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法国茶文化

找到约780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普洱茶蝶变:经典茶文化引领产业升级

《经典熟茶产业发展白皮书》节选文章之五

普洱茶在某种程度上是幸运的,由于外销市场的兴起,可谓自70年代起,落后的产业就跟先进的消费市场接轨,从香港的大众口粮茶,到西方社会热销的保健茶,再到台湾人玩的文化普洱、投资收藏普洱,普洱茶越来越脱离“低级趣味”,向着更高的精神世界升级。也就是,在强劲的外需拉动下,普洱茶完成了由普通饮品,向带有神奇光环的健康饮品,再到被文化深度包装的文化普洱,被投资收藏理念镀金的金融普洱之“阶层跃升”,在不断华丽转身的同时完成产业升级。

外需驱动产业升级:普通饮品(1973—1979,香港市场拉动)→健康饮品(1980—1995,日本、法国市场拉动)→文化普洱、金融普洱(1996—2002,台湾市场拉动)

2003年起,普洱茶热登陆大陆,进入了内需驱动产业发展新时期。广东资本取代了港台茶商,成为了普洱茶产业最大的推手,并与云南本土势力深度合作,开启了普洱茶全新的产销格局,由过去的普洱茶产在云南,销在香港、日本、法国,文化兴起在台湾,变成产在云南,消费在珠三角,藏在东莞,以广州芳村为根据地,辐射全国市场。而海外市场逐渐边缘化,相对于国内大市场,香港、台湾、法国与日本等传统市场销量已经占比很小,港台商人虽然在老茶市场有话语权,但交易量最大的还是新茶与中期茶,广东人与云南人办的全产业链品牌茶企,占据了市场主流位置。

内需驱动产业升级:市场炒作期(2003—2007,天量资金砸向普洱茶,凭借“广东资本+云南资源+珠三角消费市场”的深度结合,许多茶企完成了原始积累)→品牌建设期(2008—2013,淘了第一桶金的云南人、广东人纷纷打造品牌,云南人靠资源、技术、政策创品牌,广东人靠资本、渠道与资源创品牌)→全产业链品牌形成期(2014—2019,创牌成功的茶企,纷纷走上下游资源深度整合之路,在积极开拓市场的同时,建立供应链,将资产做重)→跨界产业链生态整合期(2020—未来,由传统茶向“大健康+文旅”延伸,建立以茶为主题的食品、保健品、药品、康养、文旅五大产业生态圈,熟茶融入“全生活”消费场景)。

概言之,从产品形态来看:

普通饮品→健康饮品→文化普洱、金融普洱→康养普洱

从产业发展来看:

外贸出口基地期→市场炒作期→品牌建设期→全产业链品牌形成期→跨界产业链生态整合期

(一)熟茶的三个时代

1973——1995 健康饮品时代(价廉物美、具备保健功能的土特产)

1996——2019 品鉴收藏时代(品饮、鉴赏、收藏、投资)

2020起 康养文旅时代(熟茶的“全生活”,融入老百姓的各种生活场景)

(二)熟茶的六次超级大机会:

1973成品直接出口:香港茶商在东南亚用越南等地便宜原料做普洱茶,广东发水茶竞争不过,造成外汇流失。外经贸部让云南省公司用云南优质的廉价原料直接生产成品,出口香港,为祖国多挣外汇。

80年代出口热:与西方主流健康价值接轨,推动技改与科研、小袋包装三大升级。小包装,现代视觉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

90年代文化热:投资、收藏市场启动。

21世纪初的炒作热:大陆市场崛起。

2015年以来的熟茶2.0热:高端熟茶、国民熟茶、新茶饮熟茶(小青柑、茶化石)等纷纷兴起。

2020年以后的康养文旅热。

(三)经典茶文化引领产业升级

70年代,属于熟茶的初创期,积淀不够,还谈不上什么经典。到了八十年代,熟茶经过十年的沉淀,到了1985年厚积薄发,凭借出众的品质赢得了市场,在香港、日本与法国等地,许多经销商与消费者只认云南普洱茶,形成了云南产的普洱茶最正宗的观念。这种正宗观念的市场共识,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到了90年代,就形成了能经得起时间检验,能代际相传的经典。

