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黄山市茶资源

找到约14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黄山市出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日前,安徽黄山市政府办公室印发《黄山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详情如下:

黄山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围绕建设中国名茶之都,立足建设长三角和杭州都市圈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着力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将黄山市建成区域茶业学术中心、行业信息发布中心、出口茶集散中心、有机茶促进中心、茶文化交流展示中心和质量检测中心,黄山市市茶产业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质量安全更加巩固、产业链条更加完整、功能更加多样、业态更加丰富、利益联结更加紧密。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树立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加快茶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黄山市茶产业逐渐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注重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产业融合,延长产业链条,打造茶产业品牌,使茶产业成为黄山乡村振兴的支柱性产业。到2022年,茶叶一产产值达到45亿元,茶叶电商销售额年均增长10%以上,茶叶产业产地认证覆盖率达95%以上,获证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实现茶叶“三品一标”全程可追溯。

(二)具体目标

1.茶园绿色防控全域推进。到2022年,黄山市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主推技术到位率达100%,病虫绿色防控效果达85%以上,化学农药零使用,茶树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茶叶产品质量全面提升,80%以上茶叶产品农残检测结果达到出口欧盟标准。

2.茶叶加工水平全国领先。全面推进茶叶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加工环境、设备、能源、原材料、生产过程清洁化。到2022年,黄山市茶叶加工清洁化、连续化、智能化生产线达到100条,茶叶加工产值与一产产值之比达到3∶1。

3.龙头企业实力加快壮大。坚持分级管理、重点培育,通过资本运作、产业延伸、加工转化等方式,增强龙头企业实力。到2022年,超亿元茶企达到20家。

4.茶文旅深度融合。茶业与文化旅游资源深度融合,打造一批茶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名茶特色小镇、名茶博物馆和名茶主题庄园,培育10条交通便捷、线路合理、文化浓郁、景点差异的茶旅线路。

5.产业聚集度明显提高。引导茶叶加工产能集聚发展,打造茶叶初精制、茶叶精深加工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现代物流、便捷营销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到2022年,黄山市茶产业加工业集群产值10亿元以上的达到6个,其中产值3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2个。

6.带动能力显著增强。通过茶叶全产业链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和巩固脱贫作用持续增强。到2022年,黄山市茶业一产产值每年增加2亿元以上,达到45亿元,茶园亩均产值达到6000元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建设高标准茶园

1.推进生态茶园建设。按照“生态美化、立体种植”要求,鼓励茶园间作桂花、红豆杉、香榧、乌桕等乔木林,茶园套种玉米、花生、紫云英等绿肥植物,推广林、茶、草并存的生态立体种植模式。对坡度25度以上的坡地茶园,按照“立体栽培、植被护塝、水土保持、等高梯级”要求进行修复改造。对新安江沿线缓坡茶园实施“坡改梯”工程,结合新安江流域补偿机制十大工程实施,以新安江“百里画廊”公路沿线荒芜高傍农田为基础,集中连片开辟梯级茶园,施用农家肥和有机肥,逐步提高高标准茶园规模。到2022年,完成新安江“百里画廊”和重点产茶乡镇“坡改梯”3000亩。开展茶园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施茶园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建立有机肥替代化肥机制。到2022年,黄山市茶园有机肥使用量达3万吨以上。

2.开展全域茶园绿色防控。全域推广应用“粘虫黄板+生物农药+生态农艺”模式,科学防治茶园病虫草害。在黄山市全面推广应用粘虫黄板,科学合理设置粘虫黄板密度和位置,每亩插黄板40片。粘虫黄板由市统一招标采购,农户自愿购买(每亩黄板费用10元),黄山市、区县补贴总费用的2/3,黄山市、区县按照1∶1比例分担。根据病虫测报和虫口密度,针对茶尺蠖、炭疽病等主要病虫害采取生物农药防治。对落实绿色防控制度的农户发放“绿色防控茶园卡”,农户凭卡销售茶青,企业收购实行优质优价。鼓励茶农参加茶叶政策性农业保险,减少茶农在重大病虫害、倒春寒、旱涝灾害中遭受的损失。

