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工夫茶是指

找到约259条结果 (用时 0.015 秒)

余悦研究员:潮州,潮州,应是"潮州工夫茶"!

  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广东考察调研时,当天下午来到潮州市,察看文物修复保护、非遗文化传承、文旅资源开发等情况。

  在与群众亲切交流中,他说:潮州文化是岭南文化的一部分,岭南文化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我曾经在福建省工作了17年半,我在福建那些年,喝茶是以工夫茶为主。

  在自媒体时代,这条热点新闻立即引爆了各类传媒,“工夫茶”也受到高度关注与谈论重点。

  而且,转发的视频中,有的写“工夫茶”,也用的写“功夫茶”,使不少人搞不清楚究竟该如何称呼,纷纷向“悦读茶书会”讨教。

  为此,我们特请著名茶文化专家余悦研究员回答大家的问题。他长期研究茶文化基本理论问题,又担任多卷本《中华茶史》的总主编,自然具有权威性。不过,余悦研究员正在出差途中,只能简要回答。

  下面是余悦研究员回答的要点。

  广东潮汕地区一带盛行工夫茶,既是传统的饮茶风俗,也是礼宾待客的第一道习俗,还是海外潮汕华侨认祖追宗的标志。

  由于热点新闻,潮州工夫茶再次受到关注,有利于茶文化和茶艺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是大好事!

  是“工夫茶”,还是“功夫茶”,不同运用,由来已久;不同意见,各持己说。如果搜索网络,可以看到相关的争议。

  不过,一个名称的确立,应该从多方面考虑,得出正确的结论。

  我的意见是:在潮州,应该称“潮州工夫茶”,才是适当的。更何况,潮州工夫茶艺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已经得到国家认同,应该成为共识!

  理由有五个方面:

  一、名称应该以首先运用为原则。

  潮汕工夫茶,是指流传并保存于潮汕中心区域及其周边地方的中国工夫茶。

  潮汕地区的饮茶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潮州八贤之一的张夔《和徐璋送举人韵》诗中写道:“燕阑欢伯呼酪奴,鸾旌凤吹光寒儒。”(见《潮州三阳图志辑稿.卷之四.艺文志》)。“酪奴”是茶的别称,诗写酒宴之后进茶助兴。张夔是政和七年(1117)进士,可见当时潮汕地区饮茶情景。

  至明代,潮汕饮茶已渐次成风,并较多见诸文字记载:

  正统年间,潮阳教谕周泰《治平寺》诗云:“僧童煮茗烧红叶,游客题诗扫绿苔”(载顺治《潮州府志.卷十一》)。

  嘉靖十一年(1532年),状元林大钦《斋夜诗》云:“扫叶烹茶坐复行,孤吟照月又三更。城中车马如流水,不及秋斋一夜情”。(载《东莆先生文集.第五卷》)

  嘉靖《重刻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梳妆意懒》出有句:“安排扫厝点茶汤”,《闺房寻女》出有句“不见益春点茶汤”,万历《重补摘锦潮调金花女大全》《借银往京》出有句:“讨茶来食”。

  至清代,“工夫”与烹茶方法联袂,称“工夫茶”。

  最早采用文字“工夫茶”称此泡茶法的,是1793年至1800年任广东兴宁典史的浙江人俞蛟(1751-?)。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俞蛟《潮嘉风月记.工夫茶》,全文照录:

  “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形如截筒,高约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壶出宜兴窑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咀曲柄,大者可受斗升许。杯盘则花瓷居多,内外写山水人物,极工致,类非近代物,然无款识,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炉及壶盘各一,唯杯之数,则视客之多寡。杯小而盘如满月。此外尚有瓦铛、棕垫、纸扇、竹夹,制皆朴雅。壶盘与杯旧而佳者,贵如拱璧,寻常舟中不易得也。先将泉水贮铛,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闽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非拇战轰饮者得领其风味。余见万花主人,于程江月儿舟中题《吃茶诗》云:“宴罢归来月满阑,褪衣独坐兴阑珊。左家娇女风流甚,为我除烦煮凤团。小鼎繁声逗泉响,逢窗夜静话联蝉。一杯细啜清于雪,不羡蒙山活火煎。”蜀茶久不至矣。今舟中所尚都惟武夷,极佳者每斤白镪二枚。六篷船中食用之奢,可想见焉。”

  俞蛟对潮汕工夫茶的记述,与现在流行程式几近一致。可见,最迟在乾隆年间,潮州地区的工夫茶冲泡方法业已形成规范。《潮嘉风月记.工夫茶》,为茶学界所公认的有关“工夫茶”的最早记录。

