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黄金岁月是哪一年

找到约28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经典回顾:2008年来,哪一年的大益茶品爆发力最强,投资回报率最高?

 

 

普洱茶牛市的来临从来少不了资本的参与,当然重要的还有茶厂金字塔顶层设计,产品质量是支撑产品价格持续走高的最坚实基础。

作为普洱茶龙头品牌,普洱茶牛市几乎都是由大益茶一手缔造,特别近几年来,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力强盛,平民消费力上升,人们对产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品牌依赖度越来越强,品牌口碑传播沉淀的信任感会直接捆绑消费者对品牌的无脑信任度,比如我们买空调会首选格力,买酒会想到茅台,而买普洱茶会想到买大益茶,这就是各行业里第一领袖品牌赋予给我们的第一选择。

与其他消费类商品不同的是,大益茶近几年表现出来的金融属性让许多跨界土豪垂涎三尺,良好流动性,快速套现性能,让大益茶不仅仅表现在普通消费类商品上,更多突出它的投资理财属性,可以投资与投机的工具,资本越来越垂青大益茶,加上其他资本市场的萧条与冷落,大益茶越来越引起其他跨界大鳄的重视,老百姓投资渠道变窄,投资视野非常狭小,基本上股市与楼市是普通投资者能够想到的选择,随着这两个资本市场的低迷,大益茶与茅台酒成为了新的投资市场。

特别是2016年来,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市场,推高了过往大益老茶,中期茶,致富效应明显,新茶快速流通,赚钱效应火热,越来越多的资金加快了入市的脚步,大益茶牛市行情在不断深入,当然资金入市需要选择标的物,有的选择了历史产品,老茶,有的要选择新的产品,近十年的新茶,次新茶,就像股市中超级大牛股往往诞生在次新股里一样,大益茶新茶的超级大牛市往往也会诞生在次新茶当中,那就让我们来选择一下吧,逐年选择一下当年冷门茶是怎样变成当下的热门茶的!

2008年,高山韵像生,五只孔雀,五彩孔雀。当年天量放出7542及各种茶,价格是地价。高山青当年1100元左右一件,2018年爆发,正值十周年,价格12万,100倍,它最牛,五只孔雀里的勐海孔雀,当年也是1200元一件,现在是12万左右,也是100倍,也就是说,2008年的牛茶到今天已经是百倍了,当年的一百万,现在是一个亿。

2009年,易武,7542901),901高枕无忧砖,这一年出的茶不多,量不大,901易武出来是4500元,今天是19万,42倍左右,901.7542出来1250,现在40000左右,30倍左右。

2010年,1号虎饼,珍藏亚运,黄金岁月。这一年还是复苏年,厂家刚缓过气来,所以精品不多。但是总算是苏醒了。

2011年,看住,这一年才是勐海茶厂真正的起飞年,他们摸到了时代的脉搏,在这一年,推出经典再现金大益,

当年7500年,现在13万;

九二方砖,当年5000元,现在13000;

7742,当年4500元,现在17000,并且这一年的定制茶到现在都非常牛,

定制茶:101凤柱,

 

当年8400,现在90000多,还在涨

 定制茶金凤,当年9000多,现在40000多

定制茶:高山揽月砖,

当年4000多,现在30000多

 

 定制茶:一源青饼,当年9000多,现在14万

101辛亥革命生,当年4500,现在16000元左右,有正在启动的迹象,30000不远……

101珍藏方砖,当年2100,现在正准备冲破10000元上更广阔的平台及未来,珍藏概念,还在涨,继续不断地把珍藏空间释放出来,前途无量,向珍藏沱(142万一件)进军……

 

这一年的产品全是精品,品质以金大益为基石,因为2008年放的量太大了,大益集团发现价格做不起来,现在回过头去看,2008年涨的都是特殊品种,当年量比较少的品质,到了2009年,2010年又没有出精品,直到2011年,大益集团才意识到品质才是大益茶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可以这么说,2011年是大益茶精品最多的一年,金大益传承历史,珍藏方砖珍藏未来

2012年,尝到甜头的大益集团推出银大益,熊猫沱,布朗孔雀,龙印,高山,五子登科生,再加龙饼,七款茶配合2011年的茶一起推动行情,将20132014年大益茶推向高峰,大益茶价格实现历史性跨越,过往两三千一件的茶全部进入万元一件的行列,历史性跨越。