普洱茶从正宗到经典的跃升中,台湾人居功至伟。80年代末,擅长文化包装的台湾人,开始深入接触普洱茶,经过90年代初为期数年的酝酿,到了1995年形成了系统性的普洱茶文化。这其中,邓时海的《普洱茶》一书起到了文化普洱的奠基作用,其提炼了普洱茶核心价值体系,系统总结了号级茶、印级茶与七子饼茶三大普洱茶道统,梳理了经典传承谱系,从而建立了普洱茶经典茶文化体系。

经典茶文化出现之前,普洱茶产业就像一群埋头做事的人,只要有商机就拼命抓住,商机过去了就徒叹奈何。在90年代中期经典茶文化形成之前,没有被理论武装的普洱茶,只知物质生产,不知文化生产,但被西方主流社会发现了其蕴藏的巨大健康价值,从而掀起了80年代的普洱茶出口热潮。不懂文化的普洱茶,被有文化的西方人来“发现”,而自己只能“被发现”。90年代,台湾人搞文化普洱,让普洱茶有了经典茶文化,这无疑完成了普洱茶的文化自觉。

自此,普洱茶不断转动文化的视角,来主动审视外部大千世界与自身所蕴藏的价值内核相交汇的机会,通过文化内省,先知先觉的普洱茶人,或者外来的布道者,不断觉察到中国消费升级中蕴藏的商机,将这些商机引向普洱茶,与普洱茶的生态价值、健康价值、文化价值、投资收藏价值四大经典价值相结合,从而掀起了普洱茶淘金热、山头茶的地理大发现、熟茶的大健康产业布局,从普洱茶庄园梦到普洱茶康养小镇、从普洱茶仓储到二级交易市场,等层出不穷的市场开发热潮!

永不过时的,称之为经典。物质会衰败,但文化会不断新生。经典不过时,是因为有经典文化在的缘故。时代不断变迁,文化随之不断在继承中新生,谓之与时俱进。我们供奉在普洱茶殿堂里的茶文化经典,其实早就不是最初的模样,而是升级换代了好几次,民国红汤茶,被香港发水茶取代,香港发水茶、广东普洱茶,又被云南兴起的现代普洱茶取代。而熟茶也从传统大厂派熟茶,走向今天的熟茶2.0时代,还将走向未来的康养熟茶大时代……

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经典,人们对经典进行核心价值提炼与系统性总结,形成经典文化。茶产业如同经济基础,经典茶文化如同上层建筑。产业发展之初是,产业多年积淀,孕育经典茶文化,具有核心价值观、系统性的经典茶文化又会反作用于产业发展,引领普洱茶产业不断升级。

经典是一种文化自觉,是一种社会习俗,是人类社会达成共识的有效方式,是在继承中发展的宝贵经验,是人们思考与行事的准绳,而在商业社会中是投资的高地、品牌的核心价值根基、消费的指南、创新的源头活水……

经典熟茶的江湖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历史上的经典熟茶,成就熟茶产业链。经典熟茶谱系,开枝散叶,撑起了整个云南熟茶产业链。产业发展形成经典,经典熟茶地标——勐海味、昆明味、下关味等,成为产业增长引擎——熟茶公用品牌。勐海系茶厂、泛下关沱、中茶(昆明茶厂)系三大熟茶公用品牌,成为孵化企业品牌,做大熟茶产业的福德资粮,让普洱茶的品牌集群众星闪耀!