  命名一般以初始名为准,也就是说:“工夫茶”是初始名,应该作为命名的依据。

  需要说明的是:陆廷灿《续茶经》成书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其卷下“茶之出”引《随见录》有记:武夷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此处“工夫茶”,是指茶种,因制工精细得名,并非品饮艺术。故专指茶艺的“工夫茶”,以俞蛟文章为首见。

  二、名称应该以名实相符为内核。

  工夫茶,并不单指泡茶过程,而是包括泡茶、饮茶,以及所费心思、所处心境的统称。工夫茶不能简单理解其为泡茶技艺,而是潮汕地区茶文化的一种复合呈现。

  潮汕工夫茶的主要程式有:茶师净手、茶具讲示、泥炉生火、砂铫掏水、榄炭煮水、开水热缺罐、再热茶盅、茗倾素纸、壶纳乌龙、甘泉洗茶、提铫高冲、壶盖刮沫、淋盖去沫、烫杯滚杯、低洒茶汤、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敬请品味、先闻茶香、和气细啜、三嗅杯底瑞气圆融等二十一项。

  翁辉东著《工夫茶》,有自序,概说;茶之本质;取水;活火;茶具(依次详说茶壶、盖瓯、茶杯、茶洗、茶盘、茶垫、水瓶、水钵、龙缸、红泥火炉、砂铫、羽扇、铜箸、锡罐、茶巾、竹箸、茶桌、茶担);烹法(依次论述治器、纳茶、候汤、冲点、刮沫、淋罐、烫杯、洒茶、品茶)等,记述细致,眉目清晰。

  清代俞蛟《梦厂杂著.工夫茶》指出:“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俞蛟之说,可谓一语中的。只有采用“工夫茶”,才能名实相符。

  三、名称应该以语言实际为体现。

  书面语言,由于文字已经固化,是最清晰明确的。

  在文字表意之中,“工”、“功”是有区别的。

  工,《说文解字》:“工,巧饰也,象人有规矩也。”徐锴注曰:“为巧必遵规矩、法度,然后为工。”段玉裁注曰:“凡善其事曰工。”

  功,《说文解字》:“功,以劳定国也,”《尔雅》云:“绩、勋:功也。”

  “工”、“功”的原始意义,区别一目了然。两者不可混用,例如:《论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句,“工”绝不能代之以“功”。

  在文字表意之中,“工夫”、“功夫”也有区别的。

  “工夫”、“功夫”,虽然不乏通用的实例,但区别仍然存在。如果混用,必然导致概念不清,指向不明。

  我从1975年起研究朱熹,已用45年。宋明理学家把“工夫”一词,作为哲学范畴来使用。例如:《朱子语类.卷六九》云:“谨信存诚是里面工夫,无迹。”朱熹还有“穷理工夫”、“涵养工夫”之说。明代王阳明《答友人问》云:“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这一个工夫,须着此两个字,方说得完全无弊病。”黄绾《明道篇.卷一》去:“以致知示工夫,以格物示功效”;钱德洪《论学书》去:“见在工夫,…….....此即行著司察、实地格物之功也”。黄、钱之话,“工”、“功”联用是有差别的。可见,“工夫”范畴是对主体整个现实活动的哲学概括,显示更深积功累行,涵养心性修养工夫。此类“工夫”,绝对不能代之以“功夫”。

  同样,表现武打为主的故事片称为“功夫片”。此处的“功夫”特指武术,绝不可以“工夫”代替。

  在文字表意之中,“工夫茶”、“功夫茶”也是有区别的。

  前面谈到,专指品饮之“工夫茶”,最早文字记载见于清代俞蛟《梦厂杂著.工夫茶》。其后,寄泉《蝶阶外史》、徐珂《清稗类钞》等文献资料,多称“工夫茶”。

  书面语言表明,采用“工夫茶”具有权威性。

  四、名称应该以当地习惯为遵循。

  当地习惯使用情况,应以大家的语言称谓为依据。

  清中期以后,“工夫茶”作为型种遗存,流行于潮州及其周边地区。而潮汕地区的传统叫法,是“工夫茶”。

  按潮汕话声韵分部,“工”属“江”韵,“功”属忠韵。

  潮州方言中,“工”(gāng,读如“刚”)与“功”(gōng,读如“攻”),读音截然不同。

  “工夫”与“功夫”的含义,也不一样。“工夫”指精细,例如:“某某人过工夫”,意思是某人为人处世十分精细、周到。这里的“工夫”,绝对不能用“功夫”代替,就像“工笔画”不能说成“功笔画”一样。而“功夫”,则指本领、造诣,如唱功、扇子功。

