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关于中国茶的资料

找到约805条结果 (用时 0.022 秒)

武夷岩茶的“岩韵”最早是谁提出来的?

“岩韵”二字一直是武夷岩茶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无论是武夷的茶人或者品茶客形容一泡好的武夷岩茶,总会提到“岩韵”。出于对武夷茶史料的热爱,我们其实一直很好奇,“岩韵”的概念究竟是什么时代提出来的。

今天,我们通过翻阅史料,在这篇文章中专门来谈谈“岩韵”可能出现的时间。

一首先,我们罗列一下近四十年来武夷的茶人大家们对“岩韵”的记载和描述。1980年姚月明在《福建名茶》书中《武夷岩茶》一文里提到岩韵:“岩茶首重“岩韵”,指其香气馥郁具幽兰之胜,“锐则浓长,清则幽远”,滋味浓而愈醇,鲜滑回甘。所谓“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即指此意境。” 1981年商检总局编写的《成品茶检验》中提到乌龙茶的香气审评,“岩韵、音韵是指它们在香和味上具有某种茶特有的香味特征。前者用于武夷岩茶,后者用于铁观音。” 1984年张天福的《乌龙茶的审评》一文中提到:“所谓武夷岩茶的“岩韵”,铁观音的“音韵”,颇似费解,但其品质特征应具备如下三个内容才能体现出来。第一、品种香显;第二,茶汤里面也有这种品种的香气,即香味相结合;第三,品饮后有回味(喉韵),余韵尤存,齿颊留芳。 1986年林心炯《武夷岩茶品质与生态环境初步的研究》一文中写道:“岩韵是武夷岩茶独特品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的形成与鲜叶含有丰富的锰和钾,低量的钙和适量的氮、磷和铝等元素组合有关。而这种元素组合是在栽培过程中不但因单一的某生态环境因素或土壤中单一的某元素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由于各种环境因素间以及土壤生态系统内部结构的相互协调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1989年张天福和戈佩珍在《福建乌龙茶》一书中,多次提到“岩韵”,并在形容岩茶的品质特征部分写到:“香气馥郁具幽兰之胜,锐则浓长,清则幽远。滋味浓而愈醇,鲜滑回甘,饮后有“味轻醍醐,香薄兰芷”之感。这些岩茶所独具香味丽质以“岩韵”概况之。誉称“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的“岩韵”唯武夷茶所仅有。” 从八十年代以来的这些茶人大家的文章中对“岩韵”的记载,显然是一种阐述和诠释,并不能说是“岩韵”概念的提出。 而以前茶叶教材和研究资料匮乏,茶人之间的文字有很多是相互借鉴,互为关系的,所以我们在看茶叶老资料的时候经常会发现茶人间的表达方式是趋于一致。对我们茶史溯源上来说,就要从根本上去寻找那些最早出现的、创造性的原生史料,这样对于我们研究茶史很有意义 。比如我们在看庄任和倪郑重的关于武夷茶史资料的时候发现他们的观点、甚至文字表达上是高度一致的,我们在看庄任和姚月明在关于武夷茶品饮和工艺上发现他们的观点也是高度一致的。因为当年他们的交集很多,他们的朋友圈是好友关系,相互点赞。但是谁的说法是原生性的这点就很微妙了,所以我们还要认真的辨别比对。因此,关于“岩韵”我们一定要找到最早期的原生史料记录。

1971年湖南农学院茶叶教材中关于

青茶和“武夷岩茶”的部分

我们再搜寻下更早一些的茶叶史料中关于“岩韵”的资料。

文革时期十年动乱,武夷的茶叶的生产遭受很大影响,学术研究更是停滞。我们翻阅了大量的这个时期的茶叶资料(从1967年开始),但是大多都内容性不强,而且附了大量的政治语录。直到1975年左右,茶叶教材和相关资料的内容才开始比较规范起来。

我们在一份1975年的茶叶教材中关于福建青茶审评的部分,找到了“岩韵”相关信息。1975年安徽农学院滁县分院茶叶系主编油印本《茶叶审评与检验》中提到:“武夷水仙和奇种的品质特征,色泽具有“三节色”,油润光泽,“岩韵”显,味醇厚,回味快,特具清甘爽口。水仙毛茶条索状结,叶端扭曲,呈“蜻蜓头”状,色泽油润,间带砂绿出黄色(鳝鱼皮色)......铁观音品质特点,条肥壮,团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叶身肥厚,味醇厚鲜回甜,香高“音韵”明显。叶底柔软,光亮似“锻面”。”

以前的教材文字表达简练,又接实际操作。“三节色”、“绸缎面”、“蜻蜓头”这些词语我们现在青茶生产中都还在广泛运用。

另外一份同样也是安徽农学院滁县分院茶叶系1976年主编的油印本《制茶学》中,提到:“高级的青茶必须有“韵味。如武夷岩茶有“岩骨花香”之“岩韵”,安溪铁观音需有香味独特的“观音韵”。优良的品种茶都具有特殊的香气类型,如肉桂之桂皮香,黄旦之蜜桃香。”

我们还从陈椽1979主编的全国版《制茶学》教材,以及1978年的教材中都找到了“岩韵”的信息,内容和原来的教材也是大同小异,但是几份内容对“岩韵”也只是仅有提及,没有过多解释。

《茶叶审评与检验》和《制茶学》都是当时的茶学教科书,而安徽农学院的教材又是当年的茶叶教材的标杆,说明当时“岩韵”已经是一个较为普及的概念了,被写入教材中。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些《制茶学》的教材中其中关于武夷岩茶的部分资料数据有引用了姚月明老师早年的研究资料。那么是否这段关于“岩韵”的表达和姚老有直接关系,我们不得而知。

1975年安徽农学院《茶叶审评与检验》中

关于“岩韵”

除了上面两份教材,这个时期的茶叶材料,还在一份安农茶学院老师的1975年的笔记中翻到了她当年来到福建实习对“岩韵”的一些记载。该笔记记载的很仔细,其中多处提到了“岩韵”,我们收列如下:

“4月17日在厦门口岸附属茶厂审评室学习,......岩(茶)之品质形成与土壤有关,.....岩韵,似豆浆,又似焦锅巴。”

“5月9日下午5时,到武夷宫茶站学习,陈书省、鲍书图(两位茶师介绍),岩茶、洲茶、外山品质特征。岩茶,条索,肥壮;味,醇厚、回甘;香气,细长、岩韵显、似布烧过的味道;叶底......”

