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国香有机茶叶籽油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新套路】十大茶叶消费新趋势

 

诚然,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给人们总是一种悠远旷古的“时光”味道。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茶的消费已然超出了传统的囿限,正以一些更时尚、更便捷的方式进入人们的生活。

毕竟,茶这种历史悠久的国饮,之所以能绵亘千年,从古代一直绵延到今天,它的生命力正是在于充分尊重传统的同时也不排斥拒绝时尚,是一种兼容并蓄。

 

茶食品、茶饮料

茶是天然的抗氧化剂、风味改良剂和营养功能助剂。速溶茶、茶酒、茶火腿、茶叶籽油……打破了茶千百年以来作为饮料的传统形象,所用的原料几乎都是毫不起眼的如低档茶、下脚料、茶除鲜叶外其它部位等,却创造了远远超出原料本身的价值。因此,茶在食品、饮料行业的渗透与融合,为增加食品、饮料产品的花色品种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

国内外业界都热衷于将茶引入一些容易被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所接受与喜爱的休闲食品上,开发出茶冰淇淋、茶巧克力、茶爽含片、茶糕点、茶香肠等及茶汽水、茶酒等创意产品,满足消费者求新求异的消费心理,赢得了一批忠实的“粉丝”。

茶膳

作为历久弥新的中华饮食中的一部分,茶亦是一门舌尖上的综合艺术。

除了品以外,茶还同食物一样可以吃。这里所说的“吃”,不是硬生生地把茶给吞下去,而是有艺术地吃——将茶入膳,或为主料,或为佐料,把茶的色、香与味等风味特征与食材的性昧有机地结合,并做到五味调和,使菜肴活色生香,既赏心悦目,又美味可口,而且还能通过茶与食材的配伍发挥二者的保健功效。茶膳是品茗、馔食以及养生相互渗透与参融的结果。

茶保健品

 

茶是健康的饮料,而且茶最初便是作为药用的,如何科学健康地利用茶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茶树浑身都是宝”。一棵茶树,从叶到根、茎、花、果中,都富含多种有效成分、功能性成分。其中,茶多酚是茶中保健功能最多、最齐全的成分,加之提取技术的日臻成熟,它已经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品、食品等多个领域,尤其是在医药、保健品行业应用得最普遍,原料、终端产品都较为丰富,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茶人服

茶人服,是面向茶人、推崇国学文化以及向往朴实文化生活的人士提供的一类服饰产品,以感受自然、内心舒适为突出的特点,给人身感、观感、以及心感俱佳的良好体验。茶人服是将茶道文化与时装进行结合的一次跨界尝试,通常立意于儒家文化与宋代美学,崇尚清淡自然、不执不妄的中和之道。未来茶人服的发展潜力和拓展空间无疑是巨大的。

私杯

中国传统茶具,多是“一壶配多杯”的格局,如今,茶友圈里出现了一种新风尚:不管去哪喝茶,都带上自己的专用杯,即“私杯”。一壶清茗,人手一盏美瓷,既卫生健康,又别有一番雅趣。所谓“私杯”,必然是茶人们自己的心头爱,都做得非常精致,有特色,尤其是一些从知名窑口出来的,或是手工柴窑烧制成的,由于原料、工艺皆属上乘,价位可达数干甚至上万元。一只小小的品茗杯,不仅是实用的茶具,更因为它的“独一无二”而成为一件艺术品,是个人品位的象征。

 

私房茶

私房菜早已是深入人心,私房茶也跃入茶人的眼帘。它原本指的是贵客专享的、独一无二的、限量发售的茶,特点是小众流通、有钱不一定买得到。后发展成在专一的区域采摘,靠专人制作的茶。而所谓的“专人”,可以是文化遗产传承人,可以是德高望重的制茶高手,也可以是玩茶客,有一条可以肯定:这茶不是很多,甚至于非常稀少。对于持有人来说,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个人倾向。

屯茶

茶,能喝也能收藏。这点在普洱茶身上,表现得尤其突出。2007年普洱茶收藏热,将茶价推向了巅峰。引得无数懂茶、不懂茶的人争相屯茶。近年来白茶、黑茶等茶类又掀起收藏热潮。茶叶专家表示,对“陈茶跟风收藏”现象,喝茶人要客观看待,切忌盲目跟风收藏,收藏的时候要注意茶叶的干度和湿度、避光、通风等储存条件,以免茶叶发霉变质。