3.加强名茶品种资源保护繁育与推广。开展地方优良原生茶树种质资源造册登记和古茶树、特异性状优良单株调查收集,加快建立黄山市茶树良种种质资源圃。鼓励开展群众性的自选、自育、自繁、自用茶树良种活动。建立茶树良种引进申报备案制,经黄山市、区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引进,杜绝盲目引种和零星发展。加强黄山市内茶苗繁育基地管理,尤其对柿大茶种、黄山大叶种、滴水香种、茗洲种、祁门槠叶种、黄山白茶等当家品种的选育和繁殖,要计划在前,繁育跟进,做到数量和质量双保证,确保提供品种纯、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的种苗。

4.加快推行国际茶行业道德规范。积极运用区块链技术,加快建立茶叶质量追溯体系,以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生产为基础,促进“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持续健康发展。到2022年,茶叶产地认证覆盖率达到95%以上,获证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率先实现茶叶“三品一标”产品全程可追溯。鼓励茶叶出口企业开展进口国认可的质量认证,积极推进国内有机茶认证和雨林联盟认证、OCIA(美国)、BCS(德国)、SKAL(荷兰)、IFOAM(法国)等国际有机茶认证。

(二)积极培育经营主体

1.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围绕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等主要茶类,每个茶类选择2-3家规模较大、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集中力量、重点扶持,着力培育茶企“甲级队”“排头兵”。通过信贷支持、股份合作、资产转让等形式对暂时经营困难的茶叶企业进行改组、改制,增强企业活力。面向长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外茶业知名企业在黄山市投资兴业。围绕企业宣传推介、贷款贴息、三产融合等制定行之有效的市、县级扶持政策,落实税收、用地、用电、金融、科技等优惠政策措施,营造茶企安心创业软环境。

2.大力发展茶产业联合体。加快培育家庭茶场、专业合作社和大户等茶业主体,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推进集约化发展。积极稳妥推进茶园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增加流转型茶园、服务带动型茶园比重。积极培育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家庭茶场为基础的现代茶产业联合体,推广和完善“茶企+科研机构+合作社+基地+茶农”的组织模式。健全茶叶加工产业链中利益分配机制,推广“保底收益+按股分红”模式,进一步完善订单带动、利润返还、股份合作、服务联结等茶企带动农户的利益联结关系,建立农民分享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果的利益保障机制。到2022年,黄山市培育现代茶产业联合体30个以上。

3.加快组建全程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支持以村级组织为主体,组建成立各种类型的专业服务组织,开展代管代采代加工、病虫害统防统治、茶园中耕机采、冷藏物流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为茶业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产业链的服务。加快搭建季节性采茶工信息平台,建立采茶工信息档案,及时发布采茶信息需求,加强采茶工流动调度和管理。到2022年,省级以上茶叶龙头企业和联合体全部与生产基地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社会化服务全覆盖;黄山市茶叶植保服务队和农机服务组织发展到100家。

(三)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1.加快推进茶叶精深加工和新产品研发。利用充足的夏秋茶鲜叶资源,大力开发茶功能饮品、速溶茶、茶酒、茶化妆品等,开发形形色色的花草茶,不断创新袋泡茶的花色品种,做好茶花、茶籽、茶渣等茶资源的利用。按照“提升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全面推进黄山市茶叶初精制厂清洁化、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加快将用电、气或生物质颗粒等提供热能的加工机械列入中央和省农机补贴目录。到2021年,黄山市茶叶初制厂基本完成燃煤替代工作。推进精制厂在生产线联装和除尘设备研发上实现突破,1-2年内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全面完成生产线联装和除尘设备更新改造。

2.积极发展茶产业链配套。加强茶叶包装设计,倡导简约大气、低碳环保的风格,开展各类设计包装创意大赛。实施茶叶伴手礼工程,通过鼓励和支持茶叶企业结合黄山景区景点特色开展专柜销售和专项推介,力争成为来黄游客必带伴手礼和纪念品。以茶园生产全程机械化为目标,加快小型化、轻型化、便捷化装备研发,加快“机器换人”进程。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推广目录中茶叶机械扩大宣传,应补尽补。