文章节选自《经典熟茶产业发展白皮书:如何做大康养文旅时代的中国茶》,云南省普洱茶协会&佳兆业茶业集团出版,作者李国标(笔名白马非马),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大益茶史01】范和钧——大益帝国的「开国功勋」,从法国巴黎到云南佛海

大家好,我是茶不多先生,

一个每天都幻想用八八青泡脚的硬核男人。

友情提示:

本文篇幅近4000字,宜为睡前读物或者私人时间读物

虽然一直在传递佛系炒茶的心态,但是自己前后聊了两个月的行情,难免有点婊子立牌坊的嫌疑。幸好最近行情转淡,终于可以聊聊自己之前承诺的一些内容了。茶叶历史太复杂,自己也没有尝试过这种体量的内容,所以决定先从大益的历史开始着手,这几天搜罗了诸多资料,同样结合了自己的一些理解与猜测,尽量用相对诙谐的手法,跟各位聊聊。当然,如果阅读反馈不佳,我也可以马上调转笔锋可能还是会转回去写行情。

关于本系列的定位,

可能是你在全网能找到关于大益最详细的历史内容。

如果要跟别人聊大益史,你看这个系列就够了。

1905年,清政府还剩7年阳寿,彼时的中国已经与列强签订了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内忧外患不断,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岌岌可危。这一年最出名的战争是日俄战争,但彼时的中国,是一个人见人欺的国家,于是这场战争的主战场便来到了东北,即使我们是一名非参战国,老百姓的日子一样的民不聊生。

这一年,相继诞生了冼星海、邹容等伟大名家,以及我们这个系列的主角之一——范和钧,为了表示尊重,后文统一以范老尊称。

虽然出生在日本,但是范老祖籍在江苏常熟县,范老原名范樱,现在看来虽然有点娘,但是在那个年代,还是非常具有文化气息的。据江苏常熟县县志记载,“范和钧,原名樱,乃北宋范仲淹第27代孙。”没错,就是写《岳阳楼记》的那个范仲淹。

不幸的是,范老的父亲在他11岁那年匆匆过世,从那时起,他母亲就开始独立承担供书教学的责任。1920年,15岁的范老以优异学习成绩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在母亲和众多亲戚的资助下进入浦东中学读书。不过,更不幸的是,在他进入浦东中学的第二年,他母亲染了病,从此一病不起。这里有个传言:当他收到电报赶回家时,母亲已经病重,吃什么药都不管用。那时范老正直青春年少,血气方刚的年纪,情急之下效仿古人「割股疗亲」,他忍痛从左腿切下一块肉,熬汤喂母亲喝。母亲喝过肉汤之后,精神竟然好了很多,从床上坐了起来。但是很可惜,好景不长,不久后,母亲也去世了。

1924年,范老19岁,从上海浦东高级中学毕业,父母双亡的他了无牵挂,优异的成绩让他获得了公费留学的机会,只身前往法国留学。因为没有法语基础,范老先是在里昂学习了一年的法文,然后转到巴黎大学学习“数学概论”和“高等物理”。

范老的住所位于巴黎第五区圣约克街,是当地出名的学术区。不久,同船来法的柳圃庆、何定杰也相继搬到。身在异乡,三个中国人一见如故,互相以兄弟相称。是日,三人来到香榭丽大道的一处桃园,各执三支檀木香,许下了皇天在上……的诺言,三人分别相差5岁,何定杰略长,以哥哥自称,范老最小,自然成了三弟,当然,绿色这段是我编的,从范老后来的发展轨迹来看,三人的关系应该还没有到称兄道弟的地步。而把这段讲出来的目的,主要是范老在二位的游说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三人所在的公寓,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共产党法国分党。

如今的巴黎第五区

不久后,国内财政收紧,范老的公费断绝了,光鲜的留学生不得不打工挣钱。天生的文化差异+加上华人的外貌+仅仅一年的法语基础。范老的选择余地并不多,最终去了古董店做漆器修补。在修补漆器的过程中,范老居然遇见了许多明清漆器,一边问候着法兰西为首的八国联军家属,一边又趁闲暇之余开始研究那些在中国已难觅踪迹的明清漆器,琢磨老祖宗的制作方法,感叹祖先们的工艺牛逼。这里不妨换位思考下,范老当时肯定也想过将漆器带一部分回国,但是这群强盗实在抢的太多了。

留法的后半段时间,范老白天晚上也不闲着,白天在中国古董行中做油漆绘画等工作,晚上在巴黎市立的“美术与工艺”专科学校学习。俨然一副工科男的造型,并且成功吸引了同样就读于巴黎大学医学系的娄允琴女士的注意,20多岁的少男少女在异乡遇见,还是自带浪漫气息的法国,很难不发生点什么浪漫的事情,不久后便双双坠入爱河,开始了相依为命的生活,先后生下了两个女儿,这让范老重新遇见了久违的亲情。

