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四大名品红茶

找到约34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一周茶事 : 全国多地以茶庆丰收;云南“十大名品出炉”

产业发展

1、南平“三茶”高质量发展政策出炉

9月22日,南平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了《南平市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南平市“三茶”统筹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举措。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建成全域绿色生态茶园,创建国家级茶树种质资源圃,茶叶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00亿元,着力打造全国“三茶”融合发展试验示范区和海峡两岸茶文旅融合示范区。到2035年,培育规上茶企200家以上,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着力打造世界级茶叶生产、交易、文旅、教育、科研、康养中心。近日,南平市农业农村局对《意见》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做出解读。

来源: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

品牌活动

2、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拉开序幕,中国茶亮了!

9月23日,农历秋分时节,2021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正式开幕。在各地丰收节中,茶产品、茶文化尤为突出。在福建,6位福建茶制作技艺传承人与演员将福建省18个区域公用品牌和福茶特色技术进行场景演绎,展现了福建茶产业蓬勃发展的丰收景象;在贵州,普安县举办2021年第七届“普安红”杯采茶制茶技能大赛,通过一场茶艺的巅峰对决,庆丰收、感党恩;在四川,洪雅县举办以“庆丰收,感党恩”为主题的“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茶叶品牌发布会;在湖北,咸宁市各界农民代表相聚万里茶道源头——赤壁羊楼洞古镇,分享丰收的喜悦。  

来源:福建电视台乡村振兴公共频道、天眼新闻、四川新闻网

3、2021云南“10大名茶”名单出炉

9月23日,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2021年云南省“10大名品”和绿色食品“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评选结果的通告》,其中澜沧古茶、中茶、陈升号、勐庫、高黎贡山、下关沱茶、六大茶山、八角亭、稳隆、祖祥获2020年云南省“十大名茶”称号。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勐海茶厂)荣获云南省绿色食品“10强企业”称号。


来源:云南新闻网

4、第十七届文博会坪山好茶仓分会场开幕

9月22日,第十七届文博会坪山好茶仓分会场开幕。本次活动围绕“鹏城好茶,世界共享”主题,通过识茶、赏茶、论茶、斗茶、品茶5大篇章,打造中国茶叶地图展、好茶仓茶文化博物馆、百年陈皮展、普洱百茶展、茶包装设计展、国际茶器精品展、生肖茶展7大特色展区。同时,从9月22至27日,该分会场将举办“专业仓储赋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2021中期茶流通鉴别标准价值研讨高峰论坛、普洱茶中期茶星级评审、“岁月陈香共品珍茗”老茶品鉴会以及茶道文化、少儿茶艺等多项活动。

来源:读创

5、第五届全国茶业职业技能竞赛开赛

9月23日,由第五届全国茶业职业技能竞赛——茶叶加工(绿茶)竞赛总决赛在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开赛。本次竞赛被列为国家级二类竞赛。自竞赛通知发布以来,共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开展预赛报名工作,共选拔出60名优秀选手代表参加总决赛。据悉,总决赛前3名的职工身份选手,经申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后,将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来源:中国茶叶学会

6、八马茶业受邀观礼天舟三号发射

9月20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八马茶业总经理吴清标及一众八马高管和加盟商受中国航天·太空创想邀请,共同在海南文昌见证了天舟三号的发射。此外,八马茶业还正式推出了携手中国航天·太空创想的联名新品,共有四大品类八大产品,分别为“铁观音”“金骏眉”“普洱茶”和“福鼎白茶”,以最具八马品质和精神的产品致敬中国航天精神。

来源:八马动态

7、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暨港澳茶业学术研讨会召开

9月23日,“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暨港澳茶业学术研讨会”召开。本届会议采用连线形式,共安排了8个特邀报告,编制论文集收录长摘要139篇,另征集整理众多墙报及论文作者的专题报告视频,充分反映了海峡两岸暨港澳茶叶科技蓬勃发展的现状。通过会议的举办分享了海峡两岸及港澳茶叶科研的成果,加深了相互了解,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并进一步增进了海峡两岸茶界同仁们的友情。