3.大力推进茶文旅融合。积极打造一批集茶园农业、休闲文旅和田园社区于一体的茶乡田园综合体。依托企业、合作社和家庭茶场,建设集生产、观光旅游、体验、养生、餐饮于一体的名茶主题庄园。鼓励茶叶企业在旅游景点开设特色各异的徽韵名茶店、茶楼、茶馆,尤其是鼓励开设传播黄山茶俗、茶礼、茶歌舞文艺的徽韵茶艺馆,使之成为徽茶文化传播窗口。遴选一批茶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名茶特色小镇、名茶博物馆和名茶主题庄园,作为重点招商项目对外宣传推介。

4.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引导企业提高市场细分研判能力,做好产品结构调整,拓展黄山茶市场。支持企业巩固和加强实体营销。大力推进茶叶电子商务,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依托淘宝、天猫、京东等平台,开好线上旗舰店、加盟店。正确引导和运用“网红经济”,依托微博热搜、抖音、网络直播等社交媒体,开展选款和视觉推广,对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充分整合全产业链资源,开展从收购、加工、研发到平台建设、物流配送、终端销售的一体化服务。到2022年,茶叶电商销售额年均增长10%以上。积极寻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特别是欧盟、非洲、美国、俄罗斯等主要茶叶消费国及茶叶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引进杭州艺福堂、上海惠之红等企业来我市开展名优茶跨境电商和出口茶贸易业务。加强与宁波物流公司合作,打通茶叶(舟山)出口通道。鼓励企业到主销国与当地政府、企业及民众开展茶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提升黄山茶在国际上的地位。

(四)强化区域公共品牌

1.深入推进“名茶之都”建设。加强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合作,依托全国传统名茶联盟平台,不断扩大黄山市茶产业影响力。充分发挥黄山市茶叶行业协会作用,推进行业自律、企业抱团发展和公共品牌推介;与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徽茶文化研究会开展合作,依托黄山职业技术学院、黄山学院等,组建茶文化黄山培训中心和名茶研究会,建立徽茶杂志社黄山总部,设立徽茶文化讲堂,推进徽茶文化走进企业、社区和校园。

2.培育提升区域公共品牌。加快提升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大方茶、滴水香、松萝茶、黟县五黑等为重点,建立“一个公共品牌、一套管理制度、一套标准体系、多个经营主体”的公共品牌管控体系。支持推进祁红振兴工程,争取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大力支持企业申报著名品牌和老字号,推进同行业或跨行业的兼并重组,实现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优势品牌集中。支持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的联合、合作,共享共建企业品牌,实现品牌的价值延伸。

3.加大品牌宣传力度。鼓励产区开展开园节、斗茶大赛、非遗制作技艺大赛等活动,支持各地在央视等主流媒体投放广告,加大整体宣传推介力度,统一对外展示。继续在北京、上海、济南、西安等城市开展系列宣传推介和市场开拓活动,扩大黄山茶在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的市场份额。组织茶企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举办或参与形式多样的展销会、茶博会、研讨会、文化节。组团赴重点主销国家和地区考察学习、招商引资,宣传黄山精品名茶,推广茶旅精品路线,提升黄山茶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主导地位。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黄山市各区县要把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放在全局和战略的位置,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责任体系。各相关单位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纳入区县和市直部门推进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严格考核评估。

(二)加大资金投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统筹整合黄山市县茶产业发展资金。与银行、投资机构合作发起设立茶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引导企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进一步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专项资金重点投向绿色防控、质量监管、品牌推广等公共领域,同时,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成大事,针对当前茶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压茬推进、滚动解决的方式,每次围绕1-2个重点问题,集中投入资金,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解决、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库,做好申报项目的调研、论证、筛选、储备工作,编制重点项目书,向上申请立项,积极争取科技、商务、经济和信息化等部门的项目资金支持。编制重大项目招商书,吸引大财团、大企业、金融资本关注黄山,投资黄山茶产业。

