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古茶树王图片

找到约177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古茶树资源究竟多重要?看看这些引发世界关注的古茶树!

要探寻千年茶史存在过的真实痕迹,古茶树或许能成为印证之一。

日前,白云山麓发现一株古老野生茶树的消息,刷屏了福建福安茶人们的朋友圈,据悉,这是迄今为止福安市发现的最大野生古茶树。其实不止福安,近年来,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每次发现新的古树资源,都是振奋茶圈的热点。

△福安白云山麓发现一株野生古茶树图片来源:今日福安

在古茶树的资源保护利用上,云南省一直是排头兵,前不久,《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草案)》提请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此次审议对《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草案)》进行了修订和补充,推动着该条例的进一步完善。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草案)》图片来源:云南人大

据悉,《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草案)》中对古茶树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做出了具体规范,对有效保护古茶树资源起着重要作用。以地方性法规形式,加强对古茶树资源保护与科学利用的云南,再次引发茶圈关注与热议。那么,这种地方立法保护古茶树的举措究竟意味着什么?目前全国范围内又有哪些特别的古茶树资源?

地方立法保护!

古茶树资源对产区为何如此重要?

立法保护古茶树资源,其实早有先例。

2017年,贵州省便开始实施《贵州省古茶树保护条例》,这是全国首部省级层面关于古茶树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明确界定了贵州省古茶树定义、保护管理、开发利用、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使保护和合理利用贵州古茶树资源走上法制化轨道。

△《贵州省古茶树保护条例》

着手推动《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草案)》之前,云南省多地都曾出台过古茶树相关保护条例,譬如:

2009年发布的《云南省澜沧拉枯族自治县古茶树保护条例》、《云南省双江拉枯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古茶树保护管理条例》;

2011年发布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古茶树保护条例》;

2016年发布的《临沧市古茶树保护条例》;

2018年发布的《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

云南与贵州之外的另一个古茶树资源富集地——四川,也曾出台过《北川羌族自治县北川苔子茶古茶树保护条例》。让这些茶产区纷纷立法保护的古茶树,珍稀程度毋庸置疑。

古茶树资源之所以频频引发茶行业的关注和保护,便在于古茶树本身的珍贵性和稀缺性,古茶树的生长要历经百年乃至千年的时间,且那些“高龄”茶树产量更是稀缺,是光阴积淀下的“不可再生资源”。并且,于茶产区来说,古茶树的发现与相关资源的保护,在对当地茶种、茶历史的追溯之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打响当地茶叶品牌、推动茶叶产品开发赋能。

譬如,素有“古茶树王国”之称的云南省,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古茶园保存面积最大、古茶树保存数量最多、种质种类最丰富的省份,这里栽培种古茶树和野生种古茶树总面积93.37万亩,其中,集中连片栽培种古茶树(园)面积67.66万亩,共计2062.68万株。云南省多样而独具特色的古茶树相关茶产品,便是依托当地富庶的古茶树资源。  

△云南贺开村村民在古茶树上采摘茶叶图片来源:中新网罗婕/摄

跨越千年生长周期

盘点那些特别“出圈”的古茶树

在千百年来大自然日复一日的水雕风刻下,每一株古茶树,都珍贵无比且独一无二,纵观全国各地的古茶树,有哪些特别“出圈”的存在呢?

被印上邮票的古茶树

1991年12月13日《思茅报》首次报导了在云南思茅地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富东乡邦崴村发现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过渡型千年古茶树的消息,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和强烈反响。这棵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过渡型古茶树,树高11.8米、基径78.9厘米,树龄1000多年,填补了世界茶树发展史中从野生型到栽培型之间作为过渡型的一个重要缺环。

1997年,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茶》主题特种邮票。全套4枚邮票分别由古茶树、陆羽像、銮金鸿雁流云纹银茶碾、《惠山茶会图》组成,其中的古茶树便是澜沧县邦崴村的这棵千年过渡型古茶树。

△古茶树邮票(左上一)图片来源:网络

树龄3200+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树

临沧市凤庆县香竹箐发现的一棵树龄达3200多年的、迄今世界上发现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树,树高10.7米、基径185厘米、基围582厘米,被誉为“锦绣茶尊”。

