡茶,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茶文化。

贡茶

据史料记载,关于贡茶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前的周武王时期。武王伐纣,巴蜀以茶等物品纳贡。随着贡品需求量的增大,贡赋制度逐渐变得严密起来。从“随山浚川,任土作贡”,最后发展到设官分职进行管理。有所谓“九赋”、“大贡”。大贡即“祀贡、嫔贡、器贡、币贡、材贡、货贡、服贡、物贡”。茶叶就是“物贡”中的一类。

中国历代的帝王几乎都是爱茶之人。不同君王的饮茶方式不同,所用茶具不同,所爱茶种也不同。

唐代宗李豫:顾渚紫笋

唐朝,制茶发展迅速。不仅宫廷⼤量饮茶,甚至还有茶道、茶宴等层出不穷。茶圣陆羽曾作《顾渚山记》道:“与朱放辈论茶,以顾渚为第一”。每年新茶采摘后,便日夜兼程送到长安,以便在清明宴上享⽤。

唐代诗人张文规对当时紫笋茶进贡情景的生动描述道:“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

顾渚紫笋

芽叶微紫,芽形似笋

宋徽宗赵佶:白茶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茶⽂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宋徽宗赵佶尤爱喝茶,他亲自撰写的《⼤观茶论》里提到了:“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澈,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可见非常喜爱白茶了。

曜变建盏

《⼤观茶论》中还详细讲述点茶法。点茶法孕育了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茶器——建盏,建盏传到⽇本,被⽇本奉为国宝。

明太祖朱元璋:安化黑茶明代的饮茶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公元1391年,朱元璋颁发庚子诏:“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上以重劳民力,罢造团茶,惟采茶芽以进。” 正式以国家法令形式废除团茶,倡饮散茶。明⼈认为,冲泡散茶的⽅法简单便捷,⽽且天趣悉备,最得茶的真味。

宜兴时大彬制紫砂壶,明万历。

在明代的画作中经常会看到茶壶,茶壶适⽤于散茶冲泡,⽽紫砂壶也是从明代开始兴起。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御史李楠以安化茶(私茶)妨碍茶法马政为由,上奏禁运。御史徐侨同时奏称:“汉川茶少而值高,湖南茶多而值下,湖南之行,无碍汉中。汉茶味甘而薄,湖茶味苦于酥酪为宜”。最终户部裁定,报请皇帝批准:“西北引茶,以川为主,湖南为辅”。从此安化黑茶正式被定为官茶。

清代雍正皇帝:普洱茶

雍正7年,雍正将普洱正式列入了贡茶的名单。

说起普洱贡茶,就不得不提六大茶山之首—易武。这里是茶马古道的起点,清朝贡茶中易武茶是最昂贵的顶级茶叶,价等黄金而名重天下。

一球易武印象,精选2023年纯头春古树茶原料,普洱茶后,希世之珍

我们通常说的“七村八寨”,讲的是整个易武镇产区,一山一味,一寨一味,易武茶的多样性和差异化,才更加彰显易武正山贡茶的特色。

易武绿芽茶的茶多酚含量相对于常规的大叶种茶要偏低一些,所以茶汤香扬水柔,香气高昂。同时易武茶的儿茶素总量高,容易提升转化速度。随着时间的流逝,茶汤浓厚度会增加,稠厚度也增加。刚柔相济,韵味含蓄,甘馥厚润,回味悠远绵长

刚柔相济,韵味含蓄,甘馥厚润,回味悠远绵长

曼松寨也是极富盛名的贡茶产地,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象明乡,只有曼松茶是供皇帝专用的贡茶。

一球·曼松

贡茶传奇,绝世明珠

《滇海虞衡志》中记载:普茶名重于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推六大茶山倚邦曼松为首。可见地位之崇高。入口,水路细腻柔滑,回甘绵绵不绝,被誉为茶中极品。

清代乾隆皇帝:西湖龙井

清代在位的皇帝都十分喜爱饮茶,而乾隆是出了名的嗜茶如命。据说他在晚年准备隐退,有的大臣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却笑着说:“君不可一日无茶”。且不论这传说的可靠与否,乾隆好茶却是真的。

乾隆下江南时创作过许多御诗,有一首诗描写到:“新芽麦颗吐柔枝,水驿无劳贡骑驰。记得湖西龙井谷,筠筐老幼采忙时。”对茶的喜爱,在这位清朝皇帝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龙井村

乾隆款黄地粉彩开光山水图茶壶

中国茶的历史及其发展,不仅仅是形成简单的一种饮食文化的过程,而同样映射出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民族的精神特质。昔日皇帝喜爱的贡茶,如今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你喜欢哪种茶呢?可以在留言里回答出哦!

找到约224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