来源:中国茶叶学会

8、川茶集团再次签约蒙古国订单首批138吨紧压茶迈向国际市场

近日,川茶集团将检疫的138吨紧压砖茶从宜宾市火车站起运,发往蒙古国。这是继绿茶、红茶、黑茶向多国出口以来,川茶集团又一系列品牌走出国门,更是紧压茶出口的“第一枪”。据悉,本次出口的产品是蒙古国新客户首批订单,不仅在春茶之外开辟了茶农的增收渠道,也打开了国际销路。

来源:四川新闻网

9、2021湖北·秭归丝绵茶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丝绵茶之乡”授牌仪式成功举办

9月23日,“2021湖北·秭归丝绵茶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丝绵茶之乡”授牌仪式”成功举办。诸多茶界知名专家出席本次研讨会,共同审评秭归丝绵茶,调研秭归丝绵茶产业发展情况,为秭归丝绵茶产业现状综评,并为丝绵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来源:中农促茶产业委员会

来源:说茶传媒 说茶ShowCha,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中国茶叶行业概况

  茶叶概述

  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全球产茶国和地区达60多个,饮茶人口超过20亿。茶叶中含有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成分,具备提神醒脑、助消化、抗氧化等功能,受到世界各地消费者的喜爱。2019年12月,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以赞美茶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促进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发祥地,茶叶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生活,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为茶的古称)。《茶经》是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其问世将普通的茶事上升成一种充满文化气息的艺能,大大推动了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茶经》的作者陆羽亦被尊称为“茶圣”。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将碧螺春、信阳毛尖、西湖龙井、君山银针、黄山毛峰、武夷岩茶、祁门红茶、都匀毛尖、铁观音、六安瓜片列为中国十大名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茶业快速发展,在生产、加工、贸易、文化等多方面得到了蓬勃发展,根据国际茶叶委员会2018年统计数据,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

  茶叶分类

  根据GB/T30766-2014《茶叶分类》,茶叶可以分为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六大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生产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六大茶类的国家。

  (1)绿茶

  绿茶是不发酵茶

  (2)白茶

  白茶是微发酵茶(氧化程度5%~15%),因其成品茶“银针白毫”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白茶可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等产品。福鼎白茶、政和白茶等都属白茶。

  在符合相关准的贮存条件下,白茶可长期保存。

  (3)黄茶

  黄茶是轻发酵茶(氧化程度10%~25%),其平和甘醇、叶黄汤黄。黄茶可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其中:黄芽茶包括蒙顶黄芽、君山银针等;黄小茶包括北港毛尖、沩山毛尖等;黄大茶主要有霍山黄大茶。

  (4)乌龙茶

  乌龙茶是半发酵茶(氧化程度20%~70%),亦称青茶,兼具绿茶的清香和红茶的醇厚,香气高锐、丰富多样。乌龙茶主要可以分为闽南乌龙茶(铁观音、黄金桂、永春佛手、闽南水仙等)、闽北乌龙茶(以武夷岩茶为代表,包括大红袍、白鸡冠、水金龟、铁罗汉、半天腰、武夷水仙、武夷肉桂等)、广东乌龙茶(凤凰单枞、凤凰水仙等)、台湾乌龙茶(冻顶乌龙、文山包种)等。

  其中:武夷岩茶是中国传统名茶,其产于福建“秀甲东南”的武夷山一带,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素有“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之赞誉。武夷岩茶品质独特,品具“岩骨花香”,香气馥郁,滋味浓醇清恬,生津回甘,浓饮而不见苦涩,汤色橙黄,七泡有余香,泡后叶底“绿叶红镶边”,细品有独特岩韵。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作为全国唯一茶类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红茶

  红茶是全发酵茶(氧化程度70%~95%),其香高、色艳、味浓,具有“红汤红叶”的特点。红茶可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等三大类。正山小种、川红、滇红、祁门红茶、英德红茶等都属红茶。

  (6)黑茶

  黑茶是后发酵茶(氧化程度80%~98%),口味温和醇厚,因其原料一般较为粗老,加之制造过程中往往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而叶色油黑或黑褐,故称黑茶。黑茶主要可以分为云南黑茶(普洱茶等)、湖南黑茶(安化黑茶等)、四川黑茶(雅安藏茶)、湖北黑茶(蒲圻老青茶等)、广西黑茶(六堡茶等)。其中:

