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黄金茶土壤

找到约826条结果 (用时 0.013 秒)

在湘西州首届旅发大会召开之际看湘西黄金茶产业发展

湘西州首届旅游发展大会以“新时代红色地标·武陵山旅游高地”为主题,倾力打造一次集全民参与、开放共享、成果展示、经验交流、创新发展、宣传推广于一体的旅游盛会。湘西黄金茶产业砥砺奋进发展十年,厚积薄发。本次旅游发展大会,也是展示湘西黄金茶发展成果、交流茶旅融合经验、共谋产业发展的盛会。

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湘西是一片令人神往的净土,是一幅幅绚丽多姿的山水画面。质朴的山水陶冶了湘西人的人文情怀,独具特色的湘西地域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孕育出大自然恩赐的精灵——湘西黄金茶。其绿茶滋味鲜爽醇厚、回甘爽甜持久、叶底匀整饱满、茶汤透亮青翠;红茶滋味醇香温厚、口感甜香润滑、茶汤橙红透亮、纯净,有明显的花蜜香、兰花香、薯香、栀子花香。在一杯春意明净的茶里可以品味出湘西的秀丽山水,感受“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人文意境,亦是湘西人对远方来客真诚、热烈的献礼。

刘仲华院士曾经这样评价:“湘西黄金茶,好喝又健康。从湘西黄金茶的资源特点来讲,它是做绿茶很好、做红茶也非常好。所以,很难得有这样一个红绿兼制、具有优异品质的品种。”

吉首市是湘西黄金茶的主产地。“吉首”由“所里”的苗语音译而来,意为“生养的地方”。她位于湖南省西部,北纬28度,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是神秘湘西土壞中的富硒带、植物群落中的亚麻酸带、微生物发酵带三带交汇核心地带,是中国优质茶产业带。这里森林覆盖率高、云雾多,茶园海拔300-800米,生长的土壤多是紫色板页岩、黑土(有机质含量高)和红土(富含铁元素、硒元素),具备了产出高品质茶叶的海拔、土壤与小气候条件。

以吉首市马颈坳镇隘口村为核心产区的湘西黄金茶基地,一代代人皆以采茶、制茶为业。“隘口村又是出于古木葱茏、桂花飘香的峡谷当中,四季云雾缭绕,雨水充沛,漫射光多,年均气温一直保持在17.7度左右,尤以砂岩、石灰岩为主的地表,更是天然具备了极品名茶最佳的生长环境。正是这独特的山川地貌与气候土壤,孕育出了品质卓越、不可复制的湘西黄金茶。”经检测,湘西黄金茶绿茶(春茶)具有“高氨基酸、高叶绿素、高水浸出物”的优异品质,可谓是“茶中贵族”,被我国茶界权威誉为“中国最好的绿茶之一”。

在现如今的隘口村,依然存有一座500多年前的“青石残墙”,这是明代黄金茶唯一的交易遗址,人们用茶换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素朴生活。

一条通往四川、云南的茶马古道似乎还依稀回荡着500多年前的马蹄声,轻轻用手触摸这被时光打磨记忆的茶马古道,似乎还能感知到岁月留下的余味悠长的茶人茶事。

“日长何所事,茗碗自赏持”,在明代画家唐寅的《事茗图》中,明代文人的茶室喜爱建在山水林木之间,择名山而居、选好水为邻,读书品茗,写字画画,抬头或者蓦然回首间都可以望见远山,在清雅的茶香中度过悠然时光。

500年后的今天,在美丽的吉首市隘口村,茶园青翠如诗如画,司马河水清澈明净,郁郁青山壮阔苍茫,我们依然可以享受到“汲来河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的人文意境,沉醉于凝聚了湘西山水神韵的茶香中。

