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喉咙不好喝什么茶

找到约128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岩茶喝完之后,舌头发干、发涩,是怎么一回事?


《1》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今儿天气真好。

往花瓶新插一支康乃馨,剪开一泡中足火的白鸡冠,心情愉悦的敲打着今天的文字。

日光和煦的午后,本是最易犯困的,但喝茶能驱睡气,心平而气和。

照例烧水泡茶,白鸡冠熹黄通透的汤水,喝着又淳又滑,药香清郁而宁人,真是惬意啊。

忽然之间,想起了小姐妹打趣的话,“喝喝茶,写写字,你这样的生活真令人羡慕哇。”

当下打了个哈哈过去,现在回想起来,心里却有丝酸楚,咱这一行其实也不容易啊。

单拿喝茶来说吧,咱也不是天天都喝好茶,更多的时候,是得反复试茶喝茶。

遇上好喝的茶,自然是喜不胜收。

但要遇上不好喝的茶,那真是能让人喝到嘴歪,舌头又干又涩,味觉完全麻痹。



曾经的麻花,饮食最不喜荤腥大肉,如今却能爱上红光油亮的大肘子,可见喝茶喝到嘴歪的经历,是有多么可怕。

看到这,茶友们可能会好奇,岩茶喝完之后口干舌燥,怎么回事,不是说茶能解渴吗?

不知,列位看官们有没有这样的喝茶经历,岩茶喝下后,嘴里干涩极了,只想着吨吨吨的喝水。

这一怪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今儿咱就来好好分析。



《2》

原因一:岩茶没有褪火!

喝武夷岩茶,无论是水仙、肉桂、大红袍,都是经过焙火得来的。

通常来说,刚焙好的岩茶,“火气”比较大,这时若是着急将其泡开喝,舌面上就会干涩的感觉。

就好比,一颗荔枝三把火,新鲜荔枝吃多后上火,口干舌燥,牙龈肿痛。

火气还没褪干净岩茶,堪比荔枝,一把又一把的火,将其喝下肚,自然会舌面、喉咙里都会带出干涩感。

岩茶褪火没有完成,导致茶喝下去后,口干舌燥,这其中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但这种现象,并不属于岩茶的品质原因,而是可以规避的。

等到岩茶火气褪干净后再来喝茶,就可万事大吉。

是以,在喝茶时,需要耐心等待岩茶火气褪完后,再来喝茶。



《3》

原因二:茶多酚作祟!

茶多酚,滋味苦涩,是茶叶中最为常见的物质之一。

茶多酚在不同的茶类中,均有分布,只是含量的多寡,有所不同。

不苦不涩不成茶,正是茶多酚老兄的功劳。

茶叶里的茶多酚,扮演的是个令人又爱又恨的角色。

茶多酚具有消炎杀菌的保健功效,在含量适中时,能够为茶汤滋味添彩。

而一杯岩茶茶汤中,若是茶多酚含量过多,喝下之后,舌面就会留下化不开的苦涩感,十分恼人。

这是因为,茶汤在入口时,茶多酚物质会与口腔黏膜上皮层组织的蛋白质结合,凝固成一道的薄膜。

这层薄膜的存在,会暂时阻断味蕾的知觉,当茶汤中,茶多酚比例适中时,在一口又一口的茶汤饮下后,在茶汤的冲击下,薄膜破裂,岩茶的香甘清活滋味,源源不断的袭来,回甘因此形成。

而当茶汤中,茶多酚含量过多时,所形成的薄膜一层接一层,能将人体的味蕾完全麻痹,涩重感完全化不开,这样一来,岩茶喝下后,嘴巴里就会有又干又涩的感觉。



岩茶茶汤中,茶多酚含量高低,与三个因素有关。

一、茶树生长环境;

二、做青走水十分顺畅;

三、冲泡手法的问题。

茶树喜阴,在温润多云雾的气候滋养下,茶多酚不容易过多积累。

而若种植在开阔无遮蔽,长时间日照直射,温度较高的地方,茶多酚便会不可控制的大量积累。

这时候,若再遇上制茶工艺不精的情况,在做青时,走水不顺畅,茶多酚无法顺畅的转化,大量的淤积在叶片中,就会形成涩嘴不堪的口感。

最后,在冲泡的时候,出汤速度不够快,慢慢悠悠的出汤,或是将岩茶拿来坐杯,茶多酚在大量析出释放,茶汤滋味自然是又苦又涩,喝过之后,口也干,舌也燥。



《4》

原因三:茶汤温度过高!