简装时代

近两年,随着三公消费降温,礼品茶市场萎缩,加之市场回归理性,高价茶几乎无人问津。于是产品单价随之降低,茶企的利润摊薄,相应的成本需要降低。茶企把目标投向精简包装成本。拒绝俗气的奢华,追求包装的设计感,在设计、材质、色彩等方面大胆突破,做出的产品包装简单、利落,色调清新、明亮,俨然已经成为茶叶消费的新趋势。简约化、生活化将成为潮流。

茶旅游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和茶业的发展,福建、浙江、贵州等各大产茶乡、镇都纷纷推出了以茶为题,营销城市,促进旅游的茶旅活动,把茶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促进经济发展、展示城市面貌。另外,各大茶企业也纷纷推出了茶园、茶业制作基地、现场采茶制茶等体验式茶旅,让消费者亲身感受茶的魅力,拓宽销售渠道。而茶媒体如海峡茶道,更于2014年在最美茶乡摄影大赛的基础上,联手福建省旅游有限公司联合推出了“清新福建茶·茶香九州”为主题的茶旅活动,带领读者从平面的文字描述走进立体的茶世界。2014年,茶旅活动呈现井喷现象,以“茶”为题的旅游正引领新潮流。

茶媒体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改善,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促进下,中国内地的茶产业快速发展,人们对茶文化的关注度也有了极大的提升。在这种势态下,各种茶专业期刊、网站、书籍相继应运而生,使茶文化活动具备了较高的文化品位和理论基础。2013年,随着微博、微信的蓬勃发展,建立在“微”平台的各种茶媒体也逐渐崭露头角,茶媒体呈现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本章摘自网络,文字略有修改)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分会一行赴贵州湄潭县调研区域特色茶叶公园打造及茶叶出口情况

近日,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正式向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申报中国茶海特色茶叶公园,拟建湄潭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龙头公园,系展示当地特色茶文化的主题公园。

8月29日-30日,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茶产业分会秘书长、“一带一路”国际茶贸易产业创新院常务副院长魏有,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分会秘书长助理田超、会展部主任钱自强等一行赴湄潭县调研区域特色茶叶公园打造及茶叶出口情况。湄潭县茶产业中心、县文化旅游局相关领导及工作人员参与了本次调研。

8月29日,调研组一行实地考察湄潭县中国茶海景区。

湄潭县“中国茶海特色茶叶公园”是一个基于全国连片面积最大的茶园打造的特色茶旅公园,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政策,提升茶叶品牌形象,推动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推动茶产业提档升级,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拟建湄潭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龙头公园,展示当地特色茶文化的主题公园。

8月30日,调研组考察了黔茶联盟、阳春白雪茶业公司、中国茶城湄潭馆、栗香茶业、遵义七味茗香茶业进出口有限公司、茯莹食品等单位。其中栗香茶业和遵义七味茗香茶业进出口有限公司作为茶叶出口的代表企业对近几年茶叶出口的整体情况和主要出口产品做了简要的介绍。

黔茶联盟

湄潭阳春白雪茶业公司

中国茶城湄潭馆

栗香茶业

遵义七味茗香茶业

茯莹食品

调研组最后参观了湄潭茶工业博物馆。

湄潭茶工业博物馆

湄潭茶产业简介

01

湄潭县自然环境铸就了湄潭茶的优良品质

湄潭位于贵州高原北部,乌江北岸。杭瑞高速与道翁高速交汇湄潭,县城距遵义机场35公里、遵义市区60公里、贵阳200余公里、重庆300余公里。湄潭生态环境优美,平均海拨在972米,年平均气温15.1摄氏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森林覆盖率达66.04%,常年空气质量优、达到国标一级,素有“云贵小江南”之美誉,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国际生态休闲示范县”。

湄潭地表资源丰富,土壤富含锌硒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无污染”的地区,其自然地理环境特别适宜于茶树生长。出产的绿茶香高持久,滋味鲜爽,汤色翠绿明亮,叶底嫩绿鲜活,红茶甜香浓郁、汤色红艳眀亮、滋味鲜浓醇厚,不可复制的优越自然环境成就了湄潭茶的优良品质。

湄潭“中国茶海”