“正岩茶只有200来担,天心的叶底好看,慧苑的“岩韵”明显。”

“5月26日,武夷公社角屯(吴屯?)大队,崔站长、陈平谱(音译)体会“岩韵”是蜂蜜香。”

“(武夷宫茶站)陈书省茶师审评体会:......岩水仙,香带“岩韵”,细长如兰花之香,味醇厚,回味甜爽......岩奇种,香清细长,有“岩韵”,味醇厚,口尝之,先有浓厚感,后又转甜。”

笔记中有提到了武夷当时多位茶人,陈书省、鲍书图、崔志贤、朱何龙、黄镇国、陈德华、叶先顺等老前辈。

前面的一条笔记是这位老师在厦门口岸附属茶厂审评室学习,还未到崇安时就记下的,而且很醒然的写在笔记正页。可见,“岩韵”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至少当时也是令她好奇和值得探寻的。

后面的笔记是她在武夷宫茶站学习、各大队和崇安茶场所体会到的“岩韵”。从记录的各位茶人的对“岩韵”的讲解来看,什么是“岩韵”在当时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的。但也可以说明,“岩韵”的说法在七十年代就已经流行了。

这些对“岩韵”的讲解中,陈书省老茶师对“岩韵”的表达和理解应该是最接地气的。

1975年安农教师武夷山实习笔记中

关于“岩韵”记载

1975年笔记中关于

“陈书省茶师审评体会”中提到“岩韵”

1975年笔记中

关于“武夷岩茶初制过程”

那么,再往前六十年代是否有关于“岩韵”记载呢?

我们查阅文革以前六十年代关于武夷岩茶的很多史料,找到了四篇关于“岩韵”的记载,其中两篇是姚月明老师的文章。

一篇是1963年,姚月明老师发表在《福建省茶叶学会一九六三年学术年会文集》的《武夷岩茶的初制》一文中,详细剖析的岩韵加工工艺,并提到了岩韵的两种表现形式,那就是“香韵”和“味韵”。由于这段文字前后语境很重要,我们把整段文字摘录如下:“优质之岩茶只能是影响品质的内含物质的消损、转化、积累,最终达到调和的产物,亦就是各种工序在整个工艺过程中相辅相成的综合表现。假使仅一个方面达到要求,并不能说明成茶的品质是绝对优良的。假使分其主次,简单说:粗壮(原料)卷曲折趋(炒揉)三分红、七分绿(做青)是岩茶的标志,那么做青、烘焙则是它的决定因素,萎凋则是形成香与味的基础,香韵(属岩韵)则以做青为主导而形成其风格,味韵(属岩韵)为复炒所诱发,烘焙来充实而为其特征。但这并不是把工序间绝然分开,而他们之间是有这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

另外一篇是姚老1965年发表在《茶叶通讯》第一期的《岩茶焙制理论与实际》,其中谈到岩茶焙制技术,又再次提到了“香韵”和“味韵”并都在后面用括号注明这两种属于“岩韵”。文字内容和上面1963年发表的基本一致,这里就不再累述了。这篇文字后面也被收录在了最新版的《姚月明论文集》中,但是1963年这篇内容较为完整的《武夷岩茶的初制》一文遗憾未有收录论文集。

姚老六十年代的这两篇文章是很重要的,连同他1959年发表在《茶叶通报》上面的《岩茶加工原理及形成特殊品质问题探讨》,三篇文字基本上奠定了他在茶界“江湖大佬”的地位,而后面的两篇也奠定了“岩韵”二字在茶界的地位。

另外关于“岩韵”还有一份是当时南平专属农业局单桂若发表的《武夷岩茶初制特点及今后生产意见》提到“武夷岩茶由于得天独厚,自然条件好以及初制上的特点,具有独特的“岩韵”。”单桂若的这篇对“岩韵”分析不多,只是简略的提了一句。

还有一份是1960年王郁风主编的《茶叶商品知识》一书,其中第六章中“关于乌龙茶审评--香气”的部分写道:“岩茶必须具有岩茶特有的芳香,铁观音必须具有铁观音特有的风味。俗称“岩韵”、“铁观音韵”。特别对高级茶,需有明显的特征。”

王郁风老师的本书中的“岩韵”只是简单的提及,从“俗称”二字来看,说明当时已经有“岩韵”的概念了。王郁风老师当时任职中茶公司,负责茶叶外贸出口,和武夷茶区的交集不多。但是多次陪同苏联专家考察中国茶叶产区,并于1952年和1956年5月两次陪同苏联专家一起考察了崇安茶场和武夷茶区,苏联专家当时对“武夷耕作法”很有兴趣。所以王郁风对武夷岩茶的“岩韵”应该是有所了解的。

关于“岩韵”,我们回看六十年代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这个阶段把茶事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岩韵”理论化了。

1963年姚月明《武夷岩茶的初制》中

关于“岩韵”的内容

再往前追溯呢?五十年代。

1959年,福建省农业厅编写的《福建茶叶》(初稿)中,我们终于找到了“岩韵”。这份资料也是我们目前能够查找得到的所有茶叶资料中,关于“岩韵”的最早记载。这份油印资料中记载到:“武夷岩茶的形状粗壮,香气清远,滋味醇厚,润滑,微带回甘,具有“岩韵”。以武夷山各名岩所产茶叶最为名贵,品质特优......”

1959年福建省农业厅编写《福建茶叶》(初稿)

中关于“岩韵”

其他五十年代的茶叶资料中,我们翻阅了很多。从茶叶专业类书籍到当时的教科书,甚至包括各种茶叶期刊,但是,关于“岩韵”的信息已然停滞了。

其中找到的有些资料对岩茶滋味特征的描述,还是颇有意思的。1957年安徽农学院陈椽编著的《茶叶检验学》油印本资料中记载的青茶品质特征:

“从茶汤和滋味可以辨别茶叶的种类,也可以知道产地,正如评岩茶所谓“山骨”。品评岩茶叫好(的茶说)“喉韵”和有“嘴底”,都是好茶。”

“青茶品质的好坏是从香味来决定的,香味和地土很有关系,因此,从“喉韵”和嘴底的审评来辨别“山骨”的好坏,是较审评其他茶类难。”

“闽北和闽南青茶的区别,闽北青茶以崇安为代表,闽南青茶闽北青茶的香味微带豆浆韵,汤色金黄”

从这些文字上我们可以看出,原来的教材编写语言还是比较口语化,虽然表达不是很流畅,但是很接地气。像“豆浆韵”,这种说法和1975年安农老师的笔记中这句“岩韵,似豆浆”有点类似,我们今天在武夷山也有一部分人把老枞水仙“枞味”的一种诠释为“豆浆味”。

所以,整个五十年代,我们可以找到的茶叶资料关于“岩韵”的记载只有1959年的《福建茶叶》中一条信息。从信息的记载上看在五十年代,“岩韵”的概念并没有像六十年代一样那么明确。

1957年安徽农学院 《茶叶检验学》中

关于青茶审评部分

我们再往前追溯解放前的民国时期,看看民国时期是否有关于“岩韵”的记载。这是一个对武夷岩茶来说比较重要的时期,这段时期发生了很多的事情。

民国的武夷山制茶业,个人认为经历的两个重要的发展时期。

第一个时期民国中期是武夷岩茶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武夷山中岩厂林立,茶庄众多,茶叶商贸繁荣,赤石的茶市集结了下府帮、潮州帮,广东帮等各方客商。最高峰的时候年产岩茶40万斤(林馥泉资料记载,不包括红茶和外山茶)。我们暂且把这个阶段称为茶庄繁荣时期。

这个时期,茶庄、茶号主要以商贸往来,经营茶叶赚取利润为目的。而且茶厂、茶庄的组织形态,岩茶的制作多以传统的口传心授为主,鲜有书面文字的论述。特别是各路茶庄、茶号都以本庄,独特的技艺和所出品的特色茶类为宣传和卖点,关起门来制造,更不可能去书写和传播。直到八十年代,才有一些茶庄当时的参与经营者如倪郑重、鲍书图等人或者茶庄后人(张水存等人),来回忆茶庄的经营史和武夷岩茶的制作技艺。