盖碗冲泡岩茶,注入沸水后,快速的倒出茶汤,将将茶汤倒入杯中分饮。

这时候,茶汤温度尚处在较高的状态,这时若是将其饮下,过烫的茶汤,会伤害口腔黏膜,引起口腔干涩的现象。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心急同样喝不了好茶。

若是喝茶太急,喝到了太烫的茶,味蕾的知觉会受到伤害。

因此,刚冲出来的岩茶,倒入杯中中,需要稍微吹一吹,茶汤温度稍降后,再采用啜饮的方式,小口的尝试,慢慢的品尝。

若在拿捏不准温度时,就猛灌入一大口茶汤,是很容易被烫伤的。

更何况,品味岩茶,小口细品,慢慢啜饮,才最能解茶味。



《5》

原因四:本身体质原因!

岩茶喝过后,感觉口干舌燥,除了是茶汤的原因外,还和个人的体质有关。

喝茶感觉舌头发干发涩,原因细细分析下来,是很复杂的,若单从个人体质方面考虑,也能找出不少原因。

1.阴虚体质引起的经常性口干舌燥;

按照中医理论来说,津液是人体中重要的滋养物,口颊生津,是人体健康的象征。

而当人体处在阴虚状态时,肺不布津,肾阴不足,就常会有口干现象。

这类经常口干的人群,在喝茶的时候,无论喝岩茶,或是喝白茶,喝普洱,总会有怎么喝也喝不够的感觉,嘴边里一直感觉到干涩。

2.生理性口干,气候干燥,季节转化的影响;

相对来说,在秋冬季节,人体更易感到口干,喉咙里带着干涩感。

天气原因,导致人体烦郁、躁气,这时,喝茶就常会有口干的感觉。



3.心理原因,长时间焦虑、失眠、抑郁等,也有可能引起口干;

牵一发动全身,在人体的协调过程中,正是这样的状态。

在长时间心理抑郁状态下,人体口腔津液的形成,同样受到影响,会常有口干烦闷感。

4.病理原因,药物作用引起口干。

由于部分疾病困扰,会导致唾液分布变少。

又或者在部分药物作用下,人体也常会出现口腔干涩感。

……

个人体质的影响,导致喝茶口干舌燥,原因是有多方面的,难以一一列数。

若是体质原因,经常性口干舌燥的朋友,在喝茶的时候,可不要一下子急着下定论,认定茶的品质不好。

喝岩茶,要多给其表现的机会,慢慢考量,才能找准好茶!



《6》

喝岩茶,喝到让人口干舌燥的茶,概率不小。

新买来的岩茶,在火气还没褪干净时,着急泡开来喝,能像生柿子般涩嘴到不行。

又或者,外出喝茶,遇上位泡茶爱坐杯的人,能将岩茶泡得又苦又涩。

再者就是,喝岩茶时太心急,被茶汤烫到了舌头,自然又麻又涩。

最后,就是像麻花这样的,在淘茶试茶过程中,遇上千奇百怪的岩茶。

这类岩茶中,或因山场影响,或因工艺缺陷,茶多酚含量极高,怎么泡都涩嘴不堪。

在一次次试茶喝到嘴歪的经历下,喝岩茶要想避免口干舌燥,排除个人体质原因,有以下法子可解:

1.喝茶温度别太高;

2.等岩茶褪火后再喝;

3.选品质好的岩茶,快出水冲泡!

喝茶得其法,才能懂得,品到一杯好岩茶,是多么幸福的事儿!

从“片玉”开始,5位茶友发声:选择喝什么茶,我自己来!

选择喝什么茶,我自己来。


相信,这是很多茶友的心声!


从去年开始,我们一直在努力,包括一次次地走访、联动行业各力量,包括一次次地升级后台技术,包括忍痛,转型升级,只希望为茶友消费者打开一个通道,让茶叶真正回归到:客观评价,以口感定论,不因品牌而高看,不因产地山头而另论,纯料拼配各具特色,生茶我爱,熟茶我喜,白茶也可,它茶也可,从不独一而足,也不偏一而论。


新年伊始,这个通道已经略有成形,欣慰之余,也希望能够分享给众茶友。如您想试试新品,想客观评价一款茶,可以来通道“新茶网”免费申请,这里试用品牌超过30多个,平均每个品牌试用茶品达1至30款不等。已经有上万位茶友的真实申请记录,累计产生真实试用报告600多份,每一份都认真、客观,值得收藏。


当然,这还不够,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茶友能够参与进来,能够真正为自己的饮茶感受、喜好、品位发声。


现在,新茶网每日有几十款茶可以免费申请,我们希望真正能够做到:茶友选择喝什么茶,自己来,茶行业的未来,我们一起来,新茶网,是为消费者的认知而生,为茶行业的信任而生!