02

中国茶文化之乡 中国名茶之乡 贵州茶产业第一县

湄潭县2021年荣获“三茶统筹 先行县域”称号,并连续两年荣获“全国茶业百强县”第一名。湄潭县是贵州省现代茶业高效示范园区,茶叶产业已成为湄潭农村经济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2021年湄潭县投产茶园59万亩,茶叶总产量7.98万吨,产值67.43亿元,茶业综合收入167.09亿元。

截止目前,湄潭县茶园发展面积60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达99%以上,无公害茶园认定面积50.16万亩,申报认证雨林联盟茶园4.4万亩,推动建设欧标茶园8万亩,巩固有机茶园4.85万亩、绿色食品茶园0.9万亩。茶园集中度高,主要分布在湄潭县15个镇(街),涉及8.8万农户、35.1万余人。

湄潭县茶叶生产、加工、营销企业及加工大户781家,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35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28家,市级29家。年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产品涉及绿茶、红茶、黑茶及茶叶籽油、茶多酚、茶树花、茶花面膜等15类综合开发产品。

湄潭县有茶叶商标700余个,“湄潭翠芽”和“遵义红”作为公共茶叶品牌被列为全省“三绿一红”重点品牌,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湄潭翠芽”获得国家级金奖88次,“遵义红”获得国家级金奖28次。中国驰名商标“兰馨”及一批企业品牌在省内外有了一定的知名度。“遵义红”成为党的十九大和2018年全国两会用茶。

湄潭-中国茶城

茶区建有茶青交易市场36个,茶青可在30分钟内进入市场交易。建成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国家商务部定点出口市场——中国茶城,着力打造“一个中心五大平台”,目前入驻企业和商户400多家,2021年交易额30.23亿元,已成为茶叶营销的综合舞台。湄潭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地级以上城市设立品牌专卖店、旗舰店、批发部1000多家,企业在天猫、阿里巴巴等全国知名网站开设网店400余家。2021年出口备案企业新增24家,达到125家,实现了茶叶直接出口4362.71万美元。

在做大做强茶叶一产、二产的同时,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有天下第一壶茶文化博览园、“翠芽27度”2个国家4A级景区,一个贵州十大魅力景区一一中国茶海,还有中国茶工业遗址博物馆群、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象山茶博园、茶博会展中心等茶文化标志性景点,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纷沓而至观光、体验。茶产业是旅游发展的基础,茶旅游提升茶产业的翅膀,湄潭涉茶的农商旅投公司、文化创新公司、茶庄园经济、私人订制等新型经管主体、经营业态展呈多栖发展,并展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湄潭“中国茶海”

03

湄潭茶产业发展举措

(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作为一把手工程一届接着一届干,湄潭县上下一心,形成了发展茶产业共识,全力突破。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形成了6条茶叶产业带、7个茶叶专业镇、一批茶叶专业村和专业户,实现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

(三)以茶产业发展为抓手,推进扶贫攻坚,带动一方百姓致富奔小康。湄潭县有8.8万余户、35.1万余茶农因茶走向致富路。

(四)加大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茶旅一体化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提升茶产业综合效益。

(五)加大政策措施保障,2007年、2011年、2013年、2015年,县委、政府分别出台茶产业发展纲领性文件,每年制定实施意见,从基地、加工、市场、品牌、文化旅游等方面进行扶持和引导。

(六)加大财政投入,每年整合上级财政资金4000万以上、县级财政预算专项资金1000万元以上直接投入茶产业建设,茶区基础设施等相关联的投入更大。

来源:中农促茶产业分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共品茶香茶韵 共享美好生活——2023国际茶日“岳阳黄茶·万人品茗”活动启动

南湖春水碧于天,茶叶飘香满巴陵。5月21日,适逢小满节气和第四个“国际茶日”,由岳阳市农业农村局、岳阳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岳阳市南湖新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举办的2023国际茶日“岳阳黄茶·万人品茗”活动在岳阳茶博城举行。岳阳市委副书记汪涛出席并宣布活动启动,与会领导、行业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和茶馆代表、广大市民以及媒体朋友齐聚现场,辨好茶、购名茶、学茶道、习茶礼、品文化,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

茶,源自中国,盛行世界。“5·21国际茶日”是2019年11月27日由联合国粮农组织设立的,旨在赞美茶叶对经济、社会、文化的价值,是以中国为主的产茶国家首次成功推动设立的农业领域国际性节日,彰显了国际社会对茶叶价值和茶文化的认可与重视。