1931年(一说1930年),26岁的范老毕业,留学生的身份加娇妻在侧,膝下还有两个可爱的小女儿,范老成为了人人羡慕的人生赢家。归国后,受「当代陆羽」吴觉农之邀,进入上海商检局,负责茶叶出口检验工作。不料,这一次安排直接拉开了范老二十多年的传奇茶业生涯。与此同时,范老与巴黎的缘分就此结束,直到2019年,辣个男人带着一款名为「巴黎妙韵」的产品回到了熟悉的第五区,成为中法友谊的桥梁。当然,这是后面几期才会提到的事情了。

五年后,范老所在的上海商品检验局承办了一场中国茶叶展,类似如今的「茶博会」,展室悬挂两幅世界产茶国的巨型图表,一边是近百年来世界产茶国家茶叶产量直线上升,另一边则是我国茶叶出口数量逐年下降,说人话就是全世界喝茶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是喝中国茶的人越来越少了。范老看在眼里,觉得中国作为数千年茶文化的泱泱大国,这个数据就很不对劲。31岁的范老内心燃起了小火苗……

1937年春,经济部在沪召开中国茶叶公司筹备会议,范老也凭借在茶叶出口6年的宝贵经验,应邀出席。会议意思很简单:国家打算振兴中国茶文化,你们安徽、江西、湖南、浙江、福建五个省份也属于产茶大省,各出资20万元,我们再号召几个私营厂商集资200万元,凑个300万搞个中茶总公司。当然,这个中茶并不是现在市场流传的中茶,这个中茶总公司在建国之后就被裁撤了。公司办起来很快,起初选址是在上海,谁知七七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全面打响,中茶公司不得不从上海迁往武汉,并在湖北恩施筹办恩施实验茶厂。这时候,范老发挥出自己工科男的属性,凭借多年的补漆练就的精细手活,开始着手设计各种制茶机器,用来替代落后的手工操作,最终大幅提高了茶叶的数量与质量,为发展国茶外销打下了夯实的基础,也为今后国内各地办厂打了样,产品悉数运销重庆,畅销后方,成效显著。

1938年12月,中茶公司拟定在顺宁、佛海及宜良三地设立茶厂,汲取恩施茶厂办厂的经验,全面安排机械化制茶。各厂目标均为年产红绿茶5000标准箱,比现在的沧海群峰还多多了。在决定佛海茶厂的厂长人选时,虽然厂还没有建好,但是我们的范老当仁不让,成为佛海茶厂的第一任厂长。当然,这个时候的厂长远不及如今光鲜,亲力亲为是免不了的,更像一个光杆司令。

范老,左二

1939年3月,受云南中国茶叶公司之命,范厂长深入蛮荒之地,决定把天赋带到云南佛海,正式筹建佛海茶厂。他将妻女安顿在昆明后,与清华大学毕业的技师张石城一起于4月1日从昆明出发,10日下午抵达仰光。在仰光他与佛海茶商李拂一会合,三人于5月27日终于到达了佛海县。经过一系列的实地考察与民情调研之后,1940年1月1日,“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佛海实验茶厂”(勐海茶厂前身)正式成立。范厂长除了负责建设佛海茶厂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经营刚刚成立的“云南全省经济委员会佛海服务社”。直到4月,范厂长才第二次回到佛海。好在茶厂的工人和傣族民工在张石城的带领下已经建起了几栋茅草房,建筑面积更是达到了3000多平,按当时的条件,已经算是颇具规模。这一年,佛海茶厂生产红绿茶132担。以服务社名义试制藏销紧茶1000担(每担120斤)。范老一看,卧槽!原来紧茶的产量可以这么大!遂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紧茶。这一年,中国茶叶公司开始实行统购统销。中小茶商纷纷将茶叶卖给范老领导的佛海服务社,加入紧茶联合运销的大军,由服务社的人将这些紧茶通过缅甸、印度运抵印藏交界处的市场葛伦堡,再有藏族商人运进西藏。相信你也猜到了,这里的紧茶,其实就是普洱茶。而作为光荣的共产党一员,范老将茶厂的大部分收益也捐献给了国家,成为了军资的一部分。