据悉,目前这棵古茶树仍然枝繁叶茂,每年进行保护性采摘。

△“锦绣茶尊”图片来源:今日临沧

海拔最高的古茶树群落

巍峨高耸、重峦叠嶂的邦马山人迹难至,形成了天然的生态保护屏障,也是在这座生机勃勃的的原始森林中,分布着目前国内外已知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大部分树龄在千年以上。

邦马大雪山野生茶树群落,1997年才被当地村民发现,集中分布面积约1.27万亩,海拔2200米到2750米,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等科研部门的植物专家和茶叶专家鉴定,邦马大雪山野生古茶园是茶树起源中心之一,对古茶树的研究与开发意义非同寻常。这也令这片古茶树群落成为学者们热捧的“网红打卡地”。

△邦马山主峰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图片来源: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

百万年前的茶籽化石

1980年,在晴隆县境内的云头山发现了一颗四球茶茶籽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多年研究鉴定,认定其为“距今一百万年的四球茶茶籽化石”,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茶籽化石。

晴隆茶籽化石的发现,直接用“物证”证明了早在一百多万年前,黔西南就已经出现了野生茶树,同时也为茶源自中国一说提供了更加有力的证据。

△晴隆茶籽化石

除此之外,巴达区贺松乡树龄1700余年的野生大茶树(于2012年9月27日死亡);南糯山树龄800年的栽培型“茶树王”;布朗山老曼峨的古茶林;贵州印江县团龙村三株树龄600余年的国内发现的最大定植古茶树;还有1944年,安徽祁门凫溪口茶区山中发现数棵开淡红色花的稀有茶树;1979年,在四川名山县蒙山柴山岗娄子岩处发现四株夏天开粉红色花的披针柳叶型野生古茶树……都充分展示着生物多样性的神奇,也充分论证着中国茶的千年历史流变。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正因如此,这里才有如此富饶且神奇的珍稀古茶树资源。你还知道哪些特别出众的古茶树?快来评论区分享下吧。

来源:说茶ShowCha,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千家寨:比孔子还老的古茶树

知道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的千家寨,是因为那里有一片野生古茶树群落,其中已发现最大的一棵已有2700年的树龄,在还没有去到那个地方之前,我在心中粗略估算了一下,这么长的树龄,连孔老夫子都还没有大谈他的“仁者爱人”理论的时候,这茶树就长在那个地方了,所以说它是茶树王实不为过;

另外也由于最早用摄影摄像记录古茶树的郑显文、姜定忠等都是我的老朋友,都为我讲述过千家寨和古茶树,给我看过有关图片,心中遂产生了一种别的地方可以不去,千家寨则一定要去一次的愿望,但是,种种原因,尽管身居普洱市,到我真正踏上了通往千家寨道路的时候,时光已经过去了许多年了。

路不是很好走,我们去的时候雨季已经来临,那时候从县城通往千家寨所属的九甲乡的公路还没有提升档次铺上柏油,这样一路盘旋着往高处行走,而且路程原来是那么漫长,不过我们也因此全方位地领略了一番哀牢山的壮观。

我注意到,路边很多的地角土坎上都盛开着大朵大朵金黄色的涌地金莲,傣族的赞美诗称“千瓣莲花”,这种植物在别的地方是种来观赏的,也算稀罕,而在这里,朋友告诉我,那是农家种着作为喂猪饲料的,于是大家又不约而同地感慨了一番。

九甲乡政府的驻地在一个高高的山梁上,虽然地处偏远山区,近年来由于地方经济的逐步发展,以及不少古茶树探索者的到来,小集镇的模样已经形成。我曾经向许多对本地情况有所了解的人请教九甲这地名的来历,都说不清楚。

不过我在别的地方也听过类似的地名,估计可能是当年国民政府在全国编保甲的时候编为第几保第几甲,留下的一个名称,当然这只是我的大胆假设,没有去小心求证。

总之,我们从九甲乡出发到千家寨的时候,被告知前面的路中巴车去不了,于是都换乘了乡里的吉普车。果然,那路变成了飘逸在山间的腰带,且泥泞难行,而透过车窗看到的则是无边无际几乎绿成了黛色的漫漫山林,其间一道银色的瀑布,远在几公里外就可以看到。朋友说瀑布在当地叫作吊水,千家寨一带的山林中有两个最大的瀑布,分别称为大吊水和小吊水。我们远远就可以看见的那个瀑布就是著名的大吊水。