近年来,吉首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茶业强省,打造千亿湘茶”战略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打造百亿茶产业、增添湘西新名片”茶叶产业发展部署,坚持品质立茶、品牌兴茶、政策扶茶、文旅活茶,着力将湘西黄金茶打造成为优势产业、富民产业、生态产业。目前,吉首市共有茶叶基地面积15.5万亩,其中,可采茶园面积10.2万亩,涉及全市10个乡镇(街道)、10条生态茶谷、100个行政村,带动了5.6万茶农增收。吉首市四年被评为“中国茶业百强县”,获得“中国黄金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市)”“湖南省生态产茶县”“湖南省十强生态产茶县市”等荣誉。(谢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时尚新风标——保靖黄金茶

我国近代茶叶发展史上,十大名茶曾一度一统天下,之后出现“普洱茶热”、“黑茶时代”。2021年黄金茶苗茶园走出国门,登上迪拜世博会中国馆。如今黄金茶异军突起,惊艳爱茶懂茶种茶制茶卖茶品茶研究茶的经济社会各界人士。“黄金茶风”已在全国乃至全球掀起。湖南省茶产业发展战略专家曹文成来湘西调研时说过:未来茶叶产业发展,中国茶业看湖南,湖南茶业看湘西,湖南茶产业的下一个高峰将出现在湘西。

天生天成,黄金密码,绿色金矿总要发光

保靖县是黄金茶原产地、发源地、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地,为武陵山重要产茶区之一,2021年度全国茶业百强县。自古“高山云雾出好茶”,保靖黄金茶原生地地理位置为北纬28°24′—28°55′,岭峡谷坡地貌,森林覆盖率高,多云雾天气,散射光丰富,平均相对湿度80.6%,年平均气温≥10.0℃,活动积温、极端最低气温、相对湿度、日照率均有利于茶树生长和茶叶有效物质成分形成,空气土壤湿度大,有机质含量2%以上,富含硒、磷、锌、铁等微量元素。正值武陵山腹地湘西微生物发酵带、土壤中的富硒带、植物群落里的亚麻酸带及茶叶生长黄金纬度带上,得天独厚,自然天成,好山好水,好土好元素,必生好茶。

保靖黄金茶历史厚重,与秦汉、战国、巴楚、土司等文化源远流长。秦朝是世界茶文化策源地,秦朝统一中国后,种茶制茶饮茶在长江流域传播开来,武陵山区是种茶制茶饮茶先行传播区,保靖与四川交界并处酉水黄金水道上,更是茶叶发源传播中心。明代顾炎武《归知录》记载:“秦人取蜀,始知茗饮事”,史料《桐君录》有吕洞山种茶制茶记载,2000多年前里耶秦简记载:“迁陵以邮行洞庭”,当时迁陵(今保靖)就有着茶事活动。保靖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代四方城遗址(公元前202年)和魏家寨西汉古城考古出土的1000多件珍贵文物中,西汉中期和东汉时期各种各样杯、壶、钵、炉、灶、缸等陶土生活器皿,都与饮茶息息相关,与里耶秦简遗址出土陶土器皿相似相近,一脉相承,格外引人注目。秦人喜欢喝浓茶生活习惯,除了与秦人刚烈性格有关外,还与当时生产生活条件相宜,秦人将装有茶叶的茶缸,放在茶炉灶上煎煮,直到熬成红豆汤。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溪州铜柱历史故事就是与保靖黄金茶、古丈茶叶相关。自唐朝德宗贞元9年正月(公元793年)开征茶叶税,溪州古丈、保靖等地茶农茶叶税不堪重负,彭士愁对苛捐杂税征缴产生抵触情绪,楚王马希范就此与彭士愁矛盾积怨不断升级,于公元939年9月双方撕破脸皮在古丈会溪坪上演了“溪州之战”,然后缔结溪州之约,开启湘西土司制度先河。溪州古丈、保靖等地茶叶不再向朝廷交纳茶叶税,改向朝廷进贡茶叶。溪州古丈、保靖等地茶叶从此在黄金水道上广为流通,茶马古道途径吕洞山产茶区,“一两黄金,一两茶”就是茶马古道、黄金水道、川湘盐道上商贾过客买卖黄金茶流传而来的。