  普洱茶是云南所独有并享誉中外的知名品牌,素有“夏喝龙井,冬喝普洱”的说法。“普洱茶”一词始见于明代谢肇制《滇略》:“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普茶即普洱茶)。明清时期以普洱为中心向外辐射六条茶马古道,除中国本土外,还将普洱茶营销至越南、缅甸、泰国等地,并转到东南亚,甚至欧洲。至今,茶叶已成为中华文化与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载体。普洱茶属重发酵茶,其散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滋味醇厚回甘,具有“越陈越香”的最大特点。普洱茶有生茶与熟茶之分,生茶属寒性,熟茶属暖性。传统上,普洱茶需要存放几年会达到更佳的状态,这个过程称为陈化。陈化后生茶的涩味会减少,口感会丰厚,香气则由原来的鲜香转成陈香;熟茶的转变比较小,没有涩味减退的情况,存放达到足够条件的熟茶,有可能出现药香,而成为难得的佳品。

  安化黑茶因产自湖南安化县而得名,是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唐代“渠江薄片”(安化黑茶)颇负盛名,明万历二十三年定为“官茶”,主销西北市场,誉为“生命之茶”和“古丝绸之路神秘之茶”。安化黑茶采用安化境内山区种植的大叶种茶叶,成品干茶色泽乌黑油润,汤色橙黄,香气纯正,有的略带独特的松烟香,滋味甘醇或微涩,耐冲泡。安化黑茶特殊的制作工艺过程中会自然发酵生成“冠突散囊菌”(俗称金花),干嗅有黄花清香,内含丰富的营养素。2008年安化千两茶制作技艺和茯砖茶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六堡茶是历史名茶,因原产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苍梧县志》记载:“茶产多贤乡六堡,味醇隔宿而不变,茶色香味俱佳”。《广西通志稿》记载:“六堡茶在苍梧,茶叶出产之盛,以多贤乡之六堡及五堡为最,六堡尤为著名,畅销于穗、佛、港、澳等埠”。在清朝嘉庆年间,六堡茶以其特殊的槟榔香味声名鹊起,被列为当时全国24个名茶之一。

  在符合相关准的贮存条件下,黑茶可长期保存。

  (7)再加工茶

  再加工茶是指以茶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加工的,供人们饮用或食用的产品,再加工茶包括花茶、紧压茶、袋泡茶和粉茶。其中:

  花茶又名香片,主要以绿茶、红茶或者乌龙茶作为茶坯、配以能够吐香的鲜花作为原料,采用窨制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叶。根据其所用的香花品种不同,分为茉莉花茶、玉兰花茶、桂花花茶、珠兰花茶等,其中以茉莉花茶产量最大。

  国内茶行业发展概况

  (1)我国茶叶产区分布

  我国茶区辽阔,主要茶叶产区分布在北纬18°~37°、东经95°~122°范围内,覆盖上千个县、市。从区域划分来看,我国共有华南、西南、江南、江北等四个国家一级茶叶产区。由于在土壤、海拔、水热、植被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四大茶区所产出的茶树、茶叶品质、类型也不同。

  华南茶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最优越,最适宜茶树生长。该茶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地,土壤以砖红壤为主,部分地区也有红壤和黄壤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华南茶区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茶资源极为丰富,适合生产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和广西黑茶等,所产大叶种红碎茶茶汤浓度较大,茶叶名品包括武夷岩茶、铁观音、福鼎白茶、六堡茶等。

  西南茶区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该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等地。西南茶区的地形比较复杂,多为盆地和高原,土壤类型也较复杂,云南中北部多为赤红壤、山地红壤或棕壤,而四川、贵州及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多以黄壤为主,所以茶树品种资源丰富,适合生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茶叶名品包括普洱茶、滇红、竹叶青等。

  江南茶区分布最广阔,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重最大。该茶区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土壤主要为红壤,部分为黄壤或棕壤,少数为冲积壤,种植的茶树基本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还有很少一部分的小乔木型中叶种和大叶种,适宜制作绿茶、花茶和乌龙茶等,茶叶名品包括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