终于,吉普车也跑到了头,我们下了车,徒步走向了千家寨,作为步行,路还算是很好,有关部门已经在这里修了很高很长的台阶,只是很陡峭,不一会就累得不行。疲倦中抬头,已经不知不觉走到了大吊水的旁边。仰观其貌、细听其声,果然壮观、果然有气势,不愧“大”的头衔,可惜古代的李白大诗人无缘来到此地,不然他的诗也许就会改为“飞流直下三千尺,原是银河落九甲”。——乱改诗仙之句,罪过罪过。

在飘飘的细雨中,我们汗流浃背地穿过山林,到了一处稍微开阔和平坦的地方,看到了一间普通的木质结构为主的房子,带路的朋友告诉我,这里其实就是千家寨了,那个房子是管理这片自然保护区的人住的,今天已经在那里为我们做好了中午饭,这里有他们专门在这高寒地区腌制的腊肉,味道奇好。

这样,在腊肉的香味中,我才真正明白,千家寨只是一个地名,没有寨子,据说在清末时候曾经有一支农民起义军把他们的营地扎在了这里,因为人数众多,所以当地的老百姓称这片热闹的营地为千家寨。这是传说,然而也是历史,回来以后我多次查证,确实有那么一支队伍在那一带活动过,前后时间长达十五、六年。

从这个只有一间房子的“寨”,继续前行,就是前往古茶树王的道路了,在密不见天的树林中,我们沿着一条清亮的叫“嘟噜河”的水流,时而河东时而河西地行走,嘟噜河是大小吊水的源头,我百思不得其解地纳闷,这如此流量的河水怎么会流淌在高山上,真的是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说的一点不错。

不过,正当我们想用点什么诗意的语言对眼前的美丽发表感想的时候,有人发现一些小小的山蚂蟥已经开始对我们发动了偷袭,在女士的惊叫声中,我也悄悄地拍掉了几只爬上了小腿的这种软体动物,以后的路也于是更为吃力更为凶险和疲倦,就在我几乎想放弃前行回到那所木房子里喝古树茶吃老腊肉的时候。我看见路旁一株倒卧的长满青苔的朽木上放着一个木牌,依稀看见上面用红漆写出的字样:距离茶树王500米,于是精神大振,又鼓起勇气往前和往坡上爬去。

因为太累,一下子就跌坐地上,稍稍定了一下神,才抬头瞻仰古茶树的风姿。其实它的姿态我已经在图片上看得很熟悉了,所以反而没有了本应该有的激动,我的感觉是看到了一个很老很老的长者,面对苍天,在静穆中沉思着宇宙的真谛,并以一种宽容的胸怀放任我们这些小辈,在他的周围或站或坐或欢呼或摆造型照相。慢慢地,我感到一种历史的深邃感,已不知不觉地融进了心中,而且在考验着我的悟性和我的灵性。

在茶树王的旁边,已经砌了些简易的石阶等保护措施,而且立了石碑。对此,我后来知道专家对此有过争议,有的认为应该如此,有的认为这样会破坏古茶树周围的生态环境,我个人倾向后者,我想,这样的一位老者,就还是少打扰它为好,尽管我后来一直还想再去拜访一次。也许,那些爬上我们身体的蚂蟥和钩住我们衣裳的带刺树枝,传达给我们的就是这样的一个信息。

来源:普洱杂志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千家寨:比孔子还老的古茶树

知道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的千家寨,是因为那里有一片野生古茶树群落,其中已发现最大的一棵已有2700年的树龄,在还没有去到那个地方之前,我在心中粗略估算了一下,这么长的树龄,连孔老夫子都还没有大谈他的“仁者爱人”理论的时候,这茶树就长在那个地方了,所以说它是茶树王实不为过;

另外也由于最早用摄影摄像记录古茶树的郑显文、姜定忠等都是我的老朋友,都为我讲述过千家寨和古茶树,给我看过有关图片,心中遂产生了一种别的地方可以不去,千家寨则一定要去一次的愿望,但是,种种原因,尽管身居普洱市,到我真正踏上了通往千家寨道路的时候,时光已经过去了许多年了。

路不是很好走,我们去的时候雨季已经来临,那时候从县城通往千家寨所属的九甲乡的公路还没有提升档次铺上柏油,这样一路盘旋着往高处行走,而且路程原来是那么漫长,不过我们也因此全方位地领略了一番哀牢山的壮观。