范老,右一

1942年,佛海服务社又收购紧茶一万余担,正当所有人以为一座茶业巨头即将冉冉升起的时候,狗日的日军又来了,日军攻入缅甸,天上的飞机像苍蝇一样接连不断的实行轰炸。无奈之下,范老下达了撤退命令,员工先后抢运了数千担紧茶到印度以后立即撤回佛海,两千余担紧茶全部在佛海分散到参加联运的十余个茶庄,这样即使被日机轰炸,也不会一次全部损失。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机械化制茶减少了人工,即使面对如此高频的轰炸,佛海茶厂仅仅预留三名员工即可,机器在、厂房在,每年还可以少量制作茶叶,维持基本开销。范老则带着茶厂的大部分员工撤回昆明。其实这个时候的佛海茶厂,基本已经和范老没有太多关系了,即使到了1950年佛海茶厂被国家接管,茶厂常年由一群副厂长同谋同策,彼时的范老,也不过45岁。据悉,因为各种原因,抗战胜利后,范老没有选择回到佛海,而是直接去了宝岛台湾,仍从事茶叶种植和加工。但是由于台湾土地改革的影响,茶厂转向。失业的他只得重操留学时期的旧业,靠制作仿古漆器为生,一个不注意又混成了中国高仿漆器方面的大师,甚至写下了权威著作《中华漆饰研究》一书。

范老,右一

范老的晚年去了美国, 离开前,他也将自己多年制作的未售精品漆器捐赠给了台北华岗博物馆。至于茶,则成为范老的一种精神,永远留在了云南,并且留存到了现在。

1989年,范老与世长辞,享年84岁,一代茶叶大师,漆器大师的传奇落幕,由他创办的佛海茶厂(既勐海茶厂)是国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抗日风云中诞生,在日机的轰炸中撤离,为时虽然短暂,但它以高起点、高格局开创了国家大宗机器制茶的先河。范和均先生和他的“战友们”在乱世之中给中国茶业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技术财富和精神财富,也赋予了此后的大益品牌一抹亮丽的殷红底色。

万里海丝·闽茶飘香, 2022年“闽茶海丝行”走进法国

请法国友人领略多彩福茶的魅力

法国当地时间12月10日,以“万里海丝·闽茶飘香”为主题的“闽茶海丝行”法国专场活动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茶道》杂志、《闽声》杂志全程策划承办,法国福州十邑同乡会、法国福建工商联合会协办。

中国驻法领事侨务参赞万磊、一秘李成元、法国热涅市(JAIGNES)市长乌赫德(Achille HOURDE)、欧拜赫维利耶市副市长田玲、法国华侨华人会主席蔡君柱、欧洲时报文化传媒集团总裁、欧洲时报社社长张晓贝、法国福州十邑同乡会会长石忠胜以及法华各界人士、侨领代表百余人出席活动。

作为2022年“闽茶海丝行”海外站的收官之作,活动在当地取得良好反响,欧洲最具影响力的华文主流媒体——法国《欧洲时报》以近整版篇幅报道此次活动的盛况。

若说茶代表着东方文化,那么,酒则代表了西方文化。

闽茶,独占中国茶业半壁江山。“福建茶,世界Tea(Tey)”,自古茶叶销往全球的主要起点在福建,多彩闽茶为世界人们带去芬芳。而作为世界最知名的葡萄酒产国,法国红酒享誉全球。

“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 茶与酒,和而不同。

不论佳茗,还是美酒,都离不开天时、地利与人和,都是山水、气候、土壤、品种以及制造工艺共同成就的优异品质。可以说,茶叶和葡萄都是自然恩予人类的神奇植物,也是中法两国惠及人类的健康之饮。它们通过对话,彼此相知相亲。

活动现场高朋满座

福建茶叶始终是中国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的一张靓丽名片。早在唐朝,福建就是中国茶叶主产区。到了宋代,福建茶更是首屈一指。1610年,福建武夷红茶销往欧洲,并迅速风靡世界,引领全球饮茶风尚。18世纪,从福建武夷山至俄罗斯圣彼得堡、莫斯科的万里茶路兴起,成为继“丝绸之路”之后中欧之间又一条重要的陆路贸易通道。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陈明旺视频致词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陈明旺通过视频向2022“闽茶海丝行”活动走进法国表示祝贺。陈明旺表示,近年来,福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融合发展,坚持绿色发展、质量兴茶,福建茶品质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深化福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茶叶经贸合作、茶文化交流互鉴,2016年以来,福建省持续开展“闽茶海丝行”活动,先后赴欧洲、东南亚等14个国家和地区举办闽茶推介会,向全球爱茶人士讲述闽茶故事,分享闽茶魅力,并设立了12个闽茶文化推广中心。2022年,“闽茶海丝行”活动分别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中国香港、法国巴黎举办3场品鉴和推荐活动,并通过全球各地的闽茶文化推广中心,让更多人了解茶,爱上茶。

法国福州十邑同乡会会长石忠胜介绍闽茶历史

法国福州十邑同乡会会长石忠胜介绍说,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中国是茶的故乡,福建是中国最重要的茶叶产区,是乌龙茶、红茶、白茶、花茶的首创地,种茶、制茶、饮茶、销茶的历史悠久。

中国驻法领事侨务参赞万磊致词

中国驻法领事侨务参赞万磊在致词中表示,茶起源于中国,传播于世界。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万里茶道、海上丝绸之路,茶叶通过古代商道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国的茶文化也随之走入不同国家、不同家庭。“闽茶海丝行”法国专场活动,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以茶言商,进一步宣介茶文化,进一步拓展茶叶海外市场,进一步加强中法人文交流,谋求在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法国热涅市市长乌赫德致词

法国热涅市市长乌赫德、法国华侨华人会主席蔡君柱也分别向“闽茶海丝行”巴黎活动的举行表示祝贺。

乌赫德表示,中国茶和法国长棍面包刚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法国和中国值得骄傲的。早餐时,如果喝中国茶,配法棍,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也独具特色。

法国华侨华人会主席蔡君柱致词

法国华侨华人会主席蔡君柱表示,茶叶在世界文化交流中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地位。推动茶文化海外传播,让更多的海外民众喝到中国茶,搭建更多茶文化展示窗口和经贸合作桥梁。“闽茶海丝行”活动,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和“海丝”国际合作,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活动现场,与会嘉宾们一起品鉴了八马、正山堂、春伦等知名品牌茶企的茶品。这些品牌,均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也是福建乃至全国的头部品牌茶企。近些年来,它们在推动福茶乃至中国茶及茶文化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当天,与会嘉宾们还一起观看了“闽茶海丝行”活动回顾视频,欣赏地道的福建工夫茶冲泡技艺,品鉴了多款茶品,共同领略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品味中国茶文化的魅力。

现场来宾观看多彩福茶宣传片

福建工夫茶表演

据悉,2022“闽茶海丝行”活动是继2017年3月1日之后,“闽茶海丝行”第二次走进法国。

出席2022年“闽茶海丝行”法国专场活动的嘉宾合影

2022“闽茶海丝行”法国协办方成员合影

华侨华人品茶品鉴多彩福茶

回顾:“闽茶海丝行”二进法国

2017年

2017年3月1日,“闽茶海丝行”法国站“佳茗美酒,香溢巴黎——茶酒对话”成功举办。“闽茶海丝行”代表团向法国福州十邑同乡会进行了“闽茶文化推广中心”的授牌。这是福建省在海外设立的第六个“闽茶文化推广中心”。

闽茶知名茶企代表与欧洲当地经销商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7年时任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黄华康向法国福州十邑同乡会进行“闽茶文化推广中心”授牌

2017年,“闽茶海丝行”法国站活动期间,中法嘉宾进行“茶酒对话”

2022年

法国当地时间12月10日,以“万里海丝·闽茶飘香”为主题的“闽茶海丝行”法国专场活动成功举行。

来源:茶道CN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763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7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