民国崇安县赤石林天香茶行茶票

中的“广告语”

第二个时期是抗战开始以后,以张天福先生创建的福建示范茶厂(1939年)和吴觉农先生的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1942年)为代表的众多茶叶工作者以复兴中国茶业为己任,实干新邦,在武夷茶区做了大量的茶叶基础工作和科研实验工作。也为了解放后中国茶叶的发展集聚力量,培养人才。这些茶人新中国成立后分散到了中国各地的茶叶各个岗位,很多都成为了茶叶领域的佼佼者和茶人大家。其中十大茶人中就有七位曾经在武夷茶区工作过(如果算上胡浩川先生就是八位)。我们暂且称这段时期为茶业复兴时期或者科研繁荣时期。

这个时期我们又把他分为两个阶段,福建示范茶厂阶段和茶叶研究所阶段。

福建示范茶厂当时是福建省贸易公司和中茶公司共同出资于1939年二月一日正式筹办,开设资本一百万元。厂长是张天福先生,副厂长是庄晚芳先生担任。当时还聘请了一批比较有经验的制茶技师,比较有名的有林馥泉、陈椽、倪郑重、吴振铎等。这个时期关于武夷茶的资料不少,张天福先生写的《一年来的福建示范茶厂》,以及茶叶管理局出版的期刊《茶讯》、《闽茶季刊》都有记载了很多武夷岩茶的内容。

而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是吴觉农先生一手创办的。本来武夷山并不是茶叶研究所的首站,研究所前生是吴觉农先生创办的东南改良总厂 ,地址在衢州市的万川。但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特别是1942年5月日本发起了“衢州会战”,战火已经烧到了衢州,茶叶研究所不得不从万川搬迁至武夷山区。当时的抗战形势危急,浙江几个著名茶区像平水、三界都陷落为敌占区,甚至连祁门也危急。武夷山成为了这些茶人的栖息之地,聚集了一批的著名茶叶专家,这些茶叶专家都是吴觉农先生从重庆和万川带过来的,还有一些是原先示范茶厂的“老人”。通俗点描述,当时全国的著名茶人都“打堆”的聚集在武夷山。

这段时期的这些茶叶工作者做了大量的茶叶调研、基础研究,栽培育种和制作试验。这个时期这么多的茶学专家写了诸多的茶业文字,茶叶期刊有《万川通讯》、《武夷通讯》、《茶叶研究》。还有不少单行本的报告,比较著名的有林馥泉先生的《武夷茶叶生产制造及运销》,廖存仁先生的《武夷岩茶》,王泽农先生的《武夷茶岩土壤》,吴觉农先生的《整理武夷茶区计划书》等。

1945年崇安茶叶研究所出版,赤石刊印

吴觉农著《抗战与茶业改造》

抗战与茶业改造》吴觉农自序序言

《抗战与茶业改造》吴觉农自序序言二

民国财政部贸易委员会崇安茶叶研究所藏书(研究所签章)湖南茶叶专家王云飞编著《茶作学》

但是,即使是这么多茶叶专家学者,这么多的文字著述,很遗憾的是,完全没有找到任何关于“岩韵”二字的记载。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岩韵”的概念在清末民国时期已经形成,但只是作为一种武夷茶庄或者茶号之间的一种对好的岩茶的表达俗语没有被记录在册呢?

我们分析一下,这种可能性是很低的。

首先,“岩韵”如果作为当时就盛行的一个对于形容好的岩茶特征的概念或者一个“时髦词”,茶商就很有可能会把它印制在茶叶包装物中或者宣传资料中。例如武夷的“八大名岩”、“名岩”、“精心焙制”、“顶上”、“真枞”、“超等”、“真正(正)”等名字都有在那个时代的茶叶包装中出现过(茶叶罐、茶叶盒、包装纸、宣传单等)。

第二,如果“岩韵”在民国时期就已经被提出来了,民国的那么多的茶人学者为什么没有留下一丝记录。肯定是不可能漏记的,因为那个时代的人做事很严谨。难道是他们觉得这个词不重要吗?显然不是的。在他们对于武夷岩茶的记述中,有一些关于武夷岩茶的词汇被反复提及,其中有一句话,几乎成了那个时代形容武夷岩茶特殊品质最时髦的一句话,那就是:“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这句话在廖存仁、林馥泉、鲍书图、陈舜年的文章中都有提到。

民国山西平遥“泰和长记”茶庄

有关于武夷茶的包装物

既然史料记载上我们找不到答案,我们有没有可能问一下经历了那个时代的茶人呢?

有经历过茶庄、茶号的老人现在基本都已经不在了。像倪郑重先生是鸿记茶庄的负责人,鲍书图先生是集泉茶庄的经理并担任当时的崇安茶叶公会会长,张水存先生是厦门张源美茶庄的后人。这批有经历过武夷茶庄时期的老人大多在八九十年代故去,能留下的仅有一些零散的回忆资料。而且这些回忆文章如果是在八十年代所写的并发表于地方文史资料中的,很多还是带有文革遗留的“阶级论”的政治色彩;如果在九十年代所写,这个时期关注茶文化的倾向又更多些,对于史料的发掘不够强。特别是这些经历过多次社会变革和政治运动的老茶人们对解放前的茶业变迁的广大历史细节往往是避而不谈。

而还有几位武夷山现在健在的经历过民国时期茶业的老人,但是当年他们还是很小,虽然有的有参与到茶庄或者茶业,对过去茶史的了解是不够深入和具体的。

不过,很荣幸的是,在当年吴觉农先生创办的茶叶研究所,还有一位参与当年茶叶研究的专家尹在继先生还健在。

我们去年8月和10月很荣幸的两次拜访了102岁的老茶人尹在继先生。尹老当年在吴觉农先生在武夷山办茶叶研究所时期(当时隶属于财政部贸易委员会)就在茶叶研究所工作。当时主要研究茶树的病虫害,和研究茶树品种的叶鸣高先生一个办公室。是当时茶叶研究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人,在当时出版的《茶叶期刊》和《武夷通讯》中都有尹老发表的文章。后期调到上海商检局负责茶叶出口检验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很多重要的茶叶出口检验指标都是尹老参与制定的。

尹老依然精神健硕,记忆力很好,聊起过去做茶的经历依然记忆犹新。我们在后面的交流中问了很多当时茶叶研究所的事情,并且也有和尹老提到了武夷岩茶的“岩韵”。根据尹老的回忆,他也记不清“岩韵”是什么时候被提出来的。

我们离开之后,针对“岩韵”二字,尹老后面做了很严谨的解答,特地让他的儿子尹明老师用信息发给我们。

尹老说:“先有“韵”这个字义,是从诗开始谈韵,后被用于具有特色味道的一类茶。茶韵在很早以前就有这个说法了,具体可查一下康熙字典。岩茶是个统名,许多不同的做法,造就了不同色香味的茶。但是岩韵的说法,只是一些写文章的人在归类时,把它做的划分,在实际审评时很少运用。”