20132014年,专营店数量达到顶峰,配货量三万件计算,天量之下,行情大崩,早春乔木,易武,勐海孔雀,传世四款名茶几乎在巅峰出世,将所有的人捆在山顶站岗,所以它们的命运与2011年和2012年茶的命运有着天渊之别。

2015年,紫大益救主,熊市下的创业板牛市牛茶。普洱茶崩盘后,紫大益唯一一款飘红的经典再现之作,是第一款大益采用42饼竹筐传统茶的经典再现之作,为后面开了一个好头。

2016年,老树圆茶,珍藏孔雀,行情启动,新的牛市开启

2017年,星耀亚洲,山韵,金大益,轩辕号,牛市继续推进。

2018年,云起,千羽孔雀,牛市继续推进,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千羽打开牛市全面开花通道,一件新茶赚10万一件已经不是梦,是真实发生在眼前与身边的事情,千羽孔雀最牛,目标更加远大,超过1700万一件是迟早的事……

 

白水清分享专业冲泡普洱老茶技巧,1890年清末向质卿开汤!

自90年代起,白水清逐渐收藏了清末向质卿、百年宋聘号、百年福元昌等经典号级茶,是业界有名的老茶收藏家之一。

白水清珍藏的部分珍品老茶

一、老茶的冲泡器具

谈到泡茶器具,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紫砂壶、盖碗、公道杯和品茗杯。白水清冲泡老茶,选用的器具更加讲究,“因为老茶特别珍贵,要泡出最好的口感来,才对得起这泡茶”。

先说烧水的炉子,嫌电磁炉会影响水的结构,泡茶不好喝,白水清用的是进口的电热陶瓷炉,加热迅速稳定,还可以精准控温,以保证水的持续高温。

然后是烧水壶,有铁壶和银壶,根据冲泡的茶来做选择。泡老普洱需要高温,铁壶壁厚,加热均匀,能保证壶内的水温到100℃,不会像随手泡那样,经常水不够开就跳掉。

银壶也适合冲泡老茶,因没有气孔,密度非常高,烧水时导热快,能保证水温较高,更能激发老茶沉睡已久的茶性。同时,银壶烧水还可以提升水质,使茶汤涩减韵长,和顺温润。

紫砂壶与普洱茶可谓“黄金搭档”,因其嘴小、盖严,可以有效地聚香;且由于没有施釉,有不少开口气孔,透气性较佳,有助于茶味发挥。

紫砂壶

我们看到,白水清的茶桌一侧,摆放了很多把不同泥料、不同容量、不同式样的壶,但冲泡老茶时,他最爱一把自己定做的紫砂壶,壶腹饱满,体积容量较大。

“普洱茶是大叶种茶,很多老茶用的原料大都是古树茶,梗多叶厚,干茶浸开后体积较大,因此选用大容量的茶壶会更好。”

二、传说中的“投茶神手”,比秤还准

一落座,白水清十分热情地问我们要喝什么茶,“想喝向质卿还是宋聘号?”这两款茶,无论是哪一款,一拿出手,都是震惊茶界的古董号级茶品,但白先生那语气平淡得,好像这些都只是普通的口粮茶。

见我们犹疑不决,他笑道,“那就向质卿吧!”转身从茶柜中取出一个茶盒,当着我们的面,拆开了一片清末向质卿贡饼。

清末向质卿贡饼·白水清珍藏

这是现存年份最老的普洱茶之一,据说目前仅存两筒,一筒收藏于故宫博物馆内,一筒就在白水清手中。

谈起向质卿的内票,白水清有些兴奋,话也多了起来,“这里写的同兴号主人向质卿,可以判断这个茶是早期的;后期向质卿的内票上,写的是向绳武跟向寿山,上面还有照片,记载了创办茶号的历史、原料山头等,都写得清清楚楚!”