  江北产区主要盛产绿茶,是中国最北部的茶区。该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等地,地形较为复杂,土壤多为黄壤,也有少部分棕壤,还有不少土壤酸碱度偏高,种植的茶树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主要适宜制作绿茶,茶叶名品包括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等。

  (2)我国茶叶生产情况

  近年来,我国茶叶生产平稳发展,茶类结构持续优化。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等机构发布的2019年统计数据:当年全国茶园总面积同比增加近202.3万亩,增长率为4.6%;全国干毛茶产量为279.34万吨,比上年增加17.74万吨,增幅为6.78%。

  我国茶园面积及干毛茶产量情况如下所示:

2019年我国各省茶园面积

资料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2019年我国各省干毛茶产量

资料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在产量增长的同时,我国茶类结构变化较小。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2019年绿茶、黑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产量分别为177.29万吨、37.81万吨、30.72万吨、27.58万吨、4.97万吨和0.97万吨,占比分别为63.47%、13.54%、11.00%、9.87%、1.78%和0.35%。其中,绿茶、乌龙茶产量占比较去年有所下降,白茶、黄茶产量增长较快,较上年分别增加47.41%、22.56%。

  我国茶叶茶类产量结构如下图所示:

2019年全国分茶类产量占比

资料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3)我国茶叶消费情况

  近年来,我国茶叶消费量持续增长。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2019年国内茶叶年消费量达到202.56万吨,较前一年增长11.50万吨,增幅为6.02%;国内市场销售额达到2,739.50亿元,销售均价为135.25元/公斤。

  2019年各茶类国内市场销售量中,绿茶销售量为121.42万吨,占比60.0%;黑茶销售量为31.86万吨,占比15.6%;红茶销售量为22.60万吨,占比11.2%;乌龙茶销售量为21.63万吨,占比10.7%;白茶销售量为4.22万吨,占比2.1%;黄茶销售量为0.83万吨,占比0.4%。

  我国茶叶消费情况如下图所示:

2010-2019年全国茶叶消费量

资料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2019年茶叶主要品类消费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4)我国茶叶的进出口情况

  茶叶出口情况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2019年,我国茶叶出口总量达36.65万吨,同比增长0.52%;出口额达20.20亿美元,同比增长13.61%;出口均价5.51美元/公斤,同比增长13.14%。从出口量来看,区域集中度较高,出口量突破万吨的七个茶叶主产省(浙江、安徽、湖南、福建、湖北、江西、四川)出口量约占全国出口总量的90%。

  2019年,中国茶叶在传统市场面临了严峻挑战,因为技术壁垒和关税壁垒方面的原因,中国对摩洛哥、欧盟和美国的出口量和出口额都发生了下滑,其中对摩洛哥出口量仅为7.34万吨,同比下降4.2%;对欧盟出口量仅为2.8万吨,出口金额1.2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5%和12.1%;对美国出口茶叶1.47万吨,出口额0.70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5.2%和21.35%。

  但我国茶叶对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成为了新亮点,据中国海关统计,2019年全年我国对东盟出口茶叶2.3万吨,同比增长25.6%,出口金额4亿美元,同比增长55.7%;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茶叶9.4万吨,同比增长4%,出口金额5.6亿美元,同比增长30.7%。

  茶叶进口情况

  2019年,我国茶叶进口量为4.34万吨,同比增长22.25%;进口额为1.87亿美元,同比增长5.06%;进口均价为4.31美元/公斤,同比下降13.97%。分茶类看,红茶为主要进口茶类,进口量为3.64万吨,占比83.9%;其次是绿茶和乌龙茶,进口量分别为0.41万吨、0.26万吨,占比分别为9.3%和6.1%。

  行业竞争格局

  (1)整体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茶叶行业集中度低,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以中小、私营企业为主,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中国茶叶企业发展报告》,2017年我国茶叶企业总数约为6万余家,其中规模企业为1,600余家,仅87家企业总资产超过1个亿,6家企业总资产超过10亿。