  根据潮汕话中的发音,非常明确是“工夫茶”,并不是“功夫茶”。而且,“工夫”和“功夫”在方言中的含义并不相同,所以不会有混淆的可能。

  潮汕话中的”工夫“,也多表达时间的概念。但还暗含了“花心思“的概念,作形容词用。例如:“伊指个人办事过工夫”,指人办事用心、认真,和技巧并无关系。而“功夫”,最直接的含义就是“武术”,但很少有用于表达技巧技艺的含义,后者多用“看(kan)课”表达。在潮汕话中,“工夫”二字并不用来强调“技巧、技能”。

  作为茶道,“工夫茶”含有器具精巧、方法精致、物料精绝、礼仪周全等涵盖物质与精神多层面因素。因此,用“功夫”不能表达潮州茶道的精致讲究,应以“工夫茶”来指称。

  当地的语言习惯,并不等同于普通话。在普通话中,“工”“功”同音,《现代汉语词典》把[工夫]、[功夫]合为一个条目。其释义为:①时间(指占用的时间);②空闲时间;③(方)时候;④本领,造诣。共四个义项,但又说明:“注意①②③多作‘工夫’,④多作‘功夫’。”如果把普通话释义简单套用,未必符合当地的语言习惯实际。

  潮州当地的口耳相传,表明工夫茶作为起自宋代,至今仍然保留完好的“活化石”,拥有特殊的民俗意义。

  五、固有名称的运用并不具有排他性。

  “工夫茶”是指“潮州工夫茶”,除了特定语境下的例外。“工夫”茶,“工夫茶”,二者含义相距甚远,不能以前者的存在而否定后者。潮州人叫“工夫茶”,你非要说叫“功夫茶”,只会贻笑大方。

  有的认为:“工夫茶”是茶叶名,“功夫茶”是茶艺名。应该是茶叶名在先,茶艺名在后。其实,两者并不具有排他性。他们列举的依据,我们一一来看看:

  其一、作为茶叶名的工夫茶,庄晚芳在《茶史散论》中叙之颇详。工夫茶原是武夷岩茶的一个茶名。武夷岩茶以茶产地之岩名为名,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工夫之上又有小种,则以树名为名,不可多得。1753年刘靖《片刻余闲集》又提到:“岩茶最高者曰老树小种、次则小则、次则小种工夫,次则工夫,次则工夫花香……”根据所说,“工夫”原名以岩为名,是武夷岩茶中之最佳者,小种则以树为名,是工夫茶的最佳者,但后来随着武夷岩茶商品生产的发展,“工夫”、“小种”这两个花色品种被茶商用来作武夷茶的两个商品茶名了。

  1840年后,随着五口通商,武夷岩茶外销畅旺,供不应求,各地群起仿制,且简化工艺,采取以红边茶为准,青叶为凉晒后,经过揉捻堆积,再用日晒加工而成,这些茶事实上已成了红茶。随着红茶之名逐渐在市场上为外商所接受,原先统称“工夫茶”和“小种茶”的红色乌龙茶便正式改名为“工夫红茶”和“小种红茶”,并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我国条红茶的两个专用茶名。其中小种红茶专指产于武夷山桐木的条红茶,工夫红茶泛指产自各地的条红茶,故有闽红工夫茶、祁红工夫茶、滇红工夫茶等名,因此,当今茶学辞书中,只有工夫红茶之名而无工夫茶之称。


  其二、工夫茶制作工艺在“工夫”二字。“工夫”指茶鲜叶原料红嫩,制工精湛;萎凋均匀、揉捻充分、发酵适度、毛火高温、松烟熏烘,低温慢焙,精制加工十分细致,程度复杂颇费工夫,制造红茶时“鼎中笼上炉火旺,心闲手敏工夫细”,因此得名工夫茶。

  上面所引用的诗句,作者是清代著名茶僧释超全(1627-1712),俗名阮旻锡,同安人。他在《武夷茶歌》有“近时制法重清漳,漳芽漳片标名异。如梅斯馥兰斯馨,大抵焙得候香气。鼎中笼上炉火温,心闲手敏工夫细”的诗句,指当时的制茶,注重“清漳”(漳州的雅称)之法。武夷岩茶既炒又焙,其制作工艺出自漳州,异于闽北的“小龙凤团”,也异于绿茶、红茶的制法,而显出其细致的工夫。他还写道:“终朝采采不盈掬,漳人好事自珍秘。”