保靖黄金茶是古老特质种质资源,被誉为“绿色金矿”、“中国最好的绿茶”。黄金茶“四高四绝”特质得到科学认定和市场消费高度认同,曾经茶叶院士刘仲华等茶叶界名家给予高度评价和推介。“四高”,即茶叶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叶绿素含量高,氨基酸含量高达7.47%,为同季一般绿茶品种含量2倍,绿茶中“number one”,香气最足,绝对王者风范,无茶可及,茶多酚含量达20%左右,水浸出物近50%,叶绿素比参照品种高50%以上;“四绝”,即茶叶香气浓郁、汤色翠绿、入口清爽、回味甘醇。黄金茶是绿茶的佼佼者和极品,老少皆宜,养眼抗疫,提神醒脑,益智延年,容易上瘾,新老顾客都特别喜爱。高氨基酸含量,具有保健养颜、促进新陈代谢和延年益寿之特效,其内含物丰富且成黄金配比,制绿茶、红茶、黑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均有优势显相。明前黄金茶犹如娇羞少女、出水芙蓉楚楚动人,凝视杯中翠绿黄金茶,就会产生一见钟情的初恋感觉,嗅着浓浓茶香喝上一口,滋润甘甜如亲吻般,如痴如醉,不知不觉就会被黄金茶“迷魂汤”醉迷,从此不离不弃。刘仲华院士曾说过,他的一个朋友对黄金茶情有独钟,非黄金茶不喝,一年至少喝10公斤。作为茶叶院士,唯有黄金茶让院士自掏腰包,一年买100公斤以上,仅2020年就买了234斤。不仅自己喝,而且极力推荐给亲朋好友喝。

精耕精致,创业创新,茶园颜值价值爆表爆棚

古往今来,保靖黄金茶文化底蕴深厚,吕洞山,苗语“格剖格嬢”,苗意为“阿公山阿婆山,即祖公山祖婆山,苗族举行祭祀和朝圣的“圣山”,《中国古代苗族天文历法研究》作者李国章先生称:“湖南吕洞山苗寨是中国远古太阳历传承的圣地”。保靖黄金茶主产区也在吕洞山,苗寨依山而建,傍水而居,高低错落有致,与茶山茶园交融,茶韵、苗族文化深度融合,相得益彰。诸如,吕洞山五行苗寨就是一片茶叶福地,苗家祖先用茶叶来命名苗寨,金寨夯吉苗寨,“夯吉”苗语就是“茶叶的山谷”之意。首八峒八部大王庙是土家族文化起源的发祥地,巴楚文化、土司文化、茶文化等多元文化在此传承融合,充满着神秘神奇。沈从文先生文学人生就是从保靖白河码头开启的,把湘西文化传递出了大山,其诗与远方沿酉水顺流而下走向世界。难怪沈从文先生曾说,保靖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机。

如今保靖茶叶与森林交相辉映,山青水净,茶美人好,茶叶滋养在绿水青山、山峦叠嶂、云屯雾集中,生长在富硒富磷富锌土地上,滋润阳光雨露,茶园茶山茶梯田浸润着绿色、有机、文化、生态等山水灵气、绿林味道、茶叶清香。自高速公路吉首北出口下线沿吉首己略乡红坪村、保靖县吕洞山镇夯吉村,穿过隧道达保靖夯沙村,沿溪河而下,途经黄金村、吉首马颈坳镇隘口村,跨越两县市5个茶叶专业村,就是一条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美丽湘西、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神秘苗乡”精品旅游于一体的现代绿色黄金茶走廊。不得不感叹湘西人艺术天赋,茶为笔,山水林田寨为布,把艺术画在乡村山水空间。满满绿色世界、茶叶天地,成行成线成画茶园、随山势起伏梯田式茶山犹如一处处、一道道靓丽山水风景画,无不彰显和谐美、自然生态美、人文曲线美。穿行在这条茶叶绿色走廊上可分享一场空间景观极具视觉冲击、饱眼福口福心福的盛宴,吸引眼球、扣人心弦,魅力活力四射。在三维山水国土空间里,茶是主题主场主角主色调,与周围山水林田草寨浑然一体。茶山茶田茶坡茶林茶寨天衣无缝的生命共同体。茶比比皆是,无处不在,山顶有茶,山腰有茶,山脚有茶,田中有茶。茶在林中,林在茶中,茶园中有果树,森林下有茶园,茶在寨中,寨在茶中,家在茶中,茶在家中,房前屋后都是茶。烟雨茶园,茶山云海,茶在云中,雾漫茶园,冰雪茶园,绿白成景。茶园就是一幅幅山水田园画,茶在画中,画在茶中,美美与共。走进茶乡苗寨,采茶、培管茶、收购鲜叶、制作茶、买卖茶、品茶喝茶、谈茶说茶的人影随处可见,满满茶香,标准道地茶世界。茶人茶农,茶艺茶文化,茶室茶馆,茶园茶场,茶店茶楼,如雨后春笋落户山寨,茶叶成为乡村振兴宜居宜业宜养宜游首选,茶园飞歌的幸福苗寨已真实崭现。