(三)强化科技人才支撑。依托安农大茶叶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人才聚集和研发优势,充分发挥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茶叶科技创新团队的作用,研发推广先进适用、节本高效、绿色环保的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引导重点龙头企业加强自身研发机构建设,鼓励与高校院所合作建立茶叶加工等新型研发机构。实施人才培育工程,加快培育本土用得上、留得住的茶产业专业人才。大力推行业主导师制。力争在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以茶学专业为龙头、以茶产业链的相关专业为基础的“茶产业链专业群”,把人才培养植入到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力争每年为我市茶企定向培养人才50人,全市茶业从业者每年参加专业培训1-2次。

(四)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农业综合执法,广泛开展宣传,全面劝阻农药进茶园,对违法违规销售化学农药一律予以没收。加强企业生产法律约束,对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短斤少两等各种违法行为从重处罚。充分利用国家茶叶及农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在太平猴魁原产地识别技术的基础上丰富基础数据,为切实做好太平猴魁的原产地保护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加大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原产地产品保护力度,宣传好、使用好、管理好、保护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严厉打击侵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原产地保护标记使用权的行为,切实保护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权益。

注:内容来源黄山市人民政府,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五个“同步”推进黄山市茶产业高质量全链条品牌化发展

黄山市是安徽省第一产茶市,也是全国重要的名优茶产区和出口茶集散中心。2021年,全市茶园面积80万亩,茶叶产量4.3万吨,一产产值43亿元,全年综合产值180亿元;茶叶出口量5.9万吨,出口值16.5亿元人民币,分别占全省的87%、89%,占全国的1/6和1/9。近年来,黄山市五个“同步”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全链条、品牌化发展,奋力打造全国首个全域茶叶无农残城市和新时代“中国名茶之都”。

一、农残管控与质量提升同步推进

2020年,正式启动全域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综合应用“诱虫黄板+生物农药+生态农艺”方式,建成利益联结(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茶农)、监测预警(病虫测报+鲜叶抽样检测)、保险兜底(政策性保险+绿色防控专项保险)、宣传执法(红黑榜+执法监督+村民自治)、多级培训(市县乡村四级+户主会)等五大机制,逐步形成全域茶园绿色防控的“黄山模式”,茶叶质量安全显著提升。

二、精深加工与创意创新同步推进

推进茶叶精深加工。创新夏秋茶产品,开发出冬茶啤酒、健齿软糖、冬茶含片等创新型茶产品。实施清洁化改造工程,全市现有清洁化、自动化、连续化茶叶加工线100条,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推动秋茶资源综合利用,探索茶叶直供新茶饮模式。推动茶产品创意创新。创新开发茶产品,推出代用茶、调味茶、三角袋泡茶、免滤茶包、精品小包装茶等年轻化产品,迎合年轻消费群体。全国90%新式茶饮生产商与黄山市建立合作共建关系。

三、“旧”媒体与“新”媒体同步推进

拓宽宣传新渠道。开展中国名茶之都高铁冠名活动,两列动车组在长三角、京津地区全面开行。建成黄山茶文化(北京、上海)推广中心及黄山名茶(上海)营销中心,入驻企业20多家。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黄山三大名茶IP形象,遴选黄山三大名茶的“二次元”,开发系列文创产品。

用好传统渠道。讲好黄山茶故事,开展“徽茶文化故事”主题征文,收集作品800多篇,将结集出版。制作拍摄黄山名茶各种宣传视频,播出千万频次。营造“中国名茶之都”城市氛围,在中心城区主要路口、节点布置标牌广告和灯箱,重点宣传“中国名茶之都”。开展名茶进名店活动,选取中心城区重点酒店、民宿、餐饮统一展示并向来黄山的旅客提供品饮服务。

四、线上营销与线下拓展同步推进

线上平台大促销、大直播。与阿里公司合作开展黄山茶叶(世界超级原产地)线上品牌营销项目,推进“双十二”“年货节”直播带货。支持龙头企业依托淘宝、天猫、京东等平台,开好线上旗舰店、加盟店,线上销售达到12亿元。

传统市场新拓展、新突围。重点围绕济南、南京市场,推进重点茶企新设实体店20个。中亚茶叶专列发送茶叶2370吨,打造新时代万里茶道。组织参加各类展会,成功举办中国黄山茶业发展大会等活动,组织北上(哈尔滨、济南)、东扩(上海)、西进(西安)和南下(深圳)展示推介和市场拓展。