  其三、闽南、粤东的工夫茶始于明末闽南厦门一带,而后传到潮州(见《潮州府志》)。最早记载品饮工夫茶的文字,是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龙溪县志》中的《风俗》:“灵山寺茶俗贵之,近则远购武夷茶,以五日至,至则斗茶,必以大彬之壶,必以若深之杯,必以大壮之炉,扇必以馆溪之蒲,盛必以长竹之筐。凡烹茗,以水为本,火候佐之,水以三叉河为上,惠泉次之。穷山僻壤,亦多耽此者,茶之费,岁数千。”其中所述从茶叶、茶具到择水、火候,与闽南、粤东的工夫茶十分接近。

  其四、功夫茶是一种新型的泡饮方式,最早文字记载功夫茶泡茶法的,是清初彭光斗,他记述了龙溪(今漳州)人迷恋于小壶小杯喝乌龙茶的生动经历。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永安知县彭光斗在其《闽琐记》中记载:“余罢后赴省,道过龙溪,邂逅竹圃中,遇一野叟,延入旁室,地炉活火,烹茗相待,盏绝小,仅供一啜,然甫下咽,即沁透心脾,叩之,乃真武夷也!客闽三载,只领略一次,殊愧此叟多矣”。一啜难忘,足见闽南功夫茶的独特魅力。

  施鸿保完稿于1858年的《闽杂记》写道:“漳泉各属,俗尚功夫茶。茶具精巧,壶有小如胡桃者,曰孟公壶,杯极小者名若琛杯。茶以武夷小种为尚,有一两值番钱数圆者。”

  祖籍漳州的台湾史学家连横(1878-1936)在《雅堂先生文集》中说:“台人品茶,与中土异,而与漳泉潮相同,盖台多三州人,故嗜好相似。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最早采用文字“工夫茶”称此泡茶法的,是1793年至1800年任广东兴宁典史的浙江人俞蛟(1751-?),他在《梦厂杂著·潮嘉风月记》中说:“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他称要用紫砂壶、小杯、崇尚武夷茶等等。这些描述的泡茶方式一如漳州,但他的记载晚于彭光斗《闽琐记》30多年,可见传承的渊源关系。

  上面四个方面的材料,都不足以排除“潮州工夫茶”的说法。

  从一、二来看,无论茶叶采用“工夫”之名,还是制茶工艺需要“工夫”,都不能排除茶艺使用“工夫茶”。因为一词多义,是中国语言、文字的惯例。就是从茶事来说,也是随处可见。例如:“茶”这个字,就是多义:茶树、茶叶,都可以用一个“茶”字表达;喝的茶,喝的水,也可以用一个“茶”字指称。又如:“乌龙茶”,可以指茶类,也可以指具体的茶叶。

  从三来看,《龙溪县志》中的《风俗》,只记情景,并无命名。情景相似,而名称不同者有之,名称相同者也有之。究竟如何,今人难料。从四来看,清乾隆年间的彭光斗在其《闽琐记》中的记载,仅写事实,未作评判。《雅堂先生文集》,亦是如此。至于施鸿保于1858年的完稿《闽杂记》,写得很清楚:“漳泉各属,俗尚功夫茶。”也就是说:漳州、泉州称“功夫茶”。但是,也不能因此不许别人称“工夫茶”吧!

  本来,名称之争,来历如此,不足为怪。但是,如今成为社会关注,不得不发表浅见。

  孔子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为了工夫茶事业成功,我们不得不说!

  王阳明说:“合得本体是工夫,做得工夫是本体”(《传习录》)。“工夫”即“本体”。

  工夫茶需要哲学的领悟,才能得其神、精其艺!

  原标题丨潮州,潮州,应是"潮州工夫茶"!一一余悦研究员回答"热点新闻"引起的新疑问

  注:内容来源悦读茶书会,作者旷达斋,内容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工夫茶是什么茶?

工夫茶,源于福建,盛行于闽南、广东潮汕和台湾乃至东南亚一带,并由此形成闽式、潮式和台式三大“流派”。它的沏泡与品饮,绝不仅限于解渴提神等生理需求层面的满足,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并蕴含着为人处世之道,简单而深刻。

“工夫”,更多在茶外。

不论在不在福建,

千千万万茶人也都喝“工夫茶”!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

是“工夫茶”,

还是“功夫茶”?