保靖黄金茶产业成主导产业,产业链不断拓展,茶旅深度融合发展,茶文化发掘演绎不断深化。一座座茶山茶园赋予科技文化内涵,一片片茶叶充满灵气魅力,一座座荒山变成金山银山,一个个茶园铺就成一条条脱贫奔小康和乡村振兴之路,茶园茶走廊的经济、生态、文化、社会等多元空间价值飙升。保靖黄金茶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能够在这里脱贫奔小康,做好这些事情,把茶叶这个产业做好”重要论述在湘西的生动实践。特别是后疫情时代,茶叶传统消费市场不断向文化、健康、品质、旅游、时尚等多元新消费市场业态转型升级,黄金茶顺势而为始终走在茶叶持续健康发展前列。至2020年底,保靖全县黄金茶叶面积12.5万亩,可采9万亩,覆盖到全县11个乡镇160多个行政村(社区),茶农2万户近8万人,其中,吕洞山和葫芦2个万亩茶叶镇,21个千亩茶专业村。仅此走廊3个村茶叶面积4万亩以上。年产名优茶1070吨(绿茶581吨、红茶309吨、黑茶270吨),实现产值9亿元;通过茶叶产业带动休闲旅游、餐饮住宿、现代物流等三产业实现3.5亿元产值;整个茶产业链实现产值12.5亿元,占全县GDP的17.7%。全县建档立卡贫困茶农5050户2.5万人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本色底色,资源资本,黄金茶高质量发展激活赋能

保靖黄金茶除了“四高四绝”特质,黄金茶还是绿叶绿汤绿底的绿茶标杆样本,“三绿”成其本色底色,更显珍稀高贵。保靖县坚持走优质、低碳、安全、高效、绿色、有机发展之路,以发展黄金茶产业助推湘西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坚持科技创新转型升级,依托科研院校和龙头企业,加快茶叶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拓展茶叶产业链和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推进黄金茶绿色有机高标准建设,种植面积、产量产能、品质品牌、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为农民就地就业创业提供平台。高标准茶园融生态、观光、科技、文化、体验、康养“六位”于一体,大大提升乡村自然景观颜值,为乡村环境增色添彩。创新发展使茶山茶园变为金山银山,让黄金茶成为茶农硬通货、股票、期货,成为农民生产生活的“靠山”、“绿色金饭碗”、“绿色银行”。通过科技旅游融合赋能,茶园、茶山、茶加工厂、茶艺、茶文化、茶品牌、茶产品、茶产业链充满着文化味、生态韵、业态样、科技范儿。保靖县已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10家企业完成SC认证,加工企业36家,茶叶专业合作社8家,茶叶规模生产能力上万吨,其中,年产百吨以上自动化清洁茶叶加工生产线达32条,黑茶加工规模5000吨,茶叶专业加工户588户。黄金茶销售网络遍及全国,品牌形象实体直销店100多家,营销网点400多个,6家企业开通并进入“832”扶贫消费平台,8家企业进入“天猫、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还有黄金茶黑茶扶贫精加工园区、保靖黄金茶一条街、休闲体验观光示范园,线上线下市场营销网络体系正在形成,“网红”亲自直播带货,国内外黄金茶市场不断拓展。