老人家的回复很有意思。但是,似乎可以说明尹老民国时期在武夷山茶叶研究所工作期间,那个时候没有“岩韵”的提法,或者这个词在当时并不是很重要。

这一点我们在查询民国到解放初期的茶叶检验和审评教材也可以看出。所用来形容武夷岩茶品评特点的词汇无外乎基本都是“香气馥郁,滋味醇厚” 。如果说“岩韵”二字用来审评中作为审评术语较为偏抽象,不够具体,其实“醇厚”、“馥郁”这类的感官词汇基本也差不多。而且当时的教材的用于都是比较直接的,偏实践化的口头语,例如“豆浆韵”、“山骨”。所以“岩韵”二字未被早期的审评资料和教材收录,很大的可能就是还未出现或者未普及。

1943年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丛刊

廖存仁著《武夷岩茶》

正在我们苦苦查阅资料探寻之际,《武夷茶经》的编者、武夷山老茶人萧天喜老师道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

萧天喜老师在2005年开始主编《武夷茶经》的时候就有当面问过姚月明老师关于“岩韵”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姚老很明确的说“岩韵”是五十年代的时候他们在茶叶收购站审评岩茶的时候提出来的。他当时和陈书省等老茶师审评描述一泡好的岩茶最早讲的是“有岩味”,后面几位审评的茶师才归纳为“有岩韵”这个的说法,大体时间是1957年反右运动之前。并且还说,我们的“岩韵”提出之后,铁观音产区也提出了“音韵”,“随后这个韵,那个韵就都出来了”。

但是,姚老当时并没有说明,“岩韵”就是他个人提出来的还是当时茶叶站中某位茶师提出,又或者是几位审评师集体碰撞的结果。按姚老描述应该是当时审评茶叶的时候瞬间提出的,并被一直沿用。

姚老是1953年从安农大茶业专修科毕业来到武夷山崇安茶场(当时叫崇安茶叶试验场)工作的,而反右运动是1957年。如果按姚老所说那么当时他们在茶叶收购站“总结”出的“岩韵”二字基本上就是1953年至1957年这段时间。而且科班出身的姚老当年确实有跟实践经验丰富的陈书省茶师学茶叶审评。

而提到武夷山五十年代的茶叶收购站,我们了解到的当年主要有赤石和武夷宫两个地方,具体是在哪个茶叶收购站呢?当时在茶叶收购站又是哪几位茶师负责审评把关呢?

鉴于这一点,我和萧天喜老师特地拜访了1954年就在武夷山赤石茶叶收购站工作的朱何龙老师。

朱老1930年出生,今年92岁了。他于1954年赤石茶叶收购站刚成立的时候就在那里工作,后面1957年赤石茶叶收购站搬迁至武夷宫,他都一直在负责茶叶收购工作。当时在茶站的除了他,还有陈书省、邹锡潘、何凤泉等老茶师。

至于“岩韵”,朱老说当时陈书省在审评的时候就有说了,大体也是在这个时间,具体什么时候提出并不详。当时形容一泡正岩的好茶,说这泡茶有“山骨(头)”、“岩韵”、“岩骨”,并说工艺到位,有“三节色”、“蜻蜓头”。

朱老在这里又再次提到了陈书省老茶师。考证陈书省茶师的经历,十五岁就来到武夷山茶庄当学徒,先后在瑞苑茶庄和厦门侨农茶行任职(参见黄贤庚老师《武夷茶说》中记载),而何凤泉茶师民国时期在源泉茶庄任职(朱老说是集泉茶庄)。这两位茶人都是经验丰富的老茶师,尤其是陈书省老师,一辈子勤勤恳恳事茶,是武夷茶人的典范。这些老茶师们都是“岩韵”的实践者。

另外,茶叶科班出身的姚月明老师可以确认是第一个把“岩韵”的研究理论化的人。在这一点上姚老是当之无愧的武夷岩茶科研带头人。我们上文提到的在他1963年发表的《武夷岩茶的初制》一文中明确的把“岩韵”分为“香韵”和“味韵”,并提出“香韵(属岩韵)则以做青为主导而形成其风格,味韵(属岩韵)为复炒所诱发,烘焙来充实而为其特征。”

并且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安农大和浙农大都有邀请姚月明过去给茶学系的学生讲课。这一点对武夷岩茶的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其中不可能没有介绍到“岩韵”。

今年93岁的王镇恒老师回忆起当时姚月明回安农讲课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姚月明讲课很生动,很实在,学生反映很热烈,当时整个教室座无虚席,位置坐不下就站着听”,“他不仅讲述了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还带来了武夷岩茶在审评室品鉴”,“不只是安农大,浙江农业大学也有邀请姚月明去上课”。王镇恒老师也是安农大毕业,比姚月明和谭素芳大一届,算是姚老的学长,在安农大留校任教三十多年,成就斐然。

而姚老当年在安农的同学、学长和安农的学生们后期都分散到了祖国茶叶的各个岗位。姚老的这些活动,客观上促进了武夷岩茶在全国的传播。这些贡献,姚老功不可没。

在安农大茶叶系主编的茶叶教材中,从1959年开始一直到文革以后的全国茶叶教材,关于武夷岩茶的部分,都有引用了姚老武夷岩茶的研究成果,我们始终都可以看到这种“影响”。甚至包括陈椽老师的一些著述中关于武夷岩茶的部分,这点和他们“师徒”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有直接关系。不过,师徒二人在“乌龙茶和红茶孰先孰后”的问题上是存在严重分歧的。

但是,我们仔细对比会发现,姚老六十年代描述的“岩韵”和八九十年代所诠释的“岩韵”概念略有差别,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升华。

当然,关于“岩韵”的概念还需要特别补充一点,八十年代以来,除了姚老之外的一些老茶人和茶叶专家的参与和诠释和是“岩韵”的概念真正走向普及的重要因素。就像是我们文章开头提到的张天福、林心炯等老师以及武夷的诸多茶师。去年年底和罗盛财老师聊到“岩韵”,他还特地提到了当年崇安茶场的老场长叶先顺,说他当年审评的时候所提及“岩韵”也是颇多的。还有很多的武夷茶人在这个推广的过程中的贡献在此已经不可追忆了。

《岩茶加工原理及形成特殊品质问题探讨》

1959年姚月明

以上基于赤石茶叶收购站是1954年才成立,我们基本上可以把“岩韵”出现的时间确定在1954年到1957年之间这段时间。

1954年-1957年,说到这段时期,我们细细分析下,对于武夷岩茶来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时期。

其实,这段时期武夷岩茶是不被重视的。

解放初期,我国的外销茶的市场主要是苏联和东欧国家,而这部分市场最需要的就是普通价廉的红茶。所以全国的茶叶大布局全部都盯在“红茶”身上。1951年中茶在杭州开办的干部培训班,其中提得最多的就是“发展红茶”、“红茶工艺”、“绿改红”。当时苏联茶叶专家几次来华主要也就是考察如何发展中国红茶生产。

虽然建瓯1951年建立了茶叶精制厂,武夷山直到1954年才在赤石建立了一个茶叶收购站。也就是武夷山岩茶的这块“蛋糕”早期根本没有被我们出口外贸盯上。而且在收购站建立以后,所收购的也不仅仅是岩茶,还有小种红茶和烘青绿茶。