“工夫”、“功夫”傻傻分不清楚。

《三联生活周刊》曾在《你所不知的潮汕工夫茶:一脉相承的事实茶道》一文里,深究过这个问题:

什么叫工夫?一般有四解:工程和劳力,素养,造诣,空闲时间。

不得不提的是“工夫”和“功夫”之别。在潮州话中发音都不同,一个念“工(gang)夫”,一个是“功(gong)夫”,完全不一样。

而宋明理学家将“工夫”作为哲学范畴来使用。朱熹尚有“穷理工夫”、“涵养工夫”说。王阳明《答友人问》云:“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这一个工夫,须着此两个字,方说得完全无弊病。”黄绾《明道篇·卷一》云:“以致知示工夫,以格物示功效。”“工”、“功”联用差别显著。

可见“工夫”范畴是对主体整个现实活动的哲学概括,显示理学家积功累行,涵蓄存养心性之修养工夫。此类工夫,绝不能代之以“功夫”。

专指品饮的“工夫茶”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清代俞蛟《梦厂杂著·潮嘉风月》:“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

结论是:从词义和文字记载考证,潮汕地区应写作“工夫茶”。

但如果用“潮汕工夫茶”推演“闽南工夫茶”,逻辑上有所牵强。我们要尊重不同地区的方言和使用习惯。

在福建地区来说,提到冲泡手法和饮茶习俗时,写作“功夫茶”。

闽粤“工夫茶”,

有啥不一样?

从起源来看,按照庄任在《乌龙茶的发展历史与品饮艺术》一文中描述的来看,是一脉相承的,首先行于武夷,再及于闽南、潮州↓↓↓

庄任在《乌龙茶的发展历史与品饮艺术》一文中,根据清康熙五十六 (1717)年王草堂的《茶说》、释超全的《武夷茶歌》和阮晏的《安溪茶歌》,推断乌龙茶创始于17世纪中后期,即明代中后期,适于乌龙茶的工夫茶品饮方式也随之兴起,首先行于武夷,再及于闽南、潮州。

工夫茶艺传到潮州后,与当地的精致习性结合,从原先较大的茶杯改成更小的茶杯,并与崇商的习性结合,变成商业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和纽带。

从泡法来看,是共通共融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按照《潮州工夫茶艺冲泡技术规程》的规范,工夫茶泡法21道程序如下:

备器(备具添置器)→生火(榄炭烹清泉)→净手(茶师洁玉指)→候火(扇风催炭白)→倾茶(佳茗倾素纸)→炙茶(凤凰重修炼)→温壶(孟臣淋身暖)→洗杯(热盏巧滚杯)→纳茶(朱壶纳乌龙)→高注(提铫速高注)→润茶(甘泉润茶至)→刮沫(移盖拂面沫)→冲注(高位注龙泉)→滚杯(烫盏杯轮转)→洒茶(关公巡城池)→点茶(韩信点兵准)→请茶(恭敬请香茗)→闻香(先闻寻其香)→啜味(再啜觅其味)→审韵(三嗅审其韵)→谢宾(复恭谢嘉宾)。

再看福建功夫茶,以十八道茶艺为例:

焚香静气,活煮甘泉→孔雀开屏,叶嘉酬宾→孟臣沐淋,乌龙入宫→高山流水,春风拂面→乌龙入海,重洗仙颜→玉液回壶,再注甘露→祥龙行雨,凤凰点头→珠联璧合,鲤鱼翻身→捧杯敬茶,众手传盅→喜闻幽香,鉴赏佳茗→三龙护鼎,初品奇茗→再斟流霞,二探兰芷→二品云腴,喉底留甘→三斟石乳,荡气回肠→含英咀华,领悟岩韵→君子之交,水清味美→名茶探趣,游龙戏水→宾主起立,尽杯谢茶。

茶为国饮:礼之用,“和”为贵。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国是茶的故乡。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因而“工夫茶”常作为宴请招待各国政要的茶品出现在各种重要场合。

万丈红尘一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一杯“工夫茶”的“和”意,客人品得出,世界也体味得到。

著名作家林语堂说:

“只要有一只茶壶,中国人到哪儿都是快乐的。”

“捧着一把茶壶,中国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质的精髓。”

明末清初,宜兴等地的紫砂壶成批被带入闽南地区,紫砂壶与武夷山运回的乌龙茶一见钟情,加上江西景德镇精制的小茶杯,于是功夫茶应运而生。

闽南功夫茶,是功夫茶活着的历史样本。它植根于民间,有许多人家,五代、四代、三代传承泡饮功夫茶,呈现群体传承的显著特征。

福建是乌龙茶的故乡,有1000多年的茶文化历史,茶叶是最能代表福建特色的“茗片”之一。他在闽东工作期间,亲自设立地区茶业管理局,并恢复九县市茶业局,担任福建省长时期,规划了七大千亿产业集群,茶产业名列榜首。