用心用情,担当担责,黄金茶成功致胜“压舱石”

黄金茶作为一个特色种质品种,千百年以来一直生长在保靖县葫芦镇黄金茶村的大山深处,在当地茶农祖祖辈辈呵护下,不断提纯提质复壮,涵养出其他绿茶无以比肩的内在品质。保靖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对黄金茶价值和潜能充满无比自信和珍爱,养成了引以为傲,自信自立、敢拼敢冲、认死理、不唯书、只唯实、不服输个性。即使撞得头破血流,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达目的不罢休,不撞南墙不回头。

保靖历届党委政府常念茶经,打茶叶牌,大做茶文章,用心用情,攻坚克难,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牢牢把握黄金茶发展这个“牛鼻子”,全力以赴抓茶产业规模、质量、品牌和效益上水平。坚持把发展茶叶作脱贫致富重点工作来抓,持续对科技、茶苗、基地、茶园、加工、培训、市场及基础设施等加大投入,始终走标准化、良种化、生态化、规模化、专业化的黄金茶发展道路,制定实施《保靖黄金茶新建茶园技术标准》。涌现了“茶书记”、“茶县长”、“茶专家”、“茶网红”。全县茶叶基地有机认证达4200亩,茶叶企业建立产品质量溯源防伪体系48家,QS认证企业15家,绿色食品企业1家,成功注册商标19件,并获得1件省级著名商标。在茶树新品种筛选选育、测土配方、有机栽培、高效加工、特色新产品研发、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电子商务平台构建等方面拥有一批核心技术,初步建成黄金茶产业标准化体系,湖南省地方标准《保靖黄金茶气候品质评价》已颁布实施。坚持选优与繁育并举,实施黄金茶苗圃良种工程,持续科学选优1号.2号、8号、168号等系列良种,通过无性繁殖不断为湘西发展黄金茶提供良种茶苗供应。依靠科技长入,不断推广有机、绿色食品等科技创新成果,综合利用不同时季鲜叶,开发制作红茶、黑茶、绿茶、黄茶、乌龙茶等系列茶产品,致力茶叶深度广度加工增值。

通过政府搭台、茶农茶企唱戏,一个接一个宣传推介黄金茶好戏连台,一幕幕精彩纷呈斗茶品茶销茶等“茶旅”活动不断扮靓黄金茶品牌形象。一个又一个国际国家省级金奖银奖大奖收入囊中,一批又一批茶农荣登“金茶王、银茶王”。2010年至2021年“保靖黄金茶”先后获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批准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湖南省著名商标、黄金寨古茶园与文化系统被国家农业农村部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产品名单。随着“互相网+”、“物联网+”等电商平台时代到来,茶叶品质、茶叶产能、茶文化及茶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其经济、社会、生态、品牌效益不断凸现,茶叶成为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绝佳诠释。目前,全州茶叶面积近百万亩,其中,优质高标准茶园近30万亩,有机认证茶园近10万亩,茶叶大镇40余个,茶叶加工能力超过2万吨。此外,“黄金茶”井喷现象引起全国各地茶叶院所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生产经营茶叶各界人士高度重视和关注,黄金茶种植不再限于湘西地区,已走出湘西扩散落户到了全国,保靖黄金茶“子孙”已成国内许多产茶区新“移民”,为我国茶叶可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种种质资源。

慧眼火眼,识宝护宝,新时代“伯乐”勇摘国家农业文化遗产

如同袁隆平院士发现培育杂交水稻一般,保靖黄金茶是民族地区茶叶种业传承保护发展成功案例,可圈可点。黄金茶良种发源、发迹、发展、发达是经典传奇,其良种发现、选优、推广、发展犹如一个现代版“伯乐相马”故事。县委政府深谋远虑,科学论证,积极申报,通过不懈努力,2000年湖南保靖黄金寨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进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率先在全国开启茶种质资源保护之先河。