五、要素服务与利益联结同步推进

强化要素服务保障。围绕贯彻省政府茶产业振兴意见,黄山市出台了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和产业图谱,印发了茶产业“十四五”规划,组织召开系列茶、菊产业发展“四送一服”金融要素对接会。保障信息服务,与中茶协、省茶协合作,持续发布名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采摘指数、安徽省春茶开采动态周报等信息。保障技术服务,组织茶叶技术人员深入茶区开展技术指导和政策宣讲。

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组建专业机采机剪服务队,重点在休宁、歙县等地开展夏茶机采机修作业社会化服务奖补试点,初步构建“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茶农”的利益联结机制。

做好徽茶产业集群项目管理服务。在全省率先出台资金使用管理办法、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引入项目合同管理制度,明确项目建设目标、投入规模、项目建设内容以及建设进度。农业和财政职能监管与委托社会中介机构检查相结合,建立调度推进机制和联合检查督查机制。

来源《徽茶》2022年4月刊

文/黄山市茶产业促进中心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2021世界绿茶大会暨中国绿茶高质量发展论坛隆重举办!

“全球首发”、“业内首场”

“中国绿茶大阅兵”

“三茶”统筹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

等大会主旨话题广受关注

近100位政府领导、茶界大咖、行业代表

600+茶商、茶客、观众前来赴会

超50W次线上同步直播观看量

获得4W+点赞量

近10W+海内外观众热烈讨论

为把“世界绿茶大会”

持续打造成为标杆性行业盛会

奠下坚实基础

9月3日,2021世界绿茶大会暨中国绿茶高质量发展论坛在第24届深圳春季茶博会现场隆重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主管部门领导、商协会领导、茶行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以塑强绿茶品牌和促进绿茶消费为核心,通过“主题演讲+圆桌对话”的融合形式,聚焦绿茶行业发展趋势,聚焦在新阶段构建新格局,聚焦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为更好更快推进中国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前沿的思考和崭新的洞见。

政企联动

业内首个绿茶大会获多方认可

本次大会由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黄山市人民政府(主宾市)、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深圳市茶文化促进会、深圳市华巨臣实业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得到了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凌云县人民政府(主宾县)、歙县人民政府、昭平县人民政府、古丈县人民政府、雅安市名山区人民政府、泰顺县农业农村局、宁德市蕉城区茶产业领导小组、广东省茶文化促进会、雅安市名山区茶业协会等多个绿茶主产区政府、协会的大力支持。  

出席嘉宾

李三旗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秘书长、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

何关新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原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张正竹黄山市人民政府党委成员、副市长

林更斌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

张炳新杭州市农业农村局原巡视员、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张理敬青岛市市委网信办副主任

韩超臻青岛市市委政策研究室政治研究处处长

程寄县黄山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李良勇雅安市名山区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刘华干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副秘书长、凌云县委常委、凌云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张军民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东莞市委员会副会长

余悦万里茶道(中国)协作体副主席

屠幼英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胡晓云浙江大学CRA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

朱澄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王云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

吴垠茶道新生活创始人

纪洪涛广东省茶叶学会理事长

官少辉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

陈佩兰澳门茶艺专业人员协会会长

卢树勋东莞市茶叶行业协会会长

方继凡太平猴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谢四十黄山毛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向飞华巨臣茶博会总经理

大会伊始,黄山市人民政府党委成员、副市长张正竹上台致辞,他表示,山水秀美,名茶荟萃的黄山,被命名为中国茶叶之都。本届绿茶大会,黄山市组织了20多家企业参展,这是黄山名茶首次组团登陆深圳。深圳是中国茶行业消费的风向标。多年来,深圳强大的创新基因,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深深地吸引着各地的茶商扎根于此、各地的茶客纷至沓来。绿茶是中国的拳头产品,也是中国的对外靓丽名片,相信通过世界绿茶大会,将进一步扩大我国绿茶产业的影响力,为续写新阶段绿茶产业发展新篇章助力。