另外,武夷岩茶因为制造精细,成本较高,历来消费偏小众,1961年的全国茶叶教材《制茶学》中就写到:“岩茶属高级茶,价格昂贵,过去只是资产阶级,封建地主等反动剥削阶级享受。”

但是这个时期对于武夷山茶区来说,也是群英荟萃的时期。因为民国时期武夷茶庄商贸确实辉煌,另外还有张天福和吴觉农这两批老茶叶专家们的技术积淀和学术“加持”。所以当时的武夷茶区既有民国老茶庄所留下来的一批熟练的技术人员,又有像陈书省、何凤泉这样的老茶师,并且还有像叶鸣高、童衣云这样经验丰富的茶叶专家。

而且在这个时期文化大革命还没有开始,从全国茶区来看这个时期都在恢复茶叶生产,虽然五十年代末的“大跃进运动”对茶叶生产有不少冲击,但是在文革以前都还是发展了不少茶叶的研究成果。这些条件在客观上已经为武夷茶叶的实践结合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基石。所以从五十年代到文革前,发表在全国各大茶叶期刊上面关于武夷岩茶的经典文章还是很多的。诸如,张堂恒先生的《论武夷岩茶采摘》,姚月明几篇武夷岩茶的著作,这些都代表了当时这些茶叶工作者的研究成果。

1950年陈椽茶叶文章《我们怎样搞好茶叶生产来实践中苏贷款协定》其中提到“绿茶改制红茶”问题

另外,为什么会是“岩韵”,我认为有历史的偶然性。

我们回头再看过去那个时代,“岩韵”就像是尹在继老师说的那样,并不是特别的重要,是个普通词。

过去对武夷岩茶的感官描述主要有两个说法,一个是文人的说法,诸如“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活、甘、清、香(清.梁章钜)”、“味道清和兼骨梗(清.乾隆)”之类;一个是生产、经营实践中的用词,诸如“豆浆韵”、“山骨”、“嘴底”。文人的说法就比较雅致,含蓄,而生产经营中产生的说法直接来自于实践,就比较直接通俗,接地气和偏口语化。而这两方面的说法都有被后人所采纳和沿用。

古人表达一泡好的岩茶的理解比今人词汇更加丰富。过去的人实践性很强,我们现在所运用绝大部分描述武夷岩茶工艺和特征的词汇都源自于过去。而今人,都想对岩茶建立快速的认知,这点也是今人很多想快速了解岩茶的通病,殊不知前任的这些总结都是建立在广泛实践,不断试错的基础上的。

所以,当年老茶庄出身的陈书省老茶师在茶叶站审评一泡好岩茶一样,可以说“山骨”、“岩骨”、“岩韵”,但是“岩韵”被历史选中了,渐渐的时髦了起来。

从历史的某些阶段来看,“山骨”这个词来形容武夷岩茶的特殊特质在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似乎比“岩韵”更为流行,我们上面也有提到的这个时期的教科书中所提最多即“山骨”。甚至在林馥泉老师1981年出版的《茶品质鉴定》中,还有提到乌龙茶的“身骨”,这种说法和“山骨”也是比较近似的。

科班出身的姚月明老师把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岩韵”理论化了,如果没有姚老的理论阐述,今天“岩韵”就很有可能还是个和“山骨”一样的普通词。就像是宜兴紫砂当年的手工匠人杨彭年遇到了陈曼生,当然这个比喻也不完全贴切,因为姚老也亲力亲为的实践。但是实践结合理论,就会形成一种高度,无论是学术上的还是审美上的都赋予了它更广阔的内涵。

从辩证论的角度看,理论就是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正确地反应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姚老在安农大讲课曾经说过“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指导理论”)

从“岩韵”的发生、发展来看,民国和解放初期是“岩韵”概念的萌芽期,而1963年到1965年是“岩韵”理论的形成期,文革后期的七十年代是推广期,真正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开始兴起茶文化热潮的时候,是“岩韵”概念的普及期。到了我们今天的“岩韵”对于武夷岩茶来说,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重要概念了。

民国时期武夷“茂峰茶庄”包装物

,为什么会是“岩韵”,而不是“山骨”、“岩骨”、“豆浆韵”......,也有它的历史必然性。

首先、“韵”更雅致,更有内涵。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逼格更高”。写诗的有“诗韵”,写词的有“词韵”,音乐有“音韵”。

再次,对于“韵”这个字来形容茶叶,甚至来形容武夷岩茶,确实是比较早的。“喉韵”、“香韵”、“风韵”这类的形容茶叶的词汇早期就多有运用。1937年庄灿彰先生的《安溪茶叶调查》一书中,形容“红芽铁观音”的春茶特征的时候就提到了“香韵”二字。明代田艺蘅的《煮泉小品》中“鉴赏茶叶,首重风韵。”(这句的表达和姚老说的“武夷岩茶,首重岩韵”有异曲同工之妙。)宋徽宗在《大观茶论》: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宣和北苑贡茶录》,“延平石乳,清白可鉴,风韵甚高。”

而最早用“韵”来形容武夷岩茶的是清代才子袁枚。他在《随园食单》中记载武夷茶:“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瀹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袁枚觉得阳羡的茶叶虽好,但是“韵”逊于武夷茶,更确切的说是逊于武夷岩茶。因为袁枚的文章通篇考据,很显然是用工夫茶泡法冲泡武夷岩茶。

清代袁枚《随园食单》清刻本中

关于武夷茶的记载

通俗点说,就是由于“岩”和“韵”这两个字组成用来形容武夷岩茶的词汇用来形容武夷岩茶简直太多,太高频了,诸如“岩骨”、“岩味”、“喉韵”、“香韵”,这么高频的使用词在大量的实践中碰到一块组成“岩韵”二字那也就是早晚的事。

也因为有了这些前人基础,更由于武夷岩茶所特有的优异品质,所以这几位老茶师们在茶叶收购站审评茶叶的时候,口语化的直接提出的“岩韵”二字,也自然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武夷岩茶,因其独特的生长环境,独特的产区地貌土壤构成(就像是林心炯老师说的“由于各种环境因素间以及土壤生态系统内部结构的相互协调的综合作用的结果。”),独特和众多的茶树品种,独特的生产制造工艺,造就了武夷岩茶所特有的滋味品质特征。(陈椽老师在《中国名茶研究选集》中写道:“武夷岩茶的创制技术独一无二,为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无与伦比“)

这种特征从客观上需要一些词汇去做感官上的表达,无论是在加工审评环节,还是在市场推广流通的环节。而这种词汇的本身是必须要能够代表武夷岩茶的特殊性的。

所以,无论是“山骨”、“焦锅巴味”、“岩韵”、“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淡非薄,浓非厚”都是对武夷岩茶特殊性的一种表达。很显然,所有的这些词汇都不如“岩韵”二字来得精炼简洁,没有“岩韵”二字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也有朋友说,清代乾隆的“味道清和兼骨梗”,明代吴拭《武夷杂记》中提的“带云石而复有甘软气”,这些讲的就是“岩韵”。这些只能够理解为对武夷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特殊的生产工艺所形成的丰富滋味感的描述,或者说是广义上的“岩韵”,和我们这里探讨的“岩韵”二字概念的出现不是一个问题。我们今天所定义的“岩韵”起源,是一个概念化的,已经成熟的定义了。