  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安全日益重视,品牌意识加强,已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品牌茶叶企业的市场份额将持续增加,品牌竞争将成为茶叶市场竞争的主要表现。

  (2)细分品类竞争格局

  绿茶:产地分布广泛,行业集中度低

  无论是产量、消费量、出口量还是国民接受度,绿茶都是我国茶叶第一品类。我国绿茶产地分布广泛,河南、贵州、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四川、陕西、湖南、湖北、广西、福建是我国的绿茶主产省份,绿茶细分品种众多,涌现出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庐山云雾等优质名茶。绿茶行业中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差异较大,行业集中度低。

  乌龙茶:产地集中,区域龙头崛起

  乌龙茶又称青茶,其产地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台湾三省。近年来,乌龙茶产区的高度集中带来了区域品牌的崛起,行业格局呈现出由分散向集中发展的趋势,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具备一定生产规模的企业逐步开始整合种植、生产、销售、研发等环节,产业组织化程度、产业水平和竞争力不断提高。

  红茶:品种众多,行业集中度较低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是目前全球主要的消费茶叶品类,也是我国第二大出口茶叶品类。我国红茶主要产于安徽、四川、云南、福建、湖南等地,目前认知度较高的红茶品种包括祁门红茶、云南滇红、正山小种、金骏眉等。红茶产地分布广泛,品种众多,红茶生产企业数量较多,行业集中度较低。

  黑茶:产地集中,行业集中度较高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主要产区为广西、四川、云南、湖北、湖南、陕西、安徽等地,主要知名品种包括普洱茶、安化黑茶和六堡茶等。

  普洱茶,为云南省特产,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市场行业集中度高,大益、中茶等知名品牌茶企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市场结构总体稳定,各企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品牌、产品、市场运营等方面。

  安化黑茶,为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特产,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安化黑茶发展迅速,目前主要品牌为白沙溪、中茶、湘益等,上述品牌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六堡茶,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特产,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随着梧州市六堡茶产业的迅速发展,六堡茶生产企业数量也呈迅速增加趋势,但新增的企业规模较小,三鹤、中茶等老牌优质六堡茶品牌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白茶:发展迅速,行业集中度低

  我国白茶的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武汉新洲旧街、蕉城天山、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早期因产量不高且长期出口导致国内市场占有率极低。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白茶在国内的知名度不断提升,产量和消费量上升空间广阔。

  白茶细分市场集中度低,品牌众多,既有规模茶企,又有小作坊式的个体户。未来随着白茶不断被国内消费者熟知,白茶市场具备较大的品牌机会和发展空间。

  黄茶:市场份额较小,国民认知度低

  黄茶在六大茶类中属于极小品类,目前仍处于复兴起步阶段。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2019中国黄茶产销形势简报》,全国黄茶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共计约630家;其中,县域以上龙头企业69家,占比仅为11%。自2014年起,各黄茶主产区地方政府开始重视黄茶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不断加强,黄茶市场开始逐步升温。但总体来看,目前全国黄茶的消费需求仍在稳定提升期,产业发展刚刚进入良性上升期。

  (3)行业内的主要企业

  除本公司外,茶叶生产规模较大、品牌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基本情况如下:

  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茶叶”、“公司”)于2020年7月3日预披露: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系由中茶有限整体变更设立。公司前身系成立于1949年11月的中国茶叶公司,是新中国第一家国有茶叶公司和贸易系统中最早建立的全国性专业总公司,统一经营和管理全国茶叶的收购、加工、出口和内销业务,2006年公司(注册商标:中茶)经过国家商务部的审批,被认定为第一批“中华老字号”。2019年公司成为首家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中华老字号振兴行动”的企业。在七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公司始终坚持茶叶生产技术的研发创新和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传承推广,旨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放心好喝的茶产品和舒适健康的生活方式。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公司先后成功研发了白茶加温萎凋加工技术、新工艺白茶加工技术、普洱熟茶加工技术、炒青绿茶窨制花茶工艺、速溶茶加工技术等,现在已经为茶行业所广泛应用。2019年公司正式加入企业标准“领跑者”联盟并成为联盟理事单位。同时,公司品牌和产品获得了海内外经销商和消费者的高度认同和信赖,曾先后荣获“中国茶业最受消费者认可十大品牌”“2020我喜爱的中国品牌”等荣誉,并多次成为APEC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要会议官方指定用品。