随后,华巨臣茶博会总经理向飞上台发表讲话,他表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时期,我国茶产业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进入全面提高茶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窗口期。今天,全国各地的政府主管部门领导、商协会领导、茶行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茶为媒,齐聚鹏城,关注中国绿茶发展,解码产业发展趋势,相信本次大会定能为中国绿茶弘扬茶文化、发展茶经济、创新茶科技添砖加瓦,为中国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装上新的引擎。

大咖云集

主题演讲点燃茶业发展新格局

1、演讲主题:

聚焦“贵州绿茶”品牌建设,引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演讲嘉宾:李三旗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秘书长

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

2017年农业部颁发了中国茶叶内唯一一个国家农产品标志登记保护证书,并贯以翡翠玉、浓爽味的独特特征,贵州绿茶成为全国茶叶内唯一一个省域国家级农产品、登记保护产品。维护好、塑造好、使用好贵州绿茶这块贵州茶产业共有的金字招牌,以“品牌建设引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贵州从茶产业大省向强省迈进的重要任务。

贵州茶茶源基实,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注重品牌培育。“十四五”期间,贵州茶产业将围绕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高品质绿茶中心,全国茶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全国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国最大标准产业基地,全国最大茶加工集聚地,全国最大茶产品出口基地,铸牢贵州绿茶在中国第一方阵的地位,彰显贵州茶干净、安全、生态的绿色本底和贵州风格、贵州气度的茶产业发展大格局。

2、演讲主题:

文化赋魂,构建西湖龙井茶产业新格局

演讲嘉宾:何关新

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

原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中国是茶的故乡,杭州是绿茶皇后“西湖龙井”的原产地,寻宗问祖,创新发展,杭州都不能缺席。这次绿茶大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的探讨和交流,对杭州颇有裨益,在当前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的大趋势大背景下,我相信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当下,中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融合发展已成为新兴战略,中国绿茶高质量发展迎来了最好时代,如何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创新发展,我们一直在深思熟虑,并竭尽全力推动实践。

我们认可并倡导:一是大牌引领,带动绿茶产区的“共同富裕”;二是茶文旅融合,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三是赛会驱动,造就“六茶共舞”复合生态;四是文化“五进”、六茶共舞,培育茶消费的未来希望。

3、演讲主题:

川茶发展历史文化地位及优势分析与今后发展思考

演讲嘉宾:王云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组书记

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

四川是茶树原产地之一,有着悠久的茶叶史和灿烂的茶文化。近年来,四川良种茶园面积和名优茶产量呈快速增长势头,发展速度和增幅居全国各产茶省市之首,茶叶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优势龙头企业集群已凸显,企业的规模、档次、形象、加工设备的先进性及加工技术水平堪称全国一流。

目前中国茶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关键期,针对川茶发展存在的不足,我们将从进一步发掘、研究茶文化;改变小敲小打,自我满足的小农意识,稳定面积,强化质量、特色、效益意识;培育龙头企业,增强产业带动性;打造知名大品牌,提高产品的影响力;注重特色产品开发;注重科技创新等方面着手,推动川茶产业及茶文化发展。

4、演讲主题:

一片绿叶的科技赋力——深加工

演讲嘉宾:屠幼英

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茶叶深加工是提高茶资源利用率、茶产业规模与效益的重要途径。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在绿茶深加工方面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绿茶深加工为大家带来许多健康产品。绿茶产品市场需求更加多元化、生产方式更加现代化、茶产业业态更加多样化,促使我们更加深入挖掘茶产业的多功能性,与休闲、旅游、文化、科普教育、养生养老深度融合,把茶产业拓展为生态、健康、休闲、生物产业。

未来,我们要努力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发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不断开拓精深加工产品,开发速溶茶、茶饮料、茶食品、茶日化用品、茶保健品等深加工新产品,不断丰富产品结构,充分展现茶科技创新的魅力,发挥一片绿叶的最大价值。

5、演讲主题:

2022年中国绿茶公用品牌价值专项评估研究

演讲嘉宾:胡晓云

浙江大学CRA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

主任/首席研究员

会上,浙江大学CRA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研究员胡晓云,以视频形式郑重宣布,从此刻开始,正式进入2022年中国绿茶价值评估课题,到明年这个时候,2022年的第二届世界绿茶大会,将发布2022中国绿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报告。