九甲乡政府的驻地在一个高高的山梁上,虽然地处偏远山区,近年来由于地方经济的逐步发展,以及不少古茶树探索者的到来,小集镇的模样已经形成。我曾经向许多对本地情况有所了解的人请教九甲这地名的来历,都说不清楚。

总之,我们从九甲乡出发到千家寨的时候,被告知前面的路中巴车去不了,于是都换乘了乡里的吉普车。果然,那路变成了飘逸在山间的腰带,且泥泞难行,而透过车窗看到的则是无边无际几乎绿成了黛色的漫漫山林,其间一道银色的瀑布,远在几公里外就可以看到。朋友说瀑布在当地叫作吊水,千家寨一带的山林中有两个最大的瀑布,分别称为大吊水和小吊水。我们远远就可以看见的那个瀑布就是著名的大吊水。

终于,吉普车也跑到了头,我们下了车,徒步走向了千家寨,作为步行,路还算是很好,有关部门已经在这里修了很高很长的台阶,只是很陡峭,不一会就累得不行。疲倦中抬头,已经不知不觉走到了大吊水的旁边。仰观其貌、细听其声,果然壮观、果然有气势,不愧“大”的头衔,可惜古代的李白大诗人无缘来到此地,不然他的诗也许就会改为“飞流直下三千尺,原是银河落九甲”。——乱改诗仙之句,罪过罪过。

在飘飘的细雨中,我们汗流浃背地穿过山林,到了一处稍微开阔和平坦的地方,看到了一间普通的木质结构为主的房子,带路的朋友告诉我,这里其实就是千家寨了,那个房子是管理这片自然保护区的人住的,今天已经在那里为我们做好了中午饭,这里有他们专门在这高寒地区腌制的腊肉,味道奇好。

这样,在腊肉的香味中,我才真正明白,千家寨只是一个地名,没有寨子,据说在清末时候曾经有一支农民起义军把他们的营地扎在了这里,因为人数众多,所以当地的老百姓称这片热闹的营地为千家寨。这是传说,然而也是历史,回来以后我多次查证,确实有那么一支队伍在那一带活动过,前后时间长达十五、六年。

从这个只有一间房子的“寨”,继续前行,就是前往古茶树王的道路了,在密不见天的树林中,我们沿着一条清亮的叫“嘟噜河”的水流,时而河东时而河西地行走,嘟噜河是大小吊水的源头,我百思不得其解地纳闷,这如此流量的河水怎么会流淌在高山上,真的是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说的一点不错。

不过,正当我们想用点什么诗意的语言对眼前的美丽发表感想的时候,有人发现一些小小的山蚂蟥已经开始对我们发动了偷袭,在女士的惊叫声中,我也悄悄地拍掉了几只爬上了小腿的这种软体动物,以后的路也于是更为吃力更为凶险和疲倦,就在我几乎想放弃前行回到那所木房子里喝古树茶吃老腊肉的时候。我看见路旁一株倒卧的长满青苔的朽木上放着一个木牌,依稀看见上面用红漆写出的字样:距离茶树王500米,于是精神大振,又鼓起勇气往前和往坡上爬去。

因为太累,一下子就跌坐地上,稍稍定了一下神,才抬头瞻仰古茶树的风姿。其实它的姿态我已经在图片上看得很熟悉了,所以反而没有了本应该有的激动,我的感觉是看到了一个很老很老的长者,面对苍天,在静穆中沉思着宇宙的真谛,并以一种宽容的胸怀放任我们这些小辈,在他的周围或站或坐或欢呼或摆造型照相。慢慢地,我感到一种历史的深邃感,已不知不觉地融进了心中,而且在考验着我的悟性和我的灵性。

在茶树王的旁边,已经砌了些简易的石阶等保护措施,而且立了石碑。对此,我后来知道专家对此有过争议,有的认为应该如此,有的认为这样会破坏古茶树周围的生态环境,我个人倾向后者,我想,这样的一位老者,就还是少打扰它为好,尽管我后来一直还想再去拜访一次。也许,那些爬上我们身体的蚂蟥和钩住我们衣裳的带刺树枝,传达给我们的就是这样的一个信息。

来源: 普洱杂志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73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