  注:文章来源中国茶叶招股说明书,转自金融之光,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茗边】湖南千亿茶产业系列报道(一):以品牌撬动千亿茶产业


聚焦一个省的茶产业的系列报道,茗边还是首次。长期以来,茗边团队一直与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教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刘仲华教授曾经不止一次地介绍过,湖南打造的黑茶、大湘西、湖红、岳阳黄茶四大品牌,四轮驱动的茶产业业态值得关注。一关注,并有了湖南茶叶风景这边独好的诸多发现,于是便下决心做这次深度系列报道的选题。

 

 

二十一世纪初叶,湖南黑茶揭竿而起,成为全国茶产业做强做大的一面旗帜,湖南黑茶包括湘益茯茶、安化黑茶等,由最弱势的边销茶,华丽转身为最具健康饮用价值的健康养生茶和极具投资价值的收藏品类,10多年时间,从2个多亿的年产值,到2017年实现湖南黑茶综合产值近250亿,其中安化黑茶为152亿,不得不令人感慨这股黑旋风的强劲势头。这是中国茶界刮起的黑旋风,以品牌振兴产业,以产品驱动市场,以企业集群壮大为鲜明标志的湖南黑茶产业模式,不仅是湖南人的骄傲,更是整个茶界的骄傲。

 

 

如果说,湖南黑茶,特别是安化黑茶,走的是企业勇闯市场,政府因势利导自我扩张型的区域公用品牌与企业自主品牌互相交融映辉的母子品牌共荣的品牌实践之路的话,大湘西(潇湘)的横空出世,湖红的举旗,岳阳黄茶的平地一声雷,由此而构成湖南茶产业的四轮驱动,那么四轮驱动下的湖南千亿茶产业,则是依据了湖南茶产业发展现状的一个顶层设计。

 

湖南省茶业协会会长、湖南省茶业集团董事长周重旺在接受茗边采风团采访时说,这是依据湖南省多茶类生产的实际,由湖南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决定,打造湖南黑茶、大湘西(潇湘)绿茶、湖红红茶、岳阳黄茶四大品牌,多茶类并举,走均衡发展之路。周重旺会长告诉茗边记者,湖南省早在2013年提出了建设茶叶强省,打造千亿产业的茶产业规划,根据规划:至2020年,湖南全省茶叶产业目标实现综合产值1000亿元,其中绿茶400亿元,黑茶300亿元,红茶200亿元,黄茶100亿元。为此,湖南省政府先后下发了湘政发〔201325号,湘政办发〔20146号文件,明确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现代产业、推进茶产业精准扶贫的指导原则,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

 

 

茗边观察注意到,全国提出打造千亿茶产业的省份,除了湖南,还有四川、云南、贵州、福建、湖北、广西、浙江等,湖南的千亿茶产业规划,与其他地方比起来,湖南省不像是光喊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顶层设计与产业规划,以品牌举旗,以产品为核心驱动,以企业群体营销拓展市场实现产业效益为总体目标。四轮驱动下的湖南茶产业保持着良好的振兴发展势头,以安化黑茶为代表的湖南黑茶,预计至2018年的综合产值即可达到300亿的目标;大湘西,无论是以茶业精准扶贫为出发点,还是以做实湖南绿茶黄金产业带为总体目标,大湘西巨轮承载着包括湘西州、张家界、怀化、邵阳、娄底所辖42个县市区以及武陵山片区安化、石门、桃源三县共45个县市区,近204万茶农,携区内古丈毛尖、保靖黄金茶、沅陵碣滩茶、石门银峰等精品名品,82家茶企抱团潇湘茶大湘西公共品牌,频频在国内大型茶博会特装高调亮相,红色大湘西展位总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实现了茶无不奇、潇湘为佳的品牌传播价值。2017年大湘西地区实现茶叶综合产值290.4亿元,实现了32%的快速增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湘西旗下的古丈毛尖、保靖黄金茶、碣滩茶、石门银峰等子区域公用品牌,辖区内无论是政府部门或是企业与茶农,无不信心满满,茶事活动频频,品牌宣传四处出击,为大湘西品牌、为潇湘绿茶提供栩栩如生的想象之力,母子品牌互相映辉,大湘西开创了以行政的方式跨区整合,以市场的方法共谋协调发展的跨区域品牌整合经验,对处于一县一品面临发展瓶颈的全国名优茶产业不无指导意义。