闽茶发展也不负众望。2018年,福建茶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000亿元,2019年这个数字达到了1200亿元。2020年的目标是达1300亿元。

工夫茶,源于武夷

追根溯源,“工夫茶”原指武夷茶,因制法讲究见工夫而得名。

明末僧人释超全《武夷茶歌》云:“如梅斯馥兰斯馨,大抵焙时候香气。鼎中笼上炉火温,心闲手敏工夫细。”武夷茶品质之优正是得益于它精细的制作工夫。

在往后清人的著述中,“工夫茶”就非常具体地指向武夷岩茶。譬如,陆廷灿《续茶经》引《随见录》:“岩茶,北山者上,南山者次之。南北两山,又以所产之岩名为名,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工夫茶之上,又有小种,则以树名为名,每株不过数两,不可多得。”

可见,是品质,是制茶工夫成就了武夷茶的“工夫茶”之名。

直到今天,以武夷岩茶为代表的福建乌龙茶,其独树一帜的“岩韵”,除了天赐的产地环境外,与精湛考究的制作技艺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烘焙这道工序,十分考验工夫,故梁章钜盛赞道:“武夷焙法,实甲天下”。

工夫茶,闽中最盛

“工夫茶,闽中最盛。”工夫茶这一雅俗共赏的品饮方式,因深植于寻常百姓生活而得以深远流传,且历久弥新。工夫茶在福建省境内极其盛行,在社会各阶层中蔚然成风,是闽人最大众化也最偏爱的品茗方式。

所谓工夫茶,其主要特点为小壶小杯,几乎添满茶叶慢慢品尝茶香。

闽南人把喝茶称为“呷茶”,不论是待客迎宾,还是谈事谈生意,都会请你坐下先“呷”一杯茶。“呷”的字面意思是“小口喝,吸饮”,闽南语里的意思则是“吃”。望文生义,“呷茶”充满了闲情逸致,这样慢泡细品的饮茶方式似乎是当今快节奏生活的逆行。于是,当茶在盖瓯里泡开、斟出香馥的茶汤时,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气氛也渐渐融洽起来,大有“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的情怀。

拿铁观音来说,就有泡茶八步骤:

一曰白鹤沐浴,讲的是洗杯;二曰乌龙入宫,讲的是落茶;三曰悬壶高提,讲的是冲茶;四曰春风拂面,讲的是用杯盖刮沫;五曰关公巡城,讲的是倒茶;六曰韩信点兵,讲的是点茶;七曰赏色嗅香,讲的是看茶汤闻茶香;八曰品啜甘露,讲的是喝茶。

其他茶类如大红袍、正山小种、白茶、坦洋工夫等,基本也是在慢工夫中享受茶的美味和愉悦。

福建境内饮茶风习相传,人们在长期的饮茶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品茗经验,养成了功夫茶的民俗,与“功夫”同音的还有“工夫”,在全省范围内拥有了与工夫有关的茶名。

如坦洋工夫,坦洋工夫茶曾在1915年荣获巴拿马世界博览会唯一茶类金奖,其发源地福安市坦洋村,青山绿水,风景秀丽,虽为多省人聚集之地,但大家和睦相处,极为温馨,在品尝工夫茶中享受着人间的乐趣。

还有政和工夫茶,此茶以政和大白茶为主体,此茶条索肥重,味美而润喉,防病治病功效十分了得,政和村民风朴实,当地人无比憨厚踏实,热情好客,勤劳而智慧,“政和”顾名思义就是政通人和。另有白琳工夫茶,原产、集散于福鼎白琳。

工夫茶,潮汕很“潮”

闽北武夷山产的岩茶及其制法、泡饮法,率先在闽南流传开,再一路南下,蔓延至同漳州接壤的潮汕地区,而作为泡饮方式的“工夫茶”在清代的文字中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经典者如俞蛟《潮嘉风月记》、寄泉《蝶阶外史》、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类》、翁辉东《潮州茶经·工夫茶》等等。

闽南潮汕虽分属闽粤两省,但地缘相近,且有很大一部分潮汕人的祖籍在福建,因而两地在语言、风俗、民间信仰、饮食习惯上都非常相似,甚至完全相同,与福建工夫茶一脉相承的潮州工夫茶便是最好的证明。

潮汕地区自古也产茶,如时下备受爱茶人亲睐的凤凰单丛(乌龙茶),但在过去至少清中期以前,这一带所产之茶不足以供本地人饮用,故地方文献中多见“潮俗不甚贵茶,所给多闽产”之语。