保靖黄金茶是一种活态植物,也是一种能喝能品能卖的文物,在全国主要产茶区屈指可数。7块古茶种质资源园(龙颈坳、格者麦、德让拱、库鲁、夯纳乌、团田、冷寨河)是大自然恩赐给保靖人民最稀缺最鲜活的财富和遗产。保靖黄金茶种子资源的母本、母种、母株均在保靖黄金村,种子基因就在湘西。县委政府为了保护利用好保靖黄金茶种质资源,开展专题普查和规划,全面澄清资源底数,2057单株保靖黄金茶古树全部登记建档,树龄在74年至414年间。其中,1号“黄金古茶树王”,树龄414年,树围径1.2米,主干围径1米,高4.5米。国家农业文化遗产申报成功彰显了湘西人的执着、勤劳、智慧、血性、担当、实干的品格。

保靖始终把茶叶作为支柱产业来抓,久久为功,念兹在兹,在品牌品质竞争激烈情况下,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每前进一步都要经受坎坷和艰难。育苗、移栽、培管、采摘、收购、加工、销售、品牌、园区、基础设施、文旅、招商引资战役,一场接着一场打;选优、培管、工艺、色香味品质、产品系列开发、农残管控、重金属含量、质量安全、技术标准等技术难关,一关接着一关攻;培训、资金、政策、技术、设备、人力、市场等困难问题,千方百计及时“清零”,要政策给政策。唱响了一曲“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一番番春夏秋冬,一场场酸甜苦辣”的奋斗之歌。

常言道: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酒香不怕巷子深,茶好不怕别人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等形象地注释了黄金茶发展。茶叶富民兴业、成就人生价值、书写诗与远方在保靖不是梦想,茶叶助推摆脱贫困奔小康历史已在湘西大地写就,现代化新湘西建设中有黄金茶振兴。茶园已成展示红色、生态、文化、开放、幸福“五个湘西”形象窗口之一、脱贫地区群众乡村振兴的当家支柱产业,折射出湘西人打造的“金山银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一片茶叶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村寨、一个乡镇、一个县的命运故事仍在持续发酵。黄金茶故事充分证明:发展茶叶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等重要论述,坚定做优做强茶叶支柱产业就是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信心,立足黄金茶特色资源优势,依靠科学,善于发现,勇于实践,共克时艰,创新突破,特色发展,不断释放黄金茶健康持续发展新动能,茶叶产业一定会承载起振兴乡村经济、农民稳产增收的希望,为现代化新湘西建设增光添彩。(作者系湘西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高文化)

(来源:新湖南)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2021湖南茶叶乡村振兴“十大领跑公共品牌”之花垣县“十八洞黄金茶”:中国十八洞 世界黄金茶

这是一片绿叶的梦想。

武陵山腹地,湘、黔、渝三省市交界处,花垣县海拔800米的高山深处,漫山遍野的茶叶经茶农采摘、加工,制作成“十八洞黄金茶”跨越山海,远销国内外,托起当地茶农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这是一个品牌的担当。

以“种好一片茶,富裕千万家”为奋斗方向,花垣县倾力打造“十八洞黄金茶”区域公共品牌,吸引各种资源聚集,引领一方产业振兴。短短几年时间,“十八洞黄金茶”声名鹊起,发展茶叶种植面积10万亩,万亩茶园2个,千亩茶园28个,百亩茶园107个,12个乡镇实现茶叶产业全覆盖……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朴素理想,在花垣县变成现实。茶叶产业成为花垣巩固脱贫成果的“造血”产业和特色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成为振兴乡村经济、农民稳定增收的“长富久富”产业。

如果你要问,“十八洞黄金茶”价值几何?

花垣人会告诉你,它是健康有机的优质茶、精准扶贫的爱心茶、民族团结的和谐茶、传承历史的文化茶、乡村振兴路上的幸福茶……它见证着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寄托着千万百姓致富兴乡的梦想。“十八洞黄金茶”,价值更胜黄金!