以下,是来自新茶网一款茶品的试用报告,一共来自5位茶友的心声。


就在不久前,一场片玉试用活动在新茶网悄然上演了,5位幸运的茶友各自收到了一份150g的片玉手撕饼,品饮后的他们留下了十分精彩独到的试用体验,让我们一睹为快:


1


01

茶友@无咎


打开包装的时候心情特别的好,本人有点外貌协会,而润元昌的片玉包装精致,设计精美,实实在在的有“玉”的感觉。

用水:桶装矿泉水;茶具240ml建水紫陶



昆明的冬天,早晚温差极大,常常是艳阳天配寒冰一样的冷空气,而昆明的冬天是没有暖气的,在这样的日子里,闲暇时候来一杯普洱熟茶,捂捂手的同时暖心暖胃,就期待时光日子都可以再慢一点。


润元昌-片玉,纤薄的茶饼,精致的包装带点暖阳色,说实话,掰茶的时候真的有是在掰一块玉的感觉,总觉得不忍心,所以我是很讨厌自己去撬一饼新开的茶的,感觉自己一下子就破坏来一个美的东西。


打开茶饼,有淡淡的熟茶香气。



取茶8.1g,用建水紫陶冲泡,洗茶两遍出汤,可能是茶放的有点多,前几泡汤色偏浓,茶味略醇厚,无堆味异味。

  
第1、2泡,汤色浓、红、透,可能因为泡到太浓,喝到喉咙有股苦味,陈味淡,无异味;甜味转化不明显。


1

2


第3-5泡,口腔中甜味明显转化,有点凉丝丝的回甘,带点淡淡焦糖熟香甜,开始生津,茶汤也开始油红透亮,非常好看。



6-8泡,10秒出汤,这几泡入口甜润,丝丝回甘,正是最好喝的时候;一个人喝干净所有的茶汤,边喝边看综艺,有点悠哉逍遥的感觉。之后又闷泡来三泡,开始有水味,茶汤颜色因为闷泡,还持续透亮红润。


总结:整体感觉还是满意的,已经有一点陈香了,虽然还不明显;无堆味异味,茶做的很干净,茶气不重,我泡的比较浓,前两泡苦味也不重,入口润滑,甜味转化也很好,中间有几泡生津有点凉丝丝的感觉,不错。仅只是个人感受。



2


02

茶友@信仰


外包装入眼精美大气,上下拉开纸壳包装即可取出内盒,就可见到茶饼,见它圆润的身姿仍在安静的熟睡着,让人不忍打扰。


轻轻拉出内盒见右上角有一小洞,可以很方便的伸进手指取出茶饼,设计的很人性化,这让繁忙的都市生活给我们喝茶的前奏,撬茶变得简单了许多,有多少茶友在撬茶的过程中伤到了手,手撕让这个步骤变的简单快捷了起来。想喝时轻轻撕下几小块,立马就能快速冲泡品饮,再也没有撬茶的烦恼。薄薄的饼身可以让人徒手撕茶,确实有趣又方便。


     

打开包装。干茶用料均匀,金豪外露,饼身纤薄,常规大小,翻过茶饼有内票对润元昌厂家的介绍,及“春茶发酵的熟茶”广告词,让茶瞬间感到高大上。而且2015年的料子17年压制,18年喝,不知转化的怎么样,让人有些急不可耐哈。

  


品饮时间:2018年11月

天气:阴

润茶:俩遍秒出,开盖湿醒2分钟 



阶段一(1-4泡) 茶质析出速度较快,公道杯汤色透亮,深酒红色,偏木香,润感足,厚度好。



阶段二(5-8泡)润感依旧比较明显,厚度增加,甜味显,入喉顺滑,整体协调性较好。



阶段三(9-12泡)茶汤葡萄酒红色,色泽喜人,入口润感十足,生津不断,香醇感十足。



总结:这款茶给我的感觉最大的特点就是——,全程都可以感受到,看来润元昌从前几年宣传的俩个主题之一;润在这上面下足了功夫,第二个主题——春茶发酵,在叶底以及耐泡度上足可以看出润家的诚意。