工夫茶在潮汕风靡的同时,也日益融入了当地文化元素,演化成为别具一格的本土文化,这充分体现在器具及泡饮程式上。

据潮州著名茶文化学者陈香白归纳,正宗的潮州工夫茶,仅茶具就有茶壶(孟臣罐)、盖瓯、茶杯(若深杯)、茶洗、茶盘、茶垫、水瓶、水钵、龙缸、红泥火炉、砂铫、羽扇、铜筷、锡罐、茶巾、竹筷、茶几、茶担等18种且缺一不可,烹法则更细致讲究了。

潮州茶文化学者林宇南在《潮州工夫茶艺冲泡技术规程》的基础上总体归纳成中华工夫茶八段21式行茶法。

工夫烹法八段:1、治器 2、纳茶;3、候汤;4、冲茶;5、刮沫;6、淋罐;7、烫杯;8、洒茶;

共有21道程式:备具添置器、榄炭烹清泉、茶师洁玉指、扇风催炭白、佳茗倾素纸、凤凰重修炼、孟臣淋身暖、热盏巧滚杯、朱壶纳乌龙、提铫速高注、甘泉润茶至、移盖拂面沫、高位注龙泉、烫盏杯轮转、关公巡城池、韩信点兵准、恭敬请香茗、先闻寻其香、再啜觅其味、三嗅审其韵、复恭谢嘉宾。

工夫茶“四宝”

饮用工夫茶的组合茶具,亦称“烹茶四宝”,由罐、壶、杯、炉四件组成。质地或陶,或瓷,古朴雅致,其形各异。清代袁枚《随园食单》评价道 :“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

工夫茶初时茶具众多,《清代述异》曰:“工夫茶器更为精致,炉形如截筒,高约一尺二三寸,经细白泥为之。壶出宜兴窑,圆体扁腹,努嘴曲柄,大可受半升许。盘杯则花磁居多,内外写出山水人物,极工致……杯小盘大如月,此外尚有瓦镭、棕垫、纸扇、竹夹,制者朴雅。”

在饮茶进程中,功夫茶具由十余件简化到实用的四件,即孟臣壶、若琛杯、玉书茶碨、汕头风炉。因茶具精美贵重,故云“四宝”。

01.

孟臣壶

又称“孟公壶”、“孟臣罐”。紫砂饮具,用于冲泡乌龙茶。

宜兴惠孟臣制,多为赭石色,壶小如香橼,容水50毫升,器底刻有“孟臣”钤记。

清代施明保《闽杂记》:“漳泉各属,俗尚工夫茶,茶具精巧,壶有小如胡桃者,名孟公壶。”其标准是“小、浅、齐、老”。

“小”指的是容量少;“浅”指的是壶小水浅能酿味,能翻香,不蓄水,会翻泡;齐指的是壶嘴、口、把三点都平成一线,制作精细;“老”指的是器物古者为贵,使用时间越长越好,“锈”厚时香重。

02.

若琛杯

又称“若琛瓯”。白瓷质饮具,盛放工夫茶茶汤用。

相传为清代江西景德镇烧瓷名匠若琛所作。为白色翻口小杯,杯沿常有花纹,杯身有山水字画,杯底书“若琛珍藏”。

清代张心泰《粤游小识》:“若琛所制茶杯,高寸余,约三四器,匀斟之。”1832年的《厦门志》记载:“俗好啜茶,器具精小,壶必孟臣壶,杯必若琛杯。”茶谚云:“茶三酒四玩二。”品饮以三人为宜,三杯如“品”字。

因清代景德镇仍有仿定窑制作,故若琛杯有“纯白定瓯”之称。现时多用景德镇和广东枫溪出品的白瓷小杯。

03.

玉书茶碨

又称“玉书碨”。煮水器具,赤色,扁形,薄瓷质,容水200毫升。

闽南、粤东和台湾省人称瓷质水壶为“碨”,产于广东潮安者最著名,能耐冷热急变,保温,便于观察煮水的变化过程。

“玉书”的解释有二:一说水壶设计制造者的名字;二说壶出水时宛如玉液输出,故称“玉输”,因“输”字不吉利,取其谐音为“玉书”。

使用时,置于潮汕风炉上急火烧之,水开时,碨盖一开阖,卜卜有声,此时即可冲泡茶叶。

04.