至于如何定义“岩韵”,“岩韵”是什么?八十年代以来已经有很多的茶叶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分析,不在我们此文的讨论范围。

考据到这里,“岩韵”的信息似乎渐渐清晰了。那么,“岩韵”真是出现在1954年到1957年吗?我们这里很难去断言,历史也存在的很多的可能性,不能被随意假设,特别是在没有更多的史料和实证的情况下(这一点也很难)。对于武夷岩茶这么富有变化性魅力和丰富内涵的茶叶,在早期实践的过程中出现的概率也是很大的。就像是我们现在大家公认的乌龙茶起源,纸面上是认阮旻锡的《武夷茶歌》和王草堂的《茶说》,但是乌龙茶制作工艺实际的产生年代可能远比王草堂在的年代早得多。

而这个时期的真实的细节已经随着陈书省、姚月明等当时当事老茶人的故去而无法追溯了。

“岩韵”究竟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我们依然不会有很肯定的答案。

但是,可以概括的说,“岩韵”就是老茶师们在解放前后的茶叶工作实践中提炼出来,姚月明老师加以理论诠释,并在六十年代得以推广传播,七十年代被写入教科书,八十年代众多茶叶专家们参与,最后在九十年代至今开始渐渐的高频起来的。这条发展主线也是和武夷岩茶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岩韵”二字在实践中的起源也有可能更早。

当然,以武夷岩茶的独特魅力,此中真味,又岂是区区“岩韵”二字可以全部解读的呢?

参考文献:

[1]林心炯.武夷岩茶品质与生态环境的初步研究[D].福建:茶叶科技简报,1986

[2]姚月明等.福建名茶第一辑[M].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3]]张天福.乌龙茶的审评[D].福建:茶叶科技简报,1984

[4]教师实习茶学笔记[C].安徽.安徽农学院,1975

[5]商品检验总局.成品茶检验[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1

[6]茶叶系.茶叶审评与检验[M].安徽:安徽农学院滁县分院茶叶系,1975

[7]茶叶系.制茶学(油印本)[M].安徽:安徽农学院滁县分院茶叶系,1976

[8]福建茶叶(初稿)[M].福建:福建省农业厅,1959

[9]中茶.收茶参考资料[M].福建:中国茶叶公司福建省公司,1955

[10]王郁风.茶叶商品知识[M].北京:轻工出版社,1960

[11]福建省茶叶学会一九六三年学术年会文集[C].福建:福建省茶叶学会,1963

[12]陈椽.茶叶检验学[M].安徽:安徽农学院,1957

来源:茶业复兴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茶: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强调,“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弘扬中国茶文化很有意义。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清明到谷雨,春茶采摘忙。龚普康摄

茶,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它与瓷器、丝绸等自古以来便共同展示着中华文化的魅力。这片小小的东方树叶,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文明互动演进的生动佐证。“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是中国茶文化进一步得到世界认可的明证,中国茶将继续在全世界绽放光芒,中国茶的故事也将更加精彩。

岁月生金:博兴的中国茶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和制作茶叶的国家,茶文化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关于中国茶的起源说法较多,其中影响较大的当属唐代陆羽在《茶经》中的阐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清初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到“自秦人取蜀之后,始有茗饮之事”,北宋欧阳修在《集古录跋尾》中有“茶之见前史,盖自魏晋以来有之”一说等等,这些记载从茶源、茶饮等方面反映了中国茶的悠久历史。

茶与人共存于自然之中,中华先民对茶的认知与使用,反映出对人与自然、茶与身心关系的深刻认识。《神农本草经》记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唐末五代毛文锡的《茶谱》记载了四川蒙顶茶具有返老还童的功效,清代陈元龙编纂的《格致镜源》中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茶为万病之药”“茶能养生”“茶可解毒”等文化性表述,强调了茶在现实生活中的功效,也体现出茶与人的身心健康紧密的关联性。

两汉三国时期,人们对茶叶的功效便有了初步认知,《三国志》《吴兴记》《吴普本草》等文献对于茶叶及茶文化有记载。文献表明,当时人们形成了茶“久服安心益气”“耐老耐饥寒”等相关认识。在此背景下,茶的更多功效和意蕴受到重视,进而推动饮茶习俗和茶文化的形成和传播。

两晋时期,茶文化得以孕育和萌发。最初在我国南方地区,茶作为饮品在上层社会较为流行。随着南北官员流动,饮茶习俗逐渐北传。彼时,茶还被赋予廉洁、朴素、淡泊等人格理念,文学作品开始以茶为重要意象,佛、道、儒三家文化中也逐步融入了茶元素。

南北朝时期,茶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由于朝代更迭频繁,人口流动量增大,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得以进一步互鉴融通,为饮茶之风的盛行和茶文化的不断发展创造了条件。相较之下,南方地区的饮茶现象依然更为普遍,《坤元录》《吴兴记》《夷陵图经》《茶陵图经》《永嘉图经》等相关文献记载丰富。此外,还有许多关于制茶和饮茶的记载,《茶经》说,“采不时,造不精”;南朝沈怀远《南越志》说“茗苦涩”。《广雅》曰“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广志》曰“以膏煎之”。

唐代是茶文化的兴盛阶段,社会上制茶、饮茶普及程度日甚。人们对茶叶的开发程度加强,随着加工技术的进步,粗茶、散茶、末茶、饼茶等多种茶叶制作保存形态相应出现,《茶经》中就记载有“粗、散、末、饼者”。这一时期,茶的蒸焙、煎煮等技术愈发成熟,主要程序包括:备器、选水、取火、候汤、炙茶、碾茶、罗茶、煎茶、酌茶等。饮茶配套器具日臻完备,审美形态逐步形成。

与此同时,茶学著作不断涌现,比如皎然的《茶诀》、斐汶的《茶述》、张又新的《煎茶水记》、温庭筠的《采茶录》等,陆羽的《茶经》便是这一时期划时代的茶学专著,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明代王象晋的《群芳谱·茶谱小序》记载,茶“兴于唐,盛于宋,始为世重矣”。宋代是茶文化的鼎盛时期,茶在社会各个阶层普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茶叶种植、采制、加工各环节也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精细化和技术化程度大为提高。

宋代,“点茶”(古代沏茶方法之一)盛行,从器、水、火的选择到茶汤效果的呈现,以及煎茶人、饮茶人身心的投入与对艺术审美的凸显,都体现出当时茶文化的特色。有着深重釉色碗壁的建窑盏等茶具,以色泽对比突显茶汤之白,深受大众喜爱,极大推进了宋代陶瓷业发展。精美奢华的贡茶也是宋代茶文化盛行的一个标志。宋代北苑官焙贡茶负有盛名,从采摘鲜叶、拣择茶叶、洗涤茶叶、蒸茶、榨茶、研茶、制饼到焙茶等各个环节都精益求精。