 

 

 

继湖南黑茶、大湘西品牌之后,2018年湖南省委省政府以1号文件的形式作出了打造湖红知名省级公用品牌的部署,以打造湖红品牌为依托,通过三、五年努力,在打造湖红为湖南省著名商标的同时,实现湖红红茶产量10万吨,出口5万吨,创汇9亿美元,产值300亿元的目标。20183湖红项目启动,2018518日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正式向世界推介,有着湖南黑茶品牌成功打造运作经验,有着大湘西品牌跨区域整合经验的湖南茶界又一次给了业界湖南式的启示:行业是需要顶层设计的,产业是需要规划的,茶叶与茶业定位不同,涉及到全产业链的茶业,需要抛弃一个部门独大惯于垂直管理的部门意见,需要整合科研、教育、文化、工商、财政以及行业文管部门方方面面的资源,兼顾好政府、企业、茶农三者的利益关系。

 

 

长期以来,茶产业以种植为产业主导的行业发展思路和行业管理模式,在湖南率先实现了颠覆式的突破,无论是项目主体或行业主管部门发改委、农委或是企业群体,还是拥有无限话语权的茶叶专家,无不以可持续发展的全局观,以既从实际出发而又赋予想象力、创造力的科学观来规建未来。湖南现象,便是湖南的茶产业,有一群人在谋事、在干事,政府干政府的事,宏观布局、出台政策;企业干企业的事,做好产品、拓展市场;在联系政府和企业与茶农之间有协会,湖南省茶业协会以及湖南省大湘西茶产业发展促进会、湖南省湖红茶产业发展促进会,他们分别是湖南黑茶、大湘西品牌、湖红品牌运营的主体,既承担政府委托的行业管理职责,又以行业代表的行业使命干了政府部门及单个企业干不了的事。业内的人都说:湖南人会干事、能干事,湘军出击,无论省内还是省外一台台茶事,都与湖南茶的品牌推介有关。

 

 

湖红的举旗,既是打造湖南千亿茶产业的需要,也是湖南人对位处全国第二大产茶省产业资源的自信。湖南省茶业协会秘书长王准告诉茗边记者,湖红的品牌不是凭空杜撰,湖南生产红茶不仅早有规划(2014年省政府规划的四大茶产业带之一),而且生产由来已久,并且遍布全省,产品品质上有花蜜香,甘新味的鲜明特色。这是又一起拿着布袋装资源的跨区域品牌整合。世界茶叶市场是红茶的市场,在中国红茶经历过反反复复红改绿、绿改红后,又景遇了内销市场红茶异军突起,各地纷纷试制红茶祖国山河一片的大好形势下,湖红如果突破红茶小众品牌的瓶颈形成湖南全省性的区域公用品牌,高举中国红茶的大旗,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这不仅仅是湖南本省的茶叶供给侧改革的成功之处,对全国茶产业的供给侧改革也不乏指导意义。

 

 

相对于湖南黑茶、大湘西绿茶、湖红红茶的大手笔,岳阳黄茶是岳阳市政府主打的品牌,得到湖南省发改委的支持,成为湖南千亿茶产业的四轮驱动的轮子之一,至2020年,实现综合产值100亿。先有君山银针,后有岳阳黄茶,这种将历史著名茶品和品牌推倒重来的做法,需要产业的自信。纵观六大茶类,最弱势的是黄茶类,岳阳黄茶能否高举中国黄茶品类的旗帜营销全国,除了政府的决心外,还得需要湖南式的经验,以产品为核心竞争力、以壮大企业集群为拓展市场的新势力,市长做,还得市场做。岳阳黄茶如能引领全国黄茶产区异军突起,亦不将是一个中国茶人的中国梦!

 

 

 

 

找到约34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