他一边拨茶一边介绍,向质卿贡饼有100多年的历史,保存的时间比较长,茶叶之间的黏性几乎都消失了,稍微一拨就散,所以拨老茶,要用阴力,用力要轻,才能让叶子保持完整。


白水清对老茶非常珍惜,喝茶之前,他都会计算人数,以确定投茶量。白太在一旁与我们笑说,“他投茶很准,12克是12克,15克是15克,曾经有人想考考他,结果半克都不差。”所谓熟能生巧,大抵如此。

白水清投茶时,一般是按照100cc水投7克茶的标准。同时,他非常注重茶叶型态的调整,以茶块为主,也抓一点散片或撬茶的碎末,二者比例在7:3左右,这样能够保证茶汤口感的稳定性,不会出现茶汤浓淡度相差过大的情况。

三、冲泡老茶的细节:蒸壶、淋壶

一切准备就绪,白水清端坐在茶桌前,开始泡茶。他先把茶叶投入紫砂壶中,再把壶身放在烧水壶上蒸一下,这样一是达到醒茶目的,二是有助于去除茶中的异味。

普洱茶蒸壶

稍后把紫砂壶取下来,盖上壶盖,再用沸水反复浇淋壶身,这也是为了提升壶的温度,激发茶性。随后,还要用茶巾包裹壶身,上下抖动几下,更利于壶内茶香的激发。

这一系列动作完成,他揭开壶盖,把茶壶递到我们面前,“你们闻闻,很特殊的古檀木香,这是老茶才有的香气。”紫砂壶在我们中间接鼓传花一样传递,大家闭眼轻嗅,老茶的香气真是醉人啊!

普洱老茶条索

紫砂壶重新回到茶桌上,便开始注水了。白水清高举烧水壶,出水利落有力,水线在眼前划出一道流畅的弧度,颇具美感。“老茶需要有力的冲击,才能产生聚热效应,让老茶的效果发挥出来。”

他并不洗茶,很多人觉得老茶不够干净,可是白水清 说,老茶里面的各种微生物很活跃,而且,蒸壶、淋壶已经将陈味散掉了,茶汤都可以入口。

很快出汤了,因为人多,他把每两泡茶,合在一个公道杯里,再分给大家喝,这样茶汤口感更加稳定。

清末向质卿茶汤

茶杯递过来,品茗杯的白瓷底,衬着浓郁的琥珀色,像极了葡萄酒,特别有质感。茶汤入口,满口的甜香慢慢弥漫,渗透到齿根喉间,非常舒服。

100多年的老茶,一点都没有浮现出老茶的疲惫,依然彰显出较好的厚度和稠度,茶汤含在口腔里已没有苦涩味,甘甜感突出,口感细腻,高雅柔滑。用白水清的话来说就是“到了化境”。

清末向质卿茶汤

当茶叶冲泡到近20次的时候,白水清把叶底倒出来,让我们观察、赏析。这老茶的叶底自然是舍不得丢弃的,后面用铁壶煮了喝,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普洱老茶,历经岁月流转,沉淀出的厚度与气度,为其他茶类所不及。品饮老茶的过程,就像是在与时间对话,你甚至会被这历经一世纪的老茶感动。也许,只有喝过老茶,才更懂得老茶的珍贵与精髓所在吧。

那些年 普洱茶的非主流唛号

那些年 普洱茶的非主流唛号

计划经济时代云南普洱茶的主要销售地是香港,某种程度上,那个时代的普洱茶好卖与否都由香港茶商说了算。

然而喜好重口味的香港人并不喜欢太清淡味道的普洱茶,使得那些年有一些用料级别高,芽头多,可惜滋味偏淡的普洱茶还没来得及在舞台上绽放光芒,就匆匆下场了,只有节目单上那渐渐褪色的名字留给后人怀念。

与当时占据主流市场的普洱茶相比较,它们成为了那些年的非主流。然而,尽管惊鸿一瞥,也还留下了属于他们的印记。。

替补队员:从7452到7572

纵观过去勐海茶厂出品的普洱茶,如同一个足球赛场,同一时期出场的球员很多,有的并肩作战,有的红牌罚下,有的调整战略选用替补人员。与7542同一时期比较出名的,当属熟茶7572。7542和7572,一生一熟,像一对黄金搭档,成了同为75唛号的明星球员。根据原云南省茶叶公司特种茶部经理昌金强回忆,“从7572开始生产、出口,直到1977年我接手时,7572的量已经非常大了。尽管整个勐海茶厂每年生产的主力是散茶,可7572和7542的生产比例已经达到了3:1。这意味着每生产1吨7542,就要生产3吨7572。”

在7572之前,勐海茶厂还生产了7452这款熟茶。从唛号上看,7452和7542看起来似乎穿着情侣装,更像关系亲密的伙伴。然而雷同的唛号也意味着7452选料的级别很高。7452早在1974年就试制出来了,作为熟茶,选用5级茶作为综合原料等级确实太高了。“7452,是1974年的配方,当年发酵工艺还不太稳定,不仅用料过高,茶味偏淡,香港人不喜欢这样的味道。”昌金强说。

如果普洱茶原料等级过高,价格也会跟着增高。原料等级高茶汤口感也会相对淡薄一些,日本人正好喜欢这样的茶品。由于7452在香港的市场销量一般,出口量一直不大,后来,出了一部分到日本,由于生产量实在太小,现在市场上也是芳踪难觅。

1975年,随着发酵工艺日趋稳定,勐海茶厂决定做7572。确定了配方之后上报省公司。省公司批准之后开始正式生产,以7级茶作为综合原料等级。当7572逐渐被香港市场接受之后,7452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没多久7572就占据了大部分香港市场份额,最后取而代之。7452最终与7572完成了赛场的替换程序。

从此,7452每年会根据日方所下的订单生产一些。“7452一直生产到80年代中期,每年就10到20吨,1988年就直接不做了。我接手了以后仓库还见过一些,量实在太少,市场上基本见不到,所以也没有什么影响力。”

随着7452的退场,7572叱咤风云的时代正式到来。7572和7542的价格是差不多的,从外包装上看不出区别,只有一张大票才能验明正身,分清生熟。“7572当年在香港,在海外,整体销量实际上比7542大多了。7542加上7572,同时期就这两款一生一熟。用竹筐装起来之后,就一个大票写着7572,净重30公斤。1975年以前香港还没有云南发酵的熟茶,他们只有去公海上买泰国、越南的茶叶原料,自己做发酵。7572出来后,到了香港就可以马上进入饮用环节,7542还要存在仓库里一段时间才能销售,发过去的7572基本上当年就消耗殆尽,在香港非常受欢迎。”昌金强回忆道。现在若想找出当年的老的7572也是难上加难,这款茶至今已成为熟茶的经典标杆性产品。

昌金强拿出了自己收藏的一片1986年的7572,打开与7542一样的八中茶绿字棉纸包装,里面有个中英文说明书。内飞上面很清晰标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茶厂出品。他说:“老的7572目前市面上极难见到,都被喝完了。我都好不容易才找到一片,还是破损的,从茶饼的饼面上来看,能看到所选用料是非常好的,金色芽头撒面铺满整个茶饼,茶的背面就明显是相对粗老的原料。”

7532,印刷也浪漫

雪印、黄印、紫印、水蓝印……岁月变迁,曾经普通的普洱老茶被赋予了传奇的色彩,披上了浪漫的外衣。经年累月,它们已经身价不菲,然而由于时间久远,这些老茶的资料难免出现失真,再加上一些刻意为之的商业行为,这些老茶的错误信息流传坊间,一些谬误甚至因为流传的广度与时间反而被奉为真理。

据昌金强介绍,在1996年以前,出口香港的勐海茶厂出品的七子饼茶,包装上的“中茶”LOGO都是红色“八中”配绿色“茶”,无论生熟茶,无论什么唛号,都是一样的,直到1996年以后才开始出现各种颜色的“茶”字。一方面是由于统购统销政策取消,勐海茶厂开始接受各地茶商的订单,茶厂会根据客户的需求改换包装纸,另一方面是省茶叶公司内部改制,各个部门都可以自己找工厂做茶,外包纸上也就有了各种颜色的“茶”字,被俗称为“公司部门茶”,其最大特点就是内飞上不再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茶厂出品”而改为“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茶叶分公司出品”。

1998年的7532青饼

在1996年以前,还有一款非主流产品,就是唛号为7532的七子饼,坊间称为“雪印”,很浪漫的名字。

7532以三级茶为综合原料等级,原料较7542高一个档次。“7532也是1975年定了配方之后正式生产,直到1996年,就没有再出口了。只有内销了。当时很难卖,手头上好多货出不去。香港人嫌滋味太淡,霸气不足且价格太高。7532在80年代中后期,每年就生产30到50吨。包装和7542也差不多,价格比7542高一点,7542当时最高卖到18块港币,7532卖到20元港币。要这茶的香港人太少了,后来就走日本,主要在日本神户销售,那边的中国人比较多。日本人就喜欢了,也因此增加了一些产量,最多时候增加到每年60吨。”昌金强对7532印象深刻,但是问起此茶缘何称之“雪印”,是不是特别做的?他就笑了起来。“真相就是包装纸上的‘茶’字印刷效果不好,上墨不均匀,产生了露白点现象(印刷业称‘脱墨’),像飘了雪的圣诞树,于是被台湾某茶商美其名曰‘雪印’”。

在过去,没有人会过多关注包装,所采用的包纸也没有规定,一般进货进到什么纸就用什么纸。每一个批次所采用的纸张不同。“早期是手工造纸,纸张薄如蝉翼,非常柔软,能够看出纸浆的纹理不均匀,还有很多纤维,后期是机制纸,纸张偏厚,纹理均匀。”谈话间,昌金强拿出一提1998年的7532,一样的八中绿茶字,纸张比88青相比偏厚,看不到手工造纸的纸张纤维,打开包装,茶饼撒面细嫩,一些芽头已经变成金黄色了。

1996年之后,云南省茶叶公司实行部门承包制改革,各个部门在不同的茶厂生产了各式各样的的普洱茶,还会应客户需求,做一些记号。棉纸包装上的“八中茶”LOGO,“茶”字的颜色也变得五彩斑斓。左为黄印红丝带,右为紫印。

73厚砖和文革砖真相

1975年之前,云南还没有正式生产普洱熟砖,生砖的生产主力是下关茶厂、昆明茶厂,勐海茶厂辅助。市场上有“文革砖”的说法,昌金强表示,以1966~1976年的“文革”十年来算,文革砖应该大部分都属于边销砖,且为生砖。因为云南有相对成熟的熟茶产品出口已经是1975年以后的事情了,而且初期的产量都很小,到了香港很快就被消耗掉了,能留到今天的可能性很小。

“边销砖用料不仅非常杂,还很粗老。一般选择7~8级甚至一些茶梗,碎茶来拼配压制。用牛皮纸四片一捆包装,一公斤一捆,是没有单片独立包装的。景谷茶厂也出边销砖茶,由用料更粗老,果胶含量不够,压制后会反弹,茶砖就会很厚,市场称为“厚砖”。景谷砖茶的量不多,每年国家下达的任务也就几十吨。在红茶制作过程中,筛分中会出现一些红碎茶,也会部分拼进砖茶里面,这些复杂成分也构成了边销砖特有的味道。”

市场上大名鼎鼎的“73厚砖”究竟是什么呢?昌金强解释道:“历史上是没有‘73厚砖’的叫法的,是台湾人取的名字。在我印象中,1984年台湾商人经香港转口过一批茶砖,因为那时大陆与台湾还不通商,包装上不能有简体中文字和大陆生产的相关信息,我们原本想把昆明茶厂生产的7581卖给他们,可是7581已经包装好了,换包装非常麻烦,于是就将景谷茶厂和勐海茶厂选用低等级原料所做的厚砖出口给他们。台湾人从香港拿到货后,将包装换掉,用白纸包成无字的中性包装,然后从泰国买了泰国的原产地证明书,做成由香港转口的泰国产品。”

上图:1992年昌金强到越南考察茶叶生产。

下图:1994年云南省茶叶公司一行在日本福岗考察日本市场。

供图|昌金强

“这批泰国身份的厚砖茶到达台湾之后,无字无标识就没法销售。解决办法就是仿造7581做一个包装,然后要起个名字,最好能说明是哪一年生产的。当时是民国73年,公元1984年,此茶砖又比7581厚,于是命名为‘73厚砖’”。

实际上,香港有很多茶都会销往台湾,台湾人没有香港消耗量大,后来普洱茶火热起来之后,香港卖完的货又会去台湾找。于是,台湾人又将这些茶反流回香港。“73厚砖”出来之后,很多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就会认为这批茶是1973年生产的厚砖。

那些非主流的普洱老茶其实是最初真的,非常单纯,包装也同样质朴,传统简洁,没有太多讲究。除了厚砖,这些非主流的普洱茶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用料级别过高,滋味偏淡,价格偏高,不适合当时普洱茶主销市场:香港的需求。如果现在能够重新复刻,能够真正还原当年真实的滋味,对于那些热爱普洱茶的人们而言,该是幸事一件吧。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7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