汕头风炉

又称“潮汕烘炉”。煮茶燃具,黏土烧制的红泥小火炉,高温下遇水炉体不裂。

外形如鼎,通红古朴,长形,高约20厘米,置炭的炉心既深又小,有盖有门,通风性好。

汕头风炉是玉书茶碨的配套器具,由风炉改进而来,其炉口大小与碨底相称,燃料用白炭,更考究者用橄榄核炭,富香,可形成急火。

“烹茶四宝”演变至今,使得茶艺泡茶多彩纷呈,茶具的使用也增加了许多技法,泡茶成为了一项外行人觉得有趣、内行人觉得能提高修养的茶艺生活。

一壶好茶一弧月,爱物寓情,恋茶及物,一炉一炭也能消磨浮生,欢喜自知。

来源:泽青茶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工夫茶 VS 功夫茶

“工夫茶”和“功夫茶”是不是一回事呢?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今天咱们正本溯源,解释一下“工夫茶”和“功夫茶”。有人认为,工夫茶、功夫茶都是指好茶;工夫茶、功夫茶都是指泡饮的技巧;工夫是指茶,功夫是指冲泡技巧等等。那么,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大致来说,工夫茶指的是一种品质较好的茶叶,功夫茶是我们现在常见的闽粤一带的饮茶技艺。一、“工夫茶”是指茶叶

“工夫”这个词最早的含义是做工的人,还是多义词,有时候指时间,比如东晋时期葛洪在《抱朴子•遐览》里写道:“艺文不贵,徒消工夫”,指的是时间的意思;有时候还指本领,比如宋代陆游《夜吟》有“六十余年妄学诗,工夫深处独心知”,指的是造诣本领。

到了清代,闽粤武夷一代的文献开始有“工夫茶”的出现,指的是一种茶叶。清代雍正时期的福建崇安县令刘埥在《片刻余闲集》中写到:“武夷茶高下共分两种:……岩茶中最高老者曰老枞小种,次则小种,次则小种工夫,次则工夫,次则工夫花茶,次则花香……”说明在当时“工夫”就是指茶之名称,还是较珍贵之茶。

清代僧人释超全在《武夷茶歌》中说:“如梅斯馥兰斯香,大抵焙得候香气。鼎中笼上炉火温,心闲手敏工夫细”,意思是说他看到的武夷佳茗,是靠“工夫细”制出来的,这里的“工夫”指的是力气、时间之意,后来逐渐引申为花费工夫做出的好茶。

当代吴觉农先生主编的《中国地方志茶叶资料选辑》记载:武夷岩茶与红茶都有称为工夫茶的品种。民国之后,岩茶就没有冠以“工夫”字眼了,“工夫”则全指红茶。

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经•红茶篇》中,将红茶分为正山小种、小种红茶、红碎茶三大类,且按地域分为:闽红工夫、祁门工夫、休宁工夫、川红工夫、滇红工夫等等。

▲潮汕功夫茶学者林宇南先生提供的功夫茶茶具图片

今天,一些福建红茶也依旧常用“工夫”一词,这里“工夫茶”指的是一小部分优质红茶,也可以理解为在制作的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下了大“工夫”,所以称之为“工夫茶”。

二、“功夫茶”是指泡茶之法

“功夫茶”是指的一种泡茶方法。清代俞蛟所编写的《潮嘉风月记》开篇写道:“功夫茶,烹治之法”,写的主要是饮茶时的炉、壶、杯等,后半篇则是泡法技巧。这说明“功夫”二字是指泡技,而不是指茶叶。

当代茶圣吴觉农指出:在潮州方言中,“工”音“刚”,“功”音“攻”。闽南话中的“工”、“功”的音与潮州相同。义也不一样:“工”即力气、时间,“功”为武功、本领、火功。这就说明在茶叶范畴“工夫”与“功夫”是两个含义。如今盛行的闽式、粤式、台式功夫茶,也完全是指冲泡技法。

“功夫茶”里的功夫,指的是时间的意思。泡功夫茶,本身工序繁琐,所以花费的时间自然就比较长。“功夫茶”的冲饮精细讲究,衍生出“茶艺”泡法,现在很多“茶艺班”学的也是“功夫茶”这一套。

▲闽式功夫茶艺创始人吴雅真老师

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工夫茶”和“功夫茶”这两个词的语义也慢慢的重叠和模糊。不光是喝茶这件事,在日常生活中“功夫”和“工夫”也是使用混乱的重灾区,从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来说,“工夫”一词主要指的是做事消耗的时间,而“功夫”的内涵更偏向技艺、技巧的方面。但是,这两个词在辞典中也明确表示有混用的情况。所以,如果看到有人乱用这两个词的话,也不必太较真儿的去理论。对此如果你有什么看法和高见,可以留言告诉我们,大家一起探讨,共同提高!

来源:茶馆网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54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