在主流饮茶方式点茶的带动下,宋代时茶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与茶相关的习俗或观念,比如茶与婚姻礼仪、茶与养生关系等日趋丰富,同时茶也进一步成为文人创作的重要题材,与茶相关的诗词、书画十分兴盛,构成文人士大夫诗书生活与闲适情志的重要标签。同时,宋代茶学著作空前繁荣,目前可考证的宋代茶书达到30部,远超唐五代时期的14部。而以贡茶、赐茶、茶马贸易活动为代表,宋代时茶的政治属性也得以强化,茶叶成为中央政府与边疆民族地区密切联系的媒介,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

元明清时期,茶文化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对饮茶艺术性的追求和进一步大众化上,特别是明代贡茶方式的变革极大促进了饮茶文化的普及,冲泡法的流行大大强化了茶文化的群众属性,大众化成为主流,绵延传承。

同构共享:以茶为媒的互动交融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茶史悠悠,作为特殊的经济、文化载体,茶见证和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的具象表达。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马颈坳镇隘口村村民准备好“黄金茶”,迎接四方游客。孙文振摄

仅以《茶经》的记载为例,我们即可看到唐朝时各民族以茶为媒的互动交融。《茶经·一之源》云:“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关于“茶”这一名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有不同叫法,其中多个与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对茶的称呼有关,体现了茶文化为多民族共有共享。此外,《茶经》所载相关内容还表明我国古代汉族通过南方多个民族认识茶树,在学习茶树种植的基础上发展栽培与管护技术。

唐宋时期,随着“茶法”的形成、茶马互市的兴起,“以茶治边”成为中央王朝的一种边疆经略政策,至明代臻于完善。明代郎瑛在《西茶易马考》中就记载了唐代回纥“以马易茶”之事。茶马互市的另一重要见证则是绵延于世界屋脊之上的茶马古道。始于唐宋、盛于明清的茶马古道,是我国历史上运输交易茶叶和马匹的重要通道,其核心地带以云南、四川的产茶地为起点,一路向西通往拉萨、日喀则等青藏高原腹地。这条古道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促进了西南地区的经贸发展、文化交流与民族交融,成为沟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

▲油茶。中国民族报社图片库

在数千年绵延不断的制茶和饮茶历程中,我国各民族还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茶礼、茶俗。

湖南千两茶“花卷踩制技艺”历史悠久,制花卷时工人齐喊着号子,场面壮观,堪比风景;广西瑶族油茶是居住在南岭走廊山区的瑶族的饮茶习俗,是瑶族群众待客、人生礼仪的重要部分;德昂族酸茶取材于古老的大叶种茶树,茶汤嗅之微酸,品之柔涩,回味甘美,被称作“凝固的山泉”……

这些丰富多彩、底蕴深厚的茶文化习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赓续绵延,创新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遗产。

钩深极奥:茶文化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中国茶叶的传统制茶技艺主要集中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江南、江北、西南和华南四大茶区,相关习俗在全国各地广泛流布,为多民族所共享。成熟发达的传统制茶技艺及其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文化多样性,传达着茶和天下、包容并蓄的理念。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一家茶叶公司,一名工作人员在摊青。龚普康摄

中国人通过制茶、泡茶、品茶,培养了平和包容的心态,形成了含蓄内敛的品格,提升了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茶的饮用与分享是人们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以茶待客、长者为先等与茶相关的礼俗彰显着中国人谦、和、礼、敬的人文精神。陆羽在《茶经》中把茶界定为“精行俭德”的身份标签,饮茶是进行自我修养、锻炼志向、陶冶情操的重要事项。唐代刘贞亮以“茶十德”来概括茶所代表的精神品质,其中贯穿着和谐、中庸的思想。佛家以茶“悟禅机”,而道家则以茶“守清静”,佛与道的精神气质与茶的深蕴内涵融为一体。

以茶助文思、蕴诗兴,茶被认为具有清幽儒雅的品格,自古为文人雅士所喜闻乐道。从茶文化的载体来说,茶学专著、茶诗、茶词、茶曲、茶赋、茶书法、茶画、茶传说、茶谚、茶歌、茶舞、茶戏剧等,展示了茶文化的丰富形式和内容。“灵山惟岳,奇产所钟。厥生荈草,弥谷被岗。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露之霄降……”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较为完整地呈现了茶的产地、生长、采摘、择水、择器、煎煮等场景,以及作者在品饮时的审美感悟,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饮茶之道与饮茶境界。怀素的书法作品《苦笋帖》是可考的最早的与茶有关的佛门书法,也是禅茶一味的产物,虽仅2行、14字,却成为书法传世佳作。

我国的茶诗词更是数以千计,诗体多样,古体、律诗、绝句、联句、竹枝词、试帖诗、宫词以及宝塔诗、回文诗、顶真诗等,都有与茶相关的作品传世。特别是在陆羽《茶经》出现的唐代,茶诗迅速发展,超过500首,宋元明清歌咏茶事的诗词更是不计其数。今天,当我们吟诵起“起尝一碗茗,行读一行书”“或饮茶一盏,或吟诗一章”“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等诗词时,不仅深切感受到茶文化的隽永悠长,也为那种茶与人生的感悟而触动。

交流互鉴: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中国茶

茶诞生于中国,广泛传播于世界。古往今来,通过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万里茶道等,中国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相知相交、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媒介,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目前全球有60多个国家种茶,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喝茶习惯。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中国茶种、茶文化大量向世界各地传播。

据现有资料来看,中国茶种自唐文宗太和二年(828年)便传到朝鲜半岛。在新罗王朝时期,朝鲜从唐朝引入茶树并植于本土,逐渐形成与当地风俗文化相交融的茶文化。朝鲜茶学著作《东茶颂》论述了关于茶的哲学思想,尤其强调了“中和”思想,这与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密不可分。

在日本,平安时代,日本遣唐使从唐朝引入煎茶法;镰仓时代,宋朝的点茶法被日本的僧人们传到日本;江户时代,明代的泡茶法又流传至日本。日本名僧荣西于宋代两度来到中国,不仅把中国的茶籽带回日本,播种于平户岛的苇浦,还写成日本茶学名著《吃茶养生记》,对日本茶道产生了重要影响。

与此同时,中国茶还直接拉开了当今产茶大国英国和斯里兰卡茶叶种植和生产的帷幕。1780年,少量茶种已从中国运抵英国东印度公司,而向斯里兰卡的传播则可以追溯至1600年。

在传播过程中,中国茶融入各国各地风俗,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茶饮文化,“英式下午茶”便是突出代表。18世纪初,在英国王室的带动下,饮茶成为贵族追求的时尚。到18世纪中期,茶成为“全英国最流行的饮料,其销售情况超过了啤酒”。“下午茶”是英国民众的重要饮食文化,也是一种休闲文化。清代刘锡鸿在《英轺私记》中记录了18世纪英国的“茶会”,凡有要事,必有茶会。英国茶文化专家简·佩蒂格鲁在《茶设计》一书中专门介绍了英国老式茶具,展现了这些英式茶具与中国传统茶具之间的渊源关系。此外,印度拉茶、泰国冰茶、日本茶道、韩国茶礼等等,无一不是中国茶与当地文化结合的产物。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海纳百川,是中国智慧“大道至简”的体现,也展现着“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精神。茶的广袤、丰盈、包容,让它自古以来就成为与世界沟通联结的方式。当代,以“茶”为桥,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依旧意义非凡。

(作者系西藏民族大学副教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

来源:中国民族报、国家民委、北京茶世界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人类非遗“中国茶”的“茶和天下”之路怎么走?