而且发酵后陈放三年,足见润元昌在熟茶品质转化上下足了功夫。除了口感外这款茶的另外特点是给都市快节奏的人群设计生产的,携带方便,轻轻一撕便能取茶,无疑让喝茶这件事变得更加简单


片玉,圆而薄,像古代的玉片。包装大气精美,茶盒的上下侧都可以取出内包装,比较方便内盒的拿取。内盒设计有一个缺口,非常方便的可以伸进指头去把茶饼取出,这一点考虑的非常细致。


包装


茶饼压的非常的圆,观看饼面,用料比较均匀。茶饼比较薄,轻轻一掰就能取下一块,比较方便不用茶针撬,而且掰下来的茶整体完整、不细碎。看茶饼内部用料和外部用料一致。闻茶饼,无堆味、无杂味,淡淡的熟香。



这次掰了基本半饼的量了放置于茶叶罐中静止两日后取出4克茶叶置于茶荷中醒茶一日。细看这次挑的这小块茶,感觉用料还是比较嫩的,芽头挺多的。用注水量为70毫升左右的盖碗冲泡。


(个人冲泡习惯将3泡合一起后品饮,即:1/2/3泡合一起后品饮、4/5/6泡合一起后品饮、7/8/9泡合一起后品饮,评述时习惯用前段、中段、后段来评述)


沸水注入洗茶一次,熟香显,湿醒两三分钟后快进快出洗茶第二次;开始冲泡。



前段冲泡时间为秒出/5秒/15秒,茶汤通透明亮,茶汤入口熟香入水且明显,汤水厚滑度均有,汤水有一定甜感,汤水过喉后喉咙甜润、舒服,无不适感觉,清空公道后公杯底有焦糖香以及熟香,但是不明显。



中段冲泡时间为秒出/20秒/40秒,茶汤的甜感能持续不减,入口舌尖就能感受到甜,汤水下咽后整个口腔有甜润感,厚滑度依然持续,清空公道后公道底的熟香能持续。


后段冲泡时间为30秒/一分钟/两分钟左右,茶汤的甜依然能够很好的维持,下咽后整个口腔依然甜润、舒适,而且从中后段开始能感觉到丝丝生津。后面又泡了2水,茶汤略带水味,依然带有甜润感。


喝完后观叶底,颜色均匀不发黑,发酵度适中,揉捏手感柔软有弹性不发硬。  



这个茶整体喝完后总体来说感觉还是不错的,无杂味无堆味(这个应该得益于发酵出来散放两年后压制),包装的话个人觉得除了有单片一盒的话还有提升的空间,如果客户需要的量比较大的话可以设计成两片/三片一盒,或者7片一盒也是可以的。



4


04

茶友@风信子


款熟普片玉外观设计新颖,包装大气。每片净重约150克,饼形圆正,精巧轻盈,大小如常规七子饼,只是压制非常的轻薄,轻轻用力就可以轻松掰下。



冲泡用具 :125ml白瓷盖碗;投茶量:8g


干茶:饼面乌润干净,条索整齐,芽头清晰,金毫尽显。


首先,开水烫碗温杯,洗茶两遍,开盖湿醒约一分钟。


1—3泡:90度开水定点低冲注水冲泡,秒出汤;汤色红浓微浊,汤水入口微苦,但软糯而油润、温和而饱满。 


第4—6泡:以95度开水冲泡,均秒出汤;茶汤红浓而干净,内含物质淅出丰富而快速;茶汤滋味饱满,柔滑而温和。


第7—9泡:以100度开水冲泡,第两泡之间延长5秒出汤;茶汤呈琥珀色,轻啜入口,顺滑软糯,有甜味呈现,滋味醇厚而饱满。


 第10泡—尾水:以100度开水定点低冲注水,每一泡在前泡基础上加闷1—2分钟后出汤;茶汤橙红而清透;入口甘甜可口,软糯而柔润,茶水融合度较高。




叶底:肥厚柔嫩而油润;茶底呈褐红,叶片弹性十足。


总结:片玉饼形轻薄,无撒面,里外一口料。冲泡全程平滑顺畅,茶水融合度较高。整个品饮过程茶汤顺滑适口,米汤感强,适口性强。汤色似琥珀,讨人喜。叶底用料完整,发酵度适中。茶汤有甘有甜,喉韵不错,甜度留存好。片玉最大的突出之处在于,全新的压制方式让喝茶变得更加简单,轻轻一撕便能取茶,省去了撬茶的步骤,这更加适应现代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       