岳阳是湖南乃至全国的茶叶重点产区,产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岳阳之茶,传承于远古神话,上贡于皇朝宫庭,传播于万里茶道,演绎了许多优美动听的传奇故事。从娥皇、女英播茶籽于岳阳君山岛,到文成公主携灉湖含膏入藏;从“清始岁贡十八斤”,再到成为国礼茶,源远流长,诞生了中国十大名茶之首、世界黄茶之冠的君山银针,推出了首批中国有机绿茶——兰岭毛尖,还有远销亚欧大陆的黑茶——临湘洞庭青砖,本地人民喜爱的平江高山茶、谷雨烟茶、平汨红茶、洞庭春茶、胜峰毛尖、白石毛尖、北港毛尖等,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东乡椒子茶、民俗风味独特的湘汨姜盐芝麻豆子茶以及华容婚庆喜茶——红糖芝麻抬茶等等,共同构成了岳阳靓丽的生活名片。

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相关部门紧密配合、鼎力支持,茶企茶人群策群力、抱团发展,岳阳茶产业发展跑出了加速度,成为湖南千亿茶产业的重点品牌和“五彩湘茶”重要板块。2022年11月29日,君山银针茶制作技艺为代表的黄茶制作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岳阳黄茶连同其他43个中国茶一同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成为我们与世界人民相知相交、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媒介,成为全人类的文化瑰宝。

2023国际茶日“岳阳黄茶·万人品茗”活动主场专门设立非遗黄茶、红茶、绿茶、黑茶、擂茶、水果花茶、芝麻豆子茶等不同品类的品茗区;陆羽巷国潮市集汇集了中国糖画、精致茶点、特色小吃臭豆腐、糖油粑粑、双皮奶等各种特色国潮小吃;非遗节目长嘴壶表演等精彩演出穿插其中,妙趣横生;更有茶界名人、资深专家、健康达人等亲临现场,与市民朋友互动,“沉浸式”体验岳阳茶文化。当晚,还为观众准备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文艺晚会,茶艺沙画、民谣弹唱、歌舞表演、非遗戏剧等精品节目轮番上演,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活动在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同步直播,扩大了影响力。

此次活动为我市茶企茶商搭建了良好的推广平台,线上直播+线下推广双管齐下,带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同时也极大地丰富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大家近距离感受中国传统非遗文化,“以茶为媒,以茶会友”,共同架起各行各业的合作纽带,促进产业融合、科技赋能、文化铸魂,全面推动岳阳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度“岳阳名优茶”出炉

为推介地方名优茶,岳阳市茶叶协会开展了2023年度“岳阳名优茶”评比活动,并在2023国际茶日“岳阳黄茶·万人品茗”活动启动仪式上,对获奖茶企进行了颁奖。

获得2023年度“岳阳名优茶”金奖的是岳阳市农业农村发展集团铁香茶业有限公司的“铁香黄茶”、湖南屈凤春茶业有限公司的“屈凤春毛尖”、华容县胜峰茶业有限公司的“胜峰毛尖”、岳阳市农业农村发展集团铁香茶业有限公司的“铁香红”、湖南省幽吉茶业有限公司的“幽良山红茶”、临湘市白石千车岭茶业有限公司的“白石青砖”。

获得2023年度“岳阳名优茶”特别金奖的是湖南远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远山北港毛尖”、岳阳县洞庭春纯天然茶叶有限公司的“洞庭春有机黄茶”、岳阳市农业农村发展集团铁香茶业有限公司的“鹅形山芽如剑”、湖南兰岭绿态茶业有限公司的“兰岭绿茶毛尖”。

附:2023岳阳名优茶获奖名单

2023岳阳名优茶金奖:

岳阳市农业农村发展集团铁香茶业有限公司——“铁香黄茶”

湖南屈凤春茶业有限公司——“屈凤春毛尖”

华容县胜峰茶业有限公司——“胜峰毛尖”

岳阳市农业农村发展集团铁香茶业有限公司——“铁香红”

湖南省幽吉茶业有限公司——“幽良山红茶”

临湘市白石千车岭茶业有限公司——“白石青砖”

2023岳阳名优茶特别金奖:

湖南远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远山北港毛尖”

岳阳县洞庭春纯天然茶叶有限公司——“洞庭春有机黄茶”

岳阳市农业农村发展集团铁香茶业有限公司——“鹅形山芽如剑”

湖南兰岭绿态茶业有限公司——“兰岭绿茶毛尖”

来源:湖南茶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