精准扶贫首倡地:中国十八洞世界黄金茶

和风吹过,茶香沁人。

这里是全国“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黄金茶”原产地——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

十八洞村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海拔高度600-800米年平均气温15.6℃,年降水量1400毫米,日照时数1120小时,无霜期288天。由于山体破碎,山高谷深,溪谷纵横,森林覆盖率高,区域内云蒸霞蔚,散射光丰富,且常年空气和土壤湿度较大,其土壤多为砂岩、板页岩等风化物发育而成,土质疏松,渗透力强,pH值4.5至5.5,有机质含量2%以上,富含磷、铁、镁、硒等多种元素,是优质茶叶种植、生产理想的自然基地。

“我们的黄金茶承载了安吉白茶和其他绿茶相结合的优秀特色,所以能制成六大茶列里的任何一类茶品。”说起茶叶,当地茶农底气十足。

十八洞黄金茶系列产品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原料要求芽叶完整,鲜嫩匀净。

绿茶炒制工艺主要包括“摊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所加工出的绿茶产品外形色泽翠绿有毫,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清香高长、滋味鲜嫩醇爽,叶底嫩匀绿亮。特别是早期春茶,氨基酸含量高达7.47%,是同期绿茶的2倍以上,且茶多酚含量高达20%,水浸出物接近50%,具有“高氨基酸、高茶多酚、高水浸出物”和“牛奶香、鸡汤味”的品质特点。

红茶炒制工艺主要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并采用“走水、增香”新工艺,干茶外形条索紧秀重实、隽茂,汤色金黄透亮,口感甘甜醇和,具有“花蜜香、甘鲜味”,喉韵悠长沁人心脾,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好的名优茶之一。

2018年,“十八洞黄金茶”通过国家SC认证,并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亲笔题词的广告语“中国十八洞、世界黄金茶”的美誉,深入人心。

乘势而上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产业水到渠成

一方水土养一方茶,一方好茶滋养一方百姓。

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的主打产业之一,“十八洞黄金茶”产业一起步就被寄予厚望,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2018年4月2日,花垣十八洞黄金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注册“十八洞黄金茶”品牌商标。按照茶叶产业“五个统一”的要求,花垣县政府决定把“十八洞黄金茶”作为全县茶叶产品的公共品牌来打造,以“品牌支点”撬动产业强势崛起。

在花垣县委、县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县里成立了茶叶协会,制定了扶持茶叶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从规划布局,到选苗定植,再到培管加工,最后创品营销,统一规范了全县茶叶产业发展的模式,为整个产业的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生产、高效益销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花垣县茶产业起步晚,新建幼龄茶园面积多、村集体经济茶园占比大,如何开创产业经营新路径花垣县茶叶办和茶叶协会深入乡镇、村社进行全方位的实地调研,理清了新形势下全县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路:明确茶叶产业“长富久富”的定位、抓好“五个统一”的发展规划、村集体茶园委托经营管理。

为推进“十八洞黄金茶”公共品牌建设,花垣县对茶园建设、茶园培管、加工工艺、包装运输、安全质量、等级评定等经营环节的标准进行了统一规范要求,完善了“十八洞黄金茶”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产品溯源机制和市场监管体系。

一个个产业帮扶政策加紧落实,一笔笔涉农资金整合聚力,优先支持茶叶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基础设施配套、标准茶园创建、市场开拓等环节资金需求。截止2020年底,该县共整合涉农资金2.5亿元,在12个乡镇137个村实施茶叶产业项目169个,发展茶叶面积8.08万亩,达产后,平均每村每年集体经济可增收35万元以上。

……

至此,花垣县“十八洞黄金茶”正式稳步迈入健康、绿色、环保产业。

统筹推进集聚品牌势头强劲创新责任担当

“花垣品味,振兴茶业”!