5


05

茶友@咸阳任很好


初见这个小家伙时,总觉得她叫玉片,如玉纯,形态薄。然而,名片玉,先说其形态,后说其入玉般雕琢,薄薄一片,红润、有芽,十分美丽。饼薄,有弹性,轻轻用力,便可撕开。



闻饼基本无堆味,撕下茶5.7克入150ML盖碗浸泡。个人觉得熟茶的魅力在于冬天,暖身暖胃,还能带给一丝丝的甜,所以泡的相对较清淡,洗茶2次,其余均出汤5-10秒,下图分别是3-7泡汤色。




总结:片玉优点在于省去了开茶的麻烦轻松可以分开,醒茶也相对方便。茶味醇,基本没有堆味,没有燥,喝起来很舒服。前2泡过后就能喝到明显的甜味,尾水阶段特别甜,甚是喜欢。个人觉得是一款值得日常品饮的好茶。



本文整理自新茶网,部分报告内容过长,只摘取精华部分。点击阅读原文,穿越“新茶网”,即可免费申请茶品。

到底是苦涩的茶好,还是不苦涩的茶好呢

 

开门七件事:油盐柴米酱醋茶。可见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要想喝到好茶,买茶很关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买到一款信价比高的茶,但是鉴于知识有限,往往很难判断一款茶好不好。

 

 

 

很多茶友都说:不苦不涩不是好茶,真是这样的吗?

 

到底是苦涩的茶好还是不苦涩的茶好呢?茶友们迷惑了。其实,茶苦不苦并不是判断好茶的标准。口味是一个非常个人主观化的感觉,你觉得苦,别人未必觉得苦。

 

 

 

“不苦不涩不是茶”,苦涩是茶叶中的基本口感,没有了这个口感,的确就跟白开水一样。但也有一些茶,由于工艺制作的原因,把苦涩感加工到了难以感觉到的程度。

 

有些茶过于粗老或者过于嫩小,没什么味。对懂茶的人来说,没有茶味;对不怎么喝茶的人来说,却是不苦不涩,觉得还蛮好喝的。

 

 

 

 

所以,不苦的茶不一定是好茶。

 

比如普洱生茶,有的台地茶比山上的古树茶要苦,相对来说,不苦的茶更容易被不懂茶的人接受。

 

然而,大家要知道,苦感和涩感是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呈现出来的口感,只要加工和储存没问题,山上的古树茶要比台地茶好。

 

所以,苦的茶也不一定不是好茶。

 

 

 

 

茶的基本味觉因素:

 

苦味:主要由茶多酚、咖啡碱构成茶汤的苦味,苦味是所有的茶都不可缺少的滋味,如果没有苦味,总会觉得少了点什么,但一定不能是难以下咽之苦。

 

涩味:涩味是口腔是感到干燥、收敛的一种感觉。主要是茶多酚在起作用。苦味、涩味共同形成了茶汤的浓度、刺激性。但也不能是不能回甘的涩。

 

 

 

 

鲜味:类似味精的鲜爽味,主要由茶中的氨基酸构成。鲜味能缓解茶的苦味,增强甜味,嫩茶的鲜味尤其明显。

 

甜味:主要由茶中的氨基酸、糖类物质构成。甜味是人人都喜欢的味道,苦与甜的平衡是茶最让人着迷的因素之一。

 

这几大茶汤的口感,一个也不能少。

 

 

茶汤的每一种味觉因素

都是构成一杯茶的有机因素

 

如果缺少了一个,都会觉得不够饱满不够有层次,因此,苦涩还是必须存在的口感。

 

现在就有人纳闷了,苦的茶不一定好,不苦的茶也不一定好,那怎么判断一款茶的好与不好呢?

 

茶好不好,不单单只是看茶苦不苦,而是要看苦味化不化得开,化得快不快。

 

 

 

 

好的茶入口感觉到苦,但是其他感觉也同时充满口腔,茶汤一咽下去,一股甜味就从喉底涌上来,苦味在嘴里的感觉已经化开,取而代之的是甘甜的回味。

 

而不好的茶,往往一苦到底,苦得整个嘴巴、喉咙都感觉干涩,更不会有什么回甘生津。

 

 

 

茶是苦的,苦中带涩,先苦后甜,甘甜回味。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有的茶喝的让舒服,而有的茶苦得难以下咽的原因。

 

了解了茶叶的苦涩与回甘的关系,相信你对茶有一定的理解。希望对你买茶和对茶的评定也有一定的帮助。

 

 

 

找到约123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