茶,用色香味形征服人类的感官,更成为文明的使者。11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揭晓,“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上榜。12月18日,在牵头申遗的浙江,庆典活动在杭州隆重举行,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也已在浙江全境次第展开。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后申遗时代,该怎样解读“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选人类非遗?在今天的中国,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传承这些传统技艺和习俗?茶和天下,描绘的又是一幅怎样的世界文明交流融汇的新图景?

采茶工正忙着采茶(资料照片)。拍友 应天祥 摄

人类非遗:从来佳茗似佳人

回望来路,穿越千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选人类非遗是众望所归。

从宇宙洪荒走来,茶作为植物,在地球上已经存在6000万年至7000万年。从绵延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走来,茶与中国人相和相亲。

中国茶,出自空气清新、云雾缭绕的好山好水,更有赖于中国人世代传承、不断守正出新的制茶技艺。茶农依照自然规律和世传的经验种茶与管理茶园,采茶工采摘、拣选茶叶,制茶师使用炒锅、竹匾、烘笼等工具,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等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因地理禀赋和制作技艺的多元,如今,中国茶的品种多达2000多种。

在中国,1085个县3000多万茶农靠“一片叶子”走向富足。论茶叶产量和种植面积,中国均居世界第一。背靠完整的生产销售链条和雄厚的产业基础,此次申遗成功的项目包含了全国15个省(区、市)的44个子项目,涵盖多个茶类的传统制茶技艺,还包括径山茶宴、赶茶场等相关习俗,体量堪称我国历次人类非遗申报项目之最。

从来佳茗似佳人。在中国,喝茶的意义不只在于饮食、休闲,它还有一整套完备的社交礼仪甚至是关于自然和宇宙的认知。今时今日,它代表着优雅的中国生活方式的再度勃兴,也理应成为追求和谐共享的中国文明的一个形象代言人。

我们有重新审视和理解它的必要。12月1日至19日,浙江作为牵头申遗省份及入选宣传展示的主会场承办地,举办“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主题庆祝活动。“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保护论坛18日举行,人类非遗专题展也同日在中国茶叶博物馆揭幕,相关的茶文化体验周和购物节全面推开。

杭州、湖州、金华等申遗项目相关地也通过学术论坛、艺术节、专题展、购物展、文旅体验等丰富多样的互动活动和线上直播,让茶热热闹闹走入寻常百姓视野,让更多人近距离了解和体验传统制茶技艺及其深厚内涵。

活态传承:活水还须活火烹

我国于2004年8月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是第六个加入的国家。《公约》面对的是人类文化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危机,其基本理念是通过特殊的保护措施,促进非遗传统在当代现实生活中的活态存续。
2012年2月,文化部出台《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明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传承原则。

在机器生产日益渗入人类生产生活的当今,以人为本的手工劳作饱含着温度与情感,愈发值得珍惜。活态传承,意味着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结合,也意味着在变与不变中,一代人须肩负起一代人的责任,果敢地取舍,智慧地创造。

茶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拥有生产消费的完整生态系统,传统制茶技艺幸运地拥有了源头活水,拥有存续的动力与活力。而活水还须活火烹,今天我们传承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习俗,更是要一体两面,做好守正与创新两篇大文章。

守正,赋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历经千载而醇厚的文化底蕴。如深刻影响日本茶道形成的径山茶宴,从张茶榜、击茶鼓、恭请入堂、上香礼佛、煎汤点茶、行盏分茶、说偈吃茶到谢茶退堂共有10多道程序,自唐天宝元年起,由浙江余杭径山万寿禅寺传承,由住持传承给继任者,目前已传至第121代。又如香气高扬畅销东南亚的安溪铁观音,特殊的制作技艺和诀窍也在福建安溪王氏家族成员之间代代相传,已传至第13代。

创新,则赋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面对未来而开掘的胆魄勇气。拥有135年历史的北京吴裕泰茶庄,一边传承茉莉花茶制作技艺“制之惟恐不精,采之惟恐不尽”,一边不断翻新花样以满足新消费需求。茶月饼、茶粽子、茶饼干、茶蛋糕、茶爽无胶口香糖、茶味冰淇淋等“茶叶周边”琳琅满目,与国家博物馆联名开发的“四季美裕”礼盒,更成为年轻人追捧的网红潮品。创新还能拓展想象的边界,武夷山茶博园投资1.5亿元创作推出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通过艺术提炼,推动茶之文旅走向深度融合。

浙江在非遗传承传播上也在不断创新输送“燃料”,让“活火”烧得更旺。西湖龙井茶采摘和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樊生华炒茶48载,从2015年就开始去周边学校及职业技能培训单位传道授业,只为把“老祖宗留下的炒茶手艺一代代传下去”。浙江安吉对白茶手工炒制技艺采取导师帮带制,更推动非遗进入国民教育体系,纳入小学课程和教材,真正做到了留住技艺“从娃娃抓起”。

茶和天下:且将新火试新茶

探寻茶和天下的当代路径,推动中国茶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正当其时。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弘扬中国茶文化很有意义。

经历沸水冲泡,几经炭火考验才干燥固形的芽叶再次舒展在水中,奉献出馥郁的香气和回甘的美好。冲泡品饮一杯茶,是东方生活艺术里,司空见惯又简约浓缩的程式。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来自东方文明的和谐观,深刻体现在中国人制茶、泡茶、品茶的过程中,化育出平和包容的民族心态、含蓄内敛的民族品格,指向提升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传达出茶和天下、包容并蓄的文明追求。

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到当下的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今天,传统技艺制成的茶叶继续在中国拥有巨大市场的同时,都市里林立的奶茶店和它贩卖的英式红茶、印度奶茶、日式抹茶等,也同样受到欢迎。海纳百川,在茶的融通间,当代中国正欣然践行着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理念。

中国茶走向世界,已走过漫漫长路。唐朝时它就开始传入日本、朝鲜乃至南亚、东南亚,16世纪传至欧洲各国、美洲大陆、中东、俄罗斯等。在中国茶文化的直接影响下,英国、日本、韩国、俄罗斯、摩洛哥都形成了各自国家的茶文化。现在,全球至少有50多个国家种茶,有120多个国家从中国进口茶叶,全世界喜欢饮茶的人数已超过50多亿。这是“东方树叶”的神奇力量,是历史馈赠的宝贵遗产,也是今天我们倡导茶和天下的基本盘。

茶和天下,且将新火试新茶,更要趁年华。重新深刻地解读中国茶,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既有历史渊源,也有时与势在我们一边的现实机遇。

有个关于茶的当代好故事。2014年春天,习近平主席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演讲,以茶和酒作喻,讲述东西方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这启示我们,以这样的方式巧妙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茶和天下的新故事,一定能越讲越有味道,越讲越有影响。

相知相亲,尊重文明的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是当今世界各国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的最优解。围炉煮茶,其乐融融,这个冬天它在中国年轻人中悄然“翻红”,传递出社交的温情,它也像是多样文明围炉而坐相敬如宾的全新隐喻。茶和天下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来源:浙江日报。作者:包璇漪 洪滔)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779条结果 (用时 0.01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