思想碰撞

圆桌对话赋能“三茶”统筹发展

对话主题:

如何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

对话嘉宾:

刘华干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副秘书长、凌云县委常委、凌云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李良勇雅安市名山区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吴垠茶道新生活创始人

方继凡太平猴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谢四十黄山毛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郑自健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创新研究所副秘书长(本次圆桌对话主持人)

★郑自健:在“十四五”的规划下,雅安名山区政府如何打造和扩大蒙顶山茶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

李良勇:蒙顶山茶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1959年,“蒙顶甘露”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2017年入选“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2021年我们全区的茶园达到35.2万亩,全区75%以上的农户都种植了茶,90%的人从事与茶叶相关的行业,茶产值达到65亿元。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蒙顶山茶高质量的发展之年,我们将把茶产业当作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挖掘传承,讲好茶故事,传播好茶文化知识,引领茶文化发展;加快“五化”建设,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郑自健:能不能跟大家介绍一下凌云县茶产业状况?

刘华干:广西凌云县是一座具有近千年的文化古城,海拔在800-2000之间,这种环境非常利于茶叶生长。凌云县的茶产业是我们县级的一个支柱产业。目前,凌云县有自治区级的茶叶龙头企业3家,市一级的龙头企业8家;凌云县总人口约22万,涉茶人员占1/4。绿茶占比超过了60%。

★郑自健:方继凡老师,茶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如何助力脱贫攻坚的?

方继凡:猴坑公司作为省级龙头企业,在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上既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也体现先富带后富、走共同富裕的发展理念。一是推行订单农业;二是全力保障增收;三是免费培训指导;四是及时扶贫帮困。

下一步,公司将围绕培育壮大新业态这一总目标,村企合作大力发展猴魁茶叶产学游,推进茶与旅游、科研、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一体化发展。

★郑自健:谢老师,您作为黄山毛峰的国际级非遗传承人,能给我们讲讲黄山毛峰是如何宣传,推广出去的?

谢四十:当今,我国的绿茶种类有很多,产量非常之大。但是,我国茶产业的经济效益仍然明显低落。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我认为,统筹做好茶的质量是发扬品牌的重中之重。

我国虽然有许许多多种类的名优绿茶,但是不同种类的名优绿茶都是分布在全国各个茶叶生产的小产区。而每个小产区都各自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小气候,和不同的土壤、茶树品种,以及每一种名优绿茶都各自具有特定的加工技艺。我们唯有尊崇不同种类名优绿茶的鲜叶原料,与不同种类名优绿茶特定的制作技艺相得益彰,才能让我国优质的茶资源与独特的茶技艺充分的得到发挥,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统筹发展。

★郑自健:怎么真正地给绿茶保驾护航,让大家喝到更好的茶?您怎么看待今天的绿茶大会,您认为绿茶产业今后的走势如何?

吴垠:中国每一片土地都有每一片土地的特性,从而造就了拥有一千多种茶的茶国。保留、发掘中国茶叶的多元化、丰富性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然而做大茶产业又需要标准化、稳定性和一致性,如何解决当中的矛盾,这就需要我们去思考绿茶这个品类背后的市场需求。

一、消费者数字化:区分不同外形,不同产区、不同香气风味,不同加工工艺产品之间的细微差别,依据茶叶的差异性细分市场,分析消费者画像及精准洞察消费者口味偏好。二、产业数字化:监控农户种植面积、农药摄入、产量等数据,而后运用数据给农户更好的指导。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做不同季节采摘的品种等级,以及市场的对接、物流、消费者流量等数据化跟踪。

绿茶这个古老的茶类要焕发新的生机,既需要政府的推动,更需要现代化思维,用现代化的数据将它的工艺固化下来,让传统工艺在保留地方特色的前提下可以复制传承。有政府的推动,有企业经营主体,有优良的技艺,再有华巨臣这样的平台,大家一起去推动,大家共同建设和推动这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至此,2021世界绿茶大会暨中国绿茶高质量发展论坛圆满收官。2022世界绿茶大会将以更高规格、更大规模、更深交流、更具实力的姿态和大家见面,敬请期待。

来源:慕杨 深圳茶博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