要想做大做强“十八洞黄金茶”品牌,资金、技术是两个关键因素。

“随着茶叶种植面积的快速增长,我们县茶园丰园之前的培管期以及丰园之后的加工车间建设,需要投入超过6亿元的资金。巨大的资金缺口,成为制约整个产业发展的一个大难题。”花垣县茶叶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破局”产业融资难,花垣县创新融资模式,通过县茶叶办、农业农村局、财政局、茶叶协会出面联系华融湘江银行申报“茶叶贷”专项贷款3亿元。同时,设立国有性质的(花垣县十八洞苗疆茶业有限公司)融资平台,负责申报和承贷农业发展银行2亿元的茶叶加工车间项目建设贷款,全县16个茶叶加工车间项目由国有公司统一投资、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实现农业产业向二、三产业的延伸与融合。切实化解了整个茶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困局,消除了全县茶叶产业经营者们的后顾之忧。

一杯好茶的诞生“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有了得天独厚的气候和环境条件,茶叶品质的高低和好坏,就在采茶人的指尖上。

“一芯一叶这样提起来,千万不能掐,一提就上来了。”为了让茶农采出高品质的茶叶,花垣县请来专家来到茶园基地,进行技术培训和亲自指导。

2020年,花垣县茶叶协会协助县茶叶办举办茶叶技术培训526场次,培训茶农12327人次,切实提高了全县茶叶种植、培管水平。

此外,花垣县还与刘仲华院士专家团队深度合作,与湖南农业大学签订了“十八洞黄金茶”技术服务协议,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培养优秀茶业人才,以科技为茶叶品质添彩,为茶业发展赋能。

在“2020第十二届湖南茶业博览会”上,首次亮相的“十八洞黄金茶”系列产品就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并斩获当次博览会“茶祖神龙杯”两项金奖。在2020“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南主题活动会等各级展览展销活动上,“十八洞黄金茶”产品多次成为活动的最大亮点;2021年湖南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上,“十八洞黄金茶”获2021湖南文化旅游商品大赛银奖……

“现在‘十八洞黄金茶’已经享有盛誉,也获得了来自各方的关注,我们也在各地有精准的客户,来自江苏、深圳、上海的茶商也在与我们对接,根本不愁销路。”来自长沙高桥市场的经销商如是表示。

勇往直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茶旅文康养融合

纵情山水间,煮茶问道。

“十八洞黄金茶拥有顶级的绿茶品种资源,有优越的生态环境、精湛的加工技术,打造了十八洞黄金茶一流的品质。”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曾表示,花垣县茶产业发展要进一步夯实基础,集聚优势技术力量,推进和实施绿色生态高效栽培,提高茶叶自然品质;构建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的现代茶叶加工技术体系,提升花垣县黄金茶系列产品品质和水平;讲好科技和文化故事,深度挖掘花垣县黄金茶的品质特色和健康属性,提升品牌内涵。

当前,茶旅融合一体化建设,是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热点趋势,花垣县委、县政府也在不断挖掘茶产业的附加效益。

在2021年中国共产党花垣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湘西州委副书记、花垣县委书记廖良辉表示,“十四五”期间花垣县要努力在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中走在前列,做好“三个衔接”,巩固脱贫成效;做强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兴旺;做美乡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要大力发展茶叶等特色种养业,加快发展全域旅游……

“茶旅融合一体化建设,我们主打以花垣十八洞黄金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主的茶叶展示园、以牛鼻山为主的茶旅乡村体验园等两大园区。”花垣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牛鼻山老知青茶旅体验园是花垣县”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该项目成立于2018年,以五台山为核心,流转土地10000亩,预计总投资13亿元,分三个阶段进行,建设规划总计13年。将打造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茶旅体验园。牛鼻山生态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吉平说,“项目初期规划准备阶段已经提前一年完成,目前正进入建设开发阶段。”

花垣县十八洞村是“精准扶贫首倡地”,又有着新晋5A景区的身份,再加上领衔湖南茶品牌的“十八洞黄金茶”,强势的“茶IP+旅游IP”相结合,让花垣县茶旅一体化发展,势不可挡。

曾经的贫瘠之地,如今漫山遍野是“黄金”,一片“小茶叶”正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奋力书写着“大情怀”!

来